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爱父母-早教心得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ubcroy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会孩子爱父母-早教心得(共含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ubcroy”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会孩子爱父母-早教心得

篇1:教会孩子爱父母散文

教会孩子爱父母散文

当小小的生命尚在母腹中孕育时,那伟大的母爱已同一泓湖水,柔波荡漾、浩浩淼淼;当等待第一声婴儿啼哭的焦虑之时,深沉的父爱已如苍茫草原广阔无垠、郁郁葱葱。

亲情之爱,本是由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

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现生活中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

教会孩子爱首先要给予孩子爱,这爱渗透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为孩子哺乳时,在给孩子洗尿布时,在同孩子垒积木时,在聆听孩子朗颂时,在半夜起身为孩子掖好被角时……也在自己对孩子理解、尊重、诱导、表扬和批评时。父母的举止言行是孩子的榜样,你能正确地爱孩子,孩子也会学着爱。

一次,我为1岁半的儿子做饭时,不小心菜刀切了手。身后的.宝宝从没见过鲜血淋漓的场面。他瞪着大眼睛不知所措。我告诉他:“宝宝不能拿刀,刀切手。流血,手疼。”原是想借机告诉他拿刀的危险,但儿子却从话中听出了我手疼。他走上两步,嘟起小嘴,对着我的手轻轻吹了起来。此刻,我心中一阵惊喜:孩子,你小小的年纪,已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了爱!你知道,每回当你磕磕碰碰之后,妈妈(爸爸)便会为你轻轻吹一吹,所以,今天你也学着用这个办法替妈妈减痛。

更让我感到骄傲和慰藉的还在后面。在包扎伤口时,我随口对孩子说:“妈妈手疼,不能抱宝宝。”到了晚上,按常规带孩子散步时,平时刚走几步便会扑过来,一把搂住我的腿,仰起小脸说“妈妈抱抱”的宝宝,竟走了很长很长。我以为,他是因为一边念儿歌一边走给忘了。怕他累,伸手去抱他。不料,平时放下时也要蜷起小腿,让两只小脚沾不到地的宝宝,居然认真地说:“妈妈手疼,不抱!”此时,我似乎忘却了连心的手指仍在一跳一跳地疼,一把搂过孩子,使劲地亲了亲他。孩子畏在我肩头,休息片刻,又迈开双腿走起来。

爱孩子对父母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舔犊之情。这爱包含更深层的意义。它使我们的目光看得久远,它使我们的心灵更加高尚,它使浮躁的变得沉稳,它使随意的变得理性。真心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感受爱、体味爱。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如今的父母,少有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的,但一些子女对待父母给予的爱却常常表现出无动于衷。他们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一边不停地索取,一边毫不珍惜地抛弃。更有甚者,他们会对父母的爱感到厌烦或因爱的方式不当而感到怨恨。如果孩子果然对父母之爱表示麻木的话,应该说是父母教育上的失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同样会因为不能体味爱而与幸福失之交臂。

教孩子体味爱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学会爱。当你喂宝宝美食时,不妨说:“好香,给妈妈尝尝好吗?”通常孩子会举起小勺送过来,你当然会对他表示赞许。但孩子要是舍不得而不给呢?你是觉得好玩,一笑了之;还是表示一下不喜欢?别小看这平平常常的逗孩子话,它会告诉孩子,妈妈把好吃的先给我吃是爱我。他也会渐渐地感受到与人分享的乐趣。

如果孩子冷,你不妨问问他:“爸爸是不是也冷?”在给孩子添加衣服时,问问他:“爸爸衣服在哪里?”“妈妈穿哪件?”这么做既可以教给他日常知识,又启发了他的爱心。

如果孩子做了什么事使你不快时,你在明确告诉他你的感受时,可让他设身处地想想,换了他会怎么样?只要我们教育得法,孩子自会明白,不仅要从父母这里获得爱,也要以爱相回报。

孩子的言行反映着父母的举止。孩子偏狭,父母恐怕不会敦厚;父母暴躁,孩子要么冷酷,要么怯懦;孩子能与小朋友友爱相处,父母的性格多豁达温和;父母开朗乐观,孩子也不会抑郁焦虑。因此,教会孩子爱的同时,也是观察孩子言行校正自己的机会。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就不妨记住这句话:“教会孩子爱父母,他才会爱他人,也才会被人爱。”

篇2: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资料

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每一位家长都盼望着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为了孩子理想的未来,一些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打基础”的教育。教孩子学拼音、学外语、学乐器、学美术、学语文、学数学……哪一方面都不可忽视。于是,孩子童年的许多时光就会在各类“兴趣班”、“补习班”中度过。

其实,让孩子从小掌握一定的本领是无可厚非的,关键是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什么样的“基础”能够成为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什么,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孩子近期发展需要看,教孩子掌握一些实际本领确实可以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例如,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同龄人群中就会很出众;提前学会了汉语拼音,就会使他入学后轻松获得好成绩……但这种效果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从孩子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真正支撑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常常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

童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做事有始有终、有条不紊、诚实守信、细心、耐心、恒心等优秀的品质都源于最初习惯的养成。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儿童学会做人的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表面上看,它不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那样立竿见影,但孩子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孩子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会做人、学会交往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基石,孩子喜欢探索、勤于思考的习惯,是他未来创新的基本素养。从孩子长久发展的利益考虑,我们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人在幼年时期所形成的习惯是最牢固、不易改变的,因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蹴而就的。父母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入手,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态度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被忽略了,不良习惯就会自然而然形成了,克服不良习惯需要孩子付出更多的代价,有时会收效甚微。因此,养成良好习惯应成为孩子“基础教育”的重要一课。

*自主自信的建立是孩子成功的动力

在人类走向成功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决定人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往往不取决于人的聪明程度,而是人的自主与自信,

资料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十分出色的职业保龄球选手,他参加比赛常常获得冠军。一次重大比赛后,许多记者包围了走下领奖台的他:“您能说一说是什么秘诀使您成为常胜将军的吗?”记者们把话筒送到他面前,只见他淡淡地一笑,由衷地说了一句:“我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凡的父亲。”于是他回忆起一段童年的往事:

父亲是一位保龄球运动队教练,他从小跟随父亲去比赛场馆观看大人们比赛,耳濡目染的熏陶,使他渐渐喜欢了这项运动,他也学着成人的样子练习抛球。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没有给予他更多的技术上的指导,但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一幕场景却使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每当他把球抛出手的一刹那,父亲会用力奔跑,从他来球的方向竖起一块靶子。他手中的球无论从哪个方向抛出,父亲总会迎着球将靶子竖起。当时的他并不理解父亲的用意。在他日后的职业生涯中,他渐渐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初衷,原来父亲给予他的是一种莫大的心理暗示——“孩子,要相信自己,出手的球一定能击中目标!”在他参加的每一次比赛中,总有一个声音回响在耳旁——“孩子,要相信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他连连获胜。在童年成长的经历中父亲教会他的是自信,这是他走向成功的关键。

让自信伴随孩子成长,成人的态度十分重要。父母的态度是支配型的,孩子容易形成依赖、顺从、缺乏自主性的不良品质,如果父母的态度是民主型的,孩子容易形成合作、独立、坦率等良好品质。因此,家长要学会相信孩子,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允许孩子尝试失败,鼓励孩子勇于克服困难,激励孩子的进步,尊重孩子的个性,欣赏孩子的发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体验成功,是家长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

*健全的人格培养是孩子成功的保障

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健康的人格是指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健全的人格是孩子一生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要有合理的期待,尊重孩子的天性,宽容地对待孩子的“幼稚”与“无知”,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财富,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都希望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应该教会孩子们什么,需要我们作出明确的抉择。

篇3:读《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有感

读《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有感

作为一个妈妈,为了让自己称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些年没少读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也有不少自己的心得,却有时也难免困惑。作为一个普通妈妈,也曾跟着习惯做理所当然的事情。

最近,成墨初的《如何爱孩子和教会孩子如何爱》让我深有同感:爱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行!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很多家长想必都说过,只是很多时候没想过是否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孩子并不需要,反而成了孩子的'负担。“你怎么不如别人”,哦!我也犯了这样的错误,有时不经意就拿丁宝的短处和别的孩子长处相比,在书中发现“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你是不是很伤心”我和孩子这样说过。记得一次考试后,小宝眼泪汪汪的站在我面前,说实话,心里还是一凉,我蹲下去,搂过孩子说“你是不是很伤心!要不就哭几下?”小宝搂着我,哇哇的哭了出来。等她情绪稳定后我检查了试卷,语文98.5,数学99,比我预想的好很多。事后小宝说:“妈妈,我以为你会骂我哪!”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想,她说:“我没考到100分。”我告诉小宝,只要努力就好,成长比成绩重要。

“妈妈也不完美”与孩子一起成长,扪心自问,作为妈妈我合格吗,我是孩子的好榜样吗?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吗?我恩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前行吗?对照书中的问题,我也一一想着自己。看着书中“成墨初给您的教养建议”,我想,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正当她/他第一天成为孩子起,我们也不是刚刚成为父母吗,那么,成长的道路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篇4: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

教师,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如何陪养孩子感恩,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如何教育孩子感恩……常常听到许多家长讨论“孩子不懂感恩怎么办”的话题,他们说现在的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恩,也不会感谢。特别是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独生子女,就很少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这些独生子女--小宝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有关系。 中国父母的溺爱教育,造就不懂爱的孩子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不论是否何等教育的父母,对孩子的殷切之爱,拳拳之心,可见一斑。“宝贝,这个最好吃,都给你吃!”“宝贝,这个衣服最漂亮,爸爸妈妈给你买!”“宝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可以说,中国的父母恨不得为孩子做牛做马。另外,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将自己最坚强、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孩子,更把自己所有的辛苦与不快隐藏在内心,并无怨无悔。因此,在父母如此溺爱的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往往觉得一切都来得很容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满足,就大哭大闹,蛮横无理。而那些一直充当被爱的角色的孩子,当然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可以从小事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说谢谢的习惯。为他做了什么事之后应该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例如给他买了新衣服,并不是父母有义务这样做,而是由于父母对他的疼爱才这样做。孩子年纪还小,人格的可塑性很强,只要从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必定能学会如何更好的去感恩他人。

孩子转入学校生活,面对的是和自己年龄一致的其他孩子,没有人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关心,爱护和谦让他,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可能会向父母抱怨很多事。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由于过分的溺爱而把问题都归结于他人,应该教会孩子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学会换位思考。无风不起浪,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一定有他的原因所在,无论这个人是大人还是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探究一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帮助孩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然后让孩子处在自己的对立面想一下,这个时候他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同样在父母和同学有事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听取他的意见,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让他享受帮助别人之后的成就感。从这些小事做起,一定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理解他人和关心他人。

孩子,认知水平在各个方面还都不发达,一些事情很难做到顾全大局。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可以控制的。孩子粗心大意,很大程度上是态度问题。要让孩子知道,这并非一件小事情。要让他明白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的道理。要端正孩子的态度,马虎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无所谓。其次要锻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做完作业之后,让孩子自己检查,看其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应该如何改正,在最初的时候为什么会做错,到底是那里出现了错误。这样对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毛病应该会有所帮助。在改正孩子马虎毛病的问题上家长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一看到孩子马虎就批评或惩罚他,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马虎的毛病。要注意引导您的孩子主动去发现自己马虎的毛病,进而让他自己建立想主动改正的动力。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让孩子在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一个老师最应该做的事。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

篇5:浅谈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春节礼仪

浅谈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的春节礼仪

在热闹、喜庆、祥和的春节里,探亲访友是少不了的节目。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因为他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趁春节带孩子做客其间,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多一岁,懂事多一点。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春节的礼仪呢?

春节礼仪实践课堂

俗话说,“入庙要拜神,入屋得问人”,问候人是讲礼貌的表现形式。我们怎样动口呢?

1.学会动口讲话

(1)首先要学会称呼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外公、外婆、叔叔、阿姨这些常见的亲人很容易称呼,可是对不常见的爸爸妈妈的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等,我们的称呼是要比爸爸妈妈低一辈的,例如:

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妈妈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

我们相应称: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

如果父母称呼为祖辈的,我们则称呼为“太祖辈”,例如爸爸的舅公,孩子就称为“舅太公”……

(2)学会春节的祝辞

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不同的客人祝福当然不同了。那么对不同的客人,小孩子说什么祝辞呢?请大家看黑板,给不同的客人找出相对的祝辞。

①年纪比较大的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②做生意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③在单位上班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A.新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升!

B.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C.新年好,生意兴隆、货如轮转、财源茂盛!

小结:春节拜年时,大家会说“拜年话”了吧?可是我们的嘴巴除了说话,还得吃饭。只是,吃饭也有学问哦!

(3)学会饭桌的礼仪

同学们,我们平时的'生活一般是三口之家,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般都比较迁就你们,你们爱吃的东西会有意让你们多吃。但是有客人在场的话,就要讲究礼貌。要知道,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果饭桌上有好东西,你不要自己一个人吃光,要留点给别人吃才行。太自私的孩子没人喜欢的。

吃饭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说说:有客人在场时吃饭要注意那些问题?

①取菜时怎么做?

(尽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飞象过河”;好吃的东西不要自己吃光,记住留点给别人吃;看准哪块就夹哪块,不要翻来覆去地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②取带汤汁的肉菜怎么办?

(更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自己或者别人的衣服,人家会说你是不讲卫生的孩子的。)

③吃完饭后放下碗,怎么做?

(有礼貌地向还没吃完的人说:“请大家慢用”。)

2.学会“动手”

同学们,要成为有礼貌的孩子,不仅要动口,还要动手的。请大家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去作客该怎么做?

(轻轻敲门,去作客的时候;千万千万不可以随便翻主人的东西;主人给东西时,要双手接。)

(2)有客人来怎么做?

(礼貌待客,除了问寒问暖,要有行动哦!给客人敬茶也有学问:不能倒满,只倒半杯茶,因为茶凉了可续茶;敬茶只端茶杯的下半部,双手递给客人。吃饭时斟酒也有学问哦,敬酒要斟满的,显示主人的大方、热情。所以做主人时要记得遵循“茶半酒满”的待客之道。)

(3)亲戚朋友给红包时

(压岁钱代表着祝福。接了红包,表示感谢后,千万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拆红包,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

3.学会“和睦相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怎么评价独生子女的吗?说你们是“小皇帝”!其实也是,一家就一个孩子,家里没人跟着争夺啥,什么事都是你们自己说了算数。可是你们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有孩子的家庭来你们的家里做客,就应该和睦相处了。我说呢,相处最重要的是两个字:谦让。无论你是否有道理,如果你每次作客或做主人,小孩都发生争吵哭闹,那是很扫兴的事情。

请大家讨沦,你作客、作主人出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当发生下面情况时,你应该怎么做?

你们看的电视频道不一致时怎么办? (跟别人看)

你们喜欢的玩具只有一个怎么办? (让别人玩)

你们喜欢的东西不多了怎么办?(大家平分)

你喜欢看的书别人也喜欢时?(一起看,或者让别人先看)

……

(谦让是一种美德,做一个谦让的孩子,人人喜欢。)

收获思考:

1.趁着春节,教育孩子称呼、致祝辞,对训练孩子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2.春节其间正是教育孩子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见客人之前你教了孩子,孩子一般是会注意的,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小心细致的习惯。

3.孩子将来长大了,也要具备谦让、团结的品德。趁春节带孩子做客其间,教育孩子各种礼仪,让孩子年龄增一岁,懂事多—点。

篇6:父母教会孩子的人生准则英语

父母教会孩子的人生准则英语

I was thinking the other day about the man I hope my son will one day be. I was imagining him with the qualities I hope he acquires.

And then I wondered if I was adequately teaching him the traits I envisioned him having. A sense of urgency to be sure the lessons are taught while I’m still here to teach them swept over me.

This is the result …

31 Principles of Life

1. Life doesn’t dictate your attitude. But your attitude dictates how you’ll experience life.Changing your attitude will always be the shortest and most permanent route to changing your life.

2. Love and forgive. The degree to which you are able to truly love as an expression of your character, not merely as a feeling, the more you will be willing to forgive. The more you are able to forgive, the more you will be free to love. They go hand-in-hand.

3. You won’t want to go through life tied to your own history, to the mistakes you’ve made, the former people you’v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past. So don’t hold others to theirs.

4. Learn to laugh at your own mistakes, mishaps, imperfections and ego. Everyone else is anyway. And you will eventually. So why not do it preemptively in real time?

5. Invest regularly in your own human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of your ability and talents, in your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Learn every day. Don’t rely exclusively on formal modes of education. Learn on your own. Get excited about it. Read. Study. Challenge yourself. Develop. Improve. There will be no investment that pays greater dividends. Remember, opportunity is a byproduct of ability and ability is the residue of knowledge put to action. So skimping on knowledge circumscribes opportunity.

6. Control your thoughts. They are pregnant with the rest of your life.

7. Be loyal to your friends. Be deeply loyal to your family. Be fiercely loyal to truth.

8. You are an amazing creation of a God who knows and loves you. You can therefore rise to any height you’re willing to climb. You have the potential inside right now, as you are, for something so much more than most people settle for. So don’t settle. The greatest views in life are from on top the highest mountains. The highest mountains are those that are climbed the least often by the fewest people.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s. Even if you don’t reach the summit, the view from halfway up is better than from the bottom of the mountain you never started climbing.

9. Be sure people always come before things. Never let your family be the sacrificial lamb you place at the altar of other pursuits.

10. Happiness is the natural consequence of living your life consistent with the universal principles upon which a happy life is predicated. While there certainly is subjectivity inhappiness, there ar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at must be present in the happy life at its highest form. Discover those universal principles of happiness, work at consistently living by them, and enjoy reaping some pretty amazing results.

11. Always be true to yourself so you never feel the need to be false to anyone else.

12. The mind is sacred ground, so treat it that way. Take only worthy things into it. Reject that which corrodes and corrupts and demeans and dirties. Treat your mind like a sponge that never releases its liquid, whose very fibers are stained with the color of its thoughts. The mind will absorb whatever you feed it; It will retain the filth as much as the noble. So fill it with those ideas, thoughts and images you would want to have reflected in the mirror of your life. Because over time, it will be.

13. Cultivate wisdom, lead with compassion, learn with humility, act with courage.

14. Seek to love more than be loved and you will be loved much more than if you seek it directly.

15. If you put God first, everything else will fit into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and in the right amount.

16. The greatest battles you will ever wage will be on the battleground of your own soul. We are dual-natured. We have noble impulses and ignoble ones. Feed the noble and starve the ignoble. That’s a battle you must win. Your happiness and self-respect rely on it.

17. Make the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in life the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in your life. Limit the time you spend spinning your wheels in the sand of the unimportant and trivial. And never let the important derail your pursuit of the most important.

18. Passion comes as much from how you approach the work in front of you as in the particular type of work that happens to be there. Cultivate passion for what you do. It transforms it into something you love doing.

19. Remember to regularly check the oil in your car, the batteries in your flashlight and the integrity in your character.

20. The easiest way to love what you do is to do what you love. The second easiest way isn’t too bad either. It’s to get really good at doing it. Competence tends to breed passion. And passion makes work something less like work and more like fulfilling a life-mission. Not a bad way to go about making a living.

21. Never do in private what you wouldn’t want the public to find out about. And these days, they’re likely to find out anyway. Someone will likely Facebook it by the end of the day!

22. Live life like it was the only one you were going to get and like it mattered how you lived it.

23. Character is a much more accurate voice exclaiming who you are than popularity, personality or status. So let your moral character speak so loudly no one can hear the gossip spoken about you by lesser minds.

24. Do what matters most first. Then, if you run out of energy, time or means, you will at least have accomplished the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 which is more than most people will be able to say.

25. Procrastin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make bad things worse and good things bad.

26. Beware the thistles of Pride and Selfishness. But never confuse them with the blossoms of Confidence and Self-respect. Root out the former and water the latter.

27. In relationships, two halves never make a whole. They only make two broken halves desperately clinging to each other in the vain hope that by virtue of the union, they become complete. Don’t look for an incomplete half to fix. Bottomless pits of need never make very reliable friends or spouses or parents. Look for a spouse who will make a great parent to your future kids. Date with that in mind. You will never marry someone you don’t date, so don’t date someone you would never marry.

28. You have a moral duty to discover the principles of happiness and work at applying them throughout your life. You will be a better spouse, a better parent, and closer friend a more neighborly neighbor, a kinder employer, and better employee and citizen for doing so.

29. If you can’t sing, sing anyway. If you can’t dance, dance anyway.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concerned with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your song and say about your dance.

30. Let patience be your first response, kindness be your first reply, courage be your default setting, faith be your first inclination, curiosity be your first question, perseverance be your longest answer, gratitude be your spontaneous condition and love be your first, final and only method.

31. And finally, my dear son, know that my heart will always be filled with you. I will be a part of the fabric of your life because my thoughts will have been taught, my example will have been seen and my love will have been felt your whole life. And while my words and example and love will have been flawed, they will have indicated a way of living, of thinking and believing, even if imperfectly, that I hope illuminates a path that entices you to the greatest adventure you will ever have.

篇7: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些能力

父母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些能力

建立自信的能力

自信是成功的垫脚石,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

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必须由家长对孩子从小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

承担责任的`能力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如果孩子不具体这点,再优秀的苗子最后也会沦为不负责任之人,进入社会也难立足。

家长要通过引导孩子,承担责任,知错能改,敢于承担的能力。

学会思考的能力

很多家长说,孩子一遇到难得问题,就直接说不会,不去思考了。其实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许多人都说那个孩子很笨,其实大都孩子并不是笨,而是他不愿动脑子,怕思考。

但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位父母必须牢牢把握的家教关键,是诸多教子课题的“重中之重”。

面对挫折的能力

人生的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长大成人必定要经历一些挫折的。

孩子考试考砸了,当父母问起时,总是躲躲藏藏,或者大哭一场。其实这都是孩子没有学会面对现实的能力。

面对是一种心理疏导的状态,孩子成才的路上,总有成功和失败,未来社会竞争又那么残酷。如果说,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学会面对,那么他未来就无法在现实生活里生存。

人际交往的能力

现在社会是个合作的社会,如果一个人不具备交际能力,那么这个人以后寸步难行,我们常夸一个孩子很讨喜,其实夸得是一个孩子的情商交际能力。但交际不是天生的,后天也很难培养,一个人以后的交际能力其实在他很小时候就要培养了。一个孩子的交际能力,决定了这个孩子能够飞越的高度。

基本生存的能力

一个人所具备的所有生存技能,归根到底要学会生活。一个人能否幸福与快乐,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真正的掌握了生活的能力。学会生活,每个孩子有限的生命,才有创造属于他未来无限精彩生活的可能。

常言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陪伴孩子成长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什么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

孩子教会我们

教会孩子为人处世

早教老师培训心得

早教书籍读书心得

幼儿园早教培训心得

早教幼师教育心得

父母教会我观后感

孩子爱父母的诗歌朗诵

教会孩子爱父母-早教心得(共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教会孩子爱父母-早教心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