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市》教案 11月11日星期四(共含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haifeng2010”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山市》教案 11月11日星期四
《山市》教案 月11日星期四 第二课时 《山市》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青冥( ) 飞甍( ) 高垣( ) 禅院( ) 逾时( ) 连亘( ) 倏忽( ) 窗扉( ) 1、注音míng méng yuán chán yú gèn shū fēi 2、解释文中括号前的黑体字: 奂山山市,邑(县 )八景之一也,然( 但是 )数年恒( 经常 )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 朋友 )饮( 饮酒 )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 青天、天空 ),相顾(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惊疑( 又惊奇又疑惑 ),念近中( 近处 )无此禅院( 寺庙 )。无何( 不久,不一会儿 ),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 飞檐 ),始( 才 )悟( 明白 )为( 是 )山市。未几( 一会儿 ),高垣(高墙 )睥睨( 城墙上成凹凸形的矮墙 ),连亘( 连绵不断 )六七里,居然(竟然 )城郭( 城市 )矣。中(其中 )有楼若( 像 )者,堂( 厅堂 )若者,坊( 街巷,店铺 )若者,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以( 用 )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尘土广大的样子),城市依稀( 隐隐约约 )而已(罢了 )。既而(一会儿 )风定天清,一切乌( 同“无”)有,惟( 只有 )危( 高 )楼一座,直接霄汉( 云霄与天河 )。楼五架,窗扉( 窗户 )皆( 都 )洞开( 大开 );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 指着数 ),楼愈高,则(那么 )明渐少。数至八层,裁( 同“才” )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昏暗得看不分明 ),不可计其( 它的 )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来往匆匆 ),或( 有的人 )凭( 靠着 )或立,不一状( 形态 )。逾时( 过了一会儿 ),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 房子 );倏忽( 突然 )如( 像 )拳如豆,遂( 就 )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 ),与世无别,故( 所以 )又名“鬼市”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A、然数年恒不一见( 然而 ) B、始悟为山市 ( 是 ) 尘气莽莽然 ( …的`样子 ) 可以为师矣( 成为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样 ) 项为之强( 因为 ) C、见宫殿数十所( 几 ) D、又闻有早行者( 的人 )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计算 )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 的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①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②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③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年11月22-26日活动教案
11月22日 星期一 双语(英语) chant: Red ,red, red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有关颜色的单词:red yellow blue green 2. 熟悉一首与颜色相关的英语韵文。 3. 配合韵文进行集体活动。 二 活动准备 教材配套碟片,闪示卡,韵文挂图 三 活动目标 Warm up: 1. 老师播放歌谣(Two little black brids),请幼儿一边唱,一边传递颜色闪示卡。 2. 音乐停止后,拿到卡片的幼儿要站起来,把卡片翻给大家看,大家一起说出“It’s_____” 3. 将韵文挂挂图固定在黑板上。 4. 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颜色。 Presentation: 1. 老师手指句子,慢慢念给幼儿听,碰到关键词的时候,用动作加强说明,让幼儿了解其意义。 2. 老师再念一遍歌词,慢慢引导幼儿加入一起念。 Practice: 1. 播放碟片,请幼儿聆听,熟悉韵文节奏。 2. 老师带领幼儿练习动作,一边做动作,一边念韵文。 再次播放碟片,让幼儿边做动作边念韵文。 11月23日 星期二 健康:玩具找家 一 活动目标 1.能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线中走。 2.行走时,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3.学习按照玩具的种类收放玩具,熟悉体生活的常规。 二 活动准备 1. 做好标记的塑料筐5-6个,幼儿熟悉的玩具若干。 2. 在场地中间画4-5条长3-5米,宽25厘米的小路,小路间有一定的间隔距离。 3. 音乐碟片《蜜蜂做工》 三 活动目标 1. 游戏“迷迷转”。老师带领幼儿念儿歌。幼儿边念儿歌边两臂侧平举在原地旋转,当念到“站”字时,马上停止旋转。 2. 新授游戏“玩具找家”。全班幼儿站成两条平行线,老师站在中间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3. 请几名幼儿尝试游戏。 4. 请部分幼儿示范玩法和游戏全过程。幼儿走过小路收好玩具,行走时,两臂自然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手拿玩具从小路走回来,把玩具放入有相应标记的玩具框中。幼儿分组游戏2-3次。 5. 表扬幼儿是能干的宝宝,并一起检查玩具是否放在规定的框中。 播放《蜜蜂做工》,幼师随乐曲做简单的放松动作。 11月24日 星期三 计算:好看的窗帘 一 活动目标 1. 尝试将两种物品有规律地进行交替排序。 2. 能发现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两种物品排列的规律。 3.能愉快的参与操作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窗帘的快乐。 二 活动准备 1. 幼儿欣赏过商场或家里的窗帘。 2. 有规律交替排列的窗帘图案示范。 3. 幼儿用书第18页《做窗帘啦》及不干胶材料上的树叶贴纸。 三 活动过程 1. 观察窗帘,激发幼儿的兴趣。看窗帘,说窗帘。老师呈现有规律排列的窗帘图案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窗帘上花纹的排列规律。 2. 了解,学习交替排序的方法。请3-4名幼儿尝试粘贴树叶。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其粘贴树叶的方法。 3. 引导幼儿尝试用交替排序的方法装饰窗帘。师幼共同打开幼儿用书第18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完成操作活动“做窗帘啦”。引导幼儿从幼儿用书不干胶上面取下树叶贴纸,用交替排列的方法在窗帘上粘贴树叶。幼儿制作,老师观察指导。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展示幼儿用书第18页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11月25日 星期四 美术:有趣的饼干 一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尝试匹配等方法,对模具产生的印记感兴趣。 2. 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饼干,并能用模具印制出花纹。 3. 在互相讨论中了解模具的使用方法。 二 活动准备 各种花纹的饼干图片,有花纹的油泥饼干范例1个,油泥,泥工板,模具若干 三 活动过程 1. 老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花纹的饼干图片。老师出示范例,让幼儿欣赏。 2. 老师引导幼儿讨论饼干花纹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认识模具。幼儿探索制作,老师指导。师幼共同讨论:饼干是怎么做出来的?油泥要放在什么地方压成饼干?怎样在饼干上印出一个清楚的.花纹?用模具的什么地方?该如何拿模具?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重点是饼干的制作方法与模具的使用方法。 3. 老师布置任务,幼儿进行操作。鼓励幼儿使用不同的模具制作出各种不同花纹的饼干。 师幼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集体评议。 11月26日 星期五 语言:挤呀挤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观察并表达不同的动物“挤一挤”的内容,丰富相应的象声词。 2. 迁移游戏的情境和语言阅读图书,感知,理解故事的内容。 3. 喜欢在集体环境中与同伴一起活动。 二 活动准备 1. 娃娃家的小床,小被子,小老鼠,小鸭,小鸡,小猫,小狗等软体玩具若干。 2. 幼儿用书人手1册。 故事碟片。 三 活动过程 1. 集体玩娃娃家游戏“挤一挤”,丰富“挤一挤”的生活经验。教室扮演妈妈,向幼儿介绍自己家的娃娃,请幼儿给它们取名字。教室点着动物的名字,请幼儿将动物宝宝一一放在床上。 2. 集体阅读幼儿用书《挤一挤》。教师边逐幅指图讲述边请幼儿说说谁来了,并学学他们的叫声。教室让幼儿点数并自由讲述。教师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述内容,帮助幼儿讲出“挤一挤的快乐”。 3. 教师用翻页阅读并让幼儿参与讲述的方法,引领幼儿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教师让幼儿参与讲述,帮助幼儿学习表达每幅图中不同动物“挤一挤”的内容。集体完整的欣赏故事碟片。 师幼玩游戏“挤一挤”。请幼儿每人拿一个玩具。大家互相交换玩具进行游戏。11月1日―11月5日教案
11月1日 上午:肚子里的战斗 目标:1、养成勤盥洗的习惯 2、喜欢听故事,理解其大意,愿意复述故事的一部分 下午:树枝、树叶真有趣 目标:再走、跑、跳、投等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11月2日 上午:观察银杏树叶 目标:1、关注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对它们感兴趣,有好奇心,喜欢探索 2、积极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事物,进行自发的探索活动 下午:大象伯伯的礼物 目标:喜欢喝开水,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 11月3日 上午:铃儿丁零零 目标:初步了解乐器的名称,用声音模仿“乐器”的声音,并能比较合拍地唱出乐器的声音 下午:快乐的小树叶 目标:练习用油画棒涂色 11月4日 上午:粘贴小鸡 目标:1、学习用两个圆粘贴小鸡 2、养成良好的美工常规 下午:手绢加工厂 目标:运用简单的.图形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有意识地表现熟悉的事物。 11月5日 上午:小熊请客 目标:感知体验“1”和“许多”以及它们的关系 下午:北京欢迎你 目标:1、通过操作、摆弄,体验物体的对应关系 2、用对应的方法体验物体数量的多与少 3、会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初步感知、理解5个以内物体的数量11月10日公开课教案
观察物体(二) 对 称 钟慧(11月10日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准备: 教材中四种对称图形;教学课件;准备实际操作工具剪刀,材料彩纸等;磁铁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活动)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个节目,好吗? (好!) 播放:千手观音图 师:小朋友们,照片上正在表演的这个节目美不美啊? 生:美! 师:是啊,太美了!这是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金奖的一个节目,名字叫做《千手观音》,你觉得这个节目美在什么地方啊? 生:………(可能说不到点子上)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美的地方,但这里面还有一种美,你们可能还没注意到,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如果你认真学好了这节课,你就能马上知道了! 上课口令 二、新授 师:今天,老师还带了几个图形,想请你们一起老认一认,但是,我只让你看一半,你还能马上猜出来什么吗? 生:能 出示①:蝴蝶 出示②:蜻蜓 说完后, 展开, 一一贴在黑板上 师: 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 出示③:树叶 出示④:脸谱 师:小朋友们个个都是”火眼睛睛”,你们为什么只看到图形的一半,就知道是什么了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两半是一模一样的.(或其他类似答案,虽概括不全面,说清楚意思就可) 多请几人回答:3――4人 师:什么地方是一模一样的,你能具体说一说吗?比如这只蝴蝶。 生:他们是对称的。师:你说的对称是什么意思啊?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左右两边的形状一样 左右两边的颜色一样 左右两边的花纹一样 师:说的真好! 师:像这样的`,左边和右边不管是形状、颜色、花纹全都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它是“对称”的。 出示课题:对称 师:像这样的图形,如果它是左右两边对称的,我们就把他们叫做“对称图形”。 【标题:添上两个字“图形” 】 【课题”对称”读三遍;课题”对称图形”读三遍】 师:生活中,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图形都是对称的。老师找出了一些,想不想一起看看啊? 生:想 【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师:看了这么多对称的物体和图案,你们觉得他们美不美啊? 生:美! 师:这种美就是“对称美”。 现在你知道了《千手观音》这个节目表演的为什么这么好看了吗? 生:因为它有对称美。 师:是啊。为了表现“对称美“,左右两边的动作要做的完全一模一样,真是太不容易了! 师:现在为止,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称;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美”,你能用你灵活的小眼睛,发现我们身边的对称美、找出对称的图形或物体来吗? 生:能。(衣服、裤子、桌子。。。。。) 【说说看,能展示的小展示一下】 师:哇,我们身边有太多对称的图形和物体了。其实,我们能干的小手也能做出美丽的对称图形来。想试试吗? 拿出带来的剪刀和彩纸,自己动手剪一个漂亮的对称图形来,好吗? 【学生动手操作】2张彩纸,剪两个图形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展示好了贴在黑板上】挑6人,有创意、漂亮的 告诉大家你剪的是什么对称图形啊?【爱心】 你是怎么剪的? 【对折一下剪的】 为什么这样对折一下剪呢? 【对折后两边就能剪的一模一样了】 【师总结】小朋友们的方法太好了!像这样,如果把纸对折一下再剪,即使是随便剪两下,也能剪出漂亮的对称图形来。(教师边说,边动手剪) 师:仔细观察一下黑板上的这些漂亮的对称图形,虽然他们的形状不相同,但是他们却都有一处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折痕把图形分成了可以完全“重合“的两边,我们沿着折痕画一条直线【边画线;强调“虚线”】 ,这条线就叫做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线下板书“对称轴”】。 师:你也想试一试吗?请在你剪出的对称图形上画出它的对称轴。【叫一个学生到黑板上画 师:下面请你把书翻到68页 我们来把书上的做一做的练习消灭掉吧 齐声读一读要求。 【学生先在书上做,画出对称轴】 指明回答:哪几个图是对称的 师:不仅这些图形中有对称轴 其实我们平时非常熟悉的形状中也有对称轴,它们是。。。。。(边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生: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你先从抽屉里找出长方形(找好了请举起手来看看),折一折,长方形的对称轴。 生拿出来折(有可能只折出一条) 请折好的学生上来说一说只说了一种的,再请别人来补充 【师总结:长方形一共有2条对称轴】 师:请快速收好长方形,找出抽屉里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的对称轴。 生拿出来折 师:谁折好了?说一说你找到几条? 生:1条(2条、3条、。。。。。4条)【逐步补充】 【师总结:正方形一共有4条对称轴】 师:请快速收好正方形,找出抽屉里的圆形,大家来折一折,看看圆形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拿出来折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 生:1条(2条、3条、。。。。。)【越来越多】 发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总结:圆的对称轴数也数不清,有无数条】 教师全课总结:今天的收获11月15日-19日活动教案
11月15日 星期一 语言(双语) Talk: It’s_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颜色的主题,探索生活中的色彩 2 熟练描述颜色的句型:“It’s_” 3 学会四种颜色的英语:red, yellow, blue, green 二、活动准备 闪示卡 蜡笔盒 VCD 三、活动过程 Warm-up: 1 老师拿出蜡笔盒,请幼儿猜里面的蜡笔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幼儿说对了,就拿出来,并用英文说明蜡笔的颜色。 2 老师一次拿出蜡笔,幼儿也拿出同色蜡笔。 Vocabulary Practice: 1 老师拿出课本闪示卡,一边念,一边指着教室里有该色的物件。 2 带幼儿念一遍闪示卡。 3 老师说单词,请幼儿仔细听,然后指出该色的物件。 4 再带幼儿念一遍闪示卡,将卡片拿在手中,逐一翻给幼儿看,引导他们看到卡片说出英语。 Sentence Practice 1 老师将“It’s_”的句型写在黑板上。 2 将闪示卡逐一放在黑板横线处,带领幼儿练习句型。 3 待幼儿熟悉句型之后,老师每次在横线上注意放一张闪示卡,问“What color is it?”请幼儿依照该张卡片,用“It’s_”的句型回答。 11月16日 星期二 健康:安安全全滑滑梯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正确的滑滑梯的.重要性,知道在游戏中保护自己。 2 在玩滑梯时能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友好的游戏。 二、活动准备 1 事先与大班幼儿联系,让他们配合做好弟弟妹妹的示范工作。 2 幼儿用书:《安安全全滑滑梯》 三、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了解滑滑梯的正确玩法。 组织幼儿在户外观察大班哥哥姐姐滑滑梯,向幼儿介绍滑梯的玩法。 教师:哥哥姐姐在玩什么?他们是怎么玩的?(小手扶好滑梯两侧的扶手,一个跟好一个在从台阶上滑梯,坐好后再往下滑。人多时要排好队,不要拥挤) 2 引导幼儿了解用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的重要性。 观察幼儿用书《安安全全滑滑梯》中小动物的行为,并判断对错。 教师讲述故事《小熊受伤了》。 教师:故事里的小熊是怎样玩滑梯的?它做的对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讨论:怎样玩滑梯才安全? 3 幼儿自由玩滑梯,教师提醒幼儿按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11月17日 星期三 科学:踩影子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每个人都有影子,影子会跟随自己的动作而变化,丰富有关影子的经验。 2 在游戏中观察并学习表达自己的发现。 3 愿意参加探索游戏活动,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 二、活动准备 1 选择有充足阳光的时间,能清楚的看待影子的场地。 2 幼儿用书《影子连线》 三、活动过程 1 玩“找影子”的游戏,导入活动。 教师:“我有个好朋友,我到哪,它到哪,紧紧跟在我身边”请你猜一猜它是谁? 2 教师:老师的影子在哪里? 教师:你们有影子吗?你们的影子在哪里? 教师:让你的影子在你的前面或后面、旁边。 教师:说一说“我的影子在前面或后面、旁边” 2 观察和发现影子的变化特点。 教师:找个朋友站在一起,比一比、看一看你们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你的影子会变吗? 教师:我们来给影子排队,数数你们的影子有多少? 3 玩“踩影子”的游戏。 教师:请你们来踩老师的影子。 教师:老师要来踩你们的影子了。 教师:怎样使自己的影子不被同伴踩到呢? 4 玩“藏影子”游戏,感受物体影子的大小。 教师:把你们的影子藏起来。可以怎么藏,藏在哪里呢? 教师:你们把影子藏在了哪里?为什么见不到自己的影子了? 5 完成幼儿用书《影子连线》的内容。 11月18日 星期四 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成人的带领下学习分角色表演。2 2 借助挂图和幼儿用书,尝试用身体各部分做灯台,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老鼠滚下来” 3 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游戏中“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逃回家的快乐情绪 二、活动准备 1 座位坐成半圆形。 2 猫的头饰一个 3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老鼠上灯台》 三、活动过程 1 幼儿听故事,理解歌词内容。 幼儿边看教学挂图,边倾听教师讲故事。 教师:小老师爬到哪里偷油吃?谁来了?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 2 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初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幼儿听教师完整范唱,引导幼儿回忆歌词。 教师再次范唱,引导幼儿感知歌曲节奏。 教师:小老鼠又想上灯台偷油吃了,这次它又是怎么下来的呢?我们在来听一听,请你们一边听一边和老师拍手。 3 幼儿学习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 教师:我们可以把身体的什么部位当灯台?小老鼠是怎么到灯台上的? 教师:猫来了,小老鼠是怎么滚下来的?滚下来会怎么做? 教师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完整的表演。 教师边演唱歌曲边跟着教师完整的做动作表演。 5 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教师围绕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小老鼠怎么知道猫来了?猫在什么时候会发出叫声?猫来了,小老鼠怎么做才不会被猫吃掉? 教师扮演猫,幼儿扮演小老鼠,根据幼儿讨论游戏的规则进行练习。 11月19日 星期五 社会:我会打招呼 一、活动目标 1 懂得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 2 愿意与人主动打招呼,能大胆地说“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我会打招呼》 2 兔子胸饰2个、杨胸饰1个,大公鸡胸饰1个。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大胆打招呼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这是谁?在干什么? 教师:一天早上,太阳出来了,笑眯眯地看着小兔,小兔使劲的揉了揉眼睛,醒来了?它看见了谁?会说些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打招呼:妈妈,早上好。 教师出示第二、三幅图:小兔吃完早餐,兔妈妈牵着小兔来到了什么地方?看见谁?说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练习说:羊医生,早上好。公鸡老师,早上好。 教师出示第四幅图:兔妈妈要上班了,小兔高兴吗?它会和妈妈说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说:妈妈再见。 教师小结:这只小兔真有礼貌,会主动与人打招呼。你们会打招呼吗? 2 师幼共同扮演角色,进一步练习打招呼的语句。 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请个别幼儿扮演羊医生和公鸡老师,带上胸饰表演故事。 3 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与成人、同伴打招呼。 教师:你还会和谁打招呼?怎么打招呼?快来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会和许多人打招呼。希望你们每天在家和在幼儿园里都能做个会主动打招呼的好宝宝。月1日-5日活动教案
11月1日 星期一 语言(双语) Play: Touch Your _____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集体活动复习身体各部位 2 听懂“Touch Your _____”的英语口令 二、活动准备 VCD 闪示卡 三、活动过程 Warm-up 播放歌曲Head and Shoulders, 幼儿跟唱 老师拿出闪示卡,带领幼儿复习单词 老师说出身体某一部位,幼儿跟着老师说单词并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 Sentence Practice 1 老师将“Touch Your _____”的句型写在黑板上。 2 将nose的闪示卡放在句型的空格里,带幼儿念“Touch Your nose”。 3 老师摸着自己的鼻子,强调摸这个动作,并说“Touch”。然后说“Touch Your nose”,并引导幼儿摸自己的鼻子。 4 重复步骤3,换成其他身体部位。 5 等到幼儿熟悉后,可以将6个身体部位的单词交替随即使用,并增快速度,增加活动的趣味。 11月2日 星期二 健康:听话的小勺 一、活动目标 1 学习正确使用勺子 2 愿意自己用勺吃饭 3 乐意参加游戏,能坚持游戏 二、活动准备 1 小兔子玩具若干 2 勺子人手一把,米少许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具,讲故事《兔宝宝吃饭》。 教师:故事里兔宝宝为什么自己不吃饭,你们会自己吃饭吗?你们会等爸爸妈妈喂饭吗?谁愿意来帮助兔宝宝,教他学习怎样拿勺吃饭? 教师小结:我们在家,在幼儿园都应该自己用勺吃饭,不要大人喂。 2 幼儿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讨论怎样用勺吃饭。 教师:小朋友在家、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是怎样拿勺的? 幼儿学习正确的拿勺方法。 教师:我们一起来教一教兔宝宝用勺吃饭吧! 3 游戏“为兔宝宝吃饭” 教师介绍玩法:幼儿把“米饭”送到兔子玩具的嘴边,说“兔宝宝,我教你吃饭,以后不要妈妈喂饭了”。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11月3日 星期三 科学:小树叶找妈妈 一、活动目标 1 感知了解秋天里树叶的变化,知道有的树叶会发黄飘落。 2 根据树叶的外形特征寻找相应的大树。 3 体验用树叶做游戏带来的乐趣,体验大树妈妈与小树叶的亲情。 二、活动准备 到有树叶凋零的公园里,或在幼儿园树叶凋零的地方活动 三、活动过程 1 自由检树叶导入活动 教师:啊!秋天到了,地上树叶真多呀! 教师:小树叶怎么都在地上呀?我们怎么办呢? 教师:我们把这些小树叶捡起来送给大树“妈妈”吧。 2 “小树叶找妈妈” 教师:看一看你捡到了那些小树叶?他们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小树叶离开了“妈妈”,让我们带它去找“妈妈”吧。它们的“妈妈”是谁呢?在哪呢? 教师:请你们把小树叶放在大树“妈妈的脚下”先找梧桐树叶送回家。 幼儿依次把树叶分别放在大树边,并用语言表达。 3 请幼儿在园里观察秋天的落叶。 教师:哪种树妈妈脚下的小树叶最多 11月4日 星期四 音乐:秋天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歌曲《秋天》的旋律,理解歌词。 2 在观察落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同伴的启发,尝试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姿态。 3 在游戏中,体验与老师同伴扮演角色进行互动带来的乐趣。 二 活动准备 1 事先观察过清洁工用的扫帚、箩筐等清洁工具,并了解清扫和装运落叶的工作过程。 2 干净的扫帚1把、清洁工服饰1套,1片大的梧桐树叶。 3 幼儿用书《秋天》 4 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梧桐树叶,并投影放大幼儿用书《秋天》画面,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创编树叶飞舞的不同姿态。 2 教师演唱歌曲《秋天》,引导幼儿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树叶飘零的动作,参与表演。 教师随音乐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与歌词。 教师再次随音乐磁带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同时,尝试用创编树叶的飘落的动作与表演。 3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玩“扫落叶”。 教师以清洁工出现,引起幼儿兴趣。师幼共同讨论明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11月5日 星期五 社会:水果大家尝 一、活动目标 1 初步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 2 在品尝活动中学习分享的方法。 3 体验与同伴分享食物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每人带一种自己喜欢吃的水果并切好装盘,餐盘人手一个,叉子或勺子、图书、各类插塑、积木若干。 2 活动前请幼儿将手洗净。 3 幼儿靠活动室墙边坐好,教师将桌子摆在幼儿前面的空地上,将幼儿带来的水果放在个各自小组的桌子上。 三、活动过程 1 集体品尝自己带来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师:今天我们开“水果品尝会”,请小朋友们说说,你带了一种什么好吃的水果? 教师:请小朋友走到桌子边,端好自己的盘子,品尝自己的水果,边品尝边说一说水果的味道。 3 分享水果,学习分享的方法,体验分享的乐趣。 教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吃了两种水果,你是怎么做的?快告诉大家。 教师:怎样才能品尝到不同的水果呢? 师幼共同讨论,教师总结。 幼儿再次品尝水果,体验分享的乐趣。 3 迁移经验,再次体验分享的乐趣。 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图书和玩具。《化石吟》教案11月17日
《化石吟》教案 年11月17日星期三 南平三中佘冬妹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它诉说善良……它讲述美好”石头真的会向我们讲述美好的传说吗?让我们怀着好奇共同来研读科学抒情诗歌《化石吟》。) 2、问什么是化石? 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二、学生齐朗诵 1、正音正字: qí huàn yuán 括 hái 括 uǒ cán cōn lón yōu yǎ tàn fú 奇 幻 远 古 骸 骨 裹 藏 葱 茏 幽 雅 叹 服 zào wù zhǔ hǎi kū shí làn rì zhuǎn xīn yí 造 物 主 海 枯 石 烂 日 转 星 移 三、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整体感知 思考以下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 (3)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引起读者去想象远古世界和倾听神奇故事的兴趣 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 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四、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赏析诗歌语言。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e、从诗歌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五、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圈点批注,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五、教师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学诗的形式,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奇异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秀水蓝天、花红草绿。 六、作业:(1)课后学会朗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课训作业。月8日-12日活动教案
11月8日 星期一 语言(双语) Sing : Two little black birds 一、 活动目标 1.熟悉一首传统歌谣Two little black birds. 2.配合英语歌谣进行手指活动. 3学会两个新的颜色单词black, bird 二、 活动准备 VCD,挂图Two little black birds 三、 活动过程 Warm-up: T:Good morning,kids. S: Good morning,teacher. T:How are you today? S:Fine,thank. Presentation: T:Today some friends come here.Look,who is it? T:bird bird(教授英语单词) T:one bird,two birds.(分别出示小鸟与幼儿一起数数) T:Two birds,what color?(什么颜色) T:black,black T&S:Two little black birds. T:What are they doing? T:Sitting on the wall. T:Two little black birds sitting one the wall. (根据图示,带领幼儿读句子) T:one named peter, one named paul. T:它们的名字都叫什么呢? T:请看一看,接下来它们会做些什么? T:Fly away Peter Fly away Paul. T: Come back PeterCome back Paul .(教师动作表现) T&S:教师带领幼儿利用图示读歌词。 Practice: T:Let’s say it with gesture。 T&S:用手指语言表演歌词动作。 Consolidation: T:Now, Let’s listen to the radio.(播放磁带,学习歌谣) 请个别幼儿表演 11月9日 星期三 健康:快乐的小鸟 一、活动目标 1 能从离地面15-30厘米的高处往下跳。 2 学会摆臂跳起,落地轻。 3 能遵守规则和同伴一起游戏。 二、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一张椅子和15厘米高的平衡凳。 2 学过儿歌《小鸟醒来了》和律动《小鸟飞》。 3 音乐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 师幼一起模仿小鸟,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教师:今天,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做小鸟妈妈,小朋友们做小鸟。 教师交代玩法,师幼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2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从上往下跳。 教师:小鸟已经长大了,要学会飞了。这些椅子和平衡凳是各种小树,我们先一起飞上小树,还要能从小树上飞下来。你们先试试看。 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正确的跳法,两腿弯曲手臂摆动,起跳向前,落地时两腿要稍弯曲。 幼儿练习,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勇敢的跳下,并巡回指导幼儿的动作。 3 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有一只狐狸喜欢吃小鸟,可是他不会爬树,小鸟看到狐狸该怎么办? 教师引导幼儿明白:只要身边有小树,我们就飞到小树上躲躲狐狸,等狐狸走后我们再轻轻跳下找食吃。 幼儿游戏4-5次,教师提醒幼儿轻轻跳下。 小结游戏:表扬能遵守规则进行游戏的幼儿,让幼儿体会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4 集体听音乐做律动《小鸟飞》进行放松整理。 11月10日 星期三 计算:小小送货员 一、活动目标 1 能说出物品的名称和用途,会将不同的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 初步学习按活动规则拿取和摆放物品。 3 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 小超市场景 2 小塑料篓子若干,内有吃的、玩的、穿的标记 三、活动过程 1 说说物品用途。 认物品:教师出示吃的、穿的、用的物品各一个 教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介绍自己拿取的物品。 教师:这里有很多的物品,请你们每人拿一件物品,边拿边说出它的名字。 教师:你拿的东西有什么用处? 2 给超市送货,对物品进行分类。 教师:今天我们都是超市送货员,这些物品应该放到哪里呢? 教师:看看每个柜台应该放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谁来试试呢? 请个别幼儿示范送货,并鼓励幼儿一边送货一边说:这是什么,应该放在吃的(用的、穿的)柜台里面。 送货员送货,师幼一起检查。 教师:看看送货员都送对了吗?这么多货为什么放在一起? 引导幼儿说出他们都是吃的,所以放在一起。 3 开车送货。 教师:刚才我们当送货员,会把用途一样的货物放在一个柜台里,送的货又对又快,真能干。现在我们再当小司机开汽车运货去吧! 11月11日 星期四 美术:香喷喷的大米饭 一、活动目标 1 尝试将纸屑均匀的洒在涂有糨糊的地方。 2 学习自己收拾桌面,将多余的纸屑放入操作盘。 3 能够大胆操作,体会手工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 画好碗状图形的有色粉画纸人手一张。 2 白色蜡笔,糨糊,碎纸屑若干。 3 小动物若干,白米饭一碗。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动物幼儿园开学了,今天又来了几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哪几位新朋友?有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出示白米饭:噢,有这么多的新朋友上幼儿园!可是到了吃饭的时候幼儿园里只准备了一晚饭,怎么办呢?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想到了很多的好办法,有的小朋友还想做一碗白米饭送给它们,你们想不想呢? 2 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并讲述活动要求,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白米饭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白米饭在碗里堆的高高的,一粒一粒的。 教师出示和画好的小碗: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大米饭装进碗里不掉下来呢? 先按照幼儿想出的办法进行尝试,然后引出新方法。 教师教师活动要求:用白色蜡笔画出满满的'大米饭的外轮廓线,然后再轮廓线内涂上糨糊,把纸屑均匀的洒在糨糊上,要每个地方都撒到。 3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与别人不同的米饭的轮廓。 教师:尽量不要把材料弄到地上和自己的身上。做好大米饭后,将桌上的纸屑放在操作盘中。 4 在自由参观、游戏中结束活动。 作品展览,幼儿相互参观,比一比谁的大米饭做的最好。 11月12日 星期五 语言: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一、活动目标 1 能认真观察图片,讲述图片的内容。 2 学说“早餐,如果你……,那么――”的句式 3 能集中注意力倾听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发言。 二、活动准备 1 教学挂图《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2 事先按活动要求将教学挂图做部分遮挡。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 让幼儿先看挂图左半边内容。 教师:画面上有些什么? 教师:谁喜欢吃鱼?谁喜欢吃骨头?谁喜欢吃花生?谁喜欢吃胡萝卜?…… 2 指导幼儿学说“早餐,如果你……,那么――”的句式。 教师:早餐,如果你喜欢吃鱼,那么――可能你就是……猜一猜是谁? 教师打开遮挡住的右边图片的第二行,露出猫的图片。 幼儿:早餐,如果你喜欢吃鱼,那么――你可能是一直猫。 以相似的方式进行接下来狗、老鼠、兔子的学习。 集体看画面,完整讲述四幅图片的内容,练习说“早餐,如果你……,那么――”的句式。 3 迁移经验,学些仿编。 教师将遮挡的画面全部打开,露出小猴、羊、牛、马、大象、宝宝的图片。 教师:谁会看着图片,像我们刚刚说的说一句话? 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情况进行指导,若发现幼儿讲述有困难,可给幼儿适当的提示。 4 集体玩接说游戏,逐步掌握“早餐,如果你……,那么――”的句式 教师:我们玩一个接说的游戏,我先说,我说完以后你们接着说。我说“早餐,如果你喜欢吃鱼”,你们接着说…… 幼儿一起玩,两两结伴玩。11月3日 公开课教案
《位置与方向》教案 课题:《位置与方向》 执教人:** 执教班级:二年级 执教地点:二楼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3 页《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 本节学习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平面方位,即从立体空间方位过渡到认识平面图形方位,知道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的;会辨认简单的平面地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再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甚至在生活中早已经接触到有关方向的知识,能利用儿歌描述或看太阳等实物辨别出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性。由于二年级四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我就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导入新课,让学生先试一试用语言描述,(要借助周围代表建筑,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从而引出对平面方位的学习,再巩固对平面方位的认识。练习时重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完成大量的习题,保障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用东西南北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从立体空间方位过渡到认识平面图形方位,结合现实生活,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从立体空间方位过渡到认识平面图形方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哪位同学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有关方向的儿歌呢? 生: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齐读一遍。 2、试着找一找教室里的东西南北。 本环节目标:巩固旧知,为课堂上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谈话激疑,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出示大屏幕。观察图画: 师:这是一个学校。学校里都有什么建筑? 生:大门、教学楼、操场、图书馆、体育馆。 师:我们站在操场,该怎么辨别方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位置与方向》。 本环节目标:用学生熟悉的校园,观察后质疑。这样导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 (二)教学东南西北 1、让学生先尝试说一说东西南北,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再根据儿歌里的内容讲解总结。 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西面。 大门在校园的南面,教学楼在校园的北面。 齐读一遍。 2、用课件解释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齐读一遍: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三)把实际图转化为示意图。并解释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齐读一遍: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本环节目标: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角色,马上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孩子们轻松地用已有空间方位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四)智慧岛 (课堂练习): 1、请问到少年宫怎么走? 2、如果我要去体育场可以怎么走? 3、摄影室在科技室的( )面,在泥塑室的( )面。从绘画室向( )走,到泥塑室;再向( )走,到摄影室;从摄影室向( )走,到科技室。 4、花园街的西面有( )、( )、和( )。 体育馆在北京路的( )面,小吃店在超市的( )面。 说一说小川去学校,可以怎么走? 请画出小林去音像店所走的路线。 5、右图是我国的五座名山,合称“五岳”。它们分别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 )岳衡山、( )岳华山,( )岳恒山。 6、乌龟和蚂蚁一起去蜗牛家做客,画出它们最近行走的路线。 从蜗牛家做完客回到家,乌龟一共走了多少厘米? 7、从游乐园回家,奇奇先向南走,再向东走;雯雯先向北,再向西走到家;请你标出他们各自的家。 8、邮局在学校的( )面,超市在学校的( )面, 书店在学校的( )面,公园在学校的( )面。 9、我们的家乡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本环节目标:此环节是方位由空间到平面的过渡,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让孩子们不断地在头脑中将实际路线与平面图形交织思考,有利于形成对平面方位的认识。同时,此环节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解决,这是因为孩子的认知水平不同,小组合作,可以有效的互补互助,孩子们发挥群体智慧,积极参与,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我的收获 同学们,你们学习了这节课以后有什么收获? 1、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四、游戏练习(机动): 1、转一转2、指一指3、说一说4、走一走 本环节目标:这是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也是由平面到空间的一个转换,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新知,又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五、课后作业 1、找一找我们校园里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 2、找一找你家周围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 3、阅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板书设计 : 位置与方向 北 ↑ 西← →东 ↓ 南★ 《山市》教案
★ 山市教案
★ 山市翻译
★ 山市 翻译
★ 《山市》 3
★ 山市全文翻译
★ 《山市》阅读答案
★ 山市翻译和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