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china0755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共含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china075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篇1: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

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起品茶,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暖床斜卧日曛腰,

一觉闲眠百病销。

尽日一餐茶两碗,

更无所要到明朝。

——白居易诗《闲眠》

我记得幼儿时学背唐诗,第一首既不是“春眠不觉晓”,也不是“红豆生南国”,更不是“锄禾日当午”。而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和四合院里的一位老先生学的。虽然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上口、好读、因此也就知道了白居易。

唐代的白居易和宋代的苏东坡都是爱茶懂茶之人,两个人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曾在朝中为官,都曾被贬谪至杭州,都在西湖上修堤。而且二人都将诗、禅、酒、茶作为自己的至好。并都以乐观心态面对官场经历中的人生动荡。白居易留下的茶诗约有五十多首。苏东坡也留下七十多篇咏茶诗赋。两位的诗词集都是我案上的常摆常读之书。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署号香山居士。其祖籍也算是我的同乡,山西太原人氏。白居易从幼年起就苦读诗书。读到嘴生疮、手生茧、早生华发。《全唐诗话》说,白乐天未及成年便去京城闯荡,拿着自己的文章到处请教。一日,来到朝中秘书郎顾况家,投一个帖子进去。顾况一看,对身边人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戏谐白居易年轻不知深浅。可当他读到白居易芳草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十分惊讶:我本以为斯文已绝,今天遇到此人,前面说的该是玩笑了。可见白居易从小文采过人,自信满满。白居易不仅自信,而且乐观。曾有诗句说“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乐观旷达是其性格所在。

白居易喜欢喝茶与其在杭州做刺史有关。喝茶成了他官场之外的闲情雅事。而且总结出一套喝茶的方法和体会。以茶交友,多与品茶高手相交。以茶解酒,多在醉后饮茶。以茶解腻,多在饱餐后饮茶。以茶提醒,多在午睡后饮茶。另一首白居易的.诗更容易引起我的共鸣:“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一位朋友曾在杭州一家酒店任总经理多年,每年清明时给我寄一斤明前龙井。每次收到茶,我就会想起这首诗。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与灵隐山韬光寺的高僧韬光禅师过往甚密。有些像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关系,引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禅事。一次,白居易备好一顿斋饭,想请韬光禅师来官衙品茶就餐。白居易以一首诗盛情邀请:“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命师相伴食,斋罢一瓯茶。”谁知韬光禅师不买账,回了一首诗婉言谢绝:“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依石眠。不解栽松陪玉勒,唯能引水种金莲,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身在山野,远离市尘,笑说白居易的不解风尘,而成为禅宗佳话。我喜欢白居易的闲情生活。特别是他晚年在洛阳定居后,笃信佛教,研究茶事,诗也就更有禅茶味了。白居易有一首诗《营闲事》说:“自笑营闲事,从朝到日斜。浇畦引泉脉,扫径避兰芽。暖变墙衣色,晴催木笔花,桃根知酒渴,晚送一瓯茶。”

书案上,一本线装版的《白居易诗集》。茶台前,一杯陈年普洱茶。在茶杯的热气缭绕中,我对面似乎坐着的是白居易。他刚从午睡中醒来,约我一起品茶,这茶喝出了盛唐的味道。

篇2:茶味人生作文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像一片茶叶,泡在一杯茶里,让人深有感悟。

茶杯里倒入开水后,茶色逐渐渲染,茶叶翩翩起舞,泡茶者在喝茶之前能欣赏这样一段优雅的景象,倒也颇为自在。

但是千万不能因为一段小小的美景而错失掉一杯美味的茶,茶的精髓在于品味,任何茶都是一样,红茶、白茶、绿茶和普洱茶等等都需要一个好的时机去品尝。沸水入杯便尝,会被烫伤,这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缓缓等茶水凉透,这时入口只觉得苦涩,浑然没有品到茶的精华。

这和人生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之处,幼年时期若过于追求远大的志向,不储备自己的实力,不踏踏实实打好基础,而是好高骛远,一心想一步登天,那就太操之过急了,要知道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在成为茶叶之前,也是要经历过反反复复的烘炒的。而到了晚年,人已经迟暮,再想去做一番大事业,这种精神我虽然报以肯定的态度,但是那肯定会有无数扑面而来的苦涩吧。

所以人生如茶,茶也如人生,抓住时机,在本应奋斗的青年时期努力奋斗,在茶水泡好的适度时间里品味茶香,实乃一大乐事啊!

篇3:茶味人生散文

茶味人生散文

深邃而又旷远的七弦之音,纠缠着淡淡的茶香,袅绕在我的周围,一份空灵与飘逸的韵味,显得庄严又温婉。

狭小的书房里弥漫着丝丝梵音,一份禅之意境,如同在云水间流淌一般,我沉浸在“无我”的境界中感受“有我”的存在,此刻不由得想到了“茶禅一味”四个字。茶本无禅心,是禅在茶中,茶在禅间,才寄情于山水,让我在优美的曲调里,品一份雅致的情趣。

空灵的音乐,蕴藏着岁月的底色,沁一缕悠然的禅意,在书房的每一个角落回荡。这一刻,我分不清自己是在喝茶呢还是在听音乐,或者是二者都有之吧,听着音乐,喝着茶,任月色爬满窗。

时光如杯子里的茶水,啜一口,便在唇齿间沉香,凝目窗外的月华,感慨“月色入壶”之际,心情纵然寥落亦抒情了。

似乎习惯了这样孤独的氛围,或许是习惯了忍受一份寂寞,每当夜色降临,我便会放下白天的喧嚣,从容地给自己泡一杯茶,让一杯清香,点缀平静的夜晚。就像刚才,在煮水、烫杯、泡茶、续水之间,听着音乐享受一种淡然和一份宁静。对于每一个或看书或写作的夜晚,这样给自己泡一杯茶,在喝茶的过程中,或沉淀自己的思想,或凝视窗外的月华,真不能不说是一种“奢侈”了。

杯中的茶水在音乐声中散发出一缕幽香,淡淡的,却沁人心脾,抬头,我仿佛嗅到空气里一种属于文化的气息。

这样的夜晚,无人来打扰,一个人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这样的时刻,我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了白天的浮躁,沉淀下的是思想。很多这样的夜晚,我总是感叹,人生如茶,注定在红尘中浮沉。也情不自禁会去想,茶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一种情调,茶那种欲语还休的沉默,那种热闹后的落寞,果然蕴含着一份禅意。

一个人这样喝茶的时候,我总是会想,茶是我对春天里那一缕记忆的收藏。就像这一刻,我仿佛可以感受到春日那份慵懒的.阳光。

我喜欢用玻璃杯泡茶,而后,看着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翻卷着,如同一个个精灵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很多这样美妙的时刻,我欣赏着茶叶的舞姿,听着空灵的音乐,会突然间想起让我魂牵梦绕的一种惊鸿之舞。

“从来佳茗似佳人。”站起身,放下杯子,我不由得脱口而出。

一片片茶叶,在水的浸润下舒缓地展开,果然如同长袖曼妙的绿衣舞者,在音乐中渐入佳境。此时此刻,我的思想仿佛产生了一种错觉,眼前杯子里的一片茶叶渐渐地模糊,而脑海深处那个惊鸿之舞的女子的面庞却愈发清晰。

“那是一种怎样灵动的美啊!”望着杯子里翻飞的茶叶,我自言自语着,思绪也仿佛随着杯子里的茶叶翻飞着。

茶叶在生命最为鲜嫩华美的时候离开了它的生命之树,在经历了一遍遍炒烘的磨难之后,哪里还有那份娇嫩的模样?而眼前的杯中,茶叶与水的完美融合,在散发出一缕淡雅的香气之外,我想,更具有了一份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境地。

或许,每一片茶叶在吸吮了天地之精华后,就为了这一瞬间华美的绽放吧。这是一种怎样的美?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自己灵魂的凄壮之美?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窗外有风儿吹来,月光依旧爬满窗,一杯茶,一缕风儿,一片月光,一人,一世界,一份落寞之外却显得如此的融合。

茶叶遇水而舍弃了自身,才会有茶香四溢,喝一口清香入心的热茶,我忽然想,一片片飞舞的茶叶,在水中幻化着茶山里那份宁静和淡泊,幻化着自己生命的沉重,而后,把一份轻盈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感悟茶禅一味的内涵,自古禅修心,洗涤尘心,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盘境界。一片片茶叶,在水中,如同众生望着彼岸,是那么的富有禅意。

对我来说,品茶是一种享受,不仅让自己与山水自然地融为一体,而且在饮茶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一种释然和思想上的一份沉淀。我很少独自喝酒,却喜欢独自品茗。一个人喝茶,我明白喝的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活感知的态度,那种从容、淡泊的心态,在喝茶的过程中就变得有了品味,因此,对生活才会有所感悟。就像此时此刻,喝着茶,我会思考人生,会品味人生,甚至会把茶叶在水里的翻腾看做一个女子曼妙的舞蹈,甚至幻想着,她在清水中尽情地舞动身姿,如同出水的芙蓉,与我入心地对话。

这样月华如练的夜晚,一个人喝茶,其实就是一种孤独的象征。既然孤独在滋生,就应该听着古琴曲,让音律伴我清寂,让一杯清茶,延伸一份恬静,让一种淡雅的心情漫过心底的孤独。

杯子里的茶从淡淡的苦到醇醇的香,每一次生命之水的延续都让我有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等到杯子里的茶喝得淡了,我就会随手翻开一本书,把自己融入到诗词之中,摇头晃脑地唱道:“诗茶之道,至善至美,不臻者,思之!思之!”

静谧的夜晚,就应品茶如品诗,在诗词中,我一直以为茶是有灵性的尤物。心灵的隐约,性情的绽放,细嚼自己的人生,果然如同品茶,须轻呷慢饮,才能领略其中的神韵。

其实,文人与茶之间,就如文人和酒一样,总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千百年来,茶,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一种茶文化。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我觉得这样的茶带着一种典雅,甚至情有独钟。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在这里,我仿佛看到杜甫的蹉跎不遇,以及心中那份隐伏的不平。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浓郁的茶香早已经飘散到了每个角落。千百年来,那些品茶抒情、寄情于茶的诗句数不胜数,带着茶文化的一些诗词更是触手可及。在古代,文人以茶会友,在茶香弥漫中吟诗作赋,这样的场景里,茶就成为了诗人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真谛的挚友。

我曾读过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但说到茶事,不可不提“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每每说到茶文化,我就会想到正心,会想到修身,甚至会想到修心。

茶可以处于庙堂之高,也可以处于江湖之远,现实生活中,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茶尽管被排在最后,尽管显得普通极了,但作为一种待客之道,同样的少不了它。

小时候,父亲喝的茶都是他自己做的,那时候是生产队的茶山,茶叶产量低,分配到户的嫩叶自然少得可怜。记忆中,父亲把嫩叶在那只斜的铁锅里不停地翻炒,让母亲严格掌握好灶膛里的火候,我在边上听着鲜嫩的茶叶在铁锅里发出“痛苦”的声音,十分好奇父亲那双手怎么就不怕铁锅烫着呢。

父亲一边做着茶,一边和我说炒、揉茶叶时的各种步骤,那时候,我又没有喝过茶,自然是摇着头和父亲说,我才不要知道这些呢。父亲听到我这样回答他,就不高兴了,他板着脸说,一个男人长大以后必须懂得茶,不仅要会喝茶,而且还要会做茶,只有自己亲手接触过茶叶,你才会真正地懂得茶的精髓所在。

小时候,只要父亲板着脸,无论任何事,我都不敢再违背他的意旨,于是,我就站在一边,耷拉着脑袋听着父亲传授茶经。“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时至今日,父亲对于炒茶的一些要领,我仍然记忆犹新呢。

我的印象中,父亲对于喝茶很讲究,存储茶叶有专门的锡罐,平时喝茶有专门的杯子,夏天喝茶还有一只陶土烧制的茶瓶,一把茶壶,据父亲说是他年轻时从宜兴买来的呢。

分田到户以后,别人在山上种粮食作物,父亲却从农科所买来了改良型的茶籽,在后山种了很大的一片。没几年,茶园就变得郁郁葱葱了。每年清明前,别人的茶叶都刚刚发芽呢,母亲就每天拎着一只小篮子在采摘嫩芽了,而晚上炒茶自然变成了母亲的一门功课。那么多年了,我从未看到母亲喝过茶,但是,父亲喝的茶,都出自于母亲的手。

当我喝茶以后,我也去采摘过茶叶,并且在母亲的指导下也学会了炒制茶叶。记得父亲有一次和我说,炒制得好的茶叶,绝对是看上去满身披毫、白间隐翠,而且一旦入水,自然发出一种淡雅的清香,喝进嘴里就会有一份回味绵长的感觉。父亲说,好的茶,汤色会碧绿清澈,用白瓷碗一泡就见分晓呢。

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慢慢的,我也习惯了喝茶。父亲说,尽管他喜好喝茶,但他也只喝过吴越两地的茶,他认为茶还是以碧螺春为上,龙井次之。我和父亲开玩笑说,母亲炒制的茶叶难道不好吗?父亲说,这么多年来,他从未去买过别的茶叶便是一个最好的答案。其实我也喜欢喝母亲采摘炒制的茶叶,不说别的,闻着就有一种清香。

茶在父亲的世界里纯粹是一种精神内涵,抚琴前有之,下棋时有之,研墨时有之,我想,父亲是通过品茶演绎着自己的文化。而茶在母亲的思想里纯粹就变成了一种妇女文化,从一杯茶去理解父亲的个性与心性,母亲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不知不觉间音乐停了,站起身,我去重新换上茶叶,先冲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子慢慢地斟满。一时间,只见杯子里“白云翻滚,雪花飞舞”,一阵子淡淡的清香袭来……

篇4:茶味人生作文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一直觉得喝茶是一件很高雅的事情,并且跟我们小孩子似乎没有关系。没想到老师却要给我们上一节“品茶”活动课,这瞬间点燃了我们的好奇心。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每位同学都带了一些茶叶来学校,有的同学甚至带来了精美的茶具。每个同学带的茶叶都不一样,有带信阳毛尖的,有带红茶的,有带雪菊的……而我,则带了可爱的小青柑。它是把普洱茶装在橘子壳里,一起发酵风干后,就成了小青柑,看起来又干又皱,闻起来还苦苦的,夹杂着橘子皮的涩味。

第一个环节是品尝干茶叶。老师让我们每位同学挨个品尝这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气味的干茶叶。看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了,味道并不太好。

第二个环节是泡茶。首先,夏老师取出了三个透明的玻璃杯,各放入少许普洱茶、菊花茶和信阳毛尖,接着把烧好的开水依次倒入了玻璃杯里。在开水的冲击下,茶叶立刻有了活力。我带的普洱茶在开水冲入的一瞬间,在杯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周围还有许多可爱的小气泡在热情地鼓掌。茶叶跳完舞后,似乎累坏了,缓缓躺在了杯底,舒展开自己的身体。这时,原本清澈的白开水慢慢变成了棕红色,并且由下往上慢慢变浅,过了一会儿,茶水的颜色又深了几分,仔细地观察,还能发现茶叶周围有很多红色的沉淀物,美丽极了。再看其他两杯茶水,菊花茶是亮黄色的,毛尖是淡绿色的,三杯茶水质都是那么的清澈透明,颜色纯净诱人,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了。

终于到了品茶环节了,夏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倒了一些,每种茶都品尝一遍,并要求同学们描述出感受。普洱茶刚入口时,我感觉是苦的,可当我咽下茶水后,又感到一丝香味在我口中弥漫。其他的茶水虽然口感不太一样,但我感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先苦后香,令人回味无穷。

这次“茶味人生”的活动课,让我了解了茶叶是经历了重重挑选,层层加工,才成为了人们品味的茶水。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吗?“囊萤夜读”“头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等古代圣贤的励志故事更是充分说明,只有经历了生活中的重重磨砺,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5:茶味人生作文

只是一次偶然,走过祖父的书房,门前飘着茶那种清淡又浓郁的独特清香,从那时开始,我便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祖父是一个追求自然的人,将自己的书房布置得很有诗情画意。一走进去,就看见祖父将一系列的茶具都放在了用木藤缠起的茶几上,将茶叶扔进一个玻璃茶壶中,往壶中倒入滚烫的开水,热气之上是隐约的雾气。紧接着他拿起茶壶,缓缓摇了摇,再将茶倒入茶杯中。等他结束了所有的步骤,注意到了站在门口的我,抬抬手叫着我的乳名,示意我进来。

那是年幼的我第一次品尝茶的味道,第一口刚进嘴不过两秒,那种独属于茶的有点苦又有点涩的味道就在口中蔓延开来。我没忍住吐了出来,皱着眉头,吐着舌头对祖父说:好苦呀!祖父没说什么责备的话,笑了笑,说:不要着急吐出来,再喝一口,看看是什么味道。我乖乖地听着祖父的话,又喝了一口。味蕾感受到有点苦的茶味,条件反射地想把舌头缩回来。过了几秒,才将其吞下。不曾想到,待苦味慢慢散去之时,进入喉间的却是那淡淡的,带着一丝清甜的味道。

没等我惊喜地问祖父这其中的缘由,祖父便开口了:茶就是这样,刚入口时是苦涩的,但在你细细品味那其中的味道时,却是平淡又不失美妙的。生活也是这样,虽然会有很多困难、艰辛的时候,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中领悟到许多珍贵的道理,收获到微小却难忘的快乐。我现在对你说这些,是希望你以后可以拥有像茶一样,表面平淡可能还微微生涩,实际却蕴含着丰富的滋味的生活经历。

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听懂多少祖父话的意思,只是觉得茶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可以让我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现在的我,明白了祖父的那句话,也想努力将自己的人生活出茶一般的精彩。

那一次偶然的走过,让我现在即使面对着咖啡的浓醇香味,奶茶的香浓甜腻,却也更爱茶的那份清淡香味。

篇6:茶味人生作文

父亲喜欢喝茶。不管是什么茶,他都能喝得余韵悠长。

记忆中的小时候,每天夕阳西下,父亲浇完花就会坐在花间的木椅上,拉开茶桌的抽屉,撮取几片茶叶,轻轻放入玻璃杯中,缓缓倒入热水。这时我会盯着玻璃杯。茶叶上下翻腾,渐渐的,从浮到沉,由卷至舒,却依然嫩绿清高。

父亲对我说:“人就像这茶,要受得了高温的煎熬。人生路上总会遇到阻碍,纵使天赋异禀,也难以抵挡世事难料。”

他的话总是很深奥。他的脸掩映在袅袅茶烟后,唇角似乎带着微笑。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他让我喝茶,我仰起头灌下了那杯龙井茶。

后来我长大了些,父亲的脸上隐约有了皱纹。他还是坐在木椅上,用茶针挑出一块普洱,置于盖碗中,注入温热的开水。茶块氤氲出一抹褐红,渐渐泛开。

上好的普洱,茶色清亮,迸射出红色的光芒。仔细一嗅,气息香而浓,却不腻。一尝,醇厚中带着苦味。我不禁皱起了眉。

父亲对我说:“人生就像这普洱,饮下觉得苦,但回味却甘甜无比。茶越浓,甘甜就会更悠长。”

我端起已放下的茶杯,再一尝,还是如上次那般苦。只是,这次却感觉到舌尖上开始泛甜,茶香渐渐涌起,停留在口中,久久未曾散去。

经历过磨难,方能尝到果实的香甜。沐浴在袅袅茶烟中,我似乎读懂了父亲说的话。

如今,我已是一名初中生。而他,依然是一个忙碌的父亲——一直忙碌着自己的工作,丝丝白发伫立于头上是那么抢眼。但他依旧爱茶。

我坐在木椅上,取几朵干菊花放于茶壶中,轻轻倒入沸水。那几朵干菊花在水上旋转着,然后渐渐沉入了水中,缓慢却很隆重。

我把泡好的菊花茶倒入杯中,递给父亲。在我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父亲嘬了一口,便抬头,回应我一个微笑。父亲不再说什么了。

我对父亲说:“人生就像这菊花茶,菊花干枯以后,可以泡出淡泊清雅的菊花茶,便是体现了它的价值。”

父亲点了点头,还是微笑着。

茶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细细品味,就能品出不同韵味。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若茶。

我爱茶的父亲啊,谢谢您教会我这些,愿您一直安好!

茶味人生散文

茶味人生初中作文

茶味的抒情散文

品读人生的散文随笔

白居易 山泉煎茶有怀

琴茶,琴茶白居易,琴茶的意思,琴茶赏析

茶品人生作文

人生,如茶美文

如茶人生作文

不抱怨的人生品读

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品读白居易的茶味人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