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画中的非线性叙事论文(共含1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ik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固体介质中非线性波的能量初探
本文从能源问题与勘探问题的密切关系出发,提出进行深入的非线性波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提供可靠而详实的地质资料,以解决实际地质问题.说明了非线性科学与非线性波动的关系和特点,非线性波动是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地球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非线性科学是解决地质问题的`重要基础.回顾了波动理论的研究历程及当今国内外非线性研究的进展情况.通过上述认识,提出了非线性波动问题中能量的重要性,然后分别从震源与冲击波的形成,界面处的能量分配,介质中能量的衰减,波的相互作用四个方面讨论了非线性波的能量问题.通过对能量问题的讨论,进一步讨论了影响非线性波能量的因素.从能量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以后进行固体中非线性波研究的重点.最后对非线性波在地学应用中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作 者:王兆国 秦树洪 颜军 WANG Zhao-guo QIN Shu-hong YAN Jun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 刊 名:地球物理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GEOPHYSICS 年,卷(期): 22(1) 分类号:P631 关键词:非线性科学 非线性波动 冲击波 三阶弹性能 地学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论文
论文关键词:武侠动画叙事模式类型动画
论文摘要: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体现在主题、情节、角色三个方面。正邪、家国、复仇等是常用的叙事主题,三段式情节也是武侠动画所遵循的,但注重开始的惊起与缓起的运用,发展的一波三折,结尾的圆满。在角色叙事上,使用了动物角色,人物构成上设定正反两派人物,并在其中体现角色塑造的英雄情结。
武侠动画以动画为载体,通过描述侠客的道义生活,表现侠义精神。在其发展中,武侠动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叙事模式。本文旨在对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进行分析,如武侠叙事的主题模式、常规情节模式、结构模式等,试图为国产武侠动画的叙事创作提供借鉴。
一、叙事主题模式
武侠动画的主题模式是与武侠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武侠文化中,既有“正邪”、“家国”、“复仇”、“寻宝”、“道义”等积极主题元素,也有一些消极元素,如“杀戮”、“犯罪”、“色情”等。“无论我们将武侠动画的观众群体延伸到那个层次,少年儿童始终是动画的主流受众的群体,对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而言,武侠动画创作者必然要考虑作品的社会文化责任,避免儿童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1]因此,武侠动画在叙事上就不得不注意摒弃上述消极因素。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虹猫蓝兔七侠传》对叙事主题的把握有所不足,被人诟以有“暴力”、“色情”之嫌,引发较大争议。武侠动画叙事主题把握较好,反而比较容易表现出积极向上,奋发励志甚至气质宏大的效果。
二、叙事的常规情节模式
武侠动画在叙事上采用的是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常规叙事结构。只不过在三部分的篇幅分配中有所差别,或者在部分的细分中有些许更细的补充。
对武侠动画而言,其常规叙事的开始部分形成了“缓起”和“惊起”两种不同的方式。所谓“缓起”,即渐进式地进入故事,节奏和过程比较缓和。如《功夫熊猫》、《秦时明月》等都是典型的“缓起”式开始。为了弥补缓起式开始的节奏缓慢的不足,许多武侠动画作品在开始之前会有“引子”(“楔子”)部分用以阐述与故事相关的背景,帮助观众进入剧情。如《风云诀》在故事展开之前就有约2分钟的时间,讲述“麒麟剑”的前世今生和聂风步惊云与雄霸之间的恩怨等,以减少观众对在刚进入剧情时的理解过程。“惊起”式开始是采用突发事件的方式,一开场就爆发具有强烈的冲突状况,或者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理震撼,使剧情快速展开。
武侠动画的常规叙述模式在发展阶段通常具有“一波三折”的特征。即讲究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曲折发展,矛盾的冲突多次累积。《勇闯天下》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情绪有起有伏,节奏快慢交错。时而危机重重,时而峰回路转,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又心平气和。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观赏性。对多数武侠动画进行分析都可以得出这样一条“一波三折”的发展轨迹。武侠动画的结尾阶段相对前面的开始和发展部分而言则显得常规,通常采取圆满式的归一法。种种最线索最终都有圆满的交代,事件有结果,人物有归宿,主题被伸张。近年来,好莱坞式的开放式结尾在动画片中大行其道,但是在武侠动画中基本上没有得到欢迎,《功夫熊猫》在制作之初就有续集的准备,但在结尾上也采用了归一法。笔者认为,随着武侠动画发展,我们应该在结尾结构上多做艺术探索。
三、叙事的角色模式
人物作为武侠文学及武侠电影的角色一直至今,武侠动画在沿用人物作为角色之外,还适宜地使用了动物作为作品的角色。这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功夫熊猫》系列以熊猫阿宝(事实上是我们的国宝)为主角,配以虎、鹤、螳螂、蛇和猴子盖世五侠等,把自《虹猫蓝兔七侠传》开创的武侠动物角色方式,发挥到了全世界。
武侠动画在人物构成上通常设定正反两派人物,相互处于对立状态,这样的正反派人物对立符合矛盾对立的编剧法则。当然,不少武侠动画作品中的'人物构成上也表现得到具有灵活性,正反派人物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如《阿木星》中的阿木星、《虹猫蓝兔七侠传》中的马三娘。武侠动画通过这种人物构成的叙事模式,不仅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立体化,也让剧情中的人物身份变得扑朔迷离,使剧情更加具有可看性。
武侠动画的角色英雄情结由正面主角打败反面主角而凸显。在现代文艺中,英雄梦逐渐破灭,如后现代文艺破除权威、消解主体、平面无深度的主张倾向。“在英雄光谱系列上,小说世界的人物塑造呈现出一种十分清晰的滑坡现象。”[2]而武侠动画的观众群的青少年及儿童的特性,决定了其角色的英雄梦的继续,以其榜样的力量提倡人类人性中美好的品质德行,如虹猫蓝兔等七侠所代表的勇敢、爱心、自信、热心、正义、机智、奉献,这些加起来,正是英雄必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吴珊.中国武侠动画的文化艺术形态及其市场环境[D].湖南师范大学,.20.
高校动画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漫产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各种新型社交媒体的应用,使得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人们的信息交流更为便利、高效。
受此种影响,随着域外动画作品的不断传入,国内的动画市场受到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域外动画作品以其同国内动画作品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风格,受到国内年轻群体的欢迎与追捧。
面对这一形势,国内各大高校的动画专业必须积极进行课程改革,以便推动国内动画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动画教学;工作室;课程关联;职业素养
目前,部分高校动画教学存在着教学方式陈旧、课程关联性差、教学方法落后、教师职业素养相对欠缺的问题,需要加以改革和创新。
为此,本文将从实施工作室项目教学法、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独立性、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升动画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高校动画教学改革进行探究,以供参考。
一、实施工作室项目教学法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即指通过教师为学生布置具体的学习项目以及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强化自身专业技能。
同时,此种教学法将帮助学生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将课上习得的专业知识应用于课下实践之中,从而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此外,通过学校同企业的合作形式,将使学生获得宝贵的动画技能展示契机,进而借助校企合作形式实现对人才培养情况的检视。
对比于传统的动画专业教学授课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受到教学计划安排的限制,同时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得课上教学时间较为有限。
而工作室项目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实现了产学结合,一方面使学生的课上学习时间得到充分的保证,另一方面通过校企项目合作的形式,
为学生安排了较为集中的实训时间,使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同时亦能够在完成校企合作项目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实践技能。
尽管工作室项目教学能够为动画专业学生提供实践契机,使其得以获得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专业动画教师可以彻底放手,
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实训主线,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与指正,对于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所遭遇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给予启发和帮助,如此方才能够真正实现培养现代应用型动画专业人才目的。
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工作室项目教学对校方教学方案的制定要求较高,它要求打破公司上课、学生实习的传统思想观念,要求校方保证教学质量和企业收获利益的双赢。
同时它也是一种开放式教学,企业为校方提供培养动画制作人才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充分应用至实际问题中,活学活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能不断提高动画制作方面的创新能力和专长的培养。
二、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独立性
动画专业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应当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在具体的课程授课安排方面应当遵循由基础课程至专业课程的授课进路,同时必须保证每门专业课程的独立课程地位。
以动画场景课为例,该课程不但能够向学生讲解有关动画场景的相关知识内容,同时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还会接触和学习到室内设计与装修等相关知识,如此便使学生具备了就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此外,在课程安排方面,应当立足于同动画制作企业的实际岗位设置情况相结合,比如,动画造型设计这门课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能达到动画公司原画岗位的要求,
再比如动画剧本这门课程,通过学习学生要达到能独立创作改编动画剧本的能力,还要能胜任编剧这个职位。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专业教师往往将自身定位于课堂的主导者,以自己的意志掌控课堂的教学节奏与教学进程,向学生发出各种教学指令,在此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复存在。
有鉴于此,动画专业教师应当积极立足于创新性动画人才培养的考量,在教学中注重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供其展示才能与创意的契机,并积极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鼓励和肯定学生提出的想法与创意。
如此将使学生在此种教学情境下,专业能力得以提升,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此外,教师应当注重对不同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如通过对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动漫游戏博览会等教学资源的综合化利用,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课上与课下学习与提升契机,并通过这些丰富的学习素材与学习资源提供,使学生了解到动画产业的前沿发展方向。
还有就是,教师有必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设计团队,要求以团队为单位,进行项目研发,如此将在提升学生动画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培养。
四、提升动画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作为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最直接的传递者,其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汲取国内外优秀动漫可借鉴之处作为实例,为学生从故事情节、人物造型、场景布置、软件应用等多方面进行讲解,运用到的知识来源课本,但又高于课本。
而且,教师可以拿出国外的动漫与国内的动画片做比较,同样是从以上几个方面作分析,多接触一些国际著名动漫作品,有利于找到差距、拓宽视野,还有利于找到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的差距,为培养国内未来优秀动画设计师做好前期准备。
五、结束语
自步入21世纪以来,动画产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对于动画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
此外,对于动画人才的要求更是水涨船高。
为此,提供动画人才的国内各大高校的动画专业纷纷致力于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方法创新。
高校的动画基础课程应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同时,更关注其将来的就业发展和未来出路的将来毕业生的现实出路,为国家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述内容笔者在从教过程中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够为国内各大高校动画专业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有益的思路,从而提高动画专业教学效率,为动画行业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怡然.动画表演与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大众文艺,(19).
[2]张菁菁.高校动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之我见——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3]史学峰.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道路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02).
[4]王钦.新形势下高职动画的问题和机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5]孙永卓.当前高校动画游戏专业的教学改革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03).
[6]周宇.高职动画专业差异化生源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3).
[7]丛红艳.构建动画专业“产学研用”实践体系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8]陈春伟,李希翔.构建动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才智,2014(12).
高中地理动画教学资源开发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地理教学动画的需求在逐渐增大,地理动画教学资源制作方法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新的研究热点。
简单介绍PPT、谷歌地球以及Flash动画制作技术在地理动画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动画教学资源;Flash;PPT
1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方方面面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信息科技给地理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动画教学资源,动画教学已成为很多国家开展地理教学的主要模式。
对于广大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地理动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甚至是一种思维和文化[1]。
地理课程改革从各方面做了探索,但是地理课程教学的开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在地理课程教学中采用动画技术,可以将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通过一种简单直观明了的方法进行展示,从而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1]胡西伟.基于三维动画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王欣东.数字艺术三个发展阶段之时间划分探析[J].影视技术,-03-28:64-68.
[3]卢风顺,宋君强,银福康.CPU/GPU 协同并行计算研究综述[J].自然科学总论期刊计算机科学,2011,38(3).
[4]Nickolls J , Dally W J.The GPU Computing Era[J].IEEE Computing Society,IEEE Micro,:56-69.
[5]Sanders J,Kandrot E.CUDA by Example-An Introduction to General-Purpose GPU Programming[M].Addison-Wesley,2010:8-11.
[6]方旭东.面向大规模科学计算的 CPU-GPU 异构并行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7]岳俊,邹进贵,何豫航.基于 CPU 与 GPU/CUDA 的数字图像处理程序的性能比较[J].地理空间信息.,10(4).
[8]张舒,褚艳利.GPU 高性能运算之 CUDA[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14-120.
[9]Parent R.Computer Animation-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M].Academic Press,:2-31
[10]徐鹏.软件开发模型在三维动画模型制作中的应用[D]:上海,复旦大学软件学院,2009.
[11]刘姚新.基于 GPU 的实时绘制算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12]Luebke D,Reedy M,Cohen J D,et al.Level of D地球科学期刊etail for 3D Graphics[M].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P3-83.
[1]沈军行,孙守迁,潘云鹤.从运动捕获数据中提取关键帧[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16(5): 719-723.
[2]杨跃东,王莉莉,郝爱民.运动串:一种用于行为分割的运动捕获数据表示方法[J].计算 机研究与发展,,45(3): 527-534.
[3]Lita L, Pelican E. A low-rank tensor-based algorithm for face recognition[J].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 , 39(3): 1266-1274.
[4]Kovar L, Gleicher M. Automated extraction and parameterization of motions in large data sets[J].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2004, 23(3): 559-568.
[5]肖俊.智能人体动画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45-48.
[6]刘丰.基于运动捕获数据的若干动画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29-39.
[7]朱登明,王兆其.基于运动序列分割的运动捕获数据关键帧提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20(6): 787-792.
[8]朱登明,王兆其.基于动作单元分析的人体动画合成方法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46(4):610-617.
[9]Tenenbaum J B, De Silva V,Langford J C. A global geometric framework for nonlinea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J]. Science, , 290(5500): 2319-2323.
[10]Miiller M, Roder T, Clausen M. Efficient content-based retrieval of motion capture data[J].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2005,24(3): 677-685.
[11]高岩.基于内容的运动检索与运动合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44-59.
[12]冯林,沈骁,孙焘,等.基于运动能量模型的人体运动捕捉数据库的检索[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19(8): 1015-1021.
[1] 张杰, 阳富民, 涂刚. 嵌入式图形系统 Nano-X 多线程改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 26(1): 259~261
[2] 董士海. 用户界面的今天与明天. 计算机世界, , 23:80~81
[3] 戴文华, 焦翠珍. 嵌入式系统下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4(23):349~351
[4] 冯超. 基于 Linux 的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的研究与开发: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
[5] 武志强, 康利刚. 嵌入式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工程,2008, 34(林业期刊9): 251~253
[6] 林锐, 石教英. 基于 OpenGL 的可复用软构件库与三维交互设计.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0.11, 37(11): 1360~1366
[7] 袁亚莉, 马立玲, 王军政. 基于 ARM&Linux 图形用户界面开发平台的设计.嵌入式系统应用, , 4:5~7
[8] 王同洋, 熊伟. 嵌入式 Linux 中图形用户界面的研究与设计. 微计算机信息,2006, 22:90~92
[9] 王行仁. 建模与仿真的回顾与展望. 系统仿真学报, , 11(5):309~311
[10] 李亚昆. 三维动画及运动仿真技术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11] 赵宁. 嵌入式三维图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 2006.
动画论文开题报告
一、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动画是媒体艺术的一个部分,他的主题、故事、风格与形式都是通过时空来演绎的,制作动画是一个复杂而又繁琐的过程,需要历经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部分进行制作,更需要各个成员的团结合作,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我认真的搜集和阅读了相关的许多资料并对其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而能对本次毕业设计有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路灯下的芭蕾》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为模版制作的一部动画短片,真实的故事更能体现人的不平凡的精神,更能打动观众,让人能通过短片更进一步的理解主人公所蕴含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篇讲述的是一个对芭蕾充满热情的小女孩,却因为家境贫寒而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只能在窗外偷看芭蕾学习的课程,没有舞鞋,只能捡他人穿破丢弃的鞋,但她坚持着对艺术追求的热情,日复一日的练习,她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感动了大家,最终终于成就了她的梦想。
作为影片的场景设计,根据影片锁设定的情节,前期将场景的定位为偏写实的风格,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在王平,殷俊编写的《动画场景设计》一书中对于场景风格的表现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从中采用了许多写实的场景,创造了短片中短片中小公园,青少年宫等场景。
在本片中,出现了多种场景的表现风格,分别是:
1.1写实风格
写实风格就是要考虑场景的真实与实在性,要求所描绘的场景中的各种建筑或者地貌特色要符合当时当地的环境,符合人们的正常视觉感知,符合光影的正常的角度,遵循人们的一般常识。本片就是偏重与写实风格的,在场景中比如少年宫,或者小女孩的家,都是写实风格场景的体现,少年宫是参考教学楼在进行创作的。
1.2装饰风格
装饰风格是在原本的生活中提炼出他的特色,并进行相应的概括,去除生活中的不规则的形体,描绘成有一定秩序感的状态。在短片中,小公园的场景设计就有装饰风格的元素在其中。
1.3幻想风格
幻想风格就是超越现实的约束,呈现出不一般的想象的场景。形式大胆夸张,色彩艳丽、新奇,不拘泥与人们的常规心里或者欣赏的角度。幻想风格的场景在片中出现的较少,小女孩在家中吃饭看电视的时候,想象自己在舞台下跳舞的场景就是幻想风格,幻想风格的场景可以更真实的.凸显主人公内心所向往的。
二、本课题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在动画短片的制作过程中,场景是与故事发展联系非常密切的一个模块。场景就是动画主体所处的环境,由有背景和道具组成。场景不仅仅是绘制,更是一门为了展现故事情节,完成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服务的时空造型艺术。场景不仅能够烘托主题,也是营造氛围,增强动画的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手段。在动画中,往往场景的出现,会使整部作品的基调凸显的更为显著。场景的适当运用,会是整个影片的节奏更加紧凑,美感更加丰富,营造出最佳的整体效果。
本课题在场景设计方面涉及了一下几个方面:
2.1场景要符合剧情的需要设立
场景是根据剧情的需要而进行创作的,故事的的发生,展开,所要依据的现实环境是进行场景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因素。通过场景能展现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构成一个故事发展存在的`客观空间,是事情发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被人们称为叙事空间。本片采取的是写实的场景设计,具有强烈的真实感,迎合了大众的欣赏品味和习惯,画面精致,细腻,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短片中,一开场,映入眼帘的就是南疆少年宫,明确的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
2.2符合剧本中体现的时代背景,空间背景
场景中包含的内容,要能更好的体现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背景。在本片中,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南疆青少年宫的设计就参考了艺术建功楼的设计,小公园的设计也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做参考,小女孩家的场景设计,也为了迎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对于老旧电视等素材的表现,也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时代背景。
2.3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在动画场景的设计中,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功能。在场景设计中,通过对画面中的阴影,光线,色调等元素的搭配,使画面具有明显的情绪性,这种情绪性与主人公的内人相呼应,能够准确的表现出主人公内心的情绪变动。具有抒情和表意的作用,能使观众直观的领会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4凸显主题渲染气氛
动画场景的设计融合了许多要素,构成了能够表现故事情绪,氛围的空间形象,并通过特定的效果将其凸显出来。比如用明快的色彩凸显欢快的心情与氛围。在短片中刚开始部分,小女孩提水的时候路过舞蹈教室的时候,舞蹈教室透出了非常醒目的光芒的场景,光亮就像是指引小女孩的明灯一样,这一场景的设计凸显了芭蕾对小女孩的意义非凡,从而渲染了短片气氛,将主题的意图凸显的更加明确了。
2.5辅助故事的发展
在动画短片中,场景是与角色息息相关的,场景设计能体现出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能使观众对剧情的理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本片中,小女孩生活的家庭环境是贫寒的,在她家中的场景就设计的非常简陋,包括凳子桌子的造型都是非常简谱的样式,电视机也能看得出来是非常老旧的,屋里空空荡荡的,很有中家徒四壁的感觉,为小女孩偷看别人跳舞和捡别人丢的舞鞋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三、总结
动画场景不是单纯的景而已,它还能表现出动画的艺术风格,更能对影片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动画场景设计要创作出影片表现的独特性,更进一步加强对影片的把握,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动画。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对本课题的制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对影片的创作风格把握上起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动画短片体现的精神,更是人们追求理想坚持不懈的可贵。
动画专业论文提纲(二)
摘要:在动画的成长进程中,技巧的主要无需置疑,不管是从幻灯到胶片、从无声到有声、从诟谇到黑色、从二维到三维,哪一次变更也离不开技巧的提高。但是,进入三维时期,一些运用了高科技技巧的三维动画年夜作却犯了一个毛病,它只留意了寻求技巧的完善,却忘却去审阅魂魄的空泛。从而招致一些年夜制造的动画年夜片反而得不到宽大不雅众的爱好。因而可知,即使是三维技巧也是不克不及处理一切成绩的,二维动画仍然有着必定的成长空间,只要技巧与艺术可以或许完成完善联合能力造诣最好的作品。本文从分离从二三维动画动手,分离评论辩论了技巧提高带给二维和三维动画制造办法、表示情势、视觉后果的变更。还阐述了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比拟,在视觉抽象、脚色举措、场景创设、镜头组接方面有甚么分歧;也阐述了动画表示题材和采取二三维哪一种动画情势表示的关系;还阐述了受众的分歧对应选择动画情势的分歧;并睁开阐述了在科技年夜成长,年夜繁华的过程中,二维动画作品锐减的景象和应对方法。
摘要 5-6
Abstract 6
引言 9-10
第1章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概念 10-19
1.1动画的定义和特征 10-11
1.1.1动画的定义 10-11
1.1.2动画的特征 11
1.2二维动画的定义和特征 11-14
1.2.1二维动画的定义 11-13
1.2.2二维动画的特征 13
1.2.3二维动画的艺术流程 13-14
1.3三维动画的定义和特征 14-19
1.3.1三维动画的定义 14-16
1.3.2三维动画的特征 16-17
1.3.3三维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方法 17-19
第2章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联系 19-26
2.1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共同点 19-21
2.1.1美的标准共同性 19-20
2.1.2创意共同性 20-21
2.2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发展过程和技术成熟的关联性 21-26
2.2.1历史上各自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21-23
2.2.2技术应用上的演进 23-26
第3章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区别 26-42
3.1二三维动画构图的比较研究 26-27
3.1.1二维动画的构图的特点 26-27
3.1.2三维动画构图的特点 27
3.2二三维动画角色造型的比较研究 27-29
3.2.1二维动画的角色造型特点 28
3.2.2三维动画的角色造型优势 28-29
3.3二三维动画动作设计的比较研究 29-32
3.3.1二维动画的动作设计的特点 29-32
3.3.2三维动画的动作设计的特点 32
3.4二三维动画题材内容的比较研究 32-36
3.4.1题材选择决定了动画形式 32-35
3.4.2动画形式决定了演绎方式 35-36
3.5二三维动画创作者的比较研究 36-39
3.5.1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36-37
3.5.2创作者团队规模的比较 37-39
3.6二三维动画接受者的比较研究 39-42
3.6.1传播渠道的比较 39
3.6.2受众年龄的比较 39-40
3.6.3受众反馈(表现)的比较 40-42
第4章动画的未来发展 42-49
4.1二三维动画的发展误区 42-46
4.1.1由二维动画向三维动画发展的过程 42-43
4.1.2一些二三维动画作品的思考 43-46
4.2二三维动画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46-49
结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结合高校动画教育的相关教学经验,对专业方向划分、教学模式改革以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动画教育 产业链条 教学改革
中国的高校动画教育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世界罕见。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全国只有一所高等院校即北京电影学院开设动画专业,并且招生也是时断时续。后,随着中央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的政策不断出台,中国动画产业蓬勃发展,中国动画教育也急速升温。截止底,全国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了涉及动画专业的院系,社会上各类与动画相关或仅借动画之名,或借动画公司优势的培训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办起来。在一片繁荣景象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动画的光明未来。但是,我们在为动画优秀人才层出而带来的动画产业的繁荣无限向往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无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由于盲目、浮躁的扩张而带来的尴尬后果。
动画教育与动画产业的发展原初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动画产业的发展刺激动画教育的发展,也为动画教育提供了实践的空间,成功的动画教育为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转而进一步推动动画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动画专业开设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培养专业型动画人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高校培养的动画人才并不能顺利进入动画行业这个产业中,实现应有的个人价值和创造预定的文化价值。首先,专业划分过于“求全”是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大多数匆匆上马开办动画专业的高校并未对动画专业进行细分,大学四年所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了动画的所有方面。这样看上去似乎对学生全面了解动画有好处,然而实际上学生在四年中学习没有重点,所有课程都是蜻蜒点水没有深入下去,造成了学生就业方向的混乱。其次,定位不清晰。深入人心的高校的精英教育意识让很多毕业生在进人人才依旧奇缺的动画领域都面临就业选择的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和其他高职、大专等培养出来的动画绘制人员相比,他们真正的动手能力不够,作为较低端、需求量最大的动画从业人员比如:描线、动画、上色等,实际操作经验几乎没有。其中还不乏学生不屑于从事这些基础性工作,认为这样的工作报酬低、工作强度大,人行也不需要太高的技术的门槛,对大学本科毕业的他们来说是“大材小用”。但如果真正要他们面对原创性、设计性的工作时,如动画策划、编剧、动画导演、原画等,他们又感觉力不从心,大多是纸上谈兵而无法应用到实际的商业动画制作中。再次,产业链条完整性缺失。教育和产业相互共生。教育的发展促进产业的进步,产业的完善才会在给教育指明完整的方向同时给人才培养后提供良好的消化渠道。反之,产业链条的不畅通会让人才培养处于无的放矢的境地。长期以来的加工片制作经历养成了动画企业更需要技术工人的局面,虽然,有识之士们所认识到的只做加工不能复兴中国动画而是在毁灭中国动画并由此开始轰轰烈烈高校动画扩张运动,都在以中国动画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为己任。可现实告诉我们是真正原创还仅仅是雨后春笋的小小尖角,何时能成为参天大树谁能不能断言。更不用说集合理策划、优良制作、科学发行以及广泛衍生的完美产业链条的形成和由此而造成的巨大人才需求。面对这样的现实,也许骑在虎背上的思考也许更有必要和更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认为,高校动画教育应该抛弃大而全的观念,放弃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动画人才的精英思想,而是从根本上做到有准备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有“差别”的动画人才。这里的“差别’不是高低差别,而是特长差别,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校明确专业方向
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非常大,除了动画制作公司,影视广告、科学教育、节目包装、网络设计以及电子游戏等相关行业也需要大量动画专业人才。高校应结合动画基础教育,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走向,将动画教育由普及性教育转变为动画应用性教育,调整教学的课程设置,细化专业方向。现在有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给自己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定位。例如,北京电影学院利用在电影人才方面培养的优势,将人才的培养定位在动画电影上。并整合学院内的资源优势,实现课程、师资和资源的共享,培养出谙熟电影制作流程的动画人。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在电视动画上的参与和制作以及北京服装学院在新媒体上的探索都逐见成效。
二、教师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水平,培养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的、既具有很高理论水平又懂动画制作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直接保障。目前的动画教师普遍的现状是,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因为学历或者其他原因进不了高校,进入高校的高学历的动画教师又大多缺乏实战经验。因此,对于教师的再培养是各个高校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首先,高校之间应该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动画专业的教学规律;其次,高校应该提供更多的专职教师与职业动画人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提升。第三,教师中间的分工合作。美国著名的动画评论家charles solomon就认为,动画是一个独特的综合艺术载体。独特就在于它不但具有曾经颇为优越的综合艺术电影的所有特性并可以容纳所有的最古老的传统和最现代的电脑艺术成为创作者手中的美妙工具。因此,作为动画专业的老师不可能能全面掌握动画的制作技能,教师不是全材,专职教师合理化的分工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三、课程设置有意识分化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技能之后给自己制定一个较为清晰的职业目标,“大而全”的教学模式是无法适应动画这个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并存的行业,以至于出现培养出的大学本科生在实际工作中竞争不过职业高中出来的高中毕业生的现象。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一把抓,所以学校的分专业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除了技术上的分化比如说二维制作、三维制作或者手绘、电脑动画一类的分类以外,还可以实行导师制度,对有兴趣从事编剧、音频或者后期制作方向但又不适合大面积培养的学生进工作室式的辅导,以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从而能够让学生能在社会上能够“人尽其才”。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教学上的改进和完善之外,学校有意识地引进实训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有着是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日本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操作是他们的练兵场。更早地引进市场机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动画人才的优胜劣汰之外还能形成很好的传承机制。我国的特殊情况在于,培训机构、动画公司和高校教育形成了三足鼎力之势,而后者大多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孤立于市场之外,因此,高校积极引进公司的实训项目无论在技能上提高、市场意识的培养以及高校的品牌价值和社会知名度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具体的可以将四年大学教育分为基础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阶段。在基础教育阶段广泛学习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实践教育阶段按照专业方向进入对口的动画项目中边做边学,由企业中有长期实际操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和学校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具体方法如下,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生第一学年修完基础课程后,按照学生兴趣分为二维动画专业方向、三维动画专业方向以及后期特效方向,并在此后一年时间集中完成专业方向的课程学习;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老师开始在学生中选择优秀学生进入动画工作室实习,由工作室里的高年级同学带领并逐渐熟悉工作内容。这也说明他们开始进入到实践教育阶段;到了第三学年就可以开始作为主要的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室的大部分制作工作。以最终形成三个梯队:企业主创人员和教师团队为创作的第一梯队,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为第二梯队,低年级的实习学生为第三梯队。整个动画片的生产完全按照动画公司的流程和管理方式来进行,无论师生,按照自己所担任的工作种类和工作量给予报酬,尤其是对学生而言,这无疑能增加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最后动画片的发行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由企业负责,学校配合完成。
四、结语
现实的高校动画教育热闹的背后,问题颇多,除了产业链条的不完整造成的产学脱节以外,高校教育自离于市场也是问题之一,因此作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了市场认真了解了动画之后的反身思考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产学研的提法老生常谈,但切实实施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笔者相信,只有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产学研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或者海市蜃楼,才真正能够为中国动画教育事业和动画产业作出贡献。
演讲中非语言信号重要性论文
有人统计: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有55%在于“看”,38%在于“听”,只有7%依赖于语言本身。这些非语言的信息真的这么重要吗?
这是一个经常被引用的统计:我们发出的55%的交流信号取决于别人怎么看待我们,38%取决于别人怎么听到我们,7%取决于我们的言语。
然而这些数据必须放到具体的环境里。我一直建议CEO在演讲台的演讲或者接受媒体采访时仅需简单的掌握非语言技巧就能取得成功了。如果你要表达的信号太弱或者没有意义,就算用上世上最熟练的手部动作也帮不了你。
按比例
当我为客户做交流培训演讲时我自己也使用这些数字。当他们了解他们的身体语言所不自觉地发出的信号有多强烈时,他们已经有所收获了。超过一半的普通个人的交流能力是通过视觉技巧来体现的,强调这一点是关键的。
同时我也很谨慎的指出55-38-7这一数据必须放在具体的环境里。我不止一次的建议CEO靠掌握视觉技巧的使用方式就能获得成功。
下次在你听到有人引用这些比例的时候,如果你仔细听,一定能听到错误的分析。为什么?大多数专家都没有分析最初的研究来理解这些数据。(仅仅以资娱乐,当碰到引用这些数字的顾问,多问他这一研究的细节,可能他会给你一个在某所大学进行研究的模糊数据。或者,你会遭到白眼。然而,这个如同暴露在前灯下的惊鹿的反应可能会增加你的乐趣,当然值得疑问的是和这个人一起研究你能够获得多少价值)
实际应用
这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所以我只会说隐藏在55-38-7这一统计后面的怪物是一个名叫AlbertMehrabian的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学院的老师,首次提出了这一比例。Mehrabian在70年代发表了他的研究,其他人又对其作了些补充,即使在今天他的作品依然很有指导性的。
大多数CEO都不关注达到这些研究成果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他们也不应当关注。一切由结果说话,以更加有说服力的演说和积极的新闻说话。这些结果将产生一条更加健康的底线,一个更光鲜的品牌以及增加客户量。
一个沟通培训师必须警惕这些研究,不要拘泥于细节而变成一个大学讲师而不是实用信息的传授者。正如我的一个大学教授开玩笑说的:能者做,不能者教。
这是如今的CEO需要展现的画面:你的信息至关重要。毕竟,你决定巡回演讲还是举行媒体演讲取决于你所要传达的信息而不是因为你想以面部表情和声音控制的能力来影响你的观众。
详细的交流的超越
公开演讲远远不止说一些精心准备的话语,不错,你应邀演讲是因为你能传授给你的听众技巧,告知他们你能提供的新东西,逗乐他们,或者提供一个有争议的话题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然而,在公开演讲这一领域还有比知识更多的东西。专家比比皆是,只有知道如何清晰有力表达的专家才能获胜。
再者,作为一个要传达重要信息的专家,你,作为一个CEO,必须用你的非语言技巧来和你的观众互动。你必须表现得既让人对你有兴趣又要对你的演讲感兴趣。让我们看看能够达让你达到目的的必要条件的调查。
视觉和声觉
最先考虑的工具是你的视觉技巧,或者,对你的观众看起来你是怎样的。通过动作来创造视觉上的吸引人的演讲。面部表情,动作,位置-你是决定站,坐,或者要一个讲台-这些都起到作用。一定要保持和观众随时的目光交流。选择那些不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服饰,饰品,发型。
当适当使用些小道具比如演讲软件,小册子,图表和其他视觉工具时,要确保这些工具和你演讲的主题和风格相匹配。比如,如果你不想让幻灯片把你的演讲搞得一团糟的话,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要用这些技术(对那些有强烈幻灯片演示情结人的有益提示是:除非你的演讲是绝对依赖视频内容的',否则幻灯片不过是多余的工具,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放幻灯片就是让人打瞌睡来着。
其次的工具是你的声音技巧的组合,它和你是如何被听到有关系。变化你的声音来避免单调或者太过喧闹。控制音调和频率以达到更吸引人的个性魅力。适当的表达情感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表现热情,你的观众怎么会在乎呢?最后一点,语言表达必须清晰。:
信息问题
最后是你交流技巧的第三点,你的信息-你要说的话。毫无疑问,这需要时间,精力和其他很多东西来撰写有力的信息。我要求你把必要时间花在完善你的信息上。这是你所有交流努力的基础。
一旦你的信息已经完成了,在公众场所交流时,你要掌握控制这些信息的规律。记住,对你而言这可能是第一百次听到这些信息,但是对你的观众来说这是全新的。
有时候我听到有技术背景的CEO回问:"如果我有重要的信息要表达,为什么我要关注我的声音技巧和视觉技巧呢?答案是:有效使用这些技巧能使你的听众更有效的接收你的信息。当然,没有他们依然能享受肯塔基马赛。但是我打赌,只有相对很小比例的观众是真正的赛马迷。大部分人玩赛马只是应景。
相似的,你的演讲应当被重视-环境已经决定了它应当被重视。当你把你的视觉技巧,声音技巧和信息紧紧地融为一体,你的听众会认为你是成功的。
中外学者研究已经表明:人生的成就只有20%取决于智力因素,而80%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加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优化非智力因素更有赖于后天的培养。本文就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接触、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长期以来,中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老师、学生、家长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以升学为唯一的目标,结果把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科弄得死气沉沉,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思想,彻底把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真正从知识、能力、觉悟等方面全方位地考核、评估学生,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意志、情感及道德品质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样的教学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改变教法来激起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生动形象、科学严谨的语言再现场面,创设情景等,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在教学中也可运用挂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和幻灯、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性教学。www.133229.coM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了更佳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形式新颖,自主意识强,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鼻、舌等器官的活动,学生置身于一个由音、像、文字组成的环境中,充分感受到所给予的情景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对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再者利用好审美素材。中学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具体、鲜明的美的形象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其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树立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学生产生求知欲望的动因。在一般情况下,学习的动机与效果是相一致的。如果学生缺乏渴求知识的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成为一种负担。培养学习动机,首先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着手,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提高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其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灵活、新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去体验获得成功时的欢乐和满足,从而使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加强,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了一种满足,而只有在心理满足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产生更高的求知欲。
三、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广泛而高尚的兴趣,兴趣还要稳定,见异思迁的人在事业上很难有所成就,“小人常立志,君子立志长”,就是这个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坚强的意志可以促使人们去克服困难,达到目标,学生学习韧性较差,没有刻苦求知,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学习遇到困难时就会束手无策,打退堂鼓,使学习很被动,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意志的锻炼。诚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青年时代,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同道德高尚的言行的追求结合在一起”。意志品质的培养,光靠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是不够的。它必须在生活和实践中去磨练。意志薄弱的人往往半途而废终至前功尽弃,成功属于那些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仍不退缩的人。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随着科普的深入发展,科普理论地研究也在深入发展,历史与现实都明辨地证实,公众地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地关键,成为一个国家可以持续发展地根基,现代科学不再被看作是生产绝对的,普遍的和永恒不变地真理地机器而是对待认识的一种特殊方法,这种特殊方法已被世界各地所接受,就像人们一直认为必须能够读书写字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必须掌握某种知识也才能在今天这个被科学和技术渗透的世界上生存,这种潮流提倡具备科学技术素养《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对“有科学素养”的意义是:所谓有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和深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物和文化,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要领和科学过程,从这个角度讲,具备科学知识不一定具备科学素养,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读得懂通俗报刊刊载地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地问题所作的和交谈话。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地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地问题。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所赖以为基础地科学问题,并能提出有科学技术地根据地见解来。有科学素养就一定要有获取基本科学信息,能感悟科学的价值观,并能够运用这种价值观审观社会和我们周围事物地意识。
尽管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地认同和接受。但是,科学普及计划地实际设计和实行常表现出概念上的不明确性和不确切性。这样,给学生带来启蒙作用地科学教育不仅给大多数学生有增加了学业负担,同时又给大多数公众对科技地理解带来了障碍。
我国地中学科学素养教育刚刚起步,袁运开先生对此中学生科学素养地内涵作了深刻地阐述。从国家利益的五种需求,中学生个人发展的三个需要,确定了科学素养内容的三个原则,制定了中学生科学素养内涵的四个方面:1、在科学知识与技能方面,了解或理解基本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学会或掌握相应地基本技能;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地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理解科学在现在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2、在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方面,发展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常想和假设的能力,实验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科学解释和评价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3、在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热爱自然并与自然协调相处,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勇于创新独立思考,崇尚真理,严谨求实,善于与人交流,与协作,增强社会责任感,4、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了解科学由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解科技对自然人类生活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关注环境,资源等的重大问题。
五、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和态度。情感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情感在促使人的思想品德、信念、理想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有了愉悦、信心、热情等积极的情感,才能带来教学效果。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史料,并对史料精心编排,配备挂图,再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去讲述,使历史史实具体化形象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浅论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
论文关键词:武侠动画 叙事模式 类型动画
论文摘要: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体现在主题、情节、角色三个方面。正邪、家国、复仇等是常用的叙事主题,三段式情节也是武侠动画所遵循的,但注重开始的惊起与缓起的运用,发展的一波三折,结尾的圆满。在角色叙事上,使用了动物角色,人物构成上设定正反两派人物,并在其中体现角色塑造的英雄情结。
武侠动画以动画为载体,通过描述侠客的道义生活,表现侠义精神。在其发展中,武侠动画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叙事模式。本文旨在对武侠动画叙事的内容模式进行分析,如武侠叙事的主题模式、常规情节模式、结构模式等,试图为国产武侠动画的叙事创作提供借鉴。
一、叙事主题模式
武侠动画的主题模式是与武侠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武侠文化中,既有“正邪”、“家国”、“复仇”、“寻宝”、“道义”等积极主题元素,也有一些消极元素,如“杀戮”、“犯罪”、“色情”等。“无论我们将武侠动画的观众群体延伸到那个层次,少年儿童始终是动画的主流受众的群体,对是非辨别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而言,武侠动画创作者必然要考虑作品的社会文化责任,避免儿童受到不良信息的毒害。”[1]因此,武侠动画在叙事上就不得不注意摒弃上述消极因素。否则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虹猫蓝兔七侠传》对叙事主题的把握有所不足,被人诟以有“暴力”、“色情”之嫌,引发较大争议。武侠动画叙事主题把握较好,反而比较容易表现出积极向上,奋发励志甚至气质宏大的效果。
二、叙事的常规情节模式
武侠动画在叙事上采用的是开始、发展和结束的常规叙事结构。只不过在三部分的篇幅分配中有所差别,或者在部分的细分中有些许更细的补充。
对武侠动画而言,其常规叙事的开始部分形成了“缓起”和“惊起”两种不同的方式。所谓“缓起”,即渐进式地进入故事,节奏和过程比较缓和。如《功夫熊猫》、《秦时明月》等都是典型的“缓起”式开始。为了弥补缓起式开始的节奏缓慢的不足,许多武侠动画作品在开始之前会有“引子”(“楔子”)部分用以阐述与故事相关的背景,帮助观众进入剧情。如《风云诀》在故事展开之前就有约2分钟的时间,讲述“麒麟剑”的前世今生和聂风步惊云与雄霸之间的恩怨等,以减少观众对在刚进入剧情时的理解过程。“惊起”式开始是采用突发事件的方式,一开场就爆发具有强烈的冲突状况,或者给予观众强烈的心理震撼,使剧情快速展开。
武侠动画的常规叙述模式在发展阶段通常具有“一波三折”的特征。即讲究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曲折发展,矛盾的冲突多次累积。《勇闯天下》在故事发展过程中,情绪有起有伏,节奏快慢交错。时而危机重重,时而峰回路转,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又心平气和。从而极大地增加了故事的观赏性。对多数武侠动画进行分析都可以得出这样一条“一波三折”的发展轨迹。武侠动画的结尾阶段相对前面的开始和发展部分而言则显得常规,通常采取圆满式的归一法。种种最线索最终都有圆满的交代,事件有结果,人物有归宿,主题被伸张。近年来,好莱坞式的开放式结尾在动画片中大行其道,但是在武侠动画中基本上没有得到欢迎,《功夫熊猫》在制作之初就有续集的准备,但在结尾上也采用了归一法。笔者认为,随着武侠动画发展,我们应该在结尾结构上多做艺术探索。
我是动画迷叙事作文
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画迷。我喜欢看很多很多的动画片:《中华小岳云》、《喜羊羊与灰太狼》、《叮当猫》、《侦探柯南》、《成龙历险记》、《机战王》、《莫莫》、《大耳朵图图》、《蜡笔小新》……
通过这些动画片,我发现了我结识了许多伙伴。比如聪明的喜羊羊和柯南,可爱的` 猪八戒,搞笑的蜡笔小新和大耳朵图图,爱冒险的小玉……
放假了。我高兴极了!每天下午5:30放《机战王》时间未到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机。电视里正好放机战王和霹雳火合体在和急先锋使出合击绝技打猛虎王。我正在心里说:“一定要把猛虎王打败。”可惜让他逃了。
接下来放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每次灰太狼想用阴谋把喜羊羊他们捉起来,可是喜羊羊灵机一动用智慧打倒灰太狼,灰太狼每次失败的 时候都会说:“我 一定会回来的!”
啊!动画片可真是我必不可少的好朋友呀!
多维区域中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修正Uaguerre谱与拟谱方法
研究多维区域中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谱与拟谱方法.建立了修正Laguerre正交逼近与插值结果,这些结果对于建立和分析无界区域中的数值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结果的一个应用,研究了二维无界区域中的Logistic方程的修正Laguerre谱格式,证明了它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与理论分析结果完全吻合.
作 者:徐承龙 郭本瑜 XU Cheng-long GUO Ben-yu 作者单位:徐承龙,XU Cheng-long(同济大学数学系,上海,200092;上海高校计算科学E-研究院,上海,200234)郭本瑜,GUO Ben-yu(上海高校计算科学E-研究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上海,200234;上海高校科学计算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4)
刊 名:应用数学和力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年,卷(期):2008 29(3) 分类号:O241.5 O241.82 O241.3 关键词:多维区域 修正Laguerre正交多项式 插值与正交逼近 谱与拟谱方法★ 面试中非语言交流
★ 动画策划书
★ 动画个人简历
★ 教育叙事论文
★ 中秋节月饼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