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全国175高校撤576学位点 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共含4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jlhf”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前公布了《关于下达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大幅撤销576个学位点,包括大量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共有25个省份的178所高校增列了366个学位点。
这是继今年3月95个学位点被要求“限期整改”后,全国高校学位点的又一次大幅调整。统计数据显示,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软件工程,共有35个软件工程学位点被撤销。此外,工程(项目管理)被撤销21个,工程(工业工程)被撤销13个,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工程(物流工程)、应用化学等也超过10个。而从撤销学位点较多的省份来看,北京市撤销的最多,高达71个;湖南省也大幅撤销了55个,江西省撤销43个,浙江省撤销42个,湖北省撤销39个。
据悉,去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并决定自20起将调整工作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该办法规定,主动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须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3年期满后完全撤销授权,仍未毕业研究生由学位授予单位转由本单位其他学位授权点培养并授予学位,或向其他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学位。本报记者 邓晖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昨天一经下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通知,共有42所高校的50个学位授权点被认为“不合格”,其中包括不少985、211学校专业。教育部要求,这些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如何理解这场惩罚严厉的学位撤点?
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如果说建设“双一流”是加法,那么此次的学位撤点应该是必要的减法了。在教育部这则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通知里,共举出了50张红牌,即被评估后认为“不合格”的学术授权点,其中不乏985、211学校的一些专业。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评估“不合格”的分别是东北大学的统计学、同济大学的法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公共管理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法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中评估“不合格”包括首都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数学、聊城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以及西安财经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另外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还有北京交通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吉林大学的教育硕士、厦门大学的教育硕士等30多个被评估为“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解读,何为“不合格”:“第一是教师的条件,教师不够,不能正常进行教学;第二是相应的教学过程不够完整,不能按学科要求进行;第三是看教学的结果,质量如何。”
被举“红牌”,即评估“不合格”的高校学位点,即刻撤销学位授权,且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今年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再招生,在学的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另有不少学校被举“黄牌”,即“限期整改”。教育部要求即日起进行2年整改,今年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后接受复评,复评“合格”,恢复招生,如还是达不到“合格”标准,撤销学位授权。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认为,此次处罚力度大,源于高校改革“以质量为核心”的理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影响,就是过去没有一次亮出这么多“红牌”,撤销学位,而且其中有很好的学校,这样警示作用更大。特别是,现在高等教育规模到如此大的程度,质量问题只会越抓越严。过去研究生以上学位,毕竟数量少,学校还是比较珍惜和重视。现在数量大了,不排除一些学校争取学位点的时候特别积极,争到后可能就忽视了建设、师资、人才培养等。现在对博士生论文的抽查比例也在提高,这些都说明,对质量的监控作用在增强。
在教育的通知中,除了被评估“不合格”和“限期整改”的专业,记者还看到一份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高校学位授权名单,其中包括中国地质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硕士点、北京大学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出版专业硕士点、清华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等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解读,高校自主撤销与教育部评估后撤销,内涵并不相同:这两个不一样,高校自主撤销,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情况,觉得在市场中这个专业已不是自己的长项,需要撤销,这是主动的,是鼓励的;教育部撤销,是一种很严肃的处罚手段,意思是“你不认真了”。当时拿到这个学位点,但现在你不认真建设了。这种处罚,对学校的声誉会产生影响。
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国家教育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它的目的是检查学位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质量保证等。在“不合格”一栏“榜上有名”的专业学位从今年起不再招生,被认为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一步。实现“劣者汰”,对于整合教育资源、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半个月前,教育部刚刚公布年全国高校本科新增和撤销专业名单,此次又下大力度撤销“不合格”研究生学位点,这些被形容为是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做的一次“外科手术”。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说,中国高校的转型发展,实质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高校转型的关键是调整专业设置,因为设置专业,可能有的学校专业贵的设的少,要花钱,包括工科、理科,相对文科成本就比较低,这个结构就是和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匹配,所以转型的首要内容就是要调整专业设置。
42所高校50个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将被撤销
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其中42所高校的50个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将面临撤销,并且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
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要求获得学位授权满6年的学术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均须进行合格评估,每6年进行一轮。
此后,根据《办法》要求,两部门又于2014年6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14年-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
据了解,评估工作分为学位授予单位自我评估和教育行政部门随机抽评两个阶段,其中2014年-为自我评估阶段,20为随机抽评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学科太多,不可能齐步走,每个学科的进度不一样,6年之内完成就可以,所以这次公布的名单并不是全部,“只要以后想授权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的单位都要参加,不参加就没资格授学位,不能带研究生和博士生,但可以进行学术研究。”
焦点1
达不到“60分”标准体系要摘牌
在这次公布的评估名单中,有42所高校的50个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授权点被评为“不合格”。根据通知要求,这些“不合格”的学位授权点自发文之日起撤销学位授权,5年之内不得重新申请。
据了解,专项评估主要是检查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队伍结构、导师水平)、人才培养(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教学、学位授予)和质量保证(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学风教育)等。但具体评估指标与内容,由学科评议组和教指委结合人才培养特点分别制订。
专家表示,“不合格”说明这些学科在上述这些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里的重要学科。这是教育部列的'“60分”标准体系,如果没达到说明这个授权点没达标,那么培养的学生质量也就不能保证,因此就要摘牌。如果达到及格线,就可以再办6年。现在全国有2200多所高校,并不是所有大学的所有学科都是一流的学科。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处在能不能达到合格水平的情况,所以教育部一方面创建“双一流”,另一方面要保底线。
焦点2
收到“黄牌”学校2年内完成整改
除了被评为“不合格”,还有一部分学位授权点被要求限期整改,包括山东大学(微博)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大学(微博)的审计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微博)的审计硕士和艺术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微博)的会计硕士等。
对于这些学位授权点,通知要求自发文之日起进行为期2年的整改,招生工作结束后暂停招生。整改结束后接受复评,复评结果为“合格”的恢复招生,复评结果达不到“合格”的撤销学位授权。
专家认为,限期整改其实就是“黄牌”,教育部会对这部分单位加强监管。而教育部给的2年时间并不长,就看学校是否想好好建设这个学科,比如有些可能因为它是工科学校,就不想发展社科类的专业,这几年就没有怎么引进人才或未再进行更多的投入,“从大学的角度来讲,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将资源投放给这些不太想发展的学科,势必影响核心学科的发展”。
焦点3
主动放弃学位授权点为避免浪费资源
在这次公布的名单中,还有多所学位授予单位主动提出放弃授权的学位授权点,这是为什么?据业内人士介绍,可能之前申请的时候觉得这个学位授权点挺重要,但是申请下来后发现遇到招生、师资等各方面的困难,那就会申请停止撤销学科。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教育部前几年启动了一次学科增设,即学校申请办新的学科,像这次一些单位申请撤销的学科,基本都是申请满3年未满6年的情况。申请的时候可能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比如6年前这个专业比较热门,但申请下来后发现社会情况发生了变化,而这个专业并不是学校非常想建设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动放弃了授权该学位授权点。
该人士表示,未来大学的专业设置会越来越灵活,可能几年就会调整一次,比如现在一些学校做的大数据,或者最近人工智能又火了,可能一些学校又开始做人工智能,这种专业与传统的、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的学科不一样。大学的精力、人力、财力都是有限的,肯定是集中力量建设符合学校定位的学科。未来,教育部会有个大学自审增列学位授权点的计划,大学自主权加大后,变化会更加频繁。
追问
评估学位授权点有什么用?
专家认为,站在教育部角度,要对国家、社会和学生负责,因此对全国多所大学,要保证他们的学位授权点是合格的,因为很多大学连底线都做不到。
“可能对于一些顶尖大学来讲并没有太大必要,但却不能开特权”,专家表示,这次就有一些好大学也有不合格或不达标的现象,因此评估学位授权点有监督的作用,也起到了相应的效果,这样做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是正确的。
撤销授权点后师生怎么办?
对于“不合格”或限期整改的单位,通知要求20招生工作结束后不得招生,在学研究生按原渠道培养、授予学位。
专家表示,一些高校可能学位授权点申请下来之后发现建设的并不理想就直接撤销,不会招生,但并不是所有高校都如此。现在学生们都想考研(微博),但选择盲目,很多人花钱、花时间获得学位之后的竞争力还不如本科生,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公布的名单也是教育部给学生选择的信号,那些不合格、要整改的专业就不要再报。
全国增列23个会计学位点;浙江大学撤销34个学位点;今年起硕博学位授权实行动态调整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2016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名单显示,175所高校撤销576个学位点,178所高校增列了365个学位点。
2015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办法》(以下《办法》),并决定自2016年起将调整工作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
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上海、江苏、安徽、广东四省市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试点工作。2016年,根据《办法》,在全国高校实行动态调整。
限制增列规模大、就业困难学科
《办法》规定,对于属同一学科的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不得单独撤销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保留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省(区、市)学位委员会对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调整,只能在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间进行。
对于主动撤销的学位授权点,《办法》规定,在3年内实行有限授权,须停止招生,但保留对已招收研究生的学位授予权。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动态调整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要限制增列当前培养规模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科为学位授权点。
撤销576个、增列365个学位点
记者统计,共有175所高校共撤销了576个学位点。撤销学位点较多的学科包括,软件工程35个,工程(项目管理) 21个,工程(工业工程),生态学、统计学、系统科学、工程(物流工程)、应用化学均超过10个。
浙江大学是此次撤销学位点最多的高校,共撤销34个,其中博士学位授权学科8个,硕士授权学科26个。排名第二位的为中南大学,撤销26个学位点,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三,撤销了20个。
记者统计发现,共有178所高校共增列了365个学位点,对比来看,增列的学位点数量明显少于撤销的学位点数量。
增设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会计,共有23个;其次是艺术18个,法律14个,此外,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也超过了10个。
焦点1
为何要实行学位动态调整?
《意见》表示支持特色办学;专家认为与“双一流”建设有一定相关性
2014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的《意见》要求建立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推动研究生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支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强化办学特色。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撤销的学位点与总数相比占比不大,属于小部分调整。之所以撤销,在于这些学位点与学校主攻的方向不一致,在学校布局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同时与其他高校相比,这些学位点也不占优势,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不太好,评估不合格。学科在发展中如果方向有新的变化,比如引进新的人才等,会增列学位点。总的来看,学位点调整与高校整体发展规划有关。
他表示,学位点实行动态调整与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有一定相关性,尽量争取“双一流”的机会;但是,即使没有这一政策,学校的学位点也要不时进行一些调整,适应学校的变化。高校学位教育方面,近几年还处在转型变化的阶段,在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型。
“通过调整,激发各学位点更注重质量发展,让高校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促进各学位点更好的发展。而对学生来说,这些被撤销的学位点可能产生招生问题,学校应做好调整中的衔接工作,国外也有类似的情况。”储朝晖表示。
焦点2
软件工程等为何大量撤销?
专家:此前一些高校热衷争学位点,准备不充足
在此次调整中,175所高校被撤销了576个学位点,最多的是软件工程。
对此,储朝晖认为,这主要跟专业成熟程度有关,之前学校老师对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建设及发展的情况并不好。而当时,学校可能为了招生或追风等原因,贸然“上马”。作为一个学位点的专业方向,还是要经过一个沉淀过程,经过严格的学术评估,来决定是否设立。
储朝晖表示,从数量上看,前几年一些高校热衷争学位点,准备并不充足,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现有的一些学位点还有类似问题,应该撤销。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2016年学位点动态调整结果,清华大学共撤销了两个学位点,分别是海洋生物学的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海洋生物学的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对此,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胡洪营表示,海洋生物学和目前的生物学学科比较类似,生物学也包含海洋生物学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学科更好的发展。而增列学科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之所以这次没有增列学科,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相关需要。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洪成文认为,撤销说明这个学科的学位点发展还不成熟。一些专业听起来很好听,但也要根据自身条件申请设立。
此外,洪成文表示,在公布名单的同时,还应对撤销、增列的依据,评估程序进行说明,学位点在撤销前是否有申诉渠道,都需要细化。让公众了解其中的过程,防止引发猜忌。
焦点3
为何增列的学位点少于撤销的?
专家:增列学位点要有一定教学基础
在这次调整中,增列的学位点数量明显少于撤销的学位点数量。其中增设学位点最多的学科为会计。
储朝晖认为,增设学位点与学校发展选择有关,从程序上看,学院向学校申报增设学位点的情况,学校再向学位办报告,内容包括师资、之前的教育情况等,要有一定的教学基础。
洪成文表示,增设或减少一个学位点都很重要,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工作程序和规范要进一步完善。
清华大学此次并没有增列学位点,胡洪营表示,增列学科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进行,之所以这次没有增列学科,原因在于目前还没有相关需要。
胡洪营认为,动态调整是高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规划进行的,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学科建设更加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把精力集中到特色学科的建设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未来会根据教育部和学位办的要求,学位点调整会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工作,会按照学校总体的安排进行。
新京报记者 沙璐
★ 赛点作文
★ 点的读后感
★ 点灯花随笔
★ 简短点自我介绍
★ 太阳光点读后感
★ 比赛点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