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端午做香囊小学二年级作文(共含17篇),欢迎阅读与借鉴!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fmy5785”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端午做香囊二年级作文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五黄”、吃绿豆糕、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做香囊等。
今天萧山日报九楼会议厅里,小记者们在水晶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上了一节“端午防蚊香包制作”的手工课。
我第一次拿起针、线做手工,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调皮的线头怎么都不肯乖乖地穿进针眼里,边上的阿姨都替我着急了,她主动帮我穿好针,打好了结。动手缝的时候,我妈妈终于出现了,在她的`指导下,我一上一下、一进一回地总算把这块花布缝成了一个小布袋。接着水晶老师帮我在这个布袋口上打了8个洞,她教我们用穿鞋带的方法绑好它,塞进棉花,这棉花里包有十二种中草药,有石菖蒲、薄荷叶、艾叶、藿香、白芷、丁香、金银花、苏子、肉桂、紫苏、香茅、冰片。最后打上蝴蝶结,一个漂亮的香包就做好了,闻一闻,香气扑鼻,防蚊效果一定很好。
端午节我不仅尝到了很多美食,还学到了做香包的方法。它真是个丰富多彩的节日啊!
写端午做香囊作文800字以上
自古至今端午节都有制作小香囊的习惯,辟邪除湿,身体健康,里面装艾叶可以驱蚊。妈妈对我说。我想象着我的小香囊美滋滋的。
我精心挑选了一块布料,紫色的底布,一只白鹤映入眼帘,白鹤展开它那洁白无瑕的翅膀、穗、绳当然少不了艾叶,一应俱全。我看着说明书,有许多形状各异的香囊,我左挑右选,最后选了一个粽子形状的香囊,点开视频,我开始学了起来。
先把选的布从正面对折成正方形,反面朝上。捏住针,那个针的'孔是真小,只有一、两毫米。我一只眼睁,一只眼闭着,对准针眼穿线,线像一个淘气的娃娃,不听使唤,怎么都不肯穿进针眼里去,我急得满头大汗。只能向高手妈妈请教。妈妈熟练地捏着针,用剪刀剪掉一小段,小心地往里一戳,一次成功。妈妈又在尾巴边打了一个结。
现在万事俱备,开始缝了。回想着视频的方法,是缝,但是怎么缝呢?我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说:你个女孩子家家,怎么连针线活都不会?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把东西给了妈妈。妈妈捏住布的一角,用手拿住针,一正一反,动作很利索。我心中痒痒的,妈妈把针和布递给我,我捏住布非常非常小心的把针戳进去,生怕扎到手,不知道为什么我缝织太疏了,不是很好。
我先把布囊反过来,把准备好的艾叶放进去,艾叶有一种浓浓的气味,有点呛鼻。我不是很喜欢,妈妈说这样才能防蚊子!袋子好像只有一点点大,装了一点艾叶就装不下了,我感到有点惋惜。
最后,我绣了一个福字,寓意有福气。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先用笔在香囊上写出福,再拿出红线穿进针孔里,接着往布里缝。每一针每一线都特别小心,生怕一不小心缝错了。缝着缝着,我有点累,于是看向窗外。仲夏的阳光,将大地撩拨得激情高涨,河边的芦苇像拨节的麦子一窜一寸,叶似韭菜的马莲草直指苍穹,如端午的阳光一样挺拔。我的眼睛休息了一会儿,又继续缝了起来。当大功告成时,我迫不及待地将小香囊挂在身上,美美地转了个圈,妈妈夸我是个心灵手巧的好姑娘。
端午节,祝安康;女孩子、男孩子,所有的亲人们、朋友们,祝幸福!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做香囊,过端阳,戴在身上香四方。
――题记
今天,满大街都都是戴香囊的小孩儿,一路叽叽喳喳,热热闹闹,都在炫耀着自己漂亮的香囊。
我就想,我何不自己做一个香囊呢?不仅自己可以DIY一把,还可以省钱,真是一举数得。
我把这个想法跟妈妈一讲,得到了妈妈的鼎力支持。晚上,我们翻箱倒柜,把家里的储物柜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找出了想要的材料。
材料:
绸缎布头,棉花(家里找不到棉花,就从玩具小熊肚子里掏出来一点代替),香料(笛子用的是艾叶,现成的`),漂亮的毛线,剪刀,针线等。
做法:
第一步:先把两层布头用剪刀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笛子剪成了方形,圆形和月牙形,记住哦,一定要两层一起剪,不然可能会不好缝制哦。
第二步:接下来就要用针线把剪好的香囊布缝起来,要留一个小小的口,这个口很重要,如果不留口的话,就没法塞进棉花和香料了。
第三步:塞进棉花和香料,笛子家里没有香料,就用艾叶代替了。
第四步:把封口缝住,缝上一根长毛线,记住,一定要把毛线的两头挽上一个结再缝,免得绳子松开。
第五步:在香囊的底部缝上喜欢的毛线做穗子,自己想缝几条就缝几条,嘻嘻……
好啦,就这样,一个漂亮的香囊就大功告成了,怎么样,简单吧?快来跟着我学吧!明年的今天,你就不用去买香囊了,可以为家长省下一笔开支,还可以送给亲人,表表爱心哦!
端午节前夕,我们全班同学都做起了香囊,来迎接端午节。
做之前,我们看了一段做香囊的小视频,了解了制作过程。接着,老师边做边指导,我们看了,都赞叹不已:老师做的和视频里教的一模一样,真精致啊!
终于轮到我们自己做了,我十分激动,想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香囊,让大家刮目相看。我抽出一根黑色的线快速拉直,把线头放在嘴巴里吮了吮,试着让线穿过针孔。但我没想到的是,居然一次就成功了!我赶紧开始打结,结很快就打好了,可是才缝了一会儿,我就发现结打错了,要把两根线头并到一起打结,我只打了一根线,所以只好从头来过。
第二次我吸取了教训,把线对折起来再打结,果然成功了!我开始缝第一条边,用老师教我们的方法和要领,很快就缝完了。我心想:哈哈,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继续缝第二条边,我一边缝一边想着手里马上会有一个漂亮的香囊,忍不住就咧开了嘴。马上,第二条边也缝完了。接着,我小心翼翼地将一小包艾草倒入缝好的袋子中,用藏针法将袋口缝了起来。香囊终于做完了,我高兴地跑到讲台上,对老师说:“老师,您看,我做完了!”令人没想到的是,老师看了我的香囊一眼后,居然摇摇头,说我做得不对,没有把线脚缝到布里面去。我顿时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了,哪里错了呢?经过几番询问,我才知道藏针法是要把布往里折拢再缝,不露出线脚。我按照同学告诉我的方法细心地缝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粽子形状的香囊立在了我的桌子上。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功夫不负有心人”,成长是甜蜜的。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稀奇的作业——制作香囊。
香囊?香囊是什么东西,我脑海里满是问号,是美术吗?还是玩具呢?……总是琢磨不出来,我只好去问妈妈,妈妈一听,笑了笑说:“香囊是一种内装有各种香料,外面包有丝布,佩在身上,清香四溢,可以驱虫防病、辟邪驱瘟的香包。”
到了中午,我和妈妈开始制作香囊了。我心里高兴极了,因为每天晚上都会有蚊子在我耳旁“嗡嗡嗡嗡”的叫来叫去。我讨厌这种声音,有了香囊蚊子就不敢那么放肆了。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我们一起观看了老师发来的视频。视频中刘老师祥细地讲述了青蒿,艾叶,茵陈等药草的功效与特性。还详细讲解了如何用这些草药来制作香囊。我迫不及待地拿出妈妈提前为我准备好的物品一一摆放在桌子上:丁香、艾叶、青蒿、茵陈、药盅、锦囊袋、还有小白棉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
我先抓了一大把丁香放进药盅里,接着拿起药杵子轻轻的在药盅里研磨,磨了好一会,丁香毫无动静的,一点反应也没有还是完好无损的。我心想是不是我用的力气不够呢?于是我马上改变战略,用尽洪荒之力猛地用药杵子锤打药盅。就在这时一个个丁香像放飞了的孩子一样,从药盅里跳跃了出来,飞得满桌子都是。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额角,鼻头也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这时候妈妈发觉我有一丝丝的沮丧。就用鼓励的语气对我说:“裕晟,我们不能用猛力气,而是要用柔而有劲的力气哦,而且要少量一点点的捣碎。”我听了妈妈说的方法,我的脸上渐渐的由阴转晴,并开始实践起来。我先把药盅里的丁香倒了一半出来,留取少量在药盅里,接着拿起药杵子用柔而有劲的力气在药盅里捣磨。过了一会儿,丁香果然有变化了,从原来的完整一个个的,变成了小半个的,再后来就变成了一小块的碎屑了。看到这被我捣磨好的丁香屑,我心里高兴坏了!接着,我按照这个方法分别把艾叶、青蒿、茵陈也捣碎好了。我把捣碎好的草药平均分为四份再依次装进小白棉袋里拉好绳子,打了个结,最后一并将它们放进锦囊袋中。这样香囊就制作好了!看着一个个精美的香囊,听到妈妈啧啧的称赞,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我把做好的香囊挂在床边,一阵微风吹过,香囊飘出了一阵阵的香气。闻着这怡人的香味,全身都感觉到非常舒服。
看着这亲手做的香囊,我心里不禁沾沾自喜。心想:“今晚可恶的蚊子,终于不敢接近我啦!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奶奶就要一起缝香囊(香包)。端午节给小孩子佩戴香包,传说有辟邪驱瘟之意,我就决定自己要学会缝香包。你们想看看我的制作过程吗?
奶奶先大概给我说了一下缝香囊的过程:“先剪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正方形的布折成一个三角形,再把四周都缝上……”我听完之后,信心满满:哼!不就是一个缝布袋嘛,塞团棉花嘛,有什么难的?
于是,我开始信心满满地做了起来,起初剪布,折布还是很顺利的,但没过多久,我就遇到了一只“拦路虎”——穿针。我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眼睛死死地盯着线头和针,活像正在做一个危险的实验。可是,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就好似是一个顽皮的孩子,我叫它往东,它偏要往西;我叫它往前它就偏要往后。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会儿趴着,一会儿站着,一会儿躺着,一会儿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还是没有办法把针穿进去,后来,我的心一下子跌在了山谷下。哎!怎么这么麻烦啊?穿个针都那么累!可没过一会儿,我感觉自己找到穿针的妙招了——先把线头放进嘴巴里润湿一下子,再往针眼儿里小心翼翼地一串。不知是偶然还是本来就是这个方法这么好用,竟然一下子就穿过去了!我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在了地上。这时候,一只飞虫进了我的视线里,我吓得急忙躲在了后面,气喘吁吁地说:“我的上帝呀!”惹得奶奶捧腹大笑!
开始缝合香囊了。奶奶说:“首先我们要把这些布料的底部合在一起,缝合好后再用线把旁边儿两条边缝起来,留一个口儿。接着放香包里的香料了,香料放好后,就可以直接把剩下的部分给缝合起来了。”听了奶奶的话,我就试着做了起来。我照着奶奶的样子一针一线开始缝起来,缝好后就准备放香料。我心想:是先放艾草呢还是放花椒呢?就这样重复了好几次,最终我选择了艾草。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纠结。奶奶也又被我刚才手忙脚乱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做好了我人生的第一个香包。
通过做香囊这件事,也让我体会到做事情要仔细、认真,才能成功。小小的香包,一针一线里饱含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我将把这份“特殊”的礼物永远珍藏着。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做香囊,真开心啊。我觉得我们应该把端午节做香囊的优良传统和习俗继续传承下去。
周末,我跟妈妈一起去她的单位。刚好赶上医院包香囊,我兴奋极了,嚷嚷着:“我也要包香囊!我也要包香囊!”妈妈说:“好的,你可要耐心一点啊。别看香囊小,想要完成它,要很多步骤呢。”“没问题,我肯定能包起来的。”我拍着胸脯说。
我们来到一楼的药房,领取了一大堆中药,有艾叶、丁香、薄荷……,还有许多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看来小香囊肚子里真是丰富多彩啊!
回到科室后,妈妈把打成粉末状的中药倒进了一个大盆子里,又拿来了一个大勺子,对我说:“现在我们要把这些中药搅拌均匀了。”我心想:“听上去挺容易的啊。”于是,我拿起大勺子,飞快的搅拌起来。结果,不到一会儿我的手膀子就没劲儿了,原来这是个力气活啊!我只好慢慢的一圈一圈的搅动着,当妈妈说可以的时候,我的两只小胳膊都快抬不起来了。
接下来,妈妈拿出了一个个白色的小袋子,让我把中药粉末装进这个小袋子里。我很认真、很细心的装好了好几个小袋子,可系绳子却难住了我。后来,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终于把绳子系好了。这样香囊的内胆就做好了。
最后一步是把内胆放到一个漂亮的大袋子里,这个袋子外表有青花瓷和兰花的图案,看起来就让人喜欢。这一步最简单,只要把内胆放进去,把绳子从两边拉紧就行了。很快,一个漂亮的香囊就制作成功了。
香囊有驱蚊避虫的作用,古代人常常把香囊佩戴在身上,而现在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房间或者车里。我准备把亲手做成的小香囊挂在自己的房间里,留作一个小小的纪念。虽然香囊看起来很小,却内涵丰富,还凝聚着我辛勤的汗水呢!
昨天下午,我和妈妈准时来到华联天地五楼,参加做香囊送给爸爸活动。
一到现场,一目而过,看到我的同班同学蔡烨华和孙铎恺坐在凳子上专心致志、有模有样的在缝着香囊。我赶紧绕过桌子,来到徐老师边上,拿到了做香囊的针线包和小长方形布头及艾草。
赶紧找位子坐下,认真的听着阿姨说着做香囊的步骤。我先是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看看针眼好小,好难穿,试着几回都没穿过去,求助边上的妈妈帮忙,我看着,心想穿针引线就是这样子的吧!妈妈穿好线给我,让我在线的末端打上结,然后小长方形的布头反面对折成正方形,把彩色绳对折打个结,绳藏在布头对折线的最里面,然后开始用针线缝制,走针尽量密集,缝到正方形的一半的时候,再放上流苏,正做到这里的时候,同校隔壁班的`钱名州来了,他坐在我边上,看着我做的半成品,跟他讲着步骤,也开始慢慢缝起来了。我继续缝,拿着流苏的顶端线藏在布头中,把流苏的顶端线缝在布头里固定住,再继续一条边缝到底,然后打结,留下布头最后一边的低端,然后翻过来,正面布头的颜色显在眼前,看着半成品,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听着阿姨说的,可以装艾草了,然后我把艾草塞进开着一边口的小布头里,塞成了一个小胖墩似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哦,因为鼓鼓的样子很可爱。最后一个步骤很关键,刚开始缝的时候做错误了,成了正方形的,后来又拆掉针线,虽然麻烦,但是最终还是缝对了,是要把布头的边往里折一小条边,然后成粽子似的香囊,两边挑里面缝制,然后就成了!这时候边上的钱名州也做好了,我们拿着做好的香囊一起愉快的留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理解一句话:手越用越灵巧,脑越用越灵活。看着自己做成的香囊心里美滋滋的。回家送给爸爸,爸爸很高兴地说:“没想到父亲节还能收到孩子亲手做的礼物,好感动啊!”
端午・香囊作文1000字
清粼荷上露珠凝,碧影帘下水艾亭。
清明晓雨伴风铃,久久弥弥苦艾情。
阳台上至今还挂着一排风铃大小般的香囊,在那初夏的清晨,守一杯清茶,看弥弥雾气融进窗外的蒙蒙细雨。这时艾香会渐渐漫出,淡淡的、涩涩的、暖暖的,它环绕着、低语着、陪伴着,仿佛在梦境中怅惘的地追忆……
每逢端午制香囊的习俗是姥姥从太祖母那里承来的,说来也平凡,实则寓意颇深。自我出生后,每年端午给小孩子配配香囊一事渐渐成了习惯,我是家中唯一的幼子――自然而然地对这香囊有着说不清说不尽的感情了。
提到香囊自然就不得不说到艾。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顶青瓷大缸,大的也颇像一个小水塘了。在春夏尤显得勃勃生机,嫩绿的藻、油油的萍、清澈的绿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这缸呢,年年只种艾叶。这艾也出奇,在姥姥的细心栽培下每年都长得很盛――并非是一片郁郁葱葱,而是每一束都挺拔,每一束都各有千秋。
第一次与姥姥一同去采艾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是一年初夏,站在姥姥偌大的瓷缸前,看着艾叶,莫名有一种清新感扑面而来;满眼的绿,让年幼的我也兴奋了起来。联想到一位散文家的比喻实在恰当“艾是乡村的女儿,淡淡妆,浅浅笑。”《诗经》中的“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也略有此意。那时的我对这苦艾还是抵触的,总是不耐烦地挥舞着手,胡乱着拔一阵,便丢下了姥姥,独自一人去内屋玩儿去了。
从那以后,年年都要去姥姥家过端午。我有幸完整的观赏这整个制香囊的过程。那时的姥姥,虽已入耋耄之年,头脑却仍旧明晰和富于觉察力,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而又敏感,从来没有衰退过,她总会微微笑着,给人以淡泊宁静的美感。
姥姥会先挑几片艾叶,用刀切成碎末儿,那一刀刀的响声是清脆悦耳的――如夏日里的一缕清泉。一刀、两刀……慢慢地,那苦艾的中药味儿便溢出来了,愈来愈浓。缭绕在各个角落,将碎末倒入一个竹筐,放在日下曝晒上一昼夜。这时姥姥也不闲着,她会取一些薰衣草、陈皮、腊瓣儿等,掰成小块儿混在一起。这种气味是甜的,薰衣草薄薄的珊味儿飘在鼻腔上端,腊瓣儿沉沉的韵味儿压在下端,陈皮的清新会刺激着鼻腔,混合在一起,好不如在仙境一般。
调好了香料便是包料了,姥姥会先洗净手,身子也尽量坐的端正,一张不大却很精致的丝绸巾平铺在台面上。手持一根鲜红的、细细的丝线,两角一对,那双灵巧的手便开始劳作了,她的手法娴熟,却不杂乱无章,如轻盈的蝴蝶般翩翩起舞。那时,姥姥的神情会显得颇为庄严。
包好的香囊颇像个小粽子,下面垂着丝带,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姥姥将它系在我的衣角,寓意“除五蛰,一年中平平安安。”
这艾香萦绕着的,是一个个静谧的夜晚,那梦中的精灵;是一个个明媚的清晨,那摇曳的风铃;是一次次追忆的思慕中对故土的执着留恋……
在端午的清晨,守一杯清茶。不必有窗外风景的旖旎绚丽,不必有窗外的细雨蒙蒙,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香囊随微风起舞,如姥姥的双臂,温暖的环绕在我肩头;如姥姥的话语,轻柔的低语;如姥姥的淡泊宁静、温和素雅,熙然陪伴在左右。
姥姥的香囊――艾中爱。
永远,永远……
第一次做香囊四年级作文
昨天下午,我和妈妈准时来到华联天地五楼,参加做香囊送给爸爸活动。
一到现场,一目而过,看到我的同班同学蔡烨华和孙铎恺坐在凳子上专心致志、有模有样的在缝着香囊。我赶紧绕过桌子,来到徐老师边上,拿到了做香囊的针线包和小长方形布头及艾草。
赶紧找位子坐下,认真的听着阿姨说着做香囊的步骤。我先是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看看针眼好小,好难穿,试着几回都没穿过去,求助边上的妈妈帮忙,我看着,心想穿针引线就是这样子的吧!妈妈穿好线给我,让我在线的`末端打上结,然后小长方形的布头反面对折成正方形,把彩色绳对折打个结,绳藏在布头对折线的最里面,然后开始用针线缝制,走针尽量密集,缝到正方形的一半的时候,再放上流苏,正做到这里的时候,同校隔壁班的钱名州来了,他坐在我边上,看着我做的半成品,跟他讲着步骤,也开始慢慢缝起来了。我继续缝,拿着流苏的顶端线藏在布头中,把流苏的顶端线缝在布头里固定住,再继续一条边缝到底,然后打结,留下布头最后一边的低端,然后翻过来,正面布头的颜色显在眼前,看着半成品,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听着阿姨说的,可以装艾草了,然后我把艾草塞进开着一边口的小布头里,塞成了一个小胖墩似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哦,因为鼓鼓的样子很可爱。最后一个步骤很关键,刚开始缝的时候做错误了,成了正方形的,后来又拆掉针线,虽然麻烦,但是最终还是缝对了,是要把布头的边往里折一小条边,然后成粽子似的香囊,两边挑里面缝制,然后就成了!这时候边上的钱名州也做好了,我们拿着做好的香囊一起愉快的留影。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理解一句话:手越用越灵巧,脑越用越灵活。看着自己做成的香囊心里美滋滋的。回家送给爸爸,爸爸很高兴地说:“没想到父亲节还能收到孩子亲手做的礼物,好感动啊!”
写端午节做香囊的作文800字以上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做香囊,过端午,戴在身上香四方。我哼着轻快的歌谣,一蹦一跳,像撒欢的小鹿一样。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有佩戴香囊的习俗。妈妈说。今天我就要跟妈妈后面动手学做一个小香囊。
课桌上,摆放着妈妈已经准备好的材料,一块8×16厘米的长方形布、针、绳子,还有必不可少的艾叶,一应俱全。做什么形状的香囊呢?从哪步开始动手呢?妈妈见我一脸茫然的表情,打开手机里的视频,放在我的面前。就做这个三角形的吧!其实吧,我也不太会,我们一起学着做吧!
我左手拿着针,右手拿着线,针眼好小,也非常难穿,我一边捏紧线,一边把线往针眼里塞,可线就像一个调皮的娃娃,在针眼两边窜来窜去,就是不听我的指挥,来回试了几次都没有穿进去。我无奈放下针,看了一眼旁边也在穿针线的妈妈。只见妈妈用剪刀把线头的顶端一剪,对准针眼,一下子就穿进去了。我看着妈妈穿线的手法,心想穿针引线就是这样啊!我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妈妈的穿针手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眼珠都不敢转动一下,线终于被我穿进去了,我长长地松了口气。
最难的环节到了折叠、缝制,对于这个,我更加一窃不通。妈妈对我说:不要心急,慢慢来。我们先把长方形布对折一下,变成了正方形,把绳子放进布最里面的'一边。然后再把布的两条边缝起来。接着妈妈示范了一遍给我看,我看得心痒痒,想要自己动手缝。赶紧让妈妈把手里的布给我,哪知道我左右手不协调,线一下子全乱了,真是应了那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妈妈又耐心地教了一遍。我左手拿布,右手拿针,一针一线在我手中摆动着,一会儿钻进去,一会儿钻出去,布上也留下了许多歪歪扭扭的针脚。
缝完之后,妈妈教我把缝好的香囊袋翻个面,然后装入艾叶,再把它凹进去一个边,继续缝合。最后一道工序比较复杂,因为它需要从里面缝,不然线头在外面就不美观。这个任务就只能教给妈妈完成了。不一会儿,经过妈妈灵巧的双手,一个鼓鼓、软软的三角形状的香囊就大功告成了!最后,妈妈还在香囊上绣上了平安两个字,寓意平平安安!
灯光下,一晚上的时光就在一针一线中慢慢过去了,房间里弥漫着艾草的清香。我把香囊挂在我的台灯上,看着自己努力的成果,我内心充满激动,妈妈也露出甜美的笑容。这份浓浓的亲情,带着节日的祝福与温暖,细细密密缝进香囊,成为最美的记忆。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决定要领我们做香包,我知道这个好消息后,特别高兴。
来到了作文班,老师首先给我们发了艾草、牛皮绳、桃木球、麻布,它们装在了一个小口袋里,当老师说:“做香包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细致就可以,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当听到老师说做香包,没有那么难时,我心里得意洋洋,心想:这次能成功。当老师说也没有那么简单时,我整个人的魂都不知道飞哪去了,心想:完了,这下我弄不好了。
我打开口袋时,发现了里面还有针和线,此时,心理更是雪上加霜,心想:我又不是女生,怎么能缝好呢,让男生缝一点也不公平。
不过还得硬着头皮做,首先把牛皮绳系个扣,我怎么弄,也弄不上来,最后,还是老师帮助了我。我又不小心把线上的桃木球给拽下来,老师赶紧帮我处理。我接着把针穿上线,麻布对齐,开始缝,后来我才发现,没对齐,又要拆了,拆了好长时间也没拆完,布也破了,线也断了……最终我放弃了。
这次我虽然放弃了,但是我要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做土豆丝小学二年级作文
今天,妈妈去上班,我想帮妈妈做晚饭。
我先把饭煮好。再去炒菜。
我想做土豆丝。我把土豆洗干净,再削好土豆皮,然后切土豆再切葱。我想到以前妈妈说切土豆丝不要切片,要切丝。于是,我就先把土豆切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再从片中切成丝。我就照妈妈说的做,终于切好了丝。我把火点起来,火实在太大了,差点烧到了我的手。吓我一身冷汗。
然后我把油倒进锅里,再把葱也放进锅里,最后我把土豆迅速地放到里面。我高兴地翻炒着,一想到妈妈看见我会做菜的样子,我心里就特别高兴。炒了一会儿,我放了一些盐到锅里,一道土豆丝就做成了。
妈妈下班回来了,她看到我帮她做好了饭菜,很开心地抱着我夸道:“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一天,妈妈对我说:“你帮我做家务,我给你相对的钱。怎么样?”我连忙说:“好呀,我正想挣钱呢。”
我着急地问妈妈:“我干些什么呢?”妈妈告诉我:“你能洗碗、洗袜子就行了”我说:“干这点活能挣多少钱,我还能帮爸爸浇花,帮你叠被。”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别说那么多了,你先干这么多试试吧。“我一定圆满完成工作。”我笑着对妈妈说。对了,今天的碗还没洗呢。我赶快去洗碗,到水池旁一看,吓得呆若木鸡。这么多碗,要洗到猴年马月呀。早知道不答应妈妈了,可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好不容易洗完碗,刚想去看电视,爸爸却对我说:“还没浇花呢,先去浇花吧。”哎 ,无奈呀。等我浇完花,早已是筋疲力尽了。我正想着怎样摆脱,这个烦人的工作。妈妈却来了,吓了我一跳。妈妈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做家务挣钱吗?”我摇摇头,表示不知道。妈妈告诉我:“是让你有自理能力。”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在培养我的自理能力呢。
知道了妈妈的良苦用心,我现在不但不想摆脱这个工作,还想多找几个工作呢。
今天是星期六。晚上终于可以多玩了。晚饭后,我父母带我去了我的好朋友小七家。他们家楼下有很多孩子在玩。我们先骑自行车。玩了一会儿,我们开始了游戏。游戏名字叫“双胞胎”。我们有七个孩子,四男三女。如果我们把他们分成两组,我们会失去一个人,所以我妈妈会参加我们的游戏。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组先装剪刀锤子决定胜负,输的一组选一条腿赢的。如果另一只脚不能落地,那就亏了。如果需要换另一个人,被抓的那个跑不出界,出界就亏了。抓到了就赢了,双方再交换。没想到我妈跑的特别快。今天,我玩得很开心。直到走了,还是有点舍不得,因为玩的不够开心!
今天是星期六。晚上终于可以多玩了。晚饭后,我父母带我去了我的好朋友小七家。他们家楼下有很多孩子在玩。我们先骑自行车。玩了一会儿,我们开始了游戏。游戏名字叫“双胞胎”。我们有七个孩子,四男三女。如果我们把他们分成两组,我们会失去一个人,所以我妈妈会参加我们的游戏。我们的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组先装剪刀锤子决定胜负,输的一组选一条腿赢的。如果另一只脚不能落地,那就亏了。如果需要换另一个人,被抓的那个跑不出界,出界就亏了。被抓了就赢了,双方再交换。没想到我妈跑的特别快。今天,我玩得很开心。直到走了,还是有点舍不得,因为玩的不够开心!
时间过得真快,像一个小火箭向前飞。一瞬间,我们迎来了幼儿园高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来我们学校参观。这表明我们已经度过了将近一年的小学生活。老师先把弟弟妹妹们领进教室,和我们一起坐在课桌前互相认识。然后我们去操场玩“贴烧饼”“抱团”的游戏。我们太高兴了,一下子就熟悉了幼儿园的弟弟妹妹。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幸福的微笑!
然后我进了教室,罗带领大家唱《中国功夫》,教室里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最后一步,同桌小学生和幼儿园朋友互相写名片。很爱的链接,祝各位小哥哥小姐姐六一快乐,我也很开心!
★ 做香囊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