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小狼萌萌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共含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小狼萌萌的”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篇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在我国全面兴起,并在九十年代以来进入了高潮期。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电子信息工程在我国更是方兴未艾。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合格的电子信息工程的人才,我们有必要探索高等院校中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促进该专业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完成专业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1]。

一、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2],现阶段,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的研发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然在一些方面较为滞后。比如核心技术还没能掌握、各地发展水平不均衡等。所以构建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队伍是迫在眉睫的。目前,我国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为:

(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体系快速更新的世纪,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方面,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更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够符合社会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少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性,不少课程体系陈旧、落后,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学生即使熟练地掌握了课程内容,也是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的。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21世纪还是一个倡导创新的世纪,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下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当中还未能全面地普及这一教学理念,导致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教师更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固有的“填鸭式”模式,学生极少有主动思考,自主探索的空间,很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很难启迪学生进行锐意创新。这是与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没能有机结合

作为一门实用性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并举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也唯有将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活学活用,才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但是,现阶段我们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中,常常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具体体现为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割裂,两者未能相辅相成。其结果是理论与实践无法形成互补,学生学了理论就忘了实践,学了实践后又忘了理论,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在教学考核体系上,也往往是重理论考核而轻实践考核,缺乏合理的实践考核模式,导致实践考核沦为走过场。

(四)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

绝大多数从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不少甚至是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他们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驾驭理论教学。但由于这些教师绝大多数一走出校园就直接从事教学,缺乏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在实践教学方面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导致了实践教学难以同理论教学齐头并进。

(五)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

教学实习是电子信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来讲,完善的教学实习环节,有利于他们了解到职场的环境,了解到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为了他们日后参加工作做好准备。但是,目前不少院校的教学实习体系不够完善合理,缺乏长期合作的对口实习企业,不少学生还要自己去联系实习企业,给实习环节带来了极大不便。

二、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

为了使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能充分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当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对此,我们要不断学习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3],不断地对教学内容推陈出新,剔除那些陈旧、落后的内容,促进教学内容上的优化。

(二)积极实施“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于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信息搜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最终评价等处理。它十分有利于在教学中克服传统的“填鸭式”弊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电子信息工程的教学改革中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三)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理论与实践犹如车之两翼,都是知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是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交替俺怕,有机结合。以理论促实践,又反过来以实践促理论。此外,我们还要重视实践考核环节,将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同等对待,积极建立起完善的实践考核体系,抓好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工作。

(四)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针对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绝大多数教师理论知识完备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见习,为他们弥补上实践能力这一课。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聘用一批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五)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学实习环节,积极抓好教学实习环节。要主动与那些具有规模,管理完善,且热心于人才培养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拥有稳定而完善的实习的平台,解除学生在实习方面的后顾之忧。

三、结语

随着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队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对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反思以往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从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实施“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有机结合、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建立起稳定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这五个方面入手,推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索郎桑姆.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西藏教育,,12(20):77-78.

[2]水琳.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7(3):95-96.

[3]曲强,杨永辉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1(11):89-90.

篇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工基础、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专业要求:

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前景预测: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篇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移动互联网需求的,掌握电路、信息处理、移动通信软硬件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电路系统、电子工程、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技能,能进行移动互联网软硬件开发设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移动互联网、通信、电子仪器仪表、广播电视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项目管理和设备制造维护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包括低频、高频和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web前端开发、通信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Java程序设计、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等。

|授予学位|按照国家学位条例规定,凡取得毕业资格并贴合授予学位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篇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潜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潜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潜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潜力。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1.知识理论系统性较强。学习本课程需要有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且又是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2.基础理论比较成熟。虽然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器件、电路日新月异,但其基本理论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有限的学校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上。

3.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电路,均可做成实际的装置。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ahref='oh100.//mei/'target='_blank'》美嗳瞬诺男枨笤嚼丛酱蟆N?说缱有畔⒐こ套ㄒ档娜瞬庞凶殴惴旱木鸵登熬啊/p》

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潜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潜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潜力;具有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潜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潜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潜力;具有阅读英语资料和计算机应用潜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潜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潜力。

高等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电子CAD、高频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网络与办公自动化技术、多媒体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系统设计工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操作系统(linux)、微机原理等课程。

高等数学----(数学系的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讲的主要是微积分,对学电路的人来说,微积分(一元、多元)、曲线曲面积分、级数、常微分方程、傅里叶变换、拉布拉氏变换在后续理论课中经常遇到。

概率统计----凡是跟通信、信号处理有关的课程都要用到概率论。

数学物理方法----有些学校研究生才学,有些学校分成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和数学物理方程(就是偏微分方程)。学习电磁场、微波的数学基础。

还可能会开设随机过程(需要概率作基础)乃至泛函分析。

电路原理----基础的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信号的数字变换、数字滤波器之类。

基本上这两门都需要超多的算法和编程。

通信原理----通信的数学理论。

信息论----信息论的应用范围很广,但电子工程专业常把这门课讲成编码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天书般的课程,基本上是物理系的电动力学的翻版,用数学去研究磁场(恒定电磁场、时变电磁场)。

模拟电路----晶体管、运放、电源、A/D、D/A。

数字电路----门电路、触发器、组合电路、时序电路、可编程器件,数字电子系统的基础(包括计算机)。

高频电路----无线电电路,放大、调制、解调、混频,比模拟电路难

微波技术----处理方法跟前面几种电路完全不同,需要电磁场理论作基础。

微机原理----80x86硬件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直接对应CPU指令的程序设计语言。

单片机----CPU和控制电路做成一块集成电路,各种电器中都少不了,一般讲解51系列。

Cc++语言----(此刻只讲c语言的学校可能不多了)写系统程序用的语言,与硬件相关的开发经常用到。

软件基础----(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编译方法+软件工程)也可能是几门课,讲软件的原理和怎样写软件。

c语言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应用人员应掌握的一种程序设计工具。

c语言功能丰富,表达潜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应用面广,目标程序效率高,可移至性好,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有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因此,c语言个性适合于编写系统软件。

c语言诞生后,许多原先用汇编语言编写的软件,此刻能够用c语言编写了。

初学是切忌过早的滥用c的某些容易引起错误的细节,如不适当的使用++和--的副作用。学习程序设计,必须要学活用活,不要死学不会用,要举一反三,在以后的需要时能很快的掌握一种新语言。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这就是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抽象性是数学最基本、最显著的特点--有了高度抽象和统一,我们才能深入地揭示其本质规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严密的逻辑性是指在数学理论的归纳和整理中,无论是概念和表述,还是决定和推理,都要运用逻辑的规则,遵循思维的规律。所以说,数学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数学这门科学的广泛应用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到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更加拓宽,现代数学正成为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广泛和深入地渗透到了社会科学领域。因此,学好高等数学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然而,很多学生对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程感到困惑。要想学好高等数学,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理解概念。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概念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它是如何定义的、有什么性质,才能真正地理解一个概念。

其次,掌握定理。定理是一个正确的命题,分为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对于定理除了要掌握它的条件和结论以外,还要搞清它的适用范围,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在弄懂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要个性提醒学习者的是,课本上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有助于理解概念和掌握定理,要注意不同例题的特点和解法法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作适量的习题。作题时要善于总结----不仅仅总结方法,也要总结错误。这样,做完之后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举一反三。

第四,理清脉络。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的把握,及时总结知识体系,这样不仅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会对进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忙。

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

本课程针对网络课程的'特点,采用了图、文、声、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使资料生动活泼,易于理解。课程以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学生自学为主,结合教师答疑,学生讨论等形式使该课程体现出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协作性等特点。

本课程从概念上能够区分为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两部分,但二者又是密切相关的,根据连续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基本信号,对应推导出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分别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分解和系统分析也是类似的过程。

本课程采用先连续后离散的布局安排知识,可先集中精力学好连续信号与系统分析的资料,再透过类比理解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概念。状态分析方法也结合两大块给出,从而建立完整的信号与系统的概念。

本课程除了大纲要求的主要资料外,还给出了随机信号透过线性系统分析,离散傅立叶变换、FFT等资料以扩展知识面。

电路分析是高等工科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不仅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主要资料有: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内含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内含互感的电路、三相电路、周期性非正弦电流电路、双口网络、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状态变量法、非线性电阻电路等。

微机原理的侧重点是介绍指令系统和接口,它对于了解微机的硬件原理十分重要,如果需要利用微机进行控制、通信,则微机原理是必修的课程。因此,绝大多数专业都将微机原理列为主干课程之一。

C语言被认为是介于高级语言与汇编之间的一种编程语言,也称为中级语言,很多操作系统就是用C实现的,如Unix、Linux、minix等,很多底层的通信程序、驱动程序、加密程序等也都是用C编写的,其重要原因就在于C语言十分接近汇编语言,换句话说,C语言离计算机的硬件很近,但同时C语言编程又要比汇编方便得多,故很多人喜欢C语言。

一般来说,学习微机原理并不需要C语言的基础,而要真正学懂、学通C语言,微机原理是务必具备的基础,如C中的指针操作,就需要对微机的存储器的结构有所了解。

不幸的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是先修C,再修微机原理,笔者认为这实在是误人子弟,不利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另外,有些人认为,微机原理作为一门联系硬件与软件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高校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是与该门课程地位不相称的。

通信作为一个实际系统,是为了满足社会与个人的需求而产生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语音和图像)。通信技术的发展,个性是近30年来构成了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论体系,即编码理论、调制理论与检测理论。

在通信原理的课程中,有多处要用到信息论的结论或定理。信息论已成为设计通信系统与进行通信技术研究的指南,尤其是它能告诉工程师们关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

信道中存在噪声。在通信过程中噪声与干扰是无法避免的。随着对噪声与干扰的研究产生了随机过程理论。对信号的分析实际上就是对随机过程的分析。

在通信工程领域,编码是一种技术,是要能用硬件或软件实现的。在数学上能够存在很多码,能够映射到不同空间,但只有在通信系统中能生成和识别的码才能应用。编码理论与通信结合构成了两个方向: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

调制理论可划分为线性调制与非线性调制,它们的区别在于线性调制不改变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非线性调制要改变调制信号的频谱结构,并且往往占有更宽的频带,因而非线性调制通常比线性调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接收端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分开,还原调制信号的过程称之为解调或检测。

作为通信原理课程,还包含系统方面的资料,主要有同步和信道复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只有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同步或者信号间建立相同的时间关系,接收端才能解调和识别信号。信道复用是为了提高通信效率,是安排很多信号同时透过同一信道的一种约定或者规范,使得多个用户的话音、图像等消息能同时透过同一电缆或者其他信道传输。

在通信原理之上是专业课程,能够进一步讲述通信系统的设计或深化某一方面的理论或技术。要设计制造通信系统,了解原理是必要的,但只明白原理是不够的,还务必熟悉硬件(电路、微波)与软件(系统软件与嵌入式软件),这是专业课程计划中的另一分支的课程体系结构。

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从资料上主要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部分。重点是数字通信的调制、编码、同步等资料。

配合完成的教学资料,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习题作业。期间开设一些验证性实验,同时使用SystemView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通信系统实际工作的状况。

由于学生通信原理的认识难度,教师加强了该课程的多媒体CAI教学,形象直观的图示辅助教学。利用课程组研制成功的电子教案的演示文稿与以难点仿真为主的图示辅助教学软件开展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正在研究与开发成功网上实验教学软件,把教学仪器的使用、重要实验仪器的仿真模拟实验上网,以进一步适应教学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总之,本课程透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CAI课件、综合设计和网络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在理解本课程的教学资料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数字电路基础教程从最基本的门电路讲起,直到各类常见的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存储器、时序电路等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教程耐心的阐述了各类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比如什么真值表、什么是竞争冒险现象、各种进制中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2进制,为什么我们常用的是16进制等等基础的知识,直到让我们能够海阔天空,看了这些之后我们就能够明白数字电路的由来,发现它并不神秘,甚至要比模拟电路更简单!有了这些基础性的认识,我们就能够自学和分析其他高深的复杂数字电路知识。

模拟电子电路是中央电大理工科开放专科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不仅仅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解决电子技术入门的问题,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有关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基础,本课程为学习后续课程(如“现代电子电路与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等)打下必要的基础。

1.知识理论系统性较强。学习本课程需要有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且又是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2.基础理论比较成熟。虽然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器件、电路日新月异,但其基本理论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有限的学校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上。

3.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电路,均可做成实际的装置。

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静态与动态,工作点,负载线,非线性失真,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频率特性,正反馈和负反馈,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开环与闭环,自激,零点漂移,差模与共模,共模抑制比,恒流源,互补对称,输出功率与效率,理想运放,虚短、虚地,噪声与干扰等。

获得省教育厅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潜力合格证书;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中级电工证、电子CAD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潜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潜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潜力。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潜力强,工作上手快,能够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能够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信息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十分大。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此刻,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能够透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能够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近年来对这个专业的选取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思考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

职业方向的选取,想来是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明白是否就应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状态的脱节、加班很普遍、这一行更新很快,业余时间也是常用来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没有节假日、没有空余时间,不能陪亲人朋友,工作的性质使生活多了一些单调,生活仿佛学生时代一般的两点一线。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绚丽多彩:张扬的个性源自技能的自信,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富余的回报,“办公室政治”的远离,“自由”的思虑空间….,只是此刻看来,现实来的更多一些了吧。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似乎有则潜在的规律:职业生涯短暂。所以身未老心先行,思虑着“期望的路”到底就应怎样转弯,IT管理、IT销售、或者横下一条心从头来过去创业、或者干脆转行….,到底干什么,仍旧在徘徊中、在迷茫,之前几年的代码人生似乎恍然被抹去一概不计,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些什么回忆。

还有计算机的女生,动手潜力欠缺,生理的原因、生活家庭的压力等等,就业似乎远不及男生,有着先天的劣势,包括情绪化、大局观,还有对技术的热忱度等。

太多太多的关于这个行业的不好,很多很多前辈的好心推荐,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是否就应继续选取这一行,或者职业道路就应就此转弯?选取这一行,似乎意味着选取这种生理和心理的苦难历程,理解这个行业的历练。

退出呢,却是心有不甘,想一想几年来刻苦努力,一张张用铅笔写满程序的稿纸,课堂上的目不转睛,作业时的冥思苦想,少了一些浪漫无边的时间,为的就是将来能多一份自信去呈交一份专业、厚重的职业简历。谁愿意一心的努力最后化作东流的水。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各自的光鲜和灰暗,只是行外的人不了解。对于刚刚迈进校园的我们,对于已经迈入社会的学长学姐,对于不同岗位上的每一位前辈,举步从来都是维艰的,辉煌的铸就更是循序渐进,我们不能够只看到行业光鲜靓丽的外表,而忽视背后拖起它成长的艰难,两种极端的落差当然巨大,从这样的角度去观察,显然有违客观。而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筑建也是一样,它的雏形,它的打造、它的铸就、它的丰裕、它的厚实,是靠一砖一瓦一步一步累砌而起的。

到底是做一个“入门的,不想入门的,想入门而没有入门的”IT人,答案自在各人心中。

能够说电子信息工程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学科,是不能随意轻视任何一门课程。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取了它,就要对它有始有终。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此刻,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能够透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能够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设置这个专业的高校十分多,清华大学的电子工程系设有该专业,并实行六年计划年限的本科—硕士统筹培养计划。北京邮电大学也是主要培养该类人才的学校。一般的理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都设置了该专业,都很热门,录取分数线相对其他专业而言偏高。

篇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在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设备制造、管理维护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毕业生就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相关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设计、管理维护等工作,也可在机关、学校从事产品维护、教学等工作。

专业培养任务要求:

1、知识要求

1)系统的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本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潜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

2、潜力要求

1)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读潜力和必须的说、写潜力,能较顺利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潜力;

3、工程要求

1)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资料;

2)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工程潜力。

4、其它要求

1)具有必须的人文、艺术素养。

2)具有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微型计算机原理、通信原理、信息论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

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金工实习、科技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

三到六年

授予学位:

授予工科学士

篇6: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参考

摘要:在现代信息化社会,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开始在各个领域中得到推广,但是,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这一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模式

当今是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中各个行业效率的不断提高,也是一种崭新的动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推进了各个行业信息建设化的进程。但以目前来说电子信息技术本身存在着很多不足,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各个行业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虽然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也在一定程序上阻碍了信息工程技术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1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在自动化设备控制中如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现代化智能楼宇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智能时代的代表,以现代化智能楼宇的应用为例,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为人们打造一个节能环保、安静美好的生存环境。正是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所以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智能化时代。而在工业生产中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这一技术在工业生产的普遍应用,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实力。自动化技术系统的应用还给高质量的机械生产奠定了基础,延长了机械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减少了由人工技术不足带来的生产风险,避免了因危险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问题。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化自动平台对工程管理中各项事宜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为科学、安全工程的顺利实现保驾护航。如,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应用科学信息数据为可以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带来保障;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在交通领域中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拥堵现象;在教育教学中利用这一技术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家用电器的智能控制,还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开展信息处理与共享功能,帮助我们随时监控家中的情况,而在人们对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视下,现代化智能楼宇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正是电子信息科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典范。综合各类情况来看,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2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应用的问题

以当前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市场情况来说,我国还缺少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计算机软件盗版产品猖獗,缺乏信息产品创新观念,尚无强有力的发展动力,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并不规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较晚,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无法在日益强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调查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缺乏创新能力是阻碍其发展的'最大因素。此外,基于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大部分企业自身现阶段发展的状况难以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致使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发展的后劲不足。尤其是目前我国企业产业机构升级与制度优化的背景下,构建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下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但现阶段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难以满足这一发展趋势的实际需求。在未来阶段下,必须要树立起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时代的发展动力,只有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我国的科技不断的向前发展,为促进我国的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基础。此外,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虽然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市场对这一技术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基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多数企业无法为技术创新投入过多的资金,导致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水平之后,尤其是在现阶段各类企业正处于重要的产业升级阶段,没有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实现电子信息现代化技术的升级。

3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发展对策

在全面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市场发展环境进行净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自身的稳定发展,为企业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在发展这一技术过程中,国家要进一步开放发展空间,健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以保证这一行业的发展行为受到约束和规范。当前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解决知识产权这一方面的问题,由于这方面的法律的不健全,相关部门不重视,致使我国新技术无法得到全面的保护,也影响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付出与回报没有达成正比,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此,必须要制定出完善的法律制度。此外,人才是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没有人才,是无法实现技术创新的,我国当前就处于人才缺少的现状,为此,要全面培育出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技术能力。目前,国家已经针对人才的培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专用资金,为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很多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例来调动人才和行业的积极和创新性,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国家与政府要明确发展这一技术的迫切需求,加大对相关企业的资金扶植,提升企业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人才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产业的发展。而企业在开展研究时,要以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作为主要出发点,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重视产业升级与产业创新,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来培养创新性人才,提升我国这一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

4结语

在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大时代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要充分抓住这一发展机会,让电子信息技术得到全面的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必须要为其提供必备的保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不断的提高创新能力,加大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与政策上的扶持,为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工作的创新性提供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承昊,杨冠宇,唐朔.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05).

[2]张雪.电子信息工程的若干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6(07).

[3]喻志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6(01).

[4]董晶晶.探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9).

篇7:合成教学改革电子信息论文

合成教学改革电子信息论文

一、合成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一)课程基础知识

1.AfterEffects界面的构成,影视相关概念;2.图层的管理和使用;3.关键帧动画的制作;4.影片制作流程,输出选项设置等;5.文字特效;6.三维空间中的合成;7.键控和蒙版的应用;8.调色技巧;9.稳定和追踪,表达式的运用;10.基础内置特效。

(二)根据项目实时添加外挂特效的应用学习。

(三)根据项目要求添加艺术赏析内容。

二、合成教学改革模式

(一)课堂教学

按职业岗位要求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创设特定的“情境”,将理论与实例结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由“单一性的教学”向“行为引导型教学”转变,由“课堂教学”向“车间教学”转变。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院还提供了精品课程网站,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在网站上进行自主学习。

(二)实习实训的真实性

实习、实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实践课占到60%以上。以多媒体机房为主要教学场所,将企业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拿到实训中来,加强对工作过程的具体参与,增加感性认识。将学生分配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去实习,让其接触实际,体验真正的工作流程,还能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中去培养职业能力。学院单独配备一个多媒体机房作为影视后期工作室,同时也作为校企合作的项目制作工作室。为实习、实训提供一定的硬件环境。

(三)提高双师型素质

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软件应用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的时间不多,对岗位的'要求不是十分了解。为了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能够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就要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轮岗等,提高自身素质。

(四)聘请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中知识经验丰富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等作为兼职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了解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定期聘请技能水平达到行业要求的兼职教师做专业技术发展动向和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学术讲座,让学生获得相关信息。

(五)学习能力的发展性

学习能力是终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专门训练来提高。教师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六)教学评价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成绩总评=50%平时成绩+50%期末总评。平时成绩=10%考勤+30%实践+10%学习态度,期末总评=40%作品+10%团队协作。在实践环节采用过程性评价,从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作品完成情况等评价,期末作品从技术层面和艺术层面等进行考核。鼓励学生作品去参赛,对获奖的作品给予肯定与激励。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需要企业技师给予指导评价等。

三、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学院分批引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图形图像设计对于硬件的配备要求很高,所以实训室的设备实时地更新、换代。同时,学院的宽带网及无线网遍布于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方便学生随时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

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逐步引进学徒制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定期派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体验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逐步引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思想,使企业成为第二教学场地,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培训、学习。

五、教学反思

在本院尝试影视后期特效合成课程的改革,是一个不断尝试、勇于改进的过程,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入更高质量的有用人才,以期更快推进高职教育。

篇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行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为短缺。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职业方向的选择,想来是更多就

业时所想的事情,常看到论坛上不少临近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发出迷茫、困惑的感叹,不知道是否应该将计算机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太多太多关于这个行业的言论,媒体频频爆出的各类关于IT从业者身心受到莫大伤害的大小新闻,IT从业者工作很苦很累,繁琐枯燥的程式、技术心理与现实状态的脱节、加班很普遍、这一行更新很快,业余时间也是常用来学习新的专业技术,没有节假日、没有空余时间,不能陪亲人朋友,工作的性质使生活多了一些单调,生活仿佛学生时代一般的两点一线。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绚丽多彩:张扬的个性源自技能的自信,时尚现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富余的回报,“办公室政治”的远离,“自由”的思虑空间….,只是现在看来,现实来的更多一些了吧。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似乎有则潜在的规律:职业生涯短暂。所以身未老心先行,思虑着“希望的路”到底应该怎样转弯,IT管理、IT销售、或者横下一条心从头来过去创业、或者干脆转行….,到底干什么,仍旧在徘徊中、在迷茫,之前几年的代码人生似乎恍然被抹去一概不计,只留下空落落的一些什么回忆。

还有计算机的女生,动手能力欠缺,生理的原因、生活家庭的压力等等,就业似乎远不及男生,有着先天的劣势,包括情绪化、大局观,还有对技术的热忱度等。

太多太多的关于这个行业的不好,很多很多前辈的好心建议

篇9: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摘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校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工业工程专业发展的新形势,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策略以及建设教师团队的方法,并提出了实施3+X教学新模式。这对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和实验实践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以及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业工程;社会需求导向;教学改革;实践基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在数量和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因此,面对需求日益增加的人才缺口和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两难困境,中国各个高校在培训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工业工程教学改革,培养出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应用型以及高水平的人才走出这一困境,满足制造业发展的需求。目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与专业教学模式兼容性不好,有效实施的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虽然相应的办学条件、教学模式、科研水平等也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是依然滞后于规模的扩张,实验实践教学水平滞后于相应技术的发展[3]。随着经济危机的突然爆发以及我国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在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教学面临着严峻挑战[4]。另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失业率迅速增长,再加上毕业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学生也无法在毕业后立即应聘到合适工作。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越来越难以解决这个矛盾,取而代之的要克服自身教学的不足,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转化“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发展以“重能力、重应用”为核心的新培养模式。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工业工程专业培养为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出了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基地应用相结合的改革方法,并且提出了实施3+X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存在的不足

1.大多数教师承担很重的理论教学,忽视了课程间的联系。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往往较综合、交叉性强,不同的专业课程联系很紧密,像人因、设施规划、生产计划等课程彼此交叉[5,6]。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忽略了课程间的交叉性,忽视了课程综合理解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并且实际知识应用能力就会较差,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全面提高。

2.实验教学体系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不强。很多专业知识点在一些课程实验中重复出现,对于重复出现的专业知识点,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都浅尝辄止,这种分流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具有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都是对单课程专业知识点的应用,虽然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单课程知识点的应用,缺乏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协调应用,无法利用实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条件落后,实践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实践强的团队。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落后,无法满足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需求,对学生的专业和综合实践缺乏有效平台,难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基本都在校内完成的,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融入到企业中去,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另外,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的专门训练,难以建设实践教学较强的教师团队。

二、以社会需求导向的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构想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关于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学过程由独立、分散、封闭的架构体系转向交叉、集中、开放的综合化体系。由注重课堂教学转向更多地关注实验实践教学[7]。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纵向联系。以专业课程为主线,改革课程设置,分析现有专业课程中相同的实验内容,是不是存在重复,但是又不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重新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的安排,建立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横向联系。同时,实验教学都是相互之间有联系的,比如人因、立体仓库、设施规划、物流、生产线等,在时间上都有前后承接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逐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应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实验体系,这种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纵向安排,使学生更易掌握工业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践服务。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实践平台和实践基地。通过与校友企业进行融合,建立专业学生的实践基地。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平台,比如联合实验室、模拟车间、创新研发中心等,从根本上改善实践教学环节,达到与企业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目的。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与上海庞源机械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工业工程专业实践基地,采取学生轮岗实践的方式,目前已经输送完第一批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获颇大。

3.建立实验实践教学团队。要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需要建设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一方面联合校企建立教师实验实践基地,联合培养青年教师;另一方面,进行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验实践能力双向发展,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同时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优秀人才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双向培养,建立一支教学和实验实践能力较强的综合教师队伍,确保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实现。

三、实施3+X教学模式

对于新的教学模式,采用3+X模式,即教学模式、实验模式、实践模式、教学反思模式,消除传统的单个模式孤军作战状态,进行3+X融合教学。首先,通过与国际进行交流合作,吸收和借鉴各国在教学方面的成功经验,引进优秀的教学模式,另外,加强与国内各高校同专业教师们的交流,提高工业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其次,工业工程专业是课程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实验是在实践中有效地创新和应用专业知识的前提,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的实验教学,建设层次实验:基础知识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类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实验教学,通过三个层次的实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培育企业实践基地,搭建学生能力培养的校外平台,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逐步完善与企业的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和完善基地的管理和评估。聘请企业优秀人才作为学生的兼职教师,配合专职教师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与课程和实验结合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对课程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的事后反思,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综合型教师的过程。实施3+X模式,提高工业工程专业教学和实验实践水平。

四、结束语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对工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及其策略进行改革。本文结合目前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课程和实验实践教学的现状,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再设计,对建设实践基地的必要性进行了肯定,并且对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革。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际需求,改进教学形式,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加强重视教师团队建设,从事相关的实践工作,增强实践经验。另外,还提出了3+X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是积累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和应用能力,真正起到了课程促进实验,实验促进实践的作用,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开顺,李帅,赵少勇,黄辉宇,张智聪.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1):109-112.

[2]朱连生,王红梅,刘晴晴.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30(2):6-7.

[3]耿秀丽,叶春明.面向科教融合的工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46):159-161.

[4]薛冬娟,潘澜澜,潘颖等.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163-168.

[5]郭位.前瞻工业工程的定位[J].郭位,谭芙蓉,译.工业工程与管理,,(1):1-3.

[6]李芳,叶春明.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工业工程,,12(4):135-137.

[7]杨晓英,韩建海,范卫峰.工业工程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1(1):89-92.

篇10: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而发展的各种先进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必将从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一个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办学是否有特色,一是要看学校总体定位是否准确,更重要的是学校是否有一批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专业。”[1]“特色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学生,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有较高声誉的专业。”[2]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将专业建设同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联系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引导了方面。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指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的现状,并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1、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电子信息工程是“指面向电子设备开发设计的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技术来辅助电子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的产业”,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进行,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在对人们的生活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手机的语音设备来传播语音信息,也可以发送图形等。除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外,我国的国防、军队建设也离不开高科技信息技术。例如在信息保密中军队便用到了现代化的保密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机构的调整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也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多数的电子信息工程企业和部分仍旧在按照传统的模式发展,并没有意识到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领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电子信息工程市场氛围发展上也为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有待发展。例如在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发展中屡屡出现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盗版和仿制产品,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环境呈现出亚健康的态势,对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形成了障碍。

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表明培养专门型人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良性竞争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人才竞争中取得胜利,才能够使电子信息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思路

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提高专门型人才的质量是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高校作为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主要阵地,也具肩负着重担。因此,如何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素养,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做出思考和探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认为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来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教师能够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现状,并能够在提高理论水准的同时也提升实践技能能力,从而打造一支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具有合理结构的教师队伍。现状许多学校都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可以针对现有的师资队伍所存在的局限性,可以建立开放的用人机制,使校外的知名企业专家到校兼职并指导师生的实践活动,进而建构起能够满足学生多层次、全方位知识需求的教师队伍。

(2)建立竞赛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和竞赛制定和培训机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例如可以将单一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变为科学验证、系统综合相结合的实验,从而对传统的实验做进一步的整合等。通过丰富实验的内容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3)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传统的教学将理论知识的讲授放在重要位置,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加大,有熟练技能的人才成为企业的首选,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加强对工程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教学开个来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项改革,并将知识、素质和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和掌握。

3、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成为目前急需的通用性强、适应性广的专业。为了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深化对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改革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重点。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中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能够使改革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取得预期的效果。

篇1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脚印论文网开题报告就把握了要点。下面推荐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路灯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毕业设计内容:

1. 熟悉单片机系统设计方法,独立完成电路和程序设计。

2. 用PROTEUS进行系统调试和仿真。

3. 设计、制作并调试硬件系统。

4. 完成相关软件文档资料。

毕业设计应完成的技术文件:

1. 3000字以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字以上英文参考文献的中文译文。

2. 毕业设计论文(15000字以上)。

3. 提供设计原理图和相应程序。

毕业设计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道路照明及道路亮化工程需求也更大,而能源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节电节能、绿色照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现在再采用那些传统的手控、钟控照明系统的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如何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解决上述矛盾也就成为当前照明控制领域一个新的和紧要的课题。路灯照明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路灯照明耗电量约占总耗电量的15%,全国各地无不面对电力紧张带来的各种问题。面对供电紧张形势,路灯巡查对于国家来讲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的工作,各种临时应急节电措施被广泛采用:夜晚间隔关灯、调整路灯开关的时间、在用电紧张的日子里关闭景观照明等等,当用电高峰过后,这些措施可能就被束之高阁,明年的用电高峰来临,一切又会重新开始。这样的节电措施,在缓解用电紧张的同时,却带来资源的浪费和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缓解用电紧张的最佳和有效的办法是对用电实施智能化管理,减少浪费,使我们的每一度电都能物尽其用!启用先进路灯监控系统,可以对路灯实施统一启闭,对夜间照明系统和路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确保高效稳定,全天候运行,控制不必要的“全夜灯照明”,有效节约电能消耗。对于学校公共照明系统来说,采用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是实现能源节约、减少资源浪费、满足人们生活要求、显示现代化校园的科学解决方案。

文献综述

目前已有一小部分校园参考了公路路灯的节能措施,到了后半夜将电灯亮度调低,或采取等间隔亮灯的方式来节约用电,但是这样一个方法却带来路灯过亮或过暗的问题:

1.控制落后

开关灯方式落后:当前路灯控制,还停留在手动、光控、钟控方式。受季节、天气和人为因素影响,自动化管理水平低,经常该亮时不亮,该灭时不灭,极易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增加了财政负担。

2.操控不便

调节操控能力不足,无法远程修改开关灯时间,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天气突变,重大事 件,节日)及时校时和修改开关灯时间。

3.灯况不明

不具备路灯状况监测,现有的照明设施管理工作主要采用人工巡查模式,不仅工作量大,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故障依据主要来源于巡视人员上报和市民投诉缺乏主动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不能实时、准确、全面地监控全城的路灯运行状况缺乏有效的故障预警机制。

4.不能很好的应用在前半夜

因为其前半夜6个小时以上全部采取正常亮度,这样就会出现在没有行人、车辆经过校园道路时的电力资源浪费这一现象,而除了晚上6点-9点人车流高峰期以外其余时间人车流量确实相对较少,所以我们认为校园照明有更大的节能潜力。

针对以上现有节能情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智能节能路灯,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我们认为路灯应改进为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1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使用红外感测,与声控相比,感应精度更高,避免了一些噪音而使灯无效闪烁。将所有的路灯连接到单片机上,单片机和计算机通信,用计算机控制路灯工作状态。可设定自动控制方式和人工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方式可根据地太阳活动规律,并结合实际情况控制路灯的工作方式。当夜幕降临,或光线已经较暗时,虽然未达到设定时间,也能自动开启。交通高峰期,应达到持续满额亮度;高峰期后,进入红外感应,实现智能和节能的控制。人工控制方式可随时设定开关时间、路灯开启比例或单独控制路灯的开与关。另外通过路灯的`工作状态可对路灯损坏实现实时报警,并可显示具体的位置,提醒维修人员及时维修,中心控制器带有时钟芯片,该时钟芯片带有EEPROM ,可以保持单片机工作参数,即使通信发生错误,路灯也能按照最后的程序进行工作。

一、设计方案

本设计选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核心部件,实现系统的控制和处理的功能。各模块所包含的功能如下:(1)红外模块:夜晚进行检测是否有行人。(2)显示模块12864:显示相应的时间和日期信息。(3)时钟模块:手动切换时间,自己设定开灯时间。(4)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二、硬件电路设计

1.主控制器STC89C52

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STC89C52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3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 STC89C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

2.红外模块

本设计采用HC-SR501红外模块,它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LHI778 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该模块用于检测夜晚是否有行人路过,因此产生高地电平,并通过软件的方法来处理电平信号。

3.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

本设计采用3 线制光敏电阻传感器模块,是一款灵敏型光敏电阻传感器,用比较器输出,信号干净,波形好,驱动能力强,超过15mA。同时配有可调电位器可调节检测光线亮度,用于检测周围环境光强度,若光强低于标准值则开启路灯。

4.显示模块

本设计采用液晶显示器12864显示时间和日期。液晶显示屏的第一行显示年月日,第二行显示的实时时钟,硬件电路中的12864的数据端口接到单片机P1口,数码管的4,5,6管脚分别与单片机的P3.0-P3.2相连,通过单片机的信息处理,从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各段信息。

三、软件设计

主程序主要设计各个部分子程序的调用,子程序有时钟程序和显示子程序两部分。程序初始化后,红外模块子程序判断有没有行人,输出一个信号,经软件处理。12864液晶显示子程序主要通过接收主程序发出的信号,将其设置输入为模式子函数形成,并初始化LCD子函数,显示日期子函数,显示时间子函数。

四、仿真实现

该系统的软件仿真采用Proteus软件,当系统开机时,系统进入初始化界面,液晶显示第一行为时间信息,第二行为日期信息,当白天的时候,打开光强和红外判断,同时成立才开启路灯。设定按钮可手动改变时间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7

2.周润景等.Proteus在MCS-51&ARM7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0

3.侯玉宝等. 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8

4.张靖武等.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4

5.楼然苗等.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7

6.周向红等.51系列单片机应用与实践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5

7.李林功.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基于实例驱动和Proteus仿真[M].北京:科学出版社..5

8.薛钧义,张彦斌. MCS-系列单片微机计算机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9.何利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10.ZHANG Liqun,Single-chip single board controller 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street lamp factory control(J).Applic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4):33-34

11.LIU Lianhao,A new street lamp controller design(J).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1997,(4):61-63

研究内容

红外模块的使用

单片机读取时钟芯片

用液晶显示相关数据

绘出逻辑图

研究计划

第一周——第二周:下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查阅、搜集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着手翻译相关英文资料,并熟悉PROTEUS软件和单片机的相关开发知识。

第三周——第四周:对查阅的文献资料归纳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设计需求分析,确定系统框图。

第五周——第六周:方案论证,设计硬件电路。分析设计的电路,提出软件设计思路;毕业设计初期检查。

第七周——第八周:在PROTEUS中实现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分析调试中的问题,改进并重新调试达到技术要求。

第九周——第十周:软、硬件电路进行整体测试,修改并完善程序;毕业设计中期检查。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完成硬件的安装和调试。完成整个系统的软件、硬件的调试。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研究工作总结,撰写毕业论文。

第十五周——第十六周:论文修改及评阅,论文答辩。

特色与创新

路灯控制器内应同时设有光控和时控模块,该模块先服从光度控制,再服从时间控制,能满足达到一定光度开关路灯和达到特定时间开关路灯的要求。同时,路灯为红外感测路灯。针对校园人、车流量的高低峰时段对路灯分为节能状态和标准状态。在人车流量的高峰期如清晨上班时间和傍晚18点—23点,路灯要保持持续标准亮度,而在深夜路灯将转为节能状态,通过红外感测,只在有人、车通过时才变亮。

篇12: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

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教学需求,尤其是是在突出能力训练方面。要让学生实践能力更强,更加贴近工作情境,就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就项目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就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这类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项目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教材编写

一、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目的

1。1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现状:高职电子信息类课程,突出工作技能的培养。但是学校与企业联系深度不足,未达到共体开发的合作程度。所以,很多时候仍然沿用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感到吃力,对最新技术与工作流程了解不足,存在一定的弊端。1。2教学改革的目的:首先重新确立培养目标,要培养的是新一代社会人才,定位要准确,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人才。

应该注重素质培养、技能培养、工作需求培养。其次,要打造新的课程体系,让课程体系焕发活力,与企业合作,培养的主体不再是学校,而是学校与企业双主体模式。课程更加符合企业工作需要,知识理论以够用为主,培养自学能力,具备进一步自学的能力即可。再次,配套教学软硬件环境,打造实验室、实训室、实验基地、教学平台、素材库如此等等,不一而足。1。3教学手段与改革的关系:丰富教学手段,让课堂生动多彩,让内容更加具体化,能够让课程形成体系。也能够展现教学改革的具体作用。对于电子信息类课程更是如此,电路设计、模块展示、仿真操作等等,都可以成为新的教学手段。而最为突出的就是项目教学法,尤其适合于电子信息类课程。

二、项目教学法研究

项目教学法已经尝试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很多课程纷纷采用。但是在实际的采用过程中,只是用了其中的几个分支点,并不是真正的完成项目法教学,收效自然也大打折扣。项目法教学的思想:将实际的某个工作,转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完整的小项目,其中应该包含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为完成工作服务的,也是为课程中包含的。项目法的实施不再强调讲授,而是让学生有任务有目的的去学习,研究,参与到工作流程中来。在遇到困难时候进行讨论,尝试解决任务中的问题,将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转化为执行方案。完成任务、分析过程、总结经验。特点是:首先是教师身份转换,教师不再是知识讲解者,而是任务的布置者。任务的参与者。但要起到指导方向的作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了,变成了对知识的需要,自主的去从课本、网络、团队中获取知识,了解流程。成绩的评定也改变了,要观察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团队的表现以及团队彼此之间的.认可度。而不是单纯的用试卷来衡量成绩的高低。设计原则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选出适当项目,开发项目课程。首先,项目课程:若干个项目组成项目课程,项目可以是一组典型的工作任务,综合覆盖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工作任务,完整地经历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也可以解决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

一门项目课程,纵向上可以分成若干个项目,其逻辑关系有:递进式、流程式、和并列式,等等。横向上每个项目可以分为若干个模块,一个项目与其对应模块是分解的关系,从大的典型产品到小的典型产品(设备、故障、服务),每个模块4至8个学时为宜。其次项目课程下的模块内容:以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内容包括工作任务、技术实际知识、技术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工具材料、教学要求、技能考核要求、学习时数,等等。其中技术实践知识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性知识,如操作步骤、工艺、工具设备等。技术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性知识,用于解释“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其基本要求是以满足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要避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重新裁剪原有理论知识体系的倾向。技能考核要求要全面反映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规范要求,并有机嵌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信息类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3。1能丰富课堂内容,提升课堂质量:电子信息类课程例如单片机、电路基础、模拟电路、PLC、数字逻辑等等多种课程当中都适用于项目教学法,所以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让课堂生动多彩,高质量的完成40到50分钟的教学内容。3。2项目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贴近工作岗位要求:项目式教学可以将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融入当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某个工作过程。

将这些工作过程进行融合,小任务组合成大的任务,就形成了企业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让学生与工作任务不断贴近。3。3促进素材库的完成进度:任务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没有配套的教材与教辅。教师精心研究的每堂课的讲义与具体任务单,回馈单等资料,就是新的任务教学法则的教材的主体内容,只需要简单的丰富与添加,就可以形成新的符合要求的教材与教辅,完善素材库建设。

参考文献:

[1]技校在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张文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2]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张华,王苗,付立新。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6)

[3]关于高职应用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何家梅。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4]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模块教学的探索[J]。王成福,赵云,陈德仙。机械职业教育。2006(03)

[5]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措施[J]。王成安,毕秀梅。辽宁高职学报。2006(01)

[6]中职电子电器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李加升。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7]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蒋庆斌,徐国庆。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8]以能力为本位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简祖平,李振陆。教育与职业。2005(21)。

篇1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推荐函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拆阅我的推荐信!这记事缘分,

我是XX大学XX校区的一名教师,在此我为你们推荐本系的XX同学,他主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他渴望能在贵公司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为贵公司贡献一份力量。

在紧张而充实的四年大学生活中,XX同学主修了电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PC可编程控制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电子与通讯方面的专业课程,并且系统学习了DOS、FORTRAN、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课程,并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同时,他还能够应用PROTEL、ORCAD等软件,对WIN7应用得心应手,

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他还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先后用ORCAD设计并制作电源变压器电路,用PROTEL设计单片机系统、组装收音机、设计制作PLC可编程控制器。

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更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鼓励同学参与,为他们出谋划策。在日常生活中,他能够紧密团结同学,他相信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好。由他创意并组织的多次大型活动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同学的`赞许,使他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挑战之中,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在校期间,该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社会公德,乐于助人,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平时他的课余活动也十分广泛,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都是他的爱好。

因为XX同学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他殷切的期盼得到您的垂青和接纳,若得到贵单位的邀请,他将不负众望,努力工作。以谦逊的态度在贵单位步步实干,点滴积累,进一步充实自己,切实的为贵公司做出贡献,共创辉煌未来。

如蒙聘用,他将用所学的理念,倾尽所能,为贵公司服务!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推荐人:XXX

XX年XX月XX日

篇1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求职信

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浓重文化氛围的熏陶,造就了我优良的品质和高雅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勤恳的态度,聪慧的头脑。自信、自强、奋斗、拼搏,伴我度过了十几年的学生生涯,大学毕业在即,是我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的时候,我渴求一个压力无限、创造无限的空间。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不断挑战、不断完善是支持我在大学四年中进取的不竭动力。母校踏实严谨的学风使我树立了勤奋刻苦、敏捷思辨、努力求知的学习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相结合的知识结构,是我的一大优势。在专业基础学习中,我学习了PROTEL、PSPICE、ORCAD等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单片机,CPLD(复杂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FPGA的开发和应用,以及PLC可编程控制器等,善长于电子电路的开发与设计及单片机的应用和PROTEL电子制板。我深知,作为一名电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必要性,先后自学了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OFFICE文件、FOXBASE、WINDOWS98、WINDOWSNT、C语言、FORTRAN、DELPHI、C++BUILDER等,能熟练掌握与应用,顺利的通过泄氐募扑慊?燃犊际裕?〉昧瞬混车某杉ā@砺哿?凳导?鞘贝?髁鳎?咀耪庖辉?颍?乙恢背?飧龇较蚺?Γ?渭拥缱涌菩??啻尾渭拥缱由杓拼笕??⑷〉昧擞乓斓某杉ǎ??侥瓯救艘恢痹诔褐悄芡?绻?炯嬷捌诩洳斡肓艘潜砑扑慊?低场??此?⒚浩?⒌缌考品严低车目?⒂肷杓疲?⒊錾?瓿闪巳挝瘢?⒍啻卫?肞ROTEL软件为学校实验室、电子大赛及公司设计电路及制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得副院长及系主任的赏识。信息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请注明

当今社会,计算机能力+英语=实力,我坚信这一点,努力学习英语,在四级考试中取得了较高的分数,在校期间辅修了经贸英语,并以优异成绩结业。现在正在东北师大吉林省留学服务中心,参加高级英语口语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英语听、说、读、写基本功扎实,并能阅读英文报刊及有关电类的科技英语刊物。

在平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培养了管理协调能力,敬业合作精神和奉献创新意识。在任电子科协副会长期间,我为电子科协的发展倾注了汗水和才智,圆满完成了日常管理工作,并成功地策划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使我清醒认识到团体智慧源于个人创造,企业才富源于个人素质,与此同时,我凭着较好组织协调能力,凭着良好的交际能力,广泛交友,诚实为本,乐于同他人合作;以信交友,善于与人沟通是我的.为人处事准则,在广大同学中我获得了很高的威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时间不等人,不超越时间的人将被历史淘汰,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要说“不想干出一番事业的职员也不是好职员”,我要与风赛跑,我希望允的实力与魅力征服一切,但我更希望能在最年轻、最有能力、最有挑战意识的时间里培养、体现自我价值,成长为能吃苦,能战斗的英才。因为年轻,所以我要有干劲和信心;因为年轻,我也有缺点和不足。但我愿在新的环境中与其他同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企业财富。

思考、创新、追求、给予,是我不变的人生信条。

感谢您于百忙之中读我的自荐信,希望早日答复,安排面谈为盼!

篇1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拆阅我的材料,给我一个向您介绍我的机会!

我是XX大学南岭校区一名届毕业生,主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荐信

。我希望能在贵公司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恳请您仔细考虑我的个人条件。给我一个为贵公司服务的机会。

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主修了电路、电子技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以及PC可编程控制、自动化控制技术等一系列电子与通讯方面的专业课程。在计算机方面,我学习了FORTRAN语言等计算机语言,并通过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考试,另外,我还选修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做了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习用ORCAD设计并制作电源变压器电路,组装收音机,PLC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制作,PROTEL设计单片机系统。这些都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性格外向、开朗,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做事认真负责、积极肯干。我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蒙聘用,我将竭诚工作!

谨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自荐人:XXX

11月

篇1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介绍

我叫***是一名应届毕业生,就读**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微电子专业,大学的三年里,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各方面的熏陶,使我获得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作为初学者,我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作为参与者,我具备老实可信的品格,富有团队合作精神;作为领导者,我具备做事干练、果断的风格,良好的'沟通和人际协调能力,

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刻苦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个性乐观执着,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篇17: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文简历

Basic information

Name:YJBYS

graduates Sex: Male

Date of Birth :1987-09-08 Nationality: Chinese

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members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repair by a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ersonnel types: ordinary job graduation date:

Job intentions

Job type: Full-time

Position: staff

Wish to pay: Negotiable

Self-evaluation

I am very happy to make friends, to communicate. Whatever the contradictions, I believe that through communication can solve.

I do not have work experience, but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work. But even Chollima Bole also need the talents, give me a chance, I will return with great satisfaction and surprise you.

Educational background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Poyang a high school in -2004

-2001 Junior High School Poyang II

Practice experience

December 2004 - 2004 1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April - 2005 6 months: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ship

September - 2006 10 months: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pril - May 2007: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Design

Language ability

Familiar with the English level: 4

Standard Mandarin

Computer capacity

Basic proficiency in the basic operation of Windows software simp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maintenance

篇18: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文简历

Basic information

Name:求职网graduates Sex: Male

Date of Birth :1987-09-08 Nationality: Chinese

Graduate institutions: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members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repair by a professional: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ersonnel types: ordinary job graduation date:

Job intentions

Job type: Full-time

Position: staff

Wish to pay: Negotiable

Self-evaluation

I am very happy to make friends, to communicate. Whatever the contradictions, I believe that through communication can solve. I do not have work experience, but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work. But even Chollima Bole also need the talents, give me a chance, I will return with great satisfaction and surprise you.

Educational background

2004-2008 University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Poyang a high school in 2001-2004

1998-2001 Junior High School Poyang II

Practice experience

December 2004 - 2004 1 of: metalworking practice

April 2005 - 2005 6 months: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ternship

September 2006 - 2006 10 months: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April 2007 - May 2007: Computer Application Course Design

Language ability

Familiar with the English level: 4

Standard Mandarin

Computer capacity

Basic proficiency in the basic operation of Windows software simple hardware and software maintenance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荐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历表格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历参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生自荐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求职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精选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分析论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