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hx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共含3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hx”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篇1: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1000~米高原、盆地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三熟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篇2: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原因是什么(海拔高度影响)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风是(夏季风)

3.海南岛农作物数制是(一年三熟)

4.我国少数民族多少个(55)

5.我国政府设立的特别行政区是(香港和澳门)

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是(黑河----腾冲一线)

7.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属于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云。桂。粤。台)

9.我们所在的省份名称是(山西省)简称(晋),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是(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他们的简称依次是(陕。豫。冀。内蒙古)

10.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

11.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种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

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和地形)等

14.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

15.我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16.几个高原的特点(内蒙古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髋骨和湖泊镶嵌其中。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

17.在图上填出阶梯分界线

18.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二十三个省。知道名称,简称。省会。

19.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0.我国的领海宽度(12)海里

21.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是什么?

22.山西属于什么温度带(暖温带)什么干湿区(半干旱。半湿润区)

23.我国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24.的咸水湖是什么?的内流河是什么?

25.黄金水道是什么(长江)。能源流域是什么(黄河)

26.最长的人工河是(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杭州湾)。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27.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28.我国降水的规律是什么?

29.北回归线穿过哪四个省。简称。省会是什么

30.长江黄河发源于哪?流经哪些省区?简称省会是什么?全长多少?注入哪?主要支流有哪些?在图上标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在图上标出

31.山西相邻的省有哪四个?写出名称。简称。省会

32.四大盆地中,位于第一阶梯的盆地是什么?

33.那条河流是流经安徽且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

34.我国气温南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维度不同)

35.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是(植林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36.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什么?最少的是什么?

37.在图上填出天山。大兴安岭。秦岭。昆仑山。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华北平原。东南丘陵

38.我国的地势特征是什么?

39.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门前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歌词所指的家乡是什么地形?(黄土高原)是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季风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什么时候刮东南风?(夏季)什么时候西北风?(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0.我国最东端省级行政区是什么?简称是什么?(黑龙江)

41.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2.了解少数民族风情应到什么地方?(云南)

43.读图云南。广东。湖北。黑龙江图。回答

(1)临海的是哪个省?(广东省)陆上同邻国相连的是(云南。黑龙江)纬度的是(黑龙江)

(2)图中四省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最偏西的是(云南)有热带分布的是(云南。广东)

(3)流经云南的河流是(长江)流经广东的是(珠江)。流经湖北的是(长江)。流经黑龙江的是(黑龙江)

(4)有千户之称的是(湖北省)。有经济特区的是(广东)。

(5)最早见到日出的是(黑龙江)气温年差的是(黑龙江)

44.汉族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民族在一起(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篇3: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0年达13.7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2、省区分布:最多:广东省;

最少:澳门。

3、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稠密);

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稀疏)。(分布特点: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3、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多。

3、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为高山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彝族 ——火把节,葫芦丝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两面鼓 维吾尔族——手鼓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 汉族——赛龙舟,端午节 朝鲜族——长鼓舞、跳板

藏族——晒佛节 高山族——丰收节 回族——开斋节 壮族——三月三 苗族,侗族——芦笙

2 侗族的特色建筑——风雨桥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

初二地理期末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湘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期末总结

初二地理上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精选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