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需要什么(共含6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军中的阳光”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领取二次补助时,请持享受二次补助人员本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本人的本市银行卡或存折(农商银行账号除外)的原件及复印件;若不是本人前来办理,还需提供代办人的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报销金额:
“分段计算、累加支付”。在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起付金额”以上、5万元(含)以内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
报销方法:
起付金额以上报50%或60%。
首先大病保险不是按照病种报销,而是按照一年之内这个人看病总费用进行报销,费用超过一定额度,不管参保人患的是什么病,都可以按照对应的比例报销。
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在正常医保报销之后,剩下的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自付费用,如果超出了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简称起付金额),超出的部分就可以报销。如果超出部分在5万以内,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50%;超过5万元的费用,由大病保险资金报销60%。
新农合同理,不过新农合的起付金额是上一年度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超出的个人自付纳入报销范围。
一个医疗保险年度结算一次。由于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全市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还未统计出来,所以具体报销工作暂未开始。
报销所需资料 :
1.门诊报销携带资料:门诊发票、合作医疗证历本(或病历)。
2.住院报销携带资料:住院发票、合作医疗证历本(或病历)、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其它有关证明。
3.门诊特殊病报销携带资料:门诊发票、特殊病种合作医疗证历本。
4.办理特殊病种携带资料: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建议书,合作医疗证历本、病历、有关化验报告单、照片二张。
报销流程:
1.参保户将报销所需资料备齐后交村(社区)合作医疗联络员由村(社区)合作医疗联络员审核后报镇合作医疗联络员在由镇联络员送区农易办结报中心进行报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账指南 。
2.医院直接报账:因疾病住院办理住院手续时,向医院出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直接参与报账。
[农村合作医疗二次报销怎么报]
一、申请受理:
1、申请人:参合病人本人或者其配偶、父母、子女。参合病人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申请手续且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由其兄弟、姐妹代其申请;没有兄弟、姐妹的,由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代其申请。由其代理人代理申请的,应当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参合病人关系的证明材料。
2、受理机构: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
3、申请结果:
(1)申请报销的参合病人身份证明材料真实、提交材料齐全的,应当场受理;
(2)对参合病人身份证明材料有疑义的,应移交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核实其身份;
(3)对提交材料不齐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二、费用核算县级定点医疗机构:
由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窗口初审核算人员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具体核算补偿范围内的医药费用和补偿金额,并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表》,签署核算意见。乡镇定点医疗机构:由乡镇卫生院合作医疗窗口初审核算人员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具体核算补偿范围内的医药费用和补偿金额,并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表》,签署初审核算意见后,由复核人员或者乡镇专职审核员对初审项目和补偿金额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
三、费用兑付:
费用兑付由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窗口兑付人员根据审核意见,向申请人支付应当报销的医药费用,并由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表》上签字。
四、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所需材料:
1、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新农合医保卡;
3、门诊病历、出院小结原件及复印件;
4、医疗费用原始收据;
5、费用明细清单;
6、若委托他人办理报销的,需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1.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如何报销?
2.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及报销程序指南
3.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4.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
5.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间
6.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7.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8.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指南
9.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流程
10.2017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
参保者出院后,将经患者本人签字或盖章的住院发票、出院记录、费用清单、转诊证明及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籍证明缴本乡镇合管所,经审核后集中统一送交市农保业务管理中心。未记载的医药费用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规定不予报销的诊疗项目不纳入报销范围。所有医药费用报销时须提供发票原件,年度内住院1次以上的医药费用须分次按比例结报,不得累加计算。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患者须凭本人医疗卡、本人有效身份证(无身份证的凭户口簿),经确认身份后,在区内乡镇级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刷卡报销,在区内及区外市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结帐时直接刷卡报销。
二、在市外二级及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院住院治疗的参保患者,应在出院后三个月内,由参保人或其家属带医药费用原始发票(复印件无效)、住院医药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出院小结及门诊病历、患者身份证、医疗卡、户口簿、经办人身份证到区行政服务中心新农合窗口报销医药费用。
三、特殊病种门诊报销可持二级及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及有关检查、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及医疗机构证明书,以及《黄岩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特殊病种门诊治疗审批表》向新农合业管中心提出申请,经区新农合办审核批准后,其门诊医药费用(不包括支持疗法、辅助治疗或治疗其他疾病的医药费用)可以列入新农合基金的报销范围,按住院报销标准以年度为单位报销。
四、因意外伤害的住院患者,出院后还需提交由户口所在村(居)签字盖章的意外伤害引发的原因确认证明以及医院的病案记录。对于无法提供有效证明及记录的,不予受理。报销周期为经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新农合窗口受理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经新农合业管中心稽查人员调查、审核,属实后予以报销;责任由第三方负责的,不予报销;住院患者自己也承担部分责任的,凭协议书或相关证明到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新农合窗口报销自己承担部分的医药费用。
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清楚了,农村合作医疗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看病难的问题,减轻了患病家庭的负担,加强了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和县医院三级医疗机构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新发展。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相信这绝对是一项惠民的好政策。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须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证》(很多地方已换成IC卡)并携带本人的身份证(无身份证的,要带上户口簿)看门诊或住院。原则上,首先在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或住院。如须转诊到县(市、区)外的医院住院,应提前告知当地新农合管理部门,以便备案。转诊备案者,在补偿待遇上可给予适当优惠。这样可以避免农民往返办理转诊手续的麻烦,这是一个比较人性化的政策。
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看门诊,由医疗机构按照县(市、区)制定的《门诊统筹实施方案》规定的报销比例,当场减免相应部分的费用。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出院时,农村合作医疗怎么报销需要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和相关报销范围,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病人应该得到的报销款。
凡是已经与省市级定点医院签订协议开展“即时结报”(异地结算)的地方(目前全省100%的县市区与市级医院、有80个县市区与省级医院签订即时结报协议),病人在省内住院,都能实现“在哪里住院、就在哪里报销”,出院当时就拿到报销款。同时,我们鼓励各地与本地转诊病人相对集中的省外大医院、本地农民工相对集中的打工地医疗机构签定协议,方便转诊病人和跨省务工农民看病报销。安徽省正在考虑完善跨省住院异地结报的政策。
现如今,随着国家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也会越来越广,以便更好的为农民服务。
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健康问题。如果你还想了解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可以登陆“有事找律师“网站进行咨询。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间如下:
要进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参合人员,需要带上本人身份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等在出院时办理实时结报。如果不符合实时结报的,可带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身份证、转院转诊单、务工或探亲证明和所住医院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出院小结、医药费发票原件等材料到当地财政局办理。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时间是有时限的,原则是今年产生的医疗费用,在次年的1月30日前要报销,外出人员可延期至次年4月30日。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一) 报销所需材料
1. 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 新农合医保卡、
3. 门诊病历、出院小结原件及复印件、
4. 医疗费用原始收据、
5. 费用明细清单、
6. 若委托他人办理报销的,需提供受托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
(二)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一、农村合作医疗门急诊报销比例
(一) 普通门急诊报销比例
1. 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报销50%、
2. 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20%、
3. 门诊限额:700元、
4. 累计门诊支付限额:1000元。
(二)未成年人意外伤害报销比例
1.医疗费用在50元以上,新农村合作医疗和报销80%、
2.年度最高支付限额8000元。
(三)生育补助报销比例
1.生育补助金:500元、
2.剖宫产费用:按照医院报销规定给予报销。
二、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比例
(一)农村合作医疗起付线
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600元、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800元、市外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000元、同一医保年度内第二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以入住医院起付标准的50%计算、第三次住院起不再计算起付标准。
三、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报销比例
1. 报销起付线:2.5万元、
★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合作医疗宣传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