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法口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office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两位数加减法口算(共含6篇),希望能帮助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offic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两位数加减法口算

篇1: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让学生在能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一种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看做“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并且在口算过程中(尤其是退位减法中)体会其优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这一方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学习,交流。孩子的思维的确是很广阔的,我们做老师的千万不能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喜欢的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确实做到运算方法的多样化。

1、鼓励算法多样化,让学生的学习呈个性化发展。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意义建构,计算教学强调算法多样化,《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所运用的方法必然多样化。因此,在新授内容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在每个学习小组内交流方法,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环节,目的是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同时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还远不能满足,又提出了算法的优化,这让学生懂得了解决问题既可以用多种方法,又可以在众多方法中优中选优,拓宽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2、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本课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仔细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3、由于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在探索多种口算方法的过程中花费了很多时间,练习量不够。

篇2: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和在100以内)

(二)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三)培养学生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算理算法。

教具和学具

口算卡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计算

32+40+6=  47-10-8=

师问:每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设疑引入

变两道复习题为:32+46=47-18=

师说:这样的题我们学过笔算,如果用口算的方法来算该怎样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和研究的。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学会这种口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

例1 1.64+25=

板书例题后,教师先让学生观察:这是一道什么样的口算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题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讨论:想什么办法,把这道题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题。第二个加数25可以看成是哪两个数的和?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讨论学生可能这样口算:先算64加20得84,再算84加5得89。

也可能这样算:先算60加20得80,4和5得9,再算80加9得89。

还可能这样算:用竖式的形式口算。

比较:学生说出几种口算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看哪一种方法简便。

通过比较大多数同学认为第一种方法比较简便。这时教师重点板书和提问第一种方法的口算过程。

板书:64+25=89

想:64+20=84

84+5=89

提问:为什么要把25分成20和5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2.28+37=□

想:28+30=□  □+□=□

第2题可以让学生试算,边算边思考:把37分成几十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出口算步骤。

做完第2题后,让学生直接想前边板书的32+46该怎样计算,口算步骤是什么。

小结:通过以上三道题的计算,你能说说怎样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吗?(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

例21.58-26=

师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那么两位数减两位数该怎样口算呢?请你试着说一说、算一算。

板书想的过程:

想:58-20=38

38-6=32

教师板书后,可多让同学说一说口算的过程,特别要照顾到后进生。

板书:2.72-49=□

想:73-□=□  □-□=□

第2题可以让学生把想的过程直接填在书上。然后师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做完第2题后,让学生看着前边板书的算式47-18,直接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算出结果。

师问: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2+40  54+30  36-20  32-46

54+38  36-24  52-10  52-18

2.看题列式口算

(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减数是57,减数是38,差是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什么?你学会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3.课堂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6+42  37+52  54+28  45+19

15+65  76+23  34-23  98-76

56-37  90-75  42-39  74-16

(2)填得数

(3)填括号

58+(  )=79  (  )+22=65

28+(  )=41  (  )+19=78

86-(  )=42  (  )-15=13

67-(  )=35  (  )-26=2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这部分口算的知识基础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所以在课堂设计时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先出了这样一组题做复习准备。32+40+6=  47-10-8=,然后把这组题改变成32+46,47-18,为学习例题做了铺垫。讲授例题时引导学生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先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用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新的口算问题。讲授例题时,还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比较几种口算的方法,最后选出比较简便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先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一位数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从而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板书设计

篇3:数学教案-口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的口算整百整十数加、减整百整十数、以及整万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计算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并说一说口算过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加、减法.(板书课题:口算加、减法)今天学习的口算加、减法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把最后一道口算题250+400改为250+470(即例1)

1.提问:同学们会口算250+400,那么怎样口算250+470呢?请大家试一试.

2.学生交流汇报,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演示课件“口算加、减法”)

板书汇报结果.(设想三种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种方法是把250看作25个十,470看作47个十,25个十加47个十得72个十,所以250+470=720)学生说出这种方法应给予鼓励.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组讨论:怎样口算才能又对又快.

3.汇报结果,说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师肯定这四种方法正确,同时说明第四种方法:把540看作54个十,370看作37个十,54个十减37个十得17个十,所以540-370=170

4.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方法自选)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个数是390,另一个数比它多150,另一个数是多少?

(三)教学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万+8万=_________万

由学生自己说思路

(2)27万+19万=_________万

因为27+19=46, 所以27万+19万=46万

(3)27万-4万=_________万

因为27-4=23,  所以27万-4万=23万

(4)35万-28万=_________万

因为35-28=7,  所以35万-28万=7万

2.练习

(1)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

34万+18万= 23万-18万=

250万+750万= 50万-27万=

(2)一个数是820万,另一个数比它少150万,这个数是多少?

三、课堂练习

1.口算,并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万+6万     76万+19万    65万-47万

15万+35万    29万-13万    40万-18万

69万+26万    82万-54万    230万-70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 你是怎么口算的?(让学生各抒己见,讲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题.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节课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口算内容,为新课作好准备。由已学过的250+400引出例1,启发学生想出口算过程比较自然,同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来想。学生口算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怎样想得快就怎样算。这样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2减法的口算,启发学生根据加法的口算方法迁移到减法的口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探究活动

游戏:开火车

游戏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口算加、减法,提高口算速度和正确率.

游戏准备

幻灯机,口算题,秒表

游戏过程

1.学生以列为单位,从第一位开始,每人计算一道口算题.

2.教师以幻灯片(或卡片)出示题目,同时开始计时.

3.计算错误时,可由同列其他同学代答.

4.用时最少的列为优胜者.

篇4: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想想算算”,练习一第4~6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和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引新

1、  口算下面各题。

64-30        76-40      53-20

64-3         76-4       53-2

64-6         76-7       53-5

2、  学生做第4题复习题,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3、  口算下面各题。

32+25         46+13            27+32

37+25         46+17            27+23

口算后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是怎样口算的?

4、  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第(1)题。

(1)       出示例题96-43=

(2)       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你能按照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思考方法说一说你想怎样算吗?

(3)       提问:把43分成40和3以后,要从96里怎样来减?

(4)       请小朋友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把第4页上例2的第(1)题算一算,在方框里填上数。

(5)       谁来告诉大家,96-43是怎样口算的?

2、教学例2第(2)题。(同上)

3、  提问:根据上面两题的计算,你能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吗?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算算”第1题。

(1)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2)       检查订正。

(3)       指出:两位数减两位数,实际上就是用连减的方法,先减几十,再减几,算出得数。

2、做“想想算算”第2题。

3、做练习一第4题。

(1)       指名4人板演,一组一组算,其余学生分两组,每人做两组(4道)题。

(2)       提问:每组题里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减两位数要怎样算?个位不够减怎么办?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5、6题。

篇5:小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小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

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组成。以下是“小数加减法口算练习题”,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8.60-6.39=     2) 8.49+6.71=     3) 8.06+1.37=     4) 2.91+5.54=     5) 2.44+4.86=

6) 7.40-4.04=     7) 0.45+5.47=     8) 7.68-6.50=     9) 3.83+9.45=     10) 3.90-2.76=

11) 6.01+5.39=     12) 2.98+3.26=     13) 6.97-5.97=     14) 8.25-4.64=     15) 5.82-4.73=

16) 8.78-0.52=     17) 1.27+0.31=     18) 8.42-7.04=     19) 6.76+6.61=     20) 0.41+0.95=

21) 4.15+7.08=     22) 2.59+9.10=     23) 3.51+9.00=     24) 4.54+2.55=     25) 8.70+1.16=

26) 1.31+5.61=     27) 7.21-0.77=     28) 8.64-7.85=     29) 8.68+0.84=     30) 2.62+3.19=

31) 5.93-1.20=     32) 3.66+5.90=     33) 6.14-2.01=     34) 5.58+0.13=     35) 5.15-4.79=

36) 5.29+6.33=     37) 5.86-1.95=     38) 3.79-3.47=     39) 8.89-0.20=     40) 7.42+9.92=

41) 3.58-2.87=     42) 7.31-2.51=     43) 8.81-5.75=     44) 6.67-2.72=     45) 3.04+5.71=

46) 1.73+4.32=     47) 4.47+9.24=     48) 8.53+3.94=     49) 8.36-3.72=     50) 6.78-1.84=

51) 6.35-2.83=     52) 4.36+7.50=     53) 7.57+6.82=     54) 5.18+2.34=     55) 8.74-6.93=

56) 7.96+2.29=     57) 4.58+5.79=     58) 1.05+9.02=     59) 4.30-4.19=     60) 4.94-2.06=

61) 7.93-4.75=     62) 6.03-2.94=     63) 4.62+3.02=     64) 9.32+3.40=     65) 5.43+3.23=

66) 3.55+5.33=     67) 8.21-4.90=     68) 2.38+2.40=     69) 9.28+1.69=     70) 6.89-0.88=

71) 4.97+7.29=     72) 3.34+4.51=     73) 6.29+0.67=     74) 9.60+0.73=     75) 2.23+5.50=

76) 9.81-0.09=     77) 2.80+6.46=     78) 7.74+1.48=     79) 4.22-2.66=     80) 8.28+7.36=

81) 7.48-6.52=     82) 4.64-3.25=     83) 5.62+2.82=     84) 6.63+7.16=     85) 5.94-0.36=

86) 8.80+7.97=     87) 7.87+9.72=     88) 8.76+0.75=     89) 7.37-4.92=     90) 7.52-1.82=

91) 3.42+6.99=     92) 4.06+4.85=     93) 7.55+7.05=     94) 9.40-8.83=     95) 7.41-2.14=

96) 2.53+4.77=     97) 8.23-2.35=     98) 4.45+6.35=     99) 1.00+4.02=     100) 5.20-1.50=

【扩展阅读】

基本性质

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计数单位变了。而且,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意义

可从分数的意义着手,分数的意义可从子分割及合成活动来解释,当一个整体(指基准量)被等分后,在集聚其中一部份的量称为「分量」,而「分数」就是用来表示或记录这个「分量」。例如:2/5是指一个整数被分成五等分后,集聚其中二分的「分量」。当整体被分成十等分、百等分、千等分……等时,此时的分量,就使用另外一种纪录的.方法-小数。例如1/10记成0.1、2/100记成0.02、5/1000记成0.005……等。其中的「.」称之为小数点,用以分隔整数部分与无法构成整数的小数部分。整数非0者称为带小数,若为0则称纯小数。由此可知,小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一环。

写法

整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前,小数部分写在小数点后,中间用小数点隔开。

读法

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分数的读法来读.带小数的整数部分按整数读法读;小数部分按分数读法读.例如:0.38读作百分之三十八,14.56读作十四又百分之五十六.另一种读法,整数部分仍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若几个零重复,不可只读一个0.例如:0.45读作零点四五;56.032读作五十六点零三二;1.0005读作一点零零零五.

篇6: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选择了服装店购物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重视学生个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连加、连减.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师谈话导入

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 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教师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是平时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问题(1)。先出示问题(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教师提问: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教师板书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紧接着教师总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题: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学习问题(2)。此环节的设计和“学习问题(1)”环节的设计一样,这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具体如下:

(1).出示问题(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教师: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试着口算出来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巩固应用。此环节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为主,教材练习题的设计难易结合,既有计算题也有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四)归纳总结.

师: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说板书。我的设计既简单明了,又体现本节课重难点。设计如下: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54+28=82(元)

方法一.

50+20=70 (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54-28=26(元)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 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 24+2=26(元)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练习题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

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法口算(整理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两位数加减法口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