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暑如何养脾护胃(共含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Gungnir”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暑养生从“心”开始
大暑天,高温酷热难免让人感觉燥热不安,还焦躁易怒。此时,要从调理身心做起,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让自己安静下来,摆脱焦躁恼怒的情绪,可以想想你喜爱的人和事,也可与参与一些舒缓静气的活动,如钓鱼、书法、听舒缓平和的音乐。这都能让一颗焦躁的心平静下来,只有心情好了,这个夏天才能过得从从容容,清清静静。
大暑养生营养要补足
大暑时节饮食要清淡,但这不意味着只吃素就好,还是要注意营养搭配。“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夏天排汗量大,身体能量消耗也快,这个时候如果只吃素,就会导致营养不足,疲乏体虚。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可以适当吃一些鱼、瘦肉、鸭等补充人体每日的消耗。
大暑养生衣服不能少
一进入夏天,人们的衣服是越穿越少,尤其是女性同胞。但是对上班族来说穿的太少你就要注意保护关节了。目前,多数写字楼采用中央空调,温度较低。中医言,风寒容易让气血流通不顺畅、凝滞,引起关节痛。而且空调风会引起毛孔收缩,排汗不畅,办公室人群容易起疹。医生提醒,上班族在办公室千万不可对着空调直吹。如果由于位置避免不了,需准备好帽子、丝巾、围脖或长袖衣服,遮挡住风直吹的位置。
大暑是农历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五季中属长夏,土气所主,脾胃二官当令。是一年中阳气达到鼎盛,也将由阳转阴的时节。
起居: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
大暑时节湿热氤氲,起居要注意三防: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
防强光:随着大气环境改变,紫外线强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也逐渐增多,防晒不仅是爱美女士的专利,也是老人小儿,及皮肤白皙人士需要关注的问题。外出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即使在雾霾或阴天时外出,也可外涂防晒用品,遮阳。对已出现的晒伤,可用鲜芦荟去外皮,取汁涂抹患处,十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防暑湿: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是一年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时节,很多地方会出现高于40摄氏度的温度,且多降雨,雨水受到高温的蒸腾,氤氲之气弥漫,老人小儿及高血压、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尽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温度最高时户外活动,早晚锻炼避免过于剧烈,宜散步、做操等舒缓的方式。
防阴暑:由于天气湿热,人易贪凉饮冷,久受空调或过食生冷,暑热合风寒之气侵袭,则易造成头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胀腹泻之阴暑之证。不宜久居空调室内,适当通风。尤其在汗后,毛孔大张之时,更要避免冷气直入腠理。
由于夏季天长,夜晚高温易造成眠浅,白天困倦神疲,需要利用白天短暂补觉,午睡或下午的睡眠不宜超过20分钟,过久则宜造成气血运行减慢,醒后更觉疲乏倦怠。
饮食:健脾化湿数第一
大暑时节外湿偏重,宜造成脾胃气机停滞,运行不畅,故健脾化湿为第一要务。宜多食各类谷物、莲子、山药、薏米、茯苓、白扁豆等健脾化湿之物。
清化暑热,可食绿豆汤、苦瓜等凉性食物,但原本脾虚湿盛的人不宜服用以免折伤脾阳,加重内湿。
夏季时令水果如荔枝、芒果、西瓜等,多为高糖高热量,宜适量服用,补充湿热天气本身消耗的能量,但不宜多食,加重脾胃负担。
很多人喜欢的夏季夜晚烧烤冰啤是造成脾胃损伤的常见原因,原本脾胃不足的人尤须谨慎。
酸梅汤也是夏季佳品,但乌梅为酸涩收敛之品,自制酸梅汤要酌加陈皮等行气之品,滋养生津的同时防止湿气停聚。
养神:避免思虑愁绪蕴结于内
大暑脾胃当令,脾藏意,在志为思。《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虑谓之虑,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多思多虑易耗伤脾气,脾虚不能藏意,其人易回忆过去的事情,多后悔自责,导致情绪抑郁,或原本抑郁加重。
大暑养神宜多关注当下的事物,若出现多思多虑,宜倾倒于外,或与他人交流讲述,或书记于纸上,避免思虑愁绪蕴结于内。可多听轻松舒缓的音乐,在早晚温度适宜的时候多于户外行走换气。
腧穴保健:按摩或艾灸
可选用脾胃二经的原穴:太冲、太白,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募穴:章门、中脘,按摩或艾灸均可。
大暑养生食物
一、大暑养生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症状。
二、大暑养生多吃清热解暑食物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扁豆、薏仁具有健脾功效,是脾虚患者夏日食疗佳品。
三、大暑养生多吃高蛋白质食物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 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应适当吃点肉,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
四、大暑养生多吃多吃益气养阴食物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男性朋友们总是会因为工作上面的应酬而不得已去喝很多的酒,这样的话对于自己 的胃部是非常不好的,如果是长期这样下去的话就会让肝脏部位出现一些疾病,所以就要想一些办法去养肝,和护胃的,如果是只养肝不护胃的话,那么胃部也会觉得有些不适,所以这两个器官是同样需要去保养的。
一、玫瑰茉莉花茶:
原料:玫瑰花1克,茉莉花1克,红茶3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所有用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3~5分钟即成。
功效:疏肝理气。
二、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原料: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做法: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饮。
功效:理气和胃。
三、佛手茶:
原料:佛手6克。
做法:将佛手切碎,以沸水冲泡,加盖10分钟,频频饮用。
功效:疏肝理气止痛,适用于春季肠胃胀闷、右胁不适、恶心等症。
四、理气消滞茶:
原料:苏叶6克,陈皮3克,炒莱菔子6克,炒山楂3克。
做法:上述材料一同放入茶碗,加入沸水,加盖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解表化湿、消食化滞,适用于胃肠不适、胃脘胀闷之症,或外感寒湿、内有积滞的感冒患者。
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到喝什么茶可以养肝护胃,除了喝茶以外,非常关键的还有就是少喝一些酒的,并且要多吃一些暖胃的食物,胃部是需要慢慢的进行调理的,这些养生的事情是根本就急不来的。
夏天要注意养脾,一是脾位于人体中部,按中医学所划分的季节,长夏正是一度之中、人与自然相配,有“脾是长夏”之说。二是夏天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工作”。三是人们在夏天多食冷饮和瓜果,而生冷食品易伤脾肾造成“脾失健运”。四是不少人易在夏天出现不思饮食、乏力等,通过养脾可起开胃增食,振作精神的效果。另外夏天过后是秋冬季,脾胃功能不好,则易在冬秋季生病。
夏天养脾的方法:
1、醒脾法:用饮食疗法达到健脾开胃目的。可用生蒜泥,糖醋少许饭前食,也可用山植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还可用香菜100克、海蛰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
2、益脾法:据夏天的特点,选用各种粥养益脾胃。如莲子粥: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糯米100克共煮粥食。山药获苓粥:山药50克、获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食粥。
3、健脾法:靠适当运动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青年人可用仰卧起坐功,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老年人则宜用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约20次。
4、温脾法:用厚纱布袋内装炒热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或用肉桂粉3克、荜拔粉10克、高良姜粉10克,装人袋内,夜间置于脐上。此法还可止吐泻。
5、助脾法:即运用音乐来改善脾胃功能。音乐养身古已有之。并有宫音为脾之音之说,常用宫音的亢奋效果来治疗过思伤脾。音乐使人心情舒畅,胃肠蠕动,消化酶增多,使脾胃功能增强。早餐前可听一曲激昂的交响乐,中餐可听听民乐,晚餐时则宜听轻音乐。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健康则人能长寿。因此一年四季都要注意养脾,而夏季养脾事半功倍。
21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专家指出,夏至之后,应少食生冷、夜卧早起、避免贪凉、调息静心,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适量运动。
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则开始死去,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在此时节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白文认为,夏季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饮食有节,少食生冷。长夏养生的重点是养脾。 “冬吃萝卜夏吃姜”,晨起空腹吃姜或喝一杯姜糖水是养护脾胃阳气的最好办法。 在中医理论中,脾负责将营养物质运化吸收并布散到全身,在五行中属土,喜燥恶湿。而长夏季节阴雨连绵、潮湿,人最易出现脾虚湿困。
西瓜、绿豆汤、乌梅汤等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解暑最好的办法是喝热茶。炎炎夏日,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利于汗腺排汗,可以达到散热的效果。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夏季不仅要保养脾胃,还要利湿。薏米、红豆等食物,对健脾利湿有很好的作用,可将薏米、红豆和不去心的莲子放在一起煮成粥,有助于排出湿气,调节脾胃。
“夜卧早起”。一般宜晚睡早起,并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尽量保持每天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不要过度贪凉,不要长时间呆在封闭的空调房里。也要注意不可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应常洗热水澡,热水洗澡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排毒。
注意补充水分。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 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此外,头疼的另一种原因是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 会扩张可使血压偏低的人血压更低,从而发生头痛头晕。
适时适量运动。在夏至时节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在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
夏季到了,人们应该合理养生呦。
[夏至养生重在养脾]
★ 猪脾的营养价值
★ 健康补脾丸说明书
★ 动人心脾成语解释
★ 胃膜素胶囊说明书
★ 形容胃疼的句子
★ 云胃宁胶囊说明书
★ 胃老胀气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