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毕淑敏:年龄要有雅量(共含2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你也是亲爱的你”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毕淑敏:年龄要有雅量
我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说自己是“女孩子”的时候,我为她羞臊。我能理解她,因为她还要择偶,所以要尽量装扮年轻。然而就是从择偶这个角度出发,她也要显得沉着才好。我看到她睁着睫毛被拽长了的眼睛,我就不明白,男人为什么不愿意找比自己年长的女人呢?这样的女人知道心疼人的。
她若是把这个设问,当成一个技术性的攻防策略,我倒赞成。婚姻其实不必拘泥于年纪非得男大女小,反过来,一样也有甜蜜。只是,在一般情况下,女子是要有生殖能力才好嫁。年岁太长了,这方面就呈递减趋势。这是任什么美容膏紧致霜也回不了天的,因为你无法美化你的卵巢和子宫。
不要把男人的择偶心理看得太神秘,其实很大部分要受荷尔蒙的控制。这是千百万年以来的遗传密码,概莫能外。即使是那些声称不要孩子的男士,也很少能逃得出这个窠臼。女子明白了这其中的奥妙,就不要徒劳地扮嫩,因为没用的。
三十多岁了,若想嫁得好些,就不要再在生殖系统上多做文章,因为大势已去。要在自己的长项上用功夫,那就是成熟和稳定,关爱和慈良。我相信天下的男子不都是因为生殖的希望才找伴侣,所以精神上的契合才是年长女子要浓墨重彩渲染的地方。
女子经过镜子时,常常是不经意但锐利地一瞥,就会发现时间是多么残酷。皱纹密布嘴角下垂的老太婆,曾经是惊世绝艳的美妇。苍老疯狂地吞噬了绝代风华,留下的是容颜的庞贝古城。
不要对抗时间,不要把皱纹看得那么可怕。如果从生殖的角度讲,它的确是冷面杀手。但要从阅历的层面讲,就是串起智慧之玉的红绳了。
老人的确没有小孩子好看。()孩子的脸如同肥蚕般饱满,老人的脸就是蛾子飞走后苍白破损的壳。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事实。我知道我老了也会难看(现在已经很难看),我对此深信不疑。可是,我不怕。也许因为年轻时就不漂亮,老了不过是更不漂亮。破罐子破摔,反倒安之若素。
于是就为那些曾经美丽的女子,捏了一把汗。这把汗,恐怕从她们三十岁就要捏起来,直到六十岁松开手,手下已是湖泊。
许多进入中年的男人和女人,试图强行保持年轻,过度忧虑健康和外观,甚至以杂乱的性交,希图证明自己还年轻有力量。很多人热衷于空洞而缺乏真正快乐的时尚,妄想如一只醒来的兔子,和时间这只锲而不舍的龟赛跑。
好的老女人的经历是一块五颜六色的织锦。每一根彩线都七浆七染,独一无二。回忆好比是珍珠,这些珍珠串成了你的人生。你颈项间佩戴着它们,纤纤素手抚摸着它们,就会和你曾经拥有的岁月和人,相聚于咫尺之遥。
你一定要记住生活里发生的一切,包括喜怒哀乐。不要因为匆忙和不当心,就忽略了它们。这些感受是你将来的宝藏。不然,等你老了,坐在暖暖的太阳下、圈椅中,你和别的老人讲什么呢?
北京大学要有允许别人“说三道四”的雅量
近日,有网友报料称,90后河南小伙程帅帅计划给北大送匾“北京人大学”,被警方带走。程帅帅称,9月10日上午,他先是被北大保安扣留,之后警方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为名,将他在海淀派出所扣留了近8小时。其间,警方问他什么时候去的北京,在哪住等,并去他北京住处看了一下。被放出来后,海淀派出所委托了两个人把他遣送回新蔡。(《中国日报》9月12日)
近来的北大,可谓**不断。正和邹恒甫对簿公堂呢,又来了一位90后批评者。而且,这位小伙还给北京大学改了个名字北京人大学。在笔者看来,这位河南小伙程帅帅既非在北大门前上访的访民,也非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者。它只不过用自己的方式,对当下北京大学的招生不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对于北大而言,这既是意见,也是建议,应该成为北大今后招生过程中改进的内容。
北大已经成为“北京人大学”,这话一点都不假。近几年以来,北大几乎年年都会以“生源质量非常优秀”为由,在北京地区大幅度扩招,而且,扩招的比例经常在40%以上,北京人能进入北大的机会,远远大于外省市。而且,拥有这种癖好的不仅仅是北大,也包括北京其他一些知名大学。因此,程帅帅对北大的批评无可指摘,如实地反映了当下高考与大学录取制度的不公现状。
出问题不可怕,关键看如何处理。对于这位送北大“北京人大学”牌子的90后小伙而言,北京大学保安与警方对他的处理方式却像极了“截访”,这显然是一种打击;对于在上世纪前期提倡“兼容并包”、“兼收并蓄”为办学和经营理念的北京大学而言,也说明北京大学已经放弃了好的历史传统。要知道,“兼容并包”、“兼收并蓄”曾经是北京大学最迷人的校园哲学,也是北大历史上最吸引人的学术气质。
当年北大在“兼容并包”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无论这个人的思想是激进还是保守,是左还是右,都会在北大校园里共同存在。这是一种大气魄、大雅量,也是一种大进步。当今的北大对一位90后小伙如此排斥,甚至进行打击,对于批评者的态度可见一斑。在笔者看来,北大对批评者进行关押的态度,像极了一些以维稳至上的'地方政府听不进不同声音,并用权力打压不同声音。
宽容批评者,善待每一位青年,是所有大学都应有的度量。有批评北大的声音,必然说明北大本身还存有问题。北大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是我国学术发展的“带头大哥”,在某种程度上是我国大学问题和问题大学的代名词,所以,北京大学就要具有“带头大哥”的气度和雅量尊重批评者的意见,并谦虚地进行反思。北大对待外界的质疑和批评,应该要有虚心接受的认真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些时候,听到“北大已经不是以前的北大了”这句话时感觉特俗,可这却是真正的现实,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在努力寻找北大精神,可现实之中找到的往往是相反的例证。更可怕的是,北大已经容不得别人的“说三道四”,如此这般的北大,何谈改良、何谈进步?(王传涛)
★ 毕淑敏散文
★ 毕淑敏经典语录
★ 毕淑敏语录
★ 毕淑敏名人名言
★ 入党年龄
★ 毕淑敏散文集心得
★ 毕淑敏警句语录
★ 毕淑敏经典散文
★ 毕淑敏好文章摘抄
★ 毕淑敏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