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换个角度看问题优秀议论文(共含12篇),欢迎参阅。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维A酸”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优秀议论文 换个角度看问题
一个问题或许只有一个答案,而解决问题的角度却不是唯一的。这便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有时候,常规的角度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那样,一切会变得简单。
只懂常规而不知变通的哲学家通过“死缠烂打”的方式没有使牛顺利进栏,而经验丰富的农夫常年与牲畜打交道,深知牛的生活习性,用青草来引诱牛进栏,果不其然,他的方法得到了很有效的'应证。农夫的方法简单且有效,他用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使问题简单化,让牛自已进栏。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一个很明显例子。显然。汤沸腾的时候扬汤是无法止沸的,只起到了短暂的作用。而“釜底抽薪”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汤沸腾的问题。只是一个简单的“抽薪”,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便得到了你想要的结果。
当我们在想一个问题想不出来的时候,不妨先放下原来的方法,试着用其他方法来解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如果只是固执己见,可能永远无法解决问题,于是换个角度便是取得成功的最佳方式。
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杠杆原理”了。一个又大又重的物体,无论个头及重量,人力都不可能将其举起,那如何让他抬高呢?“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这句话给了我们启示。通过一根足够长的杆子,加上合适的支点,那么想将物体抬高便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道理简单,改变思维方式,通过创造性思维将问题简单化,以致将问题终结。
生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如果永远依靠以前的知识,陈旧的知识,不去想像,不去发现,或许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被搁浅了,永远不会被解决。如果人人都局限于此,那社会又怎样会像如今的社会,发展进步呢?
当生活不如你所愿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失望,也会不停地抱怨。可是你有没有尝试着换一个角度去看看呢?说不定,换一个角度去看,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好。
大家肯定都听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吧。里面的主人公塞翁就是会换一个角度去看生活的人。他的马丢失了,他却说是好事。果然,马带着另一匹匈奴的骏马回来了;白得了一匹骏马,他却又说是坏事。后来他的儿子骑上那匹匈奴的骏马出去玩摔断了腿,又免去当兵服役,保全了性命……有些人说:“塞翁明明是在瞎说,怎么可能很聪明呢?”我觉得塞翁聪明,是因为他懂得换个角度去看事物,不仅让自己因祸得福,还显现出了自己的智慧,令人佩服。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上幼儿园,他从来不和小朋友们玩耍,总是倚在窗边,忧郁的目光一直盯着窗外。他的女教师看见他这副模样,便问他:“你怎么不去和小朋友们玩,还这样忧伤?”那个小男孩伤心地说:“老师,您看窗外,那些人在埋葬那只可怜的死去的小狗。”女教师向窗外望了一眼,拉起了男孩的手,带他来到另外一扇关闭的窗户:“孩子,你看看这扇窗外的风景。”小男孩把窗轻轻地推开了。他看见窗外的一个花坛,花坛里种植着一大片鲜艳的灿烂的红玫瑰,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火焰在跳舞,他的心马上就像那跳跃的火焰一样,欢腾起来了。女教师见了,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记住,换一扇窗户去看风景,你会看到不同的景色,心情也会随着景物而变化。”
这个故事里的“换一扇窗户”指的就是换一个角度去看。这两个故事都告诉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生活,你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心情也会因此而改变。
同学们,看了这两个小故事,你们知道换个角度去看生活的重要性了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换一个角度去看生活,感受不同的生活吧!
同样面对一条坑坑洼洼的公路,一位导游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而另一位导游诗意盎然地把这条路形容成迷人的酒窝大道。两位导游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传达出的内容就不同,两个观光团的游客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你怎么知道的?)听了第一位导游的话,游客们肯定会感到十分沮丧,而听了第二位导游的描述,游客们肯定心情愉悦。倘若那位连声抱怨的导游能换个角度看待那条公路,把公路上的坑洞形容成酒窝,那么他和他的游客可能就会享受在这条公路上的旅行了吧。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就会发现事物的美丽之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伞店的;二女儿成为洗衣店的主管。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对老太太说:“老太太,您真有福气,晴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老太太这么一想,哎,还真是!从此,整天无忧无虑。老太太正是因为换了个角度看问题,她的忧虑才得以消散。倘若她没能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那么她将始终陷于忧虑之中,无法发现生活的美好。
其实,要做到换个角度角度看问题,就必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爱迪生67岁时,他的实验室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其损失超过200万美金。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感到绝望,甚至会决定就此放弃。但爱迪生说:“灾难自有它的价值。我们以前所有的谬误、过失都被烧了个干净,我们又可以重头再来了。”爱迪生积极乐观的态度支撑了他用另一个角度看待这场火灾,从而看到火灾的价值,并且以此作为一个新起点,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是大而酸的,另一种就是小而甜的。一些人拿到大的会抱怨酸,拿到甜的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小的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的就会感谢它是大的。”我们的人生总会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就拿如今的高考制度来说,很多人批判高考制度的残酷,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不通过高考,我们又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呢?网络上有这样一句流行语:“没有高考,你能拼过富二代吗?”毕竟,高考依旧是目前中国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通过高考,一定程度上还磨练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抗压能力。所以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说不定就能发现事物好的一面。
大仲马说过:“烦恼和欢喜,成功与失败,仅系于一念之间。”所以,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迎接的也许就会是欢喜和成功了。
人世间繁华千万种,有时并不在于它们的多,而在于不同的人所看到的不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待同一种事物,站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不同。正因如此,人们往往会被自己的角度所局限,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换个角度去看待事物。
换一个角度,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很巧妙的方法。中国著名画家俞仲林在一次绘画牡丹送友人时失误,使牡丹缺了一边,他本十分抱歉想补全缺陷,后又转念,牡丹代表富贵,缺边可以说是“富贵无边”。如此一来,矛盾化解了,双方开心。如果他没有想到呢,他只能带着歉意去弥补,而他的友人也会因此内心不快。但是,正因为他换了一个角度去面对这个问题,友人开心,自己也不必去弥补。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试着换个角度去看待。或许有些事,会让自己感到不快,亦或是走向一个错误的极端,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法,会不会一切都迎刃而解了呢?随着现代化,人们为了紧随城市发展而变得步履匆匆,往往没有精力去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其实,偶尔放慢脚步去换角度,阻挡前进的障碍就会自动破解,如此一来,又何愁无法跟上步伐?
然而,换一个角度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的。有的时候,我们可能懂得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但思维的局限却让我们无法冲破自身的禁锢。还有时,我们可能想着要换角度,等到真正遇到却手足无措。其实,面对问题的时候,当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方法去解决时,就可以开始考虑换一个角度解决问题了。而且,最简单的换角度就是去自己的对立面。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去关注问题本身,结合问题所在的场景,去从出题人的角度或是问题本身的来源思考,然后尝试自己的方法行不通时,反其道而行之。往往做完这些,我们就会有很多的思路与线索,再复杂的问题都能在不断变换的角度中得到解决。或许还有人会觉得,换了角度却又不知如何动手不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当我们换了角度,思考透了这个问题时,突然无从动手的确是一个很懊恼的问题。但是,我们或许可以去尝试做做改变,这个改变不是指改变自身固有的东西,而是改变一种方式。用自己的工具,走另外的方式,去完成其它角度的事情。
我们缺的从来不是聪明的才智,而是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有的时候,人间多种难事,换一个角度,终会得到完美的解决。
对于对错,从来都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这完全取决于看事物的角度。
秋冬季节,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有的地方不立即清扫落叶,打造出了20处赏秋景点。这两种做法都不能说哪种对,哪种错。前者更注重城市环境的干净,后者做到了与环境的协调相处。
被一件事的一个角度蒙蔽了双眼,是无疑于摸象的盲人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就会很不一样。
中英美以幸存的飞机为统计样本,重视弹痕多的部位,而忽略了弹痕少的部位,看似合理,实则不对。这与成语“一叶障目”“管窥蠡测”很相似。正如魏征所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对于失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可以就此一蹶不振。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积极地活下去。要知道,失败并不可耻,正如徜徉长河,风流而走,奔腾激昂的上游和悠然踱步的下游,各有风景可收。
换个角度看问题,不让自己被束缚住,乃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
人生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时会使沮丧,绝望的人看到希望,如同俗语所说“树挪死,人挪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下面那这一则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在路上看见一块废铜,父亲问儿子这块废铜值多少钱,儿子说值3.5美分。父亲说不对,值3.5美元,你可以把它加工成一块铜的门把手后卖出去。他还说,别人认为1+1=2,但很多情况下1+1大于2。后来,儿子凭着这种1+1大于2的思维方式,办起了铜加工业。有一次,自由女神像重新整修后,遗留下许多垃圾。市政府悬赏几万美元,雇人打扫都没人愿意,而这个从事铜加工业的儿子,自愿免费组织清理现场。他把包括铜粉在内的各种金属分类,制成诸如自由女神之类小旅游纪念品出售,甚至连尘土都卖给了花店,结果,他赚了几百万元。
用1+1=2的常规思维看废品,废品还是废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1+1大于2的思维看废品。废品可以变成财富。
如果当时是你,你又会怎样做呢?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他。学会换个角度看问,常能海阔天空。
植英中学初二:
在语文课上,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认识了错误的人,是一种悲哀;而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认识了正确的人,是一种忧伤’请你找出这句话中的错误”。
一看到这个题目,我第一反应是老师想让我们找出这句话的语病,因为这是语文课。于是,我开始逐字逐句的寻找,逐字逐句的分析。可是分析了整整五分钟,压根就没发现哪错了。我心里一阵着急,要知道平时做这种题,我不仅速度快,而且正确率极高。难道是我脑子短路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个时候,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点了一个同学的名字,那位同学说了几处语法上的错误,很明显错了。老师让他坐下,又继续点了几个同学,他们也是挑语法上的错误。老师脸上依旧带着笑容,却仍旧不置可否。
无奈,老师只好点了一个不起眼的同学,这位同学站起来说:“这句话有五处错误”。“为什么”“因为这句话出现了五次错误这个词,而且题目也是这么问的。”这时,我惊呆了,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天呀,这难道是脑筋急转弯,怎么能这么回答?
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位同学很不错,你答对了。”看见我们吃惊的表情,老师接着说:“你们一定很惊讶吧,不是题目很难,而是你们的思维把题目复杂化了,从一个角度考虑问题行不通时,就应该换个角度思考……”
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故事:一位作家在家里写稿,四岁的儿子要他陪,作家很烦,随手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着儿子说到:“你先把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好,拼好了我就陪你玩。”于是,儿子就拿着碎片出去了。过了几分钟,儿子走进来对作家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作家震惊的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只要把人的头像拼好了,世界地图也就完整了。”仅仅是换一个角度去做,一个四岁的儿童就把大多数成年人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做好了。
人生也是如此,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人生将会更加美好!
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寒假初,老师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变废为“宝”。经过几天抉择,“雪人小挂饰”成了我的首选目标。它不仅外表美观,且制作难度不大,正合我意。材料准备齐全后,我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把雪人的身体结构造好了。现在万事具备,只欠涂色啦。
我先在瓶盖上,轻轻地涂上一层颜料。为了让它更快干燥,我用电吹风吹了一会儿。可涂层的正中竟然出现了细小的裂纹!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涂层太薄,被风吹碎了?我又把厚厚的色块盖上去,可裂纹仍然顽固地充当着“钉子户”的角色。经过我仔细观察,原来,水粉并没有真正的附着在瓶盖上,它只是暂时粘在面上,一干就和没有粘性的透明胶一样,轻轻一碰就落下来了。但我暂时没有好方法拔掉“钉子户”,只好不停地把水滴在“雪人”的皮肤上,让它给“雪人”除燥。
很快我就发现,“雪人”的生命十分脆弱。一天,妈妈在找文件的时候,不慎让“雪人”跌下书桌,摔得惨不忍睹。看见这一惨状,我的心一下子跌入了谷底。不禁叹了口气,自己又要重新把烦人的颜料刷一遍!就算熬到了开学,也会禁不住路上的颠簸而“毁容”。可我似乎找不到比“雪人”更简单的小制作了,怎么办呢?妈妈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可以把纸替代颜料贴上去吗?或者用白底的啤酒瓶盖什么的?换个角度想问题,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把纸贴在上面?对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吗?我怎么没想到?而且纸不会干裂,还更方便在上面作画,实在是“雪人”的救星啦。主意一定,我立刻找来一张A4纸,照着瓶盖剪了三个圆片,画好表情后把它粘在了瓶盖上。完工之后,我忍不住感叹道:“雪人小挂饰的制法竟是如此简单,根本不用大费周章,只需要克服一些思维盲点就行了。”
是的,在我们的思维中,是存在着某些盲点,而我们往往会因此陷入困境中。只要你换个角度想问题,就会有新发现。
同一个问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结果总是不同的。有时的问题想不通,换个角度去想就想通了。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上完第六就课后,又去参加了三级跳练习。当我气喘吁吁回到家里,累得像刚参加完“二万五千里长征”,我一下子就倒在了沙发上,一动也不想动。谁知,妈妈突然“大驾光临”一进门就叫我马上弹钢琴。我一坐在钢琴凳上,就感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提不起精神,弹得一塌糊涂。妈妈见状很是生气,责备我说:“你太不认真了,你再这样,我以后就不管你了!今天给我好好地弹两小时的琴!"我没有办法,只好照办。弹了一个半小时后,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渐渐地打起架来。由于是在坚持不住,我竟然不知不觉的趴在了钢琴上。妈妈以为我在跟他作对,便狠狠扇了我一耳光,我就呜呜的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她也哭。我使尽了浑身解数,妈妈还是说我不认真。妈妈这样对我,我真想不通。妈妈走的时候我也没去送送她。
过了一段时间,想起这件事情,我换了个角度。妈妈上了一天课,本来还感冒着,但还得从十公里外的地方赶回来看我。教我弹完钢琴后,妈妈有的急着回去备课、做家务。扪心自问,妈妈这般辛苦是为了什么啊?还不是为了我!想到这儿,一股莫名的后悔涌上心头。妈妈第二次来教我弹钢琴的时候,我真诚地向妈妈道了歉。妈妈紧紧地抱着我,热泪盈眶。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感受到了和以前一样的幸福。
这件事让我认识到,遇到想不通的问题,换个思路、脑筋急转弯,视野会更开阔。这样做不但能解决问题,还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哦!
天色阴沉,远方乌云滚滚,雷声涌动,似乎预示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因为天公不作美,小明和小丁只好在家中玩数字积木。两人都已到了关键的步骤,小明还差一块“6”,小丁还差一块“9”。
这时,两个人同时看到了一块积木,小明高兴的喊:“哈,6原来在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伸手去拿。小丁一把抢过,怒气冲冲地说:“这明明是9,哪里是6,哼。”争吵一触即发。
“轰隆隆~~”,雷云逼近,一场暴风雨正在酝酿。
“6!”“9!”争吵声一刻不停,小明紧握拳头,一手指着积木,怒目圆睁,说:“这明明是6,哪里是9,9的圆圈在上面,这在下面,就是6!”小丁左手叉腰,右手指着积木说:“净瞎说!这个圆圈本来就在上面,明明就是9,怎么可能是6呢,胡说八道!”战火升级。
“哗啦啦~~”,乌云终是承受不住,大雨倾盆而下,天地变色。
小明二话不说,一把抢过积木,撒腿欲跑,却被小丁一把扯住。小明一脸怒气地说:“这哪是9啊,你看清楚了,这是6!6!!”小丁脸涨得通红,骂道:“哼,这就是9!9!!快给我,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战火熊熊燃起。
“哗啦啦~~”,“轰隆隆~~”,大雨伴着雷声一泻而下,整个世界一片昏暗,仿佛世界末日来了。闪电划破了天空,也来助阵。
“6!”“9!”“6!”“9!”小明与小丁仍在激烈地争执着,两人谁也不让谁。突然,一阵狂风刮了进来,把积木转了个圈,小明和小丁却突然停手了,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积木。小明看到了“9”,而小丁看到了“6”。两人愣了一会儿,想明白了什么似的,突然抱在一起,把积木合二为一,把那块积木放在中间。两人都歉疚地看看对方,又和好如初了。
雨,悄悄地停了,雨后的世界一片桃红柳绿的情景。
换个角度,你会发现许多新鲜有趣的东西。比如你横向切开一个杨桃,会发现果核是一个五角星的形状。
换个角度看世界吧!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
柏拉图曾经说过:“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但很多时候我们常抱着固有地生活经验而“诗意地栖居”。当我们看到一片落叶,也许会想到“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悲惨命运。但是只要换个角度想,你便会发现它“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高尚节操。
记得我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丢硬币。有一回,爸爸拿了一枚五角钱的硬币,对我说:“雨欣,好好看看,每枚硬币都有它的正、反两面,每件事情也一样。如果你觉得这件事实在太糟糕了,不妨换一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哦!”当时爸爸的这番话,我并没有真正明白,但下意识地却把它牢记于心中。
从小大家都说我是一个聪明又乖巧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游戏,总能脱颖而出。但一次数学考试,却把我这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击个粉碎。那次我拿到试卷,上面赫然写着“88”分。顿时,我觉得眼前一片漆黑,天旋地转。“不可能……这怎么可能……一定是老师搞错了……”当我再次细看后,这份试卷属于我的已是确信无疑了。我强忍着眼泪,涨红了脸,偷偷地躲在了教室的角落。这个分数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可能,可是现在居然发生了。回到家,本以为爸爸会毫不留情地数落我一通,但是我错了。爸爸看看试卷,又看了看忐忑不安的我,说道:“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我使劲点了点头。“其实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对你来说也许会是件好事儿。想想看,这次没考好,你下次就会认真检查了呀!别忘了要换个角度看问题!”
“对呀,换个角度看问题!”顿时我心情舒畅,豁然开朗,我又重新扬起我那自信地风帆。
此刻,我真正明白了,当生活不尽如意时,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妨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换种思维去对待身边的事物。这样,就会像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黑夜里的一丝光明,都会给你更多的惊喜!
暑假里,我读了知心姐姐书里的一个小故事――《太好了和太糟了》。
故事不长,说的是一位老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盐的,小儿子是卖伞的。到了大晴天时老奶奶说:“太糟了,小儿子大伞卖不出去了。”到了下雨天时,她说:“太糟了,大儿子的盐卖不出去了。”因此老奶奶整天闷闷不乐。后来,一位智者告诉老奶奶:“不如换一个心境换一个角度去想一想。”老奶奶若有所思,再到大晴天时她就想:“太好了,大儿子的盐可以卖出去了。”下雨天时,她想“太好了,小儿子的伞可以卖出去了。”就这样老奶奶天天开心,活到了一百多岁。
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就想,有时我们作业多了就会想:“太糟了,作业太多。”其实我完全可以换个心境想一想:“太好了,今天学到的知识可以多练习多巩固了。”这样生活学习就快乐了很多。
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事情,当你得到时,要倍加珍惜;当你失去时也不必懊恼。有时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相反你认为的好事也可能变成不好的事,就要看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了。
记住,当你不开心时就大喊一声“太好了!”
★ 换个角度作文
★ 换个角度思考
★ 换个角度会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