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丁秀萍的教育随笔(共含16篇),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sora”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有关丁秀萍的教育的随笔四篇
一次创编故事课
一天,我班开展了创编故事大赛。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把小手举起:“老师,老师,我来讲,我,我……”。
浩鑫小朋友先站到前面讲:“一天,小黑猪,小白猪和小花猪去拔萝卜……”刚讲到这里小朋友们就大叫起来:不对,不对,三只小猪是盖房子,不是拔萝卜,小兔子才拔萝卜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浩鑫说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我正着急,浩鑫小朋友却急中生智说:上次,三只小猪的房子已经盖好了,猪妈妈让三只小猪多学些本领,所以三只小猪就出来拔萝卜了。 “小猪又不吃萝卜,他们拔萝卜干什么啊?”这时,浩鑫也被小朋友问住了。
突然,智智小朋友说:“拔萝卜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小朋友们听智智这么一说,又来劲了,有的说:小猪妈妈生病了,拔萝卜给妈妈吃。还有的说:小白兔快过生日了,小猪拔萝卜是想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
尴尬的局面得到了缓和,听了小朋友的发言,我也跟着孩子们的思路一起编完了故事。
通过这次幼儿创编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在思考和讨论中找答案,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老师你看我漂亮吗
铭瑄,是我班一个十分任性调皮的女孩,很令人头疼。可是因为偶尔的一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对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天早晨,铭瑄穿了一件新衣服,她妈妈还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脸上笑眯眯的来到我身边,问:“老师你看我漂亮吗?”我忙说:“你今天可漂亮了,像个小公主。如果你上课不做小动作,认真听讲老师会更喜欢你”。她什么也没说,就到位子上坐下了。这一天她表现得出奇的乖。一天中我表扬了她好几次,从这以后她真的进步多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师的态度,不管是调皮好动的孩子,还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用表扬代替批评
在我们小班里,常常有孩子玩玩具随地扔不按时交还的习惯,为此我多次批评,但不能解决问题,一次,玩玩具时,我看到琪琪把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我就立即表扬了她,紧跟着又有几个小朋友也把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我一看,嘿,以往我无论怎么批评,总不见效,今天,一句表扬,效果不错。以后我有意的多表扬少批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几天后,全班再没有不按时交还玩具的,而且班上的活动气氛也与过去大不一样,以往扔的桌上、地上都是玩具的`现象再也不见了。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以后
我会用表扬代替批评,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
一句谢谢,他变乖了
每当我要求小朋友们坐好并保持安静时,昊昊小朋友总是唱反调。你让他去坐好,他偏站起来,今天又是如此,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孩子说了声:“老师,龙龙把书都弄乱了”。循声望去,图书角里乱七八糟地成了一堆。与此同时,我看到昊昊正望着那堆书,我随口说了句昊昊请你帮小朋友摆好好吗?听到我的喊声后,他便认真的收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书摆放的整整齐齐,我笑着说:“谢谢昊昊。”他小手一挥:“不客气”。他收拾完书看到我在拖地,又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帮你搬小椅子”,我抬起头来看到一双真挚有清澈的眼睛,我点点头,他便又忙碌起来,一边搬一边说:“老师我搬完这边你就来这边拖这样干净”,就这样在他的“指挥”下,我很快就拖完了。“谢谢你昊昊!”我对他说。他又是小手一挥:“不客气!”我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忽然觉得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调皮,在日常生活中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也成为了老师对他习惯性的评价。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调皮的孩子也一样会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天,我班开展了创编故事大赛。比赛开始了,小朋友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把小手举起:“老师,老师,我来讲,我,我……”。
浩鑫小朋友先站到前面讲:“一天,小黑猪,小白猪和小花猪去拔萝卜……”刚讲到这里小朋友们就大叫起来:不对,不对,三只小猪是盖房子,不是拔萝卜,小兔子才拔萝卜呢!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浩鑫说得面红耳赤,十分尴尬。
我正着急,浩鑫小朋友却急中生智说:上次,三只小猪的房子已经盖好了,猪妈妈让三只小猪多学些本领,所以三只小猪就出来拔萝卜了。 “小猪又不吃萝卜,他们拔萝卜干什么啊?”这时,浩鑫也被小朋友问住了。
突然,智智小朋友说:“拔萝卜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小朋友们听智智这么一说,又来劲了,有的说:小猪妈妈生病了,拔萝卜给妈妈吃。还有的说:小白兔快过生日了,小猪拔萝卜是想送给小白兔做生日礼物。
尴尬的局面得到了缓和,听了小朋友的发言,我也跟着孩子们的思路一起编完了故事。
通过这次幼儿创编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幼儿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幼儿学会在思考和讨论中找答案,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每当我要求小朋友们坐好并保持安静时,昊昊小朋友总是唱反调。你让他去坐好,他偏站起来,今天又是如此,正当我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孩子说了声:“老师,龙龙把书都弄乱了”。循声望去,图书角里乱七八糟地成了一堆。与此同时,我看到昊昊正望着那堆书,我随口说了句昊昊请你帮小朋友摆好好吗?听到我的喊声后,他便认真的收拾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书摆放的整整齐齐,我笑着说:“谢谢昊昊。”他小手一挥:“不客气”。他收拾完书看到我在拖地,又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我帮你搬小椅子”,我抬起头来看到一双真挚有清澈的眼睛,我点点头,他便又忙碌起来,一边搬一边说:“老师我搬完这边你就来这边拖这样干净”,就这样在他的“指挥”下,我很快就拖完了。“谢谢你昊昊!”我对他说。他又是小手一挥:“不客气!”我看着他渐渐走远的背影,忽然觉得他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调皮,在日常生活中掩盖了他所有的优点,也成为了老师对他习惯性的评价。直到今天我才发现,调皮的孩子也一样会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铭瑄,是我班一个十分任性调皮的女孩,很令人头疼。可是因为偶尔的一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对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天早晨,铭瑄穿了一件新衣服,她妈妈还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脸上笑眯眯的来到我身边,问:“老师你看我漂亮吗?”我忙说:“你今天可漂亮了,像个小公主。如果你上课不做小动作,认真听讲老师会更喜欢你”。她什么也没说,就到位子上坐下了。这一天她表现得出奇的乖。一天中我表扬了她好几次,从这以后她真的'进步多了。
通过这件事情,我觉得孩子都十分在乎老师的态度,不管是调皮好动的孩子,还是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甚至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孩子兴奋不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我们小班里,常常有孩子玩玩具随地扔不按时交还的习惯,为此我多次批评,但不能解决问题,一次,玩玩具时,我看到琪琪把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我就立即表扬了她,紧跟着又有几个小朋友也把地上的玩具捡了起来。我一看,嘿,以往我无论怎么批评,总不见效,今天,一句表扬,效果不错。以后我有意的多表扬少批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几天后,全班再没有不按时交还玩具的,而且班上的活动气氛也与过去大不一样,以往扔的桌上、地上都是玩具的现象再也不见了。
这件事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以后
我会用表扬代替批评,来对幼儿进行教育的。
忆萍随笔
萍儿,当我今天再一次想起你时,已是十六年过去了,十六年,太多的时光,多得足以让我失去青春的容颜。只有那个夏季,有着蓝天、阳光、热闹人流的夏季,却还依然年青,活跃在我自己的记忆里。然而那个夏天已经过去了,它带走了你我的人。当一个又一个夏季来临的时候,无论是蓝天、阳光,都已经没有你相伴。
十六年我低首而行,不去仰首世间的光华灿烂。我知道,那些光华不属于我,那些灿烂也不属于我。属于我的,只有内心的一处隐僻的田园。那里有着你和我共同的身影。我在这一处唯自己所知的田园里,反复抽丝、剥茧,在作茧自缚里完美着我自己的世界。尽管外面的世界坚硬如石,我的世界里却满是温柔。
十六年里,是你照亮了我灰色惨淡的.人生,是你温暖了了我孤寂冷凄的心灵,是你陪伴我走过一个又一个山山水水。十六年里,无论我走到哪,我都会想起你。玄武湖边,孝陵山上、辽河河畔,我一个人而行,心里却装着你。那时的我多么希望能和你一起,共同见证这眼前的一切。
然而那个夏天已经不会回来了,如同我流逝的青春,一去不返。桃李明年能再发,毕竟已经不是今年的桃李了。虽然,年复一年我期盼着能见到你。但是十六年后,真要见面彼此会如何,谁都无可预料。也许相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年复一年里曾经燃起的希望,和我忆念留恋的心态,它使我简单的人生不会那么平凡。
陈秀萍教学反思
《隐姓埋名三十年》是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以在祖国核武器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了著名女科学家王承书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了她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祖国服务的奉献精神。“淡泊名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承书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隐姓埋名三十年。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述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形象。?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说:谁隐姓埋名三十年?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等等。学生已经课前预习了课文,所以对“谁?为什么要隐姓埋名三十年?”学生能一下子就回答上,接着让一个学生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回答,就告诉学生其实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抓住课题“隐姓埋名三十年”中王承书具体做了什么?为突破口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再读课文,4人小组进行讨论,汇报时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几个词来板书王承书做了什么?学生根据板书再来判断哪些段落具体写了王承书隐姓埋名?指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来谈体会,同时在书中做批注。
最后,设计了一个说话写话的练习:读了王承书的这些事迹,你有什么感触?先请学生交流,然后把自己的感触写在书上。因为时间的`关系,有的学生虽然写的很短,但是能体会到学生已经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情感得到了升华,体会到了她的无私奉献。?
优点与缺点永远是朋友,对于这一点我十分相信。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我认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捕捉信息的能力欠缺,对学生的评价不够灵活、不够丰富,也充分暴露了自己还需要多多学习多多积累。还有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对教材的处理有些不够合理,处理有些生硬,有些草率。同时没有把学困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发言人数有些少。
秀迹美文随笔
我睁开双眼,头顶白色的天花板,看不出任何异样,外面的阳光显得格外灿烂,透过细缝的光线,浮沉在空荡的房间里。感觉身上依旧留存着倦意,找到手机打开看了看,时间,还在一秒一秒的走着,于是,我又蒙上头闭上了眼睛。
随着时间的重复更新,记忆变越加模糊,也越加深刻。那些模糊的记忆,渐渐的被忘记了,那些深刻的记忆,也变得越加清晰可见。一直以来,在迷梦浅睡的时空里,总有一场被大雪渲染的景色。我可以确定那是我高中时遇到的,我还记得那是自己高中的第一年。
然而,我却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记忆里,为什么只是浮现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没有任何熟悉的人和事,只是一个孤单的场景,我总是怀疑,那些让自己的痛苦不堪的记忆,难道只是一时的放不开,只因为自己的付出?既然换回的总是空白,那么时间久了,也许真的就会忘记吧。还是说…记忆只是在告诉我,你人生中,最美丽的、最重要的那一笔,其实是第一次遇到的那场风景,是被自己第一次用心刻下记号的时空。
或许,现在的我们都已忘记了那简单、直白的'时空,随着时间的长河,遗失了最初的真心,最初的努力,最初的…那份不为别的,只为你、我、他/她的幸福的执着。
生锈的指针,还在继续那份执着,向着12点的方向,不停的跳动着,我知道,那对于它来说,已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它将只能永远的仰望,仰望那无法到达的彼岸……直到…世界安静下来……
男秀女秀随笔
男秀女秀,这个时代还真是男女平等。莱卡加油好男儿PK大赛终于落下帷幕,做为一个心态平和的关注者,我为我一直投票支持的藏族好男儿蒲巴甲荣登冠军宝座感到由衷地高兴,在我看来,唯在他身上才具备一种较为完美的矛盾综合,那是纯真和野性的结合,在他歌之舞之时,这种特质尽显其中。其他好男儿,比如冷静的陈怡川,比如不恭的魏彬,比如高大华丽的陈泽宇,也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但对这种“选秀”的形式,我还是有点不敢恭维,消耗过多的精力和时间,过于形式化和铺张浪费了,与“超级女生”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无完人,总是不能尽善尽美,如果蒲巴甲身材再高大一点,腿再长一点,脸再宽一点……,呵呵,比较不错,接近完美,我们只能够做出这样的选择。好男儿几乎清一色地奶油小生,而超女有时又是不男不女成热导,这就是我们所能面对的现实。然而,这个世界却依然完美着,在不能够平和下来的心境中,在时尚的狂热中。
在一个过于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把青年人的`热情引向哪里?英雄主义岂能在选秀中体现?不想说这吃饱了撑的无正事可干了,但是,通过这个渠道却真的可以让一些人发财,另一些人成名,成名之后又可以敛财。演艺界名人的巨额利润确实是太诱人了,然而那些名星却决不是英雄。
这个时代需要来点真正的震憾,同样有抖动肩膀的哭泣,有声嘶力竭的呐喊,而什么时候出现真正的震憾,真正的震憾究竟会是什么?没有答案,我在等待。是满足还是有所期待?不知道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也在不满中等待着某种心灵的震撼?!
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丁秀兰作文
令我最敬佩的人就是可敬可亲的白衣战士丁秀兰。她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20xx年,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非典”蔓延开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这是一场生命与疾病的抗争。北京人民医院的医生丁秀兰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她工作一丝不苟,她经常说:“我们要对得起病人。”特别是非典时期,丁秀兰无论是再忙都奔波在患者床前,问诊、查体。匆忙地脚步声似乎在告诉人们,她根本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安危。她不停地劳碌着,用自己自己年迈的身体抵御着前疲倦。
4月14日忙碌了一天的丁秀兰还要为几位发着高烧的护士查体,细致到连每个人的咽部都要检查一遍。就在这一晚丁秀兰受了风寒,随后的几天,丁秀兰身体感到不适。终于有一天,她在开完一个“非典”工作会议回来,对护士长说了一句“我感觉有些冷”就病倒了。不惑的年纪,加上长时间的劳累,使她把病情发展得很快。躺在病床上的丁秀兰依然不肯闲下来,不失时机地与前来查房的.“非典”疾病专家探讨病历,详细地将自己的患病感受、病情发展记录下,她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我出院后要好好研究。”
有一次,丁秀兰让爱人给她包饺子送过来,丁秀兰却不吃。而是让护士把饺子分成几份,装入消毒碗里,送给病区的几个病人吃。当护士们问好为什么不吃时,她无力地笑着说:“就是给他们包的,替我转告他们,一定要好好吃饭,病才会好得快。”
在病房里,丁秀兰总量“批评”护士们进房巡视次数太多、每次进房丁秀兰总是“唠叨”地说:“快出去吧,别传染你们!”为了减轻护士的辛苦,她竟然夜间不睡觉,自己盯着输液,任凭护士怎么劝她,她总是固执地说:“你们不能太劳累,不然抵抗力下降,我反正晚上睡不着,无所谓的。”
4月2日,丁秀兰因病情太重,被转到北京地坛医院,她对送行的同事一再说:“离我远点不要传染你们。”被转到地坛医院后,市委、市政府一直关注丁秀兰的抢救工作。有关领导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工作。病魔在向丁秀兰伸出了手,丁秀兰在13日清晨4点15分经11天抢救,丁秀兰最终还是绕不过病魔的手,不幸去世了。
啊!丁秀兰是一位在平凡岗位是默默耕耘的医务工作者。面对非典病魔,她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坚定的眼神和匆忙的脚步。生前,她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多少人留心她在一线付出的种种辛劳。她只是在日常一点一滴中,忠实履行着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
怎样看待学生,这是教师学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老师怎么看待学生,将影响着老师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如果你把某个学生看得一无是处,认为他只有缺点而没有优点,你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用挑剔的目光注视他,甚至用有色眼光去对待他,你就会觉得他一无是处。
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在我们的传统中,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更多是是用求全责备的眼光来看的,往往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往往忽略他的优点,我们也总是把他进行错误的归因,用挑剔的眼光来对待。比如,人家有心有意的去做好事,去帮助他人,这本来是很值得称赞的。可是,我们有的人却总是喜欢往坏处想,说认为人家做好事是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在老师、在同学面前留个好印象等等,好人都被我们给看扁了,这是极不正常的。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态度。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我们知道中国的一句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物是这样,看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同样一个人,如果我们老是用怀疑的眼光,用挑剔的眼光去看他,他在我们眼中就可能真的会一文不值。一些学生,就是在我们这种眼光的看待下,成了差生,成了失败者,成了害群之马。我们的教育要求是要“以人为本”,这就要求包括所有人,包括所有的孩子。我们就是要以所有这些接受我们教育的孩子为本,要把他们一个个都培养成人,培养成材,这才是我们办教育的真正目的。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欣赏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呢?
首先,欣赏学生的优点。首先我们要肯定,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那种看不到别人优点的人,这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其次,欣赏学生的进步。人不论干任何一件事,只要付出了努力,都会有收获。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也应当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只不过这种收获,这种进步有大和小的差别而已,也有一个参照系的问题。我们常常都是用十全十美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并把他们放在一个大环境里去与那些表现非常出色的学生比,与班上,乃至全校前几名的学生比,这样比的结果,那些进步幅度小的同学,自然就抬不起头,就失去了信心。
其实,每个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只是进步大小不同罢了。
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责任感,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也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获得应有的进步。
对于每一个富有灵气、生动活泼的成长中的孩子,在他们的身上,值得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的方面还有很多。因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我们换个眼光来看人,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学生也是非常可爱的!我们既要做到教书,更要做到育人!
我们班有一个女孩,她学习成绩平平,也没有精湛的才艺特长。记得有一年过春节,班里很多孩子到我家做客,饭后当别的孩子高谈阔论时,她却一声不响地收拾桌椅、餐具、打扫卫生等琐事。还记得有一次班会我让每个孩子谈自己的理想,其他孩子都说将来要做钢琴家、演员、董事长、电视主持人等,她却说将来要做幼儿园老师。之后,我和女孩的父母提及此事,他们觉得有些尴尬。
可是班里有两个男生起了争执,大家都无法劝解时,这个女孩却用猜硬币的方法解决了争端。去旅游的路上堵车,车上的孩子们开始烦躁,也正是这个女孩用一个个笑话,让大家安静了下来。下车时,很多学生都感激的拥抱了她。
每次考试,女孩的成绩都是中等。不过,有一次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出了一个题目“你最欣赏班上那位同学?”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了这个女孩的名字。语文老师感叹道:“你们班的这个女孩,虽说成绩一般,可是做人实在很成功!”
许多人认为孩子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或者在舞台上展示精湛的技艺才是成功,其实这是狭义上的成功。日常生活中,成功应该有更多的意义,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自己的成功。
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对每个人来说,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才有希望走向成功。其实,一切成功可归结为和谐。即与人相处和谐,与社会相处和谐,与自然相处和谐。如果我们的学校能人人和谐相处,那么求实的明天会更好!
孩子们,在古老的英格兰流传着“一颗钉子毁灭一个帝国”的故事,为了告诫后人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教训,人们还编了一首歌谣:
丢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马蹄;坏了一只马蹄,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这首歌谣,代代相传了数百年。它歌咏的是一段真实却又无情的王室争权杖的历史。
两军对垒,旌旗猎猎:战马萧萧,锣鼓铿锵。查理三世气宇轩昂,手挥长剑,一马当先,主动出击,千军万马是紧随其后,而对方是节节败退,不远处是一片辽阔泛着寒光的沼泽地。
胜利女神的微笑已经偏向了查理三世,突然,战马一个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众官兵误以为统帅中箭身亡,顿时军心大乱,慌作一团。处于败势的亨利伯爵乘势大举反攻,在阵前生取查理首级,不仅化险为夷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铎王朝的统治之下。
原来,决战前夕,马夫在给查理三世的战马替换铁掌时,发现少了一枚铁钉,一时寻觅不得,马夫便草率地将就过去了。谁能料到,那只少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松了、掉了;马失前蹄,查理三世怎能不摔倒在地呢?历史无情,缺失了一枚铁钉,丢失了一个国家。
我曾对大家说过:绊倒千里马的不是崇山峻岭,而是柔软的青草结成的环。伏尔泰也说过:使人疲惫不堪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沙子。古人不是也说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吗?可是,你们在学习中却常常在自己的“千里之堤”上挖掘一个又一个“蚁穴”,比如:在老师讲课时,你发发呆,跑跑神,画个小人,传个小纸条,或者给别人做个鬼脸等等,却忘了老师告诉过大家,“课堂是根”的道理,正因这些小动作使本应优秀的你成为平庸,与尖子生失之交臂!还有在写作业中不审清题,马马虎虎完成作业。有错题不及时订正,不写错因,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作业是魂!”如此下来,不难推断出你们的“千里之堤”最终会因为这一个个“蚁穴”而在考试中垮塌?
孩子们请记住这句话:“小就是大,大就是小”,因此,希望大家认真做事,真正明白什么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自从孩子们上了大班之后,由于年龄的关系,变得好动了很多。看,刚让他们小便、喝水后,自由活动一会儿,有几个小男孩就在一起跑闹了起来。“啪、啪、啪”我连拍了三下手,孩子们的脚步慢下了许多,我只好大声嚷道:“停下,别跑,小心摔倒!”在我的要求下,他们停住了脚步。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跑动了起来。每次的大声要求都只是缓解暂,而讲道理时,孩子们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可过后还照样跑闹,用什么方法来约束他们呢?
自由活动时,又有孩子在嬉闹。“请你跟我这样做……”我边拍手边做出拍肩、手腕花等动作,有的孩子听到少儿频道中出现的语言,立刻说:“我就跟你这样做……”并且也做出相同的动作。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进来,等我看全班的孩子都加入进来后,我做出了一个小声的动作,然后轻轻地做到小椅子上去,孩子们也立刻悄悄地来到了座位上,与旁边的孩子悄悄交谈起来。
以后,如果出现孩子们大声喧哗、跑闹的情景,我就采用“请你跟我这样做……”这种方法,他们会立刻静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各位老师,你们也不放试一试。
“起立,转身,我们要出发了。”我正喊着口令让孩子们排队。孩子们听到我的口令有几个孩子就涌到我的面前,挤着抢当排头,有时椅子倒了也顾不得扶好。你挤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挤我!”这样的告状声。所以每天做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成了我最头疼的一个环节。
柔柔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我每次让孩子排队都是从座位上让孩子起身然后依次排队的,所以她每次都很快先将自己的小椅子排在最前面,有时被别的孩子抢先了她还在那哭着鼻子喊“这个位子是我的,老师他抢我的位置。”我问:“是他先放好椅子的啊,为什么你一定要坐在第一个那?”“我要排第一。”
那你不能总坐在最前面一直排第一个吧,别的小朋友也要轮流坐的啊!也要轮流排第一的嘛”她哭着总不答应。嘴里一直嚷着:“我要排第一,我要排第一,我是排第一的嘛。”
见此,我拉过柔柔说:“柔柔很棒的,老师今天让你当组长让你来管理小朋友排队好吧,哪个小朋友不好好排队你帮老师让他们排好队好吗?”柔柔这才高兴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孩子对于“第一”会这样的敏感可能是每个家长或者老师经常给孩子灌输的词语,使得孩子们总认为第一才是最优秀的,于是争着站这个位置。
想不到,在这小小的“排队”里还有这么多的内涵,看来孩子的小脑袋中还真藏着不少秘密在等着我们来发现呢。针对这个问题,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这个“第一”。那么用什么方法让他们主动放弃这样诱人的位置而互相谦让的排队呢?我们怎么让大家不争不抢呢?在活动中我试想几点:
1、可以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站第一;
2、可以轮流站第一;
3、遇到不讲理的孩子,教师可以用转移的方法,鼓励他帮老师一起管理小朋友。
通过一段时间对孩子们的培养,孩子们再也不你挤我我挤你了,知道只要表现好谁都有机会站在第一,也很快就站好队了。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呢?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让学生想学、主动学,我在班上采用了“表扬信”发放制度。
在每一课的生字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读准音并记清形,然后在课堂上学生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让先会认的同学试读、带读,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学习,尤其是差生会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字。在每一课学习完生字以后,同桌相互检查认识情况,会认的学生到老师处盖一个鼓励印章,比如:“你真棒,继续努力!”“学科状元!”等。当学生的印章盖满十个以后再到老师处领取一张表扬信,并且三张表扬信可以兑换一份奖品。
从这个奖励制度实施以后,班上同学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识字差生变少了,像我班最大的学困生吴雨鑫、舒雯都能在一节课里学完所有的生字。
其次,老师的鼓励语言也是最关键的。比如,我在教学生字,有的学生容易把生字读音读错,特别是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总是搞混淆。当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我立马对全班同学说:“哇,刚才我听到有的同学在读含有后鼻音、翘舌这些字词时,声音特别好听,而且发音特别准呢!我还想听,你们愿意好好地读给我听吗?”我这一句平淡的鼓励语言立刻激起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于是所有学生马上就认真起来,并刻意去注意每个字的音,在我抽选班上的那几个学困生来认生字时都读得非常准。
★ 忆萍随笔
★ 教育随笔
★ 教育随笔
★ 杨丽萍个人资料
★ 丁小点 语录
★ 武丁简介
★ 丁叮个人资料
★ 丁蟹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