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t827

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共含4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t827”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

篇1: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6.3;道光帝、林则徐—义律;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4、鸦片的危害:①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②严重摧损了吸食者的体质,使之家破人亡。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过程:①1840年6月爆发;②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③1842年,中英议和,签订《南京条约》(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内容:①赔款2100万元;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商品所缴纳的税款,需从英国商定)。

6、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修约失败。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856.10-1860.10 ,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1860年,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到承德,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鸦片战争记忆口诀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1840鸦片战,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年)

1、原因:

①根本:明治维新,日本国力发展

②客观:清政府腐败

③直接:朝鲜爆发民众起义

2、经过:1894年7月在朝鲜开战——1894年9月黄海海战——1895年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3、重要海战: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人物:邓世昌、丁汝昌

4、结束标志: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5、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记忆口诀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

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

“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

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洋务运动

1、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背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使得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大受刺激。他们热心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积极思索救国御敌的方法。

2、代表人:魏源(地主阶级抵抗派,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代表作:《海国图志》

3、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夷制夷

4、目的:“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5、影响:突破了长久以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华夷观念

6、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7、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8、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9、代表人物:中央是奕訢,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10、阶级派别:洋务派

11、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12、口号:前期口号:自强 后期口号:求富

13、内容:

①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③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14、失败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篇2: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外交事业的发展

1.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时间:1971年10月25日,

(2)相关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3)内容:

①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②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4)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日建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3.中美建交

(1)基辛格访华:1971年7月,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2)尼克松总统访华:1972年2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3)正式建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建交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20中国还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这些都说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5.现阶段任何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前提和基础是:

必须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篇3: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钢铁长城】

1.人民海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目前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2.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随着科技发展,空军装备了一批新型飞机。

3.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第二炮兵,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强军战略)

【洋务运动】

1.什么是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1)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在“自强”旗号下,创办了哪些主要军事工业?此外还有什么重大措施?答: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洋务派为了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新式路海军,采用西方军队的训练方式操练。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2)北洋海军的命运如何?标志着什么?答: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失败。

3)19世纪70年代后为什么从兴办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答: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为军事工业服务。

4)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创办了哪些民用工业?答:三局一厂。

3.评价洋务运动

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外国帝国主义百般阻挠;洋务派所要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与历史的规律与趋势相悖。

客观影响: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有利于中国近代技术人才的平日样,留学生回国后带来了西方的先进技术,新思想,新文化,有利于中国民主革命继续发展。③洋务派兴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在客观上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初二历史简单却也需要学习方法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1)实行“冷战”政策?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篇4: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一、侵略与反抗(侵略史和抗争史)

(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

(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

(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

(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2)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

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

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1)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2)抗击史实:1900年6月(庚子年),八国侵略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奋起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围困。最后狼狈逃回天津。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它对中华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1)签订: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日、法、意、俄、德、奥匈等国签订;

(2)内容:(谐音记忆:钱禁兵馆)

①钱: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担保;(赔款最多)

②禁: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反映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兵: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馆: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影响:

①《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思考: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三次战争、三个典型条约和三个影响)

(五)“侵略与反抗”给我们的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抗争精神。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共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