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无声的竞赛(共含3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enlon”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第七册第18课《无声的竞赛》第二课时教案
李馨 年 月
一、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了解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顽强的毅力发愤苦学,
为争气的事迹,体会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好思想。
2、知识目标:认真学习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习一段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坚强的毅力发愤苦学,为祖国争气的事迹,体会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好思想。
三、教学难点:
通过品词品句,有感情地读书,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发愤苦学的。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电脑、投影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奔马图》请仔细看图,说说你的感受。2、导语:这幅奔马图是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徐悲鸿在油画、素描 学生仔细看图,自由发言。1、这幅图上的马像真的一样。2、画的真棒!3、这匹马像要跑出来。 两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以及水墨画方面都由很高的成就,但在这背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年轻的时侯曾在法国高等美术学校跟随著名的绘画大师达扬先生学习绘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生在徐悲鸿赴法求学期间的一件事。
初步感悟 过渡:在这场特殊的竞赛前后有一个人两次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你知道他是谁吗?1、请同学打开第18课《无声的竞赛》,自己轻声完整地读课文,找一找这个人是谁?2、学习法国学生第一次说的话1) 谁来把他的话读一读?2) 这位法国学生在竞赛开始前是什么样的态度?3) 谁再来读一读(2人)3、学习法国学生第二次说的话1) 谁再把他竞赛后的话读一读?2) 这是他是什么样的态度?3) 谁再读一读? 1、学生打开书,自己轻声完整地读课文。2、体会第一处法国学生的话1) 指名一人读法国学生第一次的话。2) 说说法国学生此时的态度。3) 指名二人读法国学生第一次说的话。3、体会第二处法国学生的话1) 指名一人读法国学生第二次说的话。2) 说说法国学生此时的`态度。3) 指名二人读法国学生第二次的话。4) 前后对比读 十二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初步感悟 过渡:一?
但是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可以说他是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部生命在学习,在为祖国和人民的荣誉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法国同学的尊敬,也感动了他的老师。
指名读达扬先生的话(两人)自己大声读第四自然段 一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总结全文 结束语:是的徐悲鸿就是凭着这样坚强的毅力,赢得了竞赛的胜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应由的尊严。在日后的绘画生涯中,他还是靠着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 学生看徐悲鸿画展。 五分钟
第七册第18课《无声的竞赛》第二课时教案
李馨 年 月
一、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了解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顽强的毅力发愤苦学,
为争气的事迹,体会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好思想。
2、知识目标:认真学习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学习一段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坚强的毅力发愤苦学,为祖国争气的事迹,体会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好思想。
三、教学难点:
通过品词品句,有感情地读书,体会徐悲鸿是如何发愤苦学的。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电脑、投影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时间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奔马图》请仔细看图,说说你的感受。2、导语:这幅奔马图是著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的作品。徐悲鸿在油画、素描 学生仔细看图,自由发言。1、这幅图上的马像真的一样。2、画的真棒!3、这匹马像要跑出来。 两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以及水墨画方面都由很高的成就,但在这背後他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年轻的时侯曾在法国高等美术学校跟随著名的绘画大师达扬先生学习绘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发生在徐悲鸿赴法求学期间的一件事。
初步感悟 过渡:在这场特殊的竞赛前后有一个人两次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你知道他是谁吗?1、请同学打开第18课《无声的竞赛》,自己轻声完整地读课文,找一找这个人是谁?2、学习法国学生第一次说的话1) 谁来把他的话读一读?2) 这位法国学生在竞赛开始前是什么样的态度?3) 谁再来读一读(2人)3、学习法国学生第二次说的话1) 谁再把他竞赛后的话读一读?2) 这是他是什么样的态度?3) 谁再读一读? 1、学生打开书,自己轻声完整地读课文。2、体会第一处法国学生的话1) 指名一人读法国学生第一次的话。2) 说说法国学生此时的态度。3) 指名二人读法国学生第一次说的话。3、体会第二处法国学生的话1) 指名一人读法国学生第二次说的话。2) 说说法国学生此时的态度。3) 指名二人读法国学生第二次的话。4) 前后对比读 十二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初步感悟 过渡:一场竞赛竟使一个人的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场竞赛是谁提出的呢?1、他是怎么说的?2、徐悲鸿此时是什么态度?3、他被什么激怒了?4、他为什么要提出进行一场这样的竞赛呢? 学生齐答:徐悲鸿指名读徐悲鸿的语言。学生回答三个问题。指名两人读徐悲鸿的话。读出徐悲鸿的态度。 三分钟
深入感悟 过渡:徐悲鸿背负着 祖国和民族的荣誉,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竞赛中,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他像一匹千里马日夜奔驰,不知疲倦地发愤苦学。1、课文用三个事例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他在这场竞赛中他是如何做的,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是哪三个事例?2、用自己地话简单地说一说。3、再读一读课文这部分。过渡:下面我们就仔细地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小声地读课文找出三个事例。2、可以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整理语言。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再读一读课文。5、简单说一说。6、质疑:谁还有什么问题?(这里教师引出:他为什么要到罗浮宫、凡尔赛宫、巴黎的各大博物馆去临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深入感悟 1) 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这部分,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出在这场竞赛中徐悲鸿顽强刻苦地学习,用笔圈出来,然后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补充。(看看哪些同学通过小组交流有新的收获)2) 哪些词语是原本你自己没有体会到的,通过小组学习补充上的?小结:同学们体会的非常好,徐悲鸿正想书中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学好学校内的基本课程,而且利用业余时间不停地寻找学习机会,从静物的临摹到动态的写生;从巴黎著名的美术馆、博物馆到郊外的林间小路,每一处都留下了他学习的身影,就在这忘我地学习中他的身体日渐衰弱。请同学们读一读达扬先生的话。自己再完整地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 1) 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圈圈画画。2) 小组内讨论交流。3) 全班汇报交流。事例一:常常、经常、一壶…一块…一整天…决不事例二:却事例三:压住、继续4) 学生代表小组汇报A读事例B说圈画的词C再读事例5)汇报小组学习收获 十七分钟
但是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可以说他是在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全部生命在学习,在为祖国和人民的荣誉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赢得了法国同学的尊敬,也感动了他的老师。
指名读达扬先生的话(两人)自己大声读第四自然段 一分钟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总结全文 结束语:是的徐悲鸿就是凭着这样坚强的毅力,赢得了竞赛的胜利、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更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应由的尊严。在日后的绘画生涯中,他还是靠着这样不屈不挠的精神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徐悲鸿先生的绘画作品。 学生看徐悲鸿画展。 五分钟
板书: 18 无声的竞赛
法国同学 徐悲鸿
中国人愚昧无知 下定决心
中国人有才能 发愤苦学
[无声的竞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无声的竞赛》 教案教学设计
北大附小 李秀贞
一、教材特点: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在法国留字时写一名法国学生展开了一
场无声的竞赛。徐悲鸿以预旨的毅力发愤苦读,最后以优异的成绩取得胜利,为
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赞扬了徐悲鸿热爱祖国的可贵品质。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能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3、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4、知道徐悲鸿在与法国学生的竞赛中,以顽强的凝毅力发愤的苊学为祖国争气的事迹。学习热爱祖国的可贵品质。
5、能照样子用“不仅、、、、、、还、、、、、、”写句子。
6、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一段话。
三、 教学重点:
1、学会16个生字及它们组成的`词语。
2、能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能先找了重点段再分段。
3、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4、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四、 教学难点:
1、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
2、能读懂课文,回答阅读思考中的问题。
五、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录入新课。
(二) 听范读课文(放录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 简要介绍徐悲鸿。
(四) 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默读、思考、讨论:
1、(投影):1、“竞赛”是意思?
2、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竞赛?
3、竞赛的内容是什么?
4、为什么是一场无声的竞赛?
(五) 划分段落:
先找出课文哪段是讲“无声的竞赛”的。
再给课文分段。
(六) 分段指名朗读。
(七)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从课文中找出法国学生的两次讲话。说一说这两次讲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么大的变化?
2、“愚昧无知”、“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3、有语气地练读这两段话。
4、(投影)“我从这位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的坚强毅力和必胜的信心。”达
扬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5、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讨论 :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是怎样把徐悲鸿刻
苦学习绘画具体的?
6、练习用“、、、、不仅、、、、还”说一句话。
7、全文赞扬了徐悲鸿怎样的品质?
(八) 有语气地齐读全文。
附 板书
徐悲鸿→热爱祖国
不仅、、、、还、、、、、、、、、、
一画就是一整天
发愤苦学 星期天DDDDD郊外写生 取得胜利
胃痛时DDDDD-继续画
六、 课后练习:
1、查字典,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写在( )里。
愚昧( )
毅力 ( )
获得 ( )
奔驰 ( )
2 、造句:
不仅、、、、、、、、、、、、还、、、、、、、、、、、
1、照课文填空:
①他像一匹千里马,( ),( )地发
愤苦学。
②他的( )使老师们深受感动。
★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 无声告白读后感
★ 春雨无声作文
★ 无声关爱作文
★ 无声告白经典语录
★ 无声老师说明文
★ 此时无声作文
★ 竞赛策划书
★ 竞赛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