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计算课: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说课稿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唐文龍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计算课: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说课稿(共含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唐文龍”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班计算课: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说课稿

篇1:学习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学习5以内的序数》是中班下册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课中的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让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坐火车”的活动来学习掌握5以内的序数,例小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里,第五节车厢里坐着小狗等,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单项序数。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孩子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项序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

(2)、学习从左到右的顺序点数。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小鸡、小牛、小猴、小房子、小火车

的图片。

2、固体胶、1---5的数字宝宝卡片。

四、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习5以内的单项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点数。

五:说教法:

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提问、演示等教法。

六:说学法:

孩子最大的乐趣是在“玩中学”,要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帮小动物坐火车”的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七、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通过复习《不说话》律动,使所有幼儿注意力集中。

2、做《左边》的小游戏,加强对左边的认识,为从左到右的点数做铺垫。

(二)谈话直接导入。

1、师: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做游戏好不好?

(出示粘有5只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所看到的内容)

2、师:这些小动物也要去玩耍,但是得有一个要求,小朋友想,我们放学回家的时候要怎样走路呢?

(引导幼儿说出排队,为小动物也要排队做铺垫)

幼:排队。

师:排在最前面的那个小朋友是第几?

幼:第一。

师:紧跟在第一后面的小朋友是第几?

(老师必须强调紧跟,紧挨着。)

幼:第二。

师:现在我们也让这些小动物来排队去玩耍,该怎样排队呢?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5以内的`序数》。

(点题,板书)

(三)新授《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师:先请小朋友自己帮助小动物排队。

(每一张桌子上面有5只小动物,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并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排列顺序,强调是从左向右。)

3、下面请看小动物要到哪里去玩耍呢?

(出示坐火车图片)

幼:坐火车。

师:小朋友看一看,这辆火车一共有几节?

幼:5节。

师:一起数1、2、3、4、5,从左向右数,这是第几节车厢?、、、、小动物要坐火车玩耍了,该怎样坐呢?

(要求:一节车厢只能坐一只小动物,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练习。)

4、让幼儿自己操作练习,并说出自己的操练结果。

例:⑴小猫坐在第二节车厢里。

⑵第四节车厢里坐得是小狗。

5、师幼共同完成老师的作品,并让幼儿口述结果。

(例,小猫坐在第一节车厢里,第三节车厢里坐着小狗等。)

(四)巩固,练习。

1、师:小动物坐火车玩得有点累了,要找座小房子休息一下,请小朋友帮忙一下,但是也有要求,一座房子只能住一只小动物。

(教师出示小房子图片,引导幼儿再次帮助小动物。)

2、师幼共同完成小动物找房子的内容。

3、师:小朋友再看,这里还有一群数字宝宝呢,他们也想住到小房子里面,该怎样住呢?

(启发幼儿思考回答,数字宝宝1住到第一座小房子里面、、、)

4、小结: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5以内的序数》。从左到右数第一、、、

(强调本节课的所学内容,5以内的序数,第一、第二、、、、)

八、活动结束。

师:小动物们休息了,数字宝宝也找到家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出去玩耍了。但老师还要告诉小朋友一句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得那一个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突出所学效果。)

九:活动延伸:

师: 下课我们到外边去排队,5人一小组,看看自己排在第几,找一找自己的位置。

(让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出自己排在第几,学有所用,实际生活中数学的运用。)

篇2:小班数学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

关于小班数学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学习5以内的序数》是小班下册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课中的一课时,内容有一座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和一幅兔妈妈营救5只兔宝宝的图片组成。通过训练第几层楼房住着那只小动物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顺序,让幼儿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单向序数。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

(2)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2、能力目标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楼房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挂图。

2、小狗、小猫、小猪、小猴、小羊的图片各一张,小兔子不同颜色的图片各两张。

3、1—5的数字卡两套。

四、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5以内的.单向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

五、说教法

小班孩子的特点主要是直观形象性,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提问,演示等方法。

六、说学法

孩子最大的乐趣是在“玩中学”,要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帮小动物搬新楼”的活动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七、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复习《方位词》头在上,脚在下、、、、、

(巩固幼儿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为观察楼房从下往上数有5层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座5层楼房的图片,并粘上1—5的数字,并告诉幼儿粘上数字1的就表示第一层、、、、)

2、引出课题《学习5以内的序数》。

3、教师再次出示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引导幼儿说出第几层住着那只小动物。

(1)教师将小狗、小猫、小猪、小羊、小猴的图片摆放在楼房里。

(2)教师提问: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住的是谁?、、、、依次说出每层楼房的小动物。

(让幼儿学习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4、教师再次出示空楼房,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看看,搬家以后住在什么地方?

(2) 教师:(指最下面)这是第几层?

(引导幼儿明白开始数的这一个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数数。

5、动物与楼房对应,(师幼共同帮助小动物搬家,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猫住第二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粘上小猫的图片)

(2)教师:小狗住在小猫的上面,小狗住第几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动物与楼层的对应,提问同上。

6、楼房与动物对应,(师幼共同说出小动物搬家以后的位置,加深对序数的认识和理解。)

(1)教师:第一层住的是谁?(启发幼儿说出)

(2)教师:第三层的下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

(3)依次提问到每个楼层,步骤同上。

7、教师小结:要知道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8、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检测幼儿这节课所学效果)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子?这些小兔子分别排在第几?(启发幼儿观察回答)

(2)教师:请小朋友取下数字卡,依序排放在不同小兔子的后面。

(三)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那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就叫第一,数到几就是第几。

八、活动延伸

课下我们到室外,让5个小朋友手拉手排队,看看全班有几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别站在第几组的第几个。(让幼儿观察自己的位置,说出自己排在第几。)

篇3:小班数学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

小班数学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学习5以内的序数》是小班下册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课中的一课时,内容有一座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和一幅兔妈妈营救5只兔宝宝的图片组成。通过训练第几层楼房住着那只小动物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顺序,让幼儿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的单向序数。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单向序数,初步建立序数的概念。

(2)学习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楼房和兔妈妈营救兔宝宝的挂图。

2、小狗、小猫、小猪、小猴、小羊的图片各一张,小兔子不同颜色的图片各两张。

3、1―5的数字卡两套。

四、说活动重难点。

1、重点:学会5以内的单向序数。

2、难点: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点数。

五、说教法

小班孩子的特点主要是直观形象性,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观察、提问,演示等方法。

六、说学法

孩子最大的乐趣是在“玩中学”,要在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幼儿在“帮小动物搬新楼”的活动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

七、说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复习《方位词》头在上,脚在下……

(巩固幼儿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区别,为观察楼房从下往上数有5层做铺垫。)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座5层楼房的图片,并粘上1―5的数字,并告诉幼儿粘上数字1的就表示第一层……)

2、引出课题《学习5以内的序数》。

3、教师再次出示住着5只小动物的楼房,引导幼儿说出第几层住着那只小动物。

(1)教师将小狗、小猫、小猪、小羊、小猴的图片摆放在楼房里。

(2)教师提问:从下往上数,第一层住的是谁?……依次说出每层楼房的小动物。

(让幼儿学习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点数)

4、教师再次出示空楼房,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请小朋友们看看,搬家以后住在什么地方?

(2)教师:(指最下面)这是第几层?

(引导幼儿明白开始数的这一个就是第一)

(3)依次完成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数数。

5、动物与楼房对应,(师幼共同帮助小动物搬家,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1)教师:小猫住第二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粘上小猫的图片)

(2)教师:小狗住在小猫的上面,小狗住第几层?(请一名幼儿上前操作)

(3)依次完成其他小动物与楼层的对应,提问同上。

6、楼房与动物对应,(师幼共同说出小动物搬家以后的位置,加深对序数的认识和理解。)

(1)教师:第一层住的是谁?(启发幼儿说出)

(2)教师:第三层的下面是第几层?住的是谁?

(3)依次提问到每个楼层,步骤同上。

7、教师小结:要知道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8、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检测幼儿这节课所学效果)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从上往下数,一共有几只小兔子?这些小兔子分别排在第几?(启发幼儿观察回答)

(2)教师:请小朋友取下数字卡,依序排放在不同小兔子的后面。

篇4: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反思性说课稿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反思性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反思性说课稿。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只定了认知目标,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活动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具体如下: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习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位置。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

原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位观察认识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对幼儿来说有点太深奥。根据现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的难点是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原教案中的活动准备为活动的开展是准备较充分的.。但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

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幼儿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只黑色笔。一张照片供游戏使用,幼教之友《中班科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反思性说课稿》。

三幅色彩鲜艳的背景大图,采用了磁性教具,一方面方便幼儿操作,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和使用次数。

四、说教学过程

原教案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是比较清楚,幼儿在学习中也比较积极。教师也提供教学具让幼儿操作,并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游戏让幼儿巩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整个过程始终是教师直接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受到了约束,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幼儿为主没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法。引导法。讲解法和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但教师注重了知识的掌握,没考虑到让幼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运用。针对原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把新教案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习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通过帮小动物搬房子,给5座小房子钉门牌号码,学习序数词第一至第五,并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及时地肯定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还让孩子们表达了帮助他人以及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第二个环节通过给5个小动物分5座小房子的游戏,请幼儿按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挂相应的数字钥匙。立即对第一个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这个活动结束时采用了一小段歌表演的形式,既让幼儿体验成功又一次强调了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启发幼儿探索,通过再帮小动物找房子这一活动,让幼儿学习能够按指定的序数词来找到相应的位置。幼儿在说说做做这样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个环节是对前面三个环节的巩固,我又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幼儿学习用第几层第几间形式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是第几层第几间,使幼儿把体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在这一环节中参与愿望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四个环节的安排,我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的第一条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选择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内容,注重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本节课通过帮小动物找房子的游戏串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活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让幼儿自主操作,体验成果,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达到认识5以内序数的目标,并且能进一步学巩固它。

篇5:中班计算活动《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中班计算活动《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说出5以内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3、引导幼儿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

重点

学习5以内的相邻数,知道2的相邻数是1和3,3的相邻数是2和4,4的相邻数是3和5。

难点:

5以内相邻数多1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数字卡1-5每人一份、挂绳数字1-5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1)“嘿嘿,xxx,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感知5以内的相邻数。

1)“森林王国今天特别热闹,因为他们搬新家了。老虎、大灰狼、大象、小猪、小羊都要搬进新家。可是他们把房子的顺序打乱了,让我们帮他们排好顺序吧!”引导幼儿按顺序摆放房子。

2、以提问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小动物谁和谁是邻居。

1)“大灰狼住在1号房子,老虎住在2号房子,大象住在3号房子,小猪住在4号房子,小羊住在5号房子。老虎说:我是森林之王,我要先住到房子里去,你们帮我找找我的邻居吧!”“老虎的邻居是住在几号房子的'谁和谁呀?”

2)“3号房子的大象,它的邻居是住在几号房子的谁和谁呀?4号房子的小猪呢?5号房子的小羊呢?”

2、利用情境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

1)“天慢慢黑了,小动物们睡着了(老师把小动物盖起来)。听,谁在说话呢?哦!原来是数字宝宝在讨论问题呢。数字宝宝2说:“我是2,数字宝宝1和数字宝宝3是我的好邻居,我们是相邻的数字,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相邻数,2的相邻数是1和3。”

3、请幼儿利用数字卡片动手操作,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小朋友们数字宝宝说得对吗?我们来亲自试一试吧!请幼儿取出数字卡片。

2)请幼儿尝试找一找数字宝宝的相邻数。

3)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动脑筋操作。

4)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以游戏《找朋友》结束活动。

请五名幼儿到前边来,每人一个数字卡,当老师说“找找找朋友,找到两个好朋友,我是数字宝宝2,我的相邻数是?”拿数字1和3的小朋友就赶快速出来。最后放音乐,请幼儿找找自己的好朋友,并和好朋友一起舞蹈。

篇6: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序数》

案例背景:

在日程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孩子们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知道纲要》为先进的理念指导,结合本学期幼儿活动材料,我设计了今天的活动,让孩子们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位置关系,让幼儿体验到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案例描述:

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使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几”表示。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小板凳、五把自制箭头、音乐活动。

重、难点:

重点:掌握序数词第几。

难点: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位置,并能用“第几”表示。

活动教法与学法:

在整节活动,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通过多看多想,多说,多体验,使幼儿在活动中一直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活动过程中注重老师与幼儿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大部分时间安排幼儿多游戏,最后是幼儿动手操作。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律动游戏:拍手对数我说一我对一我拍一下就是一,我说二我对二我拍二下就是二......

二、基本部分

1.小羊排队,引导幼儿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感知5以内的序数,是幼儿掌握序数词第几。

2.小羊抢板凳游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游戏:抢板凳通过不同的方向,进一步学习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三、结束部分幼儿操作:送小羊回家幼儿通过操作正确的送小羊回家。

延伸活动: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幼儿说说自己把小羊送进了第几层楼。

活动反思:

序数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电影院,在餐厅,在商店,在幼儿园里,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会涉及到序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有一定的感知,有一些经验的积累,但是很零碎、不完整、不规范。为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集体活动来帮助幼儿进行经验的梳理和提升,使幼儿能正确使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来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我们以《指南》理念为指导,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轻松地感知五以内物体的排序,体验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现生活中学和游戏中学数学的理念。

篇7: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5以内的序数》含反思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小朋友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序数词“第几”。

2、能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有5层高的楼房背景图一幅,幼儿熟悉的小动物5个,如小狗、小猫、小兔、小猪、小猴等。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5只不同的小动物,有5节车厢的火车或有5棵小树的图片等。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以“小动物住新房”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1)出示楼房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数数这座楼房一共有几层?(引导幼儿数一数并贴上1—5的数字。)

(2)教师边操作边提问,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住在楼房里,什么动物住第几层。

(3)教师小结:要知道每只小动物住的位置,可以数一数,数到几,就是第几层。

(4)游戏“找小动物”要求幼儿能正确迅速地说出“xx动物住在第x层楼”。

(三)、幼儿操作游戏,了解从不同的方向找到物体排列的位置。

(1)介绍操作游戏的材料及玩法。

A组:坐火车。送小动物上火车的小朋友先数数火车有几节车厢,再送小动物上火车,每种小动物坐一节车厢,然后说说“xx小动物坐在第x节车厢”或“第x节车厢坐的是xx动物”。做好后帮它们更换位置再说。

B组:捉迷藏。玩捉迷藏的小朋友先数数有几棵树,然后把各只小动物分别藏在树下,说说“xx动物藏在第x棵树下”。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小结。

A: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操作方法。

B小结:我们数第几第几要看是从哪边数起,开始数的那一个叫第一。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的排列位置也不同。

(四)、游戏“排队”。

讲解示范游戏玩法:音乐响起,全体幼儿自由活动,音乐停,5个小朋友迅速手拉手站在一起,数数全组有几个小朋友,然后以一个幼儿为首,小朋友观察自己的位置,说说“我排第x”。

幼儿游戏。(3—4遍)

(五)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篇8: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准备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10只企鹅图片,10条小鱼图片。

活动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方法:游戏法、讲解法、引导法。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四、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走路总是摇摇摆摆排成一队,你们猜它们是谁?瞧!它们来了。唉!由于小企鹅走得太急,有的排错了队,有的掉了队

a.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b.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要下海捉鱼吃。看!吓得小鱼争先逃命,冲散了队。看一看,第几条鱼没编号?它应该排第几?

五、结束部分: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乘火车。

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火车开开》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篇9: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说课稿

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1、教材分析:相邻数是比某一个数大1或者小1的自然数,一般一个自然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个数。但是自然数1只有一个相邻数。相邻数这个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组织教学活动,今天我选择的是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相邻数》。

2、教育价值:在这个活动中需要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进行学习。《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在活动中我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来进行学习。

3、年龄判断:根据中班幼儿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的年龄特点,幼儿所学的知识应避免直接教授给他们,而是安排幼儿在操作体验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中班幼儿对5以内的数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学习相邻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我将活动放在中班开展。

二、教育目标

根据所选内容,也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我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五大方面制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重点:知道相邻数概念为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做铺垫,我利用游戏――找朋友的'形式让幼儿来学习相邻数。)

2、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1或者少1的关系。

(难点: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各数的相邻数不难,因为幼儿对相邻数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幼儿在操作中还未理解多1少1的关系,这也是活动中的难点,我通过让幼儿摆放物品的方式来让幼儿理解。)

3、提升自己的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我遵循实效性、简约性、重复利用的理念,准备了幼儿数字操作卡人手一套、动物卡片,并为幼儿创设动物搬家情景。

(创设情景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使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幼儿数字操作卡片在活动后可以投放到区角当中,让幼儿巡回利用。)

四、教学过程

(一)拍手游戏导入,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师:小朋友,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

(教师以拍手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邻居关系,被教师问到的幼儿要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逐渐发展,教师的“拍手游戏”这种形式都为幼儿所喜爱,也能够初步理解“邻居”关系。这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二)知道5各数的相邻数。

1、通过故事讲述和表演,并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

师:熊猫说有两个邻居,他们是谁呢?他们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通过问答及卡片操作的方式让幼儿知道5各数的相邻数,在问答当中,也会有个别幼儿无法了解相邻数,因此教师通过动物卡片的方式让幼儿来了解。当幼儿知道动物的邻居是谁之后,教师将动物卡片移走,剩下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这也是接下来的第二个小环节。)

2、师:5的邻居是谁呀?(通过数字卡片的展示让幼儿知道5的相邻数是4和6,从中通过请个别幼儿(能力较好、能力较弱)进行示范操作,从而巩固对相邻数的了解。)

(三)巩固对5各数的相邻数的认识,感知多1少1的关系。

1、给幼儿发放数字卡片,引导幼儿比一比,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教师出示数字卡4,请幼儿在自己的操作卡中寻找其相邻数并展示,这时教师引导幼儿比一比,从而发现其中多1少1的关系。)

(四)活动延伸。

1、游戏《寻找邻居》。(教师为每一位幼儿贴上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寻找邻居,当幼儿寻找到邻居后,教师进行小结,师幼一起来验证他们是不是邻居关系。)

2、出示10以内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尝试寻找邻居。

五、结束部分

1、效果预测:通过这样的设计,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幼儿一定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2、亮点介绍:活动中我充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在游戏中操作、学习;而且从引入主题――初步理解“邻居”关系――知道5各数的相邻数――感知多1少1的关系――延伸活动五大环节来开展活动,其环节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使整个活动有效的开展。

篇10:中班数学《5以内数量的认识》说课稿

中班数学《5以内数量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5以内数量的认识》是幼儿园中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5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一般来说,5,6岁的儿童对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2、思维拓展目标:

(1)通过活动感知5以内的数量。

(2)学习手口一至地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难点:手口如一的点数出5以内的数量。

二、说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我为本次教学活动准备了,挂图,花朵,小鸟,小兔,礼品盒幼儿操作材料等。

三、说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班幼儿。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听一听,数一数、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四、说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幼儿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程序:

1、讲述故事,引起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小兔子过生日》,来引发幼儿爱听的,爱看的目的。

2、指导观察,感知数量,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挂图,让幼儿说出图中有什么,它们分别有几只,让幼儿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运用游戏,加深对数量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从而进一步让幼儿巩固幼儿对5以内数的感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我通过三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和各项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在这节课中我整合了计算,常识,语言等领域的知识

篇11:5以内的相邻数中班数学说课稿

5以内的相邻数中班数学说课稿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

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2、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的相邻数就是和?”

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认知)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认知)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能力)

篇12: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说课稿

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说课稿

活动目的: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6张蘑菇房子图片。

2、1-6的大点卡和数卡一套。

3、小猴、小熊头饰各一个和老虎的图片一张

4、幼儿数学操作板1个/人,1-6的点卡一套/人。

5、标有1—6的数字卡片,每个小朋友一张

6、故事《住宾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并表演故事(助理教师配合故事表演)

1、讲述并表演故事后提问:

(1)熊猫说2号有两个邻居,它们都是谁呢?小猴子的家应该是几号呢?

(2)小熊说它的家是5号的邻居,5号的邻居是谁呢?

(3)小熊的家不是6号,那应该是几号呢?

2、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a、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4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3、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部分幼儿上前操作,集体验证),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习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游戏:1、给黑板上的数字找相邻数。

2、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1-6其中一张数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问你,ⅹ的相邻数就是ⅹ和ⅹ?”。。。。。。活动结束。

附一:故事《住宾馆》

小动物们去旅游,来到了森林宾馆,要在宾馆休息。熊猫负责给小动物们分房子。熊猫把所有动物的房子都分好了,贪玩的小猴很晚才赶到。小猴跑到熊猫面前说:“我的钥匙呢?”熊猫管理员拿出了钥匙笑眯眯地说:“在这儿。给你,你是2号的邻居。”小猴一听:“2号的`邻居我知道,不就是3号吗?拜拜!”不等熊猫把话说完一阵风似的就跑了。

小猴拿着钥匙来到了3号房,可是3号房里面好象没有锁,小猴正纳闷,开门一看,呀,里面住着一只大老虎,可把小猴吓坏了,赶紧关上房门。小猴想:“一定是熊猫管理员搞错了。”可是熊猫管理员说2号的邻居有两个,不只是3号。最终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猴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原来1号才是自己的房间,从此小猴知道了原来2号有两个邻居,一个是1号,一个是3号。

小猴子刚找到自己的房间,小熊又拿着钥匙来找房间了,小熊左找右找,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房间了,小熊只知道自己是5号的邻居,可是5号的邻居是谁呢?这下可把小熊难坏了。最终还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到了5号房的邻居。一个是4,一个是6,可是两个房间,到底哪一个是小熊的家呢?结果用钥匙一试,没有打开6号,却打开了4号,小熊的家原来是4号房,从此小熊也知道了,原来5号的邻居有两个,一个是4号,一个是6号,它自己住在4号房间。

目标: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情感)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认知)

3、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认知)

4、发展幼儿的比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能力)

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教案

《学习5的序数》中班教案

《学习8以内序数》教案设计

中班数学公开课5以内的序数教案含反思

公开课10以内序数中班教案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认识教案及教学反思

5以内的加法说课稿

5以内加减法怎样写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教案《学习5以内相邻数》

中班计算课: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说课稿(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班计算课:学习5以内的序数的说课稿,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