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奶奶的笔记600字(共含9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家天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那一年在奶奶家》是一本充满幽默、爱和写实的小镇故事,里面是在述说那时芝加哥面临 一场经济灾难,所以本书的女主角梅莉必须搬去跟他奶奶住,这样他们家的经济负担会比较松。虽然她一开始不习惯小镇的生活,很想回到芝加哥,可是一段时间 后,奶奶的爱心感动了,家人又有固定的薪资和工作,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同时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好朋友, 所以梅莉开始喜欢小镇 不再留恋芝加哥
在现在这种社会里,有很多人跟梅莉一样是属于隔代教养,也就是由祖父母抚养,而不是由父母亲自教养的,大部份造成隔代教养的原因是父母离婚,或是父母 忙于工作,但也因为年龄的差距,或掌被教育程度的不足,往往造成小孩在功课和人品上缺乏比较正面的教导,所以产生偏差的问题,导致有些小朋友因此学坏,加 入帮派,成为未来社会问题。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奶奶,他很有份量,不过他身手敏捷,例如,那天晚上抓狐狸的`时候,简直比男生还厉害。 还有,他也很会赚钱,虽然没有骗钱,不过实际上像抢劫。奶奶也很幽默。
这本书,让我领悟,爱不能用说的,应该要是实际的行动,别人才能感受的到,爱也是一种包容,不过需要牺牲,就像书中奶奶为了完成梅利见侨依的愿望,而卖掉珍贵的狐狸皮。
席奶奶非常讨厌黑夜,她想尽办法要赶走黑夜,却赶也赶不走,最后天亮了,席奶奶也累了,她就躺在床上睡着。准备养足精神,等黑夜来时,才有力气把它赶走。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黑夜代表的是孤单,悲伤,席奶奶也是如此,她一个人住在山区,日子一久,难免都会感到寂寞。席奶奶可能希望不要有人和她一样,孤零零的,所以设法把黑夜赶走。也有可能因为席奶奶只是住在附近的山区,因此白天还是会有一些老人上山陪她谈谈心,散散步,不过,一到晚上,大家纷纷离去,家里又只剩下她一个人,所以她讨厌黑夜抢走她那不再是独居老人的时光,因此决定把黑夜赶走,这样就会永远都是白天,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来陪她,她就不再是那位寂寞的`老人了。
其实,我了解席奶奶那种孤单的心情,因为我在一,二年级时,经常都是独来独往的,因此,没有结交到许多朋友。老实讲,那时候的我,也和席奶奶一样,只不过,席奶奶讨厌的是黑夜,我讨厌的是白天,当时,我恨不得白天永远消失,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当我升上三年级时,我发现,我结交到许多新朋友,还交到了一位死党,我的心中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快乐呢!
在班上同学们经常看《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我看了那本书的封面,觉得很有趣,于是在网上查来看看。从网上我了解到:《苹果树上的外婆》荣获1965年奥地利国家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问世以来已经成为公认的德语儿童文学经典作品,直到现在仍在不断再版。它是米拉·洛贝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一部,成为世界各国孩子们都爱读的故事。《苹果树上的外婆》一共有八章,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安迪没有回答。他知道父母不愿意去游艺场。母亲一坐木马就头晕。而父亲星期六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待在花园里。父亲不赞成去“魔鬼宫”,他说,去过“魔鬼宫”后会做噩梦。他说得没错儿,上次安迪和约尔格逛了“魔鬼宫”以后,安迪夜里睡不好觉,在梦中简直比在现实中更害怕。
可尽管如此,安迪还是想再去一次。“来!”母亲边站起来边说,“我给你看看外婆的照片。”他们穿过走廊,走进客厅。放在钢琴上的玻璃相架里,镶着安迪幼儿时的照片,照片里的他惊异地望着周围世界,怀里紧紧搂着一个玩具兔子。母亲从大相册里找出一张照片,把它夹在那个相架中,再摆到钢琴上。“好了!这样你就有你的外婆了。”母亲把安迪抱到钢琴椅上,把钢琴椅旋高,这跟坐旋转木马一样好玩儿。“你看外婆,她是不是很和蔼可亲呀?”为了放外婆的照片,不得不把安迪的照片拿出来,安迪对此有点儿不满意。但是他承认外婆看上去很幽默。她头戴一顶用羽毛装饰的帽子,帽下露出白色小弯鬈发,胳臂上挎着一个大绣花挎包。她穿的是一件旧式长裙,裙边下露出镶着白色花边的裤子。母亲问:“你喜欢她吗?这张照片是过狂欢节时照的,这是你外婆在那天的化装舞会中的扮相。外婆觉得这张照片好看,常常拿给我们看。”
我记得梅子涵说过这么一句话:“请你尽情地阅读属于你的年龄的文学书吧!”《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国际大奖小说,就是一本能让我们珍藏的小说。
这本书的作者是米拉·洛贝(Mira·Lobe)是出生于德国的犹太人,后来定居于奥地利维也纳,1948年至1992年之间,她创作了近百部儿童和青少年读物,是德语地区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作家。
《苹果树上的外婆》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安迪,他没有奶奶和婆婆,这让他很伤心。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她带着安迪一起去游乐场玩耍、去草原套野马、去海上冒险等,后来邻居家来了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的故事也很奇特,而安迪在两位老人的`爱护中懂得了许多许多。
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谁都有自己的幸福时刻,只是需要耐心的等待。”我们身边的松树就是一个例子,一年中松树总是默默地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里散发着翠绿,它是在静静地等待,因为到了冬天,到了圣诞节,它就将成为人们欢乐的中心,就将度过自己的幸福时刻。我也一样,在我很小的时候,最疼爱我的爷爷去世了,从那时起我就像安迪一样时常在梦中期待着爷爷和我在一起快乐的生活,我忘不了那曾经一出校门就能看到他的兴奋,然后总缠着爷爷给我买这买那的情景,我忘不了每当爷爷看到我调皮可爱的样子时他那爽朗哈哈大笑声,更忘不了爷爷每天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他只是想让我在多吃一点,身体结实一点。
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我学会了等待幸福,直到有一天,我从老师和同学那里感受到了那久违的亲情,这就是我等待后的幸福。
今天,我放学回到家,刚想写作业,却发现一直以来放在我学习桌上的那本未用过的笔记本不见了。那本笔记是我的最爱,上方有我喜欢的卡通人物,封面的设计也别具一格。顶部有一连串的卡通图片,中间有我最喜爱的卡通人物——史努比,两侧还有一个比卡丘,想起它们那可爱顽皮的笑脸都会一直让我忍俊不禁。再看那里面一页页的笔记纸,彩色印刷也十分漂亮。
想到这儿,我忽然想起来它此刻在哪儿?我东找西瞧,没法努力记起上次我还拿起它是在什么时候,可是想破脑袋也没有想起来。这时奶奶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看她那走路慢津津磨磨蹭蹭的样子,满脸横纹,我的火气就更大了,张口就冲她嚷嚷起来:“你看没看到放在我桌子的那个笔记本,好好想想?奶奶没有回答我,转身向楼下走去。我感到很气愤,双手直敲桌子,心想:怎么能没经过我同意就拿走我的`东西呢?太不应该了!
一会儿,奶奶便气喘吁吁地进来了,干什么去了?奶奶双手一递,说:“给你。”我一看呀,这不是我的笔记本吗?于是便冲她嚷嚷道:“你看看,你看看,这上面那么脏啊呀!你把它拿哪去啦?你刚才干什么去了?下次别老一句话也不说就往外跑,出了事怎么办,我可负责不起?我一口气问了一大串问题满脸的不快。
可奶奶并没有因为我的不快而冲我发脾气,笑容可掬地说:“噢,本来我把它作废报纸一起给收破烂的了,不过你这么喜欢它,我刚才又追上了那个收破烂的,给你要回来了。”
“什么?你卖给收破烂的了,你知不知道那是我最喜欢的笔记本啊!”说到这儿,我肚子里所有的火气一同窜了上来,可我又不能说什么,只得重重的跺了一下脚,然后“哼”的一声跑了出门,门“哐啷”一声巨响。 回到家,邻里人告诉我说奶奶住院了,让我去医院。我顿时脑袋全懵了,多么想知道奶奶现在怎么样?如果她醒来,我多么想跟她道个歉,奶奶,您一定要等我啊!我一边疯了似的跑去医院,一边祈祷奶奶不要出事。
读罢《山海经》,我不由想到《庄子逍遥游》中的几个字,《山海经》者,“志怪者也”。《山海经》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古今之说法,不一而足。
书名“山海经”,但它绝不是一部经典,这个“经”应该是“经历”的意思,所谓“山海经”者,实为所“经历之山海”也。因此古之目录学家将其列为地理类,自然是无可厚非的。这一说法,虽不科学,却也有依据。看《山海经》时,我便发现《西山经》《北山经》中的山川远远多于《南山经》《东山经》中的,这便是我国地势西高冬低的最好体现。但是《山海经》所述之事物,实为怪哉,非常人所能辨也。所历愈久,人们便开始产生疑问,不把它当成一部地理著作了,而发现它与小说颇为相似。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山海经》,说它“盖古之巫书”。这一论断十分精辟,为后世所称道。我观之,亦深感恰到。在《山经》之末,都有祀神的记述,其用途十分明了。现在的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材料最多的一部古书。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巫以记神事”,神事者,神话之别称也。与之相对的就是“史”,史以记人事。因此,我认为《山海经》就是一部记录上古神事的“史”书。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毕沅在他的《山海经新校正》中注释过。《山海经》的立名,是刘向,刘秀(歆)父子校书(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2)才开始有的。而它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期这个漫长时期中,作者非一人。《山海经》应是刘向父子的命名,可是司马迁《史记大宛传》中却提到了《山海经》,故毕沅称之“其名久也”。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误解。司马迁《史记》的原文是这样的:“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可是在东汉王充《论衡谈天篇》中引的这段话,却少了一个“海”字,紧接着又说:“史公之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所以《史记》中《山海经》的“海”字很有可能是后世之人篡加的。再者史公所言“所有怪物”,应是《山经》所记的奇禽异兽,怪蛇怪鱼,还有稀奇古怪的花草树木等。而《海经》则主要记述的是异域的国度和民族,并非什么“怪物”。
中国古代神话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不像古希腊神话那般条理清楚。《山海经》便体现了这一特点。看《山海经》时,总觉得神话故事只是点缀,一笔带过,仅仅是记述的附带品。古时的先民更关心的似乎是奇珍异物的功用和祭祀山神的方法。中国古代神话的功力性明显要强于西方神话,这实在是与中国远古先民所居住的环境相关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得实为不易,与其他的文明古国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古巴比伦有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埃及尼罗河的汛情可以为人们带来肥沃的土壤,而古印度的恒河两岸也都是沃野千里。而黄河流域的土地贫瘠自是不说,连年的洪水也威胁着先民。中国的'先民总是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自然在叙述神事时更多地体现的是抗争和功用的意识。
我们总惊叹古希腊,古罗马的绘画,建筑,戏剧,史诗是如何如何的有艺术性,自愧不如的东方民族却总为着极其功利性的目的在进行着所谓的艺术活动。我们也有出色的建筑——都江 堰,可是我们从来不觉得它很美,只在乎它有多管用。艺术固然伟大,这却不是我们的先民奢求的。古希腊艺术兴盛的时候——公元前四五百年,中国正处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代,人民的性命朝不保夕,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搞“无用”的艺术呢?而百家齐鸣只不过是各国君主霸业的派生物罢了。因此,我们常在教课本上见到这样的话:“这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正因为灾害连年,战乱频繁,所以《山海经》中的神话才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只看一遍《山海经》,与没看无异。这是一本内容庞杂,包罗万象的奇书,从中可以读出那个时代的精神。有机会的话,我想为它做个详细的札记。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所谓神话无非就是大人用来哄小孩的小世界,直到我读了《山海经》,我才知道古人心中的天地是那么的辽远壮阔,绚丽多彩。《山海经》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奇书,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记叙神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荒内园林、海外仙山,还有奇珍异宝……展现了一幅幅神奇的远古生活画卷。在书中,我读到的不仅是大禹治水的无私,还有狍鸮贪吃的咎由自取;我读到的不仅是夸父逐日的勇敢,还有羲和浴日的柔情;我读到的不仅是精卫填海的坚毅,还有蚩尤掀起战争的'残暴……这些神话故事都令我惊叹不已,但是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仓颉根据羊马蹄印创造出了文字,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看到这里,我不由感叹,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真是太伟大了!创造力,正是中华走向辉煌的原动力。中华民族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凭借自身创造力在世界名族之林中光彩夺目。
在《山海经》描述的远古时代,有仓颉造字、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封建历史中又有令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它们无一不显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创造力。而在近代的一段时期里,创造力似乎离我们而去,但是它并未消失,它将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前的国产货,身上总带着“垃圾”、“二手”,在国人心中可谓是臭名昭著。但如今,国产货不仅摘掉了这些负面的帽子,而且在某些方面站在了世界的最顶端,比如大疆的无人机技术。引领大疆走向世界巅峰的便是自古以来流淌在中华民族鲜血中的创造力啊!由此可见,创造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原动力。凭借创造力,国有企业的产品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并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但是,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仅需要企业创造力觉醒,还需要每个国人心中的创造力觉醒。由于封建王朝在近代时期的迂腐,中华民族在世界发展进程中被西方国家远远抛开,于是乎,国人放下了原有的骄傲,洋货比国货好的思想开始变得根深蒂固。虽然现在国货不比洋货差,但是有多少国人在二选一的情况下选择国货呢?又有多少国人知道国有企业已经觉醒呢?国人大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民族创造力,所以才会有疯狂抢购苹果手机忘乎所以而对华为手机不屑一顾的国人,才会有奔波申请移民嫌弃祖国的国人。所以说,国人心中的创造力需要彻底的觉醒。正如古人的心中的辽阔天地,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远无止境的,一旦创造力的海洋在国人心中荡起波浪,我们的祖国将越来越强大!
这几天在读的书是一直想看的《山海经》。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鲁迅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内容事实上我记得不大清了,只记得提及山海经描述了上古的神话鬼怪以及一些地理。恰逢前段时间在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觉得里面一些人物的名字起得很是好听,又得知里面很多知识取自于山海经,比如说迷毂,把它佩戴在身上不会迷路;青丘之国;小狐狸凤九在山海经里有一种神鸟叫九凤;还有毕方鸟,小巴蛇,少辛等这些在山海经里都是有出现的。
这本书从头至尾看完不需要很多时间,但是在读的过程却是很有趣。有时候常常在想,老祖先的想象力也是够扯的,什么鱼身鸟翼,龟身鸟兽,龙头马身,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于我而言反正我是不相信存在着这些生物的,尽管是在遥远的上古。所以当介绍这些怪物样子的时候,也就没花多少时间去详细记具体的特征。但是在读的时候真的自己会不由自主的去想象这些奇形怪状的神兽的样子,某个山的构造,形貌,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
关于这本书我很喜欢的是它确实让人了解了很多上古时期的一些古代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医药、民俗,人民生活等等。《山海经》包括了山经,海经和大荒经,山经又包括东、南、西、北山经,海经包括海内海外东南西北海经,山经个人感觉还是有些依据的,毕竟提到了具体的`水流流向,各山的距离,植物特征,山上的形貌特点等,到了海经感觉就是在纯粹胡扯,哈哈。还有一点在读的时候觉得很恐怖的就是,明明在描述这些怪物多么奇特多么超出想象的时候,下一句就是可食,要不就是食人。你想想当你面前有一个怪兽,比如说我记得有种叫虎蛟的怪物,它的身体像鱼然后长着蛇的尾巴,紧接着我就会告诉你,这个怪物可以吃,你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不过果然符合我大天朝吃货本质,原来自古就如此。山海经是先秦古籍,可是看过此书觉得那时候文明还是挺高的,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完全不开化那种,那是候人们多半关心和困扰的是疾病,战争和自然灾害,比如每讲一个怪兽,它可能就会告诉你,吃了能治好蛊胀病,痈肿病,可以使人耳朵不聋,可以使人不生妒忌;见了哪种神兽会天下安宁,会有严重的傜役,会出现大火,会出现旱灾,水涝等等。那时候的矿藏也是很丰富的,书里有记载金,黄金,赤金,银,铜,赭石,青碧,罄石,雄黄等等。总之确实是对上古人民生活方式的一个很好的了解。
★ 奶奶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