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外汉语老师板书与教案设计参考(共含14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一口肥美大肘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对外汉语老师板书与教案设计参考
对外汉语老师 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板书的设计:第一,内容。明确哪些必须板书,哪些可以板书,哪些不必板书。比如,听写生词。如果叫同学到黑板上听写,必须在备课的时候决定哪些要听写,哪些不听写,不可能把所有的生词都听写一遍。第二,位置。要考虑什么内容写在什么位置。一般把黑板分为左、中、右3个功能区,左边的部分用来展示语言点,一般上课之前就板书出来。中间的部分是听写的生词和处理课文时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这两部分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设计好,右边的部分是备用的,预留出来用来板书教学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不在课文中的难字、难词和复杂的句子以及最后布置作业。第三,板书呈现的时间。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自己的教学方法,决定什么内容在什么时间板书出来。比如,语法点,有时要上课之前就写好,这样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有时一边处理课文一边呈现,让学生从语篇的角度理解语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板书设计并不是仅仅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这么简单,而是要考虑板书和学生的互动,黑板上各个功能区的联系和互动。板书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展开而展现出它的层次性。比如,一开始就要把本课的题目写在黑板正上方,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起到组织课堂的作用。同时,老师讲解和题目有关的内容,这样起到一个导入新课的作用。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课下的预习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多老师喜欢一边学习课文,一边把重点的对文章表述具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式结构按照文章的顺序板书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学习这些语言点,二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这些词的提示下进行复述。刚开始的时候,提示的词和句式比较复杂,也比较多,随着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加深和表达能力的增强,老师可以逐渐地、有选择地擦掉一些内容,最后只留下非常有限的几个提示词,让学生把整个课文复述一遍,这样下来,学生就几乎能把课文背诵下来了。 最后,板书设计还要考虑美观好看。老师首先要做到字体工整,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写楷书,不要写行书。 重视板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琢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往往在教学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岳阳楼记》教案一
教学目的:
一、积累词语。
二、理解句意。
三、了解“对偶”的特点及作用。
四、理解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特点。
五、学习我国古代进步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思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指导自读)
一、导入新课。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历代都作为散文名篇收入各种选本,它究竟有哪些独到之处使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呢?这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必须认真思考的。
关于岳阳楼和作者,请先看本文的题注。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文学方面也相当有成就。下面是《宋史》里关于范仲淹的简略介绍(节引,字句略有改动),对我们理解《岳阳楼记》的思想内容很有帮助,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挂在小黑板):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凉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其乐也。既仕(做官),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主革除弊政,被谗受贬,庆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指定语文学习好的学生读讲。)
思考:1.范仲淹少年时为什么发愤苦读?2.范仲淹论政事奋不顾身,力主改革,勤政爱民,他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二、指导自学。
1.读懂文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见“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
2.思考:(1)范仲淹写本文的缘由是什么?当时他和他的朋友滕子京的处境如何?(2)找出本文中写景的句子,想一想它们所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文章中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3)本文的中心句(文眼)在哪里?
三、课外作业。
1.把小黑板上关于范仲淹的资料抄在练习本上。
2.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教读第1—4段)
一、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根据上一课布置的思考题提问。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在答得完整,目的只在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有的放矢地教学。)
二、研习新课。
教读第1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越明年—课本注解为“到了第二年”(即庆历五年),而据《岳州府志》载《宗谅求记书》,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在庆历六年,所以这句中的“越”还是按它的本来意义作“过”讲为妥,“越明年”就是“过了第二年”,即进入了第三年讲(庆历六年)。
谪——封建社会官吏的降职或远调,也指把有罪的人遣戍远方,如“发闾左適(同“谪”)戍渔阳九百人”。
属——同“嘱”,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点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2.思考与讨论。
首句中“谪”字点明了滕泳┑笔钡拇场k悔匾院笮那椴缓茫急感藓迷姥袈ズ蟆捌纠覆烩 薄?勺髡咂谖恼碌囊豢肪偷愠稣飧觥摆亍弊郑獠皇谴嫘拇ネ蠢吓笥崖穑渴粤嫡恼碌囊馑枷胍幌耄髡哒庋词欠癖鹩猩钜猓?
引导要点:从这个“谪”字看,滕子京正是一位如下文所说的“迁客骚人”,作者一开头就点明滕的处境,其实暗暗包含对老朋友的劝勉:你虽然身处逆境,但希望不要像一般的迁客骚人那样为个人的遭遇而悲叹,应该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这样写也暗寓与老朋友同处逆境、自勉勉人之意。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是很深的。《岳阳楼记》所以传诵千古,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是泛泛的记事写景之作,百是一篇有所寄托,立意高远的好文章。
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夫——本文中几个“夫”都念(观夫、若夫、嗟夫)前两个“夫”有指示作用,相当于“那”;“嗟夫”,感叹声,亦作“嗟乎”。
然则——顺接连词。注意不要跟转折连词“然而”搞混。“然则”在这句中有承上连下的作用:(既然)洞庭湖是这样(气象万千),它北通巫峡,南到潇湘,降职外调的官吏和忧然失志的诗人大多会合在这里,那么他们看到这景色后产生的感情,能不因景色的变化而不同吗?《教学参考书》把这句中的“然则”译为“然而”,不符合上下句间因果相承的关系,值得商榷。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得无异乎——“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但本句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诘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2.思考与讨论。
(1)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2)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教读第3、4段,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句子。
“则有……者矣”是一长定语句。“者”指代“览物之情”。以第3段末句为例,从“去国怀乡”到“感极而悲”都是“者”的定语。第4段末句的结构相同。这两句可分别译为“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忧虑谗言,惧怕讥讽,满眼凄凉,感伤到极点而悲痛的心情了。”“……就会产生一种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誉和屈辱一齐忘记,端着酒杯面对和风,充满了喜悦的心情了。”
景——形声字,“日”形“京”声。“景”的本是“日光”。
锦鳞——鳞,指鱼,是借代(部分代整体),加上“锦”字的修饰,令人想见碧波清浅之中日光下彻、彩鳞闪烁的美丽景象。
浮光跃金——这句写月夜有风时湖面上的景色。“浮”和“跃”两个动词分别作名词“光”和“金”的定语,构成两个偏正短语。把湖面上“浮动的月光”比喻成“跃动着的碎金”,造成了一种动态美。
静影沉璧——这句写月夜无风时湖面上的景色。语法结构、修辞方法跟上句相同,不过它写的是静态美:静静的月影宛如沉在水底的白璧。跟上句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把——动词,持,握。“把”作介词是后起的用法(把门关上),或用在比较接近口语的诗词中(欲把西湖比西子)。
其喜洋洋——洋洋,众多或盛大貌,这里形容喜的样子。朗读时“喜”字后要稍顿一下。这句可译为:那喜悦真是达到了极点。
2.思考与讨论。
(1)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写愁苦之景则悲情毕现,写欢乐之景是喜气洋洋。写景取得这样的效果,“奥秘”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细读这两段写景的部分,说说作者为表现“悲”“喜”两种不同的感,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引导要点:作者选择的景物都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以第3段为例:雨是“霪雨”,风是“阴风”,浪是“浊浪”,时间是“薄暮”,所闻是“虎啸”和“猿啼”,无不是带有愁苦的色彩,再加以“霏霏”“怒号”“排空”“冥冥”等词语的渲染,一幅天昏地暗、浪黑风高、恐怖凄惨的画面就呈现在读者的面前了。有些景物本来没有特殊的感情色彩,如“日星”“山岳”“商旅”“樯”“楫”等,但配以“隐耀”“潜行”“不行”“倾”“摧”等词语,就带上了浓重的愁苦色彩。
(第4段的特点与第3段相同,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体会。)
(2)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引导要点:这两个抒情句是文章思路发展的中心环节:前句迁客骚人登楼而悲,后句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喜,联系上文看,是为了落实“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联系下文看,是以迁客骚人随物而变的心情,衬托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从而引发出“先忧后乐”一段正论。如果把两个抒情句删去,文章思路中断,也破坏了文章的内在联系。
三 布置作业。
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第三课时
(教读第5段,总结)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教读第5段。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1.要重点理解的词句。
“先天下……乎”——这是一个略带测度语气的肯定句。
注意:“其”在这里是代词,不是表示推测的副词。这一句是作者代古仁人回答。“然则何时而乐耶?”用“……乎”这样测度的语气,显得委婉而得体。
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是学习的难点所在,教读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可层层启发,设问:
(1)本文前四段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概况,记了登楼所见的不同的“景”以及由景而生的不同的“情”。作为一篇“记”,写了这些也够了,但作者的本意却不在写景抒情,而在于由此引出一番振聋发聩的讨论来。本段以“嗟夫”提起下文,笔锋突转,提出了一个“古仁人之心”来,并且指出“古仁人之心”与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从这里开始看作者是怎样逐步深入地阐发他的思想的。请想一想: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提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化而发生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这样看来,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是忧“民”,便是忧“君”——怕皇帝做出害民的事情来;他们“进亦忧,退亦忧”,可见他们的“忧”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们是为民生疾苦而忧心忡忡。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呢?
在天下人感到快乐后古仁人才会快乐。可见他们的或忧或乐完全是随天下人的或忧或乐而转移的。这就是作者所认为的“古仁人之心”。
(4)这种“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联系第一课时介绍的有关作者的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
提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常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可见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从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爱民的行为看,确实不是徒托空言。他借滕子京嘱写《岳阳楼记》的机会,提出这种理想化的人物来,正是为了“假托古人,自写怀抱”,表明自己本来就不为个人的进退、荣辱而悲喜,虽遭贬谪,但忧国忧民之心决不改变,同时也包含着对滕子京的勉慰。最后一句自明志向,以问句的形式表达,自励励人,委婉含蓄。
三、朗读全文。要求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领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以及具有音乐感的语言特色。
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岳阳楼记》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2.体会古人那种旷达的胸襟,学习他们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记》遂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美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及解题。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三、朗读、感受。
1.读准字音:
谪守( ) 朝晖夕阴( ) 迁客骚人( )霪雨霏霏( )
潜形( ) 薄雾冥冥( ) 岸芷汀兰( ) 心旷神怡( )
皓月( ) 宠辱偕忘( ) 樯倾楫摧( )阴风怒号( )
2.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体味:作者叙的是重修岳阳楼的缘起及作记的原由,描写的是洞庭湖的胜景及晴景、雨景,抒发的是观景的悲喜感情,议论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四、指名学生朗读、翻译第1段。
五、研读课文。
1.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却还能做到“政通人和”,他哪些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
2.写岳阳楼远眺之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
作者先从空间写了浩瀚的湖面,再从时间上写湖上变化万千的壮丽之景。
3.所述登楼者是什么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去国怀乡”的迁客,多愁善感的“骚人”很多均流连于此地。这种人容易触景生情,自然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之感,一个“异”字,为下文打下伏笔。
4.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
5.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六、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七、学生自我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八、作业
1.对照注解阅读课文的其余段落,口译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词2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字词。
2.检查第一、二段重点字词及翻译。
二、研读第3-5段。
1.学生自学3-5小节,讨论交流。
2.根据提示,巩固3-5小节字词。
排空: 隐耀:
去国: 长烟:
把酒: 不以物喜:
物喜: 庙堂:
3.根据提示,讨论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课文3-5小节的理解。
(1)3、4小节写景有何不同?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这两段描写了洞庭湖景色阴晴的变化以及迁客骚人登楼时不同的心情,与上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相照应。
(2)两种不同的景象使得前来“览物”的“迁客骚人”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第3、4段除了选择景物和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连前后两个抒情句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4)第5小节中作者认为应当有什么样的悲喜观?
三、悟读课文,总结全文。
1.应当如何看待作者的见解?
2.根据前面的分析,课文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四、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然后教师发问: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
(一)翻译下列句子,指出画线部分的句式特点:(括号内为答案,译句略)
1.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借助“之”使定语后置)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判断句的一种格式)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省略句,省主语“古仁人”)
(二)翻译从“春和景明”到“此乐何极”。
看了“《岳阳楼记》板书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岳阳楼记教案设计
2.《黄鹤楼记》阎伯理教学设计
3.醉翁亭记的教案设计
4.高一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5.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6.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指导
对外汉语-教师教案设计技巧
对于已经踏上对外汉语教师岗位或即将踏上的人们来说,教案设计可以为课堂增色不少,一些培训机构也会有教案设计的指导,例如儒森等,这里就列举一下教案设计的基本技巧: 一. 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 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 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 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 重点词语讲练: (4) 语法点讲练: 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 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对外汉语教案―汉语老师
课程介绍教学目标:教案设计要符合教案的标准格式,语法讲解详细易懂,语法连接有逻辑,课堂活动设计生 动活泼,有目的性和趣味性;教案的目的'性要明确,教学和练习相结合,教学内容要实际 有用,丰富多彩,教学安排要合理。 教学重点:1 教案的基本格式 2 课堂活动设计 3 课堂试讲 教学难点:1 如何复习并自然导入新课 2 知识点的串联 3 课堂活动设计 4 课堂气氛的调动 教学工具:图片,教案范本,PPT,小道具 教学大纲: 一:教案的基本格式和范本展示 二:复习和导入 三:语法点的讲解和串联 四:课堂活动设计 五:课堂气氛的调动 六:试讲的注意事项和案例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这封推荐信,在此我要推荐我的学生XX。
经历四年大学生活的锻炼,XX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在校求学期间,积极要求上进,刻苦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专业知识,面对机遇与挑战,在四年高等教育的磨砺后,他充满信心的寻求展示风采的舞台。
XX是XX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在这四年里,他深知知识就是力量,所以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敢懈怠,要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除了专业课外,他还参加了英语高级口语培训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为加强和完善自身能力,他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磨练自己。
在生活中,XX同学的优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超越自我,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他天生亲和力很强,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在校期间结交很多良师益友。
“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将谨记这一校训,在今年的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中,他刻苦钻研教材,反复思考各种教学方法,以灵活的方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在实习期间,他出色地完成了由学生向老师角色转换的第一步。
久闻贵校师资力量雄厚,桃李满天下,他非常地渴望能成为贵校的一员,这将是他一生的荣誉,虽然他是一个即将毕业的教学新手,但我相信,有你们的栽培和熏陶,他也会和你们一样,做得比别人更好。他将用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的能力,证明您无悔的选择!
本人愿意推荐XX同学到贵单位工作,同时,我也相信他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建议贵单位给予任用的机会!
推荐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尊敬的xx:您好!
我是xxx,是xx同学的对外汉语老师,xx同学是我最欣赏的学生。她最吸引我的是她的学习天赋与上进心,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学习成绩卓著,日常表现与考试成绩同样突出。更为难得的是她从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依旧刻苦地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力争成为整个团队中的最佳。体现了她对自己和爱她的人负责的态度,这是我很看着她的原因。
中国有句俗话:“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她持之以恒地付出,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的组织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独立研究能力都非常优秀。特别是对英语,她具有天生的天赋与逐渐培养起的热情,而我知道,她的对外汉语成绩非常高,并在我校举办的各项竞赛中都有不俗表现。能在贵公司工作,是她的目标,为此她早已经作好了十足的准备。
录取他将是您的正确选择!请相信,给她一个机会,结果远远比我所说的好。
此致
敬礼
推荐人:
年月日
《骆驼祥子》优质公开课教案设计及板书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2、培养初步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黄包车的幻灯片)看到黄包车,我一下子想到的是老舍的《骆驼祥子》,黄包车是那个年代主要的交通工具,老百姓都叫它洋车,祥子为了有一辆自己的洋车,没命的拉车,攒钱,可他偏偏命苦,攒到最后也没能买上一辆真正属于自己的车。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旧中国的北京城,从西直门乘上祥子的黄包车,一路来体味人力车夫祥子挣钱的辛苦和坎坷的人生历程。本学期同学们已经阅读过《骆驼祥子》这部精彩的作品,并且也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因此,对这部作品大家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急于拿出来和全班同学分享,现在我们就“‘名著’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二、回顾阅读课指导要求
㈠回顾小说的三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核心内容;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
㈡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⒈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⒉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⒊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
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要、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三、时代背景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作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四、作者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后因不堪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
五、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旧时代的北京,数以万计的人力车夫挣扎在死亡线上,祥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祥子,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着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于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为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着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着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着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为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为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
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为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
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为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为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不久,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着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着,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着她上吊的绳套。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于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六、精彩片段赏析
1、片段一: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片段一:细节描写非常形象、传神。作者通过心理、动作等描写把祥子理想实现后的兴奋、喜悦、喜极而泣的状态描摹的淋漓尽致。祥子的理想就是不再拉别人的车,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当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他当然兴奋不已。从他的语言、动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当时的心情。这就是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
2、片段二: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在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他把棉衣卷巴卷巴全卖了。他要吃口好的,喝口好的,不必存着冬衣,更根本不预备着再看见冬天;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管什么冬天不冬天呢!不幸,到了冬天,自己还活着,那就再说吧。原先,他一思索,便想到一辈子的事;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 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卖了棉衣,他觉得非常的痛快,拿着现钱作什么不好呢,何必留着等那个一阵风便噎死人的冬天呢?
慢慢的.,不但是衣服,什么他也想卖,凡是暂时不用的东西都马上出手。他喜欢看自己的东西变成钱,被自己花了;自己花用了,就落不到别人手中,这最保险。把东西卖掉,到用的时候再去买;假若没钱买呢,就干脆不用。脸不洗,牙不刷,原来都没大关系,不但省钱,而且省事。体面给谁看呢?穿着破衣,而把烙饼卷酱肉吃在肚中,这是真的!肚子里有好东西,就是死了也有些油水,不至于像个饿死的老鼠。
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有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连喝醉了他都不出声,他会坐在僻静的地方去哭。几乎每次喝醉他必到小福子吊死的树林里去落泪;哭完,他就在白房子里住下。酒醒过来,钱净了手,身上中了病。他并不后悔;假若他也有后悔的时候,他是后悔当初他干吗那么要强,那么谨慎,那么老实。该后悔的全过去了,现在没有了可悔的事。
片段二:是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和人生的大苦大悲后,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由人变成鬼的真实写照。
七、问题研讨
⒈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造成祥子的悲剧的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⑴从主观上来说:个人奋斗的理想。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也没有认识到个人奋斗根本不是劳动者人民摆脱穷困的求生之路。祥子的悲剧在于他的长期“执迷不悟”。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接踵而来的打击使祥子滋生了自暴自弃。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他曾经对虎妞干预他的生活目的的企图有所抵制却最终受制于她,最后在虎妞身亡而小福子又自尽以后,他的理性彻底泯灭。他的道德之柱彻底崩溃,终于自我放纵,跌入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⑵从客观上来说: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祥子想买自己的一辆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然而这一正当的愿望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祥子历尽艰辛,三起三落。他不可能以一己力量与这个黑暗社会抗衡,而这个社会却把他从“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还有虎妞的诱骗。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截然不同,存在着尖锐的冲突。他们的婚姻是没有爱的“强扭的瓜”。这是一个资产者的丑女引诱与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⒉分析祥子的形象
祥子的形象:老舍的《骆驼祥子》的祥子是城市地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这是通过主人公“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的:祥子初到北平,怀抱着寻求新的生路的希望,开始了他的个人奋斗史。他年轻力壮,善良正直,乐于帮助与他同命运的穷人。他坚韧顽强的咬着牙,用孤苦的挣扎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祥子连遭厄运,主要可以分为事业上的买车与个人生活上的娶妻两方面。命运的安排却是他追求不可得,躲避的被强加。所有这些,都表明祥子在命运的作弄面前不甘失败,竭力挣扎和抗争的生活姿态。当虎妞病亡、祥子为葬妻而不得不再一次卖掉车子,此生已不复再有希望买车,又得知自己的意中人小福子也已不在人世时,终于不堪这最后的沉重一击。长久以来潜藏在他人性下的野性、兽性恶性发作,他吃喝嫖赌,如行尸走肉。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性格,吞噬了这个一度有着强大生存能力的个人奋斗者。
⒊分析形象的意义
祥子的悲剧在于他以血泪控诉旧社会对劳动者的无情压榨和摧残。小说真正地描写了祥子的要求、挣扎沦落的过程,从而真实的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祥子的又一典型意义是: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个人奋斗顺利的时候,表现为要强上进;遇到挫折,会自私自利。
《骆驼祥子》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八、延伸思考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九、本节课小结
其实,《骆驼祥子》在大陆和台湾都有被禁的经历,而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在这一本堪称世纪杰作的小说被列为禁书的年代不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年代。纵观历史,文化繁荣的时代必定是一个可以自由阅读、自由辩论的时代,百家争鸣,魏晋风骨,盛唐气象,五四新文化运动,无不如此。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在大家可以自由阅读《骆驼祥子》,也可以率性鉴赏《骆驼祥子》的时代,必将是一个产生大师的时代,必将是一个文化趋向繁荣的时代。
附:板书设计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耐人寻味的精彩片段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双语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汉语学习在全球的升温,对外汉语教学成为我国汉语教学的'一大热点.作为培养专业师资的对外汉语课堂,实施双语教学模式,不仅为形势所需,而且也有良好的可行性.
作 者:郑庆君 ZHENG Qing-jun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州,510420 刊 名: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CITY UNIVERSIT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双语 双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1
第三课 电话用语 Talking on the phone 一、句子 1. 喂,玛丽 在 吗? Wéi, mǎlì zài ma? nHello. Is Mary there? 2. 玛丽不 在。 Mǎlì bú zài。 nMary is out. 3. 请 你 告诉玛丽, 明天 的太极拳 课 改到下 星期三 下午。 Qǐng ,nǐ/ gàosù mǎlì, míngtiān de tàijíquán kè/ ,gǎidào, xià xīngqīsān xiàwǔ。 nPlease tell Mary, the Tai Chi class tomorrow is rescheduled to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4. 好, 等 她 回来 以后, 我 一定 告诉她。 Hǎo, děng tā huílái yǐhòu , wǒ yídìng gàosù tā。 nOk, I’ll tell her when she is back. 5. 是 国际交流处吗? Shì guójì jiāolíu ,chù ma? nIs it 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6. 我 找 王 老师。 Wǒ zhǎo Wáng Lǎoshī。 nI am looking for Teacher Wang. 7.在, 请 等 一下。 Zài, qǐng děng yíxià。 nShe/He is here. Please hold on. 8.我 想 换 一下我的课。 Wǒ xiǎng huàn ,yíxià wǒ de kè。 n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ange for my class arrangement. 9.我就 是。 Wǒ jìu shì。 nI am just the one you are looking for. 10. 你 打错了。 Nǐ dǎ cuò le。 nYou dialed the wrong number. 二、 会话 第一段: DIALOGUEI: A:喂, 玛丽 在 吗? Wéi,Mǎlìzàima? Hello. Is Mary there? B:玛丽不在,她出去了。请 问, 您 是 谁? Mǎlì bú zài, tāchūqù le.Qǐng wèn, nínshì shéi? Mary is not here, she is out. Who’s this, please? A:我是 她的` 同学 小林。她 什么 时候 回来? Wǒ shìtādetóng xué Xiǎolín.Tā shénmeshíhòuhuílái? This is her classmate Xiǎolín. When will she be back? B:我不 清楚。 Wǒ bù qīngchu。 I am not sure. A:请你 告诉 玛丽, 明天 的太极拳 课 改到 下 星期三 下午了。 Qǐng ,nǐ/ gàosù mǎlì,míngtiān de tàijíquán kè/,gǎidào, xià xīngqīsānxiàwǔ le。 Please tell Mary, the Tai Chi class tomorrow is rescheduled to next Wednesday afternoon. B:好, 等她回来 以后,我 一定 告诉她。 Hǎo, děng tā huíláiyǐhòu, wǒ yídìnggàosù tā。 Ok, I’ll tell her when she is back. 小林,你 的 电话 号码 是 多少? Xiǎolín, nǐ de diànhuàhàomǎ shì duōshao ? Xiaolin, what’s your phone number? A:我的手机 号码是 1 3 7666373 78。 Wǒ de shǒujī hàomǎ shì yāo sān qī liù liù liù sān qī sān qī bā。 My cell phone number is 13766637378. B:是 不 是 1 376 663737 8? Shìbushì yāo sān qī liù liù liù sān qī sān qī bā? Is it13766637378? A:对。 Duì。 That’s right. B:我会 告诉玛丽你来过 电话。 Wǒ huìgàosù mǎlìnǐ lái guòdiànhuà。 I will tell Mary you’ve called. A:谢谢! Xièxiè! Thank you! B:不 客 气,再见。 Bú kè qì, zàijiàn. You are welcome. Bye! A:再见。 Zàijiàn. Bye.对外汉语教案设计实例-打电话用语2
第二段: DIALOGUEII: A:是 国际 交流 处吗? Shì guójì jiāoliú ,chù ma? Is it the International Office? B:是, 您 找 谁 ? Shì, nǐn zhǎo shéi? Yes, it is. Who are you looking for? A:我 找 王 老师。 Wǒ zhǎo Wánglǎoshī。 I am looking for Teacher Wang. B:我 就是。 Wǒ jiù shì. I am just the one you are looking for. A:王 老 师, 我是 英文 学院 的John。 Wánglǎoshī,wǒ shìyīngwén xuéyuàn de John。 Teacher Wang, this is John from the English Faculty. 我 想 换 一下 我 的课。 Wǒ xiǎng huànyíxiàwǒ dekè。 I would like to have a change for my class arrangement. B:你 打算 怎么换? Nǐ dǎsuàn zěnme huàn? What’s your plan for the change? A:我 打算 把 星期 五的 课 换到 星期 三。 Wǒ dǎsuànbǎxīngqīwǔ de kè/ huàndàoxīngqīsān。 I am going to change the class on Friday to Wednesday . B:星期 三 上午 可以吗? Xīngqīsān shàngwǔ kěyǐ ma? Is Wednesday Morning OK? A:没问题。谢谢 您! Méiwènti。Xièxie nǐn! No problem. Thank you! B: 不 用谢。John, 这个 星期六 我们去 韶关 旅行, 你去 不去? Búyòng xiè。John,zhègexīngqīliù/ wǒmen qù Sháoguān lǚxíng. Nǐ qù buqù? You are welcome. John, we are going to have a trip to Shaoguan this Saturday. Would you like to come? A:太好 了, 我 一定 去。 Tài hǎo le,wǒ yídìng qù。 Great ! I am in. 听 说 韶关 有 一个特别 有名 的' 寺庙。 Tīngshuō/ Sháoguānyǒuyígètèbiéyǒumíngdesìmiào。 It is said that there is a very famous temple in Shaoguan. B:是 啊,那是 南 华寺。 Shì a. .Nà shì Nánhuá sì。 That’s right. It’s Nanhua Temple. 唐代 有名 的 和尚 慧能 法师到 现在 还在那里 呢。 Tángdàiyǒumíngdehéshàng/Huìnéng fǎshī/ dàoxiànzài háizài nàlǐ ne。 The famous monk in Tang Dynasty, Master Huineng,is still there. A:太神奇 了! 我 一定 去 看看。 Tài shénqí le! Wǒ yídìngqùkànkàn。 That’s wonderful!I am surely going to have a look. B:星期六 上午8点 我们 在 大门口 上车。 Xīngqīliù shàngwǔ bā diǎn/ wǒmen zàidàménkǒu shàngchē。 We will take the bus at the main gate of the campus at 8 o’clock on Saturday morning. A:好。 星期六 见! Hǎo。 Xīngqīliù jiàn! OK. See you Saturday! B:再见。 Zàijiàn Bye! 三、 生词 1.出去 chūqù (动词) ―― step out, go out (v.) 2.请问 qǐngwèn(短语) ―― excuse me, may I ask (phrase) 3.同学 tóngxué(名词) ―― classmate, fellow student (n.) 4.时候 shíhòu (名词) ―― period; time; moment (n.) 5.回 huí(动词) ,―― return, go back (v.) 6.来 lái (动词) ,―― come (v.) 7.清楚 qīngchu (形容词) ―― clear ; know clearly (adj.) 8.太极拳 tàijíquán ,(名词) ―― Tai Chi (n.) 9.课 kè(名词) ―― class, lesson ( n.) 10. 改 gǎi(动词) ,―― correct, change (v.) 11. 到 dào ,,(动词) ,―― reach, arrive; up to (v.) 12. 星期 xīngqī ,(名词) ,―― week (n.) 13. 以后 yǐhòu(名词) , ,―― afterwards, later (n.) 14. 一定 yídìng (形容词/副词),―― sure, certain; -ly (adj./ adv.) 15. 告诉 gàosù(动词) ―― tell ( v.) 16. 电话 diànhuà (名词) ―― telephone (n.) 17. 手机 shǒujī(名词) , ―― cell phone (n.) 18. 号码 hàomǎ (名词) ,―― number (n.) 19. 过 guò,,(助词) ―― pass, over (past indicator) 20. 国际 guójì, (形容词) , ―― international (adj.) 21. 交流 jiāoliú ,(动词/名词) ,―― communicate, exchange(v./n.) 22. 处 chù(名词) , ,,―― department, office (n.) 22. 找 zhǎo,(动词) , ,,―― look for (v.) 24. 英文 yīngwén ,(名词) ―― English (n.) 25. 学院 xuéyuàn(名词) ―― school, faculty, college (n.) 26. 换 huàn (动词) ―― change, exchange (v.) 27. 打算 dǎsuàn(动词) ―― intend, plan (v.) 28. 怎么 zěnme,(副词) ―― how, how come (adv.) 29. 旅行 lǚxíng(动/名词) ,―― travel; journey, trip (v./ n.) 30. 特别 tèbié,(形容词/副词) ―― special, particular; -ly (adj./adv.) 31. 有名 yǒumíng,(形容词) ―― famous (adj.) 32. 寺庙 sìmiào,(名词) ,―― temple (n.) 33. 和尚 héshàng,(名词) ―― monk (n.) 34. 法师 fǎshī ,(名词) ―― Master (n.) 35. 神奇 shénqí ,,(形容词) ―― magical, wonderful (adj.) 36. *玛丽 Mǎlì (proper noun) 37. *小林 Xiǎolín ,(proper noun) 38. *韶关 Sháoguān (proper noun) 39. *慧能法师 Huìnéng fǎshī (proper noun) 四、 &nb【摘要】:本文讨论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在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方面应具备的素质。
【作者】: 邯郸学院10级对外汉语(2)班刘辰;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老师 个人素质
汉语热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中,但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要具备什么素质?对外汉语培训部门在面试对外汉语教师时,又有哪些衡量的标准?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我个人认为需具备以下几点:
一、汉语能力
这是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只明白“汉语怎么说?”、“汉字怎么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明白“汉语为什么这么说?”、“汉字为什么这么写?”
单就现在而言,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你认识多少汉字?你写不写错别字?你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的水平怎样?
很多同学认为本专业“只重汉语,而忽略对外教学”,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其实对外汉语专业最重要的就是“汉语能力”,并不是所有会说汉语的人都能够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并不是所有会说汉语的人都
真正了解汉语。将我们的母语直觉提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个基本宗旨。具体的应包括以下几点:
1.普通话水平过关
所谓普通话水平过关,是按国家汉语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的要求,对外汉语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该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也就是不带方言味的普通话。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若是连普通话都讲得不够标准,那他如何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呢?毕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使用口语的机会是相当多。
2.具备专业的汉语语言学知识
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之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汉语知识。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具体地说,有了语音方面的知识教师就能很好地掌握语音教学的关键,发现学生语音上的错误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词汇教学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对词汇方面的知识有比较全面地认识。至于语法,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若是不了解目的语的语法规则很可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汉语语法知识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汉语习惯等方式一语带过,要用相应的语言学知识进行讲解。
3.掌握必要的中国文化知识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广博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本文所说的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如中国的历史、政治、哲学、地理、饮食、民俗、礼仪文化等。毕竟也有不少人是受中国文化的吸引来中国
学习汉语,那么对外汉语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二、外语能力
就目前而言,国际对外汉语教学通用的是“汉语为主,外语为辅” 的基本教学语言模式。外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自然不言而 喻。但切记不能本末倒置,毕竟汉语才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本体。需要 说明的是,外语学习要少而精,学生应抓住在外国语大学学习的优势, 选上一门外语,学精、学深,全面提升自己的外语口语表达和书面表 达能力。
良好的表达能力不仅仅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 其他各行各的人也需要,但是对外汉语教师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而 已。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圈的学生,不仅语言不同, 很多习惯、风俗也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那么在沟通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求趣味性,良好的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是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大家要面对的是来自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人群,这就势必会直接面临“文化真痛”的问题。 要学会克服“汉民族中心主义”、“中国文化优越论”的干扰,学会尊重 对方的价值观念、信仰体系以及“地方性知识”,这些同时关系到对外 汉语教学的最终效果。
四、其他素质
具备了以上的素质,教师有足够的资格站到对外汉语教学的讲台上,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还需要具备其他素质。
首先认真的`态度在哪里都是不可缺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大部分是成年人,要得到他们的认同并不是简单的事;而且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地方,各有特色,可能会造成众口难调的局面,但是只要教师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同样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开展起教学工作自然会轻松许多。
其次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汉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差别也是蛮大的,所以教师在教授汉语时要耐心讲解,务必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此外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解决。教师要学会耐心地倾听学生的问题,耐心地讲解知识。教师的耐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的鼓舞。
总之,我个人认为当一个教师站在讲台上时,那一方地,便是他的舞台。高大也好,娇小也罢,但是一个老师的气质,是必须的,这也是老师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衣着得体,自然微笑,不做作,不高傲,便会拉近你与学生的距离。
其次,教师也要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或亲切,或激情,或轻松,切忌古板,照搬书本。无论是哪一种风格,只要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那便是成功的。
想要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一堂课,如何上的生动有趣,让学生沉浸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起着相当大的左右。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做对外汉语教师,这也是对外
汉语教师与其他类型教师的不同之处。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师不能单纯的采用教语文的方法来教课。如何切入一个枯燥的知识点,并能够将看似死板的语法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宽泛的知识面。同时,教师应当做足充分的准备,熟悉教学内容并做好详细的备课,这样才能够有条理的开展教学,并且在遇到学习者提出较为难的问题时不至于手忙脚乱。
汉语教学并不局限于语言教学,它同时包含了文化教学,因此,对外汉语教学要求对外汉语教师除了要掌握语言学方面的知识外,还要具备广博的中国文化方面的知识。毕竟也有不少人是受中国文化的吸引来中国学习汉语,那么对外汉语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文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意识到学生母语文化背景与汉语文化背景存在着差异,要有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对外汉语教师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去担任的岗位,因此,拥有
必要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而对于我们对外汉语专业在校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日常课堂和生活中培养各方面知识和技巧,为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奠定基石。
从事对外汉语老师的心得
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几种语言之一,要想把汉语学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要想把汉语较好,跟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经验,在这里希望与大家分享。
1.赞美学生的努力
在语言学习中,老师对学生的称赞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一。然而,老师们必须技巧性地给予称赞。老师要基于学生的努力给予赞美而不是学生的能力。因为在语言学习中,天资是其次,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称赞一个学生聪明,他可能会因此而骄傲,导致不努力学习;相反如果你称赞一个学生学习很用功,有进步,会增加他的自信心,也会让他有成就感并积极努力学习。
2.避免负面评价
学生在学习语言上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老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给予恰当的宽容。有些学生学汉语的时候,常常会忘记一些已学过的词,又或者是重犯一些简单的错误,如果这时候老师说“这么简单的字你应该要会”或者“你学这个学了很多遍”,这样不但没对学生没有帮助,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很挫败。老师更不能对学生说“你很懒”或者“你怎么这么笨”之类的负面评价,对学生来说,学习语言重要的不是经历多少的失败,而是取得多大的进步。
3.反馈,反馈,反馈
老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记得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老师告诉我我常犯的一个错误,我觉得老师这样做对我很有帮助,可是如果老师能够早点儿告诉我更好,那我就可以更快地改掉这些错误,也可以更快地知道正确的说法。学生在学习新的语言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自己所犯的错误,所以老师能及时的给予学生反馈是很重要的。
4.随机提问
老师们要怎样才能知道他的学生听懂了?老师要怎么发现其实学生不明白课堂内容?老师要怎么才能让学生通过复习记住课堂内容?老师要怎么才能让学生专心上课?其实很简单,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机提问。一般的老师都会以名单点名让学生回答问题,另外,老师也可以把学生的名字写在卡片上,发问之前先洗牌,由学生随机抽出一张或几张卡片,让被抽到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每位同学都会觉得自己有可能被抽到,为了避免回答不出问题,他们会比较专心上课。这种抽卡片的方式透过学生的参与能让教学气氛更好一些。除此之外,如果老师在课堂上长时间传授新知识给学生,学生会吃不消,因此经过随机提问也可以检测学生的进度,调整教学节奏。
5.慢慢教
曾经有一个教加拿大华裔汉语的中文老师,当时有一个学生所认识的词大概有150个左右,而她每堂课都不断地教很多生词,那个学生当时因为工作很忙复习的时间很少,结果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心里觉得很沮丧。所以,老师应该在确定所有的学生都跟上进度以后再继续教新的内容,一味地灌输新知识给学生不但达不到目的,还有可能会弄巧反拙。除此之外,复习学习过的内容也很重要。
6.随堂考
学生往往会在期末考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那该怎么办?随堂考可以避免这样的状况发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频繁地在课堂上进行随堂考,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知识理解上哪里有问题,可以让学生及时更正,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复习的机会,更加可以帮助那些不爱做作业的学生。通过随堂考可以减低学生面对考试的恐惧,这样他们在面对期末考的时候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应付。有的教师还透过随堂考来使学生准时上课,但其实随堂考的最终目的还是老师给予学生的反馈,告诉他们运用得正确和错误的地方,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汉语,用我的六字箴言来讲就是“不反馈学不会”。
7.综合性测试
记得有一个老师曾在考试前说过:“你可以准备你选择的课或者让我随便选择一课作考试范围,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放松评分标准。”但是结果大部分的学生还是选择自己选一课复习当做考试范围,因为这样他们可以选择内容较少的课来做复习。但是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必须要知道所学的所有学习内容,这种局部测试对学生并没有多大帮助,相反地,综合测试才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训练学生掌握每个学习过的内容。
8.用讲故事作课间休息
学汉语不应该只是为了考好成绩,所以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而应该是为了交际。教师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多和学生沟通,用汉语讲故事给他们听,内容可以与课文内容有关或者是一些关于中国习俗文化的事物,甚至是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和事情,训练他们的听力和沟通技巧,这样做还也可以舒缓课堂紧张气氛。
9.欢迎课下问题
有的老师一进教室就立刻开始教课,休息时间离开教室到别的地方,下课后马上离开教室,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总坐在教室前面,缺乏与学生接触、沟通的机会,让学生没有和老师私底下沟通的机会。毕竟有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不好意思发问,又或者是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有问题,希望下课后私下和老师讨论,但是老师这样的举动反而让他们不敢发问,使到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答,很可能会让学生一直重犯那些错误。学生喜欢老师和他们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学习。
10.说清楚
老师应该在布置作业或者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说清楚要学生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最好是让学生重复一遍你的要求,确保他们听懂了。
以上是我教学以来总结的经验,希望对各位对外汉语老师有所帮助,让汉语课堂在海外开展地更顺利,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企业木门营销管理心得分享银行实习心得感受安全驾驶心得
语文课文秋天的雨教案设计板书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张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
3、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从而使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同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
3、谁愿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
4、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朗读课文,师范读。同学们你们评价一下老师读的怎么样?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的这么好吗?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晨读课上老师经常大声地读课文,一篇课文老师不知道读过多少遍,而且老师在读书时边读边想课文中的画面,好像看电影一般,你们要不信,请按老师的方法读,聪明的你们绝对比老师强。
5、生自由练读。
6、现在我们在同位之间互读课文,比一比谁最强。
7、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后说)
8、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希望同学们用心感悟。
三、写字指导
1、现在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课文读流利了,课文中的生字也认识了,那对于它们的字形你们有没有信心记牢,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不过请你们再了解一下。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写它们。
3、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4、教师强调:同学们本课要求写的生字有12个,如“扇”是多音字,还可以读成shān。“枚”的右边是反文,不是“文”,“柿”的右边是“市”,“菠萝”是上下结构。
5、同学们现在我们比一比谁能把这几个生字写漂亮,生练习,教师巡视。
6、展评优秀作业。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
2、秋天的雨景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老师适时鼓励、点评。)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雨的课文,教师板书课题。
3、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感悟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同学们这课你们都预习了吗?那好,老师考考你们,现在老师写一个比较难写的生字,看你们认识吗?教师板书:爽,谁愿意告诉老师这个字念什么?指名读,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真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我们其余同学都应该向你学习;现在老师再写一个生字“扇”,谁来告诉大家?它还有其余的读音吗?对这是一个多音字,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时一定要做一个细心的会学习的孩子。
2、生字我们已经了解了,那课文你们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向老师展示一下?为了发挥你最好的朗读水平,老师希望你们再练一练可以吗?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读的词、句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老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妙的读书声,谁愿意展示自己?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谁愿意读读这段?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这段多读几遍。
2、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3、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你能通过你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
4、秋天的大门被打开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先看到的是什么?请默读第二自然段。
2、指名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比赛朗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朗读。
4、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请把它背下来。
(三)品读想象第三自然段。
1、谁能说说你从第三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2、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3、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4、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三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
(四)品悟、想象第四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2、多人次指名学生朗读后,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3、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生谈。
4、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秋天的雨告诉大家, 。小喜鹊 ,小松鼠 ,小青蛙 ,松柏 ,杨柳树叶 ,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稳重哪里最合适。
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欢乐,让我们尽情地赞美秋雨吧!(配乐朗读读直至背诵。)
五、扩展练习
同学们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五彩斑斓,你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笔把秋天的美景画出来。请利用课下的时间画画,并写上几句你对秋天的美赞叹的话。
六、板书设计
11、秋天的雨
颜料
神奇 香味 丰收的和欢乐的歌
声音
★ 我的老师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