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雨后的会仙湿地美文(共含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epuokzdw”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会仙湿地在我心中美文
会仙湿地,在临桂区会仙镇,距桂林市20公里。会仙湿地,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是一个熟视无睹的概念,然而,它在我的心坎上,却是一幅清新、绚丽的故土画卷。从我认识它的二十多年来,它一直印在我的心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和县委宣传部的宣传干事第一次走进会仙湿地。那时,我们并不知道它叫湿地,只晓得那是一片沼泽,有湖泊有河流,还有市县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得那天春光明媚,在乡干部的引领下,我们从七星码头坐木船,穿过睦洞湖的曲径水路,直奔龙头山。据向导介绍,只有站在龙头山上,才能拍摄到湿地的全貌。爬上山顶,享受着阳光的关爱,春风的抚摸,我们的心陶醉了。放眼眺望,湿地全貌尽收眼底。星罗棋布的岛屿,波光粼粼的湖泊,水路曲径通幽,芦苇浩荡飘飞,荷塘盎然生机,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水草丰美,新桥(又名乾隆桥)古朴坚固,错落的村庄炊烟袅袅。随着太阳的升高,润润的湿气渐渐散去,裸露在我们面前的不是所谓的沼泽水土,而是一幅勃勃生机的水乡画卷。会仙湿地,我第一次认识了你,同时,在我们摄影机和照相机里留下了你美丽的容颜!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而会仙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岩溶湿地,面积现存六平方公里,被湿地专家喻为“漓江流域之肾”。是广西热带、亚热带岩溶峰林地貌中最大、最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湿地。它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正是这种独特的功能,使我对魂牵梦绕的会仙湿地,不仅多了一份了解,更多了份敬仰和热爱。
20xx年仲夏,我和朋友一行7人,又走进会仙湿地,再次感受它的风韵俊美。睦洞湖是会仙湿地的核心区域,其面积约两千亩,流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就是荷花。木船移入荷塘,人在船上,船在荷中,你会顿时感到心旷神怡,亭亭玉立的荷蕾,竞相奔放的荷花,绿如墨的荷叶,真可谓“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地。”由于我们和荷花零距离的接触,深感“莲动下渔舟”的意境。木船移出荷塘,沿着曲径水路并行,但见温柔清澈的湖水里,蓝思草、灯笼草随波摇曳,水面的水葫芦一簇簇、一片片,列队水路两旁,像是迎客的队伍。更有趣的是,在蓝思草上依附着田螺和石螺,船上游客信手可得。回头望去,水草又从湖湾里伸出头来,摇晃着,仿佛在告诉我们: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木船穿过了一道道湖湾,来到了一片宽阔的水面,四周芦苇挡住了我们的视野,芦苇在蛙鸣和水鸟以及野鸭的鸣叫声中轻轻地摇曳着,上空的众鸟不断地变换着飞翔的姿势,发出灿烂如歌的鸣叫。突然有几只水鸟落进芦苇丛里,透过芦苇的缝隙,你能依稀看到它们垒起的鸟窝。众鸟在这里自由地生活,它们在这里捡拾着日子,捡拾着人类给予的仅有的安宁,也捡拾着有限的空间,它们把生命种植在这里。
船主带我们来到了一座石拱桥前,他告诉我们这就是乾隆桥,桥长22.5米,宽3.6米,高6米,但说不出建造的年月,1986年被列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仔细观看,拱桥工凿细腻,由大块料石错砌而成,桥的两截面被无名的花草和藤环抱,青藤有序地排列下垂,像一道彩帘挂在拱中。木船缓缓划入拱桥下,此时,阵阵凉风扑面而来,抹去了我身上的炎热,叩开了我遐想的心扉,情绪被无限的美妙感染者,占据着。凉风温柔地抓住我的目光,让我情不自禁地追寻,耕作在田间的'村民,觅食在草地上的牛群,飘逸在湖面的渔舟,盘旋在空中的众鸟,草丛里传出的蛙鸣,芦苇荡里回荡的众鸟的鸣叫,还有湖岸杂树泛着绿绿的光,以及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的醉人芳香,汇成了一部亲切自然、和谐的交响曲。这时我才真正找到置身于大自然的感觉,才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纯美,才真正领悟出游客对会仙湿地的赞美的缘由。从这以后,这部交响曲一直在我思绪中回荡,并时刻在心坎里澎湃。
20xx年阳春三月,与桂林市音协的老师们再度来到会仙湿地,不同的是,木船换成了红漆船,船主变成了专业的,外来的游客也多了。会仙湿地依旧在不同的季节里周而复始地变换着自己的装束,适应着一年的春夏秋冬。我不由自主地抒发了对湿地的赞叹:人们都说你很美丽,可是我并不很在意,当我亲身走近你,就像走进诗画里。龙头山,睦洞湖,一年四季充满春的生机;相思埭、乾隆桥,历经沧桑,诉说美丽的传奇。啊,湿地,丰润的湿地,我这颗心总想和你在一起。人们都说你很美丽,其实我也同样爱你,当我每次走进你,就像走进梦幻里。芦苇荡,荷花塘,竞相争春,流淌秋的甜蜜。白鹭飞,野鸭追,成群结队吟唱爱的旋律。啊,湿地,富饶的湿地,我这颗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会仙湿地,它比不上雄奇壮美的高山流水,比不上悲壮荒凉的戈壁沙漠,比不上波澜壮阔的汪洋大海,可它的秀美,纯真,又谁能比呢?睦洞湖是镶嵌在它怀抱中的明珠,古桂柳运河是它装饰的飘带,乾隆桥是它打扮的花冠。二十年来,我三次走进会仙湿地。走进它,我带着轻松和惬意;作别它,我怀着敬意和景仰;回眸它,我寄予着期盼和希望。
神秘雨冲仙宇屯美文
提起这个仙宇屯,有多少人听说见过?
说实话,笔者也是第一次走进这个仙宇屯。中国(大方)第二届彝族文化节暨第五届奢香文化节举行之际。笔者作为一个参与者,有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感受着这样一个神秘而充满传奇的地方。
都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山也高,也有仙,据说还很灵,可就是不名。除了地方人知道,没有太多的外面人能够知道这样一个充满灵气的仙宇屯,曾经吸引着多少来过这里的旅人。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个充满灵动的地方,却很少被人提及。
不过,现在确实也不算晚,如果没有修出一级一级的石梯路,估计最多也是在人们眼前晃一晃,因为没有谁敢冒生命之险,一定要去攀登。
其实,说起仙宇屯,最著名的一个自然景点,就是“仙宇峰”,此峰也是让仙宇屯有机会在大方声名鹊起的一个关键点,算是此地画龙点睛,也一点不为过。“仙宇峰”海拔1900多米,,三面环水,平地拔起,顺看如擎天一柱,侧看如巨大屏风,远看是群峰一峦,近看则峭壁千仞。可谓是灵山,也是奇山。
作为地方,有这样一座“名山”(哪怕现在还没有名),也算是一种难得的资源拥有了。因为山水,就是孕育地方文化的关键。如果认真挖掘这里的一草一木,应该说,都有一些说不尽的`故事。
如果说,山是一种豪壮与雄伟的象征,那么水就是一种柔美与性灵的结合。假如两者在同一个地方交汇,自然就是难得的美丽景色。仙宇屯,就是有这样的优越和气势。
面对这个山峰,笔者也不禁想。如此高耸入云的险要地势。“仙宇峰”是如何让人们轻而易举就被征服的呢?
有史料就记载,翻修于乾隆年间的“观音庙”,矗立在山顶60平米的平地上,至今香火延绵。至于此庙是何时修建?其实笔者也询问过不少人,都说不知道。只有一块石碑上记载过,上面落款就是“乾隆年间。”因为字迹比较模糊,自然也就无法全部看清,但都是被翻修时候立下的了。
可见,几百年风雨幽静而不朽,此庙宇,可谓也是贵州文化一宝了。据说在此许愿,甚是灵验。
其实,不管灵不灵验,作为一种历史,只要能够经得住岁月打磨。在这样的深山中,更是足见它的神秘与价值。
当地人也曾经告诉笔者一个故事,尽管有些唯心,但从神秘这个角度,足以看见此地不是无垠三百两,应该是一个有着文化与现实联系的一个寂寞的角落。
为什么这么高地势,这么奇的山峰,上面就会有一个庙?作为几百年前的事情,谁修建,为何修建?如何爬上顶峰?应该说,都是这个地方神秘所在。
地方流传虽然夸张,但也足以说明传奇色彩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不是现在进行旅游开发,能够在大山中穿梭,也都是一个传奇了。因为笔直的“仙宇峰”,哪能容得下温柔的背影。
据地方传说,这里曾经被仙人造访,一个地方人家也曾得到仙人的受益,不会生孩子也生出了一个大胖小子, 于是为了纪念这个仙人。人们就用这个仙人留下的斗笠盘旋而上,在仙宇峰顶修了这座庙。
听起来有些难以置信,可对于地方来说,真正探秘这个事情,确实有着太多的难度,于是让故事来说明。不仅神秘,更加深了这个地方有着更多值得向往的一面。
“仙宇屯”也是这样得名的。至于山上的“南天门”,“夫妻岩”是如何引人入胜,也只能说需要人们去慢慢解读了。
不管如何说,地方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文化,如果现在不利用起来,一定会是一种遗憾,也期望着这里解开神秘面纱的时候,能够让人们欣赏的,依然不只是自然风光。
雨后的湿地美文
不期而至的大雨下得酣畅淋漓,打乱了初始的计划,却让我们邂逅了雨后会仙湿地那种别样的景致!
依然是原生态的湖岸线,依然是古老原始的交通工具,集自然的“山,水,沼,运”景观于一体的会仙喀斯特湿地就这样古朴的坦露在了我们面前。炎夏初至的临桂,几个小时大雨的冲刷,那裹着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的气息,除了丝丝的凉爽,就是无尽的清新,深吸一口,沁人肺腑。
当小船似在不经意间深入一片荷塘时,这样的感觉瞬间升到了极致!
雨后的清荷,满眼青翠欲滴的浓绿。错落有致的莲荷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连细细绒毛以及叶心间捧着的晶莹亮澈的水珠都那么的清晰可见。田田的荷叶或袅娜娉婷,或挺拔秀丽,贴着水面舒展的宁静安详,挺立空中摇曳的欢快喜悦,风姿各异,形态万千。绿波涌动间,更有那恣意点缀的荷花,或含苞,或半开,或绽放,粉白中透着艳红,清丽而不染,一丝纤尘,淡淡的馨香在清新自然的空气中格外怡人,怎不让人流连忘返?
纵横交错的河道或开阔或逼仄,周围的景致在幽静中沉寂变幻,只有撑船人手中的竹篙在声声叩击着一份千年的幽思。龙头山从不曾模糊的`倒影,清晰地印证着千年古桂柳运河的繁盛兴衰演变;乾隆桥上缠绕的古藤,细数的是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轻轻摆动的水草,摇曳着从古至今沉淀下来的悠闲;飘拂的青葱芦苇,更将一泓湖水晕染出无限的生机;延绵铺展的田野,已在大片绿意盎然中孕育出了丰收的喜悦,只有远处如画般隽秀挺拔的山峰依然在亘古不变的守望……
经历过风雨的洗礼,所有的生命都在律动中拔节生长,如诗如画的临桂会仙湿地亦将走出深闺,将其独特的风姿傲然展示?
★ 鹊桥仙美文欣赏
★ “雨”美文欣赏
★ 雨写景美文
★ 雨随笔美文
★ 班后会小结范文
★ 雾雨情感美文
★ 北方的雨美文
★ 雨的印记美文
★ 雨落诗行美文
★ 你是雨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