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门杜鹃 教师随笔(共含15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awesomesauce”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石门杜鹃 教师随笔
我第一次去石门,是在大二的暑假里。母亲问我想不想和她一起去采挖虫草,我欣然应允。进山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所以兴奋完全掩盖了进山要遇到的艰辛。等到要进山了,才发现路途的艰难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所谓石门,是我说的八宝十景之一。谓其为“门”,实因山巅石柱并立,酷似门柱而言。我与母亲沿山麓而行,眼前风淡日暖,野花缤纷,蜂旋蝶舞往来其间,忙碌不已。脚下青草依依,横卧其上,清凉而又舒适柔软。我一路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心神俱佳。等到要上山了,母亲告诫我,要缓步慢行,边走边休,调匀气息。我哪里肯听,为了表明我很能耐,卯足了力气蹦走欢腾。可三五分钟后,就发现胸闷如坠,双膝酸软,粗喘如牛,嗓子几乎要喷火。母亲看我的狼狈样笑笑,抬手指向山顶。才见山的坡度几近八十度,那山上小径时隐时现,出没于矮灌蒿草之间,处处陡急,有些地方仅可容足,有些需踩石而过,而更多的是在裸露的红色砂石上,稍有不慎滑落下去那可是没什么阻挡之物的。见山顶石柱隐约可见一斑,我便依照母亲的做法休息片刻,调匀气息,悠然缓行,当跃则跃,甚至借矮灌之躯,努力攀援,说笑之间既至山腰,方知登山不可急躁。选一能容身之处休憩,放眼群峰环绕,自己如置身罐中。而群峰浩伟,自己渺然如尘埃,“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若不能珍惜,到最后怕是连尘埃也不及了。
起身再攀,神气爽朗,狭径险途渐渐逝于足下,不自觉已到山顶。四顾群峰苍翠,清气浸神,近看牛羊点点,浮移不定。而身旁即是石柱,笔直呈圆柱状,粗有三四米,高数丈,左右呼应,相距十多米,其下平旷,为粉色砂石,细如盐粒,几乎没有泥土可寻。母亲说左边石柱上有石猴,可站在石柱之下根本就看不到。见左侧有稍高的峰岭,就又向上攀去,不过路比刚才上山时好多了,还有青草相伴,野花摇曳相迎。山上清寒,风虽小而凌厉,直透衣背,满身的汗气立即失了肆虐的资本,悄然而去。及其上,始见石猴栩栩然于石柱上俯瞰山川。
从侧峰向北望,对面山顶有大大小小一群“石像”,其中一处远观酷似毛主席背手远眺,农人们起名叫“毛主席丫豁”,十分形象。还有单杠、双杠之名,倒不觉得十分像。再往前走,即到了这座山的最高处。这是一处稍显平旷之处,黄色的.小花开的遍地都是,风中飘着阵阵青草泥土和花香混合的味道。母亲告诉我,再往前走十米,就是石门最秀丽的景色--石门杜鹃了。我抑制不住激动,疾奔向前要一看究竟。我很小就听说山里有很多杜鹃花,采挖虫草的人会时不时摘一把下山,不想要了又丢在路上,我见过好多次,白色的花,褐绿的叶子,多半已经蔫了。我的想象里杜鹃是开在山脚下的,这里一丛那里一朵,就像开在山下的野枇杷。可是眼前的景象却让我十分惊讶。你想象过疲累至极时突然看见满园春色的惊喜吗?你想象过艰途困境无路可走时突遇桃花源的情景吗?这都不算什么,我眼前的景象是天宫美景不小心落于此地。不信吗?看啊,漫山遍野的白色,层叠相递,由山顶延伸至山脚,没一丝空隙遗留。白色的花朵远观状如牡丹,近看则是十几朵小花组合而成,颜色洁白中透着淡粉,宛如一位位娇羞的新娘脸上起了红晕,莹莹满目。可这些盛放在高山之上的新娘,又不是单纯的娇娇嫩嫩,是带了高山的坚毅、群峰的宏博、天地的灵秀的。她在高原群山间自开自谢,以风雨为恩,以晦明为荫,嫩而不娇,贵而不俗,清而不高,古往今来笑对岁月、淡看沧桑。听说蜀地杜鹃色艳欲滴,而此处杜鹃脱尽艳俗,是昭君魂落抑或是文成魄归?
撑起这满山魂魄的杜鹃茎枝也是一奇景。枝桠高不过一二米,交错盘旋,相互纠结,其间隙别说是人,就是老鼠通过也会很吃力。而杜鹃枝的一大特性是脆而密实,断面光滑,不易伤人。于是我和母亲直接踩踏在枝头,像平地走路一样在杜鹃枝头走来走去,这样的景象经历怕是今生难有其二了。杜鹃的根是很好的雕刻材料,记得小时候父亲的朋友送给他一尊木雕观音,就是拿杜鹃根雕刻的,木质细腻,色泽乳黄,温润如象牙。杜鹃性阴,多生于山阴,叶厚耐寒,花期不足月,故一年中只有阳历六月可以一睹芳容,其余时间只有褐绿的椭圆形叶子覆满山坡。而因为长年累月生长,其下苔藓就获得了天然的庇佑,生成厚厚的绒毯。但这绒毯并不单调,还有山珍鹿角菜生长其上,轻轻一抽就是一簇,拿回家就是难得的美味了。
直到红日西沉,采挖虫草的人们开始下山了,我和母亲才从留恋中醒来,相视而笑,虫草是没挖到,鹿角菜倒是收获不少。抱着一大把杜鹃花,踩着夕晖回了家。若是能筑一小室于此,不求常往,偶住几日,与杜鹃为伴,吸纳天地山川之气,也是三生之幸了。
我第二次去石门是在两年后的十月份,山上已经寒气逼人,早没有了杜鹃花,但是那漫山遍野的翠绿依然精神抖擞。这份绿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也不知道从第一株杜鹃生长起来到遍布满山,都用了多少年。她不像屈原笔下的橘树可以名垂千古,没有人为她写下不朽的诗作去赞美,但她依旧不急不躁,不紧不慢,在岁月里悠然前行。这鲜活的山川见证者,和石门的一对石柱一起,构筑着家乡的秀美。我很少有机会回家乡去,更少有机会进山重温昨日的感受。但是这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已经在记忆深处留下永不磨灭的烙印,还时常魂牵梦萦。
李玉梅
花落万枝空,杜鹃花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所有观赏花木之中,称得上花、叶俱美,地栽、盆栽皆宜,用途极为广泛,深受人们喜爱。由于其花枝优美,花色艳丽繁多,有白、紫、粉、黄、红、淡紫、洒金、双色等,有的花朵还有香气。
杜鹃作为我国传统名花,盆栽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培养的品种也十分丰富。盆栽或加以造型,培养成各式桩景,风姿绝艳,在我国及世界花卉中享有盛誉,有人称之为“花中西施”。唐代诗人白居易赞其为:“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曾礼赞过杜鹃花:“何须名宛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浓。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大杯。淡绿色的枝干扭筋转骨,团簇着深绿色的树叶,大杯开花,满树红艳,绿叶衬红花,明艳动人,远远看去,杜鹃花像一群彩蝶在空中翩翩飞舞。
高:75cm 宽:105cm 直径:28cm
树龄:约90年 盆龄:约90年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若惠比须。标准大树式造型,枝托的争与让、呼与应、顾与盼,神韵俱佳,有很强的.视觉观赏效果。
高:80cm 宽:90cm 直径:18cm
树龄:约60年 盆龄:约60年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紫王,其造型为双杆式,左右高低错开,树皮在淡绿中透出赤红,叶片呈细椭圆状,白居易曾作诗咏杜鹃花:“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高:80cm 宽:90cm 直径:12cm
树龄:约80年 盆龄:约80年
说明:此杜鹃盆景为大树式造型,枝叶繁茂。最为精彩之处在于主干根部的盘根错节,树根回旋的绕,根如蟠龙,皮若裂岩,像个百岁老人,捋着长须,整个根部造型不禁让人想起李颀的 “古藤池水盘树根,左攫右拏龙虎蹲。”的诗句。
高:80cm 宽:80cm 直径:30cm
树龄:约1 盆龄:约70年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珊瑚彩。其树造型呈提根式,一根根枝干相互交缠如大树般生长,叶片细长茂密,花、叶兼美。
高:80cm 宽:90cm 直径:20cm
树龄:约60年 盆龄:约60年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如峰山。主干蜿蜒曲折,树表皮嶙峋隆起,枝叶纤细、分枝稠密,树冠丰富、整齐,叶片排列紧密,其花色丰富多彩,富贵华丽。
高:60cm 宽:80cm 直径:20cm
树龄:约80年 盆龄:约80年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光淋,附石。树石之间,攀附得紧贴而自然,整树意境深邃,气度非凡。此树首尾含情顾盼,气韵生动栩栩如生。
高:60cm 宽:60cm 直径:10cm
树龄:约30年 盆龄:约30年
白居易有诗形容杜鹃:“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盆景造型千变万化,但惟独离不开一个“意境”,它是建立在画境基础上的、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今奉上诸名品杜鹃,能带领观赏者进入到这美的感情和理想的意境,感受盆景艺术“巧手成型赛画工,咫尺小景远连空”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
说明:此杜鹃品种为日向野,造型呈双杆式。双杆式造型盆景讲究相互衬托对比。对比包括收与放、巧与拙、摇与稳、隐与现、高与低,此盆杜鹃整树动中有静,传神有序。
高:80cm 宽:60cm 直径:15cm
树龄:约60年 盆龄:约60年
“教师,你看昊昊呀,他和辉辉打起来了!”学生的大叫声把我从聊天中惊醒过来,抬起头一看,只见昊昊眦着牙咧着嘴,用手死命地抠着辉辉的脸,而辉辉也不甘示弱,用手里的矿泉水瓶敲着他的头……“反了!反了!”我在心里想着,连忙走过去说:“你们这是怎样回事呀快住手!”辉辉倒是迅速地停了手,坐到了座位上,可是昊昊呢,嘴里还叽里咕噜地嘟囔着,有些不情不愿的样貌。这是发生在“迎新长跑”比赛上的一幕。
我在他的座位上坐了下来,先问他怎样回事他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他先打我的!”回过头问辉辉,说:“他自我把椅子老往我那里翘,撞在了我的膝盖上,跟他说他也不听的,我就……”旁边的同学也都附和着说昊昊的不是。他显得很激动,小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我又没有……我又没有……”成成对我说:“沈教师,是昊昊不对,他老是要弄旁边的同学的。我提醒他,他也不要听,没办法!”看着成成的小大人样,可见平时大家对他的无可奈何。哎……这孩子就是让人操心那!
事情基本明朗了,我就又开始了自我的苦口婆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这有用吗我也不明白,但总不能听之任之吧。经过一番谈话,他倒也认识到动手打人是不对的,我还异常强调了“你用手抠辉辉的眼睛,假如真的出了问题,你说怎样办”他哑口无言了。我明白对他不能硬来,否则他的倔脾气一来,任谁都没有办法了。也许对他比较了解了吧,我的罗里罗嗦嗦还是“打动”了他,当时我是这么认为的。他最终承认了错误,也向辉辉道了歉,之后就又和旁边的同学有说有笑了,那天真可爱的笑容也出现了。
可是,为什么每次活动他总要制造一些麻烦呢这孩子真让人忧心那,虽然每次给他旁边安排一些比较好的学生(遵守纪律的,又不会惹是生非的孩子),可每次还是会有意外发生。
我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教学已三个多年头了,蓦然回首,这几年的教学真是喜忧参半、成败交错。事到如今,是该盘点一下自我教学中的得与失的时候了,也许它还能够成为之后者的“警教”之言,也是自我小学阶段后期教学的正确的教学思路构成的“催化剂”吧!
经过新教材的教学使我真正理解了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的重要性,因为新教材留给教师的教学空间实在太大。如果不认真研读教参、教材,不清楚各知识点在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后继学习中的重要性,不明确各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及相互作用,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步子则将或深或浅,会给自我的教学留下很多后遗症;其次,三年多的教学,使我真正懂得“课标是源、教材是流”,逐渐具备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的本事。应当说,没有哪个专家或教师能够说他的思想、教法就绝对的正确、绝对的好,都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完善以取得教育者们的共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本事、生活经验客观地受家庭环境、地域所处等的不一样而存在差异,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是不可否认的,就如农村的学生连数学书上的卡通动物都不认识,这就是事实,这就需要教师学习课标、把握小学阶段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等领域应到达哪些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景创造性的地使用教材、巧选素材、合理设置教学活动资料、使用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自进入新教材教学以来,我始终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我的教学,不断地使自我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方向转变,同时,我也曾彷徨与忧虑,可是,经过几年的实践,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彰显出可喜的面貌。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因为我为他们组织的学习活动是丰富趣味的、学习资料是有用的、探索的问题是有挑战性的,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加之我留给学生的课外作业很少(但具有很强的可练性),学生自然也就学得简便而乐学。2、绝大部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品质逐渐构成。教学中的新知学习我都习惯让学生“先尝试、再引导其释疑解惑”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本事。3、所有学生都养成了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好习惯,数学口头表达本事良性发展。我的口头禅“这个问题有难度,不妨与同伴齐心协力一齐想办法。”、“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使普遍学生有了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都能大胆地把自我的想法在课堂或是课外与人交流。4、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开阔。由于新教材教学中突出了算法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等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明显活跃与开阔。5、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本事逐渐构成。教学中每每让
学生学会了某个知识点就让其举例应用,或是常以“看到这个数、算式、信息、公式、图形等,你能联想到与它相关的哪些数学知识”启发学生对呈现的知识进行再思考,进而构成对相关知识进行串联的本事,逐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本事。
三年多的新教材教学实践,我逐渐地成长起来,我教学的学生也展现出可喜的面貌,然而我也留下了一些教学遗憾:1、部分学生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不高。教学中总以“课堂上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多了,动笔练习的时间就少了”为借口为学生在计算上出现的问题而开脱,却没有鼓励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又忧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其实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着眼培养学生每一天必练几道计算题的习惯也不是难事(切莫受诸如“一年级的学生不准布置家作”的规定的影响)。我能够大胆地说,我教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没有一个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但为什么部分学生会存在速度慢、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一是这部分学生惰性强(每每遇到按教师的规定自我设置题目[如10道口算题、5道三位数乘或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题……]练习,他们总会出一些很简单的题目,甚至不能保量完成)、习惯差(马马乎乎);二是我要求不严,每每遇到学生计算错误,仅仅只是要求学生改正也就罢了,致使学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构成错了就改、再错再改、马马乎乎没关系的错误意识和习惯,所以我想在鼓励教育的同时如果能对犯错的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即便采取适当的惩罚,学生犯错的频率就会低多了。
2、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差。几年的教学中,大部分“解决问题”的资料都被购物、租车租船充斥着,以教师们的话说“二年级就开始租车租船,租到四年级差生才有点儿眉目,可解决其他综合性稍强的问题就‘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传统教材中到三年级才进入两步应用题的思维训练,可是新教材中从二年级开始就涉及包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的解决,学生必须掌握“假设”、“尝试”、“整体思考”等策略,加之“拆分”、“凑和”等思考才能解决,差生在这种问题的学习中根本就是坐飞机,就连稍好一点的学生都不能从中构成有条理的表达其思考的本事,用孩子们的话说“我是‘凑’的”,可这样的题目一道例题或是一个练习题就足以花费一节课的时间,而对差生来说是0效果。我想如果下一轮我再教学二年级,我必须要给学生设置一些与生活接近的数量关系比较明朗的两步计算应用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初步学会用分析法(要求什么问题必须明白哪两个条件……)和综合法(明白什么信息能够让我们联想到能够求什么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步向学生渗透“摘录”、“画图”、“列表”、“模拟”、“简化”、“尝试”、“找规律”等策略;其次,必须要在二年级乘法和除法的意义教学上花大力气,让
学生真正理解性地解决乘、除法问题而不是瞎猜乱碰,为中高段的综合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此,是否能够降低学生在“解决问题”领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有待实验。
我想,每位教师都具有各自的教学风格,拥有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针对不一样的学生情景调试自我的教学行为的本事,但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些是带有共性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寻找真正有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素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生活方面:从小,我们就培养陈阳轩的独立性。因为,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围下尽量放手。比如:陈阳轩有一次突然对我说:“你们大人每个月都有工资自我支配,为什么我没有呢”当时,我就在想,作为一个孩子来说,你一些基本的需要,我们大人基本上都会满足,你还要钱干什么呢于是我就问他,你要钱干什么呢他说想自我支配:如买个笔、过个节买个什么礼物送你们呀!请同学来家玩买点零食呀!还有买个自我喜欢的玩具呀!我一听,当时就觉得,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居然有这么多的想法,顿时我就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同时也我意识到不能再把他当三岁小孩哄了,他已经有自我的思想了,可是这也不错呀,我就顺水推舟尊重孩子的想法,于是我就说,那行,每到爸爸妈妈发工资的时候,也给你发5元工资,这个钱由你自我支配,那不管要买什么东西(除了学习上的东西),都要从这“工资”里攒着买,他就很高兴的答应了,一次在小超市jy135.他看到一个喜欢的玩具(小陀螺)标着8元,可是第一月给他发的5元工资不够呀,怎样办呢他岂求的眼神看着我,想我给他买,我就说了,那不行,你的工资不够,爸爸妈妈的工资也是有预算的,要一些生活开销,所以你只好等下个月工资咯,然后我儿子也没
办法,无奈地说:“那就自我攒着吧”。但之后,看样貌我儿子是真喜欢那玩具,等第二个月发了他5元,他还惦记着他的小陀螺,最终他就去把那8元的玩具给买回来了,当然,(因为8元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好玩具)所以没多久就坏了,可是经过自我攒钱买的玩具他格外的珍惜,坏了,也在那里琢磨怎样把它修好,宝贝得很。经过这件事,我只想说: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让他们自我去尝试一下,这远比父母给他买一个一百多的玩具要有意义的很。孩子仅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
比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他,甚至代替他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能够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所以,在生活上,一些基本的家务活我们都让陈阳轩做,例如:会把鞋柜边散乱的鞋子放整齐、早上起来会把开水烧好、晾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到楼下的超市帮父母买一些油盐酱醋等等,时间长了,他也觉得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在学习方面:在对待学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重过程轻结果”。对孩子每一天的作业完成情景,我们是很关心的,该检查的检查,该签名的签名。可是对于考试成绩,我们是抱有一颗平常心的。我相信,程序正确,结果也必须正确。考试毕竟有各种偶然性,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鼓励孩子与别的同学去比较,只要自我平时该做的做好了就够了。在那里再多说一句,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家长容易走走入一个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优点,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训斥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孩子是我们的期望,也是祖国的未来。相信我们的孩子,今日,他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他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青年教师应努力实现三个突破:首先突破课堂关,要熟悉教材,善于组织课堂,掌握必须的教学技巧;其次突破知识关,要很多做题,研究高考,明确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是什么,能围绕中心讲课,提高教学技巧,做一名优秀的“演员”;第三突破教学关,讲解深入浅出,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并重,有思路、有深度、有高度,做一名优秀的“导演”。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仅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仅有不会学的学生——新教学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教学是一种对话、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教学相长。教师不仅仅是传知解惑,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知识;教知识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本事是教学的关键。新教学观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会学。这种参与不仅仅是简单的课堂提问!新教学观首先要求教师要吃透学情,要明白学生需要什么、学生在什么情景下能发挥潜力!兴趣、方法、习惯、性格、个性、心理品质、目标、非智力因素等都值得重视。小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唤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懂得为
人处事的基本道理,进而掌握基本的知识(知识决不是第一位的目标)。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一个要有创造性本事的人。这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传递给每位学生,把和谐的微笑送给每位学生。
关于阅读区建立的重要性,我似乎已经不用多说了。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幼儿园都会有阅读区,供小朋友们阅读。然而,在幼儿园小班的阅读区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幼儿园异常是小班的阅读区形同虚设。教师因为惧怕孩子把书撕坏,所以干脆不发给孩子书,除了幼儿的教材以外,不让孩子接触图画书。有的幼儿园虽然为孩子配了书,可是仅限于让教师拿着,给孩子讲,孩子没有操作的机会。笔者调查了几家幼儿园,不一样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
其实,我园也以往出现过类似的问题,一个学期下来,小班发下去的图书要么像新书一样,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要么就被小朋友撕成一页一页,不能看了。以至于图书在小班变成了一种摆设。
对于小班来讲,图书区的管理是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的阅读本事,让我们的图书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这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图书区的建立要遵循几个原则,如便于孩子取放,购买图书时选择孩子感兴趣并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图书,如绘本。在阅读区布置漂亮的环境,让孩子从喜欢环境开始喜欢阅读区,另外,如果有条件,能够放一些轻音乐,孩子会喜欢的。
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必须让孩子接触图书。如果孩子没有接触图书的机会,那么良好的早期阅读习惯便如纸上谈兵,无从谈起。那种把图书束之高阁的作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也许有的教师会说:图书买来是看的,幼儿书的价格不菲,小班孩子还不懂事,让他们撕掉了多可惜啊!还不如等他们大了,懂事了再让他们看。是啊,等他们长大了,撕书的机率是少一些了,可是,小班时期接触图书的机会也失掉了,书与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来比,哪个更重要相信教师们的心中都有答案。
接下来,重要的环节就是阅读环节的管理,教师在其中扮演关键的主角。教师示范孩子们取书方法,翻页的方法时,动作要规范,要轻,让孩子在感官上感受到对图书要爱护。
当然,小班孩子的自控本事比较弱,撕书在小班是常常发生的事。小班宝宝为什么会撕书呢原因有几下几点:
一是孩子的敏感期。三岁左右的孩子,手的肌肉正在慢慢发展,孩子会喜欢做一些手工,撕纸是孩子们喜欢做的工作。教师能够在美工区准备纸让幼儿撕。这样能够降低孩子撕书的概率。
二是图书资源不够。在图书资源比较少的情景下,孩子因争抢而导致图书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不会保护图书,如翻页不注意,扔书等不良习惯。最终,模仿别的小朋友。孩子的模仿本事很强,看到有的孩子撕书,他们就会跟着学。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防止孩子撕书:
首先,教给孩子正确阅读的方法,从取书、翻书、阅读、收书,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能有效防止孩子撕书。
其次,满足孩子手部肌肉发展需要,在手工区投放材料让孩子自由撕折。可是要尽量避免把旧书撕掉让孩子撕着玩。
再次,发现有损坏书的现象要及时做出反映,不能视而不见。在幼儿规则养成中有一条重要的理论:破窗理论。即,当一个孩子违规而没有被制止,孩子违规的行为会越来越多,相反,如果立刻制止,就会有效扼制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看到孩子撕书时,首先要制止。并和撕书的孩子一齐把图书复原。这样做听起来很麻烦,但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们的职责,小班阅读区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我们不可忽视小班的阅读区,创造一切条件给小班幼儿阅读供给机会,理智地管理,使阅读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 杜鹃花海
★ 石门潭作文
★ 勒杜鹃作文
★ 杜鹃学生作文
★ 秋游石门坊作文
★ 石门谒秋抒情散文
★ 游石门坊作文
★ 教师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