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是树的自由美文(共含9篇),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松鼠无语”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那是树的自由美文
我租住的小楼紧靠路边的绿化带,绿化带中长着几株花树。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树,只知道这些树有些年头,我猜它们和老楼一样,大概四五十岁吧。
四五十岁的树称得上是老树了,可它们树龄虽长,树干却仅有碗口粗细,好在树干上满是或深或浅的裂痕,配上红褐色的外皮,有点沧桑的味道。我在此居住了三年,很留意这些树,我知道每年五月它们便会开出花来。
微风拂过,这些树照例开了花。花色白中带点粉红,衬上刚萌发的小小绿芽,非常娇美。单独看一两朵花的话,花朵并不大——即使是和桃花、梨花相比,也小得让人忽略。好在这花一旦开放便满树满枝都是,远远望去,整棵树仿佛从地面喷出的花泉。花开得那么灿烂、热烈,让你不由自主就会心生欢喜。
我特意约了几个好友来此赏花饮酒。不巧,三五天之后才凑齐了人,此时满树繁花都已谢去,只留下遍地残瓣。
一个友人摇头,议论道:“一年的积聚只为了几天的灿烂,太不值得了!也许它愿意四季开花,哪怕每次都只是零星的几朵。”
一个友人笑着接道:“它也许更喜欢以现在的.方式盛放,三百多天的积聚就是为了这几日的灿烂。”
另一个友人也乐了:“是啊是啊,反正都是开花,只是方式不同罢了。至于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开花,那是树的自由。”
众人大笑,都似有所悟,并不为错过花期而感到遗憾。
人生也如这繁花开了又落:有的人盼望轰轰烈烈地绽放一次,哪怕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和折磨,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辉煌也许只是短短的一瞬;有的人喜欢平平淡淡,悠然度日,犹如陶潜赏菊。
这花开花落也是人生。
青春个性,那是自由(读后感)
正如同一千位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自由和个性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李欣颖眼里“震荡的语言”只是我眼里的一种便捷和娱乐罢了。
“此人已死,有事烧纸”什么的,在我看来,只不过一笑而过罢了,我有点无法理解,为什么她对这样的语句如此纠结。这样的语句是她的理解中的“个性”,却是我的理解中的“娱乐”。再像“你可真唐僧”这类的语句,没有“啰嗦”这个词这样直白而且带有不好的情绪,这句话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对方的特点而且语言幽默,也不会让人生气或是尴尬。这不是很好吗?
在我看来,这些语句很有意思,让我觉得人类的创造力真的是无限的。它们可以让我们轻松的笑一笑,真正的青春个性又不是一板一眼的法律,我们也没有面部瘫痪性格扭曲,这些幽默的话语怎么就不可以存在呢?
字母化在我看来跟个性二字就根本挂不上钩。用字母大家看着都能理解,打字也方便,何乐而不为呢?这只是一种便捷罢了。
用不用这些语句是我们的自由,你有怎样的看法也是你的自由,它们究竟是不是所谓的“个性”也要看自己的理解。其他人也是无权改变他人想法的,那是精神上的掠夺。
我们对“个性”一词都会存在自己的理解,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互相理解,求同存异,不要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别人的复制品,至少要让自己拥有能够自由思考的权利。
开阔自己的眼界,才能开拓自己的思想;了解个性的意义,才能找到自己的个性。
对于这一切东西,都只是你、我、他的自由罢了。
青春个性,那是自由(读后感)
看到了李欣颖同学的《青春个性?》一文,我有一些其他的看法。
其实说实话,我也是一个对时尚潮流不怎么感冒的人,当然我们这个“偏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条件——这里的学生还处于一种非常“古老”的“将应试教育发展到底”的时代,大家顶多是买一些潮流杂志什么的,令人心惊的“校园暴力”也极少出现。
我对她的第一个看法表示赞同。染发或是乞丐装什么的,我也并不怎么喜欢。染发本身就是一种损害身体的东西,染成棕色或棕红色也就罢了,若是把头发若是染成花花绿绿的去上街,估计那也只有动漫里面才可能出现。黑色不是“非主流”吗,为什么不把“非主流”的头发好好留着呢?
我有时会很困惑,这些东西为什么会成为时尚潮流,它们究竟是如何传播起来的。因为与众不同?因为标新立异?可是不是有人也说了吗,当“非主流”变成主流的时候,它究竟是什么?主流的非主流?非主流的主流?
但是我们能左右别人的想法吗?
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存在,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按照别人想法行事的傀儡。若是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个性,何必在这里大发言论,思想品德书上不是给你写得清清楚楚吗?
因此,个性的意义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的。
真正的个性并非标新立异,我认同。但是,真正的个性也并非一直循规蹈矩的生活。
我开明的'爸爸曾经就跟我说过,不要总是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着,有些事情,也要学会去尝试一下,这也需要勇气。因此,我也会试着做一些小小的违纪的事情,然后便会发现,脱离束缚是一种特别的感觉,第一次感受到自由。为了成为一个乖孩子、好学生,究竟有没有发现我们为了这个失去了多少更可贵的东西?
个性已经并非像思想品德老师教给我们的那样,它不仅仅代表着独立、自主、敢于自己负责,我们还要学会脱离那些古板的束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找到自己的行事方式。一味地追星或是追求“非主流”那只是一种趋炎附势的表现。仔细想一想,那真的是你自己追求的东西吗?还是说,你只是觉得只要跟随大流走就可以了呢?
我喜欢动漫和小说就出于这种原因。其中主人公的思考、看法、观点,有时候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借鉴的。尤其是一些幻想类的作品,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令人不得不赞叹。实在是难以想象,他们究竟是如何突破条框的限制,达到这样的一种高境界呢?
我国的应试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残害实在是太严重了,因此,就像李欣颖所说的一样,韩寒对这个社会的深入思考,让我们找到了知心人。
那不是追求叛逆,只是追求我们的自由,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因为不想被束缚的心情,因为同样对自由的渴望,我们才会把目光聚集在他的身上。
心情随笔:你那是自私不是自由
现在有很多文章都劝说我们不要在乎他人的评价,不要受轻易受外界的干扰,追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潇洒自由。但是,你是否真的能做到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是否真的理解自由的真正含义?
我是否决一味的做自己的,我这么说并不是让你去顾及所有人的感受和看法,圆滑处事;我们确实需要活出真正的`自己,但是以随心随意,潇洒做自己之名,行自私之事是应该摒弃的。
以前给一个初中生上课的时候,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里,我就给他贴上了自私的标签。第一天给他上课,我准时进了教室,他说:老师,我还没有吃完饭,你等会再来上课好吗?我在外面等来他将近半个小时,然后给他进来上课,他看看手表:老师,我们已经晚了半个小时上课,也就是说你应该给我把课往后推半个小时才对。我愕然的看着他,约定好的上课时间,双方都是知道的,虽然他家人确实花了很多钱,如果少上半小时很浪费,但这种把课整体拖后半小时的话也应该由我来说,而不该是他的要求。
他好自私我在心里给他贴了不好的标签。果不其然,在之后辅导的日子里,他不论中间困了,累了,不想学闹情绪了,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他都会掐时间,然后课程全部时间都往后推移,分秒计较。我和他反复强调时间观,他总是说:可是我讨厌束缚啊,我就是因为喜欢自由才没去学校上课,天天在你们这辅导机构学习,如果你们也不给我自由,那我回家好了。而他全托的所有老师的上班作息时间全都被他一个人打乱。
我始终没有告诉过他这只是以自由为借口的自私,他的时间观是自私的,他的自由也是自私的。自由不等于没有束缚,自由应该是完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完成学习或工作的基础上,追求的最大程度上心灵的放松,而又为重要的是你的自由,必须不限制别人的自由,不干扰不危害别人。
树的美文
老王是地道的北关人,50多岁,在车站对过把角的位置有两间门脸,是老王祖辈传下来的,后来老王改成了三层小楼,一楼开个小超市,楼上是小旅馆,坐着就能来钱。柜台旁有个小茶几,三样东西是固定的,花生烧酒老红茶,喝美了老王就哼那一曲永远的流浪曲。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老王这是你的家,瞧这热情这生意自然就好。
前些年移动电话不普及的时候,老王最多有三部公用电话,小旅馆生意也火爆,老王天天是微醉的。可是最近,移动电话都普及了,公用电话彻底没了生意。快捷宾馆又tm一夜之间冒出来很多,那前台的妞一个比一个穿的少,老王的小旅馆虽然能维持,但大不如前了。
老王急呀,饭吃不下,酒咽不下,到底是什么原因生意不好呢?慢慢的',老王就盯上了门前这颗老槐树。
老王小时候听爷爷说这棵树好像是宣统退位那年由老王爷爷的太爷种的,有一百年了吧,枝繁叶茂,夏天的时候给老王遮了无数阴凉。但是,老王发现,这个树严重遮挡了他的店招,从出站口只能看见大树。
砍树,说干就干,老王拿了斧子刚动手,警铃大作。城管警察全来了,当时就把老王带去了派出所。老王家里可乱了套,砍伐古树,有说拘留的,有说判刑的,老王媳妇孩子眼泪也下来了。托关系找门子不少忙活。
老王出来了,罚款一千。老王这个气呀,从此酒喝猛了,脾气也大了。
一计不成,再有二计。给树浇盐水。盐水浇下去,老王就等着,等了一年,这树越发壮实了。
老王更来气了烧树。汽油都拿来了,刚要泼,老王的老爸来了。你这是捉死呀,树离店那么近,大火着起来,还不把房给引着了,再说警察能干呀,再判你个三年,这把老骨头也交代了。老王这才作罢
老王从此消停了,但是对这棵树恨之入骨了。
夏天的一个夜晚,老王喝完小酒,正一边坐在树下哼他的流浪曲,一边品着小茶。老王这几天正美呢,儿子大学毕业,进了银行,还带回来本县有名的地产刘的女儿当媳妇。老王就合计,过一段也加盟个快捷宾馆,自个的经营理念的确落后了。还有,听说道路要扩建,门前的树说不定就移走了。
老王这正盘算多会娶儿媳呢,就听咣的一声,一辆大卡车正撞那颗槐树上,树虽然严重歪了,还好没碰老王。司机驾驶室瘪进去一块,司机一动不动的趴在方向盘上。
老王当时吓得裤子都潮了,愣了一下,赶紧救人。打110,然后撬方向盘,司机弄出来了,双腿都折了,一股浓浓的酒气。司机他娘的酒驾。从此,老王不再想砍树。
老王开始以为政府会把树扶直,但是过了一个月,愣是没人管。老王去找城管,城管队长说,那片政府要修路,但是碍于那棵古树,一直没修,现在正好树歪了,过一段树死了,正好修路。再说,你不也正想砍树了吗。老王这个气呀,临走撂下一句,你们城管就是一群混蛋。
老王找来吊车,把树扶平,然后找了个园艺师给树打吊瓶。前后折腾出去两千。
现在,老王旅馆改成老王快捷了,儿媳妇盯着吧台,生意也红火起来了。老王没事的时候会坐在树荫下,但是不喝酒只喝茶了。谁他妈来砍树,我就和他拼命。这是老王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
梦想是黑暗中的灯塔,指引我走出迷茫驶向光明的海峡;梦想是黎明旭日东升的朝阳,带给我无限的希望与光芒;梦想是酷夏的一缕微风,轻抚我浮躁不羁的心灵。
刻苦扬帆,学习起航
梦想诞生了学习的婴孩,我伸出双手为她轻摇伴唱。
对于学习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抉择,对我而言学习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心灵的陶冶与解脱,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与生俱来拥有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强烈的求知欲在我的幼小的心中越来越强,由于祖辈都是农民书读的少,但父亲从小喜欢学习练得一手好毛笔字,65岁的老父亲还时常拿起曾经的旧书津津有味地朗读,或许是遗传父亲的读书基因,我从幼儿班开始就对读书孜孜不倦沉浸其中乐此不疲,有时学习会达到一种超然忘我的境界,我会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去接受吸收新的知识,每当晚上睡觉之前脑海里还时时浮现知识的回忆。
我把学习当做一种快乐的游戏,没有他的陪伴生活便失去了原有的乐趣。我喜欢和同学一起探讨研究性学习,我们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帮助他人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是我的'人生信条。世界上成功与挫折是共存的,由于母亲去世家庭的变故使我的求学之路变得举步维艰,我曾经想过放弃,质疑自己,为什么我是如此的不幸,那一段时间是我人生的低谷,感觉整个世界都抛弃了我,只留我一个人在角落里黯然神伤。
然而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风雨过后我们依然坚强,在大家得知我家的情况后,老师同学们纷纷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国家的阳光助学政策如黑夜中的明灯为我带来了梦想的光明,我不再迷茫彷徨,不再忧愁哀伤,我坚信社会给我的正能量,我也决不能让关心帮助我的人看到我堕落的模样,我要坚强,坚强,坚强。
因为梦想,我一定会让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放飞梦想,自信勇闯
梦想犹如阵阵波浪,终有一天会激荡整个海洋,梦想不管平凡还是伟大,都是我们心中坚定的信仰。
我的梦想是多元的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小时候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厨师,不仅可以自己下厨做美食还可以给别人带去美食的快乐享受,让别人爱上美食,喜欢上中国的饮食艺术,或是这就是现在的舌尖上的中国,一个关于美食的传说,而现在自己没有成为厨师而是成了十足的吃货,不禁让人感叹大厨的梦想去哪啦?
高中时我的梦想是成为学霸,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我带着这个大学梦想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在高三漫长的黑夜里,我不知疲倦的埋头苦读,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学习时间,我认为这样离我的大学梦又近了一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惟有坚韧不拔之志,我把它作为我的座右铭不断激励我前行,我的大学梦越来越近啦,我似乎看到了她朦胧的脸庞,神秘的面孔。
然而我唯一的亲人父亲病倒啦,我挥泪离开了熟悉的班级,那些和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离开了一直陪伴我的书籍,我在求学与亲人之间选择了辍学照顾老父亲,老师在得知我要辍学之后亲自来到家中给我做思想工作,毕竟父亲也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因为照顾自己而放弃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在父亲和老师的竭力劝阻之下,同时由于老师向学校提出申请,我获得了国家贫困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父亲的经济负担与我的学费问题,我又背起了书包,走在熟悉的校园小路上,又一次踏上了我的大学追梦之旅终于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与老师学校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我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坐上了通往大学的梦想快车。
因为梦想,我们拥有了天使的翅膀,中国梦我们一同开创,请相信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梦想不仅是无私伟大而且还是可以传递的,一个平凡的梦想也会变得高大上,因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每次在电视机前收看“感动中国”节目时,内心的波涛都在肆意的翻滚,观看最美老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我深深体会到感动中国人物尊老爱幼,助弱扶残,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作为一名受到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大力关怀与帮助的大学特困生,我很荣幸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国家阳光助学政策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勇气与动力。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让我懂得感恩,感恩那些热心的人们以及国家政府给予我的温暖与阳光,我将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感恩,将感恩传递下去,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行动证明一切。
我在大一时为老年公寓的大爷大妈们送去来自我内心深处最真挚的祝福与问候,为他们打扫卫生,给老人们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和他们一起聊天,为他们带去一份快乐与祥和,虽然小小的心意微不足道,但是在我看来确实很有意义的,懂得感恩的人,每一天都会笑逐颜开,幸福快乐的。
另外我还结识了一位85岁的老大娘,由于她的老伴刚去世不久,她的儿子也丧失了劳动能力,一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日常生活也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因此我会每周末都去大娘家慰问,给大娘以精神上的鼓励,劝导大娘生活还是很美好的,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会帮助你的,每次我都会用自己的奖学金给大娘家添置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每次大娘都泪流满面,拉着我的手欲语泪先流,我知道大娘的心意,即使内心再坚强也会有软弱的地方,尽管生活如此艰难,我们也要微笑向前,感恩的微笑送给你生活的美妙。
因为梦想,我们的爱会被继承传唱,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原来世界可以更加和谐,生活依 旧充满阳光。
助学,让一个频于破灭的梦想重新燃起了希望;筑梦,让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幻化成黎明的曙光;铸人,让一个心怀感恩的梦想转变成社会的正能量。
拥有梦想平凡的生活充满了阳光,阳光之下梦想的小树在茁壮成长,心怀梦想,选择坚强,即使风吹雨打我们依然傲然雄立,将梦想之鸽于蓝天之下展翅飞翔。
树之感美文
在一个雾气缭绕的午后,我走进了那片荒颓、冷寂的树林。空气带着浓浓的雾水;几丝寒风猎猎地穿梭在树梢间。树枝被雨水浸得黑黑的,饱经风霜的树干也满是雨水。
这时的树冷峻、沉默,一如冬天。
一个人在这里漫步,感觉空气很湿,很冷……
这里,光秃的树兀自站立,疏枝横斜,更显得体态魁梧和婀娜多姿。抬头以多情的目光看着他,只是微寒,一种灰色的冷,他似乎冷酷无情。伸手摸摸他的身子,那是一种扎手的粗糙和痛。与树的对峙中,我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感觉,这是一种泓涵的感觉;我心中突然腾升起一种悸动,一种触到生命本真的悸动。在与树的对峙中,我浅浅的读出了这是一种凸显的苍老,这种苍老是饱经风霜的劫后余生,这种苍老是艰苦斗争的印证。
苍老——树的价值所在。
倚靠着这写满苍桑的树身,思考,发呆……
一阵寒风吹来,树枝在摆动,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时候,我明显的感觉到整个树身也在颤动;我也感觉到这树在冷风中瑟缩着,也在抗争着。
当我靠着树的时候,我总认为树在抗争中显得更苍老,更挺拔了;树在用苍老记录着岁月的点点滴滴。
当靠着树的时候,我也常想:这粗糙树皮,魁梧的树身中一定藏得有令人惊讶的秘密。多次的穿梭于树丛中,想发现点线索。但树只是沉默不语,似乎要把自己的一切都牢牢的裹在苍老的年轮和岁月里。
树比人活得长久。现在我们看到的布满苍桑的大多古树,或许
同我们的爷爷辈同岁,或许更早,跟我们的`祖辈同生。因此,当我徘徊于树下的时候,似乎感觉到树和人有些亲近;当我靠着树身冥思的时候,总觉得树想告诉我点什么。
这沉默了千年的树要告诉我什么呢?
记得一个初冬的上午,阳光和煦,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女生在树丛里写生,她在画光秃秃的树。女生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活泼而又落落大方。她细致地观察树的每一寸肌肤,认认真真的在纸上落笔;时而抬头看看,又埋下头作画。这时,我清楚地看到阳光透过树枝洒在她的身上、脸上,显得特别的有金质感。
后来,我又经常看到男男女女洋溢在树丛中,也常看到背着画板的同学在树丛里流连。但每次都能感觉到苍老与青春,古老与现代是如此的融洽。
那是青春吐《芳华》美文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在这首经典的《绒花》中,在韩红那满是故事的声音中,画面定格在刘峰与何小萍在长凳上相拥,电影《芳华》结束。
直到走出电影院,我都久久陷在电影情节中。真的,太令人触动了。
看多了冯小刚的贺岁片等一系列大制作,这样的文艺片就如油腻的山珍海味后一杯清茶,亦或甜腻的提拉米苏后的一杯金桔柠檬,清新解腻。
刘峰,何小萍,名字与那个时代有着某种默契,朴素却又不缺乏故事感。严歌苓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名字不叫小萍,而叫小曼。为什么要改成小萍呢?浮萍的萍,身世浮沉雨打萍的萍,的确,她前半生可不就如那无根的浮萍一般?
故事的大背景是文革期间,大字报、游行、批斗,外面的世界以另一种方式硝烟弥漫,文工团大院里的小世界又是另一番景象。但命运怎肯饶过他们,谁又能置身事外呢?刘峰,对谁都好,什么苦活累活争着干,仿佛雷锋生命又有了延续,当之无愧的“雷又锋”。
当一个人活成了圣人时,别人也就把他自动归为圣人,便容不得他有一点瑕疵。因为圣人是无欲无求、毫无缺点的。当林丁丁心中的圣人变成凡人时,她是真的跟慌乱。
刘峰做了太久圣人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表露心迹,就让自己身陷囹圄。他给予他的战友们最大的善意,他的战友们回赠他以深深的恶意。唯有小萍,那个不被善待的人,最能体会善意,也最珍惜善意。她来,是他接的,如今他走,她也要送送他的'。她大声叫着刘峰,让那些集体作恶而不知恶的人明白,他们不愿给予的善意,有人愿意给予。
后来,小萍也走了。不是文工团不要她了,而是她不要伤害刘峰、伤害自己的文工团了。
刘峰最终也为那次“触摸”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自卫战中,刘峰失去了自己的手臂,。那场我以为是一个长镜头拍完的戏,其实是用了八个分镜头,最后剪辑出长镜头的效果,一般观众是很难发现的,冯小刚似乎很喜欢玩这样刺激,确实精彩。
刘峰受伤而对战友陷入沼泽无能为力的情节绝对是个泪点,我与朋友看到这里时都哭了,很无奈,很伤感,黄轩的演技真的很到位。那一刻,黄轩仿佛与刘峰融为了一体,那种悲伤痛苦似要透过屏幕侵袭我们的心。
电影的结局比起小说来真是要圆满太多,观众没有看到他们垂垂老去的样子。他们那代人的芳华结束了,而我们的芳华才刚开始。
这是一个星期天
他们到了番禺的海岸边
没有人知道
最后为何不欢而散
晴朗的天,
阴沉的脸
看着潮起潮落的海
望着离开的船
★ 浓荫密树美文
★ 那棵开花的树美文
★ 淡淡的,那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