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质及其属性基础测试题(共含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高峻音视频后期”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物质及其属性基础测试题
一、填空题
1.1mL=______cm3,0.05t=____kg,2.7g/cm3=____kg/m3。
2.体积相同的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比,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______的。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3.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____。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和____。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____物质。
6.观察量筒或量杯中液体到达的高度时,视线要跟液面____,如果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______为准。
7.质量是56kg的同学的体积大约是______m3。
8.体积为4×10-3m3质量为24 kg的铜球是________的(空心、实心),(铜的密度是8.9×103kg/m3)
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若体积之比是2:5,则密度之比是____。
10.用氧气瓶给病人输氧的过程中,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___,变大的是____。
11.当一列火车迎面开来时,我们听到的汽笛声音调升高,当它离我们远去时音调就明显降低,这叫多普勒效应,光同样有多普勒效应,20世纪代科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谱线“红移”),这一现象说明光波的频率在变_______,星系在____________(“远离”或“靠近”)我们。
12.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甲、乙、丙,分别装满水、酱油、食用油,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3.登月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
A.质量
B.重力
C.温度
D.位置
14.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 )
A.重力
B.密度
C.体积
D.质量
15.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220V
B.某一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45kg
C.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
D.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16.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说明( )
A.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中
B.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C.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太阳和太阳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17.与易拉罐“可乐”相关饮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B.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
C.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初中物理物质的物理属性同步测试题
1.用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石蜡上会留下铁钉的刻痕,这说明物质的软硬程度是 ,物质软硬程度的特性称为 ,它和密度一样也是物质的 之一。
2.物质的物理属性除了硬度、密度、比热容及状态外,还有如 、 、 、 、 等等。
3.除硬度、状态外,物质的物理属性还有 、 、 、 、 、 等。
4.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导热材料,铁比较 传热,陶瓷比较 传热。(选填“善于”或“不善于”)
5.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铜的导电性比铁 ,铁的导电性比塑料 。
6.把铁块、水银、水晶、巧克力、牛奶、白酒、饼干、砖块、铜球进行分类,请你写出分类的标准,并进行分类:①分类的标准是 ;②分为 和 。
7.下列各个选项中不表示物质物理属性的是 ( )
A.密度 B.比热容 C.质量 D.熔点
8.在影视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但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A.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的 B.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的
C.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9.下列各种物体的导电性从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 )
A.铜、铁、铝 B.铜、碳、陶瓷 C.铁、木头、碳 D.人体、铁、玻璃
10.如图一利用了物质的 属性,图二利用了物质的 属性。
图一 炽热的灯丝(放大图) 图二 上海的高速磁悬浮列车正在运行
11.你能说出如图中物质的其它属性吗?
12.请你设计一种实验,比较图中两种物品的物质的硬度。
(1)猜想或假设:
(2)实验器材:
(3)实验步骤:
(4)若猜想正确,则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会看到:
(5)你还能提出的可研究的课题是:
星级提速
13.下列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 )
A.比热容 B.密度 C.状态 D.声音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
A.产品的材料一般只要考虑它的一种物理属性
B.物质如果按照物理属性进行分类,往往分类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C.两种物质进行比较时,不同的物理属性大小关系可能不一样
D.两种物质进行比较时,不同的物理属性大小关系可能是一样的
15.南京长江二桥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经受住了1200万次高温、低温、常温疲劳实验的结果,说明了环氧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好的 ( )
A.硬度 B.抗压性能 C.耐高温性能 D.以上说法都有
16.(济南市)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 )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 C.良好的导电性 D.较好的延展性
17.(2005金华市)下列方法中不能区分铁块和铜块的是 ( )
A.比较它们的形状 B.比较它们的密度
C.比较它们的颜色 D.能否与稀盐酸反应
18.请把下列物理现象所依据的物质的物理属性分类,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 灯丝一般用钨材料
B.玻璃刀上有一小块人造金钢石
C.用金属汤匙喝热汤时,感到很烫手
D.电线芯线一般用铜线制成
(1)利用物质的硬度是 ; (2)利用物质的导热性是 ;
(3)利用物质的耐热性是 ; (4)利用物质的导电性是 。
19.有以下6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类包括 , 其特征为 。
二类包括 ,其特征为 。
20.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比较糖水、盐水和纯净水的导电性能,将实验结果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中。
(1)容易导电的有 ,不容易导电的有 。
(2)试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
21.请参照图,将一双竹筷和一把不锈钢汤匙一起浸在热水中,数秒后,两只手摸到筷子和汤匙的冷热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1)容易导热的物体是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是 。
(2)请把你知道的容易导热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热的物体,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说说它们通常应用在哪些方面。
容易导热的物体 不容易导热的物体
名称 用途 名称 用途
22.小明吃饭时,当他用器具盛汤时发现,不同的器具盛热汤时手感觉到热的时间长短间隔不同。请根据小明的发现来探究一下制造这些器具的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
(1)选择的器具:
(2)实验猜想:
(3)实验步骤及现象:
(4)实验结论:
23.小明和小丽学习了物质的属性之后,在一起对自己身上的衣服进行如下讨论,你认为谁正确。
小明:我穿的牛仔服弹性很好,弹性好是牛仔服的一种属性。
小丽:我穿的裙子颜色鲜艳,颜色艳丽也是裙子的属性。
星级提速
24.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烧制而成的.为适应绘画、写字、作图等需要,它有17种硬度,如图,其从软到硬的排列顺序是
5.家中炒菜用的铲子一般用木头做柄,喝水用的汤勺一般用陶瓷做,因为它们的导热性较差,请设计一个实验来比较陶瓷、木材,金属铁等这些材料的导热性的好坏。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的结论:
26.某同学想探究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取了下表所列的9种金属丝做实验,试根据有关的猜想,选择合适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1 铜 10 0.5
2 铜 10 1
3 铜 10 1.5
4 铜 20 0.5
5 铜 20 1.5
6 铜 30 0.5
7 铁 20 0.5
8 铝 20 0.5
9 铝 30 1.5
(1)猜想1: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拉力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无关。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择金属丝( )( )( )
(2)猜想2: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单位横截面所受拉力相同。在猜想1已被验证的情况下,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择金属丝( )( )( )。
(3)猜想3:不同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其单位横截面所受拉力不同。在猜想1、猜想2已被验证的情况下,为了验证猜想3应选择金属丝( )( )( )。
会计基础精选测试题
1. 下列各种情况,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有(ABD)
A.每年年末决算前
B.企业合并前
C.出纳人员调离工作前
D.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解析]出纳人员调离工作前只需对其经管的现金等进行局部清查,不需要进行全面的财产清查其余三项,均需要进行全面清查故答案为ABD
2. 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有(ABCD)
A.存出保证金
B.企业应收的各种赔款
C.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
D.备用金
[解析]存出保证金、企业应收的各种赔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备用金都属于“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内容。故答案为ABCD
3. 长期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可能借记的科目有(BCD)
A.销售费用
B.财务费用
C.在建工程
D.管理费用
[解析]长期借款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问的,计入财务费用;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数,计人在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账户核算;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的利息支出,计人财务费用。故答案为BCD。
4.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包括(ABD)
A.会计报表主表
B.会计报表附注
C.附表
D.财务情况说明书
[解析]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故答案为ABD。
5. 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下列会计档案中,需要永久保存的有(ABD)
A.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C.会计移交清册
D.年度财务报告
[解析]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年度财务报告需要永久保存。会计移交清册需要保存l5年。故答案为ABD。
关于外国文学基础测试题
1. 《神曲》的主要内容取材于(C)。
A. 历史 B. 神话传说 C. 圣经故事 D. 意大利现实生活
2. 但丁创作《神曲》的目的是(C )。
A.表现宗教思想 B.歌颂人类美好的感情
C.为人类指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途径 D.宣传人文主义精神
3. 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C )。2 m) s% l/ K4 V0 a! D& T
A.拉丁语 B.希腊语 C.意大利语 D.希伯来语
4. 在《神曲》中维吉尔象征的是(A )。
A.理性 B.信仰 C.神学 D.智慧
5. 除(C )外,其它均是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组成部分。
A.《地狱》 B.《炼狱》 C.《人间》 D.《天堂》
6. 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B )。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
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
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7.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了除(A )以外的艺术手法。
A.写实 B.对比 C.嘲讽 D.夸张
8. 在《堂吉诃德》主人公凭空想象的心上人是(A )。
A. 杜尔西内娅 B. 索菲利亚
C. 桃丽娜 D. 贝亚特里丝
9. 《堂吉诃德》第二部中塞万提斯塑造的卡拉斯科这一人物,是一个(B )。
A. 哲学家 B. 文学士 C. 牧师 D. 医生
10. (D)是第一位从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的译者。
A. 林纾 B. 陈家麟 C. 傅东华 D. 杨绛
一、选择题(每空2分 共30分)
1、PN结正偏时( ),反偏时( ),所以PN结具有( )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 )电流,它由( )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 )有关,而与外加电压( )。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 ),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 )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 )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 ),集电结( )。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 ),发射结压降( )。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 )、( )、(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 )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 )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 ),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 )BW,其中BW=( ),(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 )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 )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 )失真,而采用( )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 )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OTL电路是( )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二 、填空题(每空1分 ,共32分)
1、空穴为( )载流子。自由电子为( )载流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
2、PN结的P型侧接高电位,N型侧接低电位称为( )反之称为( )
3、由漂移形成的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 )栽流子形成,其大小决定于( ),而与外电场( )。
4、稳定二极管稳压时是处于( )偏置状态,而二极管导通时是处于( )偏置状态。 1
5、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Ic=( ) 所以它是( )控制元件。
6、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I CBO( )所以Ic也( ) 。
7、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采用( )负反馈。为稳定交流输出电压,采用( )负反馈,为了提高输入电阻采用( )负反馈.。
8、负反馈使放大电路增益下降,但它可以( )通频带( )失真。
9、反馈导数F=( )。反馈深度是( )。
10、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 )信号,放大( )信号。
11、OCL电路是( )电源互补功放,OTL是( )电源互补功放。
12、用低频信号改变高频信号的相位称为( )。低频信号称为( )、高频信号称为( )。
13、晶体管电流放大系数是频率的函数,随着频率的升高而( )。共基极电路比共射极电路高频特性( )。
14、振荡电路的平衡条件是( ),( )反馈才能满足振荡电路的相位平衡条件。
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时,理想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压是( )。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弹性,
磁性,韧性
教后感: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一个玻璃茶杯和一个不锈钢茶杯,带进教室学生觉得非常好奇。于是我问: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各种物体有各自的特性。你们知道玻璃杯和不锈钢茶杯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各抒己见:玻璃杯脆而易碎、透明、导热性差、硬度高。不锈钢杯韧性好、耐腐蚀、不透明。是呀,玻璃杯易打碎,可用用开水泡茶可以欣赏茶叶泡开时优美的形态,茶杯拿在手中不烫。不锈钢茶杯不易损坏,茶杯拿在手中很烫,所以不锈钢的茶杯一般要做个把,以免烫手。
很简单的道具,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效果很明显。学生很快理解了物质的物理属性有:透明度、导热性、柔韧性和硬度高等。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随口而出,不锈钢和玻璃哪个硬度大?我问:怎样比较问题的硬度呢?学生讨论后设计了实验方案很快比较出不锈钢和玻璃的硬度。随后还将我们身边的钢锯条、塑料尺、铜钥匙、铁钉、粉笔、铅笔芯拿来实验并按硬度从大到小进行了排列。在组织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划伤手,也不要损坏课桌等。学生情绪高昂,觉得物理课好玩,在好玩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
反思本节课教学,有以下几点:
1.物理教学要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坛坛罐罐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2.提出问题是物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有问题提出,说明学生动脑筋了,是对老师教学内容思考的结果。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充分张扬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互动,肯定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机、自然联系起来了,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物理与学生的距离。
3.把情感教育、行为教育、安全教育与物理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比较物体硬度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划伤手,也不要损坏课桌等。
本节教学也有不够满意之处:如:利用我们身边的钢锯条、塑料尺、铜钥匙、铁钉、粉笔、铅笔芯拿来实验比较了他们的硬度后,若再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说出分类的方法和依据就更好了。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启发、引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关注并充实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教学效果自然能得到长足的提高。
本章学习了物质的基本性质——质量和密度,质量的测量工具——天平等,同时学习探究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会应用质量和密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标明确地提出了学生要会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淡化概念教学的僵化性。但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参与过程和方法及相互协作精神的要求明显提高。所以在复习时我让学生一边演示一遍讲解实验过程。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密度概念,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参与探究,凸显教育理念的转化,使学生由被动地对知识的接受向知识的探究转化,从而使学生能自由地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主学习,梳理知识点,再让学生交流讨论归纳知识点,完成学案上的问题,使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使学生进一步的掌握知识点,在通过展示知识点和问题,加深印象,教师补充拓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通过测量液体的密度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终生探索的乐趣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了学生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最后通过当堂达标巩固知识点,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针对不同的学生就要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对于我校的学生只有反复的练习从基础入手,扎实基本功,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有所提高。
最近主要是带领学生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这一章的内容,主要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中的质量、密度.
在质量的教学中,学生的掌握还比较清楚,知道什么是质量、它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以及怎样用天平来测质量等等.但是到了密度这部分,学生就感到比较困难了。例如要解释密度的意义:水的密度是1×103kg/m3,它的意义是什么?有学生会重复说一下,不知道怎么去解释,还有的学生说:一立方米的水的密度是1×103kg/m3或者说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103kg/m3。对于所说的一些物理量与对应的单位根本不能一一对应。这种现象还出现在计算题上面,在写上公式后就代数据,不习惯写单位,所以最后算的是什么量,是质量,体积还是密度,是什么单位,不好好考虑,都写上密度的单位,反正现在讲的是密度。抱着这样的思想作题很成问题。而在要用密度的知识应用时就更加糊涂了。具体到根据已知器材去测未知物体的密度,一般是利用水以及天平等去测油的密度,饮料牛奶的密度等等会感到很难下手。但在这之前类似的计算题已经做过。但是他们在做题目时也许根本没去琢磨,没去理解没有做通,只是停留在仅做题的基础上。再做到这样的题目:一只杯子装满水质量是200g放一块45g的金属后溢出一部分水再把金属取出后发现只有 196g,求金属的密度。这道题目涉及的是一些物体的质量,还有一个隐含的是水的密度,但要能找出哪部分水的体积刚好就是金属的体积,问题就好解了。在讲过这样的例题后,学生基本知道这样的思路,但是对于哪部分水的体积是金属的体积去比较模糊,所以胡乱找个大的质量减去小的质量就以为是少的水,算出其体积就是金属的体积。有些学生反映的问题都是这样。
密度这部分内容反映的问题较多,学生也有点怕,但它是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所以还得迎难而上,关键要学生能理解密度这个物质的特性,要多做题目,在做题目的过程去总结,去理解,去思考,去应用,去联系。
★ iOS开发UI基础―手写控件,frame,center和bounds属性
★ 基础
★ 物质的量物理教案
★ 物质的量教案
★ 物质安全资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