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我爱阿恒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共含1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我爱阿恒”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本次口语交际,采用让孩子们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目的是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来促使孩子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在活动中注重对孩子听、演、评、说等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在多向互动中完成,让课堂充满无限生机,让孩子们体会到口语交际课堂趣味无穷。

教学目标

1蹦芄磺宄、正确地说出自己熟悉的动物有什么样的本领。

2迸嘌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关心,同时引导孩子关注大自然。

3苯一步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够大方地说出动物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动物的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自制喜欢的动物头饰。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师:一大早,小动物们都急着朝森林里赶去。原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说本领”大赛,得到冠军的小动物,狮子大王要奖励它到北京去旅游。小动物们都想当冠军,于是托我带个信,请咱班的孩子去给它们当拉拉队。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二、自主评说,双向互动

过渡语:孩子们,今天的比赛你们可以帮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说本领。比赛的准备工作开始。

1蔽了给大家一个惊喜,请自己先练习练习,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些什么本领。看看谁说得更清楚。

2毙∽榻涣鳎涸谒娜搜习小组里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有些什么本领。(我喜欢,它的本领 是。)

3奔体交流(小组里推荐出代表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本领)。

三、角色表演,培养乐说会说的能力

过渡语:今天,森林里举行的可是一场比赛,咱们不光要说出动物的本领,还要比比谁说得多,谁说得好。

1狈中∽榘缪荻物角色。(老师也组织一个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老师可以扮演成大王,也可以扮演一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扮演要求:把自己扮演成小动物,借助自己找的资料,说说动物的本领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2奔体进行交流,比赛开始。

(1)指名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小组里逐个说或相互补充。我的名字叫,我能够(会),我还(喜欢)。]

(2)你最欣赏他们表演的什么?(说的内容、声音、态度、表演。)(老师表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孩子,并相机对听众提出要求:能专心听别人讲话,善于大胆地自信地表达。)

(3)再指名一小组进行表演。

(4)师生、生生进行点评。(老师点评起一个示范作用,同时要求大家能够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

3毙∽榻行表演。(请大家都来参与点评。)

4备餍∽樵俅谓行排练。

5敝该2~3个小组进行表演。(让孩子们在有趣的童话表演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表达欲望,在主动与别人交际中大胆表达,丰富语言,增长见识,拓展思维。)

四、课外延伸

师:今天的比赛非常激烈,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本领,真是难分高低,狮子大王要请所有的动物去旅游。大家还有一个小建议,就是聘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为动物当讲解员,向更多的人介绍它们的本领。现在我宣布:森林王国“说本领”比赛圆满结束。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2:《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动物本领大》是“能说会写”版块中的第一课,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为具体介绍具有神奇本领的动物。教材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内容组成。文字部分举例说明了一些动物的奇特本领,并对此次口语交际提出了具体要求。插图部分展示的是几种动物的特殊本领,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说话思路。

学情分析:学生很喜欢各种动物,也有对各种动物更深一步了解的欲望。这是本册的第二个口语交际,学生已经有了前一次口语交际说、评的方法,对于这次只要学生有话说,就尽可能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教学目标

1蹦芄磺宄、正确地说出自己熟悉的动物有什么样的本领。

2苯一步培养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话,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

3迸嘌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关心,同时引导孩子关注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能够大方地说出动物的本领。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收集大量的有关动物神奇本领的基础上,引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以动物的神奇本领为话题,以谜语进行导入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通过学生对各种动物的本领汇报把动物的本领说得更完整,再进行独自对动物的本领进行介绍,然后设计情景以动物本领大比拼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在活动中注重对孩子听、演、评、说等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在多向互动中完成,让课堂充满无限生机,让孩子们体会到口语交际课堂趣味无穷。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动物的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营造气氛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因为它们的存在才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有的动物身怀绝技,例如蜜蜂不仅有引路的本领,还会跳“8”字舞;有的动物经过训练,能帮人们很多事,例如鸽子能送信,警犬能侦查……

动物世界真奇妙!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进入一个神奇的动物王国!

一大早,小动物们都急着朝森林里赶去。原来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说本领”大赛,得到冠军的小动物,狮子大王要奖励它到北京去旅游。小动物们都想当冠军,于是托我带个信,请咱班的孩子去给它们当拉拉队。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二、师生交际,交流互动。

(一)猜一猜:介绍动物名字

观看比赛是需要门票的,要想得到门票就要过“猜一猜”这一关。

动物王国里都有什么动物啊!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大家有没有信心过这一关?

(二)说一说:介绍动物本领

第一关顺利过关,下面进行第二关,第二关的内容是选择一种动物园说一说它有什么本领吗?

你知道那些动物的特殊本领?说给大家听一听

大家真是太聪明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想不想去看比赛啊!

(三)演一演:组内交流 角色扮演

奔体进行交流,比赛开始。

(1)指名一个小组进行表演。[小组里逐个说或相互补充。我的名字叫,我能够(会),我还(喜欢)。]

师示范:我是一只大老虎,在森林中有很多小动物都怕我,所以我的朋友很少,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多交几个朋友,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身怀绝技,奔跑速度快,经过特殊的训练我可以钻火圈,和其他小动物配合做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希望在这次比赛中交到更多的朋友。

(2)你最欣赏他们表演的什么?(说的内容、声音、态度、表演。)(老师表扬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孩子,并相机对听众提出要求:能专心听别人讲话,善于大胆地自信地表达。)

(3)再指名一小组进行表演。

(4)师生、生生进行点评。(老师点评起一个示范作用,同时要求大家能够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

三、总结

总结:今天的比赛非常激烈,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本领,真是难分高低,狮子大王要请所有的动物去旅游。大家还有一个小建议,就是聘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为动物当讲解员,向更多的人介绍它们的本领。现在我宣布:森林王国“说本领”比赛圆满结束。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3:《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说说自己喜爱的动物有什么本领,培养学生喜爱动物的感情,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应该做到注意听别人说话,自己也能主动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应该做到注意听别人说话,自己也能主动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应该做到注意听别人说话,自己也能主动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有关动物本领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准备

课前收集资料。

二、引入新课,激励交流。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动物有什么本领?同桌交流 。

小组交流,老师巡视。

抽生展示。要求:说话的同学大方得体,声音清晰洪亮,听话的同学认真听讲,神情专注,尊重同学。

三、拓展。

课后举办一个小型的动物“博览会”,由提供资料的同学当讲解员,讲动物的特点,并当众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积累与运用(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本次“积累与运用”的训练,复习汉语拼音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参与竞赛等多种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古诗学习

1、出示挂图,学生说出图意。

(老师要及时介绍古诗大意。)

2、借助图画,熟读古诗。

3、表扬鼓励,导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二、比一比,谁的拼音学的好。

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事先做好的注音字卡片,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卡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感。

同桌互查自学情况,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全班采取多种形式读,开展竞赛。

三、猜谜语。

出示谜语儿歌,借助拼音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猜出谜底,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熟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四、读一读,和小鸽子交朋友。

教师讲小鸽子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熟读课文,说说小鸽子有什么本领。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谁认的字多。

分别出示“你还认识我吗”和“自主识字园地”的内容,告诉学生比赛内容。

找自己的好伙伴,将这两题分别读给他听,并请他评一评,你究竟认识多少个字,多少个词。通过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不认识的字、词语下面做上符号,请好朋友教一教。

教师巡回指导,要特别关注在学习上比较困难的学生。待学生学习结束之后,分别抽取好、中、差的学生读一读。

二、读一读,写句子。

出示例子读一读,并提问:

谁能发现词语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出示几个秩序打乱的词语,先读一读,再组成一句通顺连贯的话。

自己读书上的一组词语,看你能组成几个句子。

将你组成的句子工整地写在书上。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4:《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我在设计时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在小学低年级开展动物保护色的探究,如果停留在资料的收集和交流上,学生的感悟是不深刻的,学生的兴趣是有限的,这样的形式也是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学习包》中较好地攻克了这个难题,因此,我采用《学习包》中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模拟的方法开展了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动物保护色的神奇。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明家诺贝尔说过:“任何真正的教育的首要因素便是观察,观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观察是思维最重要的来源。要认识事物就必须学会观察,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事物进行判断和推理。我认为,在探究课中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我们探究老师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在本堂课的设计中,我让学生寻找躲藏起来的动物,在寻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观察的要点,指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期望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设计,能让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注重渗透“两纲”教育

小学探究型课程是落实“两纲”的良好载体,我们要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丰富人生经历,获得生命体验,拥有健康人生,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在探究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纬度的目标进行落实。我希望通过几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初步感悟动物的多样性,通过探究迷彩服,初步产生热爱人民解放军的情感。

几点说明:

1、在设计时,我发现很多动物的保护色往往会和拟态相结合,所以把探究的主题改为:动物本领大。

2、观察能力的课件是我在网上找到的,避免了繁琐的课件制作过程。

3、限于条件,本次使用了红色地毯,如果采用绿色地毯,效果将会更好。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5:《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不拘一格的大胆想象,说说我想了些什么

4、关爱大自然,知道自己该怎样对待周围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学生观察小鸟,想想他们长什么样,有什么用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最近老师的弟弟要过生日了,我想给他买一件生日礼物,可不知道该买什么?小朋友帮老师出出主意。说说买什么好?(生说)小朋友的建议可真好,老师也知道了该买什么礼物了,谢谢小朋友的建议。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也和生日礼物有关,题目是:生日礼物,生齐读课题,小朋友想知道是一件什么生日礼物吗?咱们赶快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40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注意:鸟是鼻音,礼、笼是边音,特的声母是t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

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

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第一段,思考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份什么特别的礼物?我的心情怎样?

理解“特别”--不普通,与众不同。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被关在新的鸟笼里说明了什么?(小鸟是被抓住后关起来的)

那你觉得这只小鸟的心请怎样?请自渎第二段,把两段连起来思考。

4、听老师读第三段思考,我想了想,到底想的是什么?抽生答。我想了想,想的结果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这一段中勾出答案自己读一读。

5、我放走了小鸟以后,小鸟自由了,心情也变好了,你从那里看出来的?用直线划下来读一读。

6、我放走了小鸟,为什么说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四人小组讨论。抽生答

7、指导朗读,自渎抽生读,齐读。

8、想一想,小鸟被放走后还会飞向哪里?展开想象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抽生答

9、小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关心它,让他们与我们人类和平共处。下面在读课文体会感情。

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牛字旁”“示字旁”“反文旁”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爱、放”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4、生描红,师评价

5、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抄写课后2题。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6:《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唤起生活的感受。

3 在读风、找风、画风、写风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生词卡片、挂图。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 猜谜语引出课题

看不见摸不着,春天暖秋天凉,夏天热来冬天冷。

二 读课文,感知大意

1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风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挂图,教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风在什么地方。

2 学生跟着教师小声地读一读课文。

3 学生自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同桌互读。

4 再读课文,将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 再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

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1 做动作体会“颤动”、“点头”、“起波”,感受风儿的大小变化。

2 结合“风在那儿了”、“风正走过了”、“风来游戏了”体会,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3 齐读全文。

四 学习生字

1 如果把生字从课文中拿出来,你们还会认吗?借助卡片通过齐读、抽读、开火车等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2 当小老师,拿生字卡上台抽读生字。

五 写字练习

1 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练习写三个。

2 小组评一评,,谁的哪一个字写得较好,请他告诉组内同学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

3 在议一议的基础上,学生再练习写生字。

六 拓展练习

1 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觉吗?你觉得风还在哪儿呢?

2 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讨论一下,可以把你的想法通过画画的形式画出来,可以像课文那样用“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可以自己读一读积累与运用(五)“读读背背”中的《风》这首古诗,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教学小记

[《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7:《所见》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所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立”“闭”“所”“捕”“骑”“童”“然”“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重难点、关键

1.识字、写字。

2.背诵古诗。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感知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释题。

1.师:小朋友,咱们今天要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所见》(板书课题)

2.指导读题目,认读生字“所”

3.全班小朋友跟老师读课题。

4.谁知道题目“所见”是什么意思呀?(学生反馈,教师引导)

二、观察图,感知内容,引导想象。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谁?干什么?)

2.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牧童的动作。

3.引导想象,指导学生根据牧童的动作,想象牧童可能因为什么示意大家不要出声呢?

4.设置悬念,引导读文。

三、初读感知。

1.教师设疑后,引导学生读古诗。

要求: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在文中把它们找出来。

2.全班小朋友听录音范读,然后小朋友跟录音读。

3.学生齐读。

4.指名读,小朋友们评议。

5.全班齐读。

四、学习生字。

1.用生字词卡,检查生了的认读情况。

2.指名认读并组词。

3.小朋友自由识记,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商量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4.反馈识记生字的办法。

5.小组开火车去拼音检查认读的情况。

五、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指名读一、二两行诗。

2.看看图,读读文,你们觉得这两诗句告拆我们牧童在干什么呢?

3.要求学生用“一边……一边……”训练说话。(牧童一边骑牛一边唱歌。)

4.教师导入;发生什么事了,小牧童忽然停住了歌声,不唱了?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课文的三、四两句话。

5.学生反馈。(原来是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

6.牧童一边骑牛一边唱歌,多开心呀!可他停到了蝉的叫声却立放刻停了下来,你们知道他想干什么了吗?

7.引导学生小组交汉、讨论,牧童想干什么?

8. 学生反馈(捕蝉)

9.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讲一讲发生在树林里和牧童身上的故事。

六、朗读古诗。

1.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互相督促。

2.教师指导学生读。

3.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立”“闭”“所”“捕”“骑”“童”“然”“意”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拓展延伸,教育孩子保护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古持、背诵古诗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检查生字。

1.指名读课文,集体主评议。

2.集体读古诗。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4.抽查生字的认读。

5.开火车读,巩固生字的认读及组词。

二、诵读课文,熟读成诵。

1.学生自由读古诗(教师适当地放一点的音乐)。

2.指名读,集体主评议。

3.学生跟老师有感情的读读。

4.指导学生结合图,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5.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比一比谁背得又快有好。

三、拓展延伸,教育孩子。

1.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图上的小朋友对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讨论。

3.学生反馈。

4.教师小结公正地评价,教育孩子保护动物。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要学写的生字。

2.学生再次认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说一说每个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范写“然”“闭”“意”。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6.集体展示,互相评价,并推荐好的供大家学习。

[《所见》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8:《种子》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与表演的过程中感受种子破土发芽的情景,体会种子旺盛的生命力。

3、初步知道种子发芽出土与适当的温度、充足 的水分和阳光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与表演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初步知道种子发芽的科学知识。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在小瓶里装上泥土,播下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用画配文字的方法记录下来。

2、生字词卡片

3、生:用小苗的图形制作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提示新课

教师播放春回大地,种子破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的画面,并重点突出种子发芽的画面。

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提示课题,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走进春天,去观察种子破土发芽的景象吧。

二、整体感知,认字学习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给每段标写序号,勾画生字新词。

2、小老师教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齐读、指名读、开火车等形式读生字词。

4、想办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5指名读课文,巩固识字。

6分组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看看哪些字不要老师提醒,自己就能写好。

3、老师示范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完后交流评议,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写得漂亮的字。

5、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采用指名读、开火车的方式复习生字。

2、分组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

二、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

1、自己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课文好好读一读。

2、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读的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集中筛选,决定学习顺序。

教师预设:学习3--7段

3自读3-5段

措施一:教师提示,根据课文的意思,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措施二:教师启发学生想想种子在干什么,土地妈妈是怎样呼唤他们的。

指导学生读好土地妈妈说的这句话,体会饱满的母爱之情。

4指导学习6、7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看看种子发芽时做了哪些动作,用笔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3、再试着读一读,最好配上动作,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读这一段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由读得轻,声音小而平缓到读得兴奋、高兴,以表现种子破土发芽看见阳光、蓝天的兴奋之情。教师可做示范。

4、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可以绘声绘色地朗读,可以自己看着课文做动作表演,还可以一边诵读课文,一边表演种子发芽的过程。

5、集体评价,说说谁的表演最成功。

6、再次播放“种子破土发芽”的镜头,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7、学习最后两段的课文。教师激情引入:破土的种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朗读时要指导读好“一个劲儿”和两个“往上长”

8、齐读课文3-7段,进一步体会种子的勃勃生机。

9、自读课文1、2段,结合自己亲身观察的种子发芽的情况,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10教师总结归纳: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

[《种子》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9:《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有了妈妈的爱,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大自然会更加美丽可爱。本文教学设计以“爱”为线索,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验活动中,在有意思的识字、写字中,让学生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引导学生用心去写这个“爱”字,并把那一份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潜移默化,那种爱,会在学生生活中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蹦芡腹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积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重点

1比闲瓷字。

2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蓖腹文本体会关爱的情愫。

2被累生字词,运用生字词,丰富词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1币入谈话:小朋友,你过生日的时候都收到过什么样的礼物?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2倍量翁猓指导写“礼”、“物”这两个生字。

3苯补适隆渡日礼物》,让学生整体感知特别的生日礼物与特别的祝福,激励学生自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主识字,积累词语

1弊杂衫识量挝模借助拼音自主识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苯涣魇蹲殖晒,体验成功,分享知识,互帮互助。

3崩鲜介绍两个特别的朋友:示字旁、牛字旁。教师书写牛字与牛字旁,学生观察区别。(笔顺的变化:“牛字旁”的笔顺是:撇、横、竖、提。笔画的变化:“牛字旁”的末笔是提,不再是横。)

4庇肷字宝宝一起交朋友,读词语竞赛。(读准字音,展开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词语的修饰作用。)

5庇肷词伙伴一起与句子交朋友,读课文比赛。(发音准确,注意停顿。)

三、细心品读,体会关爱的情愫

1笨赐迹河矗这位小朋友可真开心哪!他为什么那么高兴呢?请你读读课文的第一段,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指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感情朗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生日礼物是珍贵的,它寄托着送礼人的深情祝福。(理解“特别”。)

2痹来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礼物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啊!出示句子:“那是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关在很新的鸟笼里。”齐读。读到这里,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体会窗外鸟儿的自由自在与笼中小鸟的孤独、凄凉,在朗读中由欣喜转向怜惜。(瞧,你们开始关注这只小鸟的命运了。可窗外,几只鸟儿却自由自在地在枝头唱歌,全然不顾笼中那只可怜的小鸟的感受。)

3背鍪揪渥樱骸按巴猓几只鸟儿在枝头唱歌。”齐读。它们快乐吗?它们会快乐地唱些什么?

4蔽闹械男∨笥咽窃趺醋龅哪兀壳氪蠹叶炼恋谌段。哪里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小组讨论:“我”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是什么?(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品味小鸟回归大自然的快感。体会小朋友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喜爱。感情朗读。)

四、品读课文,体会“关爱”

1逼攵量挝模再现“我”获得特别的生日礼物的快乐,枝头自由歌唱的小鸟的快乐,回归大自然的小鸟的快乐。

2痹俣量挝牡谌段,想想妈妈送给宝宝的特别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关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3倍烈欢粒说一说,完成课后第二题。

五、写字教学

1庇辛寺杪璧陌,孩子能茁壮成长;有了小朋友的爱,小鸟能自由飞翔。让我们用爱心书写这个“爱”字,把那份真诚的爱,深藏在心底。指导书写“爱”。体会呵护、关爱的浓浓深情。

2鼻氪蠹掖着对汉字的爱观察“描描写写”中的其他字,看看你能给大家怎样的提示。

3比险媸樾矗把它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关心爱护你的家人和老师。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0:《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不拘一格地大胆想像,说出“我”想了些什么。

4、关爱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对待周围的小动物。

教学准备

教师:本课需要的生字卡片。

学生:观察、了解本地区有哪些鸟类,它们长的什么样儿,有些什么用处。想想自己最爱哪一种鸟,为什么,等等。

教学设计参考

一、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2、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看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的意思不明白,同桌互相帮助一下。

3、读了课文以后,你明白了些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

4、教师在黑板上简略记下学生不明白的地方。

二、再读课文,扫清疑难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一读,发现学生读音不准,全班集体帮助纠正读音。

3、按课文内容顺序,教师逐个指向学生质疑的问题,首先要问全班小朋友有没有人知道,鼓励孩子们运用课前预习掌握的信息资料争当小老师。能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教师再做上记号。

4、教师把学生说不明白的地方让大家再读,并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明白,如果能弄明白就不讲,如果弄不明白,教师就帮助弄明白。

三、深读课文,理解含义

1、教师启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该怎么读,才能体现自己的心情?

2、学生两人一组自读、互读,体会感情。

3、抽生读,抽生评价,再读。

4、教师把理解的重点引向最后一段“我想了想”,让学生充分想像,“我”会想些什么。

5、大家说:“我”会想些什么?教师鼓励和别人说得不一样的学生。

6、教师提问:想的结果是什么?请同学们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再读一读。

7、能明白“这是我送给大自然的礼物”这一句话的意思吗?教师全篇只讲这一个地方。可以把妈妈爱“我”,送“我”礼物和“我”爱大自然,送给大自然礼物对照起来体会。

四、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1、让学生体会到这一段的感情基调是“爱”------爱小鸟,爱大自然。

2、启发学生,怎样读才能表达“爱”的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4、请读得好的同学范读。

5、再读课文。

五、拓展内容,联系实际

1、以“我与小鸟做朋友”为题组织活动。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了解的关于鸟的资料。

3、说鸟、议鸟、画鸟、唱鸟。

4、让大家说“我能为小鸟做些什么”。

[《生日礼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1:《拔萝卜》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美。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感受拔萝卜的故事。(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1.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

2.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拔萝卜”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分部分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2)让学生选读课文,重点引导说说姑娘和小狗一起帮奶奶拔萝卜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带着问题观看课件“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

播放故事开头至“拔牙拔,可是他拔不动”

请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2、萝卜拔不动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让我们继续观看课件,看看老公公是怎么做的?请了谁来帮忙?

四、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老公公一个人拔起来萝卜了吗?他找了谁来帮忙呀?(老婆婆)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3.出示每部分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尝试背诵。

4.组织学生用其他方式背诵课文。

5.组织展示背诵,讲故事。

三、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 讲述拔萝卜的故事。

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布置作业

1.回家把《拔萝卜》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2.将词语自己写一遍。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拔萝卜》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2:《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种树

教学目标:

1. 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 6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够欢快的有感情色彩的朗读课文,让小朋友以种树为乐趣,为荣

誉。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品读课文,感受种树的乐趣。

教学准备:

1.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 和父母种下一棵树,感受种树的乐趣(学生)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引出新课 。

1. 提出问题“同学们油锅种树的经历吗”。

2. 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着重指导读好生字“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2.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1)小组自读课文,教师进行纠正语音

(2)各小组比赛式选读课文,男生女生分段朗读,教师着重点拨。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 看图认识课文特殊标注的字词。

(1)认读:棵像色音符串歌谱兴跳声幸福

(2)教师范读标注字词,形象化字词,帮助学生记忆。

2. 引导总结“种树”的好处。

3. 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种树的益处。

4. 指导整体诵读生词,生字。

5.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树像什么,种树的好处。

(1)认读“读一读”(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

(3)认读新字:行串声树音跳

四、归类观察,评价书写。

1. 各小组描述小树的样子。

2.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出示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3. 提问:同学们知道怎么种一棵小树吗?

二、指导书写

1. 在上节课里, 我们学习了第一课种树, 哪位小朋友知道小树像什么,

种一棵小树会有什么好处呢 ?

2. 用小组比赛形式,朗读课文。

3. 学生看课文下方插图,教师提问,怎样种下一棵小树,让它茁壮成

长。

4. 指导说话要求:句子要完整,看图说话要有一定的顺序。

5. 问题探索:

(1)小树像什么?

(2)小鸟在干什么?

(3)种树,种下了什么?

7. 多媒体课件出示:

绿色音符绿色歌谱小鸟歌唱 8. 指导读词,识读生字

9. 全班交流。

10. 指导书写生字:行串声树音跳。

11. 全班交流展示,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教师黑板规范书写。

三、掌握方法,积累背诵。

1. 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 引导回顾每部分词语的内容,教师适时板书。

4. 组织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5. 组织展示背诵。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 出示思维训: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热爱种树,寻找种树的乐趣。

2. 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2. 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3. 采用开火车、猜字谜、字词连连看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3:《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种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感受春天种树的快乐,了解种树对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义。

4、喜欢读儿歌,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又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又忙着播种,种树了,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是:种树,生齐读课题(注意种读zhong),读了课题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

抽生答。小朋友的问题真多,这样吧,咱们赶快拿起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50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注意:兴、幸、声、唱是后鼻韵,串、唱、声是翘舌音

3、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连贯

抽生读,分段读,师范读,生齐读

4、再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呆会儿老师讲解的时候要仔细听。

三、深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渎1、2句, 理解“音符”--乐谱中表示音长音高的符号;“歌谱”--歌曲的曲子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读出高兴的心情呢?请自渎体会。抽生读,生评价,齐读。

3、这两句中一棵、一行、一串是数量词,小朋友读读下面的词你发现了什么?(数量越来越多)出示词语:

一棵小树              一棵棵小树

一行小树              一行行小树

一个音符              一个个音符

一串珍珠              一串串珍珠

4、听老师读第三四句思考,种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是什么?抽生答。

5、是啊,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的生活。那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来呢?

自渎,抽生读,师生共评议,齐读。

6、小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事物,为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多植树,多造林。那你想为小树做点什么呢? 四人小组讨论,抽答。

四、学习生字

1、学习新部首“兴字头”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指导“声、色”的写法,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

8、生描红,师评价

9、作业;抄写生字4字2音2词

抄写课后2题。

课后小结: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篇14:《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这一课的设计注重目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目中有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以学定教。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个性,倡导在自己的阅读中去体会,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自得;平等对话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特点,体现语文课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方法习惯之中,体现文道关系。

教学目标

1痹擞醚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蹦苷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体会到种树的快乐,种树的种种好处。

3毖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联系实际边读边想边问。

教学准备

教师:1敝谱魃字卡片、准备教学挂图(简单课件)。

2庇胍衾掷鲜α系,让学生认识音符和歌谱;与美术老师联系,画一画树。

学生:观察树木,了解种树带来的种种好处。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

1逼攵量翁猓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2毖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二、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1弊杂伞⑶嵘地朗读儿歌,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

(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

(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

2苯涣髯灾魇蹲智榭觥

(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

(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

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

1比醚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

音乐常常与快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因素,它将构成快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喻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

“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喻一棵小树。)

“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 (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喻一行小树。)

2笔骰岣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快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倍炼磷约合不兜氖句。

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1辈扇《嘀址绞街傅佳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崩识粱虮乘校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快乐,感受树木的作用。

五、语言积累活动

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

六、书写练习

1背鍪疽求会写的字。

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

“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

2苯涣髡故尽⒄蛊溃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

3毙葱茨阆胄吹淖只虼视铩⒕渥印

七、拓展

1彼邓的阕急肝小树做点什么。

2备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

3笔宰欧抡斩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

[《种树》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青蛙搬家》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三个小伙伴》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白居易诗两首》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我喜爱的动物》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风》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莫高窟(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地动仪》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高山流水(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比本领教学设计

《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动物的本领》教学设计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