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共含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幼儿园大班班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jū shù huá xiáng wǔ rǔ yōng dài
( ) ( ) ( ) ( )
tuí què pò zhàn jǐ liang lóng zhòng
( ) ( ) ( ) ( )
二.下面三组词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咀嚼(jué)B.疙瘩(da)C.放肆(sì)
B.拒绝(jù)B.擂鼓(lèi)C.酥软(sū)
C.媳妇(xí)B.祷告(dǎo)C.挑着旗(tiǎo)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0分)
兴致( )( ) 操纵( )( ) 入木( )( )
健步( )( ) ( )瞪( )呆 姹( )嫣( )
负( )请( ) 扶( )济( )
含辛( )苦 百折不( ) ( )尽脑汁 ( )黄一体
四.选词填空。(6分)
只有……才……不管……总……之所以……是因为……
1.( )河道怎么拥挤,船夫(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2.( )“我为人人”,( )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3.秦王( )不敢进攻赵国,( )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A.尊严 B.尊重 C.尊敬 D.尊称
4.村委会隔壁住着一位和善的老人,因为她以前在中学教过书,邻居们都( )她为老师。
5.他这种不( )事实的言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
6.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 ),我们必须查办这些贪 污分子。
五.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难道我的手艺是徒有虚名的吗?
改为陈述句:
2.一进校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
缩句:
3.多媒体电脑真是个神奇的魔术师。
改为反问句:
4.他坚定地说:“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5.雨下得很大。
改为比喻句:
6.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
(1)晓明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雪白的衬衫。
(2)花园里,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真是百花齐放。
六.根据课文内容默写或填空。(11分 )
1.有志不在年高, 。关公赴会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蕙。”句中的“甚”和“惠”的意思分别是
甚 蕙
3.曹操和武松分别是我国著名长篇小说 的人物。
4.《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是台湾女作家
5.中儿正织鸡笼。,溪头卧剥莲蓬。 , 。
6. , ,
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七.阅读课文片段或短文,做后面的题目。(21分)
(一)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A)全村妇女,(B)打糕,(C)炮火,(D)硝烟,(E)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许多同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1.“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这句话是( )。(1分)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2.把下列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还原到文中A、B、C、D、E五处,正确的一组顺序是(2分)
○1送到○2冒着○3穿过○4带着○5顶着
A.○1○2○3○4○5 B.○4○2○3○1○5 C.○4○5○2○3○1
3.大娘为志愿军做的三件事是:(3分)
(1)
(2)
(3)
4.“唯一”是什么意思?由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1+2=3分)
(二)林巧稚少年时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短文4、5自然段没有标点符号,下面加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 C.,?:“。”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简单( )称赞( )结束( )灵敏( )
3.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异口同声:
胸有成竹:
4.本文主要叙述了 ,告诉我们 (4分)
八、经典诵读积累(8分)
1、(连一连)(4分)
触来莫与竟, 花无百日红
童颜若可驻, 何惜醉流霞。
偶然值林叟, 事过心清凉。
人无千日好, 谈笑无还期。
2、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书中自有千钟粟,(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 )。
( ),恶语伤人恨不消。 疏懒人没吃,( )
A、利剑割体疮犹合 B、书中自有颜如玉
C、勤俭粮满仓 D、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九.习作。(35分)
题目:我不再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填“孤独”、“贪玩”、“糊涂”、“自卑”、“相信眼泪”……
2.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 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新中国成立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 、x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3、以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x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开始于( )
A、“一五”计划期间 B、三大改造期间
C、探索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5、我国实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变革
B、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服务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
D、对生产资料私有制 进行变革
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
A、开展土地改革 B、召开八大并制定正确的方针
C、发动“大跃进”运动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7、一些历史名词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红卫兵”、“停课闹革命”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整风运动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时期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
C、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
10、明明暑假到南方去旅游,想看看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他不该去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上海 D、厦门
11、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主要贡献是( )
A、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提高了国际地位
C、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道路
12、当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能出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局面,主要得益于( )
A、民主改革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西部大开发
13、“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
A、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大陆的根本利益
C、台湾的根本利益 D、香港、澳门的根本利益
14、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③推进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④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近年来,我国海军多次完成亚丁湾护航任务。这充分表明( )
A、中国海军的活动范围扩大 B、中国政府重视外交活动
C、中国海军的武装力量强大 D、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16、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一书中写道:“他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A、邓稼 先 B、王进喜 C、袁隆平D、雷锋
17、当今世界各国把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纷纷制定计划。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是( )
A、“星球大战”计划 B、“863”计划
C、“尤里卡”计划 D、“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_______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863计划 B、星火计划 C、科教兴国 D、科技兴国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D、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20、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就业制度的改革而引发的新生事物包括( )
①持证上岗 ②就业培训 ③公开招聘 ④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 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国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 1956—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2分)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1分)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举一例说明。(1分)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材料二 ……作为美国军事视察团的成员,我在原子弹轰炸后的第三周登上了一列开往广岛的火车,这一刻成了我一生当中最可怕的时刻。尽管我经历过可怕的战争,可对我即将看到的一切仍然没有思想准备。这里空空如野:没有鸟儿,没有人,没有树,没有房子,没有生命。水泥墙壁上留下来的一个个人体的轮廊,就像照片底片被烙在了墙上一样。广岛就像一股烟儿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材料三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核准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草案,此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教、推动 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1970年3月5日条约生效。
(1)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多少周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什么?原子弹不仅能够将广岛夷为平地,也可能毁灭人类和地球,为什么中国还要研制并拥有它?(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什么意义?(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一项我国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所取得的成果。(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
材料二 1993年第一次申奥,与成功擦肩而过;第二次申奥获得成功,十年奥运梦圆,那一夜何振梁喜极而泣。何振梁最深的就是“弱国无外交”, “1979年以前,我们实在太难了。从我个人感受上讲,两次申奥的变化更反映了国家的进步。20的北京底气更足”。
(1)结合材料一何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奥运会的金牌数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分)
(2)从中国申奥的曲折里程中,何振梁得出了什么结论?用近代的史实证明这一结论。(2分)
(3)材料二说“年的北京底气更足”。200 1年发生的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1分)
(4)为了国家振兴,我们应该怎么做?(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5 DBCAD 6—10 BDCAC
11—15 DBAAD 16—20 CBDDA
二、非选择题(3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 题(6分)
(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4)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给分)示例:举行APEC会议,加入WTO,积极参与维和等。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46周年。邓稼先。
(2)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或第二炮兵;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3)维护世界和平。
(4)大亚湾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等任一均可。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1)金牌数不断增加
(2)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大了,美国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3)美国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4)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国家振兴尽一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填空题。 ( 28’)
(1)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千位是第( )位。
(2) 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3) 8603读作( ),其中8在( )位上。
(4) 9999这个数从右起第三个9表示9个( ),第四个9表示9个( ),这是一个( )位数。
(5) 体育馆可以容纳一万人。写数( )
天空中有五百八十个气球。写数( )
(6) 最大能填几
(7) 4个8是( )。56里面有7个( )
(8) 在○里填上“ >、
4006 4060 8550 8505 7999 8000
(9) 收费站通过2897辆汽车,约是( )辆。
(10)有余数除法里,余数比除数( )。
(11)按规律写数字
1250、1260、1270、、、
397、398、、、、402、403
二、判断题。 ( 5’ )
(1) 把18根小棒分成9份,每份有2根。 ( )
(2) 29÷4=6……5 ( )
(3) “8÷2=4” 读作:8除2等于4。 ( )
(4) 900是最大的三位数 ( )
(5) 7021大约是8000 ( )
三、选择题。 ( 10’ )
(1)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4,余数可能是( )。
A. 3、2、1 B. 4、3、2、1 C. 4、3、2、1、0
(2) 看一看算盘上
面的数表示( )。
A. 9990
B. 5555
C. 9999
(3) 一支笔9元钱,小明有40元钱,最多能买( )支笔。
A. 6 B. 5 C. 4
(4) 56里面有多少个7 ? 列式是( )。
A. 56÷8=7 B. 56÷7=8 C. 7×8=56
(5) 最小的四位数是( )
A. 1000 B.1111 C.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 12’)
49÷7= 44÷5= 36÷4= 22÷3=
34÷4= 80÷9= 18÷2= 64÷8=
4+4×3= 32÷4×2=
2.用竖式计算。( 12’)
64÷9= 49÷6= 70÷8= 63÷7=
3.认计数器 按要求读写,并给第三个计数器画上珠子。 ( 6’)
读作: 读作: 读作:两千七百
写作: 写作: 写作:
4.从小到大排列数字,并用“
710 8542 3421 999 1032 1050
五.综合应用 ( 24’= 4’+4’+5’+5’+6’)
1.把这些书分给3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本,还剩几本?
2.三(1)48个同学去吃饭,每个桌子最多坐9人,至少需要几张圆桌?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 包装一个礼品盒要用4张彩纸,30张彩纸最多可以包装多少个礼品盒?
5. 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1) 请将长方形里丢失的图形画出来。
(2) 按照规律,请问第21个图形是什么,列算式解答。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ào mì wǎng luò yè mù xīn shǎng
tàn suǒ zhì liáo yù fáng xǐ chū wàng wài
二、比一比,组词语。(10分)
缓( ) 讯( ) 贺( ) 义( ) 渴 ( )
暖( ) 迅( ) 架( ) 议( ) 喝 ( )
三、补充词语。(12分)
( )口( )声 迫不及( ) ( )举( )得 如( )以 偿( )气( )足 ( )然无声 左( )右( ) 诚( )诚( )
七( )八( ) ( )( )不舍 寸草( )( ) 开( )见( )
四、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扩写句子。(3分)
①一群( )蝴蝶( )翩翩起舞。
②老师( )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4分)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4分)
①从“舒适” 、“纷纷” 、“滔滔不绝” 、“琳琅满目”中选一个词造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日积月累 (8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作白玉盘。
2.今夜露水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来满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静碧云天。
5.久晴大雾必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有重开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8.慈母手中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26分)
(一)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12分)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 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1.用“___________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中心句。(2分)
2.这几段话写了太阳的三个特点:( )、( )、( )。(6分)
3.“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 )”一词意思相近。(2分)
4. 把“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2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14分)
小白兔真可爱。两只眼睛红红的,真像两颗闪闪的红宝石。高高竖起的两只耳朵,不时地转动着。小小的三瓣嘴,吃起草来可神气啦!它的尾巴,短短的总是向上翘着。它的前腿短后腿长,走路总是一蹦一蹦的,像是立定跳远。
1.这段话共有 ( )句话,是围绕第 ( )句来写小白兔的 ( )的。(3分) 2.作者写小白兔的特点是通过( )、( )、( )、( )、( )等几个部分的描写来表现的。(5分) 3.用 “_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中把( )比作( )。(3分)
4.把你喜欢的一个句子写在横线上,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百花园。(25分)
你想过吗?将来人吃的食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坐的汽车……是什么样子的?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写一写。比如,可以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可以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可以推着走的房子…… 要求:题目自定,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标点正确。字数不少于300。
七年级(上)语文版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基础部分(30分)
1.将下面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第三次七年级(上)语文版月考试题。(1分)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2、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斗笠(lì)
B、戏谑(nüè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绚丽(xùn)
C、镌刻(juān)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蓦然(mò)
D、酝酿(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水磨(mò) 浩翰(hàn)
3、下列加点的字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怨天尤人( 责怪,归咎 ) B、含辛茹苦 ( 吃,比喻忍受 )
C、言简意赅 ( 完备 ) D、乳臭未干 ( 难闻的气味 )
4.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1分)
A.这只误食了异物的海龟得了病,整天无精打彩的。
B.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梦昧以求的事情。
C.张教授的搏学、谦逊与键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作者把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描绘了出来。
5.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那种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B.刘翔成功的背后,经历了多少忍辱负重的刻苦训练。
C.歌曲《吉祥三宝》表达的那份合家欢乐的情意,正是人们垂涎三尺的。
D.五月四日,省青年男子足球队正式成立,队员年龄最大的十八岁,正值豆蔻年华。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B.让孩子远离网吧,健康成长,这是许多家长的心愿。
C.在第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D.“阳光体育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7.对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西游记》)
B.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水浒传》)
C.曹操是魏国的奠基者,他一生东征西讨,打了许多胜仗,但也有打败仗的时候,如官渡战袁绍、赤壁遇周瑜、华容逢关羽时,他都惨遭失败。(《三国演义》)
D.贾宝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孙子,他和林黛玉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最终却娶了薛宝钗为妻。(《红楼梦》)
8.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分)
(1)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 )
(2)形容满脸笑容。 ( )
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1分)
他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他走进一座花坛时,一个鲜花一样美丽的小女孩拦住了他,轻轻地说:“ ”在他看来,小女孩不仅呵护了一个美丽的小生灵,而且关爱着自己面对的美好世界。
A、叔叔,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请你不要惊吓了。
B、叔叔,你看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
C、叔叔,你喜欢蝴蝶吗?那你不要伤害那边那只蝴蝶。
D、叔叔,你不过去不行吗?你没有看见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
10. 选出分析理解有误的.两项 ( )(2分)
A.《三峡》结尾引用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为了说明长江上渔人的艰辛痛苦的生活。
B.《陌上桑》中罗敷为了拒绝使君的无耻要求,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极力铺陈其夫婿的地位、仪表、风度,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和聪慧勇敢的性格特征。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的是诗人当时目之所见的大海的宏伟景象,目的是表现大海的美丽、壮观。
D.“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运用概括的语言叙述了戴震聪慧和好学的精神。
11、阅读下面的新闻,针对新闻报道中市民的做法,拟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0字以内)(2分)
据报载,5月14日,,一位市民为图方便,穿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线,却像杂耍般搬起自行车,翻越护栏(马路中间的隔离桩)。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不仅有生命危险,也容易干扰过往机动车正常行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宾馆客房床上摆了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浴衣,浴衣上有一张小纸条。
尊敬的客人:
这件衣服是供您洗浴后穿的。如果您想带一件回去留作纪念,请到二楼商场购买,价格为90元,谢谢!
问题:这张小条提供了哪些信息?它告诉客人最主要的意思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出水帘洞石碣上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谣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6、《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17、《望岳》中描写泰山神气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8、《观沧海》一诗中体现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接见国民是党主席连战访问团时,引用了《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他们到来的欢迎之情。(1分)
20、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当人们看到新旧的事物日趋没落,新生事物逐渐兴起时,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包含着新陈代谢规律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1、6月,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 , ”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分)
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洗过去送别诗中那种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代之以诗人积极乐观的感情和旷达胸襟的两句诗是 , 。(1分)
23、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被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1分)
二、阅读部分 (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一)(1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nbsp;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C、仲永/生五年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5、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即书诗四句(写)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C、从先人还家 (跟随) 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作)
26、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B、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
2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父异焉”中的“异”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邑人奇之 B、稍稍宾客其父 C、父利其然也 D、不能称前时之闻
28、联系上下文,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老师笔记《第三次七年级(上)语文版月考试题》。(2分)
⑴、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⑵、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⑶、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⑷、父利其然也:
29、为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2分)
⑴稍稍宾客其父 ( )A、纷纷请仲永去做客 B、纷纷去他父亲那里做客C、纷纷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纷纷宾客去他父亲那里
⑵父利其然也 ( )A、父亲利用他的这种情况 B、父亲利用这种情况C、父亲把这种情况看作有利可图 D、仲永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⑶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只写序号)(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
30、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表现出超凡的才华,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却并不突出,到二十岁左右时才能衰竭,与普通人没有区别了。
B、方仲永刚开始作诗时,不仅才思敏捷,反应极快,而且他的诗在内容和文采上都有令人欣赏的地方。
C、方仲永的“邑人”都是十分重视人才的,从“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两句中可以看出D、方仲永由一名天才儿童而成为一名普通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不使学”,也就是“受于人者不至也”。
31、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示?请用1—2句话写出来。(2分)
答:
32、、题目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 (2分)
(二)12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闲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33、“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1分)
34、“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_____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使描述更加______________。(2分)
36、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用来衬托______。(1分)
37、文中写野花,主要写它的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2分)
38、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 )(2分)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39、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图景?(2分)答:_________________
(三)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10分)
又一个夏季。
炎热的田野,火热的山林。她穿着一件红裙子。带着几个小学生,说说笑笑走出校门,步入校园树丛的绿色中了。
这是所“老龄”的村级小学,已经65年了。任课老师大多都五十多岁了。学校生活在“老”的色彩中变得默默无语。
那年我刚上小学,20岁的她走进了校园。她一头乌黑的头发,穿了件美丽的红裙子。
学校安排她给我们上语文课,任班主任。她上语文课与众不同:有时把学生带到村子中间的清水河里,找小鱼咬脚趾的感觉;有时把学生领到郁郁葱葱的牛头山上,看哪儿像牛头,哪儿像牛角;有时把学生打扮成课文中的大灰狼、小白兔、丑小鸭,在讲台上模仿课文内容大喊大叫,有哭有笑……
课堂上,学生跟着她进入了情境。一会儿是没捞到月亮的水淋淋的小猴子站在讲台上,一会儿又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巴巴地向大家诉说着什么。
她那漂亮的红裙子飘在课外活动场地上,飘在学校的小戏台上,把学生带到课本以外的精彩世界。不久,班队会、活动课在这所偏僻小学的各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二胡、口琴、笛子、小碗小盆等“乐器”的“交响曲”在校园小戏台上演了,惹得近处几个“玩船迷”村民止不住心里痒痒而登台献艺。小学生们把课本剧演到了家里,课本里的故事家长们也熟悉起来。学校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它驱散了丛林深处的宁静,赶走了村民们的无聊和疲惫。
放学回家的学生吃了饭就吵着要上学,学校充满了令家长费解的诱惑。再也没有搜肠刮肚的找借口的“逃学生”了。更没了爸妈拿棍赶着上学的孩子了。村民们在议论:学校变了。原来辍学的9名学生又自觉地背着书包上课了,主动来学校找老师谈孩子情况的村民多起来……
有一次,她到县城参加了一个教学研讨会,一去就是五天。这可苦了这些山里娃。他们一天三次站在校门口的尖角山上,等啊,盼啊,想看到那红裙子又飘回来。等到第三天,五年级的一个女生不知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泪水汪汪地告诉大家:红裙子飘到城里的学校了!
坐到太阳落下了尖角山,带着一种无名的惆怅、一种失落感,几个不甘心的小学生背着书包,拖着沉沉的脚步告别了最后一抹余晖,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第六天,她从城里回来了。她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批改作业的小方桌,还带了几件更漂亮的红裙子。她对着围过来的学生微笑着,好像在说:我哪里也不会去。
激动、兴奋的孩子们把她围起来,许多学生流着泪笑了。在红裙子的映衬下,这些满含渴望的笑脸多么动人,多么纯真!
40. 从全文来看,“红裙子”贯穿全篇,因此,从结构上来说,它是文章的___________;从内容上说,它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1、穿红裙子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年轻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深得学生及家长欢迎的好老师;她的语文课与众不同,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2. 文章刻画“红裙子”形象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相结合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2分)
43. “红裙子”给小山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第11段写“红裙子”带来了锅碗瓢盆,带来了小方桌,还带来了几件红裙子,这意味着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部分(50分)在下面二道文题中任选一道作文:
45.文题1:“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请问,你爱哪一季,你爱哪一景?请将此景描绘出来,供大家欣赏,好吗?请以“我爱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题2: ,我为你感到自豪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4)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12月份月考七年级语文答案
2B. 3D. 4D.
5.A. B句,“忍辱负重”中的“忍辱”与事实不符;C句,“垂涎三尺”含贬义;D句,“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华。
6.B。 A句滥用介词,该句缺主语;C句连用“囊括”“包揽”,语意重复;D句否定不当。
7、c 8, 乐以教和 笑容可掬 9,A 10,AC
11,示例:文明之行,始于足下。12信息:浴衣,二楼有售,价格为90元。不能带走。13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17造化钟神秀,阴阴割昏晓1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3关羽
阅读部分
(一)24.A 25.D 26.C 27.D 28(1)他代仲永(2)他的诗(这首诗)(3)诗(4)这样29(1)c(2)D(3)正面描写BCD侧面描写AE30C31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分不开或后天学习的重要性32为…感到惋惜 父利其然,不使学.
33、繁多
34、颜色五彩缤纷
35、想象生动
36、花多,热闹
37、多美
38、C
39、春花图。
(二)
40. 线索;语文老师那颗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火热红心。
41 热爱学生、教学有方(教法多样);注重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和能力,注重课内外结合等等。
42.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43. 给小山村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使不爱学习的学生爱学了,使学生家长关心孩子的教育了,使退学的学生又复读了。(原因略)
44 意味着“红裙子”爱上了山里的孩子,爱上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决心扎根农村,献身农村的教育事业。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1.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参考右图,把人当作坐骑的夏王是
A.桀B.纣
C.汤D.启
3.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
A.夏朝B.商朝
C.西周D.东周
4.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盘庚迁都D.平王东迁
5.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7.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分封制
8.夏商周时期,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祭祀天地B.祭祀祖先C.祭祀社稷D.祭祀神灵
9.春秋时期首先当上霸主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
10.对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口号的正确理解是
A.抵御少数民族入侵以维护国王的尊严B.以“尊王”为旗号发展齐国势力
C.听从周王号召去攻打少数民族D.尊重齐王,进攻楚国
11.参考右图: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是在
A.西周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朝
12.战国时期,各国展开合纵、连横的外交攻势,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下列哪一个成语典故来源于此
A.卧薪尝胆B.问鼎中原C.朝秦暮楚D.退避三舍
13.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各国的变改革B.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D.人类智慧的提高
1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
15.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蒙恬被封为将军,后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主要得益于商鞅变法规定
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
C.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D.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16.右图所示器物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请问该文物是制作于什么时期?
A.夏朝B.商朝
C.西周D.西汉
17.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学院创立;请问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A.“仁”的思想 B.“兼爱”的思想
C.“非攻”的思想 D.“无为”的思想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
19.追求与建立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B.“仁者爱人”、“从政以德”
C.“兼爱”、“非攻”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0.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也具有这一
特点的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
一、非选择题(共50,21题1822题1523题17)
21、材料: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
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根据材料,请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3)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3)
(2)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他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明由。(4)
(3)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
(2)试说明你的理由。(2)
(4)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
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2)
⑸、学习了商鞅变法,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
22、观看下列两幅战争图片并回答问题(15)
请回答:
⑴、图一、图二所示战争个发生在什么时期?(4)
⑵、说出上图所示两次战争的作战双方及战争的结果?(4)
⑶、比较一下两次战争的不同点?(3)
⑷、简单评价一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4)
2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5)
⑵、从材料中看出在西周,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3)
⑶、西周的分封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5)
⑷、分封制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中你又怎样的认识?(4)
单元作业题2
1、选择题
1——10:DABCBCDBBB
11——20:BCCBDBACCA
二、非选择题
21、(1)目的:变法图强;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2)达到了了。商鞅虽然死了,但是通过改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3)站在法家一边;原因:在他采取措中,加强刑罚,以此维护统治秩序。
(4)战场立功。⑸、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青年学生要树立改革意识,才能与时俱进。
22、⑴、商周时期春秋时期⑵、周国与商朝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晋国与楚国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⑶、牧野之战是一场周国讨伐商朝的正义战争晋楚之战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⑷、一方面,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一方面,一些小的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23、⑴、分封制⑵、亲属⑶、略
⑷、要根据现实需要,适时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题分享
一、填空(28分)
1、253÷41可以把除数41看作来试商,商是()位数。
2、被除数是2071,除数是()时,商为1,除数是()时,商为2071。
3、在除法算式120÷30=4中,如果除数缩小6倍,要使商仍是4,被除数应()。
4、120除以20得();490里面有()个70。
5、a÷27=17……b,当余数最大时,a是()。
6、估算2430÷39时,可以把2430近似为(),39约等于(),然后再计算。
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位数或()位数。
8、478÷28的商是()位数,商最高位是()。
9、
二、选择(6分)
1、
甲乙ABCD
图()是由图A顺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A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B逆时针旋转900得到的。图()是由图B顺时针旋转900得到的。
2、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A、2B、3C、4
3、一个不等于0的数,除以一个比1小的'小数,商()这个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
三、判断(5分)
1、已知一个因数和积,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2、最小的四位数缩小10倍是最小的三位数。
3、从1638里连续减42,减39次结果等于0。()
4、要使627÷□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5。()
5、700÷300=7÷3=2……1。()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26÷3=40÷20=320÷80=270÷90=800÷200=
480÷60=30×5=510÷3=3500÷500=2100÷30=
2、竖式计算(16分)
(1)352÷32(2)480÷60=
(3)302÷48(4)9600÷800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16分)
(1)340-240÷20×5(2)280×(945÷15-28)
(3)500÷〔(189-89)÷20〕(4)180×[840÷(140-112)]
五、解决问题(25分)
1、一艘货轮从上海到广州航程是1800千米。平均每天行300千米。几天可以到达?
2、组织植树活动,把学生分成18个小组,一共要植576棵树,平均每组植树多少棵?
3、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1)小亮9:00从出发,什么时间到书店?
(2)如果小亮想16分钟从走到公园,他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六、画一画(4分)
(1)将方格纸中的图形A绕着点0顺时针旋转90°。
(2)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历史与社会第三次月考试题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我国的省级行政区除省外,还有()
①中央直辖市 ②自治区③特别行政区 ④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②
2、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是( )
①长江三角洲②闵南三角区 ③珠江三角洲④环渤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②④
右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
的地理界限,按要求完成3~4题。
3、山脉东侧的河流是()
A.黄河 B.淮河 C.长江 D.珠江
4、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繁忙的水运
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大豆、甜菜
C.该线以北戏剧唱腔委婉,园林小巧玲珑
D.该线以南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大
读下列中国地图,完成5~8题
B
C
⑥ ① D ③ A
④ F L ② G I
⑤
5、E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作为重要的国际大都市,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世
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座城市及其简称是( )
A.上海—沪B.天津—津C.北京—京D.上海—泸
6、我国最大的盆地是( )
A.A—柴达木盆地
C.C—塔里木盆地 B.B—准噶尔盆地 D.F—四川盆地
7、既被称为“黑土地”,又是我国最大平原的是()
A.G—华北平原
C.L—宁夏平原B.I—长江中下游平原 D.D—东北平原
8、下列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脉③祁连山脉④横断山脉⑤雪峰山⑥昆仑山脉
A.②④⑥B.①②⑤C.①④⑥D.⑥③④
右图圆圈a、b、c分别代表赤道、回归线、极圈,图中箭头
为从极地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9~10题。
9、当太阳直射b线时,深圳可能有的现象是()
A.蝉鸣林更幽B.草色遥看近却无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D.清明时节雨纷纷
10、关于c线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南极洲全部在c线以内 B. c线的纬度为高纬度
C. c线以内属于寒带 D. 这里阳光斜射厉害,一段时间光线在地平线下
11、雅尔塔会议的'深远影响表现在( )
A.消灭了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B.争取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C.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D.承认了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
12、美国独立后的200多年里,有很多著名总统。如果有“冷战”总统的称呼,送给下列哪一位最合适?( )
A.罗斯福 B.杜鲁门 C.丘吉尔D.奥巴.马
13、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 D.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5、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C、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已经达到全面小康
D、我国的民主、法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16、近年来,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和个人以实际行动响应应对全球变暖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活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 )原则
①公平性②一致性 ③共同性 ④持续性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
17、我国民主制度中最大的权威是( )
A.国家主席 B.人民代表大会C.人大代表D.法律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5月1日起施行。改修正案将社会危害严重、人民反响强烈的醉酒驾车、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定性为犯罪。该刑法修正案的颁行( )
①有利于更好的保障人权 ②促进我国法治的进步
③引导社会对生命权利的尊重 ④法律只有从严从重才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为稳定房地产市场,10月,深圳等地政府纷纷出台了“限购令”等政策。这种
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叫()
A.经济手段B.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D.政治手段
20、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综合国力的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是
( )
A.能否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知识 B.是否具有发达的教育事业
C.是否具有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D.是否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21、当今国际社会中,在美国领先世界的同时,欧盟努力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展望五国”( 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现象表明()
A.当今世界的发展问题基本解决 B.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
C.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D.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基本建立
22、下列哪个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会徽?( )
A. B.C.D.
23、看不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的联合国大会应该是( )
A.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
C.1972年,第27届联大 B.1950年,第5届联大 D.,第51届联大
2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全面拒绝外来文化
③把握时代脉搏,吸纳时代精神④全盘接受外来文化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25、为大力鼓励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我国设立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是是因为(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科技创新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③奖励创新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④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②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从26题——29题,共50分)
26、请先读图读新闻,再回答下列问题(请按要求把字母或名称填入相应位置)(共8分)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当地时间月28日傍晚在越南即图上 (填入
字母)(1分)会见了越南总理阮晋勇。会谈中,温家宝强调妥善处理B海(即 海)(1分)问题对维护中越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2)朝鲜即图上(填入字母)(1分)、韩国近日在有争议海域发生炮击冲突。
随即,美国表示将派“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进入J海(即海)(1分)参加美韩联合军演。美韩联合军演才刚刚落下帷幕,H国即(填国名)(1分)自卫队与美军进行的联合军事演习开场。
(3)目前泰国是世界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泰国香米成为泰国标志性品牌。从上图中我
们可以看出,泰国位于 (填入字母)(1分)。在泰国的湄南河平原上,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无论生活在平原、山区还是高原,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民风民俗无不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 。(2分)
小学学年下学期一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检测卷
乡镇 学校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线
读准音节再写字。(16分)shēn tǐ yǐ jīnghuān shēng xiào yǔ
( ) ( ) ( )
fēi cháng yuǎn jìnài xīn jiā kuài
( )( )( )( )
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6分)
1、小猴子长(zhǎng cháng)着一条长长(zhǎng cháng)的尾巴。
2、望着(zhuo zhe)窗外的大雨,奶奶心里很着(zhuō zháo)急。
3、燕子说:“要下雨了,空(kōng kòng)气很潮湿,我要去
捉虫子,没空(kōng kòng)出去玩了。”
三、比一比,再组词。(8分)
午 己( ) 为() 坐()
牛() 已( ) 办() 座()
四、连线找朋友。(8分)
严 酷 踪 善 热锻性 鞭
迹 良 寒 暑 炮闹炼 格
五、我会把句子补充完整。(18分)
1、莺歌对燕舞,( )( )对( )( )。
2、泉眼( )( )惜( )流,( )荫照水( )( )柔。小荷才露( )( )( ),( )( )蜻蜓( )( )( )。
3、朝霞( )( )( ),晚霞( )( )( )。
4、读万卷书,( )( )( )( )。
5、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 )(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 )( )歌唱。
6、小葱拌豆腐——( )( )( )( )
六、照样子,练一练。(14分)
1、例:口+少=( 吵)吵闹 例:张-长=( 弓 ) 拉弓
王+见=( ) 飘-风=( )
山+夕=( ) 甜-舌=( )
2、例:小白兔割草。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小鸭子游泳。小鸭子( ) 游泳。 。
小鸭子( )( )游泳 。
妈妈浇花。妈妈( )浇花。
妈妈( )( )浇花 。
七、读一读,填一填。(6分)
通 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各班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4月20日
时间: 地点:
参加人: 事情:
通知人:
通知时间:
八、经典诵读连线。(8分)
彼虽幼 众称异 不解藏踪迹 城中增暮寒
彼颖悟 犹悔迟 遥知不是雪 夜静春山空
彼既老 人称奇 人闲桂花落 为有暗香来
彼既成 身已仕 林表明霁色 浮萍一道开
九、短文阅读。(6分)
初夏,石榴花开了。远看,那红色的花朵像一簇簇火焰。近看,一朵朵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淡黄色的`花蕊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仙女翩翩起舞。
1、这段话共有 句。(1分)
2、石榴花在 开放。它的花蕊是 色的,花朵是 色的。(3分)
3、石榴花很多,从 、 等词可以看出来。(2分)
十、写话。(10分)
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花朵 笑声 阳光 草地
告诉 歌声 跑步 喜欢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án qiáng zhì huì zūn jìng rěn rà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í láo qín fèn jī lì tán qí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内蒙古(méng měng) 蓬勃(póng péng ) 咱俩(liǎng liǎ)
嗓子(sǎng shǎng) 草垛(du duǒ) 竭力(jié xié)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厨( ) 尊( ) 傲( ) 栏( )
橱( ) 遵( ) 遨( ) 拦( )
狐( ) 颗( ) 挽( ) 竖( )
孤( ) 棵( ) 晚( ) 坚(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精美——( ) 愉悦——( )激励——( )
2.反义词:快乐——( ) 朦胧——( )节省——( )
3.一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春天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回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找出错别字,改一改。
郑重其是( ) 不知不决( ) 相衣为命( )
克苦( ) 观爱( ) 欺盼( )
六、连一连。
书山有路勤为径 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不厌百回读 学海无涯苦作舟
草长莺飞二月天 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面方塘一鉴开 拂堤杨柳醉春烟
七、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小狐狸放开嗓子 对妈妈喊道 妈妈 谢谢您
2、可是有哪个大力士能把那么笨重的铁牛捞起来呢
3、花儿草儿伸个懒腰 打个哈欠 发绿了 开花了
八、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
1、月亮的清辉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的'力量将改变山沟的穷面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久以前,蜗牛长着一对翅膀,四只脚,一对触角,在空中自由地飞舞着。‖
在一次重大的飞行比赛中,蜗牛遥遥领先,(用 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冠军。于是,奖杯便授给了蜗牛。
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 扬扬)地飞舞着,叫喊着。这以后,它把奖杯时刻带在身边,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飞行冠军。可是,这奖杯很大很重,蜗牛背上它,就只能在地上爬行了。晚上,蜗牛怕别人偷走奖杯,它就睡在奖杯里。
好心的朋友看见蜗牛背着沉重的奖杯,艰难地爬行着,便劝它把奖杯放下来。蜗牛却把别人的好心当成恶意。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它了。‖
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连在一起了。它再也不能飞行了,只能背者沉重的奖杯,在地上(漫漫 慢慢)地爬行。由于它睡觉时头缩在奖杯里,现在只能勉强地从奖杯里(伸 申)出长着一队触角的头。
1、在文前横线上给短文加上题目
2、多音字组词
觉 jiào( ) 强 qiáng( ) 长 cháng( )
jué( ) qiǎng( ) zhǎng( )
3、选出短文( )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4、文中已用“‖”分好段,写出各段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蜗牛得了奖杯,得意洋洋地飞舞着,叫喊着”这句话可以看出蜗牛得奖后怎么样?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在正确的说法后打“√”
①得奖后不能总是惦记着奖杯。 ( )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 )
③取得了成绩也不能骄傲,要不断努力。 ( )
十、作文:
以“我爱我家”为题,写一写家里发生的有趣的事,也可以介绍家里的人……
要求:
1、尽量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
2、字数300字左右。
学年度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年级语文第二册月考测试卷
班级 :________姓名:_________评分:__________
一、我会看拼音,写汉字。(13分)
fù mǔ xiě wán quán jiā xǐ ɡuān xīn
澡
dǎ sǎo rèn zhēn zhōnɡ wǔ ɡāo xìnɡ nǎi nɑi
kāi huì tiān qì yuè liɑnɡ zǎo shànɡ
二、比一比,再组词。(20分)
大( )看( )午( )去( )全( )
太( )着( )牛( )会( )合( )
三、写出下面的反义词。(6分)
晚——( ) 多——( ) 大——( )
来——( ) 古——( ) 前——( )
四、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里。(3分)
①今天的'天( )真好,爸爸开着( )车带我去公园
玩。(气、汽)
②我把今天的( )业都( )完了。(做、作)
③阳光( )在小朋友的脸上,小朋友露[lù]出了两
个浅浅的( )窝。(酒、洒)
五、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各三个。(3分)
氵___ ___ ___ 女___ ___ ___
我会连。(18分)把下面词语连一连(10分)绿 悄悄 合 教室
胖 哈哈 洗 眼睛
静 乎乎 写 衣服
笑 油油 扫 生字
做一做汉字加减法,用线连起来。(8分)
酉+ 页 = 息鸣- 阝 = 鸟
是+ 星 = 醒邮- 火 = 由
自+ 田 = 题轿- 口 = 因
雨+ 心 = 雷烟- 车 = 乔
七、把古诗补充完整(10分)
春 晓
眠 觉晓, 闻啼鸟。
夜来 声, 花落 多少。
八、我会选。(5分)
mǔ (√) zuò ( ) shǎo( )
母 错 扫
wǔ( ) cuò ( ) sǎo ( )
zhānɡ ( )děnɡ ( ) sōu( )
张 等 收
zānɡ( ) děn ( ) shōu( )
九、连词成句。(4分)
① 阳台上 阳光 照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窗户 离开 了 月亮 悄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选择正确的字音在下面画“____”。(5分)
背(bēi bèi)书包 教(jiào jiāo)室 着(zháo zhe)急
胖(pànɡ pàn)乎乎 欢乐(yuè lè) 取得(de děi)
十一、说说写写。(5分)
<1> 棉鞋里有好多 阳 光 呢!
天上有好多________呢!
________有好多________呢!
<2> 我替爸爸 拿 报 纸 。
我给妈妈 。
我为大家 。
十一、春天是美丽的,请你根据图中的春天,写几句话。(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