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庵小传》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老魏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瓶庵小传》阅读答案(共含12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老魏”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瓶庵小传》阅读答案

篇1:《瓶庵小传》阅读答案

《瓶庵小传》阅读答案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贤:有才德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僦:租赁

D.吾六十,善病善:很容易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朋友之穷老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①有假其威虐人者   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①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

翻译:▲

(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3分)

翻译:▲

参考答案:

16.B(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17.C(①②都是用。A项:①结构助词;②动词。到。B项:①代词,他的②语气副词,表反问。D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却”。)

18.C(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19.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20.(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共3分)

(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如己出”、“孝友”,语意连贯,各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认为瓶庵有才德。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篇2:《瓶庵小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瓶庵小传》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D.吾六十,善病        善:很容易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 朋友之穷老             ②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① 有假其威虐人者       ②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① 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②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① 拜故旧之陇而酹之      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

翻译:▲

(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3分)

翻译:▲

参考答案:

16.B(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17.C(①②都是用。 A项: ①结构助词;②动词。到。B项: ①代词,他的 ②语气副词,表反问。D项:①连词,表承接;②连词,表转折“却”。)

18.C(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19.于 是 去 /倡 建 始 祖 祠 /修 五 世 以 上 墓 /拜 故 旧 之 陇 而 酹 之 /不 令 其 子 孙 知

20.(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共3分)

(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如己出”、“孝友”,语意连贯,各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认为瓶庵有才德。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 ”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 ”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篇3:《瓶庵小传》原文及翻译

《瓶庵小传》原文及翻译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著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曾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常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田,更待何时呢?”於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田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服役的百姓、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孝敬长辈、友爱同辈,就是这样,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结识瓶庵。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篇4:文言文练习:瓶庵小传

文言文练习:瓶庵小传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5分)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①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②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③,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酻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④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⑤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⑥股以疗亲病,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魏禧《瓶庵小传》)

[注]①失怙:失去父亲。怙,依靠。 ② 僦:租赁。 ③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④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⑤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⑥刲(kuī):割取。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⑴瓶庵幼失怙废学( ) ⑵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

⑶瓶庵尝馈遗之( ) ⑷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善容物者也/吾六十,善病 B.好文墨士/好行其德

C.君以布衣叩阍抗疏/父尝刲股以疗亲病 D.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并婚嫁之如己出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文中看,人们称曰瓶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21.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是因为瓶庵具有 、 、 等优秀品格。(3分)

参考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5分)17.(4分)⑴停止;不再继续 ⑵认为有才德 ⑶赠送 ⑷完毕 18.(2分)B (A项中善容物者也的善是擅长的意思,后句的善表示容易;B项两句中的好都为喜爱的意思;C项君以布衣叩阍抗疏的以为介词,表示以的身份,父尝刲股以疗亲病的以为连词,相当于来,表示目的;D项前句之同者构成定语后置的标志,后句之为第三人称代词。) 19.(4分)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2分,把握关键字是、安;注意倒装句式;语意连贯。) ⑵邻里之间发生纠纷,常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2分,把握关键字里就、通假字平;语意连贯。) 20.(2分)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21.(3分)勤奋好学、济贫扶弱、重贤尊祖、敬老爱幼、公正无私(每项1分,写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於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事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反逆的阉党头子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

篇5:魏禧《瓶庵小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魏禧《瓶庵小传》阅读答案和原文翻译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休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③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 靠

B.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C.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疾:快速

D.尝就瓶庵平曲直平:评判

9以下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抗疏,既危而免侣鱼虾而友麋鹿

C.父尝刲股以疗亲痛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禹存其字也则或咎其欲出者[来源:学,科,网]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 ”乃增其值。(4分)

⑵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4分)

11.第Ⅰ卷文言文中,传主瓶庵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请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

8。【小题1】C

9。【小题2】C

10。【小题3】(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就增加了船钱。

(“是”、“安”、 “值”,倒装句式,各1分;大意1分)

(2)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同辈的。

(“婚假”、“出”、“孝友”,省略句,各1分;大意1分)

11【小题4】济贫扶弱;尊奉先人;公平正直;孝悌之义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著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失了学,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别人遇到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家?”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亮节高风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曾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认识瓶庵的人说,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是他的表字,也有人说他的表字是雨岑。他大概是安徽休宁县人。瓶庵的父亲,表字绍素。

篇6:《韬光庵小记》阅读答案

《韬光庵小记》阅读答案

雨中上韬光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飞流木末,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至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选自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释】①韬光:指韬光庵。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 妍:

②恨僧少可语耳 恨: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之骨格,得石而苍”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宋何罪之有

C.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 水陆草木之花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

(4)请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主旨,并说说其写法上的突出特点。(4分)

10.(1)①美丽 ②遗憾 (2分,每个1分)

(2)D(2分)

(3)稍微疲倦时,可以蹲坐在石头上或靠着竹子休息。(2分,大意对即可)

写法特点:以作者主观感受为线索,把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自然地交融在一起。(1分)

篇7:解元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解元小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逼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授清涧都虞侯④。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下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元便领二十骑游击,俘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元掷身陷阵,左右鹘击⑤,大呼,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门宣赞舍人。

(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

【注释】①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②却行:倒退而行。③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④虞候:与下文“偏将军”“ 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⑤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 (擢:提拔)

B.世忠忧之。 (忧:担忧)

C.俘其生口,备悉敌情。 (备:详细,详尽)

D.众惧辟易遁去。 (遁:逃跑)

2.下列句中加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能以索持犀牛却行。

A.以功授门宣赞舍人 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C.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D.扶苏以数谏故。

3.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元一表人才,他浓眉俊目、目光炯炯、神采照人,双手下垂时能超过膝盖。

B.解元因为射箭能百步穿杨而且作战勇敢,所以被韩世忠保举为偏将军。

C.韩世忠到了下邳,听说金兵到了,士兵惊恐,世忠忧心;而解元临危不惧,率领20人偷袭冲入敌阵,俘虏了几个金兵,从而了解了敌情。

D.从文章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解元是一个相貌堂堂、射术高超、力大无穷、勇敢无畏、智勇双全的人。

答案:

1.B;

2.C;

3.B;

学好语文的原则

1、循序渐进。初中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2、熟读精思。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3、自求自得。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初中语文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阅读理解的技巧

带着问题读文章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

分析题目

题目其实已经代表了一切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啥,基本上已经知道内容了。读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题目是啥,加深对题目的记忆,再读文章,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出问题所在。

认准关联词

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些关联词,一定不能只出现前半个,或者是后半个,这是严重的语法错误,就算是你题目答对了,语法错误,也是不得分的。

从原文找答案

阅读理解的题目,文章越长,就越有优势,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千万别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个时候,标注的关键词就派上用场了,从关键词中,找重点语句,答案往往就在这里。

篇8:《孙君小传》阅读答案

[清]秦湘业

孙君名慧良,自号纳琴,世居无锡,析县为金匮人。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幼颖悟,读书十数行下,于汉、魏以降诗学源流罔不探讨有得。其时吴江赵艮甫流寓于锡,以诗鸣当代。君窃慕效之几方驾,赵亦订为忘年交。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尤厌弃举子业。故年二十四始游于庠,亦不数数应秋闱试。故滑稽,好狎侮人,人畏其口,弗敢近。君乃慨然出游,依从叔文靖公于闽。文靖爱其才,厚资膏火,而颇束缚之,弗任以事。君忽忽不乐,竟返里。后乃游汴、游燕,以记室为诸侯上客。然脩脯入手辄尽,贫如故。

道光末年,余尝遇之京师,旋别去,不相闻,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同治四年九月,忽挈妇航海归。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五年春,予权浙江运使,因招君游杭。见其形容憔悴,意气败丧,诗亦渐颓唐,无复往时精诣矣。是秋,余丁母忧去官。君不欲他就,亦返。自此不再出,益穷困无聊。越五年而卒,年六十有八。

余齿少君十余岁,弱冠闻其名,以素册乞书,君为录《闽游草》数十首。写景言情辄与少陵、东坡颉颃,行楷亦得苏法。余藏诸箧笥数十年,乱中失去。迨君身后求遗稿,不可得。余友华君翼纶,其甥也,近始搜得君诗二首,曰《余生草》,晚年之作曰《簏中草》。早年之作皆不如中年之工,惜乎其胥付灰烬有若重厄之者。然古来诗人湮没何限?君有贤甥搜罗掇拾,将授之梓,以永其传,岂非厚幸也夫?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父尔纯生子三,君其季 季:排行最后

B. 而其家人亦罕得其音耗也 耗:消息

C. 予权浙江运使 权:谋划

D. 迨君身后求遗稿 迨:等到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孙君年少时聪慧过人,仰慕赵艮甫的诗才并仿效他的诗,水平与赵诗不相上下。

B. 孙君的堂叔爱惜孙君的才华,资助他求学的费用,对他的管束也很严格。

C. 孙君为作者抄录的《闽游草》中的诗,写景言情中流露出对杜甫、苏轼的轻慢。

D. 孙君在离世以后还有人搜集他的诗作并付梓流传,作者认为这是非常幸运的。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类工应制体,君弗之善。(5分)

(2)时邑经兵燹,室庐荡然,亲故零落殆尽,乃僦屋城隅以居。(4分)

9. 从少年到中年,孙慧良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参考答案

6.C,权:暂代官职,执掌。

7.C,“颉颃”非轻慢,是抗衡的意思,可依据上下文推断出。

8. ⑴凭着诗赋闻名的才能高超之人,大都善于写应制体诗,孙君认为这种诗不好。(高才,1分;句式“高才生以诗赋有闻者”,1分;类,1分;工,1分;“弗之善”,1分)

⑵当时无锡城经过战乱破坏,屋舍没了,亲戚朋友几乎全没了,孙君就在城角租房居住。(兵燹,1分;亲故,1分;僦,1分;句式“僦屋城隅”1分。)

9.年青(少年)时心高气傲(对应制诗不以为然),率性而为(厌举子业,入学也不以乡试为重,好狎侮人,人们疏远他,慨然出游,脩脯入手辄尽)(率性而为也可用倔强任性替代);中年后甘于平庸、不复抱负。(前后各2分)

篇9:《李贺小传》阅读答案

阅读《李贺小传》,回答问题。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驉,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云。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妈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嚖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竞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直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 率如此( ) ②受囊出之( ) ③欻下榻叩头( ) ④排摈毁斥之( )

2. 第二段写李贺出游苦吟一事说明了什么?

3. 第三段写“长吉将死时”的情景,有传奇色彩,在全文中期什么作用?

4. 从末段可以看出作者对李贺短暂的一生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 你最喜欢李贺的哪些诗歌名句?说明理由。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长吉的姐姐嫁姓王的,说起长吉的事来尤其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扬敬之、权噱、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马,跟随一个小书童,背着古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 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扬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放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后,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忽然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到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参考答案

1.①大概。②接过。③忽然。④摈斥。

2.说明李贺能深入生活,认真观察,选材创作,刻苦执着,创作态度严谨,才能写出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诗篇。

3.李贺短暂的一生,家庭困窘,仕途失意,不容于世。人们惋惜英才早逝,故有此传说。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不满与愤恨。

4. 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控诉与抨击,对诗人早逝寄予感叹惋惜之情。

5.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强敌压境,城摧势危,将士英勇抗敌,誓死报国。“阵前实事,千古妙语”。②“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唐代征丁采玉,民夫身历危崖险溪,饥寒无食,身死溪水。抨击时弊,入木三分。

篇10:《李贺小传》阅读答案

长吉(李贺)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②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③,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注:①程限:规矩法则。②欻:突然。③奉礼太常:唐代官职,从九品上。

18.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恒从小奚奴(2)率如此(3)少之,长吉气绝(4)苟信然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1)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2)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20.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李贺写诗善于捕捉灵感,随时记录所见所得,不拘泥规矩约束。

B.太夫人赞同李贺的创作态度,认为唯有呕心沥血才能写出佳作。

C.关于李贺临终前的故事虽然荒诞离奇,但作者却以为真实可信。

D.李贺英年早逝,怀才不遇,本文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惋惜。

21.文章最后一段感情深挚浓烈,请对其写作特点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8.(1)使……跟从(2)大多,一般(3)不久(4)确实

19.(1)(李贺)能够费尽心思创作诗歌,而且写得很快,最早被韩愈了解。

(2)等了大概有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的时间,李贺最终还是死了。

20.B

21.最后一段作者连续提出了六个问题,前三问是问天,后三问则专问李贺的遭遇,层层递进,反复呼号,与前文平和的叙述形成鲜明反差。像李贺这样“才而奇者”世所罕见,却遭到世人的排斥,作者积郁的悲愤通过连续的质问喷薄而出,将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

篇11:《李贺小传》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李贺小传

李商隐

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①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②下榻叩头言:“阿 ③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有烟气,闻行车嘒④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彩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古文鉴赏辞典》)

〔注〕 ①程限:让人遵循的标准、规范。②歘(xū):迅速。③阿 :母亲。④嘒huì,拟声词。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状长吉之奇甚尽 状:描述

B.急止人哭 止:停止

C.天之高邈 邈:遥远

D.排摈毁斥 摈:排挤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与”字,与“每旦日出与诸公游”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C.无乃尔是过与

D.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13.文章首段说“状长吉之奇甚尽”,而“奇”也正是本文的主脉。请结合文本,概括李贺之“奇”。(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断句(3分)

15.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A.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B.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C.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D.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

答案:

11.B [解析] 止:使动用法,制止。

12.A [解析] A项,和、跟,介词,与例句相同。B项,和,连词,表并列;C项,通“欤”,语气助词;D项,孰与:固定结构,与……相比,谁更……

13. ①李贺长相奇;②李贺作诗奇;③李贺之死奇;④李贺之才奇。(答出3点计满分)

14. (1)长吉嫁给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特别详尽。(“语”“尤”“备”、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

(2)最先被昌黎韩愈了解(或“知道”)。(“知”、被动句式各1分)

(3)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却不使他长寿呢?(“独”“眷”“何……耶”、状语后置各1分)

15.C [解析] 注意语意的完整和句式的对应。

[参考译文]

京兆杜牧替《李长吉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很是详尽,这就是世上流传的。长吉嫁给王家的姐姐,说起长吉的事来特别详尽。

李长吉为人纤瘦,双眉相连,长手指。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被昌黎韩愈知道。与长吉一起交游的,以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最为密切。长吉每天都与他们一同出游,从没有先确立题目然后再写诗,如同他人按照法式连缀成篇那样,以符合作诗的规范为意。常常骑弱驴,一个小书童跟随身边,背着古破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取囊中所有,见所写很多,就怨怒地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肝才算完吗?”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从婢女那里取出书,研墨拿纸补成完整的诗,投入其他囊中。不是大醉及吊丧的日子全都如此,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参元、杨敬之等随时来从囊中取出抄好带走。长吉常常独自骑驴来往于京城长安和洛阳之间,所到之处偶有诗作,随意丢弃,所以在沈子明家的仅是所剩四卷罢了。

长吉快要死的时候,忽然大白天里看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骑着红色的有角的龙,拿着一块木片,上面写着远古的篆体字或石鼓文,说是应当召唤长吉。长吉全都不认识,迅速下床来磕头,说:“我母亲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愿意前去。”红衣人笑着说:“天帝刚刚建成一座白玉楼,立即召你为楼写记。天上的差事很快乐,不苦啊!”李长吉独自哭泣,旁边的人都看见了。一会儿,长吉气绝。他平时卧室的窗子里,有烟气向上冒,还听到行车的声音和微微的奏乐声。长吉的母亲赶紧制止他人的哭声,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么长时间,长吉最终死了。长吉的姐姐是不会编造出长吉这些事来的,所见到的确实像这样。

唉,碧蓝幽深的天啊,是那样的高,天上确实有天帝吗?天帝确实有林苑园圃、宫殿房屋、亭观楼阁这些东西吗?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天的高远,帝的尊严,也应该有人的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却不使他长寿呢?噫,又难道是世上所说的奇才,不仅仅地上少,就是天上也不多吗?长吉活了二十七岁,职位不过奉礼太常,当时的人也多排挤诽谤他,又难道是奇才,天帝特别重视他,而人们反倒不重视吗?又难道是人的见识会超过天帝吗?

篇12:《河东君小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河东君小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河东君者,柳氏也。初名隐雯,继名是,字如是。为人短小,结束俏利,性机警,饶胆略。适云间①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顾倜傥好奇,尤放诞。孝廉谢之去。游吴越间,格调高绝,词翰倾一时。

嘉兴朱冶涧为虞山钱宗伯称其才,宗伯心艳之,未见也。崇祯庚辰冬,扁舟访宗伯。幅巾弓鞵,着男子服,口便给,神情洒落,有林下风。宗伯大喜,留连半野堂,文燕浃月。越舞吴歌,族举递奏:《香奁》《玉台》,更唱迭和。既度岁,与为西湖之游。刻《东山酬和集》。集中称河东君云。君至湖上,遂别去。过期不至,宗伯使客构②之乃出。定情之夕,在辛巳六月初七日。君年二十四矣。宗伯赋《前七夕诗》,要诸同人和之。为筑绛云楼③于半野堂之后。略如李易安在赵德卿家故事。然颇能制御宗伯,宗伯甚宠惮之。

乙酉五月之变④,君劝宗伯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其奋身池上也,长洲沈明抡馆宗伯寓中见之;而劝宗伯死,则宗伯以语兵科都给事中宝丰王之晋,之晋语余者也。是秋,宗伯北行,君留白下⑤。宗伯寻谢病归。丁亥三月,捕宗伯亟⑥,君挈一囊,从刀头剑铓中,牧圉饘橐⑦惟谨。事解,宗伯和苏子瞻《御史台寄妻》韵,赋诗美之,至云“从行赴难有贤妻”。时封夫人陈氏尚无恙也。庚寅冬,绛云楼不戒于火,延及半野堂。向之图书玩好略尽矣。宗伯失职,眷怀故旧,山川间阻,君则“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有《鸡鸣》之风焉。久之,不自得。生一女,既昏⑧。癸卯秋,下发入道。

明年五月二十四日,宗伯薨。族子钱曾等为君求金,要挟蜂起,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宗伯子曰孙爱及婿赵管为君讼冤,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宗伯门人顾苓曰:“呜乎!今而后宗伯语王黄门⑨之言,为信而有征也。”宗伯讳谦益,字受之,学者称牧斋先生,晚年自号东涧遗老。甲辰七月七日书于贞娘⑩墓下。

(节选自《明清性灵》,有删改)

【注】

①云间:上海松江别称。

②构:通“媾”,讲和。

③绛云楼:明末清初著名藏书楼之一。

④乙酉五月之变:明朝灭亡。

⑤白下:南京别称。

⑥亟(jí):危急。

⑦牧圉饘橐:用口袋盛粥食到牲口棚。牧圉,饲养牛马的场所,此指钱谦益藏身之所;饘,稠粥;橐,口袋的一种。

⑧昏:通“婚”。

⑨王黄门:即王之晋。

⑩贞娘:即柳如是。

阅读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能文章,工书法工:擅长

B、宗伯心艳之艳:艳羡

C、孝谦谢之去谢:感谢

D、然颇能制御宗伯御:驾驭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宗伯使客构之乃出久之,不自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奋六世之余烈

有《鸡鸣》之风焉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斯天下之民至焉吾属今为之虏矣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河东君刚毅的一组是()

①君劝宗伯死②君奋身欲沉池水中

③宗伯北行,君留白下④从行赴难有贤妻

⑤于六月二十八日自经死⑥邑中士大夫谋为君治丧葬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⑤⑥D、③④⑤

参考答案:

10、C(谢,辞却,此可解为“休弃”)

11、C、(焉:均为句末语气助词A、乃:副词,才/副词,竟然B、之:音节助词,无实义/结构助词,的D、为:介词,替/被)

12、A(③不能体现刚毅④是从侧面写的⑥陈述对象为士大夫)

陶庵梦忆序阅读答案

“白雪公主”小传

母亲小传

瓶包装岗位职责

小传怎么写

爸爸小传作文

小传范文大全

小传作文初二

游曹庵作文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阅读理解附答案

《瓶庵小传》阅读答案(精选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瓶庵小传》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