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杜拉拉升职记读书心得800字(共含9篇),方便大家学习。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垃圾熊”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每个人都是杜拉拉,每个人都做不同的杜拉拉,如何在职场华丽转身,如何让自己稳重求胜,我们需要别样的杜拉拉!
看完《杜拉拉升职记》,每个观众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有的人佩服杜拉拉从菜鸟到达hr经理的华丽转身,背后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有人则为杜拉拉在事业和爱情得到双丰收而庆幸。
我所看到的则是,全球500强企业db给了杜拉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而杜拉拉也因为不懈的奋斗,顶住压力——那种令她几乎快要窒息的竞争压力,最终成就了一份事业。可以这么说,db造就了杜拉拉这样的职场女性,同时反过来,杜拉拉也给db创造了辉煌,所以,她的地位可以算是举足轻重!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需要像杜拉拉那样的人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像杜拉拉那样,既有才能又能经受住生活的压力和考验,毕竟在同一个公司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杜拉拉,那么这就要求大部分企业员工有应变处事的能力。
在一个公司,小李比小张聪明多了,但是奇怪的是,小张却升为了部门主管,小李很不解地去问经理,说道:“我哪里不如小张了,为什么只升他不升我?”
经理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拿出了两份策划书,是之前布置给他们的项目方案策划。经理拿起小张的那份策划书递给小李,示意叫他看下。
小李似乎有些轻视地翻开那份策划书,看着看着,他愣住了,没想到小张的策划书有好几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很好。
经理见小李愣在那儿,于是对他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小张会升职了吧,因为它的方案让人感觉选择性增多了!你知道为什么小张会想出这么多的方案吗?”
小李摇了摇头,经理告诉他,小李善于利用网络,他在一个叫的网站,学到了很多策划方案,这样结合自己的想法,再融合起来,可以说是很完美的策划书了。经理对小李说道:“这个时代,不是仅仅聪明就可以的,要学会利用各种办法去完成一件事,不要局限一种思维。”
的确,虽然没有那么多的聪明能干的杜拉拉,但是只要有了可以懂得集思广益的杜拉拉,我相信这个企业会有前途的。对于公司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别样的杜拉拉!
阳春三月,本是春暖花开,可是江南却逃不出阴雨连绵的爪牙
校园里那些被春雨洗礼过的树木散发出润泽而透明的气息
抬头,一群雏鸟试飞的天空,明净透彻
我在想,我们还能过多久像鸟儿这样自在的校园生活
是的,还有一年,我们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职场压力,稚嫩的羽翼该如何变得丰满,我们不得而知…
在人生这个大舞台里,作为女人,我们至真至纯的特性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卖弄和幻想,杜拉拉也不例外,她的中产阶级梦充满了矛盾,焦虑无所不在,机会却也四处蛰伏
事实上,就大部分情况而言,大学毕业后没有干上15-,就期望成为中产阶级是不现实的
而杜拉拉,这个有毅力又肯钻研的女人
在db工作的八年里,凭自己的能力不仅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助理升迁为行政经理,还在广州买了一套房(首付八万是在进db之前存的),有了自己的投资,可以随心所欲买自己喜欢的名牌衣服,当然,她也曾为一条不肯打折的buberry 围巾纠结过,但这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在购物时共有的特性。这样的中产阶级生活,是多少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所向往的。
当拉拉审视了一系列因素之后,发现继续呆在db已经没有更大的发现空间,所以选择跳槽。让她下定决心的最后一根稻草应该是在被安排和别的hr经历一起去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参加db中国的销售年会的时候
,由于级别关系,在住宿问题上弄得她自觉无趣,矮人一截
时光想沙子不由分说的从我们指缝间溜走,转眼间,拉拉已为找工作的事情奔波了半年,她发现一个月前投出的简历毫无音讯,毕竟她要应聘的是从未接触过的c&b经理,这份简历是在她仔细研究过sh公司和它的招聘条件后才发出的,因为她觉得sh公司还是有可能会接受像她这样有瑕疵的应聘者,所以当发出的第一份邮件石沉大海吼,不服气的杜拉拉再次发了一份简历,虽然奏效,可是面试之后又没有了下文…
无意中看到网上点击率最高的影视剧是《杜拉拉升职记》,正好北京台在播放,所以先看了电视剧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没有看全,只看了后面几集。感觉还不错吧,王璐丹版的杜拉拉年轻,善良,敬业,既是白领丽人,又是“劳动模范”,还是“女雷锋”,大孝女,最后的结局也不错,赢得了爱情事业双丰收。美中不足是为了衬托这个女劳模,活雷锋,贬低了别人。比如王伟的前女友黛西——不顾公司利益,打击报复,泄露销售情报;再比如拉拉的前男友为了一己私利,竟做起了商业间谍。这种对比衬托让人看了不太舒服——好朋友居然如此打击报复,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些可怕呢?
因为没有看全电视剧,还急于想知道同题作品才女徐静蕾是如何演绎的呢?所以选择了观看电影版的《杜拉拉升职记》。电影的效率就是高,好几个镜头叠放,音乐也是快节奏,哦,真是感觉都市的白领们生活够紧张的。再说蕾蕾版拉拉比较成熟,大气,还装着点小可爱。处理的好的地方就是王伟的前女友——玫瑰(电影里叫玫瑰,电视里叫黛西),看到王伟有了新女友,虽然心里很不舍,在公司聚会时与王伟缠缠绵绵共舞一曲,然后华丽转身,潇洒而去,显示了现代女性特有的气度。这一部分让莫文蔚(饰演玫瑰)演绎的精彩浪漫,耐人寻味,感觉比电视剧中打击报复版的要痛快,要好看,要现代。
比较来说,王璐丹版的拉拉更认真,更敬业,更年轻;徐静蕾版的拉拉更自信,更生活,更多的展示了内心的焦虑,彷徨,爱恋;或许应该叫——《徐拉拉情爱记》更贴切些。
电视剧版的拉拉表现得更加细腻,内容也更丰富;电影版的更精练,时代感更强。同一个题目,同一个小说,改编过后却是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内容。导演和编剧的二次创作还是煞费苦心的。
《杜拉拉升职记》它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 半年前我就下载到桌面上,但一直没时间看,只看了个简介,最近我用了三天的时间把 32集看完,感触最多的是很贴近我的工作和生活, 从拉拉身上,我彷佛看到自己的影子, 这也是我能耐心看完这么多集电视剧的原因之一吧。职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熟悉的名词,职场意味着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一个和领导与同事心智较量的战场,你能在职场站稳脚跟,你就赢得了事业,嬴得了人心。
然而,在职场中如鱼得水的能有几人呢?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如果不好的话,尽管当面说话很客气,背转身就会有人骂你这是常有的事情,职场险恶。在职场我体会最深的一条:一定要和领导保持一致,不然的话你死定了!
还有,职场不带私人感情,不说私事,只谈工作,假如你和同事业余时间不往来的话,在一个公司很长时间别人根本不会了解到你的生活现状是什么样。活力,原则,勤劳,学习是职场必须具备的品质,永远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身心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努力为了自己的目标去打拼,在拉拉身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令我们敬佩和向往的品质:善良,责任感,坚忍不拔,率直,工作踏实,勇于挑战,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这些看似很简单也很朴实的性格看上去不算什么,但是如果让我们自己拥有这种性格却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这些熠熠发光的品质也是职场生存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总之成功不是别人能给予的,幸福也是要靠自己打拼的,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靠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
现在,我虽然结束了8年 的职场生涯,但这么多年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告诉我,这不叫结束,而是休整,这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
《杜拉拉升职记》读书心得5》
最初,知道这本书还是学长告诉的,经过学长的引荐,寒假前我搞到了这本书,读完之后,感受如下:
本书的作者李可是一位有十余年外企生涯的职业经理人,典型的欧美500强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使她成为一个生动的热爱生活的人。
书中呈现了一种目前我们不曾经历但不久后我们必定要经历的一种求职状态和公司生活。主角杜拉拉从一名外企DB中国公共客户部的一个销售助理做起,逐渐升为广州区行政主管,之后开始负责外围区域招聘的职责。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让我们比较详细的了解一下外企生活。
姚杨年过而立竞聘经理失败,怀孕日程遥遥无期;李坤掏心掏肺栽培小苏,反遭小苏翻脸无情;林如成被下属的发财气得发疯,但无从干掉业绩不错的股神杨瑞;TONY林认为培训生制度弱智,却被迫协助好大喜功的HR成就功名。对八十后沙当当而言,爱人不是问题,问题是房子的产权。对七十后杜拉拉而言,失恋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更好的恋情。
书中呈现的种种冲突,矛盾,在当代社会环境下变得很现实,白领们拼命的赚钱,晋升,以减轻日益膨胀的房价等社会问题所带来的压力,在这个竞争社会中,能力变得很重要,尤其是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人际关系,社会阅历,处事经验等等。而这本书在求职面试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很有借鉴意义。读后一思考感觉差距挺大。
和书中的人物比起来,大一的我还略显稚嫩,原本以为考上大学了,可以稍微放松一下,懈怠一下,可是目前看起来为时尚早,生活应该更加放松,更加自信,更加快乐,更加努力,更加充实。储能是当务之急,IQ和EQ都要提高。大一的我们要加油了!
《杜拉拉升职记》读书心得
利用团委轮职之际看了一本很不错的书《杜拉拉升职记》,讲述的是白领生存法则的小说,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没有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杜拉拉一柔弱女子在全球500强的企业中打拼能够获得成功,不仅仅是本身运气好的原因,这与她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在这个企业中任何人都有被淘汰的可能,包括中国地区的总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可以让每一个人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让职工每天都在想如何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如何在这个企业中立足。
运气是偶然的,杜拉拉也有运气差的时候。她刚来的前两年,在她还不是经理的时候,她的上司是助理行政经理玫瑰。玫瑰精于心计,打压下属手腕很多。北京办事处行政主管王蔷最终被玫瑰轻易打发走人即是一证。杜拉拉在玫瑰手下干,心中十分苦闷。可是,凭着自己的聪明,察言观色,小心试探,终于跟玫瑰和平相处。能把差的运气逆转过来,这就是能力,正是杜拉拉有过人的能力,才能使她立于不败之地。
试问自己,当有一天运气、机遇都降临在自己身上时,自己有没有能力把握住,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抱怨自己机遇不好、运气太差,只是我们都没有把握住而已。也可以说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把握机会的准备,让机会从身边溜走,只能望天兴叹。
回想到自己的工作,工作中常常出现太多的错误,自己却没有想想本身的原因,总是找个好一点的理由推出去。感觉出现错误是我运气不好的原因,并没有真正分析错误的所在,如果能够认真分析犯错的.原因,我们今后可能会减少类似错误的发生。人都是在长期的摸索中总结经验,经验教训只能影响有准备的人,因为有准备的人时刻都在分析、在思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发展。我个人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有很多种,能够认识到一点错误并且能够吸取经验教训都可以说是发展。
我的工作是三八制,每个月都要上十天的夜班。在这十天的夜班当中是班组出现“三违”次数最多的,可以占到“三违”总数的90%以上。试问为什么夜班的“三违”数如此众多,有人还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我们思想意识里没有紧张感、没有压迫感。逮到“三违”最多罚款,反正罚的没有开的多,普通“三违”不会危及到饭碗问题,所以都怀着侥幸的心理去工作,这是我们的通病。我们学过金字塔安全理念,每三万起普通“三违”中必有一例死亡事故,也就是说我们身上发生的“三违”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伤亡事故。所以我们要重视“三违”的危害程度。如果我们看到违章作业不及时制止而是任其而为之,那就有可能是发生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的一起伤亡事故,那我们岂不是无形之中成了“杀人犯”。所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杜绝“三违”,为了我们大家的饭碗。
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始终认为这是一句工作中最好的座右铭。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外来的压力就没有自身的动力,我们工作起来就会随波逐流,有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随意思想。我们今后工作中要不断给自己加压,时刻为我们的饭碗着想,为我们自己的前程着想。像杜拉拉一样做一位立足企业的优秀员工。
选煤厂动筛车间团支部赵瑞山
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场新人,她没有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凭着自己的努力、勤奋和悟性,再加上运气,一步步沿着晋升的阶梯爬上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展现自我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拉拉的故事的确更值得我们职场新人参考,也更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是我阅读书籍的一些收获:
1、管理类知识收获
书中介绍了外企中常用的一些管理工具,如用于有效设定工作目标的SMART原则(即Specific—明确性;Measurable—衡量性;Attainable—可接受性;Relevant—实际性;Time-based—时限性。);用于全面评估员工表现的360度反馈(即上司、同事、下级,客户都参与评估);用于规范流程、避免人与人之间矛盾SOP(办事处管理标准操作流程,越是标准化,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就越少);用于综合分析问题的SWOT分析法(即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
2、为人处事技能
书中描述了很多和上级、同级打交道的技巧,以及怎样领导下属,展现出领导力,怎样和内外部客户打交道。
有件事情印象特别深刻,描述了拉拉面对强硬的同事的经过。拉拉负责办公室搬迁工作,但销售总监带头不配合。想明白自己没有退路后,拉拉横下一条心,强硬地对王伟说:“项目的工期太紧,半天我也要争取。不好意思,王伟,今天的搬家安排事先开会和各部门都协调好的,你们部门也是同意这个计划的,到下午6点,这一半的场地就得清场,时间一到,这边所有未打包的东西,都会被当成是各部门不要的东西清走。而且,电话和电脑网络也会卡断。为了不影响大家明天的办公,也避免有用的东西被当成垃圾清走,真的要请各部门抓紧打包好有用的东西。”说完,她头也不回的转身走开。随后王伟十分配合的开始收拾东西。
感悟:面对强硬的同事,一味地妥协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有力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非常重要,你的坚持有时会让他肃然起敬。
3、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拉拉的好学在书中随处可见,包括开始做行政主管时对办公装修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她能够出色的完成上海办的修装工作,并且想问题办事情具有很强的条理性、说服性。后来拉拉在学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也不不断的虚心请教经验丰富的李文华。
再比如,为了更科学的对销售人员进行评估考核,拉拉向建议请销售培训部派人,给区域HR做销售技巧、产品知识以及市场策略的培训。她说:“要先了解业务才能支持好业务,总说外行话的HR无法赢得销售团队的信任和尊重。”
4、管理的艺术
拉拉看到下属周亮设定的绩效目标中,考核标准不够量化,时间性的规定也不明确,于是拉拉想打电话约周亮关于SMART原则进行交流。但她转念一想,对于HR来说,SMART原则应该是很熟练运用的基本法则之一,假如就这个法则再和周亮一二三四地研讨一番,拉拉只怕他会下不来台,搞得大家没意思。
拉拉想了想,劈劈啪啪地开始打字,她虚拟了一个故事,用以解说SMART原则。
然后将邮件发给周亮,正文中写到:附件是我最近收到的朋友转的一个关于SMART原则的小故事,其中的内容比较简单生动。为了帮助下属设置好个人绩效目标,请在一周内给下属就SMART原则做一次详尽的辅导。辅导完成后,你的每位下属都要写一份简短扼要的关于SMART原则的运用心得,请两周内交给我。
周亮看到邮件中最后要求他们的下属都得写一份心得上交,免不了自己先认真地看一遍“拉拉的朋友”转来的“故事”,然后再转发给下属们一起讨论。
5、管理者情商要高
通读此书,发现拉拉是一个EQ比较高的人,她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够很快的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当时的环境。其中与销售总监王伟最初的几次交往中,王伟说了几句不恰当的话,拉拉心中暗想:这家伙情商这么低,居然也能做到这么高的职位?这件事从侧面反映出,情商对一名管理者的重要性。
普遍认为,一个人的智商IQ越高越好,在公司管理上也是IQ越高越好。其实不然,因为人群中真正IQ高的人不多,只占5%,绝大多数的IQ都差不多。实践证明,智商IQ在管理上只占20%,80%却是由情商EQ决定!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本小说,一本职场经验小说,依我看实际上是一本借小说的壳、借书中主人翁杜拉拉的经历、视角来说事的企业管理经验、员工职业发展经历的教科书,但与教科书比起来有趣味一点、可读性强多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一般,但书中许多人物的个性描写还是相当突出,解剖了看,他们实际上是企业员工中各种品质、能力的象征和代表。何好德、柯必得是两位非常优秀的领导者;李斯特等着退休、一心维稳、不好做决定,但也算宽容并肯教导下属;玫瑰聪明漂亮有能力,但对核心能力留一手,关键时刻要挟领导,给领导骑瞎马,甚至在离职前给领导挖个大坑,私心太重,不厚道;王伟少年得意,位居要害,有点眼高于顶;王蔷有一定经验,但比较好斗且方法简单直接,不善于化解矛盾;李文华经验丰富、能力较强,但满足于现状,专心维护自身利益不肯热心助人,对企业也不够忠诚;帕米拉智商超群,但为人刻薄无法有效领导团队;海伦漂亮无比但头脑单纯不思进取;主人翁杜拉拉大学毕业,没有背景,情商、智商、姿色中等,和书中许多人物如玫瑰、帕米拉、王伟等相比并不出色,但她却是一个诚实、努力、婉转、细致的优秀员工,善于辨别领导意图并有效贯彻执行,工作细致入微且努力学习新知识,为人低调团结同事还能够闪转腾挪,临危受命勇挑重担而不斤斤计较,受了委屈能够自我调节而不撂挑子。相比之下,优劣立判,玫瑰、李文华在本企业职业生涯取得相当成就却仍就此止步,王蔷、帕米拉功名未就黯然离去,海伦虽在拉拉的帮助下有所进步但进步缓慢,惟有拉拉,面临种.种艰难险阻不但屹立不倒反而激流勇进,屡屡被领导委以重任,为企业做出了超出本岗的重要贡献,所以她在个人职业发展道路上能够稳步前进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与书中人物对照一下,我们在自己职业发展的道路上,也就不必洋洋得意,或者怨天尤人,或者破罐破摔,有背景、有学历、有经验,智商高、情商优、外形好固然再好不过,但不具备这些条件,或者不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它不能成为我们不能取得良好成绩的借口,因为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个人职业发展顺利的全部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条件。相反,上面提到的一些“失败者”,实际上是各自都具备很多优异条件,为什么他们会失败呢?因为他们身上存在一些致命缺点。再看杜拉拉,各方面条件中等,反而步步取得成功,因为她具备那些“失败者”身上不具备的许多优异品质,这些品质综合起来,她就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职员。企业内部固然有各种复杂因素,各级领导者固然有不同的个性、喜好,但归根结底企业的发展是需要人才的,就算有“硌瑟”的领导他也是需要下属干活的,俗话说“是金子总会放光”,所以我们的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合作精神,这些综合素质的高低最终是决定我们进步速度、攀登高度的主要内因。
那么杜拉拉到底有什么“三头六臂”呢?首先,她没有那些失败者身上的“毛病”。她不象海伦那样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她渴望成功;她不象王蔷那样串联同事跟领导(玫瑰)“干”,以卵击石,她在有私心的领导面前也努力寻找“一致性”,力争消除干扰,把工作做好;她不象玫瑰那样“拥兵自重”,借机要挟领导(李斯特)甚至给领导挖坑,她艰苦努力为领导分忧解难,甚至受了委屈也不怨天尤人;她不象帕米拉那样智商超群但刻薄对待下属(麦琪),她靠“智取”获得同级部门(王宏、王伟、李文华等)的支持,并积极帮助、提携下属(海伦等)。其次,杜拉拉还具备很多出色的职业品质。一是她工作非常细致,努力制订完善的工作方案,细心研究工作细节,让自己成为工作的专家能手,领导交办的工作(广州办装修)能高质量完成;二是她能承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上海总部装修),积极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人事劳资),很快对新工作内容了如指掌,关键时刻能承担重要责任,能抓住新的发展机会;三是她能聪明处理上下级(玫瑰)、跨级领导(李斯特、何好德)关系,灵活协调同级部门,避免阻力和干扰,努力获得有利的支持和资源;四是她能团结、帮助下属,有效地形成本部门合力,确保工作任务胜利完成;五是她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得失之间能较好地调节自身情绪,不影响后续的工作积极性。正是因为具备这些优异素质,同时没有一些致命的毛病,所以杜拉拉在职业发展的早期和中期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当然,要在职业生涯中获得进一步发展,杜拉拉还需要从何好德、柯必得甚至李斯特身上学习更多的领导者素质,例如对下属授权、平衡和协调下属关系、发现和使用人才、加强经济分析、关心投入和产出等等,因为本书第一册我还没看完,本人IQ、EQ也属有限,等以后研究明白了再向大家汇报。另外本书还涉及一些复杂的爱情故事,本人看得不太明白,并且也不属于本文探讨范围,这里不细说。
书是读了,学有所用才是真正的目的。反观自己这么多年来,虽然没有读过《杜拉拉升职记》这类奇书,但其实一直是自觉地践行“杜拉拉精神”的,努力领会、执行领导意图,真诚对待每一位同事,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调动全副身心写好每一篇重要文稿,创新性地开辟和完善了许多新领域的工作,但和杜拉拉相比确实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在IQ、EQ上明显不足,难以做到像杜妹妹那样遇谁谁喜欢、干啥啥成;二是毕竟上班十五年了,逐渐产生了海伦的思想。今后我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杜拉拉升职记》及其他管理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振奋精神,改进不足,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努力发展自身技能,以更加扎实的态度为分公司贡献力量。
这段时间读完了《杜拉拉升职记》,不像古装武打剧那样很激动人心,但是看完主人公杜拉拉的这些经历,很有体会,很励志。
杜拉拉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背景。但是受过较好的教育,走正规路子,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
杜拉拉升职记,主要描述的就是杜拉拉从一名刚毕业的学生到一名工薪阶层的转变。杜拉拉的奋斗史,不可以说有多么的轰轰烈烈,最终由多么的成功,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因为她的所作所为有更大的可行性。
杜拉拉几年之内,在美资500强的企业中能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人事行政经理,用自己的经历总结出职场或者说是人生的许多道理。杜拉拉或许说是幸运的,因为她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和提拔,在公司中史无前例的提拔为人事行政经理,但是在这个“史无前例”之后杜拉拉付出了多少?
从杜拉拉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其中我总结以下几点:
1、积极的工作态度,聪明:聪明是一个人天生具有的,但是爆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杜拉拉顶着助理经理的头衔,却可以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将一名经理的任务完美的完成,不分昼夜的加班,从而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培养。
2、善于抓住机遇:当杜拉拉任务圆满完成,却得不到上级的提拔和实现当初的承诺的时候,经过多次交涉,杜拉拉无奈直接面陈老板,老板对杜拉拉十分赏识,最终杜拉拉做了行政经理,并且是人事行政经理。
3、主动好学,勇于思考:杜拉拉无论做为一名助理经理还是一名人事行政经理,并不是说什么东西她本身就会的,这个过程就要牵扯到一个“学习”的问题。向顶头上司学,向同行学,向同事学,事事处处皆学问。
4、良好的沟通能力:上级、下级、平级,处处需要沟通,这时候拉拉就表现出她良好的沟通能力。拉拉在替玫瑰挡阵的时候,一直不得工作要领,知道自己升为经理,揣摩总结出了跟上司李斯特沟通的技巧。自己可以任苦任劳的干,但是要让自己的上司知道,自己隐忍着什么都做了,上司不但不知道,万一没做好,也都是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不能体会你的难处。另外一个就是跟下属的沟通技巧,对于自负又很要面子的也要讲究策略,一如书中的周亮,拉拉批评他,爬起不到效果,所以采取了以他人带动周亮的策略,让周亮站在领导者的位置用拉拉自己的东西去要求周亮的下属,以期达到让周亮也学习的目的。纵是绕了一大圈,可是拉拉懂得如何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在设计装修上的顺利完成,如撤掉不赚钱的办事处等等都有体现。
5、执行力强;对于上级交待任务,无论是做销售助理还是让其一个人做装修工程,拉拉都会抓住每一个细节,按质完成,哪怕是一个插座的位置也将要求对方放在最合理的位置;
6、善于总结:每次出现问题或完成任务,她都会自我总结,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这浮躁社会里,能静下来反省自己。
对于我自己来说,自己正是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虽然没有像杜拉拉一样聪明,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总相信。只要自己愿意努力付出就一定能成功。
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在网络上好评如潮的书——《杜拉拉升职记》,它是一本属于职场励志类的书籍,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职场女性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又是如何表现,从而一步步由平凡走向成功的故事。
阅读过程中自己多次被主人公的经历和精神所感动和震撼,这里面充满热情执着的职业追求,用实例清晰地描述了处事之道,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职场,运用在生活中也会大有裨益。
主人公杜拉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特殊背景,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阅读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是:
1、分析现有资源,制定取得所需的资源的方案。从书的一开始拉拉的这项特质,非常引人注意。也正是这一特质,引导她走向了成功。她对环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即她会对自己身处的位置环境及已经掌握的资源和需要的资源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处事原则。比如她在玫瑰手下做事时,分析了玫瑰的处事风格,及个性,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了解玫瑰这个人及她当下在公司的位置及优势。通过同在玫瑰手下做事与自己平级的北京办的王强,分析了王强的应对方式,并加以衡量。得出与玫瑰作对的种.种不利,因此她给自己在与玫瑰相处时定了几点原则,从而保障自己工作环境的顺畅。
2、学习力强,知识面广。从她会背《陋室铭》就可见一斑,要成为高级白领心无点墨还是不行地。她的能言会辩,超强逻辑分析能力,也是日积月累而成,天生聪慧只是原因之一。
3、做个有心人--机会只属于做好了准备的人。拉拉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她有很强的全局观。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她会放到全局中去分析理由,设立目标,制定方案。她对周围发生的事或“道听途说”的内幕新闻都会放到全局中加以判断。她迅速的成长也得意于她的有心,之所以能很好地独立完成广州上海的装修任务,也在于她平时的用心。她很清楚经理级别的人应该做什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因此当她还是主管时就对留于此类事务加以学习,而这些积累最终让她能胜任那些突如其来的挑战,也正是这些挑战证明了她的能力。
4、诚信与良心。拉拉很诚实没有坏心眼,她做人很简单,虽然她也会用伎俩将威胁到她地位的人赶走,但她从不恶意陷害别人,每个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你花太多的时间在人事纷争中,你就很难有时间去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真诚有时不免会让你吃亏但更多的时候会让你有意外的收获,取得更多人的信任与帮助。在处理人事关系时,这个信条也会让很多事简单化,省时省力。特别是做管理的,必须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并配合其他团队的工作,诚心带来的附加价值不可简略。
总的来说,杜拉拉是一个非常善于动脑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她懂得掌握合适的尺度,在专业技能上她把握机会给自己充电,在工作方法上她善于总结讲究效果。她能够从庞杂的工作中整理出清晰的思路,找出自己工作的主线路,从而体现自己工作的最大效果,使自己目标明确。而且她善于总结,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她找出了自己独特的汇报工作方式,清晰明了,使自己与领导的沟通畅通无障碍,从而得到更多工作上的指导,使自己的工作更加顺畅、更加出色!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一本书每个人的看法或许都不一样,那是因为我们的需求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本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有极大帮助的。
★ 杜拉拉升职记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