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谷雨诗意浓美文(共含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奥兰芝”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茶,顾名思义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茶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营养丰富,茶叶鲜活,细嫩清香。喜爱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
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在《谢中上人寄茶》中写道:“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乃至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新茶。元代词人杨朝英《水仙子•自足》写道:“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刍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身在杏花村里的处士,一年劳作虽然辛苦,有酒、有鱼、有鸡、有肉、有笋,自给自足,其乐融融,尤其是招待贵客的谷雨茶,更是山野特色。
诗僧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曰:“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在春天的茶园里,杜鹃声叫,充满诗意。在寒食之前寄出的新茶带着山岳的晓露和山泉的清香,因为吟诗而睡了晚觉,但再晚也没有到夕阳西下呀。
据《神农本草》载:谷雨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李德裕在《忆平泉杂咏•忆茗芽》中云:“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欲及清明火,能销醉客酲。松花飘鼎泛,兰气入瓯轻。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营养丰富,喝了对人的身体特别好,可以茶驱腥气、以茶防病气、以茶养生气,无病喝了可以防病。
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江苏宜兴古称阳羡,阳羡的茶在唐代为上品,谷雨之前所采之茶更为名贵,故陆侍郎在摘煎时也不能不怀着珍惜之情了。
谷雨时节,沏一壶细如雀舌的谷雨茶,染满身清香,伴着轻音雅乐,读着这些诗句,顿觉缕缕清香溢出,尘世间的浮躁和功名利禄皆散去。
谷雨是一个浪漫的节气,此时青苗刚刚抽芽,燕子归巢,杏花疏落,牡丹开得正好,如果说掐着春天的尾巴出去旅行一次,此时刚好处处是风景。若此刻积累点春天的雨水,煮一壶新茶,看一本好书也是惬意的享受。今天我们不妨去掉些浮躁,安安静静聊聊谷雨茶。
诗云“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谷雨茶,顾名思义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喜爱香茗的文人雅客有诸多诗句咏之。
唐昭宗时户部侍郎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之《茗坡》:“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此诗描写的是摘煎新芽的情趣。江苏宜兴古称阳羡,阳羡的茶在唐代为上品,在谷雨季节,将刚刚伸展的茶芽采摘后即入壶中煎饮,用来醒酒和解渴。故陆侍郎在摘煎时也不能不怀着珍惜之情了。
晚唐著名诗僧齐己在《谢中上人寄茶》中写道:“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在轻雾如烟的茶丛中,翠绿鲜嫩的春山野茶很稀少,天色将晚时,还未采满筐。尽管谷雨佳茗难得,但诗人还是迫不及待地招来邻院的客人品新茶。元代词人杨朝英《水仙子·自足》写道:“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酒新刍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身在杏花村里的处士,一年劳作虽然辛苦,但酒肉菜蔬都可自给自足,其乐融融也。尤这招待贵客的谷雨茶,更是山野特色。
看来古人都喜欢用谷雨茶招待客人呢,现今制茶人祖辈们口传下来的说法,似乎也更喜欢谷雨前后的茶,尤其是谷雨当天的茶。
中国茶叶学会等有关部门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并举行各种和茶有关的活动。茶农们说,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这天采的鲜茶叶做的干茶才算是真正的谷雨茶,而且要上午采的。民间还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当然这只是传说。可想真正的谷雨茶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之重。茶农们那天采摘来做好的茶都是留起来自己喝或用作来招待客人,他们在泡茶的时候,会颇为炫耀地对客人说,这是谷雨那天做的茶哦。言下之意,只有贵客来了才会拿出来喝。
而今消费水平远比从前高许多,我们在春回大地的谷雨时节,沏一壶鲜嫩的谷雨茶,和亲近的人在一起,染上满身茶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最好也有书可细读,体悟清朝才子纳兰容若提到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惬意和欢欣。莫要辜负这韶光,待到佳人远去才徒然嗟叹“当时只道是寻常”。
从桃红初放到满目葳蕤,谷雨节气不知不觉来到了我的眼前。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在二十四节气中,谷雨是一个繁衍生机、勃勃荣生的时节。谷雨作为春季的节气之一,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今传承下来的关于谷雨的谚语,也几乎都是围绕有无雨水这个为中心的。这个时节,雨水最多,民间乡下的各种农作物也生长最快。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诗人范成大的一首《蝶恋花》,将谷雨时节生机盎然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而山岗上桃李争相怒放、杜鹃漫山竞妍的景象实在难得一见。花儿还是那样娇艳欲滴,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则往往造成危害,影响后期产量。
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小时候在农村,每到谷雨时节,村里的人便会忙碌起来。他们除了管理田地,还会把头年储存的蔬菜种子拿出来,或泡或晒,然后把菜园子平整好,再把种子撒下去。在古代农业社会中,耕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手段,而播种便成了头等大事,所以才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说,而春天最重要的便是谷雨时节。陆游曾描绘道:“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独辕碾破新堤路,双耜犁残古庙壖。”只有有了好的播种开始,才会有好的收获,因此每年到了谷雨这个时节,修锄整犁,地里的农活就多了起来。
那田垄已被翻耕好,只等人们播撒种子;那被春风吹皱的江水也泛了绿,在人们的引导下,水花欢快地跑进地里,浇灌着满载人们希望的土壤,不多时,便可以看见地里钻出嫩黄的新芽,漫山遍野,仿佛是一床鹅黄色的被褥,很是明亮。一阵微风吹过,那一畦畦嫩芽便随风摇曳,那是生命中最美的意象。地上的种子破土发芽,拔节长高,开花结果。结荚的菜籽,小小的青果,山林中不时传来婉转的布谷声,这一切都是那样地充满着诗意。
狗吠声声诗意浓(网友来稿)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苏轼评价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有有诗”,我想仿照这句话评价很多绘声传情、拟音达意的唐诗“诗中有声,声中有画”。声音,从来就是一门可以在读者、听众心理唤起种种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的艺术,欣赏唐诗中的写声艺术,就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广泛联想,把声音还原为生活,把自己融进生活,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思意韵。唐诗中有许多声声入耳,句句动情的诗篇,特别是几首“犬吠声声”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稍作品析。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刘长卿的千古名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全诗借风雪之夜的声声犬吠,写出了山居荒寒之中的温馨和幸福,给人以暖意融融,热气腾腾之感。诗人在一个风雪大作的傍晚赶路,山长路远,旅途劳顿,天寒屋贫,倍感冷寂;他走向白屋,看见柴门,听到一阵狗叫声,欣喜不已!要知道,在那个大雪封山、人烟稀少的地方能够发现一处人家,在那个薄暮冥冥、寒风呼呼的时候能够听到阵阵犬吠之声,这就表明荒寒山家有人居住,也意味着诗人的风雪兼程、不舍昼夜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这种突如其来的发现,这些清脆响亮的声音,令诗人感动不已。几声狗叫,划破夜空,唤醒了一座沉睡的山林,激活了诗人寒冬久蜇的心灵,是希望之声,是温暖之语,是寒山篝火,是人间真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这幅画面:主人打开柴扉,出门迎接,诗人急步趋前,行礼问好……主客之间在这荒山野林相遇,尽管素不相识,可是那种悲天悯人,惺惺相惜的情怀却使他们成为风雪之夜至真至诚的朋友。千百年前的那一夜,有了那几声狗叫,有了那间柴门茅屋,有了那位热心的主人,刘长卿的人生旅途从此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幸福,以至千百年后的我们还时时记得那个温馨的夜晚!
其次是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末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全诗描写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所见所闻,活画陆鸿渐潇洒出尘,疏放不俗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陆鸿渐的新居落成,位置离城不远,作为好友的皎然当然要前往拜谒、祝贺。荒郊野外,杂草丛生,一条小径孤独地向远处的桑麻丛中延伸。诗人走近朋友新居时才发现秋菊新裁,绕篱而生,遍地皆是,却未曾开放;扣门寻问,发现家犬不在,人声全无,西家邻居告知陆隐士到山中去了。野径、桑麻、秋菊、篱笆,这些意象表明主人颇有几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特别是邻人的回答,从侧面巧妙地烘托出陆鸿渐不以尘事为念,不为世俗所累的旷达襟怀。诗歌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扣门无犬吠”,为什么家犬不叫?它到哪儿去了呢?显然“西家”的回答告诉我们,这条家犬随主人一道“游山玩水”去了。此处的家犬不叫、无声无息既渲染出人去屋空的清幽宁静,又折射出诗人访友不遇的刹那间的失望和遗憾。更重要的是,友人整日流连山水,啸傲山林,无人陪伴,无友共赏,只有家犬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只听不见叫声,看不见踪影的家犬,在家是主人的忠诚的卫士,入山是主人的知心朋友,与主人为伴,以山林为家,穿山走林,逍遥自在,这哪里是一条家犬,这分明是一位善察人意,性情相通的老朋友啊!一只不喊不叫的家犬,从侧面巧妙地烘托出主人高蹈尘外,独步山林的自由风采。
同样是写访友不遇,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也匠心独运的写到了阵阵犬吠之声:“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访友不遇,未免有些惆怅和遗憾,前人论及此诗也多以不遇之“愁”为意,其实,就李白的浪漫天性和仙道爱好而言,我以为,此诗倒是写出了一种不遇而遇,不喜而喜的欢悦陶醉。试看诗人一路走去的`所闻所见;泉声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灼灼。林密山深,钟声杳杳;云遮雾绕,翠竹摇曳;青山耸立,流泉飞泻;四野空旷,苍松无语……桃花,灼灼其华,照亮了诗人缘溪而行,穿山走林的小径,暗示出道士所居如世外桃源般超尘拔俗的别样神韵;翠竹,劲健挺拔,清幽绝俗;苍松,庄严肃穆,傲岸不屈;流泉,银光闪闪,飘逸不俗;狗吠,近乎天籁,山鸣谷应……凡此种种,无一不烘托出道士独步青云,高蹈尘外的飘逸风采,无一不表现出道士放浪山水,啸傲册林的自由情怀。如此看来,一山一水,一花一竹,一泉一松,一声一响,都是主人生命情趣的自然折射。主人寄身山林,以青松翠竹为伴,与山泉桃花为友,视犬吠钟鸣为乐,远离尘世而心性高洁,抱朴守真而孤高独傲。李白分明是体悟到了如此生气活现的情趣,他高兴都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心思去惆怅呢?隐隐犬吠,流入潺潺溪水,融进杳杳钟鸣,回荡在诗人的耳畔心间,弥漫于无边的空山深林,有一缕淡淡的清香,有一脉轻轻的暖流,听得诗人心气平和,意态清闲!由此,我们不也感受到了戴天山道士沉潜山林,神游天地的心灵之音吗?苏子有言“目遇之而为色,耳闻之而为声”,李白在万千声响中拈出“狗吠”“钟鸣”“流溪”之声,其实都是洗涤心灵,净化性情的天籁之音啊!
和以上的幸福之声、隐逸之音、仙道之响不同,韩笔下的犬吠之声更多带有一种世俗社会安宁祥和的气息。他的《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是这样写的:“水自潺潺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全诗描写泉州官兵洗劫农村造成人烟绝灭的荒凉萧条景象。诗人从沙县出发抵达龙溪,所见所听,目不忍视,惨不忍闻。有空山流水,群鸦乱叫,无炊烟袅袅,鸡鸣狗吠;见断垣残壁,花枝飘拂,不见屋舍俨然,黄发垂髫。诗歌以“有”衬“无”,更见一无所有,以“见”衬“不见”,更显人烟绝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荒凉破败,凄惨冷寂的景象。鸡鸣狗吠,让人联想到昔日农村平和安宁的生活景象,更反衬出灾后农村群鸦乱舞的荒芜凄惨,真可谓“声声入耳,惊心动魄”。
(长沙市雅礼中学徐昌才410007邮箱:xccwxx1967@yahoo.com.cn)
作者邮箱: xccwxx1967@yahoo.com.cn
狗吠声声诗意浓
长沙市雅礼中学 徐昌才
苏轼评价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有有诗”,我想仿照这句话评价很多绘声传情、拟音达意的唐诗“诗中有声,声中有画”。声音,从来就是一门可以在读者、听众心理唤起种种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的艺术,欣赏唐诗中的写声艺术,就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广泛联想,把声音还原为生活,把自己融进生活,进而体会诗人的情思意韵。唐诗中有许多声声入耳,句句动情的诗篇,特别是几首“犬吠声声”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稍作品析。
首先应该提及的是刘长卿的千古名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全诗借风雪之夜的声声犬吠,写出了山居荒寒之中的温馨和幸福,给人以暖意融融,热气腾腾之感。诗人在一个风雪大作的傍晚赶路,山长路远,旅途劳顿,天寒屋贫,倍感冷寂;他走向白屋,看见柴门,听到一阵狗叫声,欣喜不已!要知道,在那个大雪封山、人烟稀少的地方能够发现一处人家,在那个薄暮冥冥、寒风呼呼的时候能够听到阵阵犬吠之声,这就表明荒寒山家有人居住,也意味着诗人的风雪兼程、不舍昼夜终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这种突如其来的发现,这些清脆响亮的声音,令诗人感动不已。几声狗叫,划破夜空,唤醒了一座沉睡的山林,激活了诗人寒冬久蜇的心灵,是希望之声,是温暖之语,是寒山篝火,是人间真情!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这幅画面:主人打开柴扉,出门迎接,诗人急步趋前,行礼问好……主客之间在这荒山野林相遇,尽管素不相识,可是那种悲天悯人,惺惺相惜的情怀却使他们成为风雪之夜至真至诚的朋友。千百年前的那一夜,有了那几声狗叫,有了那间柴门茅屋,有了那位热心的主人,刘长卿的人生旅途从此多了一份温暖,多了一份幸福,以至千百年后的我们还时时记得那个温馨的.夜晚!
其次是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末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全诗描写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所见所闻,活画陆鸿渐潇洒出尘,疏放不俗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陆鸿渐的新居落成,位置离城不远,作为好友的皎然当然要前往拜谒、祝贺。荒郊野外,杂草丛生,一条小径孤独地向远处的桑麻丛中延伸。诗人走近朋友新居时才发现秋菊新裁,绕篱而生,遍地皆是,却未曾开放;扣门寻问,发现家犬不在,人声全无,西家邻居告知陆隐士到山中去了。野径、桑麻、秋菊、篱笆,这些意象表明主人颇有几分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韵;特别是邻人的回答,从侧面巧妙地烘托出陆鸿渐不以尘事为念,不为世俗所累的旷达襟怀。诗歌当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扣门无犬吠”,为什么家犬不叫?它到哪儿去了呢?显然“西家”的回答告诉我们,这条家犬随主人一道“游山玩水”去了。此处的家犬不叫、无声无息既渲染出人去屋空的清幽宁静,又折射出诗人访友不遇的刹那间的失望和遗憾。更重要的是,友人整日流连山水,啸傲山林,无人陪伴,无友共赏,只有家犬如影随形,不离不弃,这只听不见叫声,看不见踪影的家犬,在家是主人的忠诚的卫士,入山是主人的知心朋友,与主人为伴,以山林为家,穿山走林,逍遥自在,这哪里是一条家犬,这分明是一位善察人意,性情相通的老朋友啊!一只不喊不叫的家犬,从侧面巧妙地烘托出主人高蹈尘外,独步山林的自由风采。
同样是写访友不遇,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也匠心独运的写到了阵阵犬吠之声:“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访友不遇,未免有些惆怅和遗憾,前人论及此诗也多以不遇之“愁”为意,其实,就李白的浪漫天性和仙道爱好而言,我以为,此诗倒是写出了一种不遇而遇,不喜而喜的欢悦陶醉。试看诗人一路走去的所闻所见;泉声淙淙,犬吠隐隐;桃花带露,浓艳灼灼。林密山深,钟声杳杳;云遮雾绕,翠竹摇曳;青山耸立,流泉飞泻;四野空旷,苍松无语……桃花,灼灼其华,照亮了诗人缘溪而行,穿山走林的小径,暗示出道士所居如世外桃源般超尘拔俗的别样神韵;翠竹,劲健挺拔,清幽绝俗;苍松,庄严肃
[1] [2]
雨频霜断气清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诸多。
注释
1、谷雨:是一年的第六个节气,在春季是最后一个节气,后面就是立夏了,谷雨日为每年4月19日或20日,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采茶的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这时江南秧苗初插、作物新种,华南地区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巴山夜雨”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的收获是颇为适宜。
2、雨频:指谷雨节气里江南地区阴雨频繁,雨量充足。
3、霜断:指时间到了谷雨时节就不再有霜了。故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4、清和:指天气清明和暖。魏·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5、茶香:是指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谷雨茶价格比较经济实惠,水中造型与口感也不比明前茶逊色,使茶客通常更追捧。
6、燕弄梭:燕,指燕子。燕弄梭喻指燕子在衔泥筑巢和捕虫的过程中穿梭于田边树木之间的情形,如左河水的《归燕》诗:“离洋舍岛伴春归,织柳捕虫剪雨飞。”
7、布谷啼播:布谷,指布谷鸟,也称杜鹃鸟、子规鸟。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有名子鹃),人们便把它称为杜鹃鸟,每当春季,杜鹃鸟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块块布谷!快快布谷!”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得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
实际上对布谷鸟细加端详,它的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所以又有杜鹃花的颜色是杜鹃鸟啼血染成之说。
8、春暮:指春季的末尾阶段,即暮春。谷雨节气里,此时雨水较多。
9、栽插种管:指农业生产活动,包括移栽蔬菜、苗木,插秧及田间管理等农事。
10、诸多:指许多、很多;好些个。
赏析
《谷雨》是一首描写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的七言绝句诗。作品描写了在此节气里,中国大部分地区“雨频霜断”的天气、“柳绿茶香”的碧野,莺歌燕舞的田地等暮春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在这春末之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别繁忙,栽插种管之农事多的农业生产情况。
作品开头第一句“雨频霜断气清和”,用短短七个字描述了进入谷雨节气后江南一带天气的基本特征,表达了此时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的情形。一是江南等地区阴雨频繁,雨量充足;二是不再有霜了。三是天气已变得清明和暖了。
第二句”柳绿茶香燕弄梭”,描写了大地在谷雨节气里的动、植物变化情况:柳树从3月发芽到进入谷雨节已经碧绿依依。历经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又经过今年温度适中、雨量充沛的春季,处处茶树已经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滋味鲜活,香气怡人。同时,从海岛回归农家的燕子,不断穿梭于桃柳之间,捕捉昆虫,衔泥营巢。
“布谷啼播春暮日”中的布谷,指布谷鸟,也称杜鹃鸟、子规鸟,相传远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他的百姓,禅位后隐居修道,死了便化为子规鸟(布谷鸟), 每当春季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 ,催人播种。此诗句,一方面通过描写布谷鸟,具象地细化“暮春”时节的特征,另一方面为诗的结束句进行了铺垫。
“栽插种管事诸多”这一句紧紧承接上句,表达在春季的末尾阶段,即暮春期间,农业生产活动十分繁忙,全国各方,南北各地虽然因气候不同,所忙的农事不尽统一,但乡村无闲人的情形是一样的,有的在移栽蔬菜或苗木,有的在插秧,有的已在进行耘禾、施肥等田间管理方面的工作,总之农事项目繁多。
秋季来临诗意浓诗歌
垂柳摇曳映竹影、
枝挑丝绦叶悬空,
风掠河面粼光动、
人在林中闻鸟鸣。
从自己的诗篇之中、
阅读这、
好诱人的秋景,
掬一捧清泉、
陶醉了心情,
松针举着透着荧光的露珠、
草棵里唏嘘着虫鸣,
逗乐青草发出沙沙的笑声,
承载着我一副好心情、
欣赏着所有的物景,
脑海里有灵感来袭、
蠢蠢欲动,
陡然有了写诗的.意境、
径旁捡拾一页泛黄的纸,
急笔抒情、
此时此景、
我想化作成那只红色的蜻蜓,
卧躺在荷香里酣睡一梦、
让莲的圣洁再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谷雨的古诗和诗意
谷雨节气即将来临,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关于谷雨的古诗大家会默写几首呢?一起来看看谷雨的古诗吧!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白牡丹》
王贞白[唐]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王炎[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周朴[唐]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诗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送赵长史归闽川》
齐己[唐]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 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唐]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谷雨》
朱槔[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 春韵诗意美文
★ 诗意
★ 谷雨古诗词
★ 谷雨诗词
★ 谷雨问候语
★ 谷雨文案
★ 谷雨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