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LLCoolJ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共含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LLCoolJ”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

篇1: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

设计意图:

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餐具,大班幼儿每天都使用筷子,也喜欢玩筷子。筷子的材质、图案、色彩不一,因此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活动中,我将筷子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在游戏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本领。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在材质、图案、颜色等方面的多样性。

2、运用归类统计的方法进行筷子操作游戏,形成初步的等量转换的概念。

3、幼儿通过拼搭造型体验自主挑战、合作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归类统计的方法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理解等量转换并正确记录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各种材质的筷子,游戏材料:玻璃球、正方形玩具积木、长条形积木、数字贴花。

2、音乐磁带,录音。

3、幼儿统计表及教师用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放录音,引出游戏。

(1)幼儿相互交流,向大家自己的筷子朋友。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讲述自己的筷子朋友的特征,了解筷子的各种形状、图案、颜色及材质。

(2)游戏:筷子变变变。幼儿通过相互合作,拼搭小桥、房子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使情感教育贯穿其中。

(3)游戏:筷子大比拼。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商量一下,谁负责用筷子把玩具夹到盘子里运回来,谁负责留在原地作记录,夹不同的玩具得到的星星也是不一样多的,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商量好,挑一双你们认为最合适的'筷子参加比赛。

教师适时参与到游戏中,鼓励幼儿尝试改变工具、角色任务等再次游戏。师生共同按照等量转换的规则,检查各组所获星星的数量,分别在他们的记录表上贴出相应数量的星星标志。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体验不同材质的筷子夹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将数学中的归类、统计、记录、等量转换的知识点转换为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习得本领。

(3)师生共跳《筷子舞》。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而充满美感。

三、结束部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通过相互合作,自主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形成了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多领域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乐于参与,活动效果好。

篇2:筷子王国(大班综合)

设计意图:

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餐具,大班幼儿每天都使用筷子,也喜欢玩筷子。筷子的材质、图案、色彩不一,因此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在活动中,我将筷子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和工具,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在游戏的情境中轻松地掌握本领。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在材质、图案、颜色等方面的多样性。

2、运用归类统计的方法进行筷子操作游戏,形成初步的等量转换的概念。

3、幼儿通过拼搭造型体验自主挑战、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难点:

学习归类统计的方法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理解等量转换并正确记录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

1、各种材质的筷子,游戏材料:玻璃球、正方形玩具积木、长条形积木、数字贴花。

2、音乐磁带,录音。

3、幼儿统计表及教师用表。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  放录音,引出游戏。

(1)  幼儿相互交流,向大家自己的筷子朋友。

设计意图:让幼儿通过讲述自己的筷子朋友的特征,了解筷子的各种形状、图案、颜色及材质。

(2)  游戏:筷子变变变。幼儿通过相互合作,拼搭小桥、房子等。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 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且使情感教育贯穿其中。

(3)游戏:筷子大比拼。规则: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商量一下,谁负责用筷子把玩具夹到盘子里运回来,谁负责留在原地作记录,夹不同的玩具得到的星星也是不一样多的,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掂一掂,商量好,挑一双你们认为最合适的筷子参加比赛。

教师适时参与到游戏中,鼓励幼儿尝试改变工具、角色任务等再次游戏。师生共同按照等量转换的规则,检查各组所获星星的数量,分别在他们的记录表上贴出相应数量的星星标志。

设计意图: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体验不同材质的筷子夹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将数学中的归类、统计、记录、等量转换的知识点转换为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的习得本领。

(3)  师生共跳《筷子舞》。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使整个活动气氛热烈而充满美感。

三、  结束部分,幼儿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幼儿通过相互合作,自主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形成了社会、科学、数学、艺术等多领域内容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乐于参与,活动效果好。

篇3:筷子王国作文

筷子王国作文

那天,我穿越到了筷子王国,筷子王国里有人类世界的大楼,平房、教学楼、大树、小草等等。

筷子王国里有:爱美的筷子,爱臭的.筷子,爱耍帅的筷子,爱N瑟的筷子,爱跑步的筷子等。

爱臭美的筷子对爱耍帅的筷子说:“你看看我,多么美丽,漂亮啊,你看看你,那么另类,难看。”爱耍帅的筷子对爱臭美的筷子说:“你看看我,我是多么帅气,英俊,潇洒,再看看你自己,你是多么丑陋。”

我走过去对它们说:“你们两个不要骄傲,不要自鸣得意,不然会得到应有的后果。”

说完之后,我又继续走,走着走着,突然我掉进了一个井里,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醒了过来,原来这是一场梦,吓死我了。原来这是一场梦啊,我一看时间,妈呀!已经快迟到了,我穿上衣服奔学校去……

教师评语:小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一篇完整的童话故事展现读者眼前,简洁的话语,简单的剧情,却将主题表达得鲜活,流畅。

篇4:《筷子舞》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活动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篇5:《使用筷子》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筷子的形状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的体现。

2、掌握正确使用筷子的方法。

3、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知道多活动手指有益健康。

4、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理解团结力量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筷子的特征。

6、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筷子的形状和用途,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难点: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

2、每组一只托盘,里面装有玻璃球、纸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4、幼儿用书第12页、第13页。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主题。

1、教师说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2、引导幼儿说出谜底――筷子。

二、幼儿认识筷子,并说说它的用途。

1、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

2、请小朋友们拿起筷子,说说筷子是什么样子的?(一头是圆圆的,另一头是方方的),筷子有什么用呢?

三、幼儿掌握正确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们都说筷子可以用来吃饭和夹菜,请小朋友们夹一夹。

2、教师讲解示范拿筷子的正确姿势:两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两根筷子的中间,无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下面。

四、幼儿分组比赛用筷子夹夹托盘里的东西,并说一说感受。

1、幼儿先夹一夹托盘里的玻璃珠和纸球,并说一说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为什么?若姿势不正确要及时纠正。

2、把筷子分开,看看能不能夹起东西,认识团结的力量。

3、在此基础上分组比赛:幼儿随着音乐声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夹托盘里的东西,看谁夹的多。

五、小结:“健康博士告诉我”使用筷子的好处。

1、通过健康博士的谈话,让幼儿明白多动手的好处。

2、筷子只有中国人使用,使用它能灵活我们的双手,手是我们的“第二脑”手指灵活会使我们更聪明。我们一定要经常活动手指,让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

六、活动延伸:

教师提问:“筷子除了可以吃饭、夹菜,还可以怎么玩?”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用筷子的乐趣。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谈话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致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幼儿通过对玻璃球和纸球的训练,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比赛活动,通过夹取不同的东西,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在活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活动延伸之前,应穿插一个游戏活动。因为《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用筷子夹托盘里的东西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这样,整个课堂教就完整了。

篇6:筷子舞大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舞谱”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

3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声响,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幼儿动作整齐,协调优美。

4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新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创造性。

二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每人两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带。

2舞谱

3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以歌曲“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

谈话:感到幸福的时候,你还想干什么?

你们从电视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东西。(幼儿充分回答)

2谈话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赏教师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3引导幼儿观看舞谱,学习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4按照音乐节奏教幼儿练习每个动作,掌握动作要领,集体练习。

5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设计更美的舞蹈动作,按音乐节拍,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6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向老师们表演舞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欢迎老师们六一儿童节那天到我们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好吗?跟老师们再见吧!

活动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篇7:大班教案《筷子舞》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篇8:大班教案《筷子舞》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形式,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舞谱”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

3、通过筷子发出的有节奏的悦耳声响,训练提高幼儿的音乐节奏感,使幼儿动作整齐,协调优美。

4、让幼儿自己设计出新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力,充分发挥幼儿的音乐创造性。

5、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二、活动准备

1、为幼儿准备每人两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带。

2、舞谱

3、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以歌曲“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

谈话:感到幸福的时候,你还想干什么?

你们从电视上或其他地方见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东西。(幼儿充分回答)

2、谈话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赏教师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学习兴趣。

3、引导幼儿观看舞谱,学习基本动作,培养幼儿的自学能力。

4、按照音乐节奏教幼儿练习每个动作,掌握动作要领,集体练习。

5、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让幼儿自己设计更美的舞蹈动作,按音乐节拍,创造性的进行表演,发展幼儿的音乐创造力。

6、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向老师们表演舞蹈,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四、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欢迎老师们六一儿童节那天到我们小朋友在舞台上演出好吗?跟老师们再见吧!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奇妙的音乐城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乐曲的感受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表演动作。

2、节奏练习。

A、教师弹钢琴,幼儿根据节拍拍声音。

B、教师出示课件,请幼儿根据动物的队型和帽子拍出相应的节奏。

C、教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听到的节奏声音拍出相应的节奏。

D、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歌曲,幼儿自己创编名字的节奏。

3、演唱练习。

A、一起演唱茉莉花,并带着微笑。

B、出示课件,幼儿体会歌曲的起伏感觉。

C、幼儿根据歌曲,配上不同的节奏型。

D、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另外一组伴唱。

E、幼儿分为两个声部,二重唱的练习。

4、结束活动:

小树叶飞舞。

幼儿根据相应的曲调,分辨出高低音、上行、下行音等等。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时,幼儿表现出对筷子的喜爱和熟悉,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积极,因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样东西。但是在课程教学中,发现幼儿虽然对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会正确拿筷子的幼儿却不多,大部分幼儿只是用右手握着,不知道应该用手指头拿好。

在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的积极性都很强,由于课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儿都十分兴奋的拿着(握着)筷子在夹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确拿着筷子的幼儿可以很快就夹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儿就有点困难了。

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幼儿是否还不够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让幼儿在吃饭的时候尽量的抛开汤匙进而使用筷子这样会不会慢慢改进幼儿拿筷子的错误拿法呢?在实际生活中尽量让幼儿实行这一措施。

课堂的气氛还算稳定,幼儿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师身上,只是幼儿能不能正确的拿好筷子进餐这方面还需要大大的加强!

篇9:筷子大比拼大班教案

筷子大比拼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喜欢玩闯关游戏,具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2、继续练习使用筷子,用筷子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物品。

3、能协调灵活的使用筷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正确的姿势使用筷子夹不同难度的物品。

难点:提高夹物品的速度和标准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本班孩子使用筷子的程度。幼儿使用过筷子。

2、环境准备:筷子每人一双,小碗每人一个,玻璃弹球,积木,木头珠子。每人一大盘。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用筷子夹取物品,教师观察纠正幼儿拿筷子的姿势。

2、进行个人筷子大比拼的闯关游戏,每关及时2分钟,达到规定数目为过关。

(1)第一关,用筷子夹木头珠子放到小碗里。

(2)第二关,用筷子夹塑料积木放到碗里。

(3)第三关,用筷子夹弹珠放在小碗里。

引导幼儿正确的姿势去夹取物品,注意手眼协调,动作灵活。

3、小组大比拼:

(1)计时2分钟,以组为单位计时,2分钟,最后小组成员总数多为胜。

(2)接力游戏:以组为单位站成站成纵队,每组人数相等,用筷子夹木珠子哪对先夹玩为胜。

4放松游戏:听音乐做筷子操。

活动延伸:相关领域的渗透。筷子舞,筷子分类,各种筷子的长短,颜色认识比较。筷子拼图等。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里,为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自己很能干,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能熟练正确的使用筷子,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在比拼过程中有了集体协调合作的荣誉感,加强了集体的意识。有了竞争的意识。

篇10: 《动物王国》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按要求给动物进行分类并在相应的表格中画出动物。

2、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学习。

3、会分工合作完成学习表。

4、能将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及老师分享、交流。

5、感受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关于动物的图书、卡片若干,光碟一盘、每个组一张学习表、一盒彩色笔。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并引出主题动物。

组织幼儿在准备好的绿草坪上围着老师随意坐下,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跟幼儿聊天。

提问:(1)你们家里有没有养一些小动物啊?比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什么的?接下来让幼儿自由回答,老师给予鼓励。

(2)还认识其他的动物吗?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其他动物,并鼓励他们大胆回答。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动物,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奇妙的动物吧!好吗?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通过观看碟片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老师同幼儿一起住址观看光碟。看完后向幼儿提出学习要求:给动物找朋友,把条件一致的放在一块儿。接着,向幼儿讲解学习表,学习表共有三种,具体如下:

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两条腿的动物、四条腿的动物、会飞的动物、水生动物。

3、教师提出学习要求,让幼儿自由分组后利用老师所提供的资料,分工合作完成学习表。

告诉幼儿在完成表前自由分组。接着,动脑筋完成表格,但如果遇到困难也要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接着,老师介绍一下所准备的资料如查阅的方式。最后强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表。

4、让幼儿把自己所获知识经验与同伴分享,老师并给预评价。

让幼儿把完成的学习表展示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接着,每组上来一个幼儿讲述本组完成的内容、方式以及所获得的经验等与同伴分享。在讲述的同时,老师给予评价,评价以鼓励幼儿、欣赏幼儿为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兴趣。

5、经验提升:

增强幼儿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此时响起愉快的音乐,并告诉幼儿动物们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他们高兴游戏起来了。我真为他们高兴!可令我担心的是,有些坏人专门要捕杀小动物,这样动物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寂寞了,更重要的是还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因为这样,小朋友们一定要开始从我做起保护动物。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使动物们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保护动物的小天使!好吗?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特征,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收集更多的动物图片,讲述动物的神奇故事,并在美工角和科学角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和探索,随时丰富主题内容。

篇11: 《动物王国》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上有许多动物,因为生活环境有许多的“神奇”。

2.对动物有继续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

4.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和书籍。

2.在平时已有关于动物的相关知识经验。

3.挂图:动物王国,相关动物卡片及生活环境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你喜欢动物吗?为什么?

2.分小组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和资料。介绍动物的名称、长得什么样子,它生活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有趣的现象等。

3.讨论:神奇的动物王国。

(1)幼儿介绍自己了解的动物,介绍动物名称和生活环境、特点等。

(2)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它们我我们人类共同在地球上生活,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注意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

4、配对游戏。

将动物与生活环境配对,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动物生活环境的熟悉。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的动物特征,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收集更多的动物图片,讲述动物的“神奇”故事,并在美工角和科学角鼓励幼儿继续操作和探索,随时丰富主题内容。

篇12:大班音乐筷子舞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4、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跟唱歌曲,提高学新歌的兴趣。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三活动过程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活动反思:

本活动导入部分非常顺其自然,而且整首歌的歌词也非常简单,因此孩子们学得得心应手,但活动的难点是要孩子唱准弱起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我把整首歌的谱子展现在孩子面前,并在弱起拍的地方作了一个标记,临时顺手拿了一个红苹果贴着,然后反复强调,反复教学,再加上的肢体提示,从而让孩子较顺利地学会控制性歌唱,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

由于歌词内容比较简单,在孩子掌握歌曲之后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演唱游戏和创编游戏,我们先进行了一个“默唱游戏”,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为避免孩子因为一首简单的歌唱久了失去兴趣要么不唱要么用很大声的没有感情的声音演唱,于是我们用某个动作或是拍手或是拍腿等来取代歌曲中的某句词,如选择“小花”的歌词,带领幼儿演唱歌曲,在唱到“小花”时,不唱“小花”而是拍手,这个游戏重新引起了孩子的兴趣,活动中发现它也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孩子总是不能按要求做到位,但孩子们能很认真的学,不厌其烦地进行尝试,或许在以后的音乐活动中也可以运用这个游戏来延长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最后进行了创编,孩子们把“张家爷爷”改成了我们班小朋友的名字,顿时把活动气氛搞得十分活跃,而后又是为“小狗”创编了很多的新名字,因为孩子对学习的事物感兴趣时,才想学、爱学、乐学,并在创编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

篇13:幼儿园大班教案《筷子》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筷子》含反思

活动目的:

1、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2、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3、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黄豆、沙包、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筷子

1、这是什么?你们平时都用它做些什么?

2、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做很多游戏,你们有没有用筷子做过游戏?

3、筷子还可以做哪些游戏?

二、自由选择、结伴游戏

1、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和它们做游戏。

2、观察场地和材料:分三块场地(一块是地毯,上面放有许多筷子;第二块场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块场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弹珠和筷子。)

3、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游戏

三、交流讨论

请三组的'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和筷子是怎么做游戏的。

四、幼儿再次游戏

鼓励幼儿学一学其他同伴的方法,与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1、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篇14:大班游戏:筷子游戏

设计思路: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筷子可谓是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XX年历史。筷子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

纲要提出:亲近自然,接触社会,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筷子是生活中最自然、最常见的,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所以我选择了“筷子”作为探索活动的内容。

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而4—5岁的幼儿动作更灵活有条理,他们能够掌握多种动作技能,且比较协调,小肌肉不断发展,因此,用筷子进行夹的活动,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常言道,心灵手巧。四岁左右,也是儿童智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筷子除了和手进行夹的活动外,还可以和身体的其他部分配合活动,比如:眼睛。今天活动中投放的竹筒就是锻炼幼儿手眼协调和瞄准的能力。

在第一个环节的谈话中,我结合孩子平时使用筷子的经验,请他们讲讲自己用筷子的进行过的一些活动、做过的一些游戏等等,一方面让他们体验曾经与筷子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继续引起幼儿与筷子做游戏的兴趣。

在第二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三个活动场地,分别投放了不同的材料:从单一的筷子到筷子与竹筒两样物体的组合,再到筷子与沙包、花生、黄豆、弹珠四样物体的组合,材料从单一到多样。并提供给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活动的空间,让孩子们尝试与单一的材料和多样材料组合游戏有不同的乐趣。在游戏中也使幼儿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

活动目的:

1、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2、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筷子若干、竹筒4只、花生、黄豆、沙包、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筷子

1、 这是什么?你们平时都用它做些什么?

2、 筷子除了可以吃饭,还可以做很多游戏,你们有没有用筷子做过游戏?

3、 筷子还可以做哪些游戏?

二、自由选择、结伴游戏

1、 导入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筷子和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和它们做游戏。

2、 观察场地和材料:分三块场地(一块是地毯,上面放有许多筷子;第二块场地上放有筷子和竹筒;第三块场地上放有花生、赤豆、沙包、弹珠和筷子。)

3、 幼儿自由选择场地和材料进行游戏

三、交流讨论

请三组的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和筷子是怎么做游戏的。

四、幼儿再次游戏

鼓励幼儿学一学其他同伴的方法,与筷子和其他玩具一起做游戏。

活动反思:

1、 能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筷子进行活动,既方便又简单也很实用,很贴切农村的乡土特色。

2、 设计的活动能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的水平,有利于幼儿手部小肌肉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 幼儿在活动中也能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气氛活动,孩子也很积极投入。

篇15:筷子王国旅游记作文

一天晚上,骨瘦如柴的小小被爸爸妈妈一阵训斥后,回到了房间里,慢悠悠地打开了电脑。忽然,电脑打开的那一瞬间,闪出了八个大字:欢迎来到筷子王国然后电脑里发出一阵强烈的光芒,把小小带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醒一醒啊,你醒醒,醒醒啊……”在这样一声柔和的声音中,小小缓缓睁开双眼,看了看眼前的这一根木头制作的普通筷子,小声的说:“这是哪啊?你是谁呀?”筷子回答道:“这是筷子王国啊!我叫朵朵。你呢?”小小说:“我叫小小。”朵朵说:“你的头可真大,对了,你是从哪来的呢?”小小想了想,说:“我不记得了,咦,朵朵,你来向我介绍介绍筷子王国吧!”“好”朵朵满口答应。

首先,朵朵带小小来到了筷子茶楼,说:“小小,这是我们筷子王国有名的茶楼,进来喝口茶吧!”小小喝了这茶,立刻觉得心旷神怡。然后朵朵带小小来到了筷子裁缝店,说:“你看,你衣服脏兮兮的,不如,你去裁缝店做件衣裳。”说着,朵朵把小小拉进了裁缝店,让他自己挑衣服穿。不一会儿,小小看中了一套黑白相间的衣服,穿上后,可真好看啊!接着,朵朵带小小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面前,说:“这就是我们筷子王国的皇宫了,里面的大王、王后、公主、王子,只要你有皇族血统,都是由象牙雕成的筷子。”一旁的小小听了多多的讲述后,说:“朵朵,天色以晚,我们回去休息吧!”

到家后,朵朵睡觉了,小小也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小小以离开了筷子王国,开始了自己的焕然一新的生活。

篇16:筷子王国旅游记作文

太阳似乎威严的站在我们对面的海平面上,向世界宣誓:“明天,我将重新站在世界的东方,给你们带来欢笑,给你们带来光明,现在,我要休息了,再见,我的孩子?车厢里有各式各样的人,有人为贫穷而颓废,有人为下一站而努力。,我会撅起嘴说:“什么呀,妈妈一点都不好。

“醒一醒啊,你醒醒,醒醒啊……”在这样一声柔和的声音中,小小缓缓睁开双眼,看了看眼前的这一根木头制作的普通筷子,小声的说:“这是哪啊?你是谁呀?”筷子回答道:“这是筷子王国啊!我叫朵朵。你呢?”小小说:“我叫小小。”朵朵说:“你的头可真大,对了,你是从哪来的.呢?”小小想了想,说:“我不记得了,咦,朵朵,你来向我介绍介绍筷子王国吧!”“好”朵朵满口答应。

首先,朵朵带小小来到了筷子茶楼,说:“小小,这是我们筷子王国有名的茶楼,进来喝口茶吧!”小小喝了这茶,立刻觉得心旷神怡。然后朵朵带小小来到了筷子裁缝店,说:“你看,你衣服脏兮兮的,不如,你去裁缝店做件衣裳。”说着,朵朵把小小拉进了裁缝店,让他自己挑衣服穿。不一会儿,小小看中了一套黑白相间的衣服,穿上后,可真好看啊!接着,朵朵带小小来到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面前,说:“这就是我们筷子王国的皇宫了,里面的大王、王后、公主、王子,只要你有皇族血统,都是由象牙雕成的筷子。”一旁的小小听了多多的讲述后,说:“朵朵,天色以晚,我们回去休息吧!”

到家后,朵朵睡觉了,小小也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小小已离开了筷子王国,开始了自己的焕然一新的生活。

篇17: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幼儿大班社会教案《认识筷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感官观察不同材料的筷子的特征,知道筷子都是成双使用的.。

2、了解筷子的用途,学习掌握和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筷子,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筷子,幼儿观看。

2、提问:

(1)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用处?

3、组织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4、师:这个是筷子,我们吃饭的时候会使用它来夹东西。

二、结合实物筷子,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感知筷子的不同特征。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筷子,

2、提问:

(1)这些筷子是什么形状的?

(2)它们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3)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吗?

3、组织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形式自由讨论回答。(重点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长短、粗细、材料等方面观察发现它们的不同。)

4、小结:原来有的筷子是竹子做的,有的筷子是木头做的,有的筷子是塑料做的,它们都是长长的、直直的,摸起来是硬硬的,而且都是一头粗一点,一头细一点。

5、组织幼儿再次根据筷子的特征进行感知、探索。

三、游戏“夹夹乐”,帮助幼儿巩固掌握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发展小肌肉动作。

1、提问:

(1)你们会用筷子吃饭吗?

(2)你们是怎么握筷子的呢?

2、组织幼儿展示自己握筷子的方法,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3、教师介绍游戏“夹夹乐”玩法,幼儿倾听。(请幼儿练习分组用筷子夹弹珠、木珠或泡沫板,看谁在指定时间内夹得又快又好。)

4。教师示范用筷子夹东西,幼儿观看。

5、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教师及时进行筷子握姿的指导。

6、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

1、请家长在家督促幼儿使用筷子吃饭。

2、宣传使用筷子时的注意事项,引导幼儿注意安全,学会安全、正确使用筷子,如不把筷子打到别人,不把筷子放在嘴里咬……

《使用筷子》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蚂蚁王国》教案

幼儿园大班《筷子夹珠子》亲子游戏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设计:筷子舞

对称王国大班数学教案

扑克王国大班数学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春夏秋冬》

大班清明节主题教案

大班主题教案:超市教案

大班安全教案主题

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共17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大班主题筷子王国教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