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体悟人生滋味美文(共含7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jzh87711504”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体悟人生滋味美文
【空灵】
阵雨暂过,纷呈亮色的苍空,依然弥散着灰灰蒙蒙,在高楼的阳台上静停,便觉空灵隐隐袭来,不胜灵活而难以捉摸。在空灵的世界里,站成一尊空灵的生命。何其滋味,又何其耐人寻味。
也许什么都经历过了,才能拥有这般滋味;也许还有许多有待经历,才会体悟这般滋味。
空灵隐含着长长的韵律,优美地波动着,如微风拂动青黄相间的田野,如飞鸟掠过缓慢皱动的涟漪。
湖水至清至澈,掬一捧亮亮的,却又从指尖滑落了,空灵酷似这一泓湖水;凉风至柔至和,探一把凉凉的,却又从面颊逝去了,空灵亦酷似这一阵凉风。
无法描绘此时的情景,无法表述此刻的心境。似乎什么都有,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或许,空灵就在这似有似无之间,神秘地游动着,如一尾得大自在的红鲤鱼。
冥冥之间,有多少妙不可言。有多少无以言传。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找到这种感觉,不是所有的时刻都能进入这种境界。
把心儿装得满满的,不一定就是幸运!
【疏淡】
做人还是疏淡些好。太密,易生累赘;太浓,易生腻味,都不如疏淡。疏淡是错落有致,疏淡是平常之心。
疏淡是对生命的有序安排,也是对心理的有效调节。密得透不过气,浓得化不开,都于生命无益,都于心理有损。稀疏些,冲淡些,生命就疏展了,心理就疏展了。
不是生命的每个季节都同现疏淡。疏淡是阅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疏淡是积累的担炼;是阅历的抽象,是智慧的升华。有的生命痴名迷利,一辈子都在追逐中迷失,当然也就不知疏淡为何滋味。
疏淡也不是做作出来的,疏淡是沁在骨子里,溶在血液里的一种对生活的态度。生活从不迁就生命,疏淡的生命却能自如地驾驭生活,令生活俯首贴耳。
心要常洗,情要长涤......
【柔韧】
生存与发展,无时无刻不是激烈的竞争中进行。竞争而获胜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性格上的柔韧。柔韧者,十有八九能获胜。
柔韧类似于牛筋之类的什物,拉而不断,折而不裂,嚼而不碎。韧就有了持续,柔就有了适应。持续而不适应,这持续久不了;适应而不持续,这适应没意义。既柔且韧,这竞争的实力就显示出来了。
刚烈有刚烈的用处。刚烈是爆发性的,说来就来了,黔驴技穷,逗它爆发几次,它就再也没有招了。柔韧则不然,你看它一副悠然相,不知有多深的城府,多足的底气。柔生气,韧生成,柔韧面前你不敢丝毫懈怠,它比刚烈难对付多了!
柔韧其实也就是再坚持一下的积累。许多事情的胜负,都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柔韧是一种水性。水是柔和的,平静的,却也是固执的,长流不断的。认准了一个方向,千里万里,千曲万折也要奔去。柔韧如水,竞争就得拥有一种水性,在相等的条件下,谁柔韧谁就稳拥胜券。
【沉稳】
沉稳是性格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悬于生命之树浓密绿荫间一颗深藏不露的肥硕之果。
青涩的果子总是显得那么英姿焕发和急不可耐。沉稳不足,它有着圆熟的外壳,更有沉甸甸的份量。
有一份角逐中的不声不响;有一份急迫中的不紧不慢;还有一份尴尬中的不卑不亢。
沉稳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沉稳是万万不能的。险涡飞旋之时,沉稳是篙,助你入一泓清流。娄平和的微风将碎金子般的阳光洒向你的周身时,你半枕湿漉漉的沉稳之篙,百感交集。
亦有大获其胜之时,沉稳使你无法狂喜,却将胜之快感荡漾于浅浅的笑涡。笑不在声高,轻轻一抿就足够了。轻拂一笑那胜之前的艰辛便都云散烟消了。
并非所有的选择非此即彼;并非所有的结果非败即胜。沉稳接受似此非彼,或者似彼非此的选择,在选择中彼此兼顾。沉稳从胜中透析着败的因子,是从败中吸纳着胜的希望。
沉稳包藏着一颗真正的平常心。欲沉稳,宜先怀持一颗平常心。
【仁厚】
做人首当仁厚,一要仁爱,二要宽厚。
全爱者,仁义之爱也。以子女的心对长辈,以父母的心对晚辈,以兄弟姐妹的心对同辈,焉能不仁不爱?!
宽厚者,宽容厚道也。宽容是以德报怨,厚道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既宽且厚,自然亲切可掬。
仁爱的核心在于情。宽厚的核心在于恕。
天下薄情寡义之举甚多,弥显情之珍贵;世上刻薄挑剔之人甚众,弥显恕之实用。
按常理,有仁来就有爱往。然则却常见仁来而无爱往,不仁报仁,不爱报爱者大有人在。此时你分应仁,分应爱,既为别人,也为自己。面对不仁不爱却依然怀持仁爱之心,于人于己都无损有益。
刻薄常常把人逼到忍无可忍的地步。忍无可忍却终于忍了,使步入了仁厚之道。由此可见,刻薄常常成为培植仁厚的温床。身边多几个刻薄的人并不是坏事,它客观上帮助了你,让你修炼品性,使你博大宽广。
遇上薄情寡义之举,便常以一怜了之;
碰上刻薄挑剔之人,便常以一恕了之。
仁者高寿,厚者怡心。仁厚的最终受益者是自己,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自己。做人,还是仁厚点好。
【坦荡】
心地纯洁、胸襟宽畅即坦荡。
坦荡不是不生杂念,而是善于排解杂念;也不是一尘不染,而是勤于心灵上的洒扫庭除。不断地排除杂念,就能求得心地的清纯;不断地洒扫清除,就能求得心地的洁净。
坦荡不是从不计较,而是计较而后不计较;也不是生来就宽宽畅畅,而是日凿月开,逐渐使胸襟辽阔宽广的。说从不计较是假,不计较是本身的一种计较;说生来宽畅不可能,宽畅都是在丰厚的阅历中逐渐形成的。
一般来说,见多识广的生命易达坦荡。见多了,就见怪不怪,能淡然而待;识广了,就豁朗通达,能释然而解。不至于在小胡同里,慌慌张张地钻来钻去,把生命弄的委委琐琐。
坦荡待人,诚明自现;坦荡处事,仁厚在先。诚明最能打动人,故友情丛生;仁厚最能办好事,故青史留名。
心地阴暗者,其生活一定阴暗;胸襟狭窄者,其生命一定狭窄。于他人是一种折腾,于自己是一种折磨,很不可取。还是坦坦荡荡的做人处事好,坦荡也许不会给你带来一时的蝇头微利,长远地看,却能给你带来大功大利。
情是人生滋味美文
有些事,无论对错我们都无能为力,有些人,无论喜恶我们都无法言及。并不是喜就能接近,恶就能远离,也不是对就能自如,错就能陈述。
生活里好多人事,我们喜欢却不能接近,错误却不能纠正。即使心有不愿,情有不甘,我们一样无奈,一样无能。生活就是这样,人生就是如此,关键是提升自己。我们选择不了生命,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生命的方式。
做人要几分淡泊,清风细雨,同样有韵致,有诗意。做事要几分从容,俯仰之间,依然洒脱。不刻意,不虚伪,没有万卷诗书的熏陶,我们有的是简单岁月的朴素。没有历练沧桑后的成熟,我们有的是宠辱不惊的坦然,情是人生最重的滋味,淡是人生最浓的色彩。
不是生气就能解决问题,不是伤心就能挽回败局,解决矛盾不能心急,处理问题不能焦急。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你,不是每件事都能赞同你。面对生活的一些不快,试着学会微笑,遭遇生活的一些不顺,试着学会忍耐。不是天阴一定就下雨,不是伤心一定要哭泣。
学会控制,学会冷静,你会逐步成熟。年轻的时候可以爱,可以恨,可以尽情的去折腾。即使错了,就算失败,依然可以从头再来,推倒重来,青春就是美好的,年轻就是无价的。跌倒也好,摔伤也罢,丝毫没什么,根本没什么,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切忌不要被动,不要消极,更不要等待。因为,等待只是原地踏步,前进,即使错了也是一种收获。
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或恩怨,或善恶,皆是前世之因所成的果报。然而,当用忍的态度去对待一切时,即使是恶缘也能得到善解,会转变为善缘。虽然忍是一种苦,但当你看到周围生命因为你而变得快乐时,你会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在这幸福中,你的心灵也会更加善良和宽容,你将得到心灵真正的自由。
一直相信,世间的真爱是可以刻骨的。没有风花雪月,没有地老天荒,却可以穿过岁月的经络恒久。很多时候,爱是一种坚守,用一颗心的执着与坚韧,拥抱和守护。无论时间如何流走,只要懂得奉献与珍惜,相信爱会永在心里。那一抹暖暖的情会陪伴四季轮回,岁月的静美不是冷酷的`沉默,而是且行且惜的相守。
如果你曾经错过了昨天,那么请不要再错过今天。过去的事,交给岁月去处理,将来的事,留给时间去证明。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牢牢地抓住今天,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让今天的自己塑造明天的自己。集中精力看好眼前的路,才不会跌跤,才不会走岔道。
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重新开始,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人生,你的决定就是你的今生。没有人永远把你放在心中,没有人日日关注你的心情。你的人生,需要你自己努力进行,你的生活,需要你自己刻意经营。选择了就要认真,决定了就要尽心。你的世界不要有过多的抱怨之声,你的空间不要有太多的悔恨之情,你的永远都是你的。
人生,就似攀越一座座山峰,只要没有到达顶峰,永远超越不了别人。不论是山顶,还是山腰,始终都是差距,俯视与仰视,有着不同的境遇。只是我们就是凡人,普普通通,无需有着太多的卑微。怀着低微的情绪,累了就休息,烦了就放松。崎岖的山路,艰难就该慢行,看淡,心中也就无所谓山顶山底。我们的失败,一是错给了时间,二是败给了距离,三是输给了自己。
我们总感觉一生很长,明天很远,可梦想永远不会在等待中实现。我们艳羡别人的成功,总认为离自己遥不可及,殊不知,只要你愿意走,就会慢慢地接近目标。对于错失的,我们喜欢寻找为自己开脱的借口,结果是我们在心安理得中欺骗着自己。
有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有度量接受不可以改变的。有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才能适应周围环境,始终保持一颗快乐的心。我们无法阻止已发生的事,但可以改变那些事情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缺失的那一部分虽不可爱,却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人生会快乐豁达许多。生活的成分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生活的味道也是不受人的喜好控制的。
不论我们怎样努力,所能控制的都只是生活的很小一个部分。人与人之间幸福与否的原因,并不是在于生活给予了什么,给予了多少。而是,在于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待味道的态度。情是最重的滋味,淡是最浓的色彩,喜欢上生活的味道,人便是幸福的!
人生最深的滋味美文
苏东坡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华丽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
他原来是翰林学士,后来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被牵连,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爭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喝点酒好不好?“夜饮东坡醒复醉”,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醒,醉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噜。“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答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只是走过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人把他打倒在地,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天下人都要认识他,然而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一碗白米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你会发现苏东坡最得意的时候是不会感觉到“清风徐来”的。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他不断被下放。当整个生命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还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
人生真滋味美文摘抄
有一天,夏D尊去拜访弘一大师,吃饭时,大师面前只有一碟萝卜,一杯白开水,一碗大米饭。夏D尊于心不忍,想给其添菜,便笑着问:“你不嫌腌萝卜咸、白开水淡?”大师笑着说:“这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此话甚妙,人生咸淡两由之,个中滋味任人品味。
有的人生就像过山车,经历了大起大落,才更懂得淡的滋味。其实生命的过程,原本都是很淡的,就像一杯白开水,只是人的欲望太多,索求太多,在杯子里加入不同的.成分,人生也就变得五味杂陈起来。
有一位老人静静地看着几个小孩玩卡片游戏。卡片可以用瓶子兑换,孩子们兑换到一定数量的卡片,就兴致勃勃地玩开了。老人说:“找更多的瓶子不就能获得更多的卡片吗?”孩子们感到奇怪:“够玩就行了,为什么要那么多呢?老人感慨,自己还不如一个孩子明白。”
苏轼在当翰林大学士时,恃才放旷,后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贬谪中,他学会了摆脱束缚,乐观淡然。他的《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也在困顿中横空出世。淡是一种醒悟和超脱,淡者宁静致远,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心灵淡然若水,人生便如行云流水。
淡还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人口学家马寅初,听到自己大学校长职务被撤的消息时,只“喔”了一声。数十年后听到被平反的喜讯,亦是“喔”了一声。这种从容淡定,非常人可比。
古人云:“人淡如菊,心素如简。”菊花抱贞含素,淡得清雅脱俗。菊之淡与人之淡,相喻相通,都是一种历经沧桑和磨难之后的简约与大气。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似爱情,第三道淡若清风。所有的味道都经过了,生活就还原为一杯淡淡的清茶,淡得素雅宁静,质朴馨香。
以一种淡淡的心情去面对人生,庄子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林语堂是“将一生修炼成一阵清风”,席慕蓉是“把含着泪的三百篇诗,写在云淡风轻的天上”……淡不是消极,更非淡而无味,它是一种饱满的心态,是一种至美境界。现实中,只要我们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就会活得美丽而优雅,温婉而诗意。
淡是人生真滋味美文经典美文
淡是一种宁静,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飘逸;淡是一种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种镇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
淡,或许总比浓好。雾淡影淡,朦胧;云淡月淡,恬静;心淡情淡,高洁;名淡利淡,超逸。
在人生旅途上,用淡的心,慢慢地陪着星星走。看开一些,便能放阔一些;少一些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淡字,“水”字旁边是两火的“炎”字。炎症的炎,只有看淡了才能消炎。所以人常说,看得淡一点,伤得少一点。淡字去掉七个点之后,剩下的是两个“人”字,人与人之间有大小之异、高低之别、上下之分,如此洞察世情,自然淡定地生活。
五味中没有淡,百味中没有淡,所有味中都没有淡。其实,淡也是一味。这正如弘一大师李叔同说过“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所有味都是为了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唯独淡不表现、不显露。当人们被千奇百味的味道搞烦了、麻木了的时候,反而需要“清淡”。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生活最真的`滋味也在淡字中得以体现。淡妆素面,才出绝色佳丽;天高云淡,方能阳光普照;淡淡花香,才品读出空谷幽兰的高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许是每个人向往的境界。
一个追求人生真性情的人不在乎外界的繁华与喧嚣。无论世界如何繁华富丽,他都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独守一份宁静。他并非愤世嫉俗,孤傲清高,他会努力地参与其中,但他从来不会迷失自己。因此他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人们喜欢用茶比喻人生。茶之美,就在于那份心安理得的冲淡。淡,是茶的真味,更是人生的真味。万般滋味,当它趋于平淡时,才是人生的真味。
人生滋味不易知的美文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之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深夜到临沂街去訪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一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但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
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时敲响,即使风雨来时也不曾间断过。
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象征着什么意义?
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但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藉木鱼报晓来布施化缘,得些斋衬钱。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间巷很久的传统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当夜里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段时,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
木鱼敲得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穿过巷子,远远地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大灯泡,随着道路的颠簸,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这位老头敲出来的。
一走近,我才知道那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简单不过的信号。
是我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
老人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吃一碗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于是,我丢弃了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
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继续我未完的工作。
和老人熟悉以后,我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木鱼总是木鱼,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之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
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
木鱼对他,对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
淡是人生真滋味美文
淡是一种宁静,是明月松间,清泉石上的飘逸;淡是一种大气,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襟;淡是一种镇定,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从容。
淡,或许总比浓好。雾淡影淡,朦胧;云淡月淡,恬静;心淡情淡,高洁;名淡利淡,超逸。
在人生旅途上,用淡的心,慢慢地陪着星星走。看开一些,便能放阔一些;少一些圆滑世故,便多一份清纯典雅;少一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便多一份坦然自在。
淡字,“水”字旁边是两火的“炎”字。炎症的炎,只有看淡了才能消炎。所以人常说,看得淡一点,伤得少一点。淡字去掉七个点之后,剩下的是两个“人”字,人与人之间有大小之异、高低之别、上下之分,如此洞察世情,自然淡定地生活。
五味中没有淡,百味中没有淡,所有味中都没有淡。其实,淡也是一味。这正如弘一大师李叔同说过“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所有味都是为了表现自己、突出自己。唯独淡不表现、不显露。当人们被千奇百味的味道搞烦了、麻木了的时候,反而需要“清淡”。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生活最真的滋味也在淡字中得以体现。淡妆素面,才出绝色佳丽;天高云淡,方能阳光普照;淡淡花香,才品读出空谷幽兰的高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也许是每个人向往的境界。
一个追求人生真性情的'人不在乎外界的繁华与喧嚣。无论世界如何繁华富丽,他都能够独自面对自己的内心,独守一份宁静。他并非愤世嫉俗,孤傲清高,他会努力地参与其中,但他从来不会迷失自己。因此他能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人们喜欢用茶比喻人生。茶之美,就在于那份心安理得的冲淡。淡,是茶的真味,更是人生的真味。万般滋味,当它趋于平淡时,才是人生的真味。
★ 人生滋味作文
★ 生活的滋味美文
★ 人生滋味优秀作文
★ 人生的滋味作文
★ 人生感悟美文
★ 人生如花美文
★ 笔墨人生美文
★ 人生美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