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洲望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共含12篇),希望大家喜欢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洲望”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

篇1: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

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火车的鸣笛声 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4.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6.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有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7.为了消减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械换成噪声小的机械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8.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A.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C.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

D.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声

9.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10.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物理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二、填空题

1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____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___dB.

12.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_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3.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__减弱,乙在________减弱,丙在________减弱.

14.无声枪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

三、问答题

15.如图所示,你见过这种装置吗?从图中你看出什么?这符合环保要求吗?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项中是学生上课要听的声音,不是噪声;D项中音乐声是乐音,且地点是在公园里.B、C项中的声音都是声源作无规则振动发出的,且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选B、C.

2.解:A、B、C项分别是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D项是不可能做到的.

3.解:选B.乐器在不按要求弹奏时,发出的声音也可成为噪声,在妨碍他人时,也是噪声.点拨:噪声不只是机器发出的,各种声源发出的声音都可能成为噪声.

4.解:A、D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选C.

5.答案:C.

点拨.A、B虽减弱了噪声,但达不到看电视的目的;D是不符实际的做法.故应排除.

6.解:A、B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D是制造噪声的根源,C是在噪声源处减弱噪声.选C.

7.ABC.

8.C.

9.B.

10.D.

二、填空题

11.无规则振动,分贝,50,70

12.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13.解:甲关窗,阻挡了噪声的传播,乙用被蒙头,将耳捂住.丙要求将音量放小,减弱声源振幅.填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点拨: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实际应用有许多具体做法.

14.答案:声源;人工:传播过程.

三、问答题

15.图中装置为噪声监测设备,可以看出此时声音等级为58.60分贝,从课本中可以查出,此声音等级属较静,对人比较适宜.点拨:本题中的噪声监测器不太常见,且综合了声音的等级和人的主观感觉.

篇2:《乐音与噪声》 教学反思

《乐音与噪声》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以听声为主线,通过各种声音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篇3:1.3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1.3乐音与噪声教学反思

《乐音与噪声》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为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我事先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准备,通过实践教学的体验,感觉效果不错。成功之处大约有如下几点:

以听声为主线,通过各种声音播放、击鼓、乐器演奏、辩音等环节,让学生在丰富的听觉体验中反复感受,逐步从无意转向有意,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声音的三个特征。

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讨论等方式由表及里、深化思维,培养合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物理结合生活的意识。

以媒体为依托,通过精心备课,理顺各知识点的衔接关系,做到过渡自然、流畅,方法科学、有效,语言简洁精练。从始至终,教师都是学生的学习合作者、点拨者、促进者。

以问题为平台,通过解疑过程导引学生的思维,循序渐进、注重发散,层层推进;在问题的设置上坚持面向全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信念上都能有所得。

但是,在具体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不够,缺乏对物理现象观察的针对性和敏锐性,这也说明学生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比较淡薄,这一状况的'改变同样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虽然已领会了一些理念,摸索了一些做法,但要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实现高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篇4: 噪声和乐音中班社会教案

噪声和乐音中班社会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噪声和乐音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区别噪声和乐音,在心底里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愿望。在活动中,首先通过录像了解建筑工地上噪声的产生,并让幼儿区分其与乐音的不同,感受两种不同的声音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并运用表情、象声词来表现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给人带来的不适,使幼儿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好处。

活动目标:

1、能区别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体会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噪声的危害

2、物质准备:关于建筑工地的录像、录有鸟鸣、流水声的音乐,小兔形象一个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感受噪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问:录像里是什么地方?

在建筑工地上有哪些声音?

二、交流讨论噪声和乐音的不同。

1.提问:我们刚才在建筑工地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听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欣赏一段鸟鸣声和流水声的录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和建筑工地的声音相比,你喜欢哪一种声音?。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三、讲述故事,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结合图片)。

2.提问:

①小兔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小兔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后来城市变得怎么样了?

四、交流讨论,扩展思维

1.你还发现哪些地方有噪声?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噪声变成好听的声音?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噪声?

这些噪声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怎样做才能减少噪声?

2.制作“安静”标志。

并带领幼儿把自己设计制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适当的`地方,

如寝室、医务室、办公室、阅览室等处。

附:故事“小兔进城”

小兔在森林里呆烦了,自个儿跑到城里玩。

热闹的马路上,小汽车挤来挤去,冲着小兔大喊大叫:“嘀――嘀――急!急!”大工厂的机器在大喊大叫:“轰――轰――乱!乱!”许多地方正在修理下水道,电焊机大喊大叫:“哧――哧――烦!烦!”许多地方正在盖高楼,锤子、砖头和脚手架一齐喊:“当――当――打!打!”

小兔皱起眉头:“这怎么行?”

小兔埋头苦干三天三夜,终于发明了变音盒,城市里到处挂起小兔的变音盒。脚手架、砖头、锤子不打架了,改学百鸟争鸣:“咕咕!啾啾!嘀哩哩!”电焊机轻轻唱“丁冬丁冬丁冬”,好像泉水流。大工厂的机器温柔地说:“刷啦刷啦啦”,好像春雨亲吻大森林。小汽车们也不着急了,轻轻哼着“沙沙沙沙”,就像树叶们在风中合唱。

小兔摸摸脑袋笑了:“这样真好,城市就像森林,到处都有音乐。”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篇5:噪声和乐音的社会教案

噪声和乐音的社会教案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在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区别噪声和乐音,在心底里产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愿望。在活动中,首先通过录像了解建筑工地上噪声的产生,并让幼儿区分其与乐音的不同,感受两种不同的声音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感受,并运用表情、象声词来表现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给人带来的不适,使幼儿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噪声的好处。

活动目标:

1、能区别噪声和乐音,了解噪声对人体、对环境的危害。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角色的性格特点。

3、体会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萌发创造宁静环境的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噪声的危害

2、物质准备:关于建筑工地的.录像、录有鸟鸣、流水声的音乐,小兔形象一个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感受噪声。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

问:录像里是什么地方?

在建筑工地上有哪些声音?

二、交流讨论噪声和乐音的不同。

1.提问:我们刚才在建筑工地听到了什么声音?

这些声音听久了会有什么感觉?

2.欣赏一段鸟鸣声和流水声的录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和建筑工地的声音相比,你喜欢哪一种声音?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

三、讲述故事,感知故事,理解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结合图片)。

2.提问:

①小兔在城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小兔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后来城市变得怎么样了?

四、交流讨论,扩展思维

1.你还发现哪些地方有噪声?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些噪声变成好听的声音?

延伸活动:

1.在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噪声?

这些噪声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怎样做才能减少噪声?

2.制作“安静”标志。

并带领幼儿把自己设计制

作的各种“安静”标志贴到适当的地方,

如寝室、医务室、办公室、阅览室等处。

附:故事“小兔进城”

小兔在森林里呆烦了,自个儿跑到城里玩。

热闹的马路上,小汽车挤来挤去,冲着小兔大喊大叫:“嘀——嘀——急!急!”大工厂的机器在大喊大叫: “轰——轰——乱!乱!”许多地方正在修理下水道,电焊机大喊大叫: “哧——哧——烦!烦!”许多地方正在盖高楼,锤子、砖头和脚手架一齐喊:“当——当——打!打!”

小兔皱起眉头: “这怎么行?”

小兔埋头苦干三天三夜,终于发明了变音盒,城市里到处挂起小兔的变音盒。脚手架、砖头、锤子不打架了,改学百鸟争鸣: “咕咕!啾啾!嘀哩哩!”电焊机轻轻唱“丁冬丁冬丁冬”,好像泉水流。大工厂的机器温柔地说: “刷啦刷啦啦”,好像春雨亲吻大森林。小汽车们也不着急了,轻轻哼着“沙沙沙沙”,就像树叶们在风中合唱。

小兔摸摸脑袋笑了: “这样真好,城市就像森林,到处都有音乐。”

篇6:乐音与噪音教案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

2、从实例中认识噪声和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

3、能使学生进行简单的专项社区调查,使学生具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振兴中华使命的责任感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难点:了解决定乐音特性的三个因素。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发声齿轮、硬塑料片、自制“水瓶琴”、音*、啤酒瓶等。

部分学生备用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手风琴、长笛、鼓、锣等。

教学设计

说明

导入新课

复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让其发声。用录音机放一段乐音与噪声。

举手回答

引起兴趣,知道乐音及噪声。知道声音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创设情境,让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特性产生研究的兴趣。

进行新课

一、响度

让学生用不同大小的力击鼓,也可用其它乐器发声。

让其观察同一个物体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时,发生体的振动情况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结果。

演示实验: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响同一音*,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情况下音*发声的响度和泡沫塑料球被弹开的距离。归纳探究结果。判断探究结果是否证实了先前的猜想。

师生共同归纳出影响响度的因素。

二、音调

让学生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鼓励学生交流探究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引导全班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估。

演示实验:教材p39图3-20,引导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高低,找出影响因素。

三、音色

组织学生做游戏。请几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乐器都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看能否辨别出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辨别不同的发生体的。

教师归纳。

鼓励学生列举自己熟知的*音色辨别不同发生体的事例。

四、噪声的防治

1、以中音播放一段音乐,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2、让学生阅读课本p41,找出生活中噪声的来源。教师进行归纳。

让学生了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噪声的防治

让学生阅读p42。找出日常生活中减小噪声的事例及方法。教师要进行总结。

回忆所听到的声音,可猜想声音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明确实验目的,几个人一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举手回答,其他学生讨论、验证、评估。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几个人一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观察实验过程,总结结论,积极举手回答。

积极参与做游戏,判断每次发声的乐器是什么乐器,集体回答。

举手回答。

体验中去比较、思考、讨论,了解什么是噪声。

五、总结

篇7: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新唐书 卷二零二》

注:1.任侠:以“侠义” 自认。 2.谪仙人: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3.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为仲卿母所遣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以勇气闻于诸侯

11.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⑥ D. ①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反叛而被判死刑,但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后又被宋若思征召为参谋。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 【解析】选A。“遁”应释为“逃走”。

10.【解析】选C。C组前一个“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一个“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代称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11. 【解析】选C。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12.【解析】选D。“因逢天下大赦被流放夜郎”有误,实际上是郭子仪请求用自己的官职赎的李白的罪。

13.(1) 答案:这个青年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雕琢,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2) 答案: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驯,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3)(4)略

译文: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因此给他取字叫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及至长大成人,隐居于岷山。当时所在州郡凭有道科举荐他,可是他没有应举。苏廷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看见李白,觉得非常惊奇诧异,说:“这个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增加点学问,便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爱好纵横家的那一套术数,学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产而乐于施舍。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整天沉醉于酣饮之中,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南游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和吴筠友善。吴筠被召入京,因此李白也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慨惊叹地说:“您,是个天上贬下人间的仙人啊。”并且常在玄宗面前说起,玄宗就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代的大事,李白于是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的东西,并且并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突然之间意识有些感慨,想要听演奏歌唱李白的歌词。于是召李白入宫,但是李白已经醉倒,左右侍从用水洗他的面,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提起笔一挥而就,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意精旨切,一气呵成,不留馀思。玄宗爱他的才华,好几次召见并设宴招待他。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饮酒,醉了,让高力士替他脱鞋。高力士平素为朝中显贵,还替李白脱鞋,把这深深地当作耻辱,于是他就挑剔他诗中的行病,并加以附会,用以把杨贵妃激怒。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老是一直从中作梗加以阻止。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亲近所容忍,愈加桀骜不群,放荡不羁和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酒中八仙人”。李白恳切请求引退还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把金锦赏赐于他,让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于四方,曾在夜色之间借着月色,与崔宗之乘船从采古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上穿着皇帝所赐宫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普安禄山起兵造反,天下大乱,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嶙聘请他到幕下当僚佐,及至永王起兵,心怀不轨,他即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永王失败了,李白按照罪行说来应当被处斩。当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郭子仪,郭偷偷地称他奇特。当时郭子仪犯法,应受处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处罚。以至李白论罪当诛的时候,郭子仪愿解除官职以赎李白之罪,于是他得免一死,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夜郎。正好碰上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为某一件事获罪下狱。那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将赴河南(今河南洛阳),道经浔阳,把李白释放了,并且聘任他为行军参谋,没有过多久,李白又辞去参谋之职。李阳冰任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后,召李白任左拾遗之职,然而在这时候李白已然死了,终年六十多岁。

篇8:政治常识练习题与答案

精选政治常识精选练习题与答案

1.意识的本质是。

A.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人脑的生理活动过程 D.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的话对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是()。

A.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一切工作首位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必须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D.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

3.“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在党的十五大第一次肯定的新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5.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

A.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B.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

C.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D.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6.电脑以其卓越的性能,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复杂而繁重的某些工作。如两名美国科学家用电脑做完了200亿个逻辑判断,终于证明了“四色定理”。这一事实说明()。

A.电脑能模拟人脑的思维 B.电脑的.思维将指挥人脑的思维

C.电脑的思维将超越人脑的思维 D.电脑的思维能完全代替人脑的思维

7.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要把()。

A.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放在首位

C.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放在首位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形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A.党内民主 B.党内团结 C.党纪律 D.党的先进性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A 6.A 7.C 8.C 9.A 10.A

篇9:《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与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琅琊( ) 环滁( ) 晦明( )

伛偻( ) 觥筹( ) 林霏( )

2.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

②泉香而酒洌( )

③负者歌于途( )

④树林阴翳( )

3.填空。

①《醉翁亭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字提挈全篇。文中的脉络关系极为密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结尾部分用____________一句就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的主旨。

②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____________。

4.课文里连用21个“也”字作句尾。这些“也”,表示了不同的语气和作用。请把下面的判断句中“也”的不同表达作用填在相应括号中。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环滁皆山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而乐亦无穷也。

⑥故自号曰醉翁也。

⑦庐陵欧阳修也。

表示判断语气的:( )

表示解释语气的:( )

表示肯定语气的:( )

表示感叹语气的:( )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7.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8.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 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9.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二)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醒能述以文者”中“文”指《____________》。

11.概括本段大意。

12.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3.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____之乐。

14.能表达“太守之乐”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盖①亭之所见②,南北百里,东西一舍③。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④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⑤,不可久视。今乃⑥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父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⑦。

注:①盖:大概。有提示缘由的`作用。②亭之所见:在亭上能看到的。③一舍:三十里。④鱼龙:泛指水中动物。⑤动心骇目:使心振动,使视觉惊奇。⑥乃:竟然。⑦称快世俗:使世间普通人称为快事。

15.比较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

16.把文中描写“快哉亭”下江中景物变化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17.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文中写“快哉亭”命名的两方面缘由。

三、作文

18.我们的家乡有许多让我们引以自豪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请你选择你最熟悉和最喜欢的一处向游人介绍。

要求:自拟题目,语句通顺,200字以内。

答案

一、

1.lánɡ yá chú huì yǔ lǚ ɡōnɡ fēi

2.①情趣 ②清 ③背负东西 ④遮盖

3.①醉 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能同其乐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①③ ②⑥ ④⑦ ⑤

二、(一)5.①滁人游 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

6.B

7.背东西的人在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8.B

9.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二)10.醉翁亭记

11.写宴会散,众人归的情景。

12.醉能同其乐

13.人 太守

1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

(三)15.①三十里为“一舍” 房舍 ②抬 全

16.涛澜汹涌,风云开合。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17.在此亭上可以欣赏远近、昼夜变化倏忽的景物;可以凭吊往古流风遗迹。

三、18.提示:要写出概貌和特点,条理清楚。

篇10: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同步练习题精选与答案

同步练习题精选与答案

一、填空:

(1)若x<5,则|x-5|=______,若|x+2|=1,则x=______

(2)如果|a+2|+(b+1)2=0,那么(1/a)+b=_______

(3)40803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值数是_______

(5)在代数式a2、a2+1、(a+1)2、a2+|a|中,一定表示正数的是______

(6)(-32)的底数是____,幂是____,结果是____

(9)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是a,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的2倍小3,百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一半,用代数表示这个三 位数是_____

(10)若多项式(2mx2-x2+3x+1)-(5x2-4y2+3x)的`值与x无关,则2m3-[3m2+(4m-5)+m]的值是____

二、选择题:

(1)已知x<0,且|x|=2,那么2x+|x|=( )

A、2 B、-2 C、+2 D、0

A、x>0,y>0 B、x<0y<0 x=“”>0,y<0 D、x<0,y>0

(3)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等于-x,那么x是( )

A、负数 B、正数 C、非负数 D、不是正数

(4)若m,n两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如图,则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m,n,-m,-n,是( )

A、n

(5)如果|a-3|=3-a,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3 B、a≤3 C、a>3 D、a<3

三、计算:

四、求值:

(4)若代数式2y2+3y+7的值为8,求代数式4y2+6y+9的值

(5)试证明当x=-2时,代数式x3+1的值与代数式(x+1)(x2-x+1)的值相等

五、

(1)化简求值:

-3[y-(3x2-3xy)]-[y+2(4x2-4xy)],其中x=2,y=1/2

(2)当x=-2时ax3+bx-7的值是5,求当x=2时,ax3+bx-17的值

(3)已知多项式2(x2+abx+3b)与2bx2-2abx+3a的和中,只有常数项-3,求a与b的关系

六、选作题:

(2)用简便方法指出下列各数的末位数字是几:

① ②2135 ③2216 ④2315 ⑤2422 ⑥2527 ⑦2628

⑧2716 ⑨2818 ⑩2924

答案:

一、⑴5-x,-1或-3

⑶4.08×106

⑸a2+1 ⑹3,32,-9 ⑺五 四 1/3 ⑻3,5

⑽17

二、⑴B ⑵B ⑶D ⑷C ⑸B

三、⑴2 ⑵-5 ⑶-43 ⑷0

四、⑴0.1 ⑵b=3cm ⑶3 ⑷11 ⑸略

五、⑴x2-xy-4y2值为1 ⑵值为-29 ⑶a与b互为相反数(a=1,b=-1)

六、⑴0.99

⑵①0 ②1 ③6 ④7 ⑤6 ⑥5 ⑦6 ⑧1 ⑨4 ⑩1

以上是同步练习题精选与答案

篇11:《老王》练习题与答案

《老王》练习题与答案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不简单!)

惶恐塌()败镶()嵌()伛()翳()

骷髅()()绷()攥()着滞()笨侮()辱

二、请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该露一手了!)

①伛:

②愧怍:

③滞笨:

三、知识迁移

生活中有很多不起眼的人,但他们的品质却熠熠生辉,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请欣赏下面这篇文章,体会一下!

老妪

梁晓声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

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

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账。

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的一种美德等……

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儿子仰脸看我。

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道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

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猬琐的……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老妪()招徕()佝偻()()

体恤()猬琐()()

2.给文中结尾的“尊贵”一词找一个反义词。

3.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4.文中对老妪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段?

5.《老王》与《老妪》这两篇文章在表现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参考答案

一、huáng tā xiāng qiàn yǔ yì kūlóu bēng zuàn zhì wǔ

二、①弯(腰)曲(背)。②惭愧。③呆滞笨拙。

三、1.yù lái gōu lóu xù wěisuǒ

2.猥琐

3.“我”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4.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神态描写,如“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不过……目光里绝无半点乞意。”;动作描写:“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递给我两毛钱……”;细节描写,如“袖着手。”)

5.都在表现一些不被人重视的小人物,却有一颗善良的、诚恳的金子般的心。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过于“做作”“猥琐”了。

篇12:离骚练习题与答案

离骚练习题与答案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⑴偭( )规矩而改错( )

⑵ 何圜( )之能周兮

⑶ 制芰( )荷以为衣

⑷ 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⑴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⑵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⑶ 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译文:。

二、基础知识检测

填空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

2、亦余心之所善兮,。

3、,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

4、制芰荷以为衣兮,,,苟余情其信芳。

5、,长余佩之陆离。,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

7、屈原,名,字。其代表作主要有、、、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构成。它采用和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的意思。

10、《楚辞》是由(朝代)代(姓名)所辑录的、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故名为“楚辞”。

选择题:

11、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息:叹息。 謇:jiǎn谇:suì,进谏

B、谣诼:zhú,造谣诽谤。 ?忳:tún,郁闷。 ?侘傺:chà jì

C、溘死:突然死亡。溘kè鸷:凶猛的鸟。

D、兰皋:gāo,有兰草的水边。

创新能力训练

有些诗歌虽然都表现了健康的思想感情,都是属于成功之作,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作者的世界不同,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仍有深浅和高下之分。下面这三首诗词都是借梅花抒情怀,但寓意各不相同。仔细阅读,认真比较,说说这三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xuān)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数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xiá),

不须檀板共金尊。

卜算子·咏梅

陆 游

驿(yì)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学科渗透训练

生态系统是耗散结构,它不断与环境交换能量与物质,输入的能量在系统中转化消耗,以此维持系统的有序结构,没有能量的输入,系统就将互解;输入的能量削弱,系统就要退化,植物固定太阳能为生态系统输入能量,它是生态系统的能源心脏,降低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削弱生态系统输入的能量,必然导致系统的退化。黄土高原垦殖指数一般超过50%,不少地区在70%以上,而所剩无几的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也很低。这样大幅度地削弱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平衡破坏的基本原因。

“这样大幅度地削弱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所指的依据是:

A、指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很低。

B、黄土高原的垦殖指数过高,而所剩无几的草场、次生林在人为干扰下生产量也很低。

C、黄土高原垦殖数过高。

D、人为的干扰使黄土高原生产量很低。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黑的字注音:

⑴miǎn

⑵yuán

⑶jì

⑷jí

2、D

3、D

4、(见课本注解)

二、基础知识检测

1—7(见课本)

8、内心独白,比兴和象征

9、遭受忧愁

10、(见课本注释)

11、A

学科渗透训练

B(要紧紧扣住“垦殖指数”)

拓展阅读:《离骚》的艺术成就

一、《离骚》发展了抒情诗的艺术,把塑造诗人的自我形象作为诗歌的主要艺术目标

换句话说,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我形象。《诗经》中的多数作品是抒情诗,奠定了我国抒情诗的基础,培养了我国古典诗以抒情为主的艺术传统。但《诗经》,特别是《诗经》中的民歌,多数是集体创作,它们往往是触景而发,即兴抒情,所塑造的也就是某种特定情形下的人物形象,比较单纯。《离骚》就不同了,它以巨大的篇幅塑造着诗人的自我形象,因此它就有可能全面完整地反映诗人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追求和斗争。我们知道,关于屈原的历史资料留存下来的比较少,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诗人的形象,甚至于他的生平,主要是根据对他的作品一一首先是《离骚》的研究得出来的在具体的方法上:

1、诗人善于用周围的环境气氛来烘托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使之更鲜明突出:

例如诗中写道:

噪声和乐音的社会教案

文言文练习题与答案

与诸弟书(节选)》练习题和答案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奥数速算与巧算练习题和答案

《张衡传》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生物燃料》阅读练习题与答案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练习题与答案

国际商法同步练习题与答案

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乐音与噪声练习题和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