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杨树人工萌芽的更新造林论文(共含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地心引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摘要:由于杨树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苗木,是采伐迹地内的伐根被清除出后,留在土壤里面的侧根盟发出来的,根系十分发达,吸收水肥的能力非常强,苗木生长十分茂盛。与传统的植苗造林相比,杨树人工萌芽更新造林不仅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还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树木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可以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关键词:杨树伐根;人工萌芽;更新造林;防护林;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优点;技术要求近些年,由于国家出台了一些对粮食价格的保护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农民对土地的重视、渴望程度越来越强,有些农民思想觉悟较低,为了多种些粮食增加收入,不惜做出毁林开荒、蚕食林地的违法行为,有的甚至故意不让新植林地的树木成活,达到自己开荒种田的目的,这种情况特别是在靠近农民自家农田地的新植农田防护林表现的尤为突出。为了保护造林成果,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增加林木对农田的保护面积,确保农民种田能够增产增收,提高生活水平。各级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已经把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摆上了工作日程。为了更好的发挥林业在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中的作用,下面就杨树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优点和技术要求简单阐述以下几点。
1.1 初始苗木成活数量多、选择性大
一般情况下,人工萌芽更新造林初始萌生的树苗株数可以达到10000株Mhm2左右(用苗根植苗造林3300株Mhm2),平均一个伐根树坑内能够萌生出的树苗有20-30株,多的一个伐根树坑内甚至能萌生出树苗40株左右,最少的一个伐根树坑内也能萌生出树苗5-10株,这样就可以确保苗木初始成活率,给苗木初始定株留下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1.2 树苗根系发达
由于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苗是在原有伐根被清除后,留在土壤里面的侧根盟发出来的,所以树苗根系十分发达,是用苗根植苗造林苗木根系长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对苗木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1.3 树苗生长快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苗根系发达,水分、养分吸收充足,树苗生长比较快,一般情况下,一年生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苗,平均高度可以达到3.0m左右,地径2.0cm左右,而用苗根植苗造林,一年生苗木的平均高度一般只有1.5m左右,地径1.0cm左右,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苗,平均高度和地径是苗根植苗造林苗木平均高度和地径的2倍左右。
1.4 造林成本低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可以节省造林的人工费、机械费和购买苗木费,用苗根植苗造林需要的造林费用,根据计算大概1800元Mhm2左右,通过计算,去掉挖伐根的费用,人工萌芽更新造林比用苗根植苗造林,一般可节省造林成本1000元Mhm2左右。
1.5 树木生长周期短、见效快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吸收水肥能力比植苗造林的树木能力强,生长快,一般(农田防护林)10-的树木,平均树高有21m左右,平均胸径可以达到22cm左右.。苗根植苗造林10-12年的树木平均树高一般在11m左右,平均胸径10cm左右,可见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比植苗造林的树木生长速度快,这样就缩短了树木生长周期,达到了见效快的目的。
1.6 抗病虫害能力强
由于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根系发达,水肥吸收充足,树木生长茂盛,不易被病菌感染,抗病虫害能力较强,树木不易发生森林病虫害;植苗造林的树木根系、水肥吸收能力、抗病虫害能力与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相比较相差很多,容易被病菌感染,极易发生森林病虫害。
2.1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地块和树种的选择
进行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地块,最好选择条状或带状的林地,如道路、沟渠、堤坝两侧的防护林和农田林网中的农田防护林,以及人工植苗造林容易遭到人为破坏,难以成活和保存的条状或带状的造林地块,由于这些林地通风透光,进行人工萌芽更新造林效果较好,更新后树木生长较快,林分质量会更好;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种,应选择适宜的杨树品种 ,并且采伐前林木保存率较好,密度适宜,没有发生病虫害的近成熟林或成熟林。
2.2 树木采伐的最佳时间
一般情况下,准备进行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地块,树木的采伐时间最好在上一年的冬季至第二年的土壤解冻前进行,这样既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树木采伐又不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同时,这一时期树木体内的水分没有开始流动,树木的根系养分、水分都比较充足,对后期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苗木萌发非常有利。
2.3 清除发根的时间及技术要求
当采伐迹地的土壤解冻深度达到50cm左右时,就可以组织人力,对准备进行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采伐迹地,进行伐根清除,伐根清除深度以达到土壤冻层为标准,清除伐根后,将清除伐根时挖出去的营养土,再回填到原伐根的树坑内,回填营养土要均匀,把露出土壤表面的根系用土培严,厚度10cm左右为宜,确保清除发根后根系不失水分,保证正常萌生发芽。
2.4 幼苗的抚育管理
当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幼苗,平均高度生长到100cm左右时,对林地内密度过大的幼苗应当及时进行适当清除,避免幼苗密度过大影响苗木生长,清除多余的幼苗后,保留幼苗株数6000株Mhm2左右为宜,这样既可以保持较高的成活率又能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及时除草、施肥,提高幼苗的抗病虫害能力。
2.5 树木定株时间及保留株数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地块,由于树木初始保留株数密度相对过大,为了避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三年后要对林地内的树木进行最后一次定株,定株要以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密留稀为原则,又因为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地块通风透光性较好,所以最后定株的密度应略大于一般植树造林的密度,最后保留株数5000株Mhm2左右为宜。
2.6 加强林间管理
人工萌芽更新造林的树木生长速度比一般植苗造林的树木生长相对较快,要及时进行除草、施肥、摘牙、修枝、进行病虫害防治等,对树木要加强后期的林间管理,做到及时抚育,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使其树木早日成才,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杨树速生造林技术论文
杨树是我国平原地区,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其有很强的适应性,生长周期短,一般大约8 a就可发育成材。杨树的用途很广范,可以用于工业和民用,也能起到重要的生态防护作用。而且杨树造林成活率较高,较易管理。基于此,将介绍杨树的速生造林技术,为营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1 立地选择
在地势平坦或坡度在15°以下的地块,可以选择速生造林,同时要求有充足的水源,且对土壤质地也有要求,应选择轻壤土和沙壤土,而中壤也可用但是不同于轻、沙土壤的优点。其中,毛白杨可在较轻重土壤上生长,杨树生长适宜选择在有1.5 m左右的地下水位,且要保证在生长期内有1.0 m以下地下水位。
2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不是随心而定的,要依据立地条件、生长快慢、树冠大小等进行选择,比如长得快、树冠大的,密度小些更好;反之密度可以大些。
3 精心整地
土壤封冻以前要完成整地环节。整地要依据地势情况进行平整,为了省事节力可以运用机耕进行全面整地,土壤开垦在30 cm以上最合适,也可以对带状地块进行整地。整好地后进行植穴开挖,大约挖80 cm见方,要注意挖穴土地要分开堆放,表土与底土分放不同位置。
4 精选良种壮苗
在选择树种时,除了依据实际天气情况、立地条件及不同的培育目标以外,良种的选择也很关键,要选择已经通过上级林木部门审定通过的品种。栽植的树苗要选择有完整根系,苗木粗壮,无任何人为或者机械损伤,没有病虫害,而且顶芽饱满充实的苗木。同时,树种选择不能太小或者年头太长,一年生的苗木最好。
5 栽植
5.1 苗木处理 防止苗木失水不仅要注意起苗这一环节,运苗、栽植的.2个环节也同样重要。在起苗前应先灌充足的水,苗木起运不要伤到根部,要保证根部的湿润、完好无损、有新鲜劲儿。不要提前几天就起苗,要把起、运、栽这个过程缩到最短时间内,要尽快假植不能立即栽植的树苗。有一些无性系的树苗品种,要用清水浸泡后再进行栽植。另外还要注意在造林前去掉长根,还有些运输中破损的应及时把顶梢剪去。
5.2 栽植 一年中春天和秋末冬初是最佳栽植的2个时间点,冬天在杨树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春季在萌芽前,均可以对杨树进行栽植。依据土壤条件而定栽植的深度,为增多苗木的生根量,可以选择在干旱疏松的土壤以60 cm左右深度进行栽植,这样其抗旱抗风能力能够得以加强。造林时要求挖大穴进行栽种,栽的过程中苗要扶正,进行分层培土,然后一层一层踩实,以保证苗木根系深扎到土壤中,栽苗后需要迅速浇水,等到水渗透后再把苗木扶正。
6 抚育管理
6.1 把握灌溉时间 每年4-6月的干旱季,为了保证林木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对林木进行及时的灌溉浇水,其中新栽植的幼林更要注意浇水。秋季干旱时也要对苗木进行灌溉,还有一些如关洲黑杨等特殊品种要采取冬灌,以增强其抗旱、抗寒能力。
虽然灌溉次数和灌水量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也要依据天气和土壤情况来定。要依据土壤的湿润情况以及天气的降水量,选择在幼苗的几个关键期进行浇灌,例如春季树木发芽前后、树苗生长季节、冬初土壤封冻前,及时浇水,培土保温。
6.2 适时适量施肥 一是基肥。在挖好的大穴内混合土杂肥、过磷酸钙,然后以根系栽植深度为范围施入挖好的树穴内。二是追肥。在杨树的生长旺期,5-6月追肥2次,以尿素或碳酸氢氨作为追肥肥料。施追肥时不是一次性施足,幼苗要少施,且每年的施肥量不同,还要注意追肥要与浇水结合进行。
6.3 修枝 适时修枝对树苗生长很关键,一方面可提高树木的质量,也可以增加树木的观赏价值。苗木的所有侧枝在造林时都要修剪完,前3年的小树,要剪掉竞争枝,树干基部的萌条一并除掉,培养笔直粗壮的枝干,以利于幼苗早日长成参天大树。在秋季树木落叶后进行修枝,切口要平滑,而且尽量不撕裂树枝,树龄在四年生以上的林木,按照树冠长度与树高比例,逐步剪掉衰弱的枝条。
6.4 实行农林间作,以耕代抚 在林分郁闭以前,有一种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还能通过除草、浇水等措施,达到保护幼林,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收益的效果,这就是要实行农林间作。间作农作物不是任何物种都可以,要选择低矮、喜阴、节省水肥的豆科类作物,如人豆、花生等或瓜菜,也可以种植苏打草等鱼禽饲料草,提高林带复合生态产业。
★ 《杨树之歌》
★ 萌芽作文初一
★ 萌芽经典语句
★ 萌芽阅读答案
★ 造林承包合同模版
★ 造林承包合同范文
★ 造林承包合同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