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绒绒绒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扇形统计图
(1)如果我用这样一张图来统计我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用这个扇形表示乒乓球的30%,你觉得这整个圆表示的是什么?
(2)乒乓球的30%又表示什么?
预设: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把一个圆平均分成100份,喜欢乒乓球的占其中的30份。
(3)你能根据我们刚才计算的,把这张图补充完整吗?(教师可以逐项出示,并可以让学生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一下这块扇形可能表示的是哪个运动项目。)
(4)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扇形统计图。
(5)揭题: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6)想想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小结:扇形的大小和项目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有关。我们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2.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1)看图说说,在这幅统计图中你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预设:量的多少:如谁多谁少,谁和谁一样多;部分和总量的关系:如喜欢乒乓球和足球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喜欢踢毽和跳绳以及其他项目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一半。
(2)说说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优势?
预设:可以根据扇形的大小清楚直观地看到量的相对大小;可以看到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3)小结:在这样的统计图上,我们不仅可以直观地比较各个扇形的相对大小,还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选择、补充,让学生经历扇形统计图制作的过程,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信息的整理和对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分析,明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尝试练习
出示教材第97页“做一做”的内容。
(1)你能看懂这张扇形统计图吗?统计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可以根据旁边的图例来知道各个扇形代表的项目。)
(2)说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3)如果每天喝一袋250 g的牛奶,能补充每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引导学生用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各百分数和250 g的关系,进而算出各种营养成分多少克。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获取信息并计算的尝试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解决以下问题
(1)李明每天花多少小时做作业?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2)你认为李明的作息时间安排得合理吗?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3)拿出课前收集的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说说自己的作息时间和李明的有什么不同?想想怎么样安排时间才是合理的。
2.练习二十一第3题。
(1)看图读图,同桌互相说说能得到哪些信息?
(2)想想在100 L空气中含有多少升氧气?
(3)估计一下,教室内大约有多少升氧气?同时进行环保宣传。
3.练习二十一第2题(在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
(1)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如果陈东家每月总计支出元,你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3)这是李丽家每月各种支出计划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从图上看,陈东家和李丽家每月的教育支出金额是一样多的,对吗?
(5)如果李丽家每月总计支出3000元,现在你能比较他们两家的教育支出情况了吗?你还可以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五、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你对它产生了哪些了解?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也为下节课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素材的准备。
课后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以问题为中心”,讨论发现法。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或)教师之间相互讨论、学习,让学生从例题中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
综合应用:设计“六一”
庆祝活动方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联系“六一活动”情境,综合运用比例尺、可能性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联系“六一”情景,引入新课
1.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今年的“六一”节将是你们小学成长中的最后一个儿童节,你们想为自己的童年生活留下美好的回忆吗?有什么好的提议吗?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开展庆祝活动。
2.揭示课题
教师:刚才,有不少同学提到想搞庆祝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个“六一庆祝活动方案”,行吗?
板书课题:设计“六一”庆祝活动方案
二、团结合作,共谋策略
1.了解活动涉及的各个方面
(1)研究需要筹备的活动。
教师:要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首先就要弄清楚需要作好哪些准备?安排哪些项目?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并梳理出相关内容。
①文艺表演节目――唱歌、跳舞、小品、游戏等;
②场地的安排和布置;
③抽奖活动;
④记录活动――照相。
(2)拟定活动安排时间表。
教师:我们首先应制作一个合理的时间表。根据同学们各自上报的节目及节目所需时间我们一同制作活动安排表。
9:00宣布活动开始
9:00~9:05请老师、学校领导讲话
9:05~9:10第一个节目:竖笛合奏《乘着歌声的翅膀》
9:10~9:20第二个节目:歌伴舞《拜访春天》
9:20~9:30第三个节目:钢琴独奏《清晨,我们踏上小路》
9:30~9:45第四个节目:小品《孙悟空三难小聪聪》
9:45~9:55抽奖活动
9:55~10:15第五个节目:舞蹈《算一算》
10:15~10:45第六个节目:游戏《推小车》、《吹气球比赛》
10:45颁奖,活动结束
(3)照相费用计算
教师:我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由承担照相任务的同学为每个节目拍摄一张照片,并给每位表演者赠送一张照片,按照这样的方案算一算,如果每张照片0.5元,那么照相大致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根据之前统计的参与节目的人数进行独立的计算。集体汇报。
(4)抽奖设计
教师:活动中进行的抽奖活动,如果我们按一等奖20%,二等奖30%,三等奖50%的方案来设计。大家能想到哪些抽奖形式?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梳理出①摸彩球(红黄蓝各2个、3个、5个),②制作彩色转盘(红黄蓝各占20%,30%,50%)。
(5)场地安排
教师:我们的活动场地安排如果能够在纸上画出来的话那就更好了!能行吗?首先应确定平面图的什么?(强调比例尺应该合理)
教师引导:除活动场地外,我们再按同样的比例尺确定出观众席的位置范围,关于黑板的布置我们可以选用其他的比例尺来呈现。
将学生分两个大组,一组制作活动场地平面图,另一组制作黑板布置平面图。
作业布置
设计一个“毕业晚会的活动方案”。
教学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收获?
[关于六年级数学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3、遇到不理解或不懂的地方,用下划线和?标记出来。便于交流时提出。
4、自己的建议、体会、方法可以在旁边作好批注。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联系百分数的意义,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快乐自学
你喜欢运动吗?调查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根据下面的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1、说一说:从这幅统计图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2、我知道这是一幅(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3、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 ),它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要想清楚地知道百分比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选用( )统计图。
4、一起来认识扇形统计图吧!自学教材第107页,注意拿笔勾画哦!.
(1)计算出各运动项目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又能获取哪些信息?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扇形统计图是怎样来表示各个数据的?它有什么特点?
1、我发现扇形统计图中的( )代表单位“1”,表示( ),各个扇形面积表示( ),扇形的大小说明了( )。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 )。
3、生活中,你还从( )见到过扇形统计图?
三、学习小结
我们已曾经学过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还有( )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它的特点是( ),
四、智勇大闯关,我是小擂主
1、第一关:小练兵。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1、2题。
2、第二关
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五、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自我评价:我对我的课堂表现( ),因为( )。
六、作业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
课后习题
1、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
2、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开始学习第七单元《统计》。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
【师】看同学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生龙活虎的样子,老师就知道你们一定是一群喜欢课外活动的孩子。老师原来的班六(1)班的那群孩子也十分喜欢课外活动,他们有的喜欢打乒乓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跳绳、踢毽子……真是各式各样,为了知道喜欢各种项目的具体的学生人数,老师还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今天我还特意带来了调查结果。
大家请看(出示小黑板:表格出示数据):
2.探究新知
2.1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你能根据需要制成相应的统计图吗?
【生】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绘制好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大家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各种数量、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各种数量之间相差多少、总数量等)
【师】小结:对,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地看到各种数量的多少。
老师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还特意仔细地算了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小黑板出示:(出示表格第三行数据)
【师】大家看看,第三行的数据我们的条形统计图能很直观地表示出来吗?(不能)
2.2认识扇形统计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我们还没有接触过的统计图(出示扇形统计图),它的名字叫——扇形统计图。(板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个扇形统计图就是根据黑板上的数据绘制成的。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学习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我观察,我发现。大家仔细观察这个扇形统计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扇形有大有小,扇形越大,所占的百分比越大;……
【生】橙色扇形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绿色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生】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喜欢足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慧眼,是一群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孩子。
【师】整个圆、每个小扇形分别表示什么?
【生】答:整个圆表示六(1)班同学的人数,粉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0%;蓝色的扇形表示喜欢跳绳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2.5%;……
【师】喜欢踢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乒乓球的呢?
【生】答:喜欢踢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5%;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
【师】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生】答:各个扇形的大小与班中喜欢某项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有关系。
【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答: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3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扇形统计图,并且还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得相应的.数学信息。那现在我们把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综合起来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的优缺点吗?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但不能直观地显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百分比;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但是不清楚地显示各部分的具体人数。)
【师】那能不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计算出各部分的具体数量呢?老师想提一个问题:六(1)班喜欢乒乓球的有多少人呢?大家能解决吗?(40×30%=12人,喜欢乒乓球的有12人。)
【师】看来我们能算出各部分的数量来,那同学们能不能也像老师一样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呢?(喜欢足球的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显身手”,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先提出这个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它,好吗?(学生在练习本上解决问题。抽生板演,集体订正。)
3.巩固、运用。
【师】学会了新知识是件值得庆贺的事,不过新知识也要“学以致用”才能够算是真正地掌握。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老师给大家讲个生活小知识。要想保持身体健康,体育运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饮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每天都有一日三餐,西方人在饮食上比我们要注意得更好,他们每天早上都要喝上一杯牛奶,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请看(出示做一做扇形统计图),大家看了这个就会明白了。
【师】你能从这个扇形统计图得到一些什么信息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呢?请大家任意选择其中的两种营养成分算一算。(学生练习,集体交流。)
【生】水分:250×87%=217.5(g)
蛋白质:250×3.3%=8.25(g)
脂肪:250×4%=10(g)
乳糖:250×5%=12.5(g)
其他:250×0.7%=1.75(g)
【师】一回生,两回熟。第三次碰到的话,就能算是老朋友了。请大家翻到书100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1题。(学生看题,集体交流。不要求算出结果,只要求说出获得的信息、提问并列式。)
【生】(1)24×8% =1.92小时李明每天花1.92小时做作业;花4.08小时上课;花3.12小时活动;……
(2)合理
【师】3、观察下图,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
(1)全世界共有几大洲?哪个洲面积最大?
(2)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3)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4)你能从统计图中知道地球陆地总面积是多少吗?
【生】答:(1)全世界共有7大洲,亚洲面积最大。
(2)亚洲和非洲的面积之和最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3)所有百分比之和是1
(4)不能
【师】4、提问:男生人数占60%,没有标出的扇形,表示什么意思,它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生】答:没有标出的扇形表示女生人数,占40%
【师】5、右图是某班体育成绩统计图,你能算出及格的人数吗?(提示:及格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能求出不及格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生】答:2÷(1- 25%-30%-40%)=40(人) 40× 25%=10(人)
课后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我的收获”吧。(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很多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要用到扇形统计图来进行统计,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统计图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扇形统计图就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能够准确的反应出各组数据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生】扇形统计图的步骤:
1)求各部分比例
2)计算各部分圆心角度数
3)画图
4)根据度数画扇形
5)填写部分名称,填写百分率
课后习题
第100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
布置作业
第101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第4题。
作业本第66页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l、复习旧知。
提问:在简单的统计里我们学习过哪些知识,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引入新课。
出示两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扇形统计图)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说明: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说明扇形统计图及其特点。
说明:从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它是用一个圆表示各个部分的总数量,在圆里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出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这种统计图清楚地反映出各个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根据扇形统计图的表示形式,讨论制成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得出步骤井板书:
①计算百分数;
②计算圆心角;
③画出圆和扇形;
④标明百分数。
(2)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第一步,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同时指名一人板演,然后集体订正,用加法检验各部分百分比的和是不是100%。
(3)先说明一个圆的度数是360度,再让学生按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求出表示各部分数量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算式和结果。检验几部分圆心角的和是不是360度。
(4)分割成扇形。
老师说明画法,同时板书:先画一个圆,说明表示总数量;再分割成3个扇形,说明各表示哪个数量。
(5)标明各部分数量名称和百分数。
指名学生说说每个扇形各表示哪个数量,占百分之几,老师在图中板书。让学生自己画圆、分扇形并标明各个部分数量的名称和百分数。
(6)区分各部分并写出统计图名称。
说明要用阴影或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扇形,写出统计图名称,并让学生自己完成。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自己的统计图上。集体订正。
(7)小结过程。
提问:谁来看图说说刚才制作这幅统计图的过程?你能说一说这幅统计图的意思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三、课堂练习
l、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后填写课本上的表格。出示表格,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每一个数量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提问:这个圆等分成多少份?每份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多少度?请大家先计算每项收入相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再画出扇形统计图。老师巡视辅导。提问学生每一部分所占扇形是图的20等份里的几份。
四、课堂小结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怎样根据统计数据来制作扇形统计图?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扇形统计图
设计说明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并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通过扇形统计图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发展,数学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它的优点,掌握它的用途,并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借助百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实现知识的同化。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一课中,比较适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在画扇形统计图时,运用课件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观察、描述。
(1)课件出示教材96页例题情境图。提问: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打乒乓球、踢毽、跳绳、踢足球等)
(2)收集、整理数据。
①收集数据。(打乒乓球的有12人,踢足球的有8人……)
②对照。(比较自己收集的`信息与例题统计表中所给信息是否相同)
2.计算。
小组合作,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乒乓球占30%、足球占20%、跳绳占12.5%、踢毽占15%、其他占22.5%)
3.导入新课。
怎样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呢?我们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先通过观察、描述、统计、计算等活动为学习扇形统计图作铺垫,再直接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课件演示画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①先画一个圆。(说明:用这个圆表示全班人数,即圆表示整体,圆可以看作单位“1”)
②在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2)观察、思考。
①观察教材97页扇形统计图。
②思考。
a.图中的圆表示什么?(总数)
b.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可以直观、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c.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有关系)
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大小不同的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97页“做一做”。
统计图右边的图例告诉我们不同颜色的扇形表示不同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明确解法并独立解题。求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用250 g分别乘每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
2.完成教材101页3、4题。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100页1、2题。
板书设计
关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的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6~9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2.能看懂扇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
看懂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统计本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课前统计学生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安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激趣
1.出示教材第96页情境图,说说同学们正在干什么?
2.在这些体育项目中,你喜欢什么活动?出示统计表,进行统计。(可在课前进行调查统计,利用Excel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人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统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为引出有关统计数据提供了现实背景。同时,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二、整理数据,引入新课
1.通过这张统计表,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预设:数量的多少对比:如喜欢乒乓球人数最多,喜欢足球的比喜欢踢毽的多2人等;数量求和:如喜欢乒乓球的和喜欢足球的一共有20人等。
2.如果要比较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多少,可以怎样比较?
3.如何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呢?
4.学生进行口算或笔算,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校对。
喜欢的项目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人数
12 8 5 6 9
百分比
30% 20% 12.5% 15% 22.5%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计算出百分比并补充表格,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比不仅可以表示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的多少,还可以体现出喜欢各项运动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加深百分比与绝对人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讨论图的特征等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解释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3.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说到统计图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说)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扇形统计图又有什么特点呢?和他们有什么不同呢/二、认识扇形图
1.让学生看课件中的扇形统计图。(或课本84页)
师:,书上有其他学校六⑴班40名同学四个方面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自己读一读。自由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交流得到的信息。
3.仔细观察统计图,你能用已知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有用的数学问题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派代表分别展示出小组交流的结果。
小组展示提出的问题,让对抗组来解答。通过补充质疑同学们基本能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挖出来。
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都是针对每一个统计图中的问题。
4.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那么同学们再观察一下这四个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生1:它们都是一个圆,这个圆表示一个整体,也就是六一班的全体学生
生2:每个圆都分成了大小不同的扇形,这些扇形表示的是部分。
生3:每个扇形占整个圆的多少都是用百分比表示出来的。
生4:圆中每个扇形的百分比相加的和都是100%
5.同学们说的真好,把最关键的问题都给说出来了。我们说了这么多那同学们现在知道什么是扇形统计图了吗?
试着总结:(可以小组交流一下再说)用圆来表示一个整体,用扇形表示其中的一部分,用百分比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多少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板书)
6.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生: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师补充:但是呢它也有不足,它不能表示每一部分数量的多少!
7.设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想知道奥城小学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应该用统计图。
(2)想知道奥城小学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的增减情况用()统计图
(3)想知道每个年级的人数占全校的多少应该用()
总结: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统计图
二、堂清练习
用多媒体展示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汇报,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不同的问题,在这里注重学法的指导。
三、总结概括,拓展应用。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统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我们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班60个人的完成作业情况制成统计图,还可以调查一下我们班的同学在家是否主动做家务制成统计图等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留心生活就能把我们学过的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都能成为一个小小的数学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
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
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xx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xx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
(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问题并进行解析。
2.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扇形统计图)你又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活动
教师:刚才我们分析的两个扇形统计图的圆都代表相同的含义——土地总面积,(课件点出“课堂活动”第2题——改变题目增加两个参数——美国、俄罗斯的面积和人口)现在呢?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引导:重点分析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基本国情。
教师:面对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局面,你会做哪些思考?
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出示题中的两幅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对比。
(1)从两幅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算一算:从到20xx年,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分别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平方千米?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抽几个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议。
(3)议一议:你对这种变化有什么看法?
2.完成练习十五第4,5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但学生没学扇形,却要学习扇形统计图,这就要老师居高临下,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基于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圆的知识。但是,学生对于扇形的知识尚属于空白,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从扇形的感性认识入手组织教学。
首先,我带领学生复习我们已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
接着,我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自学教材。在学生自学时,出示学习提纲:
1、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了若干份?
2、是用什么线来分的?
3、各部分与整个圆是什么关系?
4、扇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
在学生自学后,交流学习效果。在讲到扇形统计图是把什么图形分成若干份和用什么线来分的时候,趁机介绍扇形的知识,让学生感知扇形是圆的`一部分。对于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分组交流讨论,凭着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想法来探索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我在这里面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不再是绝对的主体的作用。在教学中,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坚信,娴熟的知识储备和教材体系的熟练程度对于教学所起到的作用。对于教材版本不断更换和教材不断修订的教育现状,我们教师只有厚积薄发,才能有备无患。
六年级数学下册扇形统计图课后练习题
一、小军家11月支出情况统计如下图。聪聪家月的总支出是3600元。请你回答问题。
1、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
二、希望小学六年级有200名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素质为D的占%。
(2)综合素质为A的有人。
(3)综合素质为C的比综合素质为B的少人。
三、图中是三年级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统计图,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已知D等的有12人
(1)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分别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下表中。
六年级下册数学扇形统计图课后练习题
一、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下面是我国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我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
2、各类地形中,什么地形面积最大?什么最小?
3、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4、请算出各类地形的实际面积,填入下表。
地形种类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面积(万平方千米)
二、小军家201x年11月支出情况统计如下图。聪聪家2012年11月的.总支出是3600元。请你回答问题。
1、这个月哪项出最多?支出了多少元?
2、文化教育支出了多少元?购买衣物支出了多少元?
3、购买衣物的支出比文化教育支出少百分之几?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你所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