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课件(共含13篇),方便大家学习。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蛤蟆公主”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教学目标
1、学好普通话,区分平、翘舌。
2、了解反义词,培养积累字词的兴趣。
3、训练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收集谜语若干条。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积累字词。
教学难点:反义词的训练
建议本课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读准带点的字
1、读准儿歌中带点字的音节。
2、采取抽读、同学互读、分组读的'形式读整首儿歌。
3、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
二、写反义词
1、揭示要领:出示第一组反义词“东――西”,让学生感知反义词是指词性相同、字数一样而意思相反的词语。
2、写出反义词:可让学生先说,然后写在括号里。
3、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组反义词说话。如:爸爸走在前,我走在后。
(2)练习在句子中填反义词。如:大象的鼻子长,兔子的尾巴短。
三、词语积累练习
1、读一读:采用练读、抽读、同桌互读等形式反复朗读。
2、说一说:引导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某一个词语的意思,或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3、写一写:自主选择词语,写在田字格里。
4、比一比:谁写的词语最整洁、最好看。
四、读读背背
1、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先读准每个字的音节,再连起来朗读。
2、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能说多少算多少,教师进行点拨。
3、指导学生由感情地朗读,争取在课堂上能背诵。
4、利用儿歌中的省略号鼓励学生续编儿歌。
五、玩一玩
1、让学生猜出书上谜语的谜底。
2、开谜语会:学生自由选择分组,由组员推荐主持猜谜语会。
3、完成书上谜语下面的自检项目。
六、自主识字
1、学生圈画出认识的字。
2、互相当小老师教教不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方法,如看拼音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猜一猜等方法。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扩句与缩句。
2、积累名人名言,感受其哲理之美。
3、从笑话中感悟词语的运用。
4、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
5、参加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6、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教学重难点:
1、参加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2、写一个你喜欢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温故知新—了解扩句与缩句。
2、语海拾贝—名人名言。
3、口语交际—了解你喜欢的'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学“温故知新”
1、引用俗语,点明积累、运用的重要作用。你知道“聚沙成塔”的意思吗?
2、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2)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3)学生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4)学生尝试运用扩句和缩句的方法。
自由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同桌讨论,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尝试运用扩句与缩句的不同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3、教师抽读。
4、说说你对这些名言的理解。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5、同学间互相创设情境,让对方选择合适的名言。
6、有感情地朗读。
自由读,注意读准音。
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教师抽读。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准备一下给大家讲讲这个笑话。
2、你觉得这个笑话有什么地方好笑?
3、明白笑话的功用,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4、关于学习方面,你们还有哪些笑话?
讨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2、进行了解。
3、交际了解情况。
(1)先请同学互相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2)你主要就哪一方面的内容了解他?怎么了解的?
师指导学生就态度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方面进行互提意见、互相评价,为后面的写作打基础。
学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积累与运用七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体会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体会汉字的奇妙。
2读、背古言名句,理解古言名句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古言名句。
3自读小笑话,感受汉字的奇妙。
4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广告用语中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自由发挥想象,给学生插上放飞的翅膀。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古言名句写在小黑板上。
2学生收集整理身边的广告用语。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句子,悟悟句中带点词的特点。
2想一想:带点的词在各句中不同的意思。
3学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带点的词语虽然相同却表示各种不同的意思。
4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后,学生再读句子。
5总结: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
6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的句子吗?
7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范句和学生举例的句子,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自读古言名句,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各古言名句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从古言名句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言名句。
5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古言名句?
6比一比,哪一小组收集的古言名句又多又好。
三、开心一刻
1学生自由读。
2你还知道哪些小笑话?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也参与说笑话的活动,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四、综合性学习
1带领学生回顾生活中所学所见的广告用语。
2以小组为单位,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了解广告用语,拟定出重点介绍的要点。
3讨论:应该怎样为自己的东西作宣传?是否能在广告用语中夸大其词?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准备情况初步了解,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
5开展活动:小小广告人。在小组中评选出哪位广告人自然大方、有礼貌,哪位客户听得最认真。
6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广告人,大家评议哪位广告人的.广告最令你满意,哪位是最佳小客户。
五、习作百花园
1抽生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讨论,拟定习作内容。独立完成习作练习。
3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4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5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轻声读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反馈信息。
3抽生读文,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4摘抄最喜欢的句子在采蜜本上,并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
精选《积累与运用八》课件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1.发现词语间的停顿多用顿号,有时也可以用逗号。
2.积累“介绍学习方法”的成语。
3.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方法,了解学习语文的多种途径。
4.引导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与大家交流,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讲述故事的能力。
5.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开心的节日,进行习作练习。
(要求:把过节的情景写具体,感受写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1关于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的图画或录像带。
2《西游记》录像的片断。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激趣,回顾导入。
(1)出示例句1:“三孔”是指与孔子有关的三处古迹——孔庙、孔府、孔林。
例句2:今天菜市场上的菜可真多啊,有萝卜、茄子、白菜、西红柿等。
(2)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列词语间停顿的时间短,就用顿号,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较多(生也可举例)。
2.比较,拓展新知。
出示例句3:绿,鲜绿,浅绿,深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
(1)通过朗读,比较,例句1、例句2和例句3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3)发现规律:词语之间的停顿多用顿号,但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可以用逗号。
3.练习,巩固运用。
二、语海拾贝1.生自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成语。
2.小组交流:你了解哪些成语的意思?
3.集体汇报:你对哪个词还不了解?
4.齐读,边读边想:这些成语都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读记,读背成语。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适当用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三、互动平台1.自读互动平台。
2.分角色抽生朗读人物的对话。
3.你从人物的对话中了解了什么?
4.你还知道哪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途径?先小组交流,再集体汇报。(网络、图书、电视、报纸、参观、访问、旅游等途径)
5.你曾经用哪种途径了解了什么知识?与同桌交流交流。
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从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多留心、多记载、多了解,去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了解身边的传统文化,筹备故事会。
四、口语交际(可在互动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语文活动课)1.明确目的: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会”。
2.点明概念:通过上一节课查找资料,你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都包括哪些内容?(如书法、国画、京剧、评书、相声、地方戏曲、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
3.小组交流:在小组内讲一讲你搜集的、最生动感人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相声小品等,并推荐出一名最佳选手,接受小组内的集体指导,准备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故事比赛: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老师和组长组成评委团。按照“语言生动,字音准确,故事情节吸引人、整体效果好”等要求进行集体或者个别点评,也可请同学互评。
5.评出最佳“故事大王”。
五、自主阅读园地1.观看《西游记》猴王出世的录像片断,介绍作者吴承恩和《西游记》。
2.生默读短文,说一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请一位学生复述故事的梗概。
4.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传神,找出来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5.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习作百花园1.激趣导入。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更是多姿多彩,让我们来看几个镜头:(播放几个传统节日载歌载舞、举杯团聚的精彩片断,突出节日的特色。)
2.回忆酝酿。
引导大家畅所欲言,回忆自己度过的最开心的节日,并把过节的情景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一听。
①生同桌互讲。
②集体汇报讲。师要重点点拨学生说清楚“过节”的过程、当时的心情等。
3.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4.写完后,自己修改习作,同桌相互交换欣赏。
5.作文点评:赏析全班中成功的习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或者有些微闪光点的孩子进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习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课件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
2. 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在语言环境中感知汉字丰富的意义。
3. 主动积累词语,发展思维,提高识字和表达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巩固生字,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词语卡片(一、二题),太阳、星星、月亮等图片。
学生:提前学习,认一认,读一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明确学习任务
1. 读完课文,我们又进入了“快乐实践”积累与运用的学习。我们要开展“看谁能干”的活动,希望大家主动学习,大胆发言,出色表演。
2. 学生自己读书,说说本次快乐实践的学习任务。
二、练读词语,辨析汉字,正确发音,运用语言
1. 完成第一题。
(1) 自读词语,借助拼音读正确。
(2) 生生互读,矫正读音。
(3) 拓展练习: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发音,感受说好普通话的'重要。
2. 完成第三题。
(1) 自读辨析,组成词语,写下来。
(2) 交流学习,丰富词语。
(3) 引导发现:从三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4) 教师小结:汉字字形、读音不同,表达的意义不同。让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丰富意义。
三、巩固生字,练读词串
1. 教师导入:把学过的汉字进行恰当的组合,我们能感受到更加丰富的语言。
2. 自由读词串。生生互读,比赛读,齐读。
3. 引导想象:仿佛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4. 拿出画笔,描绘景象;自由练习打着节拍朗读或背诵。
四、自主识字,学习评价
1. 鼓励自主学习更多的字。
2. 自主认字,自我评价。
3. 小组互查,相互教认。
4. 用字说话,发展语言。(选作)
五、回忆课文,读背古诗
1. 回忆并背诵课文描写春光美好,时间宝贵的句子。
2. 练习读《惜时》:自读,互读,抽读,对读,齐读。
3. 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讲给大家听。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解释,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时间的宝贵。
4. 交流自己知道的写珍惜时间的句子、词语。
六、看实物,练说话,发展思维
1. 出示图片:太阳、星星、月亮。
2. 观察图片,说说它们像什么。
3. 读句子,感悟表达的方法。
4. 展开想象,说说太阳、星星、月亮还像什么。
5. 拓展:观察生活中的树叶、花朵、草坪等,说说它们像什么。
七、评一评,夸一夸
评出在“快乐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可自荐,互评)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课件设计
《积累运用五》教学设计
训练要求
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场景写下来;
2、要能反映出这个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训练重点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写具体。
训练准备布置学生留意观察一处杨景。
训练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学校、在街头、在集市你常常会看到许多有意思的场景,你想不想把它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个你熟悉的场景。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指读要求,说说本次习作有哪几点要求。
2、习作重点:要能反映出场景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指导习作
1、弄明白什么是场景?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过哪些场景,如,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集市里的讨价还价,夜晚街头的霓虹闪烁,游乐场里的欢声笑语) 2、选择材料: ⑴ 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看到许多场景,同学们要选择你熟悉的、有意思的场景写下来。
⑵ 让学生说一说你准备选择哪一个场景来写。
3、怎样写好场景呢: ⑴ 反映出场景的特点: 在不同的场所会看到不同的'场景,不管写什么样的场景,都要反映出场景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观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⑵ 突出重点,写具体: 一个场景往往要写的内容很多,要抓住场景中与表现主要意思有关的事物重点写,内容要具体,其他内容简略写,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4、想一想习作该怎样写,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四、练写
各种各样的场景看起来是那么有意思,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它写下来吧。
《积累与运用七》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名言警句,背诵积累。
2.理解短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4.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重难点
理解短文内容,培养独立阅读勈习作,训练。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名言警句,背诵积累。
2、阅读短文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学生自由阅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分句读,检查读音与停顿。
3.师生讨论理解句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说的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水有源泉,因此流淌不停;树有根,所以蒸蒸日上。办事要开源固本,才能求得不断发展;看问题要追根溯源,才能抓住本质。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再聪明的人考虑问题,也必定会有一次失误的.时候;愚笨的人肯动脑筋,总有一次是正确的。告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够深知别人的人算得聪明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算得上明白通达的人。用以教育要善于正确认识别人,正确估价自己。
4.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说说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6.抄写这些名言警句。
二、阅读短文训练
1.学生自由读短文,划上自己不懂的字词。
2.再读课文,讨论释疑。
3.默读思考:短文主要讲了哪些事?
(1)吉鸿昌被逼出国“考察”。
(2)吉鸿昌在美国大街遭到嘲笑。
(3)吉鸿昌在邮局遭受到侮辱。
(4)吉鸿昌百叶窗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昂首走在美国大街。
4.你从吉鸿昌的所作所为中感受到什么?
5.感情朗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大家高兴吗?谈谈你以往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一些活动,好吗?
二、进行交流
1.谈话:学校老师也希望大家每一个“六一”都过得愉快,有意义,所以先在同学们中征询好的建议,今天我们一来筹划一下。自己的“六一”儿童节。
2.议定计划框架。
(1)活动新颖有意义。
(2)参与面广。
(3)切实可行。
3.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整理并发言。
4.小组长全班内发言,评选一项最切实可行方案。
5.中队长整理“六一”活动计划,送交学校。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进行习作训练。
教学步骤
一、读题目明要求
1.自由作文,写人写景记事都行。
2.想好主要内容与写作顺序。
3.写具体,写清楚主要内容。
4.修改作文
二、讨论定材料
1.独立思考你想告诉别人什么。
2.小组内讨论,定出自己的写作素材。
三、学生拟定提纲,写作文草稿。
四、分小组评改作文稿。
五、全班讲评、交流。
六、誉写作文。
教学目标
1绷私庥昧恕跋瘛薄ⅰ昂孟瘛钡木渥硬⒉灰欢ǘ际潜扔骶洹
2被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并能正确理解运用。
3闭莆铡案鲂曰”阅读的方法,在阅读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4笨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
教材简析
本次“积累与运用”共安排了六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二是通过朗读,背诵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激励学生自主读书的愿望;三是在交流互动中强化“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四是通过开展“回顾与展望”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学习语文的能力;五是运用学过的方法,写自己想写的话题,或回忆,或憧憬,或交流;六是通过自主阅读短文,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阅读文章要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和体验,掌握“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建议本课教学用3~4课时。
解读与提示
“温故知新”:旨在培养学生体会并发现用了“像”、“好像”的句子并不一定都是比喻句,有的表示想象、联想,有的表示人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感觉。建议让学生先通读全部句子,判断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再总结出规律,然后让学生分别举出用了“像”、“好像”的句子是比喻句和不是比喻句的例子,分组比较读,掌握各自的特点。
“语海拾贝”:旨在让学生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建议让学生自读自悟,悟出句子的含义,便于理解记忆:第一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讲了书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书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句告诉我们读书要求甚解,要读懂书中道理,与人交流要用自己的见解说服别人。然后可让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老师也可适当补充,以加深理解。
“互动平台”:旨在让学生感悟体会“个性化阅读”的实质意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议让学生自读对话,交流对“个性化阅读”的认识,明白读书切忌人云亦云,要用心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联系原来学过的课文,进一步体会“个性化阅读”的方法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小学毕业前的“回顾与展望”,激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回顾小学生活中难忘的情景和自己的成长经历,表达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留恋之情。教学时可以把此项活动作为毕业前夕的“话别会”,筹备时间可长一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分组准备,再由学生干部承担活动主持,特邀学校领导和相关老师参加本次活动,让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生活需要密切联系,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习作百花园”:让学生自读这段话,先提炼出写作内容和要求,再进行习作。
1蹦谌荩盒词裁矗炕蛐闯龆酝年生活的独特感受,或写出对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或写出想对谁说的心里话,还可以写自己想写的其他话题,关键是要围绕“临近毕业,告别母校”这个特定的时间和范围来写,所写内容应与学校生活有关。
2币求:自拟题目,主题集中,内容具体,感情真挚,500字左右。
“自主阅读园地”: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带着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去理解和体验,边读边想,把自己的阅读见解和感悟批注在书上,与同学相互交流,在实践中掌握“个性化阅读”的实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设计参考
一、温故知新
1毖生读句子,想一想这些用了“像”、“好像”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2蓖桌交流,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不是比喻句。
3比班交流,明确比喻句的特点和这一类用了“像”和“好像”却不是比喻句的句子特点:比喻句一般除了有“像”、“好像”之外,还把一种事物比作了另一种事物,两种事物不同类,但是有相似之处;而题目中的句子有的表示想象、联想,有的表示人们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感觉。
4背鍪疽蛔榇有“像”、“好像”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是比喻句。
5被鹧劢鹁Γ撼鍪疽欢位埃这段话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了“像”或“好像”的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比喻句。
6蓖卣梗核娜诵∽榉直鹁俪隽骄涫潜扔骶浜筒皇潜扔骶涞木渥樱在全班交流。
二、语海拾贝
1 学生自读句子,分组读,抽读,比赛读。
2 学生交流对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的理解,相互补充。
3 师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学生自主积累感受较深的句子。
4 请班上几个爱读书的同学谈读书体会,并赠送读书名言,激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5 学生自由说说读书计划。
三、互动平台
1毖生自读对话,分角色读对话。
2贝铀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苯岷掀绞钡脑亩潦导谈谈自己对“个性化阅读”的理解,明确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四、综合性学习
1比班齐唱校歌(或课件投影学校生活的相关照片),勾起美好回忆,激发表达欲望,提示开展“回顾与展望”活动的主题。
2毖生自由地说一说打算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校的眷恋、对老师的感激、对同学的友情等。
3备据各自的计划和兴趣特长,自由组合,分头准备。
4薄盎毓擞胝雇”展示会:由中队长或某几个同学主持,事先对各组节目作统计和排序,并作简单的串接,稍作场景布置,还可邀请班主任、辅导员、相关任课教师参加,把这次活动开展成十分有纪念意义的话别会。
五、习作百花园
1奔とひ入。“小鸟长大了,飞出鸟巢;我们毕业了,告别母校。”小学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忘的回忆,即将跨入中学的校园,中学生活又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相信大家都有许多话想说,那就赶快行动起来,用我口表我心、我笔抒我情吧!
2泵魅繁敬蜗白饕求:不论是回忆小学生活,还是憧憬中学生活,或是对谁写心里话,应该都要与学校生活有关;而且是表达自己的真实体验或真情实感。
3 学生独立思考:立意、选材、构思、拟提纲等。
4 不同类型的选择交流,老师引导点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构思。
5 学生试写;修改习作。
(1)鼓励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2)示范修改:学生朗读,全班同学对照习作认真评议。
(3)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四人一组相互修改。
(4)每组推荐一篇佳作或片断全班交流。
6碧苄醋魑模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六、自主阅读园地
1碧富耙入:我们在“互动平台”中已认真讨论并交流了“个性化阅读”的意义、方法,知道阅读文章一定要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理解和体验,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那么,同学们是不是真能进行个性化阅读呢?我们一块儿再来尝试尝试吧!
2毖生自读《播种希望的日子》,一边用心读,一边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在相应的空白处。
3 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感受,大家相互评议,对有独特见解的给予肯定。
4 师生共同总结对个性化阅读的体验。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倍脸捎铮培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
2毖习读书方法--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把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3崩忠庥肴私涣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弊灾髟亩粒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学生:搜集八字成语。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庇谩--”勾画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再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再理解成语意思,感悟其作用。
比较:
(1)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舒服。
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2)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摔死了。
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
小结:在句子中恰当运用成语,可以简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2蹦读书上的四个句子,根据句意,说说带点成语的意思。
3比班交流成语意思。
4毙〗幔撼捎锿一般词汇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更加典型、系统、丰富,它是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成语是现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历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过渡:成语都是四个字吗?成语不仅有四个字的,还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十个字的,还有更多字数的。
1苯裉欤我们要见识一下八个字的成语,自由读成语,读熟,尽量达到背诵。
2焙献鞫帘吵捎铮与同桌、全班、老师等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背成语。
3痹谀鼙乘谐捎锏幕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说你对或你说我对。
(1)同桌合作做游戏。
(2)师生合作。
4倍亮顺捎铮你有什么发现吗?左边是讲争斗的害处,右边是讲如何对待别人,都是讲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惫蚕碜试矗喝班交流搜集的这种结构的词语。
6笨魏蠡褂行巳さ耐学可以收集其他字数的成语,我们再组织开展一次“成语擂台赛”。
三、互动平台
1钡加铮和学们,你们有读书的好方法吗?能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2蓖学们的方法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己放声读、默读、与同桌分角色读,甚至请老师与你一起合作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比班师生对读。
4彼邓的愦佣曰爸卸炼了什么,还想到些什么。
(1)读书后,要做好笔记。
(2)读书笔记的好处:
a弊龆潦楸始强砂镏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b弊龆潦楸始强啥土端伎寄芰Α6镣晔橛帽始窍吕矗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c笨苫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d弊霰始腔岵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3)读书笔记的内容:一是读全文写体会,一是摘录重点句写感受。
(4)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评论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
5倍潦楸始腔箍梢孕茨男?讨论后指名说。
6毙〗幔憾潦楸始牵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由此可以看出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四、口语交际
1碧富耙出话题。孩子们都认识蚂蚁,你了解蚂蚁吗?指名说。
2苯裉欤老师要介绍两只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蚂蚁。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边读边想。
3狈至阶榻行辩论。
提要求:
(1)要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在谈感受时,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有真情实感。
(2)只要有道理,就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3)辩论时要注意礼貌,不能用言语伤害别人。
4毙〗幔好扛鋈说某沙せ肪场⑷松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都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一样。
五、习作百花园
过渡:读了两只蚂蚁的故事,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观点、体会等,在口语交际中,不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用了事例加以说明。如果把你刚才所想、所说的写下来,一定是一篇有意思的习作。
1倍料白饕求。
2奔虻セ匾涠梁蟾械男捶ā
3毖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毕白鹘涣鳌
(1)抽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全篇,可片断。
(2)师生共同评议:欣赏的地方或建议。
5弊愿南白鳌
6蓖桌交流、互评。
7弊约涸傩薷模并认真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钡加铩0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呀,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自信是阳光,是海岸,是蓝天,是命运的决定者,它可以送你走上成功之路。许多诗歌也写出了自信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要读一读这样的一首诗。
2庇孟不兜姆绞阶杂衫识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尽量达到背诵。
3崩识琳故尽
4苯涣鞫梁蟮母惺堋
5闭抄喜欢的诗句。
6庇行巳さ耐学,也可以学着写一写关于自信心的小诗。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汉字,能根据部首的表意特点进行识记生字.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能用生字组主词,积累词语.
3.辨别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巩固对感叹号.问号.句号.使用范围的感知,能正确地使用感叹号.问号,句号,能说一句和他们 所表达斩语气相同的话.
5.读一读,画一画,正确使用数量词,能够根据事物选择合适的数量词.
6.读.背诵古诗《牧竖》.读中感悟中国的对子文化,诵读中积累词语.
6.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重难点.关键
1.巩固复习会认。会写字词积累词语。
2.能正确地使用感叹号,问号,句号。
3.正确使用数量词,能够根据事物选择合适数量词。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类复习,巩固学过的汉字,能根据部首的特点进行识记生字。
2.巩固复习认读过的生字,能用生字组词,积累词语。
3.辨加紧形近字,能正确地组词。
4.巩固对感叹号.问号。句号使用范围的感知,能正确地使用感叹号,问号。句号,能说一句和他们所表达的语气相同的话。
5.读一读,画一画,正确使用数量词,能够根据事物选择合适的数量词。.
教学准备
相关的字词卡.挂图
教学过程
看一看,读一读。
1.出示课文中的三组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用字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字的共同点。
4.指名反馈。
5.教师小结:每一组的字的部首都相同。
6.学生讨论:这些汉字分别与他们的部首有什么关系?
7.学生反馈,教师总结,知道根据部首的表意特点进行识记汉字。
你还认识我吗?
1.教师:你们很棒,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认了不少的字,现在还学会了借助部首的表意特点进行识记汉字的好办法,现在,老师要接着靠你们的认字.组词本领。
2.出示文中的三组词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
3.读后,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后面的三个词语都含有第一个字)
4.学生读一读.
5.拓展练习.
比一比,组词语.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一组,我们又交了不少长行像的汉字朋友,你们能正确区分吗?我年历谁的眼睛最好亮.(教师出示相应的辨析组词)
2.指名认读。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集体反馈后读。
四、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小朋友,今天,你们表现得真不错,接下来,我们来看军道题.
2.学生自由读句子,明确要求。
3.指名反馈:读完这些句子。你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了吗?(举着例句说一句话)
4.读例句,知道例句的句式。(只要求学生能意会就行)
5.引导学生观察句子后的标点后,学生练习说游戏激励。
6.指名反馈,教师总结,让学生知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确地使用感叹号,问号,句号。
读一读,画一画。
1.学生自由读一读课文中的几组词语。
动2.动手画一画,教师巡视辅导。
3.作品展示。
4.交流感想,谈体会:小朋友们,完成这道题,看着自己画的这幅画,你明白了什么或是 有什么想和大家说呢?(学生自由反馈)
5.教师适当地小结,鼓励学生多动手画一画,画下身边的美丽时刻,同时强调注意使用数量词语要恰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古诗《牧竖》。
2.读一读,初步了解对子,读中感悟中国的对子文化,朗读中积累词语。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及识字量。
教具准备
挂图
学一、学习古诗.
(一)复习《所见》,导入新课
1.全班齐背诵古诗《所见》
2.还知道《所见》这首诗主要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学生回忆,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和牧童也有关系,《所见》将牧童停住歌唱,想捕蝉《牧竖》讲的又是什么呢?(板书课题)
4.指导读好课题。
(二)观察图,感知诗的意思。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牧童的穿着.
(2)牧童在干什么?
(3)地点在哪里,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学生观察后,指名反馈,学生互相补充。
3.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古持的内容说出来。
(三)读通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
3.指名读,学生评议。
4.学生读,教师点评。
5.全班齐读,小组比赛读。
(四)指导背诵
1.学生交流怎样背诵。
2.指名反馈。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的内容,一边背诵。
4.学生背诵,学习伙伴互相检查。
5.指名背诵。
二、读一读,认识对子。
1.教师出示学过的反义词歌,让学生读一读。
2.教师导入:今天我们要读的“读一读”句子和反义词歌很像,他们是反义词吗?我们读读看。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
5.学生读后,反馈:是反义词吗?(不是)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表达)
6.教师小结:小朋友们,我发现你们隐隐约约的好象明白了点,其实我们今天读的在我们中国称为对子,这可是我国古代文化璀璨的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7,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读,读中积累更多的词语。
天地 方圆 严寒酷暑 春暖夏凉 云雾 霜雪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桃李 杨柳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三、自主识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认读生字。
2.小组间反馈认读生字的情况,小组互相学习。
3.指名反馈。
4.以游戏的方式巩固学生生字认读的情况。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温故知新
1. 读句子。
2. 想一想,这几个夸张句子是为了突出事物的什么特点。
3. 想一想,通过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4. 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夸张,既可以夸大,也可以夸小,作用都是一样的。
5. 试着和同桌说一说夸张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 自读词语。
2. 想一想,这些词语从哪些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描写。
3. 试着将这些词语分类。
4. 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与同学交流一下。
5. 自由组合,表演一下有的词语。
三、互动平台
1. 自己读这一段话,把认为重要的内容勾画出来。
2. 回顾本单元精彩的场面描写。
3. 独自将精彩文段与“互动平台”的内容结合起来看。
4. 与同学一起找一找《提灯女神》里的场面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 将老师的话做上记号,读一读。
6. 老师对这种表达方法进行总结,并且进行作文指导。
7. 可以进行一个场面描写的片段练习。
四、自主阅读园地
1. 自读阅读提示,带着问题读文章。
2.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阅读本文。
3. 边读边思考,按提示要求在页面的右边批写自己的感受。
4. 根据自己的需要,勾画圈点,积累好词佳句。
5. 与同学交流,分享阅读的乐趣。
五、口语交际
1. 教学目标。
(1)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能抓住人物特点进行描述。
(2)能组织语言当众介绍自己,并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能进行比较思考。
(3)能热情大方地与人交流。
2. 教学准备。
(1)提前考虑自己的特点,与家人讨论自己最明显的特点。
(2)搜集一些能够用在自己身上的比较准确的词语。
3. 教学过程。
(1)教师作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大家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根据要求,自己独立思考怎样向别人介绍自己。
(4)组织语言,向同学介绍自己。
(5)老师做评价、引导。
(6)同学自由评议,他自己的介绍与大家眼中的他有没有什么不同。
(7)请同学代表集中小组意见,当众进行评议。
(8)由自我介绍的同学再次反馈意见,对同学的评议发表意见和看法。
(9)老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
六、习作百花园
1. 教学目标。
(1)能有顺序地记叙一件自己亲身参与过的活动。
(2)能选择较典型的场面进行描写。
(3)有点有面,点面结合,有具体的人和事。
2. 教学重、难点。
(1)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2)一个场面的细致描写。
3.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本次习作。
(2)学生在校内或校外的活动中仔细观察,选择材料。
4. 教学过程。
(1)老师告诉学生,写事的作文和写活动的作文有什么不同。
(2)老师可以将二者不同之处板书在黑板上。(见“解读与提示”)
(3)学生自己决定是否抄笔记。
(4)口头回忆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桌交流。
(5)请同学将自己认为精彩的活动讲给大家听。
(6)老师和同学一起评价口述的活动是否条理清楚,经过部分是否具体,是否有具体的人物和事件。
(7)重点评价学生的口述是否有场面的描述。
(8)经过老师的评价指导后,再请同学口头讲述。
(9)学生根据本次作文的要求对这些口述进行评价。
(10)自己动笔,写下自己心里想写的内容。
(11)同桌交流,按照老师评价的要求进行互相修改。
(12)认真阅读和思考同学给自己修改的文章,想一想,自己满意不满意,为什么?
(13)自愿将修改后的作文念给大家听。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扩句与缩句,体会写具体与简洁的不同作用。
2.通过诵读,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名言警句中的道理,感受它的精练之美和哲理之美。
3.通过理解词语“痛快”的意思,理解笑话内容,学会正确理解词语,运用词语。
4蓖ü口语交流,了解自己喜欢的人,并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5痹谙白髦信嘌书面语表达能力,要求通顺并用上好词佳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6.尝试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已学的读书方法阅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扩句与缩句的例子。
学生:广泛搜集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请学生自由地练读每组句子,注意其中的异同。
2.想想说说:你在读句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3.互相讨论,全班交流理解扩句(具体)与缩句(简洁)的不同作用。
4.教师扩充例句加深了解。
二、语海拾贝
1.教师简略介绍“但丁、歌德、雷锋、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和动人事迹。
2.师:他们不但在品质上崇高无私、事业上的造诣也是登峰造极,有些方面我们后人都难以企及,而且还总结出了不少闪烁着哲理光芒的句子,至今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
请大家自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你自己的体会。
3.师:你们对这些名言有什么样的理解与体会?请选一句来说,并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4.用各种方式读这些名人名言,试着背诵。
5.师:你们搜集了哪些名言,对自己有什么启发?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交流,看谁说的最有道理。
6.选几人朗读搜集的名言。
三、开心一刻
1.自由读,准备讲给大家听。
2.抽学生上台讲笑话。
3.师问:你认为这个笑话什么地方好笑?
4.关于学习方面,你们还知道那些笑话?说出来听一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5.教师对学生说的笑话作一小结,然后问:笑话不但能让我们开怀一笑有个好心情。好的笑话还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书上的笑话启示了我们什么?(词语要首先理解才能合理运用,否则就会闹笑话)
四、口语交际
1 激趣引入。
孩子们,你们想当小记者吗?今天我们就能实现这个梦想。想知道我们的任务吗?那就是了解你最喜欢的人。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鲁迅、袁隆平、基恩、里根、小泽征尔这样一个个可爱可敬的人。他们热爱知识,追求真理,有责任感,不迷信权威,是我们好榜样,值得我们学习的除了这些伟人,在生活中,你还喜欢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畅所欲言)
那就去了解了解他们吧。
2毕殖〗涣鳌
先请组内同学互相说说你喜欢的人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她)?你主要就那一方面的内容采访的?怎么采访的?
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要点:条理是否清楚;态度是否大方;重点是否突出;表达是否流畅;是否很有礼貌。(学生有别的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就给予肯定;而且注意多赞扬,多肯定交流中好的方面)
评价中要注意让学生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认真聆听的好习惯。
五、习作百花园
1奔し⑿巳ぃ增强习作信心。
同学们交流得热火朝天,看来美好的品质在生活中广泛存在;有一些同学在采访过程中表现相当出色,他们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喜悦。今天的习作内容就是在其中选择一方面的内容来写。
2惫顾夹醋鳌
3逼栏耐晟啤
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对比改前和改后的作文,体会修改的好处。
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教师重在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如: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内容是否具体;文中是否用上了积累的好词佳句等。
学习老师的方法,分小组,学生互评互改。
4被ハ嗌投粒体验成功。
小组内赏读,评出优秀篇目。(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饱含感情去读,饱含感情去听)
小组推荐篇目面向全班赏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加习作的信心和兴趣,并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分享别人的成功,在欣赏中学会取长补短。
把优秀篇目汇编成《班级优秀作文选》。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师:你们知道陈景润吗?(教师简要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巨大影响及其重要作用。)师:可你们知道吗,他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教师。他是如何从一个教师成为一名数学家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明星上的一粒微尘》,读懂了课文,你就会明白。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触,请用边读边批注的方式再次阅读短文。(复习本单元用批注学习的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短文交流读后感悟。
可从两方面引导:陈景润不惧权威,求真求实的态度;
华罗庚知错就改,惜才爱才的美德。
4.联系实际说一说这两方面品质的难能可贵,再次体会两位数学家伟大的人格魅力。
七、综合运用,课外延伸
让学生根据本次积累与运用的内容,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自己办一份手抄报。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弊远磷晕颍体会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体会汉字的奇妙。
2倍痢⒈彻叛悦句,理解古言名句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古言名句。
3弊远列⌒话,感受汉字的奇妙。
4惫睦学生参与实践,在广告用语中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弊杂煞⒒酉胂螅给学生插上放飞的翅膀。
6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炼涛摹7岣恢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苯淌κ占一些古言名句写在小黑板上。
2毖生收集整理身边的广告用语。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弊远痢⒒ザ辆渥樱悟悟句中带点词的特点。
2毕胍幌耄捍点的词在各句中不同的意思。
3毖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带点的词语虽然相同却表示各种不同的意思。
4崩斫獯点词的意思后,学生再读句子。
5弊芙幔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
6蓖卣沽废埃耗隳茉偎导父鐾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的句子吗?
7苯淌ο嗷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范句和学生举例的句子,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弊远凉叛悦句,要读得正确、流利。
2毙∽槎粒相互检查,并悟悟各古言名句的大致意思。
3比班交流,从古言名句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4庇米约合不兜姆绞剑背诵古言名句。
5蓖卣沽废埃耗慊怪道哪些古言名句?
6北纫槐龋哪一小组收集的古言名句又多又好。
三、开心一刻
1毖生自由读。
2蹦慊怪道哪些小笑话?说给大家听听。
3苯淌σ膊斡胨敌话的活动,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四、综合性学习
1贝领学生回顾生活中所学所见的广告用语。
2币孕∽槲单位,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了解广告用语,拟定出重点介绍的要点。
3碧致郏河Ω迷跹为自己的东西作宣传?是否能在广告用语中夸大其词?
4比班交流,教师对学生准备情况初步了解,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
5笨展活动:小小广告人。在小组中评选出哪位广告人自然大方、有礼貌,哪位客户听得最认真。
6比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广告人”,大家评议哪位广告人的广告最令你满意,哪位是最佳小客户。
五、习作百花园
1背樯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2毙∽樘致郏拟定习作内容。独立完成习作练习。
3苯淌ρ≡褚涣狡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4毖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5痹谛∽槔镒杂尚郎推范列∽槌稍钡募炎鳎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弊杂汕嵘读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2毙∽樘致劢涣饕赡眩反馈信息。
3背樯读文,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4闭抄最喜欢的句子在采蜜本上,并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
[积累与运用(七)(西师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