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教学设计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第三胸椎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老房子教学设计(共含18篇),欢迎阅读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第三胸椎”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老房子教学设计

篇1:老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老房子,使学生对江西婺源老房子的徽派建筑风格有所了解。知道建筑与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的内在联系。

2、能力目标:体验并掌握线描画老房子的基本方法,能用记忆画或临摹图片、照片的形式描绘老房子的外形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对婺源老房子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家乡建筑别具风格的古朴美,增强学生对民居建筑艺术的热爱,进一步树立对民居等古建筑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老房子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用线描的形式简单表现老房子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师:幻灯片,老房子的图片照片等。

生:铅笔、钢笔、素描纸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家---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它记录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幸福和欢乐。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曾经的老房子被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所代替。今天就让张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穿越到爷爷奶奶儿时的家,去看看曾经给他们留下了美好记忆的老房子。(板题)

二、观赏图片,理解构造:

1、 欣赏老房子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老师说:先让我们领略一下老房子的风采,(先从整体让孩子们对老房子有个视觉的概念)同时幻灯片展示一些老房子图片(有整体的建筑,也有细节的展示)。

2讲解老房子的.构造

老师说:现在让我们猜猜老房子各个部分的名字以及它们的作用。(通过幻灯片展示以及图片提示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徽派建筑中的“天井”是指房屋和房屋(或围墙)围合成的露天空地。天井,古徽州独有的一个名字,一个充满着企盼的名字。徽派建筑的整个宅子是封闭、保守的,惟有天井是与天通、与地连的。于是乎“采光、通风,通天地,以及从风水布局来讲聚财聚气,肥水不外流”等寓意自然就是徽派建筑中

的“天井”的妙用之功能了

2、 徽派建筑中的木雕寓意丰富、古朴典雅,为徽派建筑不可忽缺的组成部分,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云头、回纹,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或三叠式 高高的徽派马头墙功能独特,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

大户人家的正厅,座位很有讲究:男主人坐在有瓶子的位子,叫作“出门平平安安”!女主人坐在有镜子的位子,叫作“把女人留在家里”!当然现代家庭中可没有这么多的规矩可言了

砖雕、石雕和木雕称作“三雕”,多用作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和牌坊等建筑上的装饰部件。

1、出示老房子的图片:(整体全景4-5张)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老房子的“屋顶、门窗和墙”这些细节。

屋顶的形状有:梯形,三角形,拱形。

通过图片的欣赏、学生语言的描绘、教师的介绍和黑板演示等,让孩子们了解老房子的构造 门窗的款式

老屋的墙面及马头墙的来历,并通过图片中的破损的墙面提醒孩子们不仅要学会欣赏老房子独特的美更应该学会爱护这些无价的文物。

(“看一看” 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观察了解房子各部分的构造和画法,通过观察了解更多更详细的老房子的知识。为后面的绘画创作打下基础。)

(①水边——为什么造在水边?——江南地理环境特点:水多,河流多。②白墙黑瓦——古朴典押,独具江南特色。③小桥流水人家——临水而居,便于生活和洗刷,船只运输货物,便于交通。

适时板书:白墙黑瓦、展翅的屋檐、 雕花的房梁??

三、教师范画:

“河在门前过,桥从家中走”我们的前人是多么聪明,富有智慧,设计出了这么美观而实用的房子,今天我们就来用线描的方法画一画老房子。(出示上饶婺源江湾的图片)教师以这张图片为例讲解线描建筑物的步骤和要点。

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及要求:

1. 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先勾外形,画出大体轮廓。从上往下观察,从屋顶开始画, 2. 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3. 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部分想像完成。

4、线条明确,有疏密变化。

四、学生创作:

“画一画”

通过前四个环节的欣赏、观察、比较和示范将自己见过或喜欢的老房子用线描的形式画下来。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将一些学生优秀的线描作品循环播放。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播放小朋友的画让学生在同龄人的作品中寻找灵感,边赏边画,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和方法表现婺源的老房子。)

学生在练习时,教师展示学生优秀的作品。

(这可以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给与及时地辅导和帮助。)

五、展示评价:

作品完成后学生自己将作品展示到黑板上。

本课评价以学生自评为主,引导鼓励学生从构图、线条,黑白灰等方面评价自己的图画。其中也有教师的点评和同学们的互评。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

六、课堂拓展:

欣赏我国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类型:北京四合院、陕北窑洞、福建土楼、广西竹楼、湘西吊脚楼等。

你认为老房子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1、出示城市建筑的图片:我们住的房子的外形比较普通,主要有实用性,但它缺少观赏性。

七、板书设计:

老 房 子

篇2:老房子教学设计

老房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更能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对身边事物的兴趣,丰富知识,探究世界的奥秘,

2、学生能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理解状物散文的一般特点,区别它与科学说明文的区别,提高自己对这类散文作品的鉴赏水平。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认识状物的常见表现方法,明白根据表达的需要对这些表现方法进行选择和运用。写作状物散文,体现出人与物的对话关系,清楚、明白而有情趣。

二、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课堂讨论法。

文本研习:

阅读第一段思考,为什么“潜口民庄”对作者而言,“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

文本研习:

第二段从哪几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徽州老房子的特点的?

研习第二段(本文重点)

1、徽州老房子有哪些实用功能?

(2)、防火。“由于地狭人稠且聚族而居,徽州民居星罗棋布’,为了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普遍采用了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封火山墙。”

(3)、防盗。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封闭式组合,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增强了房子的防盗功能。

(4)、防湿防洪水。防止居人与上升的地气直接接触,另外也为了预防洪水的骤然而至2、徽州老房子的美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精巧别致的结构、

明快淡雅的色调、

富有韵律感。

3、作者为什么重点介绍了木雕艺术?

它是著名的徽州三雕之一,

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

4、徽州老房子传达出哪些乡土文化信息?乡土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五叠式的马头墙称为“五岳朝天”、 以天井为中心的封闭式结构称为“四水归堂”、 老房子的窗子很少,反映出一种古老的风水观念、雕花梁架、楹联字画固然表现出当地丰富的`乡土艺术语言。

研习第三段,讨论这一段怎样写出了徽式建筑的哪些不足?

第15节写徽州民居在山光水色的衬托之下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第16节笔锋一转,引用前人著述,说明徽派老房子的弱点—太雷同,太晦暗,房窄狭。

第17节进一步引用民国期间的县志说明它的缺陷。

第18节,作者从现实生活实用功利的角度总结徽式建筑的严重缺陷。

研习第四、五段讨论:

往昔最佳的居住场所为何会变得如此破旧荒凉?

文章作者最后写道:“由此,我也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你能说出设计者的苦心吗?

那些仿占的建筑就是现代人想要挽留住历史与文化的曾有过的辉煌的一种方式吧。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篇学术散文随笔,在艺术表达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

2、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个性待征。

3、语言清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富有感伤气息。状物散文与科技说明文有何区别。

状物类散文属于文学体裁,而说明文则属于科学的应用的文体。状物散文笔端常带有情感、理趣,并不排斥主观因素,而且,使用手法以常常是文学的,如比喻、夸张、拟人、比拟等等;而说明文则要求严密、严谨,尽量客观,使用的方法也偏于科学的说明。它对说明的顺序有严格的要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以及图表、解释、引用等等。

布置作业:

把文中引用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篇3:老房子教学反思

《老房子》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课,对于写生风景课,学生很少接触过,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比较多,比如不能让学生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有取舍,还要有主有次,有虚有实,有疏有密,这些都需要学生注意,关键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我与很多同事交流,都没有找到最大兴趣点,这也是我对这一课最大的苦恼。

我个人的意见,应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民居独特的美感,激发学生想表现的激情,这一点很重要,不过这需要教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总之,通过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和研讨,让我受益匪浅,讲课不害怕有问题,关键是怎么看待出现的问题。

篇4:老房子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

在做本课的设计时,我想既然是老房子就从身边的老房子开始吧,于是在设计之初,我就以一段郑州的历史为开端,让学生从自己的回忆中去寻找老房子,进而去了解其他地区的老房子的艺术风格。紧接着设计问题,让学生了解老房子的历史、样式、建筑特点、艺术特色,为下一步的制作做铺垫。接着通过让学生分组尝试各种不同的材料的表现以及各部分的衔接尝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并学会发现问题,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接着是让学生通过看书上的图片,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从中了解一些制作技法,为以后的实践做铺垫。

接着通过示范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制作过程,启发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多动手、多动脑,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但是在这一环节中疏忽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建房子,要做老房子必须有计划图。没有相应的图,我们不能没有任何计划的去做一件事,要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

最后通过评价展示,让学生会自己组织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再通过最后的拓展,让学生在课下进行不同方式的创作。

在这节课上,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自己的团结合作精神。另外,通过

自己动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最后评价环节培养其语言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泥塑的技法,学会发现老房子的美,进而去发现生活的美。

但是,在这次说课中,教学环节不够细致,许多细节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的情况没有一个详细地分析说明,目标细化不到位。另外,虽然提到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但是只是带过没有仔细的带学生去认识郑州这个我们每天都看到的城市。

篇5:老房子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不是单纯绘画技法的学习,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活动内容。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眼看看晋城老房子,并收集相关的.资料;其次让学生通过线描的方法勾勒出自己观察到的老房子,并上色;再次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做相应的介绍;接下来老师作补充教学,查漏补缺,扩充内容;最后通过鉴赏作品,从中感悟老房子带来的人文情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述、分析不同时期的老房子及用画笔展示老房子的沧桑感,引发学生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共鸣。 在教学中,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讲述老房子背后的故事,观察老房子的外形特点,探究老房子的屋脊、门窗,柱子等细节特征,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老师的简单讲解,对这些房屋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晋城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新兴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又朝气蓬勃。历史文化民村星罗棋布:皇城村、窦庄村、苏庄村、湘峪村、郭壁村等各具特色,建筑风格各有千秋,观察学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带来的冲击,激发浓浓的爱乡之情。

了解老房子的前世,瞩目老房子的今生,老建筑的破损和保护不力也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学生纷纷表示也传承文化、保护古迹、作城市主人翁。 通过学习交流,学生不仅锻炼了绘画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对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所了解,对家乡的历史发展有了深刻的体会,更迸发出浓烈的爱我家乡的感情。这节课也让学生们明白,高楼大厦并不能凸显一个城市的内涵,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才是记录城市历史的最有力的证据。遗忘历史等于背叛,破坏历史等于犯罪,只有去保护、感知、学习才是对家乡的尊重。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因为缺少对老房子近距离的观察,和区域限制,在表现老房子时缺少多样性和代表性,若能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观察写生,教学效果就更好了。同时学生在描述房子的建筑风格的词汇略显不足和单调,对建筑美学的理解不够深刻。

以后会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素材,感知身边的美,积极开展人文教学,让课堂学习接地气,让公民意识和课堂教学接轨。

篇6:老房子

那房子还好吧?

……

每当我乘车从旁边驶过,总会情不自禁望过去,已经几年没进去过了,也许就连那墙漆也剥落了不少,但它在我心中却永远是那个小小的美丽的地方。

有几只洋娃娃摆在我床头,有几个汽车人摆在我床尾,他们是那么可爱,还有一个小孩子,正在拼命玩着,玩得不亦乐乎,玩得是那样开心,那人就是我。只见他拿着AK―47玩具枪正在向下打击着,仿佛那个大院子就是他的游乐场,是他的开心果,不断有人被我打着,但我却顽皮的打一枪就躲起来,真不知给别人添了多少麻烦,但我却笑嘻嘻的看着那些人的狼狈样子,真是一个小坏蛋。

在那里我有着开心的回忆。

记忆中的家,总是充满花香,总是有着轻轻地鸟叫,总是能看见许多人美丽的笑容,总是能看见川流不息的车群。我在家中爱呆在浴缸中玩着机器人,幻想着一个个情节,唱着一个个曲子,别提有多快乐了,记忆中的家是美丽的。

家中总是充满阳光,温暖陪伴在我身旁。我在房中跑着、跳着,但它从来也不生气,它如同我的好朋友,陪伴着我长大。我生气时在家中使劲地跳啊跳,但它在次日依然为人带来淡淡幽香,抹抹阳光,依然是那样的美。

可现在,只能在远远的地方望着它,它也仿佛感应到一样,努力扇动着挡雨窗。我多想进去看看,看看那个美丽的地方,那个留有我记忆的地方,那个温馨、开心的地方。

虽然我在搬家后,便渐渐忘了它,可每当我回去时,它依然如同小时候一般迎接我,欢迎我,一样的是房子的布局,不一样的是它的主人,可我未曾忘记它,因为在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的美好记忆,在那里我度过了我的童年,它将永远在我记忆中。

它,是我记忆中的家。

篇7:老房子

老房子 - 抒情作文1000字

看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路上的汽车疾驰而过,车后尘土飞扬,听着路上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头小贩的吆喝,一段美好的往事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我和爷爷奶奶居住在南京乡村的一栋老房子里。这村子是我们南京名声显赫的老村子。村子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你那么富有生机,充满苍劲,门口一块一块的青石板,拼成一条通向远方的小路。这里的每一个事物、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承载着我的幸福回忆。

我每天中的老家生活都“千篇 一律”,却一点也不单调。

清晨,东方刚刚露出了晨曦,勤劳的人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大早,小贩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过来看一看,瞧一瞧,闻一闻,尝一尝,保证你神清气爽……”。由于我家住在水井旁,每天来这打水的人络绎不绝,一来二去便都熟了。爷爷奶奶常常在这时出去,奶奶和隔壁李奶奶拉家常,而爷爷总和另外一群爷爷出去散步,谈笑风生。突然,悠扬婉转的笛声传来,那是货郎特有的短笛的声音,幼时的.我赶忙攥起2元钱,跑出去,追上货郎,甜甜地笑着说:“货郎叔,有什么好玩的吗?”那货郎放下担子,一手将我抱起,笑问:“你要哪个?”,我贪婪的小眼睛在货郎的担子上不停地搜索着自己中意的玩意儿,“嗯,这个拨浪鼓吧。”“好,1元。”我连忙将1元递上去,手中摇着拨浪鼓,跑向小伙伴们,炫耀去了。等我再长大些,货郎渐渐不见了,这是我那段幸福时光的唯一遗憾。

中午的乡村有一种宁静的美,长大的我喜欢出没在中午。中午,每家每户都炊烟袅袅,都有不同的味道,我抚摸着长满青苔的墙壁,有一种“诗和远方”的冲动,可蕴藏在肚子里的字词就是吐不出来,便放弃了。

在夏天的晚上,一阵阵凉爽的风拂过我的脸颊,一只只萤火虫萦绕在我身边。每逢这时,街坊邻居便会聚集到我家的大院子里,笑着让奶奶来一首曲子,奶奶推脱不掉,只好唱歌。她的嗓子很清脆,她的歌声如连绵不绝的青山,又如“咕嘟咕嘟”往外冒的泉水,自然流淌,朴实无华,让人陶醉其中,她的歌声伴随着清凉的风飘向远方。

几年的时光流逝了,爷爷突然去世了,这个奶奶无疑是个很大的打击。在爷爷的葬礼上,奶奶哭得像个泪人。在爷爷安葬之后,奶奶也以泪洗面,整天像魂不附体一样……于是,我明白了,我在奶奶家的无忧无虑的“野孩子”式的生活结束了。

我开始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了。由于爸爸长得太像爷爷了,所以,在爷爷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里爸爸妈妈都不敢回老家就是怕奶奶触景生情,再次伤心。在去年,是我第一次在爷爷去世之后回老家。在抚摸老房子的那一刻,我的手像触电般的痉挛了一下,时间仿佛凝固了,我的头脑里又闪过爷爷笑着的样子,闪过以前的生活。此刻,我再也忍不住噙在眼中的泪水,哭出了声,像长江的河水一样,奔涌不息。

爷爷,我又想你了……

篇8: 老房子

每当我回家时,我都要看一看我爸爸小时候的那栋老房子。

爸爸小时候的老房子是用砖头砌成的,门上挂了一个牌子。打开木头门,可以看到一堆草,在这些草中还有一张破旧的桌子,里面有三间茅草屋。其中一间有一张书桌,我想这应该是爸爸的房间了。我想象爸爸小时候趴桌子上,借着煤油灯的光写作业。听奶奶说,爸爸小时候学习特别好。他们的数学老师每次下课都留一道题目,答对的可以拿一本数学本。结果爸爸把老师的本子基本上全拿了过来。同学们都十分嫉妒。

房子后面有一个菜地,现在奶奶虽然不住这,但菜地里还种满了菜。房子旁边有几棵?⑼┦鳌0职炙邓?们小时候经常拿这棵树的花编成一条蛇去吓唬女生。听着听着,我脑海中浮现了爸爸他的小伙伴被女生打得景象,我一想起来就笑,因为现在这么凶,这么严肃的爸爸也会这样干,完全不一样。

树下有条小溪,爸爸说他们小时候经常卷起裤脚,赤着脚下河捉鱼。有时运气好,能捉到一条大鱼,晚上喝鱼汤。有时运气差,捉了一天只抓到几只小虾,只好放生。我现在多么想下河捉鱼,晚上喝鱼汤。多么想编只小蛇,吓唬女生。多么想像爸爸一样把数学本全拿回来……

爸爸小时候的乐趣可真多,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体验一下。

篇9: 老房子

雨下了,细细的雨点夹杂着淡淡的忧伤在老房子那残损的屋檐上一滴一滴的掉落。用手接住了一滴;冰凉冰凉的,泛起一阵惆怅。发现了,老了,它真的老的,残损的土墙上的泥土一块一块地散落在地。

房梁上那一道又一道腐蚀的痕迹像外婆脸上密布的皱纹永远也无法抹去。

好久没来了,好不容易等寒假也只能来匆匆地来望一眼。

我用手轻轻地扶着大门,一只腿已跨过了门槛,却又不知所措地收回来。

悠悠地在门槛上坐下,思绪越牵越远,越牵越远…………本文选材新颖,不落窠臼。写得真挚感人,通过回忆外婆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表现了外婆一直对我的浓浓关爱。同时本文也多处运用了象征手法,隐喻外婆或是小作者的心情。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在细腻的描绘中笼罩着淡淡的愁绪。

多角度的细节描写也是这篇文章的亮点,让人有多重画面的悦感。“外婆,外婆,给我讲故事吧,讲吧,讲吧!”我有些撒娇似地扯着外婆的衣角,使劲地摇啊摇,摇啊摇。“好,好,好,外婆讲!我的心肝宝贝。来,坐到门槛上来。”外婆用那干裂的手招呼着我。

“来啦,啊……”激动地我一个踉跄跌在了门槛上。“冒失鬼,以后可要小心了。”外婆皱了皱眉,于是一圈皱纹泛了起来。

“外婆今天给你讲《狼来了》的故事。

篇10: 老房子

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巷里,把脚步轻轻地落在千百年不老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响了历史,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时光也仿佛在我探寻的目光下停滞下来,然后悄然回溯。我不清楚眼前那条小巷究竟有多深,似乎只要沿着那幽深的小巷一直走下去,以便能走进那快乐的童年中去。

沧桑,给人一种淡淡的从容和优雅。我像是走向一条时空逆转的隧道,沿着岁月的脉络走向了某个昨天。

踩着这经过岁月洗礼的“苍老”,穿过这一条条曲折的巷子,抚摸那些雕花的窗棂,寻找远久的记忆,心一直在没来由的感动着。

推开门,走进去,就像来到了一个静静的天堂,只不过没有上帝,只有黛色的瓦,暗紫的'木板墙,雕花的窗,古老的屋檐,都引起我对童年的怀念,一瞬间,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在房子里跟那些现在连名字都记不清的伙伴玩捉迷藏,抓着他的袖子大声地喊:“我找到你啦!我找到你啦!”一个个灿烂的笑脸像向日葵一样对着太阳。晚上,抬头仰望星空,看着漫天的繁星,指着最亮的那一颗说那个是我。用骄傲天真的语气对他们诉说让自己引以为荣的新玩具。看着外公外婆忙碌的身影,嘟起小嘴,双手插腰责怪他们不理我。感受着做了错事面对着父母时的心跳……

这时我才感觉到老房子是那么美丽,走进正院我仿佛看到了爷爷奶奶在打盹,支一架织布机静静立在房子中间,任门外游人唧唧喳喳路过,任窗下流水潺潺。真是闲适!打开酒窖,那高生公三白酒坊的烧酒醇香满巷,也不知饮醉了多少羁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吧。

那做老房子是一个旧梦,深色的木格窗子,灰檐青砖小瓦,小巷蜿蜒,黄昏般阴郁的长廊。延伸着古典,似一副淡淡的水墨画,浮印人心头。几十年岁月的沧桑为他增添了独有的风韵,几分矜持,几分散淡……貌似寂寞却又如诗般优雅。

篇11: 老房子

周末,我和妈妈去爬茶山,登到山上,发现有许许多多老房子。这些老房子破烂不堪,里面住着一些老人。有位老婆婆坐在家门前织着毛衣,她的脸上和手上布满皱纹。这些房子是用石头和木头砌搭成的。房子里面有些阴暗,没有一丝阳光。我估计这里有几十户人家,住的都是老人,连成一个小村庄,因为在山顶上,生活一定很寂寞,菜大概也是自己种起来供自己吃的吧,没有人长期照顾他们。这些房子因为时间长久,石缝里长出了草和花,墙上砖头上爬满许多青苔,房顶上的瓦片有些都碎了,一不小心有可能就会掉下来,房子门前摆满了瓶瓶罐罐的废品。

一进房内,一片阴冷,一股潮湿味扑鼻而来,不时看见几只老鼠跑过,房子的墙壁上布满了裂缝,一下雨,雨水就会在房屋里面“叮叮咚咚”的弹着钢琴曲。我推开一扇木门,门面上有横七竖八各种岁月的痕迹,门不是很牢固了,有些钉子都掉了。楼梯踩上去发出“咔吱咔吱”的响声,楼梯柱子上有许多花纹,坑坑洼洼的,有些柱子上都有小洞,貌似被虫子咬过。

后院里长满了杂草,看着样子是长年没人打理,都长到我腰部了,杂草丛里有许多虫子,井旁边的石头上都发霉了,而且打水桶都生绣了,绳子也断了。

下雨了,老房子在蒙蒙细雨中若隐若现。再见了,住在寂寞老村庄的老人们,下次有机会,我会再来的。

篇12: 老房子

小径深处,池塘旁边,有一幢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房子,外墙上的瓷砖锈迹斑斑、残缺不齐,窗台上积攒了岁月的尘土,院落里的水泥地就像老妇的脸爬满沧桑的皱纹。虽然这只是乡间毫不起眼的一幢老房子,但屋里屋外却充斥着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推开木门,墙角边是一张古色古香的雕花木床,淡淡的木香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我就在这张木床上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爬行。

老房子的屋顶,有个敞开式的天台。盛夏的夜晚,铺一卷草席,执一把蒲扇,抬头数着星星;侧耳,温热的风带来“咕嘎咕嘎”的蛙声和“知了知了”的蝉鸣;楼下的竹园里竹影婆娑,竹园下的池塘里,不时有鱼儿戏起“哗哗”的水声,我常常在大自然悠扬和恬淡的交响乐中酣然入梦。

院落的前方是一株高大茂盛的柿子树,奶奶在树上挂了一条粗绳子,绳子的两端系在一个厚木板上,简易的秋千架上,常常荡着一个神采飞扬的女孩。觉得累了,我就静静地站在树下,嗅一嗅雨后泥土的芬芳,闻一闻野花沁人的清香,听一听林中鸟儿的歌唱,感受乡村独有的清新。

院落的右边有两颗枇杷树,无数的枝杈从四面八方向高处伸展。当枇杷成熟的时候,我总是爬上树杈,像猴子一样穿梭在树枝之间,伸手随便挑出一颗黄橙、油亮的枇杷,一只手臂勾着树枝,一只手撕去果皮,将枇杷送入嘴中,清香甜腻的枇杷汁溢满唇齿。

时光荏苒,老屋一直陪伴着我快乐成长。不曾想有一天,我眼睁睁地看着老屋被一台挖土机一点点地摧毁,那些承载着我欢声笑语的树木也被移走,我的心充满着不舍和无奈。

篇13: 老房子

住进新房快一年了,现在放假了,我愈加思念老房子里的一草一木,于是决定去看看它。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那两棵高大的樟树,粗粗的枝、绿绿的叶,依旧生机勃勃。那可是我们夏天乘凉的地方啊!晚上,邻居们一起在树下聊天,我在树下听蝉鸣。微风拂过,树上“沙沙”作响,凉意也透到了心底。有时站在二楼向窗外望,满眼都是嫩绿的叶,那茂盛的绿叶,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每当二、三月份,淡红色的芽儿从绿叶中探出头来时,我就知道春天悄悄地走来了。

在两棵樟树中间,是两株铁树。矮矮的身子,胖墩墩的模样,它的叶子大大的、长长的。还有那四季桂,一年多来,它好似又长高了许多。我还记得儿时因为好奇伸手去摸而被刺痛“哇哇”大哭的场景。而今,哭声仿佛还在耳边,铁树依旧挺立,而当年的男孩已成长为今天的少年了。

树的周围有一圈说不出名字的草花。它的叶子细细的、长长的,绿得好似能挤出水来。春天的时候,它开出紫红色的花,低下头去闻,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秋天,它长出了黑色的果子。我们乐于收集这些果子往河里扔,比谁扔得远。有时我们把小小的果子压扁、压碎,流出紫色的汁水来。我高兴地跑去问奶奶:“奶奶,以前的人是不是把这种汁水当染料呢?”奶奶笑着说:“奶奶也不知道。”我听了也不在意,继续笑呵呵地去扔着,压着……

樟树右边的小河里,依旧清澈。低头看着河面,我看见天上云朵瞬息万变。我想起了夏天,我和朋友们一起打水仗,在河边捉鱼虾;我想起了大雨后,我在河上放纸船的情景……这条河承载着我太多的回忆。

老房子给我留下了多么美好的回忆啊!

篇14: 老房子

我家老房子里,放着一辆“永久”牌的自行车。车的款式虽然很旧,但是车座和把手油光发亮,车身没有一点儿褪色,整辆车像一匹精神饱满的骏马,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是一辆来之不易的自行车。

那时候,爷爷家很穷,每天凌晨5多点就得出发去学校,晚上7点多才回到家。上一趟学,得翻山越岭,十分辛苦。太爷爷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是那个时候买一辆自行车多么不容易。太爷爷省吃俭用,终于,在爷爷十四岁那年,给他买了一辆折旧的自行车。爷爷开心极了,骑着自行车“飞奔”在弯弯曲曲的马路上。

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爷爷在家乡搞起水产养殖,为了更加方便,买了辆崭新的摩托车。爷爷一年四季忙着生意,开着摩托车来来回回,奔驰在畅通无阻的水泥公路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爷爷开的车越来越高档,但是他最珍爱的还是那辆陪伴他四十多年的“朋友”――老房子里的那辆自行车。空闲时,爷爷给它清洗、上漆和打气。有一次,我不解地问:“爷爷,你有那么多车,为何对这辆自行车情有独钟呢?”爷爷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辆自行车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加快我人生成长的步伐,而且推动中国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欣怡呀!你要好好学习,将来用你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以后我给您买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带您走遍中国!”我信心满满地说,爷爷高兴地点了点头,深情地望着那辆自行车……

如今,爷爷常常开着小轿车接送我上放学。在车里,我一边听着爷爷喜欢的红歌,一边望着车窗外,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上,车流滚滚,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它们在祖国大地上构成美妙的音符,谱写着新时代的春之歌。

篇15: 老房子

记忆,如同群星璀璨的星河,一颗星星就如同一段回忆,每颗星星都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我仔细地端详着每一颗星星,翻看着我童年的记忆。一颗最大的、最耀眼的星星映入我的眼帘,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

此时,我的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看着这张旧照片,照片上是一栋三层的房子,屋内有一些废弃的.家具。因为房子的主人搬到了很远的地方,房子无人居住,显得十分破旧,翠绿的爬山虎爬满了围墙,野草也在房子的四周安起了家,遍地丛生。

房子虽然破旧,却是我和小伙伴们的天地。

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房子里玩捉迷藏、下棋、看书……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回忆过去,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小伙伴们纷纷躲了起来,我催促道:“大家赶快藏,我开始数数了:“1、2、3、4……我来抓你们了!”小伙伴们即使藏得在隐蔽,也逃不过我锐利的眼睛。一会儿,我就能把他们一个个都“揪”了出来。

有时,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老房子里看书。在阳光下,我们一起分享阅读的收获和快乐。

我和小伙伴们也在房子里藏了许多好宝贝:一些旧书、一块表……这些都是我童年珍贵的回忆,即使是一块表,都值得我去怀念。

童年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这些回忆像云雾一样萦绕在我的心头,是那样的清晰,又是那样的朦胧;令我印象深刻,却又捉摸不定。童年是那样的短暂,我们又何不努力学习,珍惜这短暂而美好的童年时光呢?

我爱那老房子,它虽然破旧,但它却装载着我童年时光的美好!

篇16: 老房子

落日的余晖洒落,

老房子浸在夕阳下,

似乎一切都是那么宁静祥和。

还记得,我的童年是在故乡的老房子里度过的。那时候的日子过得很是自在,外婆也从不会约束我什么,我高兴了便是好的。

那幢老房子,似乎只能用白墙黑瓦来形容,墙上有许多灰黑的污渍,不知是我玩乐时不小心蹭上去的,还是岁月涂抹上去的。家里的装修也极为简洁,似乎是除了像床、灶台这种必需品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我那时还小,倒也不在意这些。

老房子后是个庭院,称不上大,但也够我和外婆休闲用的了。到了晚上,我们便搬上一把竹凳一把躺椅到院里乘凉。我乐此不疲地数着星星,外婆便给我讲关于星座故事――-那时候是能看见星星的,天空并不像现在一样总蒙着一层纱。正是木槿盛开的时节,不远处飘来淡淡的清香,似乎是这入夜时分最好的安眠曲。午夜的蝉声总是最响亮的,虽时常被惊醒,但也不生气,倒还挺喜欢听蝉唱歌,本想抓几只,奈何爬不上树,便只好作罢。

老房子前有条小河,伙伴们经常到那里钓龙虾摸螺狮。那时到底还是小孩子,哪里静得下心来,刚坐下没一会就扑腾着,一会儿追着蝴蝶,一会儿在地上来回翻滚着,玩累了,一行人便围成一个圈躺在草地上小憩,伸展的“大”字型躺姿,似乎昭示了我们的快乐时光。大家指尖对着指尖,心连着心,眼中的天空是那么蓝,蓝得透彻,偶尔几朵浮云像极了棉花糖,软软的,甜甜的……

长大以后再一次见到老房子是在五年后了,曾近的白墙黑瓦如今已是杂草丛生,地面上只有废弃的建筑材料,小河也被填埋了。望着眼前那片萧瑟的土地,总感觉心里好像缺了点什么,光秃秃的……

睡梦中,似乎总是朦胧地忆起老房子,忆起故乡……

篇17: 老房子

外婆家的老房子,在龚巷人称大屋,那青灰色的高高的马头墙,让人感觉气势不凡,老房子门前有一棵树身足够双人合抱的古朴树。

据母亲讲,她家祖上是大户人家,但到了外公这一代,家境开始败落,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外公是家里六兄弟中的老大,祖居老大老二一人一半,按昔日江南人家兄弟分家时哥东弟西的风俗,外公是家中老大住东间,二舅公是老二住西间,其余四兄弟在同村各有自己的房子。不幸的是外公和二舅公都英年早逝,可怜外婆和二舅婆年纪轻轻都守了寡。

老房子头造是大门间,两房兄弟一个大门进出。过大门正房是一座装着墙门的砖雕门楼,走进门楼就是外婆家,二舅婆家就由门楼西侧的边门进出。进入外婆家时,垮过高高的墙门槛走进门堂,门堂里栽有花木,桂花、腊梅、月季、菊花还有万年青等,门楼上古色古香的砖雕图案对着正厅,彰显着老宅昔日的辉煌和富贵。越过门堂步上几级石阶,便迈入正厅。厅堂内青砖铺地,摆设是典型的江南明清时期的格调,一张红木八仙台,两张红木靠背椅,八张骨牌凳,红木长台上两头各放着一只大花瓶,花瓶里各插着几根孔雀毛,正面墙上是一巨幅荷合图。此外,靠墙还有几张长凳和一张藤榻,那张藤榻是外婆夏日里午休的专用之物。

正厅后面是灶间,古色古香一付三眼灶,灶身上还有一些花草画,让人走进灶房就倍感温馨。灶上有两口大锅和一口小锅,靠里还有一只汤罐,灶间北侧是一排木花窗,窗下是一只隔水门堂,里面养着不少乌龟。曾听外婆讲过,那些乌龟什么都吃,喂一些剩饭剩菜和剥下的菜叶子,它们就能活得很好。

篇18: 老房子

老房子,你知道我想对你说什么吗?虽然你只是一幢楼里的一间房,但是我对你的感情异常深厚,因为你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一个充满我童年回忆的地方。你陪着我长大,看着我幼儿园时光的每一分每一秒,如果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一点也不夸张。

我希望,你下辈子能当一个人,在妈妈的肚子里成长,在大人的呵护下上学,成人之后努力工作,退休后游山玩水,自由自在……你知道吗?那天晚上,我本来想和你一起再睡一个晚上,可当我向妈妈提出请求时,妈妈却告诉我说你已经被他们卖掉了……我气得头顶直冒烟,好像一秒钟就可以烤熟一块羊排,心情也低落到了谷底。我埋怨出尔反尔的爸爸妈妈,原本说好不卖老房子的,可现在,老房子没了,只为了赚那几十万!

气愤之余,我跑回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你知道吗?我这一哭,整整哭了两个小时,爸爸见状,在门外安慰我:“不要哭了,你现在小,不能理解爸爸妈妈的做法,有些事我们会再和你解释。”可此刻,我对爸爸的话深恶痛绝,似乎爸爸已经成了我的“仇人”了!

我和你分开已经四年了,可我依然记得你:你有观音菩萨,有小餐厅,还有红沙发,大床,小床,一个卫生间,一个厨房……我也清晰地记得,我抽噎着,搬完所有东西,最后一次关上房门的情景……

老房子,我很想念你。现在的你,是否也曾经想过我?

老房子作文

老房子作文350字

老房子作文400字

老房子初中作文

老房子七年级作文800字

我的老房子初中英语作文

老房子里的童年散文

我家的老房子叙事作文

乡村的老房子作文600字

小学美术老房子的课件

老房子教学设计(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老房子教学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