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昭君出塞电视剧观后感(共含9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11233”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随着呼韩邪单于牵着王昭君的手一起走进穹垆大帐内,央视热播的古装大剧<昭君出塞>全剧终了.结局当然是美满的,但我的心里却有丝丝的凄凉之感.每个幸福的背后仿佛都有要有人无私的付出.王昭君和稽侯珊是幸福的,他们如愿以尝的为了自己的使命和感情走在了一起,但在他们幸福的背后,谁又会同情一下一辈子要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殷如墨,谁又会多想一下为了挚亲挚爱而付出生命的赵遂,还有那忍痛割爱的王漭......太多的无奈与凄凉点缀了那段广为人传的佳话!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上天是公平的,它不会一次把所有的幸福和美好都撒尽的!
也许是出于对罗嘉良的喜欢,所以才有耐心与热情把这部49集的电视剧一气看完.罗嘉良在我的心中始终是一个好男人的典范,就如同他所扮演的呼韩邪大单于一样,他是草原上的大英雄也是女人心目中的男人!看过他演的好多戏,他给人的感觉每一次都有所不同,但每一次都会让我感动.在污浊不清,绯闻漫天的演艺界里很少有明星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他就是其中之一.<昭君出塞>不愧是他古装系的典范!
也许剧作的本身与历史有些出入,有网友曾批评电视剧有悖历史的真实,但在我看来既然是电视剧就要制作的让观众们达到视觉听觉和心灵的享受,它做到了这点.世上不存在完美,拥有些许的瑕疵才是真实的生活!
大型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首演于近日落下帷幕,有幸走进剧场观看李玉刚老师携团队精心打磨的诚意之作,用短短两小时,演绎王昭君——这颗经两千年历史洗礼依旧熠熠生辉的明珠的坎坷一生。剧已落幕,可我还未曾从这场经年的梦中醒来。
其实这并不是李老师第一次在舞台上扮演王昭君这一形象,在的舞台剧《四美图》中,他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古典四美一齐搬上舞台,舞台剧《昭君出塞》,他将四美图当中的一小段沿整成一部完整的舞台作品,单纯扮演王昭君这一个历史人物,情节完整,人物形象更饱满。而今年四月上演的这版《昭君出塞》,是他沉淀四载之后的推陈出新之作,颠覆上一版华丽神秘的风格,让故事发展更加写实,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因为我没有看过上一版《昭君出塞》,所以在这里不对其做过多评价,单讲讲我对于新版昭君出塞的一些感想。
都说好戏在后头,可重启版《昭君出塞》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幕拉开便是重头戏,青鸾翱翔,和亲颂歌,送亲队伍已行至胡汉交界处,昭君甫一亮相,灼灼红衣。一曲《云中》,一声雁鸣,此生一去,可有人等?
那北风,冷呦……
恍惚间,舞台回到了掖庭选秀时刻,云鬓交错,珠钗环绕,争相献媚,取宠画师。身着素衣其心如素的昭君,蹉跎宫中三载。
梦回家乡楚地,曾经的她,自在随意与玩伴共放纸鸢,一声惊雷,被传召入宫,负了青春;再生惊变,有单于求亲,毅然出塞;兵戈相见,为家国大义,止戈求平。
着胡裘,敛楚音,从此便是他乡人。
「美人来,骄阳开」,这只象征和平的大雁飞入了草原。
努力适应草原生活的她,红衣尚未褪,此心还未定,已是风雨凄凄,单于归天!
为安亡灵,前往灵山祭奠单于,有民众因悲伤而滋生仇恨,要将昭君血祭,冲突中,阿楚亡,缔结的和平之盟摇摇欲坠,昭君以化怨之歌平息混乱。从前她带来和平,如今她是草原百姓的守护神。
一曲翔舞,这只离家的大雁从此在草原生根。
本剧的舞台风格追求极简,处处留白,简约凝炼,颇有戏曲舞台风格的特点,利用简单的道具,创造出独特的意境。薄纱隐隐,一张床榻,一处宫墙便是深宫重院。注重写意而非写实,在做减法,有减必有增,舞台极简,剧情上就多了在历史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契合历史,再加以想象,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他是一个英雄。草原人说,他是苍穹翱翔的大鹏,注定要被万世敬仰。
看到后来我也分不清到底是稽侯珊成就了罗嘉良还是罗嘉良成就了稽侯珊,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把他们两个浑为一体了。卫律来报呼图吾斯的死讯时,稽侯珊去扶他,卫律说完他忽然一动也不能动,良久口吐鲜血,踉跄而倒,被左轶秩訾王扶稳后咆哮道:发兵!直取王庭!!很久很久以后那个镜头还常常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得不说,罗嘉良是一个好演员。
很少见的英雄主义题材。
他的性格是豪爽的,千杯不醉,他的内心却又是柔软的,儿女情长。他可以以一敌众,寥寥数语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也可以生死不顾,单枪匹马夜探未央宫,他面对阿诺兰直白而热情的示爱果断回绝,他的部下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他对她说那你就等吧,他对她说有没有她都一样,他对她说那也不行,他用那么干脆利落的回绝,来小心翼翼的维护对昭君感情的忠诚,萧善音知道呼韩邪和亲当晚留守未央宫时唏嘘道,他未免也太大胆了,他也太多情了。这种个性让呼韩邪有了无懈可击的人格魅力。而最后,我终于在冗长的对白与纷繁的情节里被感染了。
王昭君与呼韩邪的一见钟情是一个戏剧化的情节。一个再叱咤风云,再光芒万丈,再顶天立地的男人,在生命的某一天总会出现一种皈依。但庆幸的是,他遇到了最合适的那个人。这不仅仅是英雄美人式的结合,也不仅仅是一种空洞的政治联姻,也许它要更高尚些。我宁愿把它看做上天对一对恋人完美的成全。
这几天在家看了一部历史题材剧《昭君出塞》。看一部好的电视剧就像精神受了一次洗礼。颇有收获!
西汉中叶,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陷入了连年内乱之中,本已岌岌可危的胡汉关系又一次面临着历史的抉择。匈奴杰出的首领呼韩邪单于,为了匈奴的统一,审时度势,决意与汉朝盟好。而他的哥哥呼屠吾斯受一心追求权势的颛渠阏氏蛊惑,冥顽不化,坚持与汉朝为敌,兄弟俩不得不分道扬镳。与此同时,汉朝内部围绕着皇权的斗争,在胡汉关系上,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时间天下动荡,危机四伏。在边关长大的王昭君虽然才貌出众,见识过人,但是她却摆脱不了命运的安排,不得不以后庭待诏的身份进入宫禁森严的皇宫。在宫中她不为富贵荣华所打动,洁身自好,深得众人欣赏。
在阴谋篡位的淮阳王、张博的策动下,呼屠吾斯出兵攻汉,大军势如破竹,汉廷一片惊慌。呼韩邪见状决意发兵阻止战争。淮阳王趁火打劫,准备里应外合,夺取皇位。与呼韩邪、呼屠吾斯争夺匈奴大权的屠耆也蠢蠢欲动,暗中夺取王庭。
呼屠吾斯为了救颛渠阏氏,失去了优势,战争越打越苦,最后夫妇二人兵败而死。
边患平定,为确保胡汉长治久安,呼韩邪决议与汉朝和亲。元帝下诏后宫,征寻愿随单于出塞者。昭君不愿终生禁锢宫中,决议自愿请行随公主远嫁匈奴。呼韩邪入汉,与昭君一见钟情,共同的理想志愿使呼韩邪与昭君走到了一起。
屠耆欲阻止胡汉和好,假借呼韩邪之名侵袭汉朝边塞,消息传来,朝野大哗,幸而被及时揭破真像,这才平息了事态。被指定和亲的平都公主不愿远嫁匈奴,以死相威胁。呼韩邪向元帝表示愿意迎娶一位普通汉家女子,元帝大感欣慰。皇后王政君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加紧活动,想送昭君出塞和亲。一直暗恋昭君的王莽为使昭君获得幸福,不计私利劝说元帝,而画师毛延寿更是把王昭君出塞当成自己的生命,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泪痣,种种机缘,促使元帝决定让昭君出塞和亲。
未央宫,昭君上殿,艳惊四众,元帝大为后悔。张博借机鼓动元帝以汉俗为名留昭君在宫中,呼韩邪欲携昭君出走,昭君深明大义劝阻了呼韩邪。
淮阳王向元帝建议瞒天过海,以平都公主假冒昭君。为阻止元帝妄为,王莽随王政君来到甘泉宫,陈说利害,说动太后出面阻止。太后将昭君收为义女,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呼韩邪和昭君终于辞别亲人,离开长安。
途中遇到屠耆的袭击,为救昭君,表哥赵遂重伤而死,众人为其立了青冢。而一直对昭君倾心的江湖高手殷如墨,则一直追随昭君来到自己的出生地匈奴。
回到王庭后,为确保匈奴的长久太平,呼韩邪带人马西征屠耆。殷如墨借机骗昭君离开王庭,后被昭君识破,脱身逃走。但却因此引起了呼韩邪和昭君之间的误会。殷如墨自认与呼韩邪有杀父之仇,前来行刺,却误杀自己的父亲日逐王先贤掸,后惊闻身世,从此远居雪峰绝顶,发誓永不下山,苦修赎罪。淮阳王阴谋败露,与张博饮鸩自尽。
晋庙大礼上,呼韩邪问昭君:你还想长安吗?昭君说:我所有的一切都在匈奴,和你在一起。
昭君出塞后,汉匈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
观看此剧,可谓心旷神怡。昭君的美不仅是外表,在精神世界也是无人能及,无人能比。她与呼韩邪的爱情更是让世人羡慕不已,真是上天的安排,绝配!当然,剧中众多人物的个性心思也是五彩缤纷,明争暗斗扣人心弦。而其中的景物也是很美的。特别是在草原的画面:一片辽阔的景象,望无边际,让人看了不禁胸襟开阔。战场上的英雄好汉也让人佩服,同时也深感国家动荡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看了一部好剧真能让人胸襟开阔!
这部长长的历史剧,我是从中间向两边看的,或者正因为是中间部分,正是剧情最为精彩的地方,所以才那么容易吸引我的注意,让我每个中午牺牲午睡,就为看得央11一集半集的《昭君出塞》……坚持了一段时间,终是熬不过剧情的诱惑,忍不住上优酷看个痛快——
在还未融入这部归类为“历史剧的”《昭君出塞》前,会考虑诸如女主角是否配得上王昭君的“闭月”之貌、男主角的嘴有些奇怪、皇帝的懦弱是否与历史上的相符、用语怎么又是古今夹杂之类的旁的问题,渐观渐入,不自觉就忘记了与历史对照,只是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去接近里面的人物,认识他们,感受他们。
这部浩大而冗长的剧集,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不同的用处不同的安排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结局,赵遂于其间,不过是一个重要的配角或是次要的主角?当然,他也是一根线,整个舞台就是由他和殷如墨的最终结局拉开帷幕并且收场的。
这个剧中,把目光投注在昭君身上的男子有很多,这些个男子,因为不同的心思不同的欲望和自身不同的质素会走上不同的路途有不同的行为,最后的结局也各异;这些个男子,赵遂该是昭君心里最深刻的一个吧,也该是最初的一个。虽然最后收获昭君的人和心的只有一个(当然不是赵遂),但是她的心里肯定会有不同高度的阶梯,坐着这一个、那一个人。
爱慕他的智慧和气节,敬佩他的坚持和守护,慨叹他的遭遇和不幸,心痛他为了他的坚持而做的决心和行走的每一步路。
里面好几回的生离死别,还有往常最容易愤恨和落泪的冤枉陷害无奈都忍住了,然而看着他为了自己的坚持所走的一步一步,我忍不住了:看着他陷进无路可走的地步,有着清晰的头脑却不能有清晰的身份,只能远走关外,为了有一处容身之所和为自己心爱的人做最后的事,扮成哑巴;看他为了防止被识破身份,狠心将自己砸向硬石,毁掉了自己的容貌和一只眼睛;看他为了混淆自己的身份,一口咬下了活生生的老鼠……
很难受,忍不住为这样一个男子落泪,敬佩他的爱,心痛他的爱。
很难受,这种难受已经超越了对于殷如墨被人利用了仇恨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身父亲的难受,也超越了对赵遂的最终死去的难受。因为他的死正如他所说:别为我流泪,一辈子能这么死,我很满足了。
他是一个英雄。草原人说,他是苍穹翱翔的大鹏,注定要被万世敬仰。
看到后来我也分不清到底是稽侯珊成就了罗嘉良还是罗嘉良成就了稽侯珊,在这个过程中,我已经把他们两个浑为一体了。卫律来报呼图吾斯的死讯时,稽侯珊去扶他,卫律说完他忽然一动也不能动,良久口吐鲜血,踉跄而倒,被左轶秩訾王扶稳后咆哮道:发兵!直取王庭!!很久很久以后那个镜头还常常在我脑海里盘旋,不得不说,罗嘉良是一个好演员。
很少见的英雄主义题材。
他的性格是豪爽的,千杯不醉,他的内心却又是柔软的,儿女情长。他可以以一敌众,寥寥数语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也可以生死不顾,单枪匹马夜探未央宫,他面对阿诺兰直白而热情的示爱果断回绝,他的部下问他为什么,他说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他对她说那你就等吧,他对她说有没有她都一样,他对她说那也不行,他用那么干脆利落的回绝,来小心翼翼的维护对昭君感情的忠诚,萧善音知道呼韩邪和亲当晚留守未央宫时唏嘘道,他未免也太大胆了,他也太多情了。这种个性让呼韩邪有了无懈可击的人格魅力。而最后,我终于在冗长的对白与纷繁的情节里被感染了。
王昭君与呼韩邪的一见钟情是一个戏剧化的情节。一个再叱咤风云,再光芒万丈,再顶天立地的男人,在生命的某一天总会出现一种皈依。但庆幸的是,他遇到了最合适的那个人。这不仅仅是英雄美人式的结合,也不仅仅是一种空洞的政治联姻,也许它要更高尚些。我宁愿把它看做上天对一对恋人完美的成全。
所有人都不明白王昭君为什么坚持要远嫁匈塞外,直到许多年后仍有诗人吟道,缘何汉家女,意欲做胡姬。史书或许自有它的解释,但我真心喜欢这个故事告诉我的。仅仅因为一种爱,这种爱,需要她用生命去表白。
呼韩邪的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他的人情味,他说,平都有选择不嫁他的权力,他说婚姻是两厢情愿的事,他说他不在乎和亲女子的出身相貌,只要他能为大汉为匈奴做些什么……这种忍让、谦和让我们一瞬间有了跨越时空的感动,很多人很久以后都不明白的事,他说了,也做了,即便是戏,但是谁能说它一定不是真的呢。在原阳小树林那一晚,他对昭君说,如果她为远离家乡伤心,只要告诉他,说到那一句声音忽然变成低语,那是一种怎样的不舍与无奈……他第一次吻昭君,然后傻傻地问她,会不会觉得他在冒犯她,看到那里一下子觉得心里最柔软的那根弦被触动了,不知道编剧怎么会想出这么纯情的对白。
前几天看天天向上见到捞家,忽然觉得他老了,然后想起高三每天中午放学铃一响一路疯跑到家看《昭君出塞》,今天终于又完整的看完了整部戏。一样的不能释怀。
还有当时每天回忆着写的昭君与单于的对白,现在仍整整齐齐的在日记本里躺着。
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刚查了考研分数,时光真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是许地山父亲告诫我们的话。王昭君就是一个愿意付出自己,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西汉时期,两年战争,百姓深受苦难,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和平,汉朝答应与匈奴通婚。当宫女们都犹豫不决,要不要去遥远的匈奴的时候,王昭君这个号称“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姑娘,为了两国的和平,自愿报名远嫁匈奴。住在塞外,从此见不到父母、亲人,心里不免难受。但百姓都尊敬她,打这之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六十多年没有打仗。
为什么王昭君会受到百姓的爱戴呢?是因为她善良、友善,她教百姓使用先进的工具,种植适合当地的粮食,愿与百姓同甘共苦,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留在了塞外,为了国家和平,出塞又何妨呢!“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从中可以看出王昭君心中的思念之情,但她是坚强的',她为了汉朝,嫁给了从未见过的人,甚至连他叫什么都不知道,一路上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到匈奴,她无怨无悔。她不仅有绝世美貌,还有一颗璞玉浑金的心。
看完这个故事,我蓦然想起刚结束不久的葫芦丝比赛。我刚拿到谱子的时候,看到那密密麻麻的音符时,甚至怀疑自己能不能吹下来,心里感到就要崩塌了一般,但我没有被吓倒,想着要做一个对班级有用的人。我没有放弃,每天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一有空就拿出葫芦丝来练习。一星期,两星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我终于跟上了大部队的节奏。后来我与其他六十多个同学一起代表学校走上了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的舞台。那天在现场,正是寒冷的大冬天,我和同伴们个个都穿着短袖表演服,站在后台瑟瑟发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彩排,我们坚持下来了并且做得很好,当走进舞台的那一刻,看到观众眼里的期许,我们有重新精神焕发。最后,我们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增添了荣誉。
王昭君的故事也会一直激励我,要努力打好基础,练好本领,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坐在小姐的身边。看宁静的月光勾勒出姣好的面容,再皎洁再美的月光也无法和你相比啊,我貌美绝伦的小姐!然而你选择了离开。离开那金雕玉砌的皇宫,踏上了奔向大漠的马车。
长安城渐行渐远,只有那明月仍不舍地追随。 你的决定震动了整个皇宫!当他们看见你惊世的容貌,都愣住不能言语。我的小姐啊,还记得当你走入殿堂,满朝文武的惊诧吗?还记得元帝看见你时骤然苍白的神色。
你的决定震动了整个长安城!看看那沿街驻足惊叹的百姓吧,或者,想想临行前的.那个夜,连月亮也深躲在云后哭泣,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你曾说你爱江南水汽氤氲的小桥流水人家,你曾说你梦想骑一匹轻快的马,打江南而过,让欢笑融入滚滚的长江水。可是,你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干旱荒芜的大漠,选择了漫天黄沙的孤寂的异域生活。
马蹄声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两侧是笔直的白杨,光洁的躯干刚直而美丽,或许,小姐,你是那白杨吗? 月亮爱恋你的脸庞,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你如花的容貌?
曾亲见别的小姐悄悄拿出私藏的金钗玉石塞进毛延寿的手中,那画布上的人儿立刻便增色万分。我气愤之余也想让你寻那条捷径,毕竟寻得元帝的宠爱才会有出人头地之日。 但是,你却拒绝了,拒绝卑劣的“捷径”,拒绝向毛延寿们低下你高贵的头!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眼中的白杨,坚强而笔直。
还记得我们在太液池上荡舟嬉闹吗?姐妹们都掐着那朵娇艳的荷花说最美,而你,却独独把目光投向岸边静静绽放的不知名的小花。你并不爱恋这种锦衣玉食的骄奢生活。多少个夜晚,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你仍在灯下翻着那泛黄的线装书。 拨开纷繁的是非,透过你耀眼的光环,我看见你的宁静你的淡泊,你的坚贞不渝你的忠于心灵,当华美的叶片都落尽,你白杨一般屹立的身影,清晰而美好。那一瞬,我忽然理解了你的选择,确在情理之中。
马蹄扬起细小的沙尘,折射着皎皎月光,折射出一个安宁而美好的未来。
高中时候第一次看,那个时候完全是冲着咱家马浚伟在里边的友情客串去看的,结果看着看着还觉得挺好看的。
很不错的电视剧,服装、场景、道具之类的东西都很精致,演员们也都是实力雄厚。当时觉得罗嘉良太傻×了,结果整本电视剧看完之后发现演的出乎意料地好,倒是我们家马浚伟有点过于迂腐和做作了。尤其是那双眼睛,特别传神,果然经过了时间的沉淀之后当年TVB的偶像小生也逐渐有岁月的男人味道了。
刚开始看李彩桦演的王昭君的时候,觉得也就是一般般的一个美女,大眼,小嘴,长脸,也是一般般的外形设计,结果越到后来越看越漂亮,尤其是大殿上成亲时的一幕,以及后来去了匈奴之后的胡人服饰,特别惊艳。就是有点呆了,只演出了昭君的典雅,没有演出她的灵气。
不过本剧的配角们可是大大地闪光!
首先我要说的是姚鲁演的郅支单于和袁立演的颛渠阏氏。姚鲁太帅了!!!太有型了!!太MAN了!!!!我喜欢的型啊!!!!但是当时跟后桌很鸡冻地讨论的时候貌似被她深深地鄙视了= =袁立也很美!!超级地惊艳,而且这个女人一旦成熟了,有演技有内涵了,气质跟李彩桦这种花瓶根本没得比。那才叫草原上最美丽的太阳啊!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风流尽显!
接着是吸引我看这剧的“罪魁祸首”,王漭(我也不知道为啥要把莽加上三点水,大概是觉得戏说成分太多了吧- -)的扮演者马浚伟。作为香港投资的电视剧,剧中出现香港演员那个是绝对避免不了了,首先两位主演就全是香港人,我家马浚伟是作为友情客串出现的。导演倒是挺会挑人的,知道该由谁来演王莽这种儒生。那必须的,当年马仔演的曹植、章崇文、周世显甚至康熙,哪个不是风度翩翩的读书人?这次挑他来演王莽,倒是挺明智的。可惜吧,不知道是造型的问题,还是配音的问题,总觉得这个王莽怪怪,不及其他人亮眼。- -
另外还有七七八八的各种配角,像茹萍演的王政君,唐国强的汉宣帝,尤勇的反派,都是相当不错的。不过年轻一辈的角色让我大倒胃口,神马莫名其妙的婉儿,赵遂,殷如墨,演技不行,太烂了!不过那个演平都公主的小姑娘倒是长得很漂亮,可惜我一直不知道她叫神马名字,下次留意一下字幕,恩恩【被打】。
总的来说嘛,这本电视剧就是在高举民族和睦大旗下,对于昭君出塞故事的高度YY和修改,并一次为基础,添加若干原创角色的同人再创作。要想从里面看到历史?那算了!要想当做一个好看的电视剧来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 电视剧潜伏观后感
★ 电视剧暗算观后感
★ 功勋电视剧观后感
★ 电视剧蜗居观后感
★ 电视剧金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