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和妈妈一起长大读后感(共含13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newpow”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和妈妈一起长大》。
这本书的作者叫庞婕蕾,她写过《莫利的假期》、《我会想念你》、《橘子味的夏天》、《最好的尾巴》等三十多本书呢!
在书的封面上画着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在晶莹透亮的冰面上滑冰,就像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美好的画面就已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主人公艾纳纳和她的妈妈如何一起长大的。以前,她的妈妈总爱打扮,恨不得整天都去商场逛街、购物,可是有一天艾纳纳的婆婆生病住院了,她的妈妈不得不承担起家务。从那天起,她的.妈妈不再逛街、购物,有空还会带着艾纳纳参观民工子弟学校,为他们捐书......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妈妈。以前我妈妈也不会做饭烧菜。有一次,只有我和妈妈两人在家,“妈妈,我们晚上吃什么?”我问道。妈妈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自己做。菜做好了,妈妈皱着眉毛端着菜摆到餐桌上,不高兴地说:“土豆丝好像有点焦,麻婆鸭血豆腐水太多,菊叶蛋汤有点咸......”我听了,立刻用筷子夹起它们放进嘴里,“嗯,土豆丝真香!麻婆鸭血豆腐是我的最爱!菊叶蛋汤真好喝!”妈妈听了,脸上笑开了花:“妈妈下次一定再努力!”吃完饭,妈妈就去打扫厨房、客厅和卫生间,我就负责整理收拾房间。我们一起劳动,不一会儿,家里变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后来,我们靠在沙发上,美滋滋地看着整洁明亮的房间,享受着我们的劳动成果。从那天以后,妈妈常常会做菜给我们吃,不仅味道棒,而且会创新!
原来,不仅仅只有小孩子在长大,大人也不例外,妈妈也在长大!谁都会长大!
我爱妈妈,妈妈爱我,我很享受和妈妈一起长大的快乐,我们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一提起“妈妈”这个词,我立刻就会想到,慈爱、伟大、无私奉献、严厉。可是看完这篇小说以后,我对妈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会撒娇的妈妈,她像妹妹一样需要照顾,她像朋友那样可以交往,不再是管好孩子温饱,整日地喋喋不休的教育孩子的那个样子。她会在你面前哭,要你来哄她,也会像朋友一样不高兴时和你翻脸,能和你一起生活一起成长长大的妈妈。
书中艾纳纳的妈妈就像是她的姐妹,朋友。有时会向艾纳纳撒娇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有时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艾纳纳要她分享,有时需要艾纳纳的帮助才能做好自己的事。可艾纳纳却十分享受这份感觉,因为在这个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的社会中,长辈的过分关爱让我们有时变得很自私,有个像妹妹一样来照顾的妈妈,会让我有种姐姐的责任感,有个向朋友一样妈妈我不会觉得孤独。
我的妈妈有时也像艾妈妈那样,我们会一起在画纸上涂鸦,一起在网上养宠物,一起比赛看谁的溜溜球玩的好,每天放学的第一件事我就会想到妈妈,迫不及待的把今天发生的每一件事告诉她,与她分享其中的快乐与烦恼,那时候我觉得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有时候她会为了更好的照顾我放下自己,牺牲很多,那时候我觉得她是最好的妈妈。所以,我从心里感谢我的妈妈,也为有个这样的妈妈感到高兴和快乐,我喜欢我的妈妈。
《和妈妈一起长大》这本书,是我买的第一本庞婕蕾姐姐的书,这是我读她的书的开始,但肯定不是最后,这本书我整整读了八遍,但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收获,之前就想写这样一篇读后感,但却因为不想草草了事,今天我读了第八遍,终于决心写下这篇读后感,今天我给你们分享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和妈妈一起长大》。
女孩艾纳纳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但她却有一个不普通的妈妈,她和她的妈妈简直就像一对姐俩,有时甚至感觉,妈妈比她还幼稚,妈妈在家里就像一个小公主一样的存在,爱逛街,爱臭美,就是女孩艾纳纳对她的妈妈的评价,但是在艾纳纳12岁那一年,她感觉妈妈变了,妈妈开始搞自己的事业,开始创业,开始学习做饭,暗中疼爱着她,却从来不说,妈妈从之前的小孩子作文Www.ZuoWEn8.Com/,变成了一个称职的妈妈,他发现,那个逛街喜欢血拼的公主,在悄悄的成长,他的梦想是,牵着妈妈的手,和妈妈一起长大。
在这本书中,妈妈从一开始那个爱臭美的小孩子,小公主,逐渐成长起来,妈妈最明显的成长是,她在为一所贫困小学的学生筹集书本,在这一年中,女孩艾纳纳经历了许多成长,这些成长妈妈陪她走过,为她解忧,她曾经想过妈妈是不是不爱她?但到最后她的结果都是妈妈是爱她的,只不过自己还是一个小公主,没有做好准备,但作为一个母亲角度来讲,她确实是称职的。
和妈妈一起长大读后感600字作文
暑假,我读了《和妈妈一起》起这本书。这本书主要是说艾纳纳和她的极品妈妈发生的趣事。她的妈妈没时间开家长会,却有时间听美容讲座,她乐此不疲地参加各种时尚发布会,可以从上海的.东北角逛到西北角。她的妈妈不赚钱,可零花钱比谁都多。艾纳纳喜欢看书,竟然一有次因为看书收到了学长的“情书”,造成了甜蜜的烦恼…….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趣,诙谐,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而且这本书连细节写得都很精彩。
虽然作者写的语言朴实,但能“抓”住读者的心,和读者发出共鸣。其中有一篇写到艾纳纳有近视的趋势,所以她外婆就控制她看电视的时间。有一天,她看过娱乐新闻,还想看音乐台的节目,她外婆就语重心长地说:“你看过娱乐新闻了,不能再看了,眼睛坏了就不能治了。”结果她妈妈也在一旁附和。艾纳纳心有不甘,想:真不公平,妈妈天天看电视,上网才是用眼过度。这些话写出了我的心声,我也有这样的经呢!有好多次,别人送了一些糖果给我吃,我还没吃几颗呢,结果其它的糖都不见了。后来发现给妈妈偷吃了。我气愤地问她为什么,结果妈妈大言不惭地说:“你在换牙阶段,不能多吃糖,会蛀牙的。我都一把年纪了,蛀牙没关系的。”说完还对我挤了挤眉毛。你说我的妈妈是不是奇葩?不过,就算她这样老是和我唱反调,我还是很喜欢她。
其实,以前我以为成长是很可怕的。长大后,我不能向父母撒娇了,父母也是变老,会满头白发……..可是现在读了这本书,觉得成长也是很快乐的。只有经历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品尝到成长的滋味,才能让自己有丰富的阅历,才能快乐地长大!
每当我想起:“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这首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善良而美丽的妈妈,妈妈性格开朗,好强,做事雷厉风行。如果说妈妈有什么缺点,那就是爱唠叨。这些都体现在她的工作中。
每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妈妈就会站在一旁开始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我听了非常烦,我觉得您不像是一个妈妈,而像一个唠叨婆,一天到晚总是在我耳旁唠叨个不停,每当我听到您唠叨我,就觉得我在您的眼里总是长不大,永远都是一个小孩子。
且不说每天从早到晚,见着我就要唠叨上几句。就拿那次洗碗吧!吃过晚饭,我刚好接上了一盆热乎乎的水,准备刷碗,可是妈妈偏在这个时候走来, 说:“儿子,别洗了,洗你也洗不干净。”我说:“让我试一次吧,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第一次,我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可是爱唠叨的妈妈站在一旁虽然没说什 么,但是可以看得出你的神经比我绷得还要紧。我拿起一个碗,正在认真地洗着,可是你的唠叨又来了,这时说:“儿子,洗碗的时候要用一手来拿着碗,另一只手 要用布子来擦”。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碗来唠唠叨叨的做着示范我一不留神,手中的碗就掉在了地上牺牲了。我生气的对妈妈说:“看你还唠叨吧……”
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妈妈唠叨,在吃饭的时候唠叨,看电视的时候还唠叨……我真希望妈妈您改掉这个坏毛病,不要再唠叨我了,我已经长大了。
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了,我想独立自主。
妈妈,我已经是个六年级的学生了,可您还一天到晚叫我“乖乖”,别的同学做饭洗衣服什么都会,而我是一个小公主,什么也不会,连洗双袜子都有要您帮忙,您多年来对我溺爱我,使我变得任性、蛮横。
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项作业,说让我们为妈妈做一件事,别的同学为妈妈做饭,而我什么也不会,可是不能让别人看我笑话呀!我经过“深思熟虑”后,我决定为妈妈煎个蛋。可是,平时看妈妈煎蛋轻轻松松,挺简单的,可当我真做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先把两个鸡蛋放在锅边,等锅里的油热了,我赶紧把鸡蛋敲破倒在锅里,哎呀,里面怎么连壳也掉进去了,怎么办呢,我伸手去挑蛋壳,“哎!”烧到手啦!怎么办呀!我都急哭了,再看看锅里,蛋都焦了,我连忙把气关掉,哎呀,还没放盐呢!我用烧红的手拿起盐对我烧焦的蛋一点也不小气,一下盐淹过了蛋。我摇摇头,端着我的“杰作”向妈妈走去,妈妈吃了一口,连忙说好吃。这时,我看到妈妈那乌亮的黑丝已经泛了点点霜花;皱纹爬上了妈妈的脸,不再是光洁红润了;那粗糙的手,那已不再挺拔的腰身是为了这个家而付出的代价,我再也忍不住了,扑进妈妈的怀抱,“妈妈,我爱您!”妈妈欣慰地笑了笑,朵朵泪花在眼边闪光。
成长,就如春天里刚发芽的小草,只要有阳光,便势不可挡;成长,就如夏天里的暴雨,只要经历电闪雷鸣,才会有豁达开朗的一天。它就像一盆盆栽,总是悄然无声的,但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无数的坎坎坷坷,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你都快成长起来。
放学回家,要过马路。车道上的车市来来往往,可就在你的身边,突然,拄着拐杖 走过来的盲人,这时,我的手毫不犹豫的伸了出来,搀住了老奶奶的胳膊,他笑着对你说:“姑娘,你真懂事。”我学会了助人。
不知在何时,我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辛苦。回到家,我先放下手中的书包,做完作业,就去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晚上,给爸爸妈妈捶捶腿,捏捏肩,当一回按摩师。我学会了帮助妈妈。
每天的脏衣服,我能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学校,见到老师,“老师,您好!”这句话便脱口而出。我知道怎样尊重老师。
遇到不会的题,自己上网查找,自己独立完成。与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从刚落地的无知娃娃,逐渐成为一名懂事、孝顺而又优秀的好学生、好青年;还会做许多事情。
我为我长大而高兴,长大的感觉真好!
今天,臧老师给我们念了《学会长大》这篇文章。其中“学会认清自己,不是很好,也不算坏,不要把头扬的很高,也不难眼睛听别人的脚。”这句话让我感受颇深。
“认识自己”对于心灵的健康和完善是十分有益的。然而,认识自己并非易事,人得自我意识是有一个发展和过程的。我们平时常常听人说:“我对自己最清楚”“难道我对自己还不了解吗?”其实讲这些话的人中间某些人对自己并未真正了解,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要么估计过高,要么估计过低。
但做人不能自卑,也照样不能自负。对自己估计过高的人,往往自尊心过强。有自尊心是好的,则太强则会有害心身健康,这种人往往以自己的长出比别人的短处,总看不起人,目中无人。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不高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自己估计过低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本是一种美德,然而,事事处处都觉得自己不行,也是一种有害心理健康的意识。例如:在学习中甘居下游,缺乏进取精神;在事业中缺乏信心,无所作为;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惭愧,羞怯,畏缩,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反应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极暗示。
所以,我们应树立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客观认识与评价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健康快乐向上的人。
一、停下,重新认识自己
成长的路上最难明白、看透的就是自己的问题。一个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问题,却看不清自己的`。也许你还困扰在自身的缺陷中,迷茫在别人的眼光中,也许你还在模仿着别人,在别人的声音中徘徊……停下!从现在开始,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也许,你会发现自己不一样的一面。
二、糟糕的情绪
人不是机器,青春期的孩子更是如此,青春会有叛逆,可不加控制的负面情绪却是可怕的,原本简单的问题会变得复杂,情绪的背后有我们不曾想过的真相!
三、头疼的人际关系问题
人生不是孤岛,成长之路上有同学、朋友、老师和亲人相伴。我们到底该如何与他们相处?我们经常会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头疼、焦虑,我们该学会突破人际相处的“囚牢”。
四、学会面对未来
我们儿时都有梦想,当科学家、警察、老师……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梦想逐渐远了,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我们只有清晰地明确自己的目标,才会找到成功的路!
成长,我们也许没准备好,但它来了,既然这样,那就用毅力、用智力、用梦想征服它。
我怎样长大?这是每个人都曾思考过的问题,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我这样长大》一文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述了作者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文章通篇讲述了作者儿时的回忆,从放学路上和伙伴慢慢腾腾行走;到为了有趣故意打搅妈妈写作;再或者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在草原上自由嬉戏,捉蚱蜢;最后到生活中妈妈的唠叨和为我们讲好听的故事;这一个个生活上稀松平常的小镜头是那么平常却有是那么真挚动人,溢满了作者童年的快乐。
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令我感触很深,当夜里“妈妈”开始写作时“我”和哥哥便开始捣乱等她来,一次又一次,她就会做出“狠”的样子,打我们却总也打不到,事后作者终于明白她不是真的打不到啊。我想:母亲的举动,文章的细节。无不蕴含着母子间浓浓的爱,这种爱使作者成长 。
文中作者在母亲的关爱下成长,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低头看看身上干净整洁的衣服吧;回家看看桌上可口的饭菜吧;无一不是母亲对我们的关怀,它让我们无虑的生活,快乐的学习,轻松的玩耍・・
在父母的关爱中,在老师的教诲中,在知识的灌溉中。我原来是这样长大!
每个人都是从小时候逐渐长大成人的。可是您记录过您的长大过程吗?您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
《我这样长大》的作者华飞是如此长大的。
小学的学校离华飞家只需用10多分钟就到了,可是华飞通常需要两三倍的时间,因为华飞和伙伴边走边玩,每次还到小店看有没有新的玩具“乐高”。回到家中先写作业,然后在饭桌上给妈妈报告当天的学习成果。哥哥的作业写得很快,但不喜欢带我出去玩。有时妈妈带我出去放风筝,捉蚱蜢,非常开心。
晚上的时候,我与哥哥一起玩游戏,捉迷藏,目的是为了让妈妈无法工作――写作。妈妈每次打我,却都打不到,妈妈不是真的打不到,而是不舍得打,等到我们筋疲力尽时躺到床上,工作了一整天爸爸回来了,亲切地抚摸着我们的头说:“孩子,晚安。”()
作者的长大,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可以看出作者的调皮和聪明。同时也认识了作者那慈祥的母亲和体贴孩子的爸爸。
作者的长大,实在是太有趣了,我们也应把自己的长大乐趣记录下来,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
长大成为自己的美好回忆!我相信,大家都会保留起自己的这份美好回忆!我相信!I believe!
我今天读了《我不想不想长大》,听到了主人公的话:每个小动物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对小动物来说,长大就是竭尽全力活下去!所以只要竭尽全力了,我就不再害怕什么,也不再害怕长大了吧?
这本书主要讲了:男孩扇贝超级喜欢小动物。一早醒来,就有四只小鸟在他被子上踱步加撒尿,还有一对“闷皮”小兔子比较黑和比较白。可是这些小生命都离开了他。为了填补伤心的空缺,蒜泥带回来一只传说不会长大的迷你小猪。扇贝叫它荷包蛋。荷包蛋让扇贝懂得了享受食物和爱,更拥来了新的理想:吃好一点,睡好一点,每天都过得开心一点,最好一直做小孩。没想到荷包蛋,家里容不下它了,扇贝能为它找到生活下去的理想家园吗?在这个故事里,奇趣、快活、感人与温馨,绝对一样也不少!
文中的扇贝他第一超爱食物,所以第一最怕小动物离开,第二最怕长大的'压力和烦恼辫子姐姐郁雨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男孩养动物的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动物的可爱、憨厚、顽皮、白白胖胖和好吃懒做。让我们心中的想象的动物变得更加可爱,一点儿都不脏的动物。
有一个东西,它会陪伴着你,让你开心,它就是我们几乎天天可以看见的小动物们。
不想长大读后感范文二
假期我看了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我不想不想长大》。
听了名字,想到了是一本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吧?那你就错了,虽然有人,但是里面的内容会让你大吃一惊。
书里讲了:一个叫“扇贝”的小男孩,他很喜欢小动物。但在他家的动物全都远走高飞了,因此他很伤心。后来,他的妈妈“蒜泥”给他买了一只“装在茶杯里的小猪”,扇贝为了不再让那些小生命不翼而飞,仔细的看护着小小猪。因为他特别爱吃荷包蛋,所以给迷你小猪起了个名,叫做“荷包蛋”!但是,“荷包蛋”不知为什么想吹起一样越长越胖,家里最后终于装不下巨型小猪啦,扇贝带着“荷包蛋”悄悄开拔啦!扇贝找到了网上神秘的波鲁克先生,但最后还是惨败。在城市里,他最终还是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家。但是,波鲁克先生说,每个动物都有一颗纯洁的灵魂,所以,胖胖的荷包蛋一定会变成小小的天上的星星吧!
最后,这个故事特别感人,扇贝哭着,但还是愿意和荷包蛋在一起,可是他知道,任何一个生命都无法挽回了。
《长大不容易》的作者是家喻户晓的“知心姐姐”卢勤。读这本书就像在与“知心姐姐”聊天,倾听她的育儿经验,但更羡慕的是她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在多年与孩子打交道中积累下来了一些育儿的智慧,更透出了一个真理:优秀的孩子来源于母亲的优秀。我看的非常感动。
知心姐姐卢勤从一个小孩尚在母腹中开始写,到分娩的那一刻,到一个月,两个月,六个月,一年,进幼儿园,进小学,上初中,上高中,读大学,谈恋爱,结婚,生子,再写到面临至亲的人去世。其中有无数个让你催人泪下的故事。全书的主旨也是要告诉我们,尊重孩子,尊重人的自然天性,要快乐!要有阳光的心态,而不是愁眉苦脸!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而不是冷漠地袖手旁观。书中有着大量作者自己亲身经历的案例,曾经冰封的心灵被阳光所溶解,对父母的仇恨化作了理解。“关爱无国界”,一批批美国的、欧洲的中学生来到中国最贫穷的地方进行帮助,这些养尊处优的小老外们面对中国学生在贫穷中的发奋读书,流下了眼泪。书中的鲜活事迹比比皆是,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舟舟的故事,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等等。
看书的过程中,无数次泪水模糊了眼眶。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明白了心态对于人的一生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要说最大的体会,还是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父母,孝敬父母!我不会让“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
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和儿女都该看的书!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但什么对孩子好?只有经历过才知道,从别人的经验中科学地学习,长大虽不易,我们还是能陪着孩子“慢活”,一起快乐地成长!
★ 我和父母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