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琐事是人生美文摘抄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tianguowei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千琐事是人生美文摘抄(共含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tianguowei”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万千琐事是人生美文摘抄

篇1:万千琐事是人生散文

万千琐事是人生散文

在许多人眼里,吾之一生算是不错了,颇有成就。吾以为,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尽然。吾从一个手艺人的儿子,成为一名领导干部;父母目不识丁,吾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衣食无忧,夫妻相亲,儿孙绕膝。人生一世,更复何求?“算是不错了”,吾很知足。然而,若谈到成就二字,那实不敢当!因为,吾一生虽然忙忙碌碌,未敢偷闲,但细细想来,实在没做成什么像样的事情,成就从何谈起!

没有成就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生?吾以为,此乃常人之人生矣!

吾少时,谈不到什么远大志向,只是常想:无须三天两头去米店买米,几天能吃上一次肉,过年穿上新衣服,那该有多好!对于十分贫寒的家境而言,这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带着这种奢望,吾不到十岁便背上几个竹凳沿街叫卖,十多岁便挑担到三十里外去赶场。一步步在山路上行走,一番番讨价还价,一件件做不完的家务,一次次早出晚归,这是吾童年人生的重要音符。

十几年学生生活之后,走上社会开始工作,做起事情来。书念了十几年,胜过“十年磨一剑”。虽然不敢想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却也踌躇满志,希冀干出几件像样的事,以不负十数载寒窗苦读。先是劳动锻炼,后来当教师。十个寒来暑往,真说不出所为之事哪件像样!即使现在看来,也是如此。

劳动锻炼自不必说,就以当教师而言,也丝毫未显有何特别之处。那时,工作强度很大。最忙时,吾教三个班的政治、英语,一个班的语文,还当班主任、学年组长。没完没了的备课,找资料——一本一本书翻,一字一句地摘;写教案——一页一页,一学期的教案摞起来高可盈尺。无尽无休地讲课,话说了千箩万筐,嗓子好了又哑,粉笔用了一盒又一盒。还有跟学生无数次的谈话,数不清的家访……不知前面还有多远,只有身下的脚印。日子一天天跟着春日的朝阳走来,又随着秋日的落叶飘去。岁月给吾之身心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却未写下任何吾之成就!

学生一批又一批毕业了,多年后成了为国出力的劳动者,有的甚至成了栋梁之材。可是,哪一个学生是吾教的?学生成才,是党的'教育、培养,众多教师辛勤劳作的结果。吾有一分辛劳,但这些“成果”又都不属于吾。

日子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事情就是这样琐琐碎碎。

后来当了干部,一般干部与教师相异无几。待作了领导,独挡一方,指挥一班人马,总可以干出点像样的事了吧?几十年过去,答案却是否定的。机关之事千头万绪,不过在吾看来以三项为主:办事、办文和开会。机关几十年,领导也当了一阵。虽然谈不上日理万机,可办的事情的确难以数计。这些事中,绝大多数为“日计有余,岁计不足”的一般事务。当然,也有大事。但是,这些大事,或为上级布置,或为下边提出,经数人乃至数十人办理方有结果,哪一件能记在自己的账上呢?即使有自己提出之“大事”,若无众人的工作、智慧,自己提不出来;若非上级批准办理,永远只能是空话一句;若无众多单位、部门协同实施,到头来也只是一个好的设想而已。这些事,哪一件算得是自己办的呢?

办事如此,办文就更是如此了。一个文件的形成,不知要经几多人之手,不晓要耗多少人之神。吾参与办的文不少,可没有一文完全是自己一人所办。至于会议,那就更不用说了。

机关几十年,虽然风风雨雨,可太阳仍是东出西归,节令凭自寒来暑往。日子虽偶不平淡,然事情永远琐琐碎碎。真可谓年年岁岁事不同,岁岁年年“琐”如旧。

工作如此,生活自然更甚!

想当初谈恋爱之时,工作之余,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真是再美不过了。那时,仿佛生活就是春风艳阳,繁花簇簇,心醉神怡。后来才知道,这短暂的时日只不过是人生旋律中的一个装饰音,并非主音符。婚后,特别是有了子女之后,才进入生活的主旋律。一次次生火、做饭、洗碗、洒扫庭除,柴禾烧了一堆又一堆,粮食吃了一袋又一袋,扫帚坏了一把又一把;一番番洗洗涮涮,新衣服洗旧了,旧衣服洗破了;一遭遭迎来送往,无论大雪纷飞,或是烈日炎炎;还有长辈欠安,孩子染病……有多少事?多如牛毛!事有多细?碎若河沙!人生几十年,就像在不停地数着这些牛毛、沙粒。

这就是常人的生活,这就是芸芸众生的人生,一代又一代。

吾曾经很烦!但环顾四周,众人都是在这样过日子。吾慢慢懂得,这就是生活。烦生活,岂不是厌世么?人无不希望自己健康长寿。希冀长寿而厌世,岂非南辕北辙!生命就是这样在无尽无休的“琐事”中延伸。欲长寿,就需心安理得于琐事。热爱生活、生命,就要从令人心烦的琐事中寻找意义和乐趣。想到这些,吾渐渐安于这样的生活了,尽管有人觉得吾胸无大志。

年过六旬,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似乎专职于琐事了,买莱、做饭、哄孩子,购物、求医、陪老伴。有时,吾感到累了,干了一辈子应该歇歇了。可过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吾已不惯过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干了几年,心情渐有变化,觉得自己不工作了,还能为他人做点事,并非毫无价值,颇得安慰。

前些日子,几位老友相聚,自然谈起工作、生活、人生。吾谈了一番自己的生活——凡人琐事,然后笑曰:“吾胸无大志,一事无成,诸位见笑了!”不想一友正色道:“溪子,此言差矣!汝知己成功的缘由否?”“吾谈不到成功,当然也就无缘由可言!”他又道:“在吾辈诸人中,汝算得不俗者。汝之所以能如此,得益于工作中不拒琐事,一步一个足印,积跬步而致千里;生活上安于琐事,知人情、甘清贫而不失平民本色。”吾忙曰:“老兄过奖了!”

也许是旁观者清吧!不知是否太自诩,细细想来,那位朋友之言,并非全无道理。古往今来,能叱咤风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大功建伟业者,能有几多?亿万人群,芸芸众生罢了!一般所谓有成,无非是尽力做好一件件琐事,积小事而成“大事”,累琐事而就人生也!

生活就是这样。须发全白之后吾才明白,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从琐事中寻求乐趣,才算真正懂得了生活。人生,从结果看,也许是成就、业绩、辉煌;但观过程,乃无穷无尽的小事、琐事、平平淡淡。不能只仰望结果而不践过程,世上哪有无过程的结果呢!

人生就是这样,无止无休的琐事。成功者,不过善于积沙成山、集腋成裘、积跬步而致千里而已!

吾常告诫子女:勿拒小事,那是生活之海的点点滴滴;勿烦琐事,那是人生旋律的一个个音符。

篇2:人生是一种承受美文摘抄

人生是一种承受美文摘抄

人生在世,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承受。

承受痛苦。痛苦就人生而言,常常扮演着不速之客的角色,往往不请自到,有些痛苦来得温柔,如同慢慢降临的黄昏,在不知不觉间你就会感到冰冷和黑暗;有些痛苦来得突然,如同一阵骤雨、一阵怒涛,让我们猝不及防;当我们屈服于痛苦的时候,它可能使我们沮丧、潦倒,甚至在绝望中走向毁灭。当我们承受了痛苦,我们就会变得坚强而自信,那么,此时,痛苦就变成了一笔无价的财富。

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时,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漩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地沉湎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承受平淡。在人生中,除了痛苦和幸福,平淡占据了我们的大部分生活。承受平淡,同样需要一份坚韧和耐心。平淡如同一杯清茶,点缀着生活的宁静与温馨。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承受淡淡的孤寂与失落。承受挥之不去的枯燥与沉闷,还要承受遥遥无期的等待与无奈。

承受孤独,会使我们倍加珍惜友谊;承受失败,会使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与深厚;承受责任,会使我们体味到诚实与崇高;承受爱情,则会使我们心灵更臻完美、充盈。当我们终于学会心平气和地去承受时,那么,我们的人生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篇3:自卑是人生的一份助力美文摘抄

自卑是人生的一份助力美文摘抄

我是心理专家,常有人说了不起,但我一点没感觉有什么了不起,反倒越活越觉得自己不行。说起这种感觉,别人就说我低调、自谦,甚至说谦虚过分就是虚伪。人家说你行,你却说不行,不是自谦是什么?我也经常这样问自己。那天忽然意识到,我自觉不行的心态其实是自卑。我是在自卑中长大的。

我没有哥哥。小时候,玩打仗游戏得有枪,伙伴手里晃动着漂亮的驳壳枪说:“这是哥哥给我做的。”我心里就想,瞧,有哥哥的人说话都神气。好像就是从那时起,我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家。今天想来,那种感觉是自卑,是童年种下的一颗自卑的种子。

后来,我走进一个特殊的年月。那时,农民还是拔麦子,就是单靠两只手把麦子连根拔起。赶上麦收,我这个大孩子也加入了战斗。一百多号人一人一垄,一字排开,拔麦子战斗就开始了。很快,我就落在了后面。望着远处的大队人马冲锋在前,我心里一个劲儿怪自己:废物,无能,没力气。现在想来,那是自卑,比童年更强烈的自卑。拔麦子是力气活,对一个成年劳力都不是闹着玩的,一个孩子被甩在后头太理所当然了。但是,小时候不懂这些,常常因为自己干农活力气不够而自卑,甚至我那时的口吃也是因为自卑。

在自卑中我告别了少年,迎来了18岁。那个年月,当兵是所有农村青年的梦。我终于盼到了有资格应征入伍的年龄。记得那年冬季征兵,报名、体检、见面,一路过关,带兵的同志还专门来村小学和我交谈。那时我已经是民办教师,从农村青年中能够带去文化水平不错的新兵,是带兵同志所期望的。我有一种感觉,当兵梦就要成真了,心里的热望开始升温。然而,最终我的梦破灭了。为什么?用那时候的话说是因为政审。那个时代,因为家庭成分及亲属的所谓政审问题,让自己的成长受挫何止一个当兵梦的破灭?因此,一种更强烈的自卑,像一团阴云笼罩我的心头,久久不散。

说到这儿,朋友们也许理解,我总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如影随形的自卑。如此说来,是自卑成就了我?过去还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后来看了心理学史才发现,也许真的'是自卑成就了我。1870年,维也纳一个商人家里出生了一个男孩。不幸的是男孩自小驼背,行动不便。男孩长大了,看到哥哥健康活泼,他感到自惭形秽,心里除了自卑,还是自卑。在漫长的年少时光,唯一伴随他的就是自卑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正是这种自卑感促使他在成年后经过努力研究,成了不起的心理学家。他用自己的生命历程,证实了自卑对人生的积极作用。他的切身感悟是:自卑,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也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走向成功。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

不用自谦,也不用自卑,阿德勒的故事确实让我意识到,自卑真的是我人生的一份助力呢。

篇4:人生是有次第的美文摘抄

人生是有次第的美文摘抄

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一个事:同样的温度下,比如说15摄氏度,在春天的时候,秋裤你就穿不住了,而在秋天的时候呢,这个秋裤你穿得正合适。那时候,我只觉得这个现象很有趣,也不深想,随着慢慢长大才发现,哦,原来这个现象背后真的有很大的学问。

什么学问呢?原来,人的气是有内外出入的。春天,我们身上的阳气由内向外散发,所以就会觉得穿秋裤会勒得人难受;而到了秋天,阳气是由体外向体内收敛的,所以你就觉得秋裤虽薄,但能挡风祛寒。

我后来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长大之后,对这个变化我不那么敏感了,小的时候却能很快感觉到?

原来,我们正在慢慢地变成一个无觉的人。比如,在我走进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能飞快地察觉到哪一个小朋友喜欢我,我也喜欢或不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但这些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情感的诸多自然感受,随着我们的成长变得越来越少了。

一个孩子摔倒在地上,很少骨折,因为他就像动物一样,轻轻地就滚过去了,为什么一个成年人就很容易骨折呢?除了骨骼本身的原因,我相信是因为成年人身上那种像动物一样的敏感性没有了。

一个人,起码应该保持一个人的活法,起码要保持一种动物的活法,你连动物都没活成,你活什么人?人生,是有次第的。

篇5:人生的遗憾是随波逐流美文摘抄

人生的遗憾是随波逐流美文摘抄

上个月,我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在拜县度假。大树秋千,草莓园和黄色房子这些当地的著名景点,我都没有去。我一个人待在酒店,醒了吃,吃了睡,实在惬意。

如果不是那天下雨,我可能这一辈子都不会认识Tmas。

下雨的拜县格外安逸,树叶发着绿光,大家都躲在酒店或咖啡馆避雨,我想出去走走,漫无目的地瞎逛后我走到一条道路两边都是藤蔓的小巷,在幽僻小巷的拐角,我看到一个昏黄的灯箱,灯箱上画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面的旁边是一个漫画版的大胖子厨师。

我走到门口,开门迎接我的,正是灯箱上的大胖子,他笑起来特别亲切,就像隔壁的好心叔叔,他接过我的伞,点点头,招呼我坐下。

我打量了下这家餐馆,并不算小的空间里,只摆了五张桌子,当时只有我一个客人,多少显得有些冷清。我坐下来,点了一份面,一瓶啤酒。吃第一口面的时候,我就彻底沦陷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大概喝到第十瓶的时候,他告诉了我他的故事。

他叫Tmas,来自曼谷。

他出身于厨艺世家,他父亲以前是给泰国皇室做菜的厨师,也许是遗传,Tmas对菜品有着惊人的天赋,在他不到十八岁的时候。

“但我最喜欢做的,还是面条。”他认真地说。

我问及原因,他拿出手机翻出照片说:“你看,这是我的父亲。”我看到很多Tmas父亲的照片,在很多金碧辉煌的酒店里,与好多领导人和官员代表的合影。

每个同学都很羡慕Tmas,他的父亲能为皇室工作,可对于年幼的他,这样的父亲太忙了,父亲那双手,不管有多晚,多累,只要每一次回家,都会给Tmas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这碗带着爱的面,陪伴了Tmas到十八岁。

十八岁之后,父亲把他送到了法国蓝带继续深造。

学有所成后,父亲希望他去皇室或者当地最好的`酒店当厨师,他都拒绝了,大家都只是把厨师当成一份工作,哪里薪资待遇好,就去哪里,哪里发展平台大,就去哪里。他说,这样的厨师,太没有爱了,太没有温度了。

“我想开一家有爱与温暖的店。”他看着门口的灯箱,温柔地说。

后来,他不顾所有人的异样眼光,来到拜县这个被亲戚和朋友嘲笑为乡下的地方。

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忙,早上他会亲自去菜市场选新鲜的配菜,上午他亲自打扫卫生,他说用心做好每一份面,执行每一道工序,就是想纯粹地把小时候自己幸福的味道,分享给每一个有缘分找到这里的人。

我说你真不觉得遗憾吗?也许真的就有你当年的同学在世界各地的酒店成为顶级厨师,成为老师或是评委。

他耸耸肩:“遗憾?我很好啊,我觉得人生的遗憾就是随波逐流。”

我被这句话彻底击中。就像在旷野上孤独了很久的野马,在那一刻找回了同伴,我说Tmas,请坚持,我每一年来拜县,都会来看你。

回来的这半个月,我总是在ins上看到他的更新:店里有了新植物,他研究了新菜品,他和不同肤色的人站在门里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里的他都笑得那么发自真心。

多好的Tmas啊,他与世无争,他说人生的遗憾是随波逐流,他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篇6:点亮的不是眼睛是人生美文摘抄

点亮的不是眼睛是人生美文摘抄

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一位眼疾患者摸索着走进了新西兰的一家眼科诊室。可是,因为没有先进的仪器配合,医生无法做出诊断,就劝说他去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这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年轻人,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小玩意儿,安在手机摄像头上,用它给患者进行了检查,几分钟后就顺利找出了患者的病因,让医生目瞪口呆。这个年轻人名叫方圣权。

方圣权是一位华人小伙子,从小动手能力就特别强,那时候,他的理想是成为像爱迪生一样的科学家。方圣权17岁要进入大学时,父亲建议他选医学,说修理各种物件远不及“修理”人体更有意义。方圣权经过认真考虑,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进入大学后,他积极申请加入无国界医疗队,到肯尼亚做医疗援助。也正是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有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到蒙巴萨的一个诊所就医,孩子因不明原因失明,而诊所医生却根本没有仔细检查孩子的眼睛。方圣权气愤地质问医生为什么,医生无奈地告诉他,我们这根本没有设备,你让我怎么做检查?

这一现实让方圣权不敢置信,返回新西兰后,他始終无法忘记这件事。如果能为肯尼亚送去一些必要的眼部检测仪器,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就好了。可是,专业的眼部检测仪器,每台至少要10000美元,对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从哪里筹措那么多钱给孩子们置办仪器呢?方圣权开始四处奔波寻求资金支持,却鲜有人回应。后来他又想到,即便有了资金支持,购买了设备仪器,这样大型仪器又怎么带到非洲呢?一时间他似乎陷入了绝境。

方圣权认真想了几晚,最终他决定自己造。同行和朋友都觉得他疯了,没有一个人支持,甚至连给他做产品测试的志愿者都没有。没办法,他只好用鱼眼做试验。

无数次尝试,又无数次失败,但他没有妥协,反而坚信经验是无价的,每次失败,自己都能从中学到新东西。他非常拼命,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地研发。因为他知道,全球每6秒钟,就会有一个人失去光明,而这个人,很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做出了第一个便携式眼部检测仪。如今,这款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已经被5000多名临床医生使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方圣权将他多年心血研究出的产品,代码、设计图等全部放在了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世界第一款完全开源、免费的眼部检测工具就此诞生。

方圣权自信地说道:“只有有钱人才能享受好的医疗条件,穷人却因没钱而失明,这太不公平。我的理想,就是世界上不再有失明。”

篇7:人生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美文摘抄

人生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美文摘抄

很好奇,老鲍,那个在讲台上风度翩翩的男子,那个讲起古文就如痴如醉的书生,那个亦师亦友的好老师、好兄长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文章,会是什么感觉。当看到文章时,我如获至宝,急忙又激动地阅读。

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成就了今天的我们。

童年的生活在老鲍的笔下是那样的惬意,开满鲜花的罗平,青白相间的鹤庆,甜甜的苹果,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其实在我看来,生活是那样的清贫,为了一根冰棒,居然那么艰难,初中的三年又是一个人在伯父伯母家生活,孤单寂寞。这样的经历会让一个来到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看到一个多情又充斥着物质气息的都市青年做出怎样的选择?在那个年代,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在师大附中,真可谓时代宠儿,这时的他,一定有过很多选择的机会,商道?仕途?媒体?选择多多,诱惑多多,可是他,選择了语文,选择了教师,我不知道这样的选择在那个还有激情和梦想的年代会招来怎样的议论,疑惑,不屑,叹息,可能都有吧!一个人的'人生就是他的阅读历程,看看老鲍读的书吧,都是把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经典,都是人相信还有梦想的作品。人,一旦选择了自己的精神偶像,是会终其一生去追随的,因为有了这样的追随,所以他在滚滚红尘中选择淡泊与超然。我一直觉得一个很传统的文化人是不应该很有钱的,老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选择做精神贵族,就选择了现实生活中的清贫,因为他会呵护自己的精神后花园,容不下一点尘垢;选择了将语言文字传递给更年轻的一代的职业,就注定了要天天和幼稚单纯的我们纠缠在一起,会少了很多的觥筹交错、迎来送往。

他后悔吗?看看那温润的文字吧!童年是那样的快乐,哥哥的冰棒是甜甜的,大理的青石板响起了轻轻的脚步声,文学的天空永远微风和煦,武侠的世界有着年少轻狂,这就是他对自己人生的选择。

选择有时是无意的,可是却铸就了我们的一生,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的结果。所以,老鲍成为我们的语文老师,我们也选择了他,相信这个选择会让我们的生命有亮丽的底色。

篇8: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美文摘抄

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美文摘抄

张、李两家是多年的邻居,关系虽然说不上多要好,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还过得去。可是,最近两家人却闹僵了。原来,两家屋后有一块空地,平时进进出出、堆放点东西,都没什么,谁知张大伯忽然请来了泥水匠要打围墙。

看到张家圈地自占,李大爷当然也跟着照做。你说圈就圈吧,偏偏张大爷为了多占地,晚上让泥水工连夜加班,偷偷把围墙往李家那边多打了三尺。

李大爷气不打一处来,撸起袖子就想去张家理论,却被儿子一把拉了回来。

儿子叹口气,说:“老爸,张家儿子是大学生,如今又是我们村的村主任,而我只是个技校毕业开挖掘机的普通村民,他管着我,得罪不起啊!”

儿子说的是事实。张家儿子今年刚当上村主任,高学历,又年轻,风光得不得了,而自家儿子天天在工地上混得一身是泥,没法比啊!李大爷恨儿子不争气,只得作罢。

谁知过了几天,张大伯更过分了,居然在围墙边搭起了一间简易房,占了李家更多的地方。

李大爷气得鼻子都歪了,心想就算儿子再怎么劝也没用,一定要去张家讨个说法。不料这次儿子没来拦,倒是被孙子拦住了。孙子拉着爷爷的手,可怜巴巴地说:“爷爷,隔壁张爷爷的孙子是我们班的班长,而我只是个小组长,班长管着小组长,你要是去跟他爷爷吵架,万一他明天回学校给我耍小心眼,那我可怎么办啊?还是别惹他们了!”

李大爷咽不下这口气,可是看着孙子忐忑的.眼神,又实在是心疼,老牙一咬,只得再次忍气吞声。

不過李大爷很快就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为了迎接二十国集团峰会,市政府下死命令拆违建。张李两家的院子都没经过审批,自然属于违建的范畴。虽然自家围墙也要拆,但张家除了围墙还有一间简易房呢。一想到张家的损失更大,李大爷的气儿立刻就顺了。

拆违这天,李大爷的儿子开着挖掘机,轰隆隆驶进了张家的院子,推翻了张家的围墙,还扒了他家的简易房。张大伯在院子里气得大呼小叫,李大爷却在一旁偷笑,心想:老张头,瞧你现在还怎么神气?你儿子是村干部又怎么样,这下还不是轮到开挖掘机的我儿子来降服你了!

这天晚饭,李大爷特意给儿子多烧了一碗红烧牛肉,慰劳儿子拆房子辛苦了。

就在墙的另一边,也是晚饭桌上,张大伯正气哼哼地在质问儿子:“臭小子,你明明早就知道上头要狠抓拆违,为啥还硬要我打围墙、搭棚子?害得我白忙活了一场,钱搭进去不少,还要看隔壁老李的脸色!”

儿子叹了口气:“老爸,我也是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啊。拆违工作太难做了,现在别人看到村主任家第一个被拆,这下,后面的工作就好开展了。”说着,倒上满满一杯酒,敬到张大伯跟前:“老爸,我跟你赔个罪,感谢您的配合!”

篇9:一个但是两种人生美文摘抄

一个但是两种人生美文摘抄

一场车祸中,两位幸存者都失去了一条腿。亲友探望时,二者却有截然不同的感受。

一个对亲友说:虽说命保住了,一条腿却没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于是,他和亲友的脸上都阴云密布。

另一个人对亲友说:虽说一条腿没了,但是命保住了,以后还可以过日子。于是,他和亲友脸上都洒满阳光。

同样的生活情境,为什么感受如此不同?就在于他们的话里有着不同的“但是”。

“但是”也许算大家最熟悉的转折词了。把它用在前言后语之间,可以让后面的'意思转个“弯”。“弯”究竟转到什么方向去,就看应用者的心境了。比如,说起人生,可以说“努力了一辈子,但是碌碌无为”,也可以說“虽说碌碌无为,但是努力了就问心无愧”,说起儿女,可以说“孩子心眼好、身体好,但是工作不好”,也可以说“孩子虽然工作不好,但是心眼好、身体好”……

“但是”除了表示转个“弯”,还表示转弯后的东西才是着重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有不同的倾向性:有人习惯于消极思维,有人习惯于积极思维。前者总是想到事物的阴暗面,哪怕面对好的机会,也总是想到忧患,哪怕是在阳光中,也总是看到阴影;后者的思维总是朝向积极的一面,哪怕在忧患中,也总能抓住机会,哪怕是在阴影中,也总是看到阳光。不同的“但是”,蕴含了我们看人看事的不同视角,甚至蕴含了不同的人生。如此说来,怎样用好“但是”就是一种智慧了。

经常让“但是”引导我们转换视角,会看到生活的两面,就不至于陷入极端思维。这样心中就会少一些抱怨、偏激,多一份淡然、平和。

人生美文摘抄

人生?修行美文摘抄

人生拼图美文摘抄

感悟人生经典美文摘抄

卖掉的人生美文摘抄

行走的人生美文摘抄

人生是一场旅途美文

人生多么好的美文摘抄

陈安之的成功人生美文摘抄

做好人生的小动作美文摘抄

万千琐事是人生美文摘抄(集锦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万千琐事是人生美文摘抄,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