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dongxin22000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共含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dongxin2200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

篇1: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

“世博是一个世界的盛会,在这里,有150余年的文化历程。”

从1851年英国伦敦豪华的“水晶宫”,到我国现代化的各种场馆,世博会犹如一个纽带,把各国串联起来――这是文化之间的交流。

翻开这本《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我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世博会对于世界的贡献,让我们能够从方方正正的文字中得到丰富多彩的知识,从建筑、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中获悉一个世界的发展,实属不易。

世博会,没有奥运的恢宏,没有世界杯的喝彩。可些朴实的一张画,一件小物件,或是神奇的科技产品,却能让我们获得无法比拟的东西。

世博会,小小的地方却融汇了一个大大的世界。各国儿女在这里,互相平等、尊重,沟通、交流。谁能想到,从古至今一直难以平息的“战争”――国家间的战争,种族间的战争……仅仅因为一个展会,反而促进了多国间的和平呢?

一篇篇章节间,尽是那些世博会我们所不知道的逸事,读起来趣味无穷。

“现在电脑的‘祖师爷’”、“世博会娱乐园的`延续发展”、“为葡萄酒‘论资排辈’”……这些或有趣、或令人啼笑皆非的世博趣事,竟让我们获得了久违的快乐。

这是世博的魅力,书便是最好的“广告”,当我们步世博的大门,融入世间百态,会不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呢?

篇2:看《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作文

看《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

从1851年英国伦敦的“万国博览会”至今,世界博览会已经走过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历程,这一百五十多年来,世博会汇聚展现了人类物质

今年,世博来到了

世博就在家门前,当然要去一览风采。当然也少不了介绍世博的一些书籍,《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她就是一本介绍150年来世博历史的好书,再加上亲自去了世博,更是让我感触极深,

《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是一本值得我们应该去认真阅读、慢慢品味的好书,是值得我们大家分享的好书,是值得我们去珍藏的好书。它,让我们更加了解世博,关心世博,让我们去感受世博的辉煌。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北校区六(一)班:蒋啸

篇3:《走进世博150年》读后感

《走进世博150年》读后感

百年回眸,一个半世纪前问世于欧洲的世博会,已被视为是展示经济和社会成就、展示综合国力的舞台。今天,逐渐富强起来的中国已成为国际展览局的成员国,中国人民渴望在世博会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的梦想实现了。 1997年春天,解放日报、新民晚报记者联袂出访比利时,在首都布鲁塞尔市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塔前拍照留念,这个模型塔是1958年在此举行世界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在按动快门的一刹那,来自黄浦江畔的中国记者脑海里不禁闪现问号:世博会何时能在中国举行,由上海承办?这一问号一直萦绕在上海记者的心头。因为举办世博会,既是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象征,又是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体现。  雄踞世界东方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将申办世博会视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引擎”。中国不仅有能力申办世博会,而且有条件使世博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杠杆之一。  历史走到了一个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时刻。 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开始,每一届无论是那种形式的,何种规模的都对举办城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城市形象塑造和传递的重要平台。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是在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因子,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各个城市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调整自己的定位,实施恰当的策略,塑造自己的形象,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城市现有的积极力量,发展区位竞争优势,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凝聚力、辐射力和吸引力。在日益严峻的全球化经济浪潮下,城市形象成为城市的一个活的名片,直接刺激着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居民和外来人口、企业的大脑。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在世界上的形象左右着各国对中国的评价,影响着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开放城市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经济地位,在未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上海乃至中国所拥有的重大的全球性事件并不多见,抓住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将一个崭新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上海城市形象展现给全世界,不仅具有极强的经济意义,更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全球化让城市“体面的”走出去,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由于国家中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在城市中举办,城市称为一个国家的组成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之间的竞争就体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上。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让每个国家都主动的走出去,走向世界,脱离狭小的空间,实现与国际的接轨,城市作为人类一切活动中最核心的节点,反映了人类发展的进步,人类的`文化文明,人类的生存状态,是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上海传递城市形象一个强大的“扩音器”,从历史上每次世博会的举办看,世博会都会成为该城市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会引发7000万的旅游人数,将会产生近3000小时的媒体报道,这些数量庞大的游客群体和报道将在世博会期间极大的推动上海的城市形象,通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个核心的议题,改变、影响、提升、强化、放大着人们对上海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助推上海在世界的文化认同。上海成功的申办了2010年的世博会,并选择了城市作为它的展示主题,在世博会选址所在的黄浦江两岸区域中,浓缩了上海近现代的城市发展轨迹:19世纪以前的老城厢、20世纪早期形成的外滩、20世纪后期形成的陆家嘴CBD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北外滩国际航运中心正是全力展示上海近现代以来所有的文明成果的主力平台。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城市的发展和更新就具有了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以外的软的因素,这是对城市发展更适合人的居住踢出的高层次的要求――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以谋求更高的竞争能力。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正是切合了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热点与重点,不仅涉及到上海历史的沉淀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开发,更涉及到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中的形象,又是对上海综合实力中软实力的充分表达和展示。

走进世博200字优秀作文

游世博记叙文

迎世博,从我做起

世博记美文

见证世博作文

上海世博演讲稿

再游世博散文

游世博优秀作文

我游世博作文

世博的小学作文

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共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读《走进世博会?世博历史150年》有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