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演讲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想吃饭饭想吃饺子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柴静演讲(共含5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想吃饭饭想吃饺子”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柴静演讲

篇1:柴静演讲

柴静演讲的21个技巧

四:柴静的21个演讲技巧

上面既然分析了那么多柴静的幕后团队构成,下面咱们也具体拆分下,柴静全篇视频,从案例教学的角度,运用了哪些演讲技巧。

同时,如果能活学活用如下技巧,以后无论是技术普及类的培训,还是企业文化培训、敬业度培训、安全作业培训、追求卓越培训、互联网的极致思维培训,都能无往不利。(以下整理来源于微信号“培训经理指南”的文章,作者南哥,原文标题《感动3亿人背后的`21个培训与演讲硬技巧》)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开场

用数据再现当年的情景

并带出一个有“情怀”的故事

没有什么用听众亲身经历之“痛”更能打动听众了 所以在最好的培训素材始终来源学员 这就是内部讲师培养的重要意义

人们的认知错误首先是从概念开始 好的演讲与培训一定需要

帮助学员就概念进行正确的理解

大气污染与城镇思维情况调研报告 南哥感叹的是1981年就有了这些研究

而我们的国家却从未采取过行动!这是城市管理的悲哀啊!

“标记的书籍”是事实的展示 而将文字重新输入

则为听众创造了更好的视觉体验!

篇2:柴静演讲结构

柴静演讲结构

柴静无疑做了一场现象级的演讲。

不管你对柴静演讲观点如何,你无法否认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演讲。

作为PPT界人士,职业本能让秋叶想分析一下柴静的演讲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成功?

小编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了一个图解(最后有点评)。

我认为柴静的演讲结构可以用麦肯锡顾问的《金字塔原理》里的SCQA结构解释。

情境(Situation):由大家熟悉的情景引入...

冲突(Complication):这会带来怎样的矛盾?

问题(Question):那我们应该怎么办?答案(Answer):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过SCQA结构是可以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进行顺序调整,柴静用的其实是SQCA顺序。

在SCQA的一个小单元里面,其实还有有嵌套的其它表达结构。

比如柴静在介绍解决方案时,柴静其实是平行展开结构,从加强执法、更新能源结构、引入市场机制,普通人也要参与四个点展开。

在讨论引入市场机制时,柴静问中国推广天然气有什么困难,柴静使用了正反对比的小框架来表达。

整个演讲结构是高度结构化,语言是煽情的,但是内部结构一直想引导观众按照柴静的演讲思维去走,去产生认同,做得非常高明。

用情感打动你,用理性说服你。

的确是现象级演讲!

快去再看一遍视频吧,这可是非常难得的演讲教程啊!

最后说一句:有人问我这场演讲的成功是因为有锤子科技指导的,Keynote制作的PPT吗?

我的看法是把一场好的演讲归结到某个工具是很可笑的,柴静的这场演讲视频是做好了每一个细节,好的话题,好的发布时机,好的视频剪辑制作,好的演讲者,好的舞台形式,好的素材,好的动画,好的PPT,好的配合(我相信这是一场有足够排练付出的演讲)。

篇3: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2)

我问过哈尔滨环保局,我说听说你们那两天车开出去,公共汽车都开丢了,他苦笑了一声说,别说公共汽车了,连我们局长都丢了。说他那天到现场去检查工作,没一个人认出他,因为雾霾太大。

当天的哈尔滨的雾霾就是因为他们烧了两千多万吨的褐煤,加上在的时候全国几十万台这样的小锅炉,没有任何标准,也没有任何监管,就这么一烧,就这么一排,就这么一放,你在高空往下俯瞰的时候,1200万人,就像是被水泥砌在了底下。

煤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脏,德国人也用褐煤,但是德国人会把它们清洁,把它们进行提质,煤炭可以弄干净的,英国是95%以上都给它洗干净。那么在中国我们洗了多少呢?我们才洗了不到一半的煤。剩下的另外一半当中基本有几亿吨是没有任何用而且又污染又浪费的叫灰分的东西,我们就这么把它拉着,用汽车拉,用火车拉,满世界的跑,再放到煤炉子把它烧出来,毫无作用,造成的结果是这样,很多的煤是被我们普通的居民给烧掉了,在中国城市里面,我们现在都有四分之一的人是在烧散煤。他们烧的量不算大,只有20%,但是这20%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跟所有的大电厂加起来一样多,就这么厉害。最要命是,它的毒性还非常大。

在北京冬天的时候你一定要小心,冬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因为Pm2。5的毒性远远大于夏天。光致癌物的含量就是夏天的25倍,它为什么会这么高,就是因为散烧煤炭是主要原因之一,它的致癌物的排放因子是非常高的。中国人几十年来早就在承受这种散烧煤炭带来的痛苦。

在云南的宣威有个叫虎头镇的地方,(散煤燃烧导致它)是全世界肺癌最高发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肺癌晚期的病人,他在咳血,但是他已经没有力气去驱赶苍蝇了,所以他就请别人在他身上放了一张粘苍蝇的纸。这是这个老人和这些年他身边被肺癌剥夺走生命的人。而有的家庭已经空无一人。

我们总是听到一种声音说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跟我们谈环保太奢侈了。但往往受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最穷的人,他们最容易受到伤害,他们最需要发出声音,他们最需要得到帮助。

这些年来,中国消耗了这么大量的煤炭,我们的煤炭变得越来越劣质,我们缺少清洁,我们在排放的时候还缺少控制,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在中国,煤炭消耗量越多的地方,它的pm2。5的浓度几乎就越高。

我们拜访了发改委能源所的负责人李俊峰,他说:“我就说把煤最简单的办法,我们要降到20(亿)吨以下,我们的天一定是蓝的。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们的煤能不能集中去燃烧去,把散煤降下来去集中发电。我们即使再退一步这一步也做不到,我们把散烧的煤洗干净行不行。”

按照李俊峰的说法,如果把煤洗干净的话,排放至少减少一半,“我们的改变就两条,必须把煤降下来,或者把煤弄干净。”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院王跃思则说:“如果目前环保设施,100%按照国家的标准都到位了,我们的尘排放跟二氧化硫排放,应该比现在低60%。我们的氮氧化物应该低于35%。咱们中国的污染治理,第一得靠管理,第二还得靠管理,第三还得靠管理。习总说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

油怎么了?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化的道路,所以我们煤的污染之上还要再附加油的污染,那么我们的油怎么了?我们的油大部分烧在车上,我们的车在十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个亿,光北京一年,我们增加的车是多少呢?80万,8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把所有的车头和尾这样连起来,可以从北京排到深圳,然后再从深圳排回来,这是一年增加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这样。

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还有一个城市出乎我的意料,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曾在开会时说,“某城市一年的雾霾日达到200天以上”,我就查了一下。你可以猜一下这是哪个城市。哪个?再看一次,青海?青岛??是杭州。说实话我跟你一样吃惊,是因为我一直以为这叫“山色空蒙雨亦奇”。

后来我就打电话问杭州市环保局,他说是,因为它是全国人均机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平均两个人一辆车。所以它的机动车污染要占到(接近)40%。

那车多就污染吗?东京比北京车多,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的污染?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东京每天90%以上的人是在轨道交通上,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北京有多少呢?北京34%的人开车,而且是在中心城区基本这么堵着,一堵的时候一怠速排放是2倍以上,一刹车重金属的排放会更多。所以在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的排放量是多少?一吨。

北京人在五公里以内开车的有多少?将近一半,而且我们当中有12%的人是在两公里内开,我们有7%的人是在一公里以内开,一公里是什么概念?出门可能去趟超市去趟菜市场的概念。

就我们爱开车?也许有一小部分人是这样,但不会这么多人都没有理性吧?我们家也有辆车,但是有宝宝之后我们的约定是,除了老人小孩,机场医院我们基本不开,我先生每天要上班,然后他就骑自行车,骑自行车在我们家楼下是这样骑的,只能这么骑,为什么呢?这是我们的自行车道,他基本上天天就被车这么压着,北京500多万车只有一半是有停车位的,但没有一辆停在半空中,所以它就压在自行车道上,压在人行道上,就这么开。

当然全世界人性都差不多,不管的时候都这样。我们看看伦敦,当年好像也这么停的,后来伦敦就装了计时收费器,然后是这么停车的,后来伦敦又提高了自己的停车费和拥堵费,然后车是这么停的。

前两天听说深圳也这样了,说收了高额的停车费,然后深圳的同志们是这样停的。

五十年前东京也这样,不是很容易的,所以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一辆一辆的把它清出去,这是对城市的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考验。

爱车的人还会有另外一个疑问,就是这张照片。

你看一看,北京的夜里没有车对吗?那为什么污染也这么严重呢?它真的是车带来的吗?我的困惑一直到看到这张表才解决,中科院也给我一张图,每一天晚上,你可以看看这张图,每一天晚上到零点的时候,有机碳的排放都会出现一个峰值,都会比当天下午三点钟要高出将近两倍,每天晚上固定出现,什么东西在北京的夜里12点定时出现呢?

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我就半夜去了延庆。结果发现,夜查柴油车,查到多辆柴油车环保设施造假或不装,但因为是供应北京蛋奶油的车辆,所以未被当场处罚。夜里三万辆柴油车相当于有几百万辆车还在跑。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Ⅳ车的500倍。所以柴油车的比例也不算高,它跟散煤差不多,并不多,只占17%,但是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70%,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多少呢?99%。

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

多环芳烃是致癌物,对吗?但是,柴油车排放出来的是它的升级版,叫硝基多环芳烃,它的致癌性要高出一个量级,我在延庆的时候看到这些柴油车司机,他们本人就是这种柴油车尾气最大的受害者,是癌症的高危人群。而且去处罚他们显得很不合情理,他花的是真金白银自己的钱,他买的是贴了合格证的车,要找也因此找那些造假的企业来问问吧。

那好,就问问这些造假车企。他们的解释竟然是:车原本是想卖给非洲兄弟的,因为他们还在用国一的车。现在卖到国内是因为内部贴错了标,有人要,所以就卖了。

不知道非洲兄弟听了什么感觉,企业一定会有自己的一个辩解和理由。但是我好奇的是,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

我们不是有法律吗?我们不是有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管理条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但是从到现在,这个法律在这类车辆上用过多少次呢?一次都没有。为什么?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只有当他处于“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的时候才能召回。人家说了,这个环保设施不装跟安全有什么关系,又不会出人命。所以就没有召回的依据。

那我们有没有处罚他,让他销毁的权利呢?我们有,大气防治法已经规定了,你既可以让它停止违法行为,可以罚款,也可以让他没收销毁。那这条法律到现在以来,十几年过去了,他用了几次呢?一次都没用。

为什么呢?我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必须由“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来行使。每个人都说,我不知道这个部门是谁。那一共跟这个机动车管理的就这几个部门,我就挨个问了一下,我先问了一下环境保护部,环保部说,听说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工信部,工信部说绝对不是我,我又问了一下质监总局,质监总局说应该是我们三个吧。

也许他们的困惑有一定的理由,就是你这个法律怎么不说清楚谁管了?我又问了全国人大,他们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这条法律看起来执法主体确实不明确。这在我们的立法当中是非常少见的情况,为什么偏偏在大气法的53条当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向环保部机动车处的处长丁焰请教。

丁焰:当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人家说了,就是因为当时定这条的时候很多部门反对,不能你环保管,但是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我:听上去就是你们三家都查环保?

丁焰:但是实际上你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我:你说你(环保部门)有执法权,也不会有人说有问题,那你就去执法?

丁焰:环保部门肯定是有惰政的嫌疑,这个我承认,肯定是这样,你也没有再追。

我:那你们这些年来你们执法连点儿牙齿都没有?

丁焰:我现在都张不开嘴,我怕人看见我没牙,环保尴尬不就尴尬在这儿嘛。

尴尬的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否则的话,我生产真的,别人生产假的,明天我就垮了。然后我就问丁焰,我说你觉得人家说的合理吗?他说合理,不执法的结果就是逼别人作假。

车企还有一个说法,说我们国Ⅳ的标准早就已经确定,让大家上新车,但是国Ⅳ的油迟迟不供,而且供上来的油质量也不高,我们就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下来之后,它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25倍,这样的一个柴油品质,那我们的汽油是什么品质呢?这是环科院发给我的一张表,这张表我每年看到都很痛苦,因为完全看不懂。还好他们给了我一个结论,就是这代表我们国家油品长期比发达国家低两到三个等级,只要提高一个等级的话,我们排放可以减少10%。

我们看上去有好油,我们有国Ⅳ以及以上的油,但是这部分油只占3%的比例,这就是杭州的痛苦,杭州有钱,想买好油,但是20之前就是没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你只能烧国3的油。

即使在北京,看上去我们的硫含量跟欧洲美国已经接轨了,但是你再看看下面这四项,咱们都看不懂的数据,但是里面深埋着一些危险。要么他们就是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形成颗粒物,要么就是增加毒性,最后一项蒸气压,它增加的是汽油蒸发出来到空中的强度。我原来想蒸发能蒸发多少?后来环科院的专家跟我说,你看看这段视频吧。这是用红外线拍摄的,加油站如果不加油气回收装置的话,它蒸发出来的量是这么大,每一升大概要蒸发出1。5克到大气空中来,而且我们平常开车的油箱也会自己蒸发出来,它蒸发强度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在北京我们光蒸发出来的`碳氢化合物,就比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还要多。

而这一项物质是pm2。5的重要原料。那为什么我们不赶紧把油品弄的干净一点呢?石化行业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国家标准不够高。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合理的,你又没有理去要求企业生产比国家标准更高的油,对吧?

那我们就去问,环保部、环科院,参与制订油品标准的人,你为什么不把标准定高一点呢?环科院的岳欣给我的答案是这样的:参与制定标准的人,绝大多数都是石化行业的人。

我问他:曾经还可能以为你们有一票否决权。岳欣苦笑着回答说:“照说应该,环保嘛。”

岳欣这个苦笑实在是给我这个印象太深了,他回答我说,我唯一能体现我存在感的就是进门的时候在签到本上写我名字的时候。因为以前我连个投票权都没有。

他说他们也会极力地想要推动这个油品的升级,但是石化行业往往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国家的石油很大一部分从中东进口来,对吗?然后比如说伊朗的油很多是重硫油,在德黑兰,他们自己也承受着这种油品质量不好带来的困扰,雾霾很大。但他们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升级的工艺,可是中国的企业是不缺这个技术的,双方的分歧在哪呢?就在钱上。国3升国Ⅳ的时候,环保部说一升(涨)7分钱就够了,石化行业说那不行,得5毛钱,我说你们双方就摊开成本算一算,到底是多少钱,很简单的事情。他又苦笑了一下,说别说是我了,你去问问发改委财政部,你看他们能知道吗?

发改委某官员和我说的话似乎也透露着无奈。

官员:控制不了,比如说你是独生子,你这个小孩要学坏,你做母亲的有什么太大办法,只能全心全意打一顿呗,你能天天打啊那也不行啊。人家有十个孩子,也不会调皮捣蛋的对吧。

我:他们在你们面前?

官员:人家根本不搭理我们,他副部级单位,你拿什么招啊?他搭理你啊,你价格司今年不涨价,明年逼上门来,你涨不涨,不涨我断供了,就这话。

我不知道环保部和发改委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实,有没有依据。所以我需要查证,我就向我们国家的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曹湘洪先生提出想见面跟他聊一聊问几个问题的想法,然后他同意了。

我主要问了五方面的问题:

一问:为何石化行业主导标准?

我:大石化行业的人占(标委会)多数的话,有可能会损害掉了大众的公共利益

曹湘洪:这个坦率说组织石油产品标准的制定,不应该找一个不懂炼油企业的人来制定。

我:环保部门的人不懂吗?

曹湘洪:环保部门我认为他不懂。

二问:到底谁该来制定标准?

我:他是觉得如果标准是你定,然后升级的时候你又说升不了,然后到了期限你又供不了油,你可能说出很多原因,但是人们就不信任你们了。

曹湘洪:对,那不信任是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是回过头来,谁有能力来起草这个东西。

我: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像其他国家的情况,第一它的环保部门的人,有懂行业的人他雇佣了不少这样的人。第二他在提交这个草案之前,他就会跟石油的行业有充分的接触、了解、沟通。然后到最后的时候他的健康报告,他的经济报告,他的炼油成本这块全部都提供给委员会。然后通过公开4这个程序让大家来做研判,而且都有彼此发言,彼此辩论的机会。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您觉得是可以考虑接受?

曹湘洪:可以接受,我早就想卸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外面人就说你拐向中石化,中石化就说你吃里扒外。

三问:为何不公开升级成本?

我:你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投入还是升级的所有的成本能够公示,让大家有个评判呢?

曹湘洪:现在社会上自然的对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企业有一种不信任感。

我:您认为这种不信任是从什么地方来?

曹湘洪:我们很多人不讲辩证法,只要是有缺点就把你无限放大,越描越黑,还不如不说。

四问:“是否提高标准倒逼升级?”

我:为什么我们不把标准提高一些,用它来倒逼油品的升级呢?

曹:油品事关安全,弄的不好就出大事了,不是阿猫阿狗谁都可以来搞经营的。

我:他肯定会想着为什么中石化、中石油挣钱呢?大家也都可以挣钱。

曹湘洪:是大家都可以赚钱,所以我同意深化改革逐步放开,如果国家决定要推进这样的改革,那你国家去研究去吧,可能会有什么样的风险。

五问:是否可以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我:中石化已经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一个国有企业了,那么为什么不能够在关于环境问题上能够更多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呢?

曹湘洪:我个人觉得中石化是大,就像一个人很胖,但是虚胖。

追求利润这是公司天性,无可厚非,我们很想知道,其他国家到底是谁在制定这个标准。这是我们目前为止查到的结论: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基本都是环境部在主导标准,即使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那为什么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由石化行业主导呢?一个国家的选择有它的历史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长安街上的公交车需要头顶一个煤气包行驶,石油属于极度紧缺状态,远未到考虑环保指标之时,环保部门也未成立,标准制订由当时石油部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1983年,国家机构改革,石油部撤销,石科院划归为中石化下属,国家部委制定标准的职能,也就此交给了企业。第一届国家石化标委会成立时,石化行业自然形成了主导局面,

十年来,中国同时需要解决数量与质量的快速增长,量级世界罕见,两大挑战并存。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被重视,公众对车用燃油质量升级期待升高,标委会内部随之发生改变,虽然石化行业仍然保持一半以上的优势比例,但非石化行业人数有所增加,开始增加投票程序。任何一个国家的油品标准制定,最终都来自于它对环保和经济最佳平衡点的选择,中国石标委未来的变化,也取决于此。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前远远没有想象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的。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400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66%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也许你不在港口边上,但你生活在可能在河流的边上。

中国20多万艘这样的船,他用的都是最差最差的那个重油,污染到什么程度?有可能你会生活在机场的边上,飞机一起飞一吨煤油没有了,一落地一吨煤油没有了。所以(广州)白云机场(每天)排污量相当于60万辆出租车的同时排放。

也许你既不生活在港口边上,也不生活在河的边上,也不生活在机场的边上,但你一定遇到过这样车,这些是工程的施工车辆,有一次我在前面河北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以为前面失火了,跑到前面一看是它在排放黑烟,我们就跟着它进入了其中一个村庄,看到村庄门口是这样的,这个小房间里面是村里人在这里打麻将、卖彩票、还卖柴油,我不知道这些柴油从什么地方来,当时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就说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等我下车的时候发现他的证已经被加油站的老板夺走了。

我就对这位拒绝接受执法的加油站老板说,环保部门有义务和权力来查这事。老板响当当回了一句:“环保你有义务,没权力”。

这老板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语,然后就拎着柴油壶就散了。他说的太狠了,从煤到油一项一项下来,煤和油的消耗都这么大,我们的品质相对低劣,我们缺少清洁,我们还在排放的时候缺乏控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这个老板这句话我觉得他莫名其妙地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

篇4:柴静演讲的十个经典技巧

1、演讲目的&话题

从柴静的103分钟演说视频中,她披露了很多信息,表达了她的态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她感召了我们要改变观念,采取行动。她的演说涵盖了四大演说目的:陈述,解释,说服和激励。

她选择的话题是空气污染,一个极具影响力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确实存在的现实问题,触及到人类的五大需求之一:生存需求。

另外,在演讲过程中,她多次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尊重观众,自问自答,把观众心中的疑惑一一解开;她真挚的情感自然流露,让你听上近2个小时也依然沉浸其中。

2、组织结构

从全局来看,她使用的是说服性演说常常使用的“背景-冲突-解决”结构。另外她在结束的时候用一段图文视频呼吁大家可以从自己,从现在,从小事行动开始改变。最后照应了整篇演讲的主题:同呼吸共命运。

她在开篇,主体(三个论点)和结尾都非常清晰的做了划分,并且每个部分之间都有良好的过渡,使得我们跟随她的节奏,听的一点也不凌乱。从细节来看,论据充分,彼此有归纳也有演绎结构,完全符合金字塔原理对思维,写作和组织材料的要求。

3、讲述故事

这是每一个演讲高手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因为故事本身就有一种抓力,牢牢地吸引你往下听,往里去探寻。当她要提出每个人都要问的三个问题时,她讲她女儿趴在窗边问问题;当她想证明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有多污染时,她讲她自己使用PM2.5捕捉仪器……一系列亲身经历的和历史事件强有力的佐证了她的每一个观点,也深深的触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

而且她在讲故事的时候,摒弃了很多的专业术语,采用对话和有变化的声调引领观众进入故事的设定和情景之中,这使得她的几个故事非常的真实。观众不会觉得她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

4、使用幽默

5、情感丰富

毫无疑问,柴静是一个深度思考的女文青。103分钟的演讲,你应该可以感受到她不同的情绪,愤怒,厌恶,恐惧,爱,幸福,悲伤以及惊喜。7种情绪,让这篇演说不再平淡,我们的心情在跌宕起伏中最后跟随她走向了希望。如果你想要做好演说,发现从头到尾就是一直在亢奋,或者一直哭哭啼啼,基本上,很难。

6、吸引人的语言

首先她将中心思想“同呼吸,共命运”反复出现在演说中。朗朗上口和相同结构的短语使得观众非常容易抓住中心主旨,引起共鸣和进行传播。

听到最后,一种再也无法拒绝的情感,一种此时此刻,这个事情就与我们,我们子孙后代息息相关的,我们应该做点什么的情绪喷涌而出。我们在安静中却达到了情感的顶峰!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富有吸引力和引起共鸣的语言。

7、口头表达

柴静通篇演说没有出现一次不必要的停顿或者重复,更重要的是,103分钟的演说,我相信几乎不可能是逐字逐句背诵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依然能把握好语速和停顿,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非常的了不起!

她那不做作,不戏剧化,娓娓道来的陈述,和低沉但又坚定有力的激励语气都能使我们为之触动。所以,使用声音最关键的要素是找到自己的声音特点,尽量带着真诚的去讲,也不要担心自己的语言或者方言。

8、非口头表达

她的肢体动作和舞台移动不是我们经常在比赛看到的那样夸张和频繁。一方面跟主题的严肃性有关,另一方面,柴静本来就是一个善于用思想的深度,说话的逻辑和语言的抓力等打动人的讲者,不需要借助过多的肢体表现。

9、视觉辅助

在柴静的演讲中,她使用了各种可视化论据:图片,视频,柱状图,线形图,圆饼图等等。最重要的是每一次视觉辅助都确实胜过凭空描述。所谓“一图胜千言”。只要你的视觉辅助能胜过你的口头表达,那就大胆的使用吧!但是记住一点:少就是多!Less is more!

10、演讲状态

作为一个沟通高手,十几年的媒体生涯,柴静面对了无数的一对一,一对多的采访场面,而这些场面也经常面对的是刁钻,挑战的问题和回答。她早就已经是达到了10000小时的专家了,自然不会出现紧张或失控。但她从头到尾,精神饱满,情感真诚,镇定自若,信手拈来,娓娓而谈,自然亲切而又理性真实的完成了103分钟的不间断演说,极为震撼!!!

篇5:柴静演讲:稀缺的东西

季羡林96岁,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每日清晨4时起,坐在床上拿只放大镜,用钢笔写“比较文学史”。手边一本书也没有,不用查资料,“写了一辈子,我就是干这一行的。”

医生不让他下地行走,骨髓炎,据说是跟十几年前一件事有关。

那年他78岁,要去开会,发现被锁在家里,1.8米的高度。他比划一下自己1.72米的身高,就跳下去了。后来检查骨裂了。

同去的女孩说“哎呀”。

他带点儿炫耀的自嘲:“有点儿冒进。有点儿冒进。”

这个宣统三年出生的人。经过清朝,经过袁世凯的洪宪,经过的统治,一直到解放,一直到走过“手臂举起像树林一样的天安门”……说起这一段,还是像个孩子。

医生一共只让我们聊12分钟,所以在临别时才跟他谈起胡适,他谈兴很浓,说到当年批判胡适。他写文章为胡适正名,出发点既不是政治,也不是学术,也不谈旧情,只是因为他觉得胡适是个“好人”。

“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评价一个人,过分不好,歪曲也不好。而且要让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他的意见。”

他谈的都是常识。可惜常识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

柴静《穹顶之下》演讲全文

柴静语录

柴静演讲稿

柴静记者经典语录

柴静看见读后感

柴静经典语录集

柴静的语录54条

看见柴静读书心得

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柴静看见800字读书心得体会

柴静演讲(共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柴静演讲,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猜你喜欢

NEW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