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诗中形象赏析题答题指津(共含2篇),希望您能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三千年土豆泥”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古诗中形象赏析题答题指津
古诗形象赏析题包括意象、人物形象和意境分析三类。
1.意象类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象”即物象,指自然界中的景物和事物。诗人常常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便可感知诗人所营造的意境,进而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选取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②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作分析。
(2)答案要素:意象+特征、画面或意境+思想情感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①点明诗人选取的意象或景物形象。②概括意象的特征或描绘景物构成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③指出诗歌的表达效果或所表达的情感。
(4)典型题例:下面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答:诗人选取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月近人、风灯夜照、沙头宿鹭、船尾跳鱼的恬静优美的画面,创设了安谧平和的意境,(意境)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情感)
2.人物形象类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借助人物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形象特征,进而领会诗人的情感。
(1)设问方式:①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②分析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答案要素:形象+特征+分析
(3)答题思路:①点明塑造的人物形象。②概括人物形象特征。③具体分析怎样表现人物形象。
(4)典型题例: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答: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的情景。(分析)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特征)的少女形象。(形象)
3.意境类
意境不同于意象。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由多个意象整合而成的一种境界,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歌形象包括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备考要把握古诗的一些常见意境。如:动(活泼、风趣、热烈、繁华、喧闹)、静(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孤清、澄清)、悲(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壮(壮阔、壮丽、空旷、清远、慷慨、雄浑)、美(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试作分析。
(2)答案要素:景物特点或表达技巧+画面或意境+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①概括景物特点或点明表达技巧。②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或营造的意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4)典型题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意境。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这首五言绝句选材精恰,色彩明丽,格调清新。(景物特点)诗人以春日迟迟统摄全篇,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所展现的明媚春光,与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静睡鸳鸯所呈现的勃勃生机,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色彩鲜明、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图。(画面)反映了诗人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情和欢悦情怀。(思想感情)
古诗中语言赏析题答题指津
语言赏析题主要包括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及语言风格三类。
1.关键词语类
诗词中的关键词语,从语法角度看,包括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及一些活用词;从修辞角度看,包括叠词、谐音词、色彩词、拟声词等。
(1)设问方式: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答案要素:①含义+意境或画面+效果或感情。②表达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3)答题思路: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指出其表达技巧。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典型题例:以下词中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e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答:“闹”字以动写静,(表达技巧)生动形象地(表达效果)写出了春天的浓烈气氛和春天那一派盎然春意以及生机勃勃的美妙境界。(思想感情)
2.特殊句式类
特殊句式包括省略、语序倒置和意象组合等。
(1)设问方式:①某诗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②简要分析某句诗的句式特点。
(2)答案要素:句式特点+画面或意境+作用或情感
(3)答题思路:①点明句式特点。②再现画面或描述意境。③评价其作用或指出其感情。
(4)典型题例:下面这首元曲一、二两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双调]水仙子西湖废圃
张可久
夕阳芳草废歌台,老树寒鸦静御街,神仙环今何在?荒基生暮霭,叹英雄白骨苍苔。花已飘零去,山曾富贵来,俯仰伤怀。
答:这两句各连用三个名词,分别点出三种景、物:夕阳、芳草、歌台,老树、寒鸦、御街。(句式特点)特定的名词衔接在一起,构成了特定的意象,再分别用“废”、“静”二字,就构成了一幅萧疏寂寥的画面,(画面)为全曲奠定了感伤的基调。(作用)
3.语言风格类
语言风格在高考中主要是指一首诗的整体语言特色。语言鉴赏要把握古诗常见的语言特色。如:平(平易、自然、质朴、简洁)、雅(清淡、素雅、清新、典雅)、华(华美、绚丽、明丽、晓畅)、婉(委婉、含蓄、沉郁、凝练)、神(准确、传神、生动、形象)、壮(悲壮、豪放、雄浑、粗犷)。
(1)设问方式: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2)答案要素:语言特色+具体分析+思想感情或表达效果
(3)答题思路:①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表达效果。
(4)典型题例:分析下面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答: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四句诗用词不作任何修饰。(语言特色)如“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具体分析)整首诗用语平淡质朴,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思想感情)
★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
★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 古诗中的友情
★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
★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 古诗中的思乡美文
★ 古诗中的春作
★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 在古诗中享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