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开心的兔子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黔之驴阅读答案(共含11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开心的兔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黔之驴阅读答案

篇1:黔之驴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

(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

14.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这个句子是(2分)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16.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

答案:

13.(1)偷看

(2)更加

(3)用蹄子踢(或“踢”)

(4)摸(每题1分,计4分)

1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答后半句亦可,其它的“者”都理解为“……的人”)

15.(1)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2分,主要以“骇”、“遁”、“且”、“噬”为采分点。)

(2)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像蜡烛。”(2分,以“或”、两个“之”为采分点。)

16.参考答案:①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②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③认识事物要亲身实践,不能主观臆断;④要讲究科学的思维方法,不能盲目推断。

评分标准:4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篇2: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之驴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稍出近之 稍: ②以为且噬已也 且:

③驴不胜怒,蹄之 蹄: ④尽其肉,乃去 去: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2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黔之驴阅读答案:

19、①渐渐;

②将,将要;

③用蹄子踢;

④离开。

20、①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

②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黔之驴阅读答案]

篇3:黔之驴阅读答案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后面各题。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悲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叉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嗍,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加粗词。

(1)技止此耳( )

(2)断其喉,尽其肉( )

2.翻译句子。

(1)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人,与韩愈合称_________,黔是我国________省的简称。

4.这则寓言故事后人概括为成语________,请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只;仅(2)吃完

2.(1)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

(2)老虎渐渐又靠近了驴子一些,态度更加随意轻慢,对驴开始撩拨冲撞,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3.柳宗元子厚唐韩柳贵州

4.黔驴技穷 歹徒们事发后被警察追捕,四处逃窜,最终黔驴技穷,落入法网。(意思对即可)

5.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获得胜利。(意思对即可)

篇4: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技止此耳。(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用船 (2)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3)用蹄子踢 (4)只、仅仅

2、①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②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3、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4、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篇5:黔之驴阅读答案

阅读《黔之驴》一文,完成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船载以入 船_____________

(2)益习其声 益_____________

(3)荡倚冲冒 荡_____________

(4)驴不胜怒,蹄之 蹄_____________

(5)尽其肉,乃去 去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语“黔驴技穷”是从本文演化而来的,文中哪句话与成语的意思最贴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一段文字是《黔之驴》原文的最后一段,选入教材时,编者将其删掉了。请细细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原文: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译文:唉!驴子形体庞大,好像很有法道,声音宏亮,好像很有本领,假使不暴露出自己的弱点,那么老虎虽然凶猛,也因为疑虑畏惧而终究不敢进攻。而现在却落得这个样子,真是可悲啊!

有人认为,驴子被吃,是因为它沉不住气,暴露了自身的缺点。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黔之驴阅读答案

1.(1)用船 (2)逐渐,越来越 (3)碰撞 (4)用蹄子踢 (5)离开

2.有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3.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4.不同意。“庞然大物”的驴子,也许暂时能唬得住老虎,但它只会“一鸣”和“蹄之”,它外强中干、没有真才实学的真实情况,总有一天会让谨慎、机智、细心而又勇敢的老虎识破,它被吃的下场不可避免。

篇7:黔之驴阅读答案

19、①渐渐; ②将,将要; ③用蹄子踢; ④离开。

20、①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②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篇8:黔之驴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①稍近益狎( ) ②尽其肉,乃去( )

(2)翻译句子。(2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 :

(3)读了这篇柳宗元的《黔之驴》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

篇9:黔之驴阅读答案

1、(1)益:更加; 去:离开。

(2)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

(3)①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②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③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④做事要持之以恒。(言之成理均可视为合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稍出近之 稍: ②以为且噬已也 且:

③驴不胜怒,蹄之 蹄: ④尽其肉,乃去 去: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

成语:

启示:

篇10:《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小题1】

本文作者 (填姓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除本文作者的作品外,我们在本册教材上还学过“唐宋八大家”的另外文言篇目是《 》。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小题3】

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每空只能填一个字。

本文的写作顺序是这样的: 虎( )驴 → 虎( )驴 → 虎( )驴

答案

【小题1】

柳宗元黠鼠赋

【小题2】

(老虎)渐渐熟悉(习惯)了驴的叫声,又靠近驴,在它的前前后后走动,但最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小题3】

畏/惧/恐/怕 识/知 吃/食

篇11:《黔之驴》阅读答案

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唐]柳宗元《黔之驴》)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 ([清]纪昀《狼子野心》)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字。(4分)

⑴以为神 ( ) ⑵技止此耳 ( )

⑶再就枕,将寐 ( ) ⑷乃杀而取其革 ( )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⑵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小题3】读了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收获? (3分)

【小题4】乙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

(3分)

答案

【小题1】(4分)⑴把……当作 ⑵同“只”,仅仅 ⑶睡觉 ⑷代词,指狼

【小题2】(4分)⑴略⑵渐渐长大,也非常温驯,竟然忘记了它们是狼。

【小题3】(3分))如:(1)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2)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3)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4)做事要持之以恒。(答到两点即可)

【小题4】(3分)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黔之驴》

《黔之驴》阅读答案

黔之驴翻译

黔之驴说课稿

《黔之驴》初中文言文阅读答案

黔之驴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黔之驴》教学反思

初一七年级下册黔之驴练习题及答案

黔之驴鸣冤记说明文作文

初一下学期黔之驴教学设计

黔之驴阅读答案(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黔之驴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