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kuaileliuguo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共含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kuaileliuguo”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

篇1: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

月落松林,是谁在奏那首梅花曲,一弦一弦将那愁肠诉的千回百转。数年不曾停歇的婉转,只为等待一个故人,只因天涯咫尺,咫尺天涯。

原谅我将要提起那一天,临安城永远停留的日子。

那一天,金戈铁马将歌舞升平里的莺莺燕燕踏的粉碎;那一天,处处是残垣断壁、废墟荒冢;也是那一天,南宋皇宫里一片混乱,只有王清惠平静如常。在人人自危的时刻,已经没有人会注意这位美丽的王昭仪,更没有人知道,她在等一个人。

她倚着窗,一动不动,就像不曾看到这场浩劫,直到背着琴的汪元亮匆匆赶来。

他牵起她的手,眼里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乱世给予这位卑微乐师的也许不是国破家亡的痛楚,而是无以言说的欣喜。难道不是吗?从前,他只可以远远地望着她,只有这时他才可以冲破森严礼教的束缚,牵起最爱人的手。只可惜,此生,只此一次。

他们相对无言,她知道他在想什么,乱世仿佛真的可以成全他们,自此远离这个寂寞,忧愁的深宫。海角天涯,不也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吗?可是,她轻轻拂开了他的手,转过身去,却是泪如雨下。

她留下来了,同三宫一起被俘北上。

这位南宋昭仪,在国破家亡之时选择了与皇帝共荣辱,我们还能指责她什么呢?或许,我们不能释怀的只是那份似乎唾手可得的爱情。

可是,他也没有离开。在她之后,他也随俘军北上大都。做了半生的知己,她还是未能全部了解他,未能了解他对她的眷恋,是于乱世也不能割舍的。

不知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颠沛流离却夜不能寐。王清惠在驿站的墙上写下那首日后传遍大江南北的《满江红》。那是多么隐晦的句子啊!自此,有人说她清凌超脱,出淤泥而不染;也有人说她软弱妥协,苟全于乱世。而我却想说,她是至情至性至真的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难全之事。正如他,正如她,也正如那曾经被粉饰的太平。而她,区区一个弱女子,又能将这一切奈何?俘军抵京之后,她自请为女道士,从此世间只有冲华道人,再无王清惠。

死,对于她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因为这个世间有她深深眷恋的人。

曾经的`寂寞深宫,是他的琴声陪伴她度过一个又一个清秋长夜,槐阴转午,轻摇歌扇,是他在聆听她的心声。繁华宫闱里,她是高贵美丽、清丽绝伦的,可她也是最孤独的。除了他,她的孤独没人会懂。于是,因琴相遇,因词相知,他们成了彼此的知己。

他也确是她的知己。临安一别,随其北上,却没有找过她,反而与不久之后也南下,皈依道门。这些,清惠都不知道,她更不知道,驿站的那堵墙上,他和了她的《满江红》。回到江南,他写下了《长相思》:吴山深,越山深,空谷佳人金玉音,有谁知此心?每每读到这里,我便唏嘘不已。我想,他会永远记得,她拂开他的手时的伤心欲绝。

因为爱,所以远离。

可是,我并不相信,她能在青灯古祠里忘掉世俗的一切。她不会也不该忘掉那个深深眷恋她的人。

又是冷月清秋,你听,翠松碧竹林里,还有那首梅花曲。她将弦拨的那样轻,就像曾经历过人世沧桑。

请不要驻足,也无须感慨,她只是在等待一个故人。

是的,等待一个故人。

篇2: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

王清惠的这首词---《满江红》,我曾读过。那个时候只是想到了花蕊夫人,想到了她的那句“四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甚至是肤浅的赞叹过这位王昭仪。而知道汪元亮,是因为我的家乡,因为他写过一首《徐州》。

我不知自己为何会选择接受甚至是相信这个动人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听惯了妖君的那首《琴师》或是图爷的那首《两生契》吧。

一个是皇帝的昭仪,一个是皇帝的乐师;一个深宫寂寞的女子,一个身份卑微的男子,纵然是“你侬我侬,忒煞情多”,也是不该有的感情。可我宁愿相信,历史上的他们真的有过这样的交集。

是,我还是不能释怀他们的爱情。那份看似唾手可得的爱情。

我一直在想,如果他们选择如那个退居碣石深草尽头的风霜刀客一般,是否他们也能够在鬓染霜雪时,仍将十指紧扣呢?还是说,她灯下裁衣,他在旁用陈年墨色画她模样,将她的'笑嗔颦全都私藏;又或者他的琴声与清辉相和,她挽指做蝴蝶从窗框飞起。在我的设想里,他们可以相守到最终,执手于乱世,不相离。

不酿春酒,不知相思重。也许我永远都不会懂清惠的选择—--因为爱,所以远离。也不会懂汪元亮的选择—--因为爱,所以相随。

天涯咫尺,咫尺天涯。当你为谁梦醒独登高楼,在我凭栏处亦有夜风吹满襟袖;当你茶饭不思如鲠在喉,在我对镜时亦嫌憔悴衣带宽陋。也许,汪元亮当时便是这样的感觉吧。图爷对《寸缕》的评价是:有一种失恋十年的感觉。我却觉得,他唱出的不是失去,而是不可得却深爱。我想这个便应该可以做《寸缕》的背景故事吧。这是一种乱世的无奈,千年繁华如梦,辜负了他和她。

看过多少物是人非的风景,到底还是放不下你,只是再没有执手相望的可能。也许,他曾对她或是她曾对他说过:如果,我是你半生流离的起点,可不可以不让我离开?可是岁月如梦,回头看老了年华,谁又会看到故事的结局?也许吧,这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这种战争,注定单枪匹马。在如此情形,只有远离吧。

想起了张爱玲的《多少恨》,在这个女子所讲的故事里,我爱极了这个故事---家茵和宗豫的故事。所以,多年之后,还是会记起。故事的结局是,家茵离开了。因为爱,所以远离。我不知道,宗豫会不会去寻找,还是说,故事根本就没有结局。张爱玲这样的女子,她的文字华丽是华丽,却清冷的如同千年的剑光。可是这个故事,却是淡淡的,如同夜雨涤尘,是少有的温情。对于家茵,我甚是敬佩,这样一个文弱的女子,面对这样一段蚀心刻骨,却又明知不会长相厮守的爱情,会选择果断地远离。“一切众生皆有情,一切众生皆过往”这样的女子,是当真不需要来生的吧,一生足矣!

“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去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说过的话,也许,她是用家茵这个人物来诠释吧。是否幸福,已经不重要了,是否会走到终点,也不重要了。当她选择离开时,自己明白,再也不会回来了,却不是因为不爱。

日子原该是朴实无华,静如止水的吧,只是红尘不可测,所以出现了意外,所以会遇见那个人,做了那段悲情故事的主角。

人生,从来就不是阳春白雪,千山万水过尽,很多人都是半生不负却一生相错,而不是携手花开,并肩日落。

也许是我太偏执,可我真的相信,王清惠和汪元亮的这段感情存在过。

因为爱,所以远离,纵是无力至心死身僵,也要尚余一息坚强。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美文

散落在天涯的寂寞抒情散文

从容作文

从容近义词

天涯古诗

从容的反义词

从容什么什么成语

万物从容美文

从容相爱美文

缺盈作文

《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共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天涯寂寞,从容圆缺》读后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