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皇帝说的话(共含9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jcak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
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朝残余势力虽由此日渐衰弱。但在北方近塞仍盘踞若干要地。明太祖朱元璋为彻底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统一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遂遣军北征。明洪武三年正月初三,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将军,中山侯汤和为右副将军率军往征沙漠。对于北征沙漠的战略方针,朱元璋根据元主滞留塞外之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之哈尔和林),扩廓帖木儿驻兵定西(今属甘肃),不断南犯的情况,决定:“兵分为二路:一令大将军自潼关出西安捣定西,以取王保保(即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出居庸关入沙漠以追元主,使其彼此自救,不暇应援。况元主远居沙漠,不意吾师之至,为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矣,事有一举而两得者,此是也。”并命大同指挥金朝兴、大同都督同知汪兴祖(张兴祖)等先期进攻山西、河北北部元军,以吸引元军注意力,策应主力作战。诸将受命而行。二月二十五日,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三月二十三日,汪兴祖攻克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二十九日,徐达率师进抵定西。四月八日,大败元军于沈儿峪(在定西北),王保保逃往和林。五月初一,徐达分遣邓愈招谕吐蕃。自率大军南向攻克略阳(今属陕西)、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汉中),二十三日,回军西安。李文忠部出居庸关以后,于五月初,经野狐岭连败元太尉蛮子、平章沙不丁朵耳只八刺于白海骆驼山,再败元平章上都罕于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五月二十一日,进逼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辖境),大败元军,缴获甚众。李文忠在回师途中还攻克兴州(今河北滦平),降其兵民3,69万余人。至红罗山(今辽宁锦州境内)又降其居民6000余人。十月初六,朱元璋命徐达、李文忠等班师回朝。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
事实胜于雄辩,在这方面我拿崇祯和咸丰做个比较。
崇祯皇帝:用一个杀一个最后全盘玩完
先谈明朝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很有明君色彩: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但他喜欢杀人,对犯了错误的部下,更是从不轻饶,袁崇焕的下场,三百年之后还让人寒心。
崇祯不仅杀了袁崇焕,对其他能臣也猜忌颇多、非常苛刻。例如“五省总督”陈奇瑜招抚义军失败,把责任推给了几位无辜的官员,崇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那几个倒霉蛋抓了,还抓了五十多个“共犯”,其中包括陕西的巡抚,被充军到了广西。有人看不下去了,向崇祯揭发了陈奇瑜,他又把陈奇瑜也充军到了边疆。还好,没动刀子。
明末义军攻占了老朱家的老窝凤阳,烧了他家的祖坟,崇祯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他居然杀了远在淮阴的漕运总督。淮阴离凤阳有好几百公里,走水路得好几天呢,凤阳丢了,关他什么事呢?
正部级以上领导被“咔嚓”的,还有“军务”熊文灿和四川巡抚邵捷春。熊文灿收降了张献忠,过了年吧,张献忠又“造反”了,熊文灿被押到北京,第二年被“明正典刑”,没就地正法已经算他幸运了。邵捷春在四川抵挡不住张献忠,丢了一大片土地之后,也被抓回北京斩首了。
杨嗣昌和洪承畴应该是崇祯非常信任的。在丢了开封、襄阳,李自成杀了福王、张献忠杀了襄王、贵王之后,杨嗣昌自杀了。洪承畴则是在辽东被清军俘获之后,投降了。他们是否也怕被崇祯“问责”呢?难说。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
此前,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配享资格。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荒.唐。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他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
朱元璋愣住了,迟疑了。第一,他终究是个农民,而且是小农经济社会下靠天吃饭的赤贫农民,因为靠天吃饭,从基因中就有这种对天的敬畏之心,别人是不敢对他发脾气的,但老天爷要发脾气,他还是不能不在乎的。第二,他虽然贵为天子,唯辟作威,唯辟作福,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是,他再伟大,再英明,他的命是掌握在老天手里的,阎王要你五更死,绝不留你到天明。所以,这位本质上的农民,让步了,撤销圣旨,总算让孟夫子在祭孔时,可以分得一盘冷猪头享用。
这位农民皇帝撤孟配享的闹剧,在清人全祖望的《鲒琦亭集》中有所记载。
战国时的孟轲,怎么会把明朝的朱元璋得罪了,当时没有人敢试探一个究竟的。哪敢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到了洪武二十二年,距离撤享20年以后,满朝上下,早把此事忘得干干净净。没料到,小人之记仇,真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地步,他对亚圣的憎恨情结,不知怎么搞的,又一次地神经质起来。这回好,朱元璋下令,索性取缔《孟子》这本书,人们终于明白,孟夫子是因为什么招他的恨了。
隋朝末年,隋炀帝花天酒地,荒淫无度,终于在晚年患上了多饮多食多尿的消渴病。太医官先后派了四五个一流太医,但都未能治好皇上的病。隋炀帝一怒之下,砍了他们的脑袋。
其实,太医院里不是没能人。早先有个叫莫君锡的太医,生性豪爽幽默,不阿谀奉承,不追逐虚名,只知道潜心医学、笔耕书画,因此遭到太医院那些欺世盗名、趋炎附势的人排挤,被赶出了太医院。
这次,太医官又派了个刘太医给皇上治病。刘太医预感自己也难逃杀身之祸,便打算回家跟家人永别,不料路上碰上了莫君锡。得知此事,莫君锡爽朗地笑道:“嗨,我还以为摊上什么要命的事了呢,皇上的病包在我身上!”刘太医深知莫君锡有真才实学,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感激涕零。
刘太医返回太医院告诉了太医官这个消息。太医官也顾不上往日与莫君锡的恩怨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治好皇上的病,保住人头和官位,于是当即同意了刘太医的请求。
刘太医将太医官的意见告诉了莫君锡。莫君锡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饮上一杯酒,然后在备好的宣纸上挥笔泼墨,一会儿工夫,一幅梅林图和一幅雪景图便跃然纸上。
第二天,在太医官的带领下,莫君锡进了宫。他看了看隋炀帝的面色和舌头,又号了脉,最后说:“陛下龙体并无大碍,只是真水不足,龙雷上火,此病非普通药物所能治疗。待我去求一仙友,取来天池之水灭这龙雷之火。为防止风吹火动,望陛下在我去的这十天里,独居一室,赏画解闷。”说着,莫君锡拿出事先画好的画呈给皇上。隋炀帝一看,觉得这个治法新鲜,也就准奏了。
按照莫君锡的说法,隋炀帝独处一室,观赏起墙上莫君锡的画来。看那幅梅林时,见黄梅鲜美累枝,比真的还要诱人,不觉想起梅子酸甜可口的味道,口中渐渐生津,再不感口渴。回头观看那幅雪景,千山堆玉,万树挂琼,一片银装素裹,使人从头到脚都感到寒气逼人,顿时少了燥热之感。
高纬本是好色之徒,无能之辈,但认识了马小怜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就是上朝时也把她抱在怀里。周朝进攻齐国时,高维竟说,只要马小怜无恙,战败又如何?被虏后唯一个请求就是“乞还马小怜”。高维用情之深,深受马小怜感动,以后虽然换了两个丈夫,都对他奇宠无比,但还是想着高维,一天弹琴时弦断了,于是作诗一首:"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古时,纣王宠妲己,舍弃了江山,他爱的不是妲己本人,而是妲己色相。高维不同,为情所迷,虽然不宜提倡,但就爱情而言,他绝对算的上痴情子。
30岁的大禹娶女娇后,离家十几年外出治水。十几年来大禹一直思念着女娇,忍受着寂寞不曾再娶,其实统揽大权的大禹再娶几个妻子又有何难?舜不是也有两个老婆吗?可大禹只钟情女娇一人。一日,手下献来加饭酒,饮后顿觉就能乱性,于是下令不准滥饮,可见大禹对女娇是何等的忠心。他爱情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阿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阿宏的养母(就是那个淫荡的冯太后)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阿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阿宏立即把冯小姐接进宫内。可冯小姐爱的不是阿宏,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阿宏太爱冯小姐了,忍受了她所作的一切。后来,阿宏为了事业,出宫打仗去了,冯小姐趁机和她的心上人私通,还要把阿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前线告密了。冯小姐知道丑事暴露了,于是一不做而不休,又策划谋杀阿宏,可是又暴露了。阿宏还是爱冯小姐,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但阿宏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小姐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可谓千古第一痴情子,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死也要在一起。
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了,本来李隆基也不算什么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历代诗人都吹捧他,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的天花乱坠,我就不能不选他了。也许马嵬坡前死的不是杨贵妃而是她的替身,如果李隆基爱杨贵妃,怎能让她死去呢?杨贵妃22岁嫁给55岁的糟老头,李老头过于自卑,就把整个天下都给了杨玉环。一个是梨园始祖,一个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对了。
楚庄王本来是个好酒色的昏君,能够问鼎天下,全因樊妃的劝谏,也可能是枕头风吹得好。史记上说是伍举和苏从冒死劝谏的结果,昏君的眼里他们的脑袋值几个钱?一个一鸣惊人的谜语就能劝醒一个昏君?我看还是爱情的力量使楚庄王醒悟,樊妃的功绩被历代诗人所歌颂,楚庄王若不是痴迷樊妃,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力,这才是爱情的真正价值。
★ 古代说话礼仪知识
★ 皇帝新装读书笔记
★ 《皇帝新装》后传
★ 说话检讨书
★ 说话检讨书
★ 说话保证书
★ 《说话》读后感
★ 检讨书说话
★ 普通话说话
★ 古代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