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情怀美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男子无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生的情怀美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男子无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人生的情怀美文

篇1: 人生的情怀美文

人生的情怀美文

1、事业的价值:什么事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

价值感没有标杆。很多事情,一旦有了意义,即使琐碎,也会变得有价值。可以在内心做一个权衡。一件事情,如果让你产生疲劳,先寻找一下它的意义,如果找不到,索性放弃;一件事情,如果让你兴奋无比,就算别人觉得毫无价值,也不妨坚持下去。这样,当你晚年对年轻时所从事的事业触摸的时候,才不会心存遗憾。

2、你的心境和处境都是你的内心的选择

仔细想想其实任何事都不会使你生气和烦恼,让你生气烦恼的是你的一颗心。你以什么心去看待事物,你就获得什么处境,你可以让自己变得快乐,也可以让自己痛苦,这都是你的选择,看你选择一颗快乐富裕之心还是一颗痛苦贫瘠之心。

3、做好自己,发挥所长,不要模仿别人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与其花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别人不如找出自己的所能、所长去尽量发挥,所得一定比学习别人多!人家是人家,自己是自己。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遗传密码、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天分、不同的际遇,绝不能通过简单的学习而达成一致。

4、享受生活享受快乐

智者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赋予的点滴快乐;愚者总是忙忙碌碌地像陀螺一样,生活在压抑、烦躁之中,他们无法破译生活的真正意义,活得像一部会说话的机器毫无乐趣可言。智者和愚者同生活在一片天地中,却有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5、愿是成功的起点有愿才有希望

愿是成功的起点,愿也是希望。人生最需要的就是愿,一切事业要成功必须有愿。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依愿力而行,最后才能圆满成佛。“人”如无愿,就无希望;没有希望,就无法成就事业。

6、世间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

世间没有定命、定数,佛陀说:“一切唯心造。”一个人的命运是贵是贱,也不是定数。如果是困境重重,但能坚毅突破,一样能转变自己的'命运和业力。世间没有不可转变的难事!只要是虔诚的学道者,普天之下没有不能扭转的难事。

7、把感情放哪里人生才能获得幸福?

感情的发生是身不由己、无可奈何的事,感情如果造成伤害总是遗憾的事。有句话说:“情不重,不生娑婆。”佛教里称人为“有情众生”,那么我们的感情应该放在哪里呢?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感情就是爱,爱往往有所局限,因此要用慈悲来升华感情。学习把对一个人的爱延伸到对家庭的爱,由对家庭的爱推及为对社会的爱,由对社会的爱扩大为对全人类的爱。将爱扩而大之,从小我升华为大我,就是一种慈悲。

8、用宽容去拥有充满喜悦的每一刻

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以宽容和平直、达观和敦厚的心怀,去生活处世,那便会拥有宽广的心理生活空间,任自己优游,从而心生智慧,令生活得以自在。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可以契机因缘,都能够和谐圆满。让我们每一天都笑容满面,让每时每刻都充满喜悦和自在。

9、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为亲人

俗语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一个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数人的身上,不要局限于自己所认为的“有缘”,应该扩大心胸,视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学习观世音菩萨的“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什么人有困难,即施恩惠给谁,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10、惜福当下莫为未来的事烦恼

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与其渴求远大的虚幻云影,不如珍惜身边的点滴甘露。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只有怀抱善良、慈悲、包容、仁爱、无争执、无仇恨,人间才是快活的。

11、一生专注用心做事成就自己

如果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很好。一生做好一件事,真的很了不起。这样在单一、狭小的领域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一生只做一件事,又能做好一件事,多么美好,多么值得。如此专一,如此宁静。一生专注用心地做好一件事,便能让自己在这一领域达至无人企及的高度,这是最能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捷径。

12、追求不要太心切从容努力转身即得

在你身边飞舞的蝴蝶,你越是追得急,它越是飞得远。有时候你驻足不动,它反而飞回到你的身旁,悠然停在你的肩膀上。追求智慧也是如此,有时你只需停住匆匆的脚步,转身就看到了。

篇2:人生感悟美文:英雄情怀亦与时俱进

英雄情怀亦与时俱进

看史书每读到豫让刺杀赵襄子,我都觉得豫让其人要么是愚忠要么是沽名钓誉。正如他的朋友所说,他完全可以委身赵襄子,以他的才华必得赵襄子重用,然后伺机而杀之要比吞碳毁容容易得多。可是再一次认真读了豫让对其友人说的话使我从新认识了豫让,原来他之所以不按照朋友认为的那样做,是因为豫让想用他的忠贞不二羞辱后世对主人怀有二心者。怪不得古人那么称颂豫让,在那个时代豫让是当之无愧英雄,就是现在豫让的做法也会让一些人无脸面见自己的先祖。

不过以现代的眼光看豫让的光辉,我个人觉得多少含有封建统治者渲染的意味。当时天下万万民众掌握在一人手中,那么皇帝最怕的是手下的人对其不忠,于是抓住豫让此类的事迹大肆渲染,好让天下豪杰释放豪情时其行为应以豫让的作为为准。所以豫让可以说是英雄,只是他的英雄榜样被统治者有所夸大。

我们现在的英雄情节不应从几个人的眼光做为起点,而是要从他是否能服务大众为准,于是雷锋张思德的事迹影响几代人。而且我们现在的人对英雄的认识也和古人打有不同,几年前一部电影《英雄》很多人印象还是很深刻的,英雄无名为刺杀秦王并不是像豫让那样,而是通过为秦王服务一步步地靠近秦王,最后终于取得可以一招致命的机会。无名并没有因为先假意投靠秦王以取得秦王的信任达到目的而毁坏其英雄形象,观众之所以把无名归为英雄行列,是因为如今的民众也把无名的做法看做是英雄的行为。这反应着我们的英雄认定已把是否为统治者服务扩展到是否为他人服务了,所以几年前无数人力挺袁厉害。

社会前进着,我们的思想也紧随其后,甚至有时推动着社会前进,而我们的英雄情怀也在发生着变化,只是用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只是受惠者浑然不觉而已,即使他们做着英雄事迹却不知道自己已是英雄,每当看到媒体报道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事迹,我总是想现在才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篇3: 情怀美文

关于情怀美文

情怀,最早听于学生时代的课堂,老师最爱分析我们背下的诗句里藏了多少书生意气,家国情怀。这几年,“情怀”一词频频出现,我怕自己滥用,查了查词典:一作情绪解,如“今当离宫殿,情怀恋恋”;一作情趣兴致解,“酒情怀,恨春时节,柳丝巷陌黄昏月”;还有就是我们听惯了的作文学情致解的家国情怀。

这些当然是最权威、最正确的解释,然而我想说的不是书本里一板一眼的注解,而是藏在我们举手投足、眼角眉梢里的',满是烟火味儿的小情怀。

衣橱里挂了件多年前的连衣裙,你很久没穿了,却从没想过要将它“断舍离”,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抽屉里放了几本多年来写下的情绪小记,连抽屉都换了几次了,里面的小本却珍而重之地搬了又搬;走进咖啡馆,眼睛瞄着角落里的空位,脚步就轻轻将你带了过去;路上遇到一只脏兮兮的小狗,不由蹲下摸了摸,想着怎样才能给它寻个好去处;走在路上一扭头刚好看到兰山农商银行的展示牌,不由多看两眼,心里瞬间愉悦起来。我觉得这些都可称为“情怀”。[由整理]

就像浪客秦昊歌里唱的那样,“我记得你的模样,你曾是少年”。我们都曾是少年,都在过去的岁月里经历了些什么,那些不经意的小习惯里藏的都是你以前的模样。那件连衣裙是你一次难忘之约的礼服吧?那些情绪小记又记录了多少你的喜悲?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咖啡馆里的角落?童年那只可爱的小狗不知今在何方?毕业之后加入农商大家庭的你,是否早已与农商融于一体,休戚与共?

高晓松说秦昊的歌里有浓浓的旧时代的印记,很撩人。我想,就是为了这些印记,为了那些已消散的往事,我们的心里都藏了些不可言说的固执,那些固执在心里细细地熬,熬成了此刻的你,和你的小情怀。

篇4: 情怀人生

情怀人生

人,都是有故事的,大千世界,路路不同,都在经营着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有人潇洒,有人迷茫,有人单调,又有人浪漫。不尽相同,但是,总是有情怀的!

我在读小学时,天天沉醉在《瓦岗寨》、《杨家将》和金庸的世界,那可也是一种情怀呀。儿时的伙伴们,现在有碰见也有不再见的`,匆匆的时光,那是的暂别竟然成了现在的永别!

中学到来,更是青春的青涩岁月,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我们善感多愁,我们激情膨胀,我们更是在挥霍自己的情怀。。。。。。

大学短暂而无聊,步履匆匆是我们感觉到对未来的压力,身上的重担顿时加强,真正的人生情怀由此产生!

篇5:雨夜情怀美文

雨夜情怀美文

最喜欢雨夜,听着外面呼呼的狂风带动着雨滴,啪啪的敲打在窗户上,留下一道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雨迹。耀眼的闪电,带着无与伦比的速度,在黑色的夜空中奔驰而过,留下了天地间唯一的一道光芒,在这一刻,太阳耀眼的光芒,月亮柔和的色彩,以及星辰那朦朦胧胧的美感,都将不复存在……留下的,仅仅是伴随着那响彻天地的雷声一瞬明亮,照耀万里的闪电……

最喜欢雨夜,因为在雨夜里,没有了白天时的喧嚣,没有了夜晚时的寂寞!以雨为邻,与夜作伴。任凭外面的风雨声如何的大,任凭外面的雷电声如何轰鸣,我可以窝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关上灯,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透过窗户,悠哉悠哉的欣赏着外面的景象,虽然经过风雨过后的花草树木都已零落不堪,但我依旧可以欣赏着这一残败之美,欣赏着生命的不熄与坚强,欣赏着大自然的变化与故事。此时的我,就是一个旁观者,,仿佛一切的一切,都离我而去,我完全可以以一个第三者的身份去看这雨夜之景。一种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感觉,悄然蒙上心头!

最喜欢雨夜,因为在雨夜里,基本上没有人会打扰我,而我,也终于能够得到一种宁静之感。将与外界的联系都将隔断,这一夜,属于我!听着外面的雨声,风声,看着窗外那一道道惊雷,闪电,心里不免升起一种舒适放松之感。这一刻,我完全可以不再去想生活中的一切。倾盆而下的大雨,洗涮着整片天地,也洗刷着过去的种种污痕,黑暗与失意。席卷天地的狂风,吹散了心中多年以来所积攒下的种种怨气与悲愤。震动苍穹的`雷声,掩盖住了一切哭声与叹息!夜里的雨,似乎总能给我带来一些安全感,总能将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所带的灰尘,清洗干净,更能将心灵上的创伤,一一麻醉。

最喜欢雨夜,因为在雨夜里,我可以真正的放开自己!不需要做任何掩饰,因为有着雷雨声和无边黑暗的夜色帮我掩埋。在这样的夜里,我将放下一切面具,露出正正的自己。不需要有观众,因为我自己就是观众,不需要有配角,因为这是我一个人的舞台,不需要有掌声,因为我是给自己表演!在这个夜里,在这个难得清静的时刻,我可以捧着一杯热茶,美滋滋的喝上几口,深深地嗅几口潮湿的空气,甚至可以让雨点打在脸上,享受那极其难得的清澈冰凉之感。与雨为邻,与夜为伴。想带什么就说什么,即便是自言自语也罢。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因为没人骂你傻。你完全可以想任何事情,哪怕是露着傻笑做梦也好。其实,雨夜一直在倾听,一直在回答……

最喜欢雨夜,雨夜中,我可以关上房门,盖上被子,甚至可以将脑袋都缩在被子里,享受着那冷与热的交替!无人打扰,无人说话,我便可以将我的烦心事讲给雨夜听。任凭外面的风雨再大,也和我没有关系,我只需要将我已经藏了好久的话,告诉这个特殊的朋友!说着说着,伤心了就哭,开心了就笑,不需要去考虑一切问题,因为我本来就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我有情绪,也有感情,即便是很少显露出来,但并不代表不可诉说!慢慢的,在雨夜的陪伴下,就放松的,没心没肺的睡觉……

雨夜,语夜!

篇6:春天情怀美文摘抄

精细的纹理,玲珑的花瓣,柔软的花蕊,坚韧的叶基,吐着中草药的淡薄气息,稀稀落落。杂草丛生的那一片地,总是难以寻觅你的身影,终于有一天,才知道,原来你的花语是“隐藏爱情”。

雏菊的爱,就像缪塞的诗里写的“我爱着,什么也不说;我爱着,只是我的心理知觉;我珍惜我的秘密,我也珍惜我的痛苦;我曾宣誓,我爱着,不怀抱任何希望,但并不是没有幸福。”无法诉说的爱情,比可以告白的爱情,来的更殷切。一部分的人,坚守一见钟情的爱情,一次偶遇,意外的邂逅,也可能是幸福的开始,还有一些人,紧握着对爱情的渴望,总是在等待,似乎不经言传的爱情更值得去依赖,无数错过和过错之间,或许早已身心疲惫,但还是安静等待。

春天来得太早,谁都没有发现。冬天是一个需要温暖的季节,可是春天来了,谁都跟不上节奏,没了花的颜色,一切还是单调的冷色。窗台上的那颗雏菊,抖掉了飞落的雪瓣,凝望这个银白色的世界,如此胆怯又绝望。可能白雪皑皑的季节里,开不出情感的花,小雏菊的爱情,就像神秘花园里的一粒种子,被施了魔咒,尘封在千年寒冰下。从此,希腊神话里,雏菊的爱情就是一个秘密。春天来了,花开了,只是风吹起的时候,带走了雏菊的花心。

......

不知不觉已经喜欢上雏菊,可能是因为背后凄惨的故事,可能是因为早春的花期,无论如何,都已经无意碰撞,那并非轰轰烈烈的爱情。时间在推,岁月在催,感情的风口浪尖,几时圆满几时心碎。一直觉得,远方有人在等,在和你相遇,可是你永远不会知道,前方有太多的十字路口,太多的彷徨和惘然让你举足无措。无论是选择还是被选择,都是致命的考验。爱情的世界,从不敢涉足,因为害怕结束,所以不敢开始。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候,才说服自己一个人也很好,也很安全。听过太多的歌曲,全是支离破碎的感情,眼泪,声音,容颜,温度,时间......他们说,一场游戏一场梦,可是,爱情终究不是游戏,开始和结束并不是一个按钮决定的。

春天的下雪夜,我们还好,有重逢叙旧的友情,很满足,庆幸你们的眼神里,有饱满的真诚和留恋。又是一年,我们都在长大和改变,有些人恋爱了有些人依旧单身着,可能我们都在渴望有人能懂,能陪伴,我们都在试着去摆脱伤感,但是越来越多的时间得一个人度过,可能也就累了,累久了也就忘了。又一年可能很快就过去了,身边的你们,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年末的时候,能看到你们灿烂的笑脸,也许就是冬天里最温暖的风景。

也许我们都一样,,一直紧握在手里的,只是一颗雏菊的种子。

篇7:人生的态度和情怀

人生的态度和情怀

许多机缘不能用言语表达。我知道春喜是二十年前,不曾想到,二十年后,能在古城西安相遇,而且在一个共同的朋友那里。

记得,二十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校园文学如火如荼,天南海北,我们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学生一时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置许多于不顾风风火火不经意地投入到这场校园文学运动之中,梦想通过文学改变世界;带着飞蛾投火一般的牺牲精神,一意孤行,吃着干馍喝着凉水,仍然不怕天不怕地潇洒地行走在文学崎岖的道路上。有一举成名者,也有破落不堪者,大多在生活的重压下,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忙于日常的琐事。二十年后,拥妻携子,当日子过得还心满意足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尖锐的棱角已经渐渐磨平,生活中似乎缺少些什么。原来在心灵的低处,这么多年来,神圣的文学大旗还在迎风飘荡。

1995年,我在陕西省教委主办的《当代中学生》杂志中发表了一篇小文“千树万树梨花开——陕西中学生文坛扫描”提及了:一批诸如马萧萧、洪烛、田晓菲、邱华栋、郁舟等为先导的“少年作家”、“校园诗人”。陕西的张春喜也忝列其中,当然还有许多现在文学界中坚力量。“神童作家”刘绍棠亲笔来信题词:“我希望校园出作家”(那时候很流行题词)。放到现在,打死我也不会写这类文章,吃力不讨好这且不说,唯恐把谁遗漏了,会心里不安的,还会遭到一些“炮轰”。自己莫名其妙的当了“炮灰”,还不知道咋作死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经历了生生死死的一些事情,有时候觉得活得还不是很开心,但知道调整心态,知足常乐。近日春喜送我他的四卷本——中篇小说集《秦川故事》、短篇小说集《关中农民》、诗歌集《行走记忆》和文学评论集《长安思评》,洋洋120万字,我是诚惶诚恐,为自己虚度岁月而汗颜,也是老兄的执着而敬佩,不敢怠慢,用了三个晚上,读了这四本书。

在这四本书中,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短篇小说集《关中农民》,可能基于我现在的个人偏好吧?!我认为,诗歌是满怀激情的事情,二十岁左右尽情可去抒写;文学评论呢,需要系统地理论知识体系、准确地评判能力,敏锐独到的观察力和不畏权谋独立精神,这些很难做到。人过四十,真是写小说的好时光。我喜欢读春喜的.小说,还缘于我们俩各种文学题材都去尝试写过,广而不专,这是我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来自渭北农村,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熟悉农村生活的春喜说:“我想用原生态的方式记录农村的生活,描写农民的生存状态;我想用最通俗、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写出农民喜欢看的小说,写出农民喜闻乐见的事情,写农民的酸甜苦辣。”我觉得,这种选择是正确的,一个写作者或者说作家,首先应该写自己熟悉的;文学是个体的劳动,一个人不能抹去青春和生活的记忆。如果非要去一味拔高,不去思考,追求所谓的全球化视野、普世价值,那是丢了自己的文化之根。

瓷实的春喜是熟知农村生活的。《丁三》《丁四》《莲花》《党二》《老雷》《寻娃》《三朵金花》《瞎子麻娃》等,一个个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很有神气。他笔下的“莲花村”,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在生于70年代的我们眼中,是愚昧、贫穷、传统守业,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维系农村千百年的文化在金钱面前土崩瓦解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农村,在春喜的笔下,虚实结合,诙谐幽默,质朴自然,直接简单,人情世故,矛盾冲突,呐喊挣扎,处理的比较到位,特别是对人物,例如顶尖美人“莲花”,这个农村原生态的女人,被大队大队长黑狗缠得没有办法,只好认命结婚,不到一年,黑狗不觉新鲜又去找丁寡妇;莲花主动投入到自己喜欢的男人水生的瓜棚,而且为了这个男人的工作,不惜以自己身体为代价找公社王书记,县上马副县长。当水生要莲花离婚自己要娶她时,莲花却很绝情,以死要挟,生是黑狗的人,死是黑狗的鬼。这就是农村女人,无奈、容情、决绝,维护着她心中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又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还有翠花,丈夫王二因为没有挣不来钱娶抢劫被判刑后,面对三个女儿高额的学费,面对村长黑蛋利用救济的威逼利诱,她妥协了,在被迫中尝到了黑蛋的男人味,而对王二过去的感觉却像猪拱一样无情调可言。农村女人敢于冲破封建的樊篱,摆脱生活的逼仄,追求属于自己性爱的自由,但最终殃及三个女儿,是福是祸,恐怕只有自己知道。

收粮盖房,计划生育,集资修校,随意摊派等等,这些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常见的事情,宗族斗争、贿赂选举等等,这些事情一直延续至今。顾及小利益,只看当前脚下,狭隘自私,确实是农民的局限,是大环境大社会共同造成的;农民大多善良、无辜,我觉得,他们一辈一辈生死于黄土大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毫无怨言,虽然现在这种生活的宁静状态背打破,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在叙述描写中,春喜基于对读者的考虑,尽量使用标准的书面语,也运用了一些方言,我比较喜欢这些秦腔方言,能够准确地传情达意,这一点,不懂地域方言的人是永远不懂的,这是语言的秘密。

可以说,春喜的这些短篇小说,是扎实认真的,没有寓言式的劝诫,没有玄妙式的神秘,给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莲花村”,中国最基层村庄,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情感的真实变迁,农耕文明的遗落和农村关系的变异,这种嬗变,让人思考,在恍如眼前的记忆中,值得痛苦的思考。

“我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真正的一穷二白,穷得投稿时要自己糊信封,那时候我们家也没有像样的椅子,我是趴在水泥粮仓上,坐在一袋粮食上学习和写作的。”春喜的日子,我想我们那个年龄的农村娃都经过,停电每人告知,经常无缘无故,蜡烛是我们最好的亮光。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春喜近乎痴迷,狂热地写着自己的“关中农民”和“秦川故事”,表达着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情怀:对文学的坚守。1990年,春喜由陕西文学界六位重量级作家——胡采、杜鹏程、李若冰、路遥、贾平凹、白描联名推荐,保送上了吉林大学中文系,完成了一个农家子弟“鱼跃龙门”的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给了他一个机会,大大的机会。有利于他站在农村外边的城市,反观农村的问题,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乡土写作。感谢吉林大学对文学的宽容,好像给我也发过电报,差一点和春喜成为师友。现在,文学式微,边缘化、圈子化、利益化、官僚化,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要过高的期待文学会给自己带来的什么,金钱、荣誉?这些,在目前很难。作为普通的一员,我想,自己既然喜欢文学,喜欢写作,就把写作当作一种生活的爱好和兴趣,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让文学回归本质;文学依然神圣,我们生活也要多彩,有意思,有意义。

春喜和农人一样默默无闻、扎扎实实侍弄着自己的庄稼,他说:“我常常问自己,文学之路这样艰难,为什么自己矢志不渝呢?说实话,文学给不了我生活所需,但我的精神所需和灵魂所需来自文学,和文学结缘,不需要理由。唯有长期坚持下去,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我想,这就足够了。”对文学的坚守,对写作的坚持,这就是春喜的人生态度和情怀,文学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生活中,不离不弃;或许无诗意可言,或许困难会更多,城乡一体化“新农村”期待我们去探寻,农村深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剖析。无意怨天尤人,深入再深入生活。我们不愿和“土豪”交朋友,就愿和文学谈心,坚持一场马拉松的写作长跑,坚守自己的人生信念和道德底线,这就是70后写作者的偏执与追求。

篇8: 少拿情怀说事儿经典美文

少拿情怀说事儿经典美文

某大学的一个工科男生给我留言,说他由于一直奉行“君子不器”,所以在大学期间,专业课从没好好学过,而是看了很多文史哲系列的书。于是,他成绩很差,现在就业困难。他为他的情怀付出了代价。

如今,“情怀”这个词,已经被用滥,成了无数在某方面能力有硬伤,而又不愿意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的人逃避现实的遮羞布。

逃课打游戏被包装成了“追求恬淡的生活”,挂科而后退学被美化成了“跟着乔布斯的步伐”,逃避家庭责任被展现为“不向世俗低头”,玩物丧志被标榜为“坚守儿时的梦想”。

为什么我们会热衷于给自己披上一件“情怀”的外衣呢?

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无能、懒惰,而且虚荣。于是,我们诉诸情怀,用一些虚幻的精神胜利法,来麻痹真实的自我带来的痛苦。

这些痛苦包括无能的耻辱,沉溺现状的焦虑,面对责任的懦弱,认清现实的惶恐,吹弹可破的虚荣,苦心经营的体面,等等。

当满是精神压力的我们拿情怀说事儿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坦,因为情怀把我们的一切“不行”“不能”“没机会”都变成了“不屑”“不值”“无所谓”。

比起辛苦的磨炼技能获得财富,直接以精神高贵者的姿态否定财富的意义不是更轻松吗?

与其刻苦磨砺自己为人处世的品格和技巧,不如直接“不向虚伪的世界低头”,进而活在自以为是的幼稚世界,这样不是更轻松吗?

既然数学公式那么难记,工程技术那么晦涩,每天读两本普及性的人文读物,一边显得自己特别努力,一边奚落学霸,岂不是提高幸福指数的'捷径?

蔡康永有一个关于“梦想”和“妄想”的论述:“如果一想到就怨怼,就不甘,就掉进无力感,那只是一个与我们实际人生无关的妄想;如果一想到就来劲,就迫切感到有事要做、有东西要学、有障碍要排除的,那才叫梦想。”

同样,如果你一想到你的情怀,就感到疲倦、惶恐、抱怨,那是虚伪的情怀;如果你想到你的情怀,满满都是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清晰可见的方向、按部就班的节奏,那你拥有的是真情怀。

情怀的基础,从来不是无能、懦弱和逃避。情怀的前提,从来都是实力、勇气和担当。

一切真正的情怀,都是以勤勉努力、踏实进步、及时内省和当仁不让等为表现形式的。

平心而论,当我们拿情怀说事儿的时候,我们内心深处到底是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抓狂,还是真的对真诚直率向往?

我们内心深处到底是对财富不屑,还是不敢面对我们能力平庸的现实?

我们内心深处到底是肯为了艺术和文学义无反顾,还是只是无奈于解决数理难题时智力和精力不足的硬伤?

实力不行,少拿情怀说事儿。一切用“情怀”当自身能力和品质遮羞布的行为都是可耻和可悲的。

泛滥的虚假情怀不仅伤害了真情怀的高贵和尊严,也伤害了自己的品性和未来。如果你嫌自己掩耳盗铃的嘲笑声还不够大,想想那一句:“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孤独是一种情怀美文

人生感悟美文

人生如花美文

笔墨人生美文

人生美文摘抄

励志美文人生感悟

人生感悟文章美文

人生感悟的美文

人生?修行美文摘抄

体悟人生滋味美文

人生的情怀美文(通用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人生的情怀美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