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答案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笑翻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答案(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笑翻天”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答案

篇1: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及答案参考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作者:湘竹  选自《读者》21期  有删改)

1.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

3.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4.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三】深圳市中考题(10分)

1.   3       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学生如只答到“做人要有立体感”,也可给满分。但如果学生将第(7)段全部抄下来则只给2分,其他意思相近的则酌情给分。

2.   1分       举例论证(如答“举例子”则不给分)

3.  2 分       答“承上启下”或“过渡”均给满分。

4.  4分        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能扣住论点、联系实际、表述清楚)

篇2:《做人要有立体感》议论文阅读答案

看见窗前一片绿阴,而后是绿阴下的小柴房,然后是柴房中的主人,再后是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

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我们平时看到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立体感就是这般错落有致、形影不离的样子。

这世界是多维的,不仅有上、下、左、右空间上的层面,还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上的层面,同时也只有多维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人的存在,首先,必定是能够被多层面感知的。

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下躺着;鸟飞得越高,留在地上的影子就越小。

对于前句话,我想,还有人在两种情况下也没有影子,一是灯火通明、光明普照,二是阳光直照而人又必须直立,然而,我们假设这四种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人又几时能期遇灯火通明、光明普照,谁能在一个点上长时间接受阳光直照? ?

对于后句话,是比喻一种脱离尘世的趋高境界。只是,小鸟飞得再高也无可避免要回到它赖以生存的地面,那么它的影子当跟随而至才对呀。

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使人有了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为人处事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生怕露出狐狸尾巴,故而,表现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白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

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这样做,就难以得到他人信赖和支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人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遗憾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做事也一样。

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薰、看不清真面目,那谁人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7 .

篇3:《做人要有立体感》议论文阅读答案

而且,做人要有底线,才能出线,直至出类拔萃。

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使人感觉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

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下躺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极力掩饰自己缺点大可不必,花空心思掩饰自己小错、填埋遗憾也大可不必。

人有阴影才有立体感。

在日常生活中,一片绿阴,可见一地清影。

10.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学生如只答到做人要有立体感,也可给满分。但如果学生将第(7)段全部抄下来则只给2分,其他意思相近的则酌情给分。

11.举例论证(如答举例子则不给分)

12.答承上启下或过渡均给满分。

13.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能扣住论点、联系实际、表述清楚)

篇4:做人要有底线的阅读答案

①底线原本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如今,“底线”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露面,如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人格底线、职业底线等等。可见,这里所谓“底线”是一个伦理学术语,是指人无论何种原因处于怎样的境遇中,都需要遵守的社会基本道德规范。

②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

③道德良心是最基础的一道底线。帮别人垫钱买彩票,中大奖后分文不取的赵书兵;抱起血泊中的小悦悦,向周围人呼救的陈贤妹;哥哥遭遇车祸身亡,作为弟弟仍不忘把工资发给工人兄弟们的孙东林……他们是普通人,也只是做了一些“很普通”的事,然而,依靠最基本的道德良心作出的选择却使他们于平凡中彰显了人格的光辉,这光辉来自于他们的那种对于做人底线的坚守。

④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甲】对于宁赴清流、投身汨罗江的屈原而言,以身殉国是他至死捍卫的心灵底线;【乙】对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而言,保持自身操守是他心灵的底线;【丙】对于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而言,捍卫民族尊严是他心中至死不变的底线。因为有着这份坚守,他们才做到了“众人皆醉我独醒”,即使生命逝去,也为后人所敬仰。

⑤相反,没有了底线,企业就会弄虚作假,学者就会指鹿为马,裁判就会大吹黑哨,官员就会贪赃枉法,警察就会刑讯逼供,法官就会草菅人命……这种“恶的蔓延”,会侵蚀社会的道德良知,甚至颠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⑥中国人从来就有底线,做生意,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做学问,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做官,不夺民财,不伤无辜;做人,不卖朋友,不丧天良。正是靠着底线的坚守,中华民族虽历尽苦难,中华文明却得以延续。只要每个公民、每个行业都坚守底线、为善去恶,我们的社会就能构筑起更为坚实的道德基础,焕发出更有底气的道德自信。

篇5:做人要有底线的阅读答案

1.答案示例:①人生在世,必须有自己坚守的底线②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③没有底线会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危害)。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2.答案示例:乙(1分)本段的分论点是:民族道义是最崇高的一条底线。陶渊明辞官不做归隐田园的原因是要保持自身的节操,不向权贵低头,不能证明本段的分论点。(3分)

篇6:做人要有底线的阅读答案

1.阅读文章②-⑤段,梳理论证过程并填空。(3分)

正面论证:道德良心是最基础的一道底线

提出中心论点: ① ②

反面论证: ③

2.请选出第④段中使用不恰当的论据并说明原因?(4分)

不恰当的论据是 ,(填序号即可)原因

篇7:《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3.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14.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15.阅读第⑧段回答。

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16.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17.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 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6分)

参考答案:

13.成绩较好

14.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意近即可)

15.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16.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17.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篇8: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题目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答:

题目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答:

题目3:阅读第⑧段回答。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向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答:

题目4:简要说说划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不同(2分)

答:

题目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好处,这“捐”的好处是什么(4分)

答:

题目6:试结合文章资料阐述本文所蕴含的哲理。(4分)

答:

答案:

题目1:成绩较好(2分)

题目2:从“我们务必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4分)

题目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向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应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4分)

题目4: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向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题目5:这“捐”的好处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4分)

题目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透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4分)

解析:

题目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资料的潜力。根据第5段“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概括出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成绩较好类型的学生。

题目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资料的潜力。根据第7段妈妈说的话“不要低头,要明白,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务必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来分析妈妈这么说的原因。

题目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潜力。根据第7段妈妈对小男孩说的那一番话以及第8段“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这一部分的描述来理解划线句的含义。

题目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资料的潜力。前一个“抬起头来”是“别人捐500,男孩捐5块,但是男孩在妈妈的教育之下”,男孩子在同学们的议论中坚守自信,勇敢的抬起头来;后一个“抬起头来”是指“男孩子在妈妈的教育以及捐钱这次经历之后”自信的为人处世以及努力奋斗。

题目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资料的潜力。根据第7段妈妈的教导,男孩子认识到了捐的意思为“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真心即可”以及“人品好、成绩好,就是对社会最好的捐献”。

题目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蕴含哲理的潜力。根据“男孩子虽然捐的是5元钱,但依然自信的抬起头来”以及“妈妈的教育对男孩子的影响(第8段的划线部分)”分析出本文蕴含的哲理为“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透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

篇9: 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这天我读了《抬起头来做人》这篇文章后,感触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他的学校举行一次筹款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捐款,而小男孩的家里很穷,所以他妈妈只给他了五元。但是小男孩为此感到很难为情,甚至不敢上学,总觉得自己捐的钱太少了,没面子。因为别人都捐了30元、50元、100元……最后,他妈妈对他说:“你还是个学生,只要自己以品行、成绩尽力为学校争光,捐多少钱并不重要。”小男孩听了,那着妈妈的五元钱上学去了,再也不感到难为情了。

小男孩妈妈的这翻话朴实的语也深深得提醒了我。是呀,我们不能用金钱来估量人,因为金钱不是评价一个人唯一的标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不要盲目地与他人攀比,只要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社会的贡献,我们一样能够抬起头来做人。金钱并不重要,很多人总是把金钱看得很重要,总是把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要抬起头来做人。做个勇敢而自信的人。

篇10:抬起头来做人阅读答案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小题1:结合第⑤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2分)

小题2:5肯定比500小,在第⑦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小题3:阅读第⑧段回答。简要说说画线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的深刻含义。(4分)

小题4:简要说说划线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何不同?(2分)

小题5:文章说,小男孩学习到了“捐”的意义,这“捐”的意义是什么?(4分)

小题6: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本文所蕴含的哲理。(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成绩较好(2分)

小题2:从“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而对拥有百万家产的家庭来说,即使捐出500块钱,对他们的生活也丝毫没有影响。所以男孩的母亲这样说。(4分)

小题3:在经历了这次教育和考验之后,小男孩一直充满自信地做人,以自己的奋斗和成绩骄傲地面对那些拥有金钱的人们。(4分)

小题4:不同之处是:前一处“抬起头来”是指小男孩在同学们的纷纷议论中坚守自己的一份自信;后一处“抬起头来”指男孩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充满自信地为人处世,并努力奋斗。

小题5:这“捐”的意义首先是量力而为,捐出自己的一份真心;其次,你的品学,你的成绩,是你对社会最好的捐献。(4分)

小题6:一个人即使身处贫困的境地,亦不要自卑,要相信自己的价值,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昂首生活于这个世界上。(4分)

《做人要有立体感》议论文阅读答案

良心的作文:做人要有良心

做人要有耐心高三作文

做人要有底线高三作文

做人要有梦想的作文

做人要有诚信作文500字

做人要有志气初三作文800字

做人要有底气初三作文800字

学习《做人,一定要有血性》心得体会

宽容的作文500字:做人要有宽容之心

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答案(锦集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做人要有立体感阅读答案,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