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瓶观察日记(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走走”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国庆假期开始了,我又兴高采烈地去乡下外婆家。我这次去,不但是去做客,而且身上还带着一个重要的任务。你知道是什么吗?我就不吊大家的胃口了,我要去收集制作生态瓶的材料。
记得上一回,我和外公去抓过一次鱼。我们用一个竹篮子,在篮里放上一些米饭,米饭是用来引诱鱼儿的。我们把篮子放到水里就在旁边静静地等待,好不容易才抓到了一条鱼。可是,只有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我们决定再努力一次。而且,这回我们捕鱼队伍壮大了,妈妈也加入进来了。我们拿着工具,信心十足地再一次来到小河边。这几天雨水偏多,河水涨上来,岸边的几块大石头都被淹没了。这对我们很不利。我们先往水里扔了一些米饭,想把鱼儿引诱过来,再按照老办法放好竹篮。三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却没有一条鱼儿进入到我们的“陷阱”里来。我这个人性子急,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干脆挽起裤腿下水捉鱼。可是每次我的手刚一靠近,它们早就扭着身子逃之夭夭了。外公说:“用手抓肯定是不行的,这些鱼儿机灵着呢!”又等了许久,篮子里的米饭还是无鱼问津。天公不作美,鱼儿没捕到又下起了小雨。原本平静的`水面被打破了。不过还好,没过几分钟,雨停了。这时候,有两条“贪吃鱼”进入“陷阱”,我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我眼疾手快地拎起篮子,把鱼儿放进塑料罐子里。妈妈看见岸边有不少螺蛳,就去捡了一些。我好奇地问:“外公,这些螺蛳不好好在水里待着,跑岸上来干什么呀?”外公皱了皱眉头:“我觉得应该是下雨了,水里很闷,它们就出来透透气。”我拿着小鱼和螺蛳欢天喜地地回家去。半路上,我们看见一户人家正好在建造房子,就跟他们要了些沙子,还从沙堆里找出几块鹅卵石。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回到家,我拿起一个大号的矿泉水瓶,剪去顶部一段把沙子放进去,再放上一小半水。我又在沙子上铺上鹅卵石,放上一些浮萍,最后把小鱼和螺蛳放进去。我的生态瓶就大功告成了。
金秋十月,稻谷黄了,果实成熟了,我们一家人回到了天台老家。一到家我就开始我的任务——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态瓶。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灵活、敏捷的小鱼。可是哪儿有小鱼呢?我找找清澈见底的小溪,浑浊的小池塘,都没有小鱼的踪迹。当我坐在稻田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时,我低头一看,水中有许多透明的小鱼,我想:为什么小鱼是透明的呢?爸爸告诉我:“这是他们的保护色,鱼儿游在水中,是不是很难看见呢!”我拿来一个网兜,弯下身子来,轻轻一捞,一看,“哇!有三条小鱼”我连忙拿来了一个装满了溪水的盆子,把小鱼放了进去。只见它们在水中快活的游来游去,我可激动了呢!我又连续捉了几次,一下子捉了11条小鱼。
我心想:生态瓶仅有小鱼是不够的,还要加些动物。该加些什么呢?
我仔细观察着稻田的一举一动,一阵秋风吹过,谷穗整齐的摇摆,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低头抚摸着谷穗,忽然看见一只披着水草的田螺,“对了!田螺”,我怎么这么迟钝呢。可是,我谨记着严老师说过的话,小鱼和螺丝是不能放在一起的,因为田螺会排出一种有毒物质,会令小鱼死亡的。可是,我又想到:在稻田里鱼和田螺不是生活在一起吗?既然在稻田里可以生活,为什么在这儿就不行呢。我在田里发现了许多大田螺,爸爸还脱掉鞋子下去抓田螺了呢!我又拿了些泥土和绿色的.水草,偶然在泥土中发现了一条细细长长的泥鳅呢!我满载而归。现在我的生态瓶可漂亮的呢!有小巧玲珑的小鱼,有肥嘟嘟的田螺,有灵活的泥鳅,还有绿色的水草,真是如虎添翼。早上起来,我就来探望我的小动物们。田螺整齐的吸在水平线上,像受过严格训练的战士排成一行,让自己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几只大田螺经常搭在一起,犹如亲兄弟一般。一条大鱼突然不见了,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后来发现这条大鱼躲在三只田螺下面,可害羞了呢!有时候,小鱼儿跟着大鱼一起游来游去,我想大鱼肯定在教小鱼儿本领,小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肯定和我们一样,有快乐,有烦恼,还有……几条泥鳅潜伏在水底,不时地游上来透透气。整个生态瓶真是生气勃勃啊!
这几天,我的小动物们都陪伴着我,我也带它们去“旅行”,并且它们已经上过两次高速了。相信在新的家里,有我的照顾你们会生活的很好。
星期二,我们从家里带来了生态瓶。
上课了,老师让我们先观赏观赏生态瓶,我连忙跑到胡嘉科的'生态瓶前,细细地观赏起来。只见生态瓶里有小金鱼、虾、石头、水草。哇,连螃蟹都有。胡嘉科把一个正方形的玩具放在水里,只见小金鱼不费吹灰之力就给我们来了一个“穿越时空”。小螃蟹不甘示弱,给我们来了一段“横扭秧歌舞”:只见它把两只大钳子向上一举,就往对面走去。走到一半,刚好小金鱼正在上面表演,“怎么办?”我着急地说。螃蟹真有君子风度,马上收起钳子,小金鱼侥幸躲过了一劫。我心里暗暗地对小螃蟹说:“你真好。”小鱼似乎听见我说话似的,马上游到别处,不理我了。虾呢,虾呢?哦,原来它躲在螺号里呼呼大睡呢,怎样,虾尾巴露出来了吧。
这节课,我不但观赏到了小鱼、小虾。还知道了关于它们的知识。赏生态瓶真是“大丰收”啊。
我做了一个生态瓶。这个生态瓶美丽极了。五彩的小鱼,绿油油的水草,清澈的水,构成一幅别有风趣的水中风景画。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只见一条条小鱼悠然自得,时而害羞地躲进水草里;时而你追我,我追你;时而咬几口美味的水草。小虾在水里蹦跶,小螃蟹舞动着“小夹子”,扭动着肥硕的小身躯,爬进了贝壳里
可是,好景不长小鱼全死了。因为水太混浊了,我唉声叹气,暗暗自责,心想:要是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照顾小鱼!
不久,又有一批新的小鱼在我的生态瓶里“安家落户”。你瞧!它们是多么兴奋啊!小尾巴欢快地扇动着,探索着这新的世界,不久便适应了水里的环境,过着悠闲、舒适、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一次,我吸取了教训,每日早晚给它们换上干净的水,它们的生活过得很美好,每日吃喝玩乐,好不快乐!
通过制作生态瓶,我知道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天色不错,万里无云的时候,你也许会看见一个窗户上放着一个瓶子,里面有许多小鱼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它们快乐地游着
这周科学课,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好玩又有趣的作业,让我们制做一个生态瓶,可以观察鱼儿、水草它们之间的生存关系。
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把老爸用来泡酒的瓶子当作生态瓶。我把瓶子的上面一半锯断了,然后在瓶子四周打了四个小洞,老妈给我一条紫色的绸段,我把它绑在小洞上,这样就可以拎起来了,而且非常漂亮。
我和妈妈带着网兜来到锦溪边。我先用塑料袋抓了一大把沙,可是我不确定是需要沙子或者是淤泥。不管了,先拿回去再说。接着又随手在锦溪里拔了几颗小草和浮萍,再拿着网兜抓鱼,可是鱼儿就是躲着我,怎么也抓不到。正当我无计可施之时,妈妈对我说:“如果抓不到,我们就去买几条金鱼吧。”“唉好吧,看来也只能这样了。”那我就只能在石头上摸了五六颗螺蛳回家。
我按照老师说的顺序操作:先把沙子铺在生态瓶的底部,再“种”上一株株嫩绿的水草,加入水,可是没想到,水一倒进瓶中,整个瓶子立马变得浑浊起来。我把鱼和螺蛳放进去。小鱼在水中可能不太习惯,搅得瓶中的水越发浑浊,等半个多小时后,我再去看它们,忽然发现泥沙沉淀,水清了不少,但鱼儿不像之前那样欢快了,静静地浮游在瓶中。螺蛳也爬出水面,吸附在瓶壁上,搭配浮萍,看去倒像是一幅简易的山水画。
拎着自己亲手做的生态瓶来到学校,一看同学们的好像都比我的好看,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是买来的,而我的'可是和妈妈一起做的,意义也不一样,所以心里依旧美滋滋的。
这几天,我会天天观察生态瓶寄的鱼儿水草、螺蛳之间的生存关系。生态瓶带给了我无限的快乐!
这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手工作业:做一个生态瓶。
什么是生态瓶呢?就是一个装着水、沙子、动物和植物的瓶子。生态瓶怎么做呢?找个大瓶子,前去上面的部分,放些水和淘洗干净的沙,再放一点水生植物,等植物存活了,放点小鱼小虾进去,一个生态瓶就做好了。听起来,实在简单不过啦!
回到家后,我立刻告诉妈妈要做一个生态瓶。妈妈找到了一个大瓶子,可是,沙子、植物怎么弄来呢?去河里找,又没适合的;去买,市场上又没有。这可怎么办呢?最终,妈妈去她的单位拿了些沙子和绿萝,这才完成了一大半。至于小鱼小虾,妈妈又让我的同学陈宗耀明天给我们带条金鱼过来。忙活了半个晚上,终于完成啦!
第二天,当我拿出生态瓶的时候,原本舒展开的眉头一下子皱得只剩一半了。怎么回事呢?那水很浑浊,呈棕色,远远看上去,似乎这不是水,而是一整瓶的烂泥。再看看别人的,都装着很清澈的水,水里的小鱼一下子就能看出来。顿时,我的心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此时,同学们的嘲讽,更是雪上加霜。“这水怎么这么脏,鱼还能活下去吗?”“鱼要是放下去,肯定很快就死了。”“快点去换瓶干净的水,不然鱼肯定活不下去。”同学们的几句话,让我不禁想:妈妈怎么搞了这么脏的水,像烂泥一样,怎么好意思给科学老师看?陈宗耀看了我的生态瓶,都不肯给我金鱼了,迟延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金鱼还是给你吧,反正是你的了,金鱼死不死跟我有什么关系!”说完,抓了一条金鱼放在我的.生态瓶里,便扬长而去。看来,这水是真的脏!
上科学课了。我紧张地出了一身冷汗,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都快跳出来了!见了科学老师更是像见了鬼一样,忍不住打了好几个寒战。真是的,科学老师一来就说我的水很脏,简直让我丢尽面子,真是气死我也!当科学老师来看我的生态瓶的时候,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我又无可奈何,只好给老师看。原本以为会挨老师一顿骂,没想到老师说了句“也可以”就去看别人的了。原来这么脏的水也行啊!我如释重负!
不过,我还是担心金鱼会死。于是,我下课一直看着它。起初,它还活蹦乱跳的,但过了一会儿又寂然无声了。难道金鱼真死了?我又忍不住忐忑不安起来。
我继续死盯,从好几个角度看过去,结果连个金鱼的影子都没看见。放学后,我向妈妈说明了此事。妈妈倒出来一看,原来它还活着!由于我不停地移动生态瓶,水中的金鱼受到惊吓,以为我要抓它,便躺在沙子上装死。哟,这个小调皮,还挺机灵古怪的!
我把它养在家里,精心地照顾它。它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像个小精灵,还不时地冒出小脑袋来,嘴巴一张一合,似乎对我诉说着什么。这条小金鱼,为浑浊的水增添了一分色彩,为寂静的水增添了一些生命,为枯寂的水增添了一分欢乐与情趣。虽然看不清金鱼是怎么游的,但仍能感受到它的欢快。
我问了妈妈,鱼在干净的水里生活得好,还是在浑浊的水里生活得好。原来,金鱼也需要“安全感”,在干净的水中容易被发现,为了躲避人类的抓捕,宁愿在浑浊的水里生活。原来是这样啊!
科学世界,无比奇妙,等着我们去不断探索,千万不要随意相信别人的话,只有亲自观察才能明白真相!
科学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做生态瓶。我想:生态瓶里应该放什么东西呢?哦,应该放小鱼、小虾、水草之类的生物,还应该放沙石之类的非生物。一边想着,我便开始准备了。
我先将一下塑料瓶的瓶盖剪开,放进一些沙石,就和爸爸出发到小区旁边的池塘去抓鱼。我拿着网兜、小桶,来到池塘边。这时,看到一只小虾游过来,我便把网兜伸进水里使劲一捞。但小虾很灵活,一下子就溜到一边去了。爸爸说:“你不要这么着急,在网里放一些鱼食,轻轻地把网兜放下水。动作不能太重,太重鱼会被吓跑的。你看我的。”只见爸爸洒了一些鱼食在网上,悄悄地放下水。也许是鱼食很香吧,很快就游过来一只小虾,自投罗网,津津有味地吃起了鱼食。爸爸迅速地把网兜向上一捞,一只小虾就被捉上来了。我用小桶盛了半桶池塘水,把小虾放了进去。接下来,如法炮制,捞上了一只又一只小虾……可是,我们捉到的都是虾,没捉到鱼。一个生态瓶里不能都放虾呀,怎么办呢?
在爸爸的提议下,我们来到了花鸟市场,买了三条桔色、花色的小鱼,还有水草。爸爸说:“生物种类应该多样化,我们再到市场去买点螺蛳放在生态瓶里吧!”于是,我们来到了菜场,直奔水产柜台,正好看到卖螺蛳的.人背着一大筐螺蛳来了。我一阵高兴,连忙跑上前问道:“叔叔,有没有没剪过的活螺蛳呀?我要做个生态瓶。”卖螺蛳的人指着大筐说:“你们要就拿几个去吧!”我连忙道谢,挑了四颗螺蛳,和爸爸一起兴冲冲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们把虾、小鱼、螺蛳、水草都放进了塑料瓶里,注进小桶里的池塘水。刚开始,水有点浑浊。过了一会儿,泥沙沉了下去,水清起来了。这时,只见桔色、花色的小鱼在碧绿的水草间游来游去,几只小虾一拱一拱地在熟悉新环境,而螺蛳趴在那一动不动地“潜伏”着……生态瓶马上变得生机勃勃了。
虽然跑了三个地方,有点累,但看到这么有趣的生态瓶,我和爸爸心里都很高兴。
清晨,公鸡“喔喔喔”地打着鸣,把睡梦中的人们唤醒。太阳慢慢地探出头来,眯着眼睛露出笑脸,小鸟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起婉转的歌。乡间小路上,人声嘈杂起来:有的去买菜、有的背着锄头去田间劳作。我也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妈妈赶紧吃早饭,准备去小溪里捉鱼做“生态瓶”。拎了水桶、拿起小盆、扛着网勺,向小溪进发。
“哎呀—”伴着妈妈的一声惊呼,我已经华华丽丽地跳进小溪里,清澈见底的溪水,布满青苔的鹅卵石,随着水流不停摇摆的水草,还有那数不清的“机灵”小鱼,随着我溅起的水花早已四散逃开。我先是把水桶斜着放在水中,想等着小鱼“自投罗网”,结果这些“猴精”的小鱼,竟然不上我的当,等了会儿没结果,我就放弃了这个方案;接着我就试着用我的网勺搞个“突然袭击”,在成群的小鱼中捞上一勺,结果那几十条小鱼竟然全都是“漏网之鱼”,“呼”的一下子就躲进一旁的半米高的水草里,不见踪影。我有点沮丧,看着我的样子,爸爸妈妈都“哈哈”笑起来,他们都挽起裤脚来帮我了:妈妈把网勺静静地放在那里,爸爸走进水草里用树枝轻轻地拨动水草,一群“惊慌失措”的鱼儿慌不择路地“冲”过来。我瞅准机会,一把提起网勺,哈哈,终于逮到一条,它在网勺上拼命的上下翻跳着,我伸出手想去捉,可是我又怕弄伤了它。妈妈说:让我把手放在它旁边,等它自己翻跳进我的掌心,果然,在它跃起的瞬间,我接住了它,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我的小盆里。
正当我们乐此不疲地扩大“战果”的`时候。奶奶拎着她的“杀手锏”——一只足有一米宽大号的形状象畚斗、自制捕鱼工具“驾到”。奶奶说:我们的捕鱼工具和她的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那全黑的网纱,放在水里,真的就是个隐形“杀手”,一网下去,往上一拉一提,“哇”,瞧,小鱼、小虾,甚至还有小号的螺蛳,就统统地乖乖就犯了,我只剩下往盆里捞的份了……看来,妈妈说的真没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阳光照得水面波光粼粼,一家人的笑声随着潺潺的小溪传得很远很远。
欢天喜地地回到家里,我捧上一个小型玻璃鱼缸,底层放入中粒彩色石子,上层几颗天然大些的卵石,接着仔细地请我的小鱼、小虾和小螺蛳入住“新居”,然后再插上两株吊兰、绿萝。我亲爱的“小鱼、小虾、小螺蛳们”请在这洋溢满满爱心的“生态瓶”里快乐成长吧!
★ 观察日记
★ 《观察日记》
★ 观察观察日记
★ 观察晚霞日记
★ 观察日记范文
★ 植物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