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含10篇),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明石”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某同学由于粗心,将放在厨房中的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儿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方式给轮胎降温。
2.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及周边的湖泊,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比热容__大的特性;春夏季节,漫步在洋澜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扩散__现象。
3.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 J/kg,20 g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__8.8×105__J,用天然气将一壶水烧开,水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增加__,壶口上方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的过程中__放出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在1标准大气压下,1.5 kg初温为90 ℃的水吸收6.93×104 J的热量后,它的末温为100℃[c水=4.2×103 J/(kg?℃)]。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__做功__、排气四个冲程。
5.西气东输工程让滨州市民用上了物美价廉的天然气。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水至少要吸收6.72×105J的热量,这需要完全燃烧__8.4×10-3__m3的天然气。[c水=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 J/m3]
二、选择题
6.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增加,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8.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A.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B.向饮料中加冰块,饮料温度降低
C.寒冬,用热水袋暖手,手感到温暖
D.盛夏,阳光曝晒路面,路面温度升高
9.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B )
A.冬天人们常用双手互相摩擦取暖
B.用茶壶烧水,水烧开时,茶壶盖被顶起
C.钻木取火
D.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10.《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比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1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效率越高的热机功率也越大
B.汽油机和柴油机均属于内燃机,工作时它们点火的方式也相同
C.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汽缸里燃烧,汽油属于二次能源
D.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提高热机的效率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把-10 ℃的冰块放在0 ℃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14.《舌尖上的中国2》聚集了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C )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5.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
水 4.2×103 铝 0.88×103
煤油、冰 2.1×103 干泥土 0.84×103
沙石 0.92×103 铜 0.39×103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
B.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
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
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6.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数据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 A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甲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乙的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A.c甲>c乙 B.c甲=c乙
C.c甲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18
一、选择题
1.(桂林)206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船承担着如图1所示的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地面飞控中心和航天员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下面的哪种方式来实现:
A.发射超声波B.发射次声波
C.发射微波 D.发射可见光
【答案】C
2.(山东日照)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不能发生反射
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电磁波不仅能传递声音信号,也能传递图像信号
【答案】D
3.(2012湖南娄底) 2012年2月25日,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它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工程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光导纤维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答案】D
4.(2012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它们都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受功能,又有发射功能
【答案】C
5.(2012徐州)人们在家中利用天线能接收到电视塔发射的载有电视信号的
A.超声波 B.次声波 C.电磁波 D.可见光
【答案】CX kB1.cOM
6.(2012?福建省三明)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是一种电磁波[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h
C.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时,其波长与频率成正比
D.中央电视台与三明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不同
【答案】A
7.(2012广东茂名)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传输的信息量很大,主要用于无线电广播
B.移动电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
C.电磁波的波长越大,频率越高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答案】B
8.(2012?福建泉州)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次声波 B.红外线 C.超声波 D.微波
【答案】D
9.(2012潍坊)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应用于测绘、电信、减灾救灾等诸多领域,该系统传递信息主要依靠
A.次声波 B.微波 C.超声波 D.光波
【答案】B
10.(2012?福建福州)现在车辆常安装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器,可用来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和导航。卫星向GPS接收器传送信息通过的是:()
A.激光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答案】B
11.(2012?贵州铜仁)右图为我国第一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宇宙飞船中)与家人(在北京)进行视频通话时的情境,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话时声音通过声波传播,图像通过电磁波传播
B.通话时声音和图像都是通过光导纤维传播
C.通话时声音和图像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
D.通话时声音和图像分别通过次声波和超声波传播
【答案】C
12.(2012?河南省)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
B.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
C.利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
D.利用移动通信屏蔽器屏蔽手机信号
【答案】B
13.(2012?湖北宜昌)关于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息发射和接收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在发射时,它们都要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
C.它们都只有接受功能,没有发射功能
D.移动电话既有接受功能,又有发射功能
【答案】C
14.(2012??江苏淮安)下列工具(或设备)与电磁波应用无关的是( )
A.验钞机 B.军用雷达 C.医用B超 D.电视遥控器
【答案】C
15.(2012?江苏连云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传播
B.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 光纤通信是一种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
【答案】B
16.(2012?甘肃兰州)兰州市的许多公交车安装了GPS系统,通过GPS系统可显示汽车的行驶方向、车速、与后车的距离等信息。实现GPS系统与卫星信号传输的是( )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微波
【答案】D
17.(2012?江苏南通)关于电磁波与信息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电磁波是在空问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C.光导纤维利用光的折射传输信息
D.声呐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答案】B
18.(2012?江苏盐城)小明家的.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B
A.输电 B.通信 C.导热 D.照明
【答案】B
19.(2012?内蒙古赤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声波、超声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B、水波、声波、电磁波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微波、红光、紫外线都是电磁波
D、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都是通过光缆来传输信号的
【答案】C
20.(2012?四川绵阳)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
B. 无论何种信息的传递都需要介质
C.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
D.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
【答案】A
二、填空题
21.(2012昆明)太空中,宇航员在太空舱外部工作时,需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交谈,说明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_介质(填“需要”或“不需要”);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___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答案】不需要;相等
22.(2012广东)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填单位);电磁波的波长越长其频率就越 ;电磁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m/s;低;能
23.(2012?黑龙江鸡西)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将 能转化为电能,它是利用 来传递信息的(选填“电磁波”或“声波”)。 【答案】化学;电磁波
24.(2012?湖南株洲)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 来加热食品的,电烤炉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来取暖的。【答案】电磁波(或微波);热
25. (2012?辽宁沈阳)电视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是通过________传递的,画面的色彩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答案】电磁波;绿
26.(2012?江苏扬州)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拖拉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____________(能/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____________(能/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14. 体积为2x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16) 牛,方向竖直向 (17) 。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帕。
15.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灯L1、L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后:
① 若两灯均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 (19) 表。
② 若两灯中有一灯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的电表是 (20) 表。
16. 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位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7(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 ),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7(b)、(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图7(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7(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 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1) 。
② 分析比较图7(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2) 。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7. 重为4牛的球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18. 根据图9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
[c水=4.2x103焦/(千克?℃)]
20. 杠杆的动力臂l1为2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
21.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x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① 求水的体积V。
②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③ 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 为 千克/米3。(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22. 在图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
①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 求此时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及消耗的电功率P2。
③ 现有阻值分别为R、2R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分别为4R、10R的滑动变阻器,请选择定值电阻、变阻器各一个分别替换R1、R2,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
选择: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的滑动变阻器。
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1)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2)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1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3)牛,此时的读数为 (4) 牛。
24. 如图12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① 该 透镜的焦距为 (5) 厘米或 (6) 厘米。
② 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7) ,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③ 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 (8)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25. 小陆做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现有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待测电阻RX、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及导线若干,所有元件均完好。他连接电路进行实验,闭合电键后,在移动变阻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0.20~0.58安,电压表示数相应的变化范围为4.0~0伏,当移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个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十数分别如图13(a)、(b)所示。
[中考物理试题精选]
1.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是约3.96km/h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C.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为15dm D.人体电阻值约为几十欧姆
2.下列选项中有关物理学家和他的主要贡献对应的是
A.牛顿---磁偏角 B.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值
D.法拉第――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奥斯特――电磁感应现象
3.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关于轿车中所用的物理知识,下死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力和保证安全
B.观后镜能扩大视野,有利于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C.汽车急刹车时受到惯性的作用还要滑行一段距离
D.汽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
4.为了适应新环境,许多动物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下面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鱼类主要是靠鳔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下沉和上浮的
B.蚊子的口器,可以增大压强,易于刺穿皮肤吸取人和动物体内的血液
C.泥鳅体表有一层滑黏的液体,可减小摩擦以利于钻入泥洞
D.地震发生前,猫、狗等动物动物有异常表现,是因为它们可感知到次声波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熔化过程中,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工作的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无关,热值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6、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R=U/I,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中考物理试题大全]
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45分)
1、下列哪个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10 N( )
2、如图为伦敦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不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是( )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 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如图所示的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5、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6、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7、如图所示情景,下列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 ( )
A.坐在右船上推左边的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自行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目的是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
D.推着木箱才能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8、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B.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9、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1、F2、F3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10、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
A.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B.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1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列说明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惯性比它静止时的惯性大
B.物体运动得越快,它的惯性就越大
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
13、分析静止于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4、11月17日,在/赛季国际滑联赛短道速滑世界杯科洛姆纳站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中国队喜得金牌。如图所示,是中国队队员王濛与队友范可新在比赛中交接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运动员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力变小
B、运动员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在比赛中交接时运动状态不变
D、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马上停住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15、在图所示的实例中,增大压强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6、巴西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如图),足球向内凹陷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同时足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又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17、如图所示,锤头松动时,用力敲锤柄是利用 使锤头套紧;许多机器的轴上都装了滚动轴承,这是了 。
18、自行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加轮胎与地面间的 。修建纪念碑都要建造一个面积较大的底座,可以减小纪念碑对地面的 。
三、实验探究题与作图题(19题2分,20题10分分,21题12分 共25分)
19、画出图中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小车在 表面滑行时运动状态最容易改变.
(3)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
21、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 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是 和 。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② g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四、综合计算题(22题10分,23题9分,共18分)
22、小丽同学的质量为45㎏,她每只鞋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10-2m2,她站在了一块泥地上,为了不让脚陷进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双脚站立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的压强为325Pa。求:
(1)她对木板的压强;
(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g取10N/㎏)
23、大象的质量是4800kg,每只脚底的面积是600cm2。取g=10N/kg,如图12所示,当大象四足站立时,求:⑴大象的重力;⑵大象对地面的压力;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5 ADDBD 6—10 BADAC 11—15 ADDD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2分)
16、形状 、运动状态
17、惯性 、减少摩擦力
18、摩擦 、压强
三、实验探究题与作图题(19题2分, 21题10分,22题12分,共24分)
19、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0、(1)同一;(2)毛巾;(3)小;慢;匀速直线运动.
21、⑴天平;弹簧测力计
(2)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⑶①武汉和上海 ② 由于地理纬度不同或者由于地理位置不同 ③质量
四、综合计算题
22、(1) 1.5x104Pa (2) 2m2
23、(1)4.8x104N (2) 4.8x104N (3)2x105Pa
物 理 试 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立定跳远测试中,小明想:地球自转会影响成绩吗?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向东跳有利 B. 向西跳有利
C.向南或向北跳有利 D. 向各个方向跳都一样
考点: 惯性现象.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形状、位置等都无关.
解答: 解:立定跳远测试中,跳起之前,人与地面具有相同的速度.由于惯性,跳起来之后人依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内,人转过的距离与地面转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无论跳远运动员向那个方向跳起,结果都一样.所以选项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生活中有很多惯性的例子,要求学生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
2.下列光理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2)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光的色散;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 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由于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出现的色散现象,属于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钢笔移位”,是由于光线通过玻璃、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等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 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 分子间有空隙
考点: 分子的运动.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解决本题需掌握: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 解答: 解: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盛有热水易拉罐下的复写纸温度比较高,其分子运动比较剧烈,扩散得比较快,所以,纸上的颜色比较深;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和温度有关.
4.获科技创意大赛一等奖的“校园脚踏式发电装置”,是利用脚踩踏板带动线圈运动发电的.下图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考点:电磁感应.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叫做电磁感应现象.据此结合描述现象解答.
解答:解:“校园脚踏式发电装置”,是利用脚踩踏板带动线圈运动发电,这种装置起到电源的作用,其工作原理为电磁感应现象;
A、此图是电磁继电器,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的开关,其主体是电磁铁,应用了电流的磁效应;不能反映其原理,故A错误;
B、此图是电磁感应现象,开关闭合后,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能够反映其原理,故B正确;
C、此图中导体位于磁场中,但不是不是闭合电路,即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也不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不能够反映其原理,故C错误;
D、此图中开关闭合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不能够反映其原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磁感应现象以及电磁部分中的几个重要实验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
5.蹦床比赛时,从接触蹦床到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 )
A. 动能一直增大 B.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机械能增大 D. 动能最终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
解答: 解:
AD、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一开始重力大于弹力,速度还会有一段继续的增大;当重力等于弹力,速度达到最大,此时动能最大;当重力小于弹力时,动能主要转化为弹性势能,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弹簧势能增大.从整体来看,动能先增大,但最终是减小的,故A错误、D正确;
B、从上述分析可知,动能主要转化为弹性势能,而不是重力势能,故B错误;
C、由于存在空气的阻力等因素,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 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根据能量的影响因素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大小的变化.同时还可以借助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6.水平桌面上,甲、乙两相同的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现将两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则( )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若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将漂浮在液面上. A. 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大 B. 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 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 D. 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
解答: 解:A、物体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故A错误;
B、物体在甲中下沉,ρ甲<ρ物,在乙中漂浮,ρ乙>ρ物,则ρ乙>ρ甲,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p=ρgh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正确;
C、若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则甲的密度增大,当甲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当甲的密度大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漂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增大,故C错误;
D、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当向乙杯中缓慢加水,则乙的密度减小,当乙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浮沉条件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7.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 )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明确用手摩擦杯口时,其发声的原因与发声物体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判断对其发声的音调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解答: 解:如图的实验中,当用手指润湿后沿着杯口边缘摩擦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大,音调越低,水量越小,音调越高.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即探究“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是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故选D.
点评: 在分析音调的变化情况时,明确振动的物体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在探究时,则要选择最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8.如图,小明用一轻质杠杆自制简易密度秤的过程中,在A端的空桶内分别注入密度已知的不同液体,改变物体M悬挂点B的位置,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下列关于密度秤制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 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 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 D.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
A. 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
B. 秤的刻度值向右越来越大
C. 悬点O适当右移,秤的量程会增大
D. 增大M的质量,秤的量程会增大
考点: 杠杆的应用.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对各个选项注意分析即可.
解答: 解:A、在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只有每次倒入空桶的液体体积相同,才能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得出液体质量的大小,从而判断液体密度的情况,故A正确;
B、当A端的空桶内的液体密度越大时,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在M悬挂点处标出相应液体的密度值越大,故应将M向右移动,故B正确;
C、悬点O适当右移,阻力臂减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秤的量程会减小,故C错误;
D、增大M的质量,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秤的量程会增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是正液体体积相同确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同时在处理方程的时候也要注意技巧.
9.重2N的文具盒,放在今年中考物理化学答题卡上,用相机下对它拍摄的全景图片如图.请估测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0Pa B.200Pa C.300Pa D.400Pa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首先应知道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力等于其重力,然后估测出文具盒的面积,即受力面积,再利用p=计算即可.
解答: 解: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力F=G=2N,
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文具盒的面积大约为S=100cm=1×10m,
文具盒对答题卡的压强p===200Pa. 222
上海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A. 120℃B. 100℃C. 90℃D. 80℃
2. 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 为( )
A. 0 B. 30 C. 45 D. 90
3. 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
4. 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原子
5.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
A. 红光B. 橙光C . 黄光D. 紫光
6.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 )
A.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 示数的差值
B.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乘积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 示数的乘积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图2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
A. 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B. 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
C. 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D. 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8. 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B高度相等,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厚度,则切去部分的质量mA、mB的关系是( )
A. mA一定大于mBB. mA可能大于mB
C. mA一定小于mBD. mA可能等于mB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 伏。家庭电路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 (2) 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家中电灯工作时将 (3) 能转化为光能。
10. 如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 (5) 、重力势能 (6)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1. 地铁是上海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当某列车启动时,该车的惯性 (7)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 (8)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列车驶过后,铁轨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9)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2. 如图5所示,用20牛的拉力F匀速提起物体A,不计摩擦,A的重力为 (10) 牛。若物体A在10秒内上升4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11) 焦,功率为 (12) 瓦。
13. 10秒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它的电流为 (13) 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其电阻为 (14)欧,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15) 焦。
14. 体积为2x10-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16) 牛,方向竖直向 (17) 。距水面0.1米深处水的压强为帕。
15. 在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灯L1、L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后:
① 若两灯均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电表是 (19) 表。
② 若两灯中有一灯不发光,则三个电表中示数一定大于零的的电表是 (20) 表。
16. 为了研究小球在对接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王使小球从AB斜面上高位h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a)所示;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角( ),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b)、(c)所示。然后,他换用材料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再次实验,如(d)所示。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 分析比较(a)和(b)和(c)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 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1) 。
② 分析比较(c)和(d)中小球在BC斜面上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及相关条件可得: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时, (22) 。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7. 重为4牛的球体静止在水平地 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18. 根据图9中通电螺线管的N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50℃,求水吸收的热量Q吸。
[c水=4.2x103焦/(千克℃)]
20. 杠杆的动力臂l1为2米,阻力臂l2为0.2米,若阻力F2为300牛,求杠杆平衡时的动力F1。
21. 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千克、底面积为1x10-2米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4千克的水。
① 求水的体积V。
② 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
③ 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 为 千克/米3。(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22. 在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流表A的示数为0.3安。
①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 求此时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及消耗的电功率P2。
③ 现有阻值分别为R、2R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分别为4R、10R的滑动变阻器,请选择定值电阻、变阻器各一个分别替换R1、R2,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
选择:阻值为的定值电阻、最大阻值为的滑动变阻器。
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 。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 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应 (1)在电路中,电压表应 (2)在电路中(均选填串联或并联)。如图1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3)牛,此时的读数为 (4) 牛。
24. 如图12所示,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① 该透 镜的焦距为 (5) 厘米或 (6) 厘米。
② 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7) ,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③ 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厘米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 (8)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成都中考物理篇一: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物理试卷
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以下设备中,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征进行工作的是( )
A.手机 B.消毒柜 C.微波炉 D.电吹风
2.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有决定作用的是( )
A.导体是否接入电路 B.导体两端的电压
C.通过导体的电流 D.导体的长度
3.关于核电站、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己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聚变发电
B.核电站的核废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垃圾场
C.所有能量转化和转移过程,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水能,风能和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4.关于家庭电路的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险丝烙断后,可以用铜丝替代
B.不能用湿市擦拭与电源连通的用电器
C.灯座的螺旋套应该接相线(火线)
D.家庭电路的电压对人体而言是安全电压
5.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再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6.关于图中的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
D.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7.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C.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D.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8.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9.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C.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10.“车马斯克于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000m/s
B.材料中描述的1200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
C.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
D.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
11.下列关于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B.磁体间的吸引或排斥作用是通过磁场实现的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S极发出,回到磁体N极
D.地磁的N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
12.小李喜欢喝咖啡,冲调咖啡时总能闻到浓浓的香味.以下关于咖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
B.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以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C.咖啡香飘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运动
D.咖啡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3.某实验小组用两个相同的小灯泡连接了如图所示的串联电路,当开关闭合后发现,甲乙两灯都不亮,为了找到故障原因.小张用一根导线线来检查.当导线与AB两点连接时,甲灯不亮乙灯亮;当导线与BC两点连接时,两灯都不亮.由此推测故障是( )
A.AB两点间存在短路 B.AB两点间存在断路
C.BC两点间存在短路 D.BC两点间存在断路
14.小李疤旒岢钟谩拔⑿旁硕“来统计当天行走的步数,如图为她在6月12曰的步行情况.按照正常成年人的身体指标和通常的步伐及频率,可以估测出( )
A.小李的质量大约为500kg
B.小李步行的平均速度大约为10m/s
C.当天小李走过的路程大约为3000m
D.步行后小李心跳一次的时间大约为4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5.小雯站在竖直平面镜前看见镜中的自己,感叹由于长期没有注意健康用眼,早早就Q上了近视眼镜.她戴的眼镜对光起(选填“汇聚”或“发散”)作用;如果小雯距离平面镜1.5m,则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m.
16.一位同学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另一位同学用囟燃撇饬恳槐热水的囟仁保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如图2所示,该温度计的放置方式(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17.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8.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选填“省力”、;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1.0×104m2,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的目的.
20.学习电与磁的知识后,小阳同学知道了发电机发电是利用了的原理.小阳用如图所示是实验装置探究产生电流的条件.闭合开关后,铜棒AB.灵敏电流表、开关、导线组成了闭合电路,当小阳让铜棒AB(选填“上下”或“左右”)运动时,灵
敏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2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定值电阻R1与R2的连接方式是,电压表测的是两端的电压.
22.把一个电阻为44Ω的电炉接入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通电10min产生的热量为J.连接家庭电路时,要注意检查线路连接处接触情况.若接触不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热量会更多.容易引起火灾.因为相比接触良好时连接处的电阻(选填“更大”或“更小”)
三、作图与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
23.(1)水池里有盏小射灯,如图1所示,已经画出了小射灯射向水面的一条光线,请完成下列要求:
①画出射入空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②标出入射角i.
(2)一个螺线管和一个小磁针放在桌面上,当开关S1闭合后,小磁计N极转向了右方,如图2所示,请完成下列要求:①用箭头标出小磁针处的磁感线的方向;②在括号内用“十“”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4.欧佩克组织和英美等西方国家原油数量单位通常用“桶”来表示,中国及俄罗斯等国家则常用“吨”作为原油数量单位.通过网络查询可知:不同油田的原油密度不同,1桶=158.98升.
(1)若原油密度为0.8×103千克/米3,取1桶=159升,则1桶原油的质量为多少千克?(1升=103米3)
(2)将1吨原油竖直匀速提升20米,需要对油做的功是多少焦耳(g=1ON/kg)
25.R是定值电阻,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标有“6V 3W”的字样.当只闭合S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5A.求:
(l)电阻R的阻值;
(2)怨囟急蘸虾螅5min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4分)
26.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从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的是对木块的拉力大小,实验中需要让拉力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应满足的主要条件是: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拉动木块时,木块应处于运动状态:拉力方向水平.
(2)拉动木块前,应将测力计沿方向放置,然后进行调零.
(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试验后,在木块上再叠加另一个木块来进行实验.分析叠放木块与不叠放木块两种情况对应的数据,是为了验证下列猜想中的.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
(4)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A、木板的长度太长
B.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成都中考物理试题]
【解析】对小球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有: ,再根据余弦定则求出BC的长度: ;若两者间的库仑力变为B的重力的0.5倍,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B与BC垂直,即拉力与库仑力垂直; 随着电量的减小,细绳的拉力不变,库仑力减小。当细绳变为竖直方向时,库仑力和拉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库仑力减小,拉力增大,所以拉力先不变后减小。
26.【答案】减小;光的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
【解析】根据条纹间距由d、L和波长决定可知,增加缝宽,可以使条纹间距离减小;光遇到障碍物时,当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接近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当障碍物较大时,光近似沿直线传播。
27.【答案】(1)a(2)C
【考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为KT,随着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斜率变大,图线向上弯曲,故第(1)题中选图a,第二题选C
28.【答案】(1) C (2) 2.8; 2 (3) D;3
【解析】(1)根据实验电路可知电流传感器串联在了电路中,另一个是电压传感器应该并联在电路中测量电路的路端电压,所以A端应该连接在C处;(2)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图线的斜率表示内阻: ,截距表示电动势,即E=2.8V;(3)为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将定值电阻等效为电源的内阻,电压传感器应该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所以A端应接在D端;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
29.【答案】(1)T2r (2) kg・m2; 0.17 (3)不变
【解析】(1)根据复摆的周期公式: 题图中纵坐标表示T2r;(2)根据关系式,利用单位关系可知Ic的国际单位为kg・m2;根据图线的截距得 =1.25,解得Ic=0.17。(3)本实验数据处理是通过图线的斜率分析出的,与质量无关,所以质量变化后,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不变。
30.【答案】(1)350K;(2)10cm
【解析】(1)初态压强
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为(16-2×3)cm=10cm,压强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 (2)设加入的水银高度为l,末态时左右水银面高度差
由玻意耳定律: 式中 解得:
31.【答案】(1) ;(2)0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
【解析】(1)设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a’,由匀变速运动公式
解得 (2)设球不受车厢作用,应满足
解得 减速时加速度由斜面支持力N与左壁支持力P共同决定,当 时
P=0
球受力如图。由牛顿定律
解得
32.【答案】(1) ;(2) ;(3)错误
【解析】(1)设杆长为L,杆受到的重力矩与球受到的电场力矩平衡
解得 (2)金属板转过α角后,同样满足力矩平衡,有
联立解得, (3)该同学的结论错误。因为上板接地,当板旋转α角度时,板间电场发生变化,电场的零势能面改变了,带电小球所在处相对零势能面的位置也改变了。
所以,带电小球的电势能也改变了。
设带电小球与零势面间的电势差为U‘
金属板转动前: 电势能 金属板转动后 电势能
33.【答案】(1)8N;(2)1s;(3)1m/s
【解析】(1)棒在GH处速度为v1,因此 , 由此得 ;
(2)设棒移动距离a,由几何关系EF间距也为a,磁通量变化 。
题设运动时回路中电流保持不变,即感应电动势不变,有: 因此 解得 (3)设外力做功为W,克服安培力做功为WA,导体棒在EF处的速度为v’3
由动能定理: 克服安培力做功: 式中 联立解得: 由于电流始终不变,有: 因此 代入数值得 解得 或 (舍去)
四、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本大题中第22题为分叉题,分A、B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答,一律按A类题计分。
21、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 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
22A、22B选做一题
22A.动能相等的两物体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 1,则动量大小之比PA:PB= ;两者碰后粘在一起运动,其总动量与A原来动量大小之比P:PA= 。
22B.动能相等的两人造地球卫星A、B的轨道半径之比RA:RB= 1:2,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A: ωB= ,质量之比mA:mB= 。
23.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由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 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m/s.
24.如图,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0.6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1.2m,离地高H=2m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x。在障碍物以vo=4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的最大值为 m;若L =0.6m,x的取值范围是 m.(取g=10m/s2)
25.如图,竖直绝缘墙上固定一带电小球A,将带电小球B用轻质绝缘丝线悬挂在A的正上方C处,图中AC=h。当B静止在与竖直方向夹角θ=300方向时,A对B的静电力为B所受重力的 倍,则丝线BC长度为 。若A对B的静电力为B所受重力的0.5倍,改变丝线长度,使B仍能在θ=300处平衡。以后由于A漏电,B在竖直平面内缓慢运动,到θ=00处A的电荷尚未漏完,在整个漏电过程中,丝线上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五、实验题(共24分)
26.(4分)如图,在“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实验中,保持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增加缝宽,屏上衍射条纹间距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现象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一种近似规律,只有在 情况下,光才可以看作是沿直线传播的。
27.(5分)在“用DI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将注射器活塞置于刻度为10ml处,然后将往射器连接压强传感器并开始实验,气体体积V每增加1ml测一次压强p,最后得到p和V的乘积逐渐增大。
(1)由此可推断,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能为图 。
(2)(单选题)图线弯曲的可能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
A.注射器中有异物
B.连接软管中存在气体
C.注射器内气体温度升高
D.注射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28.(7分)在“用DIS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
(1)将待测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定值电阻、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未接导线的A端应接在 点(选填:“B”、“C”、“D”或“E”)。
(2)实验得到的U-I关系如图(b)中的直线I所示,则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电阻阻值为 Ω。
(3)为了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应在图(a)中将“A”端重新连接到 点(选填:“B”、“C”、“D”或“E”),所得到的U-I关系如图(b)中的直线Ⅱ所示,则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29.(8分)某小组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后,为进一步探究,将单摆的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复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 ,式中Ic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a),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并测得摆的质量m=0.50kg.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b)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纵轴表示 。
(2) Ic的国际单位为 ,由拟合直线得到Ic的值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共50分)
30.(10分)如图,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水银将一段气体封闭在管中。当温度为280K时,被封闭的气柱长L=22cm,两边水银柱高度差h=16cm,大气压强po=76cmHg。
(1)为使左端水银面下降3cm,封闭气体温度应变为多少?
(2)封闭气体的温度重新回到280K后,为使封闭气柱长度变为20cm,需向开口端注入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
31.(12分)如图,水平地面上的矩形箱子内有一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静止时,箱子顶部与球接触但无压力。箱子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s,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
(1)求箱子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2)若a>g tanθ,求减速阶段球受到箱子左壁和顶部的作用力。
32.(14分)如图,一对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d,上极板始终接地。长度为d/2、质量均匀的绝缘杆,上端可绕上板中央的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下端固定一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其电荷量为q.当两板间电压为U1时,杆静止在与竖直方向OO′夹角θ=300的位置;若两金属板在竖直平面内同时绕O、O′顺时针旋转α=150至图中虚线位置时,为使杆仍在原位置静止,需改变两板间电压。假定两板间始终为匀强电场。求: (1)绝缘杆所受的重力G;
(2)两板旋转后板间电压U2。
(3)在求前后两种情况中带电小球的电势能W1与W2时,某同学认为由于在两板旋转过程中带电小球位置未变,电场力不做功,因此带电小球的电势能不变。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正确,计算该电势能;你若认为该同学的结论错误,说明理由并求W1与W2.
33.(14分)如图,水平面内有一光滑金属导轨,其MN、PQ边的电阻不计,MP边的电阻阻值R=1.5Ω,MN与MP的夹角为1350, PQ与MP垂直,MP边长度小于1m.将质量m=2kg,电阻不计的足够长直导体棒搁在导轨上,并与MP平行。棒与MN、PQ交点G、H间的距离L=4m。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在外力作用下,棒由GH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做直线运动,运动时回路中的电流强度始终与初始时的电流强度相等。
(1)若初速度v1=3m/s,求棒在GH处所受的安培力大小FA.
(2)若初速度v2=1.5m/s,求棒向左移动距离2m到达EF所需时间 t.
(3)在棒由GH处向左移动2m到达EF处的过程中,外力做功W=7J,求初速度v3.
★ 高一物理试题
★ 初二物理试题
★ 高中物理试题
★ 高二物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