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命题思维(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xm962510202”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命题思维
1.命题:
命题指一个判断(陈述)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而是指所表达的语义。
2.命题的分类:
1.命题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
1.1模态命题分为真值模态命题和规范模态命题。
1.1.1真值模态命题分为必然命题和可能命题(“可能命题”也叫“或然命题”)。
1.1.2规范模态命题分为必须命题、允许命题、禁止命题。
1.2非模态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1.2.1简单命题分为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1.2.2复合命题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
概念解释:
(1)模态命题:是一切包括可能、必然、必须、禁止等模态词的命题。
(2)真值模态命题: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或可能性的命题。包含“必然”、“可能”等模态词。
(3)必然命题:陈述事物情况的必然性的命题。
(4)可能命题(“可能命题”也叫“或然命题”):是陈述事物情况的可能性的命题。
(5)规范模态命题:陈述人们行为规范的命题。包含“必须”、“允许”、“禁止”等模态词。
(6)直言命题:反映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命题。
(7)关系命题:陈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简单命题。
(8)复合命题:包含了其它命题的命题,通常是由两个以上的其它命题构成。
(9)联言命题: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同存共真的命题。
(10)选言命题:反映若干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情况或者只能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命题。
(11)假言命题:反映一种事物存在是另一种事物存在的条件。
(12)负命题:否定某一命题的命题。
3.命题的关系
(1)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叫做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一个命题的本身称之为原命题。
(4)互逆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5)互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6)逆否命题: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外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另外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思维命题研究
研究人类思维命题的目的、意义,探究思维命题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形态及内容.分析了思维命题的三种主要解题策略及12种重要技法.
作 者:邱章乐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安徽,淮南,23 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5(4) 分类号:B80 关键词:思维命题 情境命题 图像推论命题 发散搜索命题 搜索策略 正向分析策略与反向分析策略 类比迁移高考历史命题突破思维定势的启示
(江苏 吴成良)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可明显看出,改变教材造成的思维定势,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发现和新成 果,以检测考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审视历史和客观地评价历史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一种重要的命题 方式。命题者希翼以此推动教材、教法的改革,并从更深远的意义上匠心独运,为培养21世纪具有创造性的人 才作先导。因此,研究这类命题,将有助于开阔考生视野,拓展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高考,面向未来。
一、突破思维定势势在必行
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具有的一定灵活性是一对矛盾。进入90年代中期,这一矛盾随着改革开放领域的 扩大、步伐的深入而渐突出。过去受计划经济、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而编写的教材,因时移境迁,一些内容越 来越显得陈旧而脱离现实。高考要以其灵活性、超前性,改变教材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反映在试题中,则必然 要求考生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重新调整视角思路,观察思考和解析问题。以1995年高考历史为例,第38题, 要求答出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 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而考生从小 学到中学在四大发明上的思维定势,却一直是“自豪”式的。第32题,正确选项“B.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 国家可以结盟”,由于教材的影响,考生往往片面地认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敌对的'阶级,资本主义和 社会主义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两者矛盾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调和。第42题,问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 整经历的步骤、原因、内容和结果,答案中有“人民公有化”“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积极性”的评分要点,但因 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考生很难想到党在决策上的这一重大失误。到高考,这类命题继续有所体现。第 47题在说明唐朝文化辉煌的原因时,考生思维应与教材的导向相逆,即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外来优秀文化 对唐朝文化繁荣有影响和促进,而不仅仅是唐文化对周边各国文化的影响和促进。第45题第③问:“材料三是 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请结合材料二和你的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对此 考生如果认为施兰既是美国人,那么他必然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切,必然会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不够客观 ,甚或歪曲和贬低,那就错了。因为他的评论完全正确,正确就正确在于他是“根据事实充分肯定大生产运动 取得的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极端俭朴的水平而言的。”
此类命题的反复出现,无非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摆脱教材绝对权威的束缚,突破其某些方面的思维 定势,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已势在必行。
二、在哪些内容上要注意突破思维定势
既然高考历史突破思维定势已成为检测能力的重要命题方式,今后必将继续出现。那么,我们对教材中易 使思维凝固、导向单一,或观点偏颇片面,或“左”的痕迹明显之处,就应用心搜索,努力指导学生寻找各处 突破口。现就个人体会,略谈几例如下。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几个问题。
[1] [2] [3] [4] [5]
如何在命题画中促进幼儿创新思维论文
【摘 要】命题画是儿童画的种类之一,只要遵循精心设置命题、精巧安排步骤、精当分配时间这三个要求,命题画也能促进孩子发挥艺术的创造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命题画;创新;促进
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断言: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创造思维能力。鉴于此,美术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作用,利用学科的优势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能力。
命题画就是预先给幼儿设置命题,然后作画,这样的绘画方式究竟如何才能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呢?可以从命题画的命题、步骤安排、时间分配这三步曲来一一阐述。
一、精心设置命题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只有设计出内涵独特而丰富的命题,孩子们才可能创作出一幅幅有灵气的作品。
在设置儿童画的命题时,要从四个方面考虑。
1.需要性。看看是否能激发幼儿创造兴趣的需要,看看是否能激发幼儿创新活动的需要,看是否能培养创新、创造的好习惯。
2.新颖性。命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肯定是与众不同的、独特的、先进的。一个好的具有创新的命题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视线,感染幼儿的情绪、情感,因而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使其不断有更新的,更大胆奇特的思维。比如我曾给大班的小朋友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奇妙的.大碗”。碗是平常的,司空见惯的,可是它却变得很大,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了!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的创新:有的把碗想象成宇宙飞船,有的变成了飞碟,有的变成了楼房,有的成了音乐大舞台。真是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3.可行性。学前期孩子的想象都是以再造想象为主,体现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如果命题难度太大,漫无边际或是脱离了孩子的生活实际,他们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样的创新是华而不实的,再奇妙的想象也是要以现实为依据的,所以命题的设置还要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的积累等方面。
4.整合性。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范畴,它具有审美的特性,是一种语言符号;作为创新的载体,它能涵括所有需要创造性表现的内容。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应该尽可能地去整合多方面的内容来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幼儿有玩角色游戏的经验,大班的孩子都能够玩的很好,这时候就要适当的布置一个创作命题,画出角色游戏中的一个情节。孩子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表象加工创新,绘制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娃娃家里温馨快乐的一家子;理发店里忙碌的发型师在给客人做发型;医院里,医生正紧张地抢救病人。相信孩子们不仅仅是画了一幅画,更懂得了如何根据命题展开回忆想象进行绘画创作,这种对形象记忆的加工过程正是一种创造、创新。
二、精巧地安排步骤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构思和实践是命题画的两大步骤。许多老师把重点放在了后者,其实命题画教学的重点恰恰是引导幼儿的想象和构思。
幼儿绘画思维活动属于具体直观性的形象思维,他们作画并不在乎“像不像”而是按自己的兴趣来画。创新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以“异新”为中心,引导进行逆向的或是多向的思维。
在教学时,以“引趣”“动情”“求变”三个步骤来结构教学。
1.“引趣”,凡是富有兴趣的东西都可以引发孩子的联想,可以利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具体情景、多媒体形象等。
2.“动情”,人的思维活动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这要求老师自己要满怀激情,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激发其灵感的产生。并且注意差异,在指导时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特征,允许不同的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创意,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绘画技法进行美术设计,鼓励绘画方法的多样化。
3.“求变”,在课上,设问、讨论的形式是经常来用的,这样可以促进幼儿大胆、多角度的思考,而且可以通过倾听主动地去分析、比较寻找多种解决命题内容的办法。
比如大班的命题绘画《我的梦》,开始,大部分的孩子只是想到我的梦很开心,和小伙伴在一起玩。思维的过程虽然很快,但构思的画面显然没有新意。于是我启发幼儿:梦是不真实的,梦中的你可以做许多平常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想一想,你有这样美妙的梦吗?孩子们顿时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梦到的是和孙悟空一起上天庭啦;我梦到参加爸妈的婚礼;我梦到我长大了,去驾驶宇宙飞船呢……
孩子们对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动不已,画起来格外地投入,效果很好。因为每一幅都是那么的不同凡响。
三、精当地分配时间
这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保证。应该在创新教学中,对每一课都精心合理的计算,最大限度地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取得最好的效果。一般是以分钟计算的,以5、10、15、20分钟等不同的时间为限。让幼儿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思考出较独特的内容,养成积极思考和珍惜时间的观念。
命题画对于开发儿童智力,发展创新思维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样的训练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更需要日常的积累。
命题画,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让我们激发孩子们大胆想象,鼓励他们积极创新的勇气,让他们随心所欲的泼墨赋彩,展示出更多的美丽生动的画卷。
★ 思维脑筋急转弯
★ 母爱作文命题
★ 寒假作文命题
★ 运动会作文命题
★ 劳动作文命题
★ 夏天作文命题
★ 童年作文命题
★ 励志作文命题
★ 命题叙事作文
★ 放风筝作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