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作者:blyf11

下面给大家分享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共含15篇),欢迎阅读!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blyf11”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1: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

写完之后要通读几篇,精雕细琢,否则就可能使求职信“黯然无光”。

篇2: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许多求职者写出来的求职信简直就是把履历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述,使人阅毕也不得要领。

求职信正确的写法是首段指出信息来源,即从何处得悉招聘信息;第二段是对本人申请职位的描述和界定;第三段是对个人符合某一职位的条件的高度概括式的陈述;最后一段则是表示对阅读者的感谢。

篇3:行动方案写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行动方案写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在写职业规划之前有些功课,如职业素质测评、调研行业情况等等,当这些功课人寿 了之后,大学生们有了写作目标,也了解了写作信息,真正要写职业规划的时候,职业目标与行动方案是最需要花心思的。行动方案写作需要注意以下4个问题:

1、行动计划不用太完美,太细节,有个大致的方向就行了 职业规划并不是越详细越好,大学期间,甚至毕业后的较长期的职业规划,并不能过于细致,一个详细的长期计划,一定是废纸一张,对于了解职场有限的大学生来说,制定详细计划是不可能的,变数太多,勉强弄出一个,只能是个没用的摆设。 只有短期计划,才可能详细,如本学期的实习计划,这个可以细致一点。

2、可以尝试不同的.行业与岗位 为了更多地了解职场与社会,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职业素质,可以尝试不同的行业与岗位。在前面说过,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个人特点,尤其是职业素质特点。一般人在进行2-3个实习工作的尝试后,就能找到合适自己的机会。

3、越多人走的路,越成熟,越容易走通 大多数人走的路,说明是“通路”,跟随者会较少付出摸索的代价,但可能收益也会较少。例如: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当了老师,或者在企业做人力资源,或者转行了,做心理咨询师的非常少,那你如果学心理学专业,会选择做什么工作呢?

4、独出心裁,创造性地发现职业发展机会,容易脱颖而出,成长较快

很多人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独特的职业发展机会,或者是创业,找到甚至是创造一个别人未发现的商机,这样的人通常会收益较大,但也容易碰壁失败。例如,学而思的创始人,是通过在大学期间进行家教,从而发现了成立培训学校的商机。 第3点与第4点并不矛盾,适合不同的职业规划阶段,都可以去尝试一下,也适合不同的人,有的人,一次尝试失败,还有勇气再去试,有的人则认识到自己适合跟随别人的成功之路。虽然社会的标准是成功,但对于个人来说,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自己觉得适合自己就行,没有一定的标准。

篇4:写作求职信需要注意的地方

写作求职信需要注意的地方

求职信可以展现出您的长处,能增加获得面试的机会。只有能体现个人聪明才智的求职信,才能帮助你顺利地谋求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写作思路

求职信也是交际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平,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是使求职信产生积极效果的重要方法。求职者应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通过分析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了解他们的需要,然后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自己的背景资料,表现出自己独到的智慧与才干,使他们从你的身上看到希望,并做出对你有利的决定。

写作原则

根据求职的目的来布局谋篇,把重要的内容放在篇首,对相同或相似的内容进行归类组合,段与段之间按逻辑顺序衔接,从阅信人的角度出发组织内容。信件要具个人特色、亲切且能体现出专业水平,意思表达要直接、简洁,书写要清晰、简单明了,内容、语气、用词的选择和对希望的表达要积极,充分显示出你是一个乐观、有责任心和有创造力的人。

求职信的诸多不宜

不宜太长,一封求职信不能多于一页。不宜有文字上的错讹,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不宜是履历的翻版,应与履历分开,自成一体。

写求职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成就和事实代替华而不实的修饰语,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要突出重点,针对某一单位的某一职位而求职,效果会更好。文字要顺畅,字迹要工整,求职信是用人单位对求职人的一次非正式的考核,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信件了解求职者的语言修辞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说求职信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取得第一印象的凭证。

求职信正确的写法

第一部分写明你要申请的'职位和你是如何得知该职位的招聘信息的。第二部分说明你如何满足公司的要求,陈述个人技能和个性特征。第三部分表明你希望迅速得到回音,并标明与你联系的最佳方式。第四部分感谢对方阅读并考虑你的应聘。每封求职信应以针对适合雇主而精心设计,以此表明你明白该公司的需要。求职信还应包括与你所取得的成果及解决的问题的事例,这些事例与你所申请的工作类型相关。

求职信应是寄给有职位的某一特定的人,使用高档纸书写,仔细校对,避免打字或语法方面的错误,要自存副本档案。

篇5:撰写求职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撰写求职信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求职信通常包括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落款以及附件等几个部分

1.求职信的标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平实型标题,即直接将文书名称“求职信”或“自荐信”、“自荐书”等用做标题,这是最为常见的标题形式;另一类是艺术化标题,即自拟简洁、醒目、带有个性特征的词作为标题,这类标题使用时要慎重,用的恰到好处,很多岗位不适合这类艺术化标题,

2.称谓是对受信者的称呼,对不同的受信者,可以使用不同的称呼。称呼必须恰当得体,既要合乎常规,又要能够体现自己对受信者的尊敬。还要注意称谓要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最好不要用“相关人士”、“有关领导”之类过于泛化的称呼。

3.正文一般要写入以下几项内容:一是阐明写信的缘由和目的,表明求职的意愿。在此可以高度概括求职者的条件和能力,也可以高度赞扬用人单位的独特魅力。无论写入哪些内容,都应以吸引受信者的注意,或者说引发受信者的兴趣为宗旨;二是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表明自己对目标岗位的选择的理由,

基本情况的介绍要做到详略得到,由于在求职信的后面大都附有个人简历,所以基本情况不必写的过于详细。但如果写的过于简略,则很难使受信者了解自己,更不要说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还要写明目标岗位或职位的名称及自己对其特点的理解;三是评述自己的特点和专长。对个人学识、能力、经验、思想修养、工作态度、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的说明和评价,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泛泛而谈,要在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前提下,紧扣目标岗位的特点,突出自己能够胜任目标岗位的种种有利条件。

4.祝颂语最常用的为“此致、敬礼”,此外,也可以根据受信人的身份或季节的特点,选用一些更为恰当的祝颂语,如“敬颂……大安。钧安、编安、教安、春祺”等。

5.在落款一项,要写入求职者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写信日期。

另外,求职信的撰写看似简单,其实有很多技巧需要掌握,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概括为五点:一是力求简洁凝练,避免长篇大论。繁冗琐细;二要力求平实直白,避免故作高深或故弄玄虚;三要力求条分缕析,避免杂乱无章;四要力求准确、顺畅,避免出现病句、错别字;五要力求语气真诚自然,避免矫揉造作;六要力求文面整洁、美观,避免书写不清楚或随意涂抹。

篇6:应届生求职信需要注意的问题

应届生求职信需要注意的问题

雇主通常是先看求职信再读简历,所以当你需要写新的求职信时,要注意避免犯一些可能会害你错失良机的错误,

注意性别称呼:不要一开始就用错涉及性别的称呼,应该最好避免使用针对不同性别的称呼,这样可能会冒犯那些不属于这一称呼的人。你可以尝试找出负责审阅你求职信的人,在信中直接称呼此人的姓名头衔。如果不知道负责人,那么写上“敬启者”,这是最中性的称呼方式。

字数要适当:虽然你希望自己的求职信不是只有一两句话那么简单,但也不要写成多页的长篇大论。结构清楚的三个段落概括出你对这个职位的兴趣以及你的资历,是求职信的理想模式,

《应届生求职信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会“量身定做”:如果你已准备好一个标准版本的求职信,那么当你把它套用在不同职位的申请时要格外小心,注意不要出现错误。求职信中的常见错误包括错误的职位、公司名称、日期和招聘信息来源。花点时间,确认你每封求职信中的信息都正确无误。同时,不妨针对不同的职位要求量身定做自己的求职信。

按要求做事:雇主都想知道你是否能按照要求做好事情,这一评价从你的求职信开始。请按照要求,制作成某个特定的文件格式,发给相关招聘人员。同样地,若招聘说明中要求你写出薪资要求以供参考,那么写上你期待的薪资水平。在这一阶段如果忽略了某项明确列出的要求,那么你注定要被淘汰。

篇7:写好求职信需要注意的问题

写好求职信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广大毕业生都要进入就业市场,通过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来确定就业方向。毕业生要让用人单位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展示自己,以吸引用人单位。而写求职信(又称自荐信)是广大毕业生用来和单位取得联系、“投石问路”的最常用方法。求职信写起来并不难,但要写出特色,能够在众多求职信中脱颖而出却又是不容易的。为此,广大毕业生在写求职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格式和内容

求职信的格式和一般书信格式大致相同,即由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等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知道阅信人的姓名和称呼,就在开头写上“**经理:您好”等字样,如果不知道称呼就要写明用人单位领导,如“尊敬的领导:您好”等字样。结尾写上“祝工作顺利”等祝愿性的话,并表达热切希望有一个面试的机会。最后要写明自己的通讯地址、姓名、联系方式和时间。在篇幅上应注意不能过长,因为求职信很多,用人单位没耐心去阅读洋洋几千字的长篇大论,但又不能过短,以至表达不清楚,给人以马虎之感。一般应在一千字左右。求职信的内容,应写明自己的专业、毕业院校、学习的主要课程与成绩,你的特长与在校期间的表现及你所能从事的工作等,应表明自己乐意同将来的同事合作,并愿意为事业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字迹工整,言简意赅

求职信文字的整洁美观很容易引起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好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龙飞凤舞,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印象。现在绝大多数毕业生的求职信是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但如果你的钢笔字很好,建议你还是工工整整地用手写,这样能给人以亲切之感,同时也向用人单位展示了自己的特长。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印,都应该注意言简意赅。废话连篇不但会浪费阅读者时间,也会引起反感,在写出草稿后应反复推敲,意思是否清楚,用词是否得当,甚至读给同学老师听,看是否有需改进的地方,力求做到完美。

三、富于个性、针对性强

求职信的首要目的是力求吸引对方,引起对方的兴趣。有的同学喜欢用许多客套话、空话来开头,事实上这并不好,应注意在一开头就能用一两句富于新意的话去吸引读者。比如一位在外地求学的毕业生在给家乡所在地一家单位写求职信时写到:“我的故乡,请接受一名游子对您的问候”,一开始就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距离;或者直接切入主题,比如写:“从**得到贵单位招聘人才的信息”,也能使用人单位主管感到单位名声在外,或者是广告费没白花,无形中增加了求职信的份量。求职信的核心部分是自己胜任工作的条件,求职信中应客观表明你的经历、知识、专业技能和特长,注意不能说大话。尽量在动笔之前要着眼于现实,对单位的情况应有所了解,以事实和成绩来恰如其分地介绍自己,重要的是要有针对性地突出自己的特长。如果用计算机打印求职信,建议你最好能准备几份,根据不同单位来选择内容。如果你是给“三资”企业去信,最好用中文和英文各写一份,这样既可自荐又可表现你的外语水平。在内容上要突出适合于所求职业的`特长和个性,不落俗套,起到吸引和打动对方的目的。如果单位是招聘去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人员或者是档案管理人员,而你却在信中大讲自己多么好动,爱好音乐、生性活泼,是文体活动积极分子,介绍这些与专业职位不相干的特长不但不能起好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如果了解到单位需要你去从事营销、公关或者是管理工作,你最好应突出写在校的实践活动,突出你组织、协调能力和自信心,这样才能“投其所好”,赢得胜机。

四、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杜绝错别字。求职信中字词的选择能反映出一个学生做事是否仔细、严谨,一篇内容很好的求职信往往会因为错别字而起到不好的效果。从实践来看往往会出现“别字”现象,比如将“出‘生’在农村”写成“出‘身’在农村”,“自己”写成“自已”,“简历”写成“简厉”等等,所以说,毕业生在寄求职信前应仔细审阅内容,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但不要在信上涂改,最好重写一份,不要因小失大。

求职信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进一步面试的重要依据。写求职信就是要“察其所需、供其所求”的本钱。同时要附上各种获奖证书、实践证明、成绩表的复印件,以便用人单位更加全面地了解你。在寄求职信之前应该精心准备,信封应注意使用标准信封,如果知道人事部门主管的姓名和称呼,应在信封正面写上,因为一个人对写明自己大名的信是比较注意的。邮票的图案要精美,因为精美的图案往往能吸引人注意力。只有经过精心准备,你的求职信才能在众多的信件中脱颖而出,赢得优先机会,迈出求职择业的第一步。

篇8:托福写作:需要注意的四点问题

托福写作:需要注意的四点问题

一:持一立场

针对某一个论题,每一种观点都有它的理由。同样,在托福作文中也不存在着一的观点和内容。这时,你可以从两个完全相反的观点中选择一个立场。关键在于你如何说服读者:尽管存在着相反的立场,你的观点从总体上来说仍然是具说服力的。

一般说来,应该选择那个政治上正确的或者大多数考生会选择的观点。当然,如果你不擅长写这种文章,你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内容以适应你较习惯的舒服的表达方式。但总的说来,文章要均衡,不要包含高度争议性的论述。不要把这里当成思想家的论坛。写一篇高度争议性的文章只会让读者对你产生偏见,同时也会使电脑评分器费解,因为这种文章和其数据库里所储存的文章差别太大。所以,针对问题时尽量使用较冷静平和的语气。尽管如此,你也不能不选择一个立场。你必须选择一个将要“出现”在开头段落和结论段落里的观点。当然,考试时,题目会让你选择一种观点,但你必须明确地表述出来。

二:文章的深度

托福 写作每篇文章你只有30分钟,这么短的时间内你不可能覆盖每一个推理,反驳和例子。当你开始考试时,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确定要写的论点和例子。你不必包含每个论题和概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覆盖他想覆盖的内容。所以,只要选择其中具说服力的点和例子。其实,判分者也不期望你对每个论题都作深入的探讨。

这里重要的是你的作文不要离题,抓住要点。不要扯远了也不要过分集中在某个例子上。

三:例子从何而来

托福写作题目会告诉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经历来展开你的论点,得出结论。这种方法是可以的,但不要过分。你的推理依据应该更偏向于所学到的知识而非个人经历。你所举的例子或者知识可能很吸引人,但不要试图深入。因为托福作文测试的是你基本写作能力,而非你的专业知识。留学生:尽量多读一些美国杂志,以适应美国人写作的习惯和跟上时代的潮流。

四:保持简洁

试着将自己放在评分者的位置上,他们整天在为作文判分。你希望看到一篇包含5段每段4句的简洁的有效的文章还是4段每段10句的散漫的文章呢?简而言之:确保你的作文干脆,简洁能取悦评分者。在Issue部分这尤其重要,因为在这里你表达的是你自己的观点。

以上就是托福写作考试的注意事项,考生们要记牢这些,尽量避免问题的发生,一些考生为了增加单词量在句子中添加一些无用词,是整段内容显得冗杂繁琐,这类情形要减少发生,只要在生活中多积累经典语句,在托福写作中自然不会发生凑词凑句的情况发生,平时多积累些名人名言,优美句子,用在都是简单句的作文中,会使得你的作文更有深度。

托福写作高分满分范文点评和思路解析:问名人一个问题

托福写作难点话题一览

If you could ask a famous person one question, what would you ask?

If you could ask a famous person one question, what would you ask? Why?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写作思路展开结构分析

这道题目比较有意思,属于脑洞大开的题,问名人一个问题。这个名人既可以选择历史上的名人,也可以选择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名人。大家需要先选定自己想要问问题的名人,然后再想一个能够和名人的生平事迹相关联的问题来提问,大家不妨多从自己平时积累的作文论据素材里找找灵感。

本话题高分范文赏析

In today's society, there is a great amount of pressure on famous people. They must constantly be aware of their appearance, and how they will look in the public's eyes. If I had to pick one question to ask a famous person, I would ask them if they are glad that they achieved fame. I think this question is very interesting because it gives insight into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be famous, it tells us about the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and it would give the famous people a chance to explain what their life would have been like if they had never been famous. By asking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 the famous person would reflect on whether or not they enjoyed their fame. If the person answered that he/she would rather not be famous, it implies that the life of a famous person is not as wonderful as many people expect it would be. However, if the answer was positive, it shows that despite all the negative aspects that come with fame, it is still worth the trouble. When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the famous person would give us insight into his/her personality. Perhaps the person would rather be more introverted, and therefore, does not appreciate all of the constant atten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erson thrives in admiration and attention, and would not have it any other way. Is the famous person the type of people who does not like having to worry about everything he/she says? Do these types of issues bother him/her? I would find all of this information very interesting. Finally, when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the person would have to reflect on what his/her life would have been like if he/she had never been famous. Perhaps there were dreams or aspirations that he/she never got to realize because he/she is now constantly in the public eye. Would life as a regular person have been more enjoyable? By asking the above-mentioned question, all of these queries would be answered.

冲刺托福写作高分:三问三答强调句

语言能力是托福写作考察的重点,ETS官方发布的托福独立写作满分标准对考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言运用熟练,能够使用不同的句法、合适的措辞和习语,但也允许出现次要的词汇或语法错误。原文如下:

Displays consistent 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demonstrating syntactic variety,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and idiomaticity, though it may have minor lexical or grammatical errors.

在此,文韬老师结合近千位考生针对强调句这一语法知识在备考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以高效备考、易学易会为原则逐一解答,助力各位考生达到“语言运用熟练和使用不同句法”的满分标准,赢得考官青睐,走向写作巅峰。

问:语法基础差,如何写出“萌萌的”强调句?

答:熟练掌握“It is...that...”强调结构,两步走突破语法瓶颈。

针对语法基础薄弱的考生,文韬老师强烈建议熟练掌握“It is...that...”的强调句结构,严格遵循“两步走”的原则,先写陈述句,再套用“It is...that...”的基本格式变为强调句。在此为大家总结了口诀:“强调部分向前跑,剩余部分向后抄”。想强调的部分就从陈述句中摘出来放在it is与that之间,剩余部分照抄在that之后。例如在一道讨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关系的真题中,我们要重点支持集体主义,就可以先写出陈述句:

People will realize the power of unity in the process of such an endeavor.

如果我们要强调人们真正认识到了集体的力量,就可以改写成:

It is the power of unity that people will realize in the process of such an endeavor.

如果我们要强调努力的过程正是觉醒的关键,也可以改写成:

It is in the process of such an endeavor that people will realize the power of unity.

由于语法结构简单,加上口诀辅助,考生只要结合考试真题进行大量造句练习就可以轻松掌握。运用熟练之后,也可以只在头脑中构造陈述句,然后直接写出对应的强调句,在丰富语言的同时,也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问:会写不会用,如何使用强调句?

答:找准位置,表达强烈感情。

实战证明,强调句有两个位置,一是表达主要论点;二是表达强烈支持或反对某一观点。

例如表达做某事“有意义、有帮助”,大部分考生会回答用“meaningful, helpful”。那么要表达非常有意义、特别有帮助,并且带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very meaningful, very helpful”就显得不足以体现各位考生内心满满的激情。此时使用“It is...that...”强调结构进行替换就更能起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例如考生想要表达兼职工作很有益处,能够丰富我们的工作经历,为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时,就可以将“very meaningful, very helpful”之类表达转换为强调句:

It is part-time jobs that help students strengthen their resumes and build up a solid infrastructure of their life.

简言之,正确使用强调句的捷径就是在表达主论点或者强烈情感时,用强调句“It is...that...”结构替换“very”。

问:学会强调句就应该多多使用,使文章激情满满?

答:牢记“过犹不及”,避免画蛇添足。

满篇强调句绝不代表考生情感丰富,相反只会使阅卷考官眼花缭乱,适得其反。文韬老师在此提醒各位考生,适度使用强调句、强调语气会起到增强表达、展现语言实力的作用,但同时也必须牢记“过犹不及”的道理。

后提醒各位考生,表达强调语气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谓语动词前加助动词,或者使用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completely, fully, absolutely...)都可以起到强调重点的效果:

文韬老师非常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托福考生中取得满分的好成绩。

I do hope all my students can get full marks in TOEFL.

I really hope all my students can gain full score in TOEFL.

然而并不是所有强调语气的形式都能满足托福写作使用书面语、正式文体的要求,因此建议各位考生务必加强对托福写作评分标准的认识,使用符合要求的语法结构,优先熟练运用“It is...that...”强调结构。

篇9:备考GRE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备考GRE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形式上讲】

逻辑写作考试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

1.Issue task(30min),要求作者根据所给题目,完成一篇表明立场的逻辑立论文。

2.Argument task(30min),要求考生分析所给题目,完成一篇驳论文,指出并且有力的驳斥题目中的主要逻辑错误。

【从特点上讲】

1. GRE写作考试有题库:

为了达到公平,ETS公布了它考试的所有写作题库,那么为了达到能和native speaker一起竞争,考生应该在考前对所有题目都进行预习(节约考试时的审题时间),并通过100-150个提纲的写作了解GRE写作的一般结构,通过30-50篇写作来练习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表达。对题库中的题目越熟练,对考试越有利。

2. GRE写作考试的评阅是计件工作制的:

每个评卷人对你文章的评阅非常快,不可能对每个细节都很仔细地去看。考生应该迎合评卷人的评卷思路,用最规范的结构和最清晰的表达来体现自己的思路:首段要鲜明地提出观点,中间段落层次要拉开,每段的开始应该就是该段的topic sentence.

3. GRE写作的评分是整体评分(holistic scoring):

首先,从ETS公布的各分数段评分标准看,其评分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①、逻辑分析能力(要求insightful);②、文章的组织(要求well-organized);③、语言能力(要求standard written English; concise; varied structure等)。

但是ETS也强调,评分是整体的,而不是各个角度分别评分。这就说明,虽然中国考生的语言能力偏弱,但是只要能在其他两个角度上给评卷人非常 impressive的感觉,一样可以拿到6分。因此,在短期内尽力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我们在复习时应该尽可能地对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学习高分作文的文章结构,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突破来迅速提高作文整体的分数。

4. GRE写作两个部分在总分中的权重是一样的:

由于AA的写作不牵涉自己观点的展开,只须指出作者逻辑上的漏洞,因此在经过训练以后,写起来并不困难;而AI的写作需要自己展开自己设立的观点,不但需要逻辑上的洞察能力,还需要论证观点的能力,语言组织的能力,因此对于中国考生来讲比较困难,难以短期内有较大提高。但是这两个部分在总分中的权重是一样的,因此考生的策略应该是尽量提高AI部分的写作能力而力保AA部分满分(或高分)。因为如果AA部分满分的话,AI部分只需争取在4分以上就可以保证整体作文分数在5分以上。

通过对以上关于对新GRE写作备考信息的解读,希望各位考生消除惧怕心理,有十足的信心,相信通过认真的备考,同学们会取得非常满意的成绩。

GRE issue写作优秀实例:达到目标的手段

题目:

If a goal is worthy, then any means taken to attain it are justifiable.

只要值得,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是合理的。

正文:

The speaker claim that if a goal if worthwhile, then any means taken to achieve this goal is justifiable. Although the assertion makes sense when we consider the underlying of this implication is that whatever the conditions, the natures of the endings deserve our effort wholehearted. But if we examine the broad meaning that this claim carries, we find this threshold statement suffer deficiencies from many aspects of consideration.

First let define the worthiness of a goal. How worthwhile and valuable a goal is lies not only in the subjective medi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n individual, we must consider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exerted by this goal on others. For example, a country may consider the goal of achieving economic success and well being of its citizens to be worthwhile, but if we know they exploit cheap labor forces in third-world country,utilize scarce natural resources that being exported from poor countries, or dump low-cost goods in these countries, our morals reveal us the dark side of the goal and make it less worthwhile than it seems to be to its home people. On a personal level, a person’s food might be the others’ poison, so did the goal. Consider the ambition of

Napoleon, his ambitious goal is to conquer the whole European Continent, which considered by himself and many of his follows to be the most glorious plan they have ever made. But by resorting to wars, killings, and blood shedding, their sweet dream turn out to be the nightmare of people habituating in this continent. In a word, since no goal is set from a pure disinterested, impartial perspective, it is necessary to bear the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in mind before targeting at a certain goal. Even if a goal is worthwhile agreed by majority of people, we should consider cost-and-benefit side of things in an effort to obtaining an nonbiased, all-around point of view. Most people today agree that the exploration of outer space is a worthy goal considering the valuable research materials we would get from for our physics and medial experiment and weather forecast. What is more, due to the limit longevity of earth and the ever increasing of populations, we see high calls to find another habitat for our future generations. Even if all the advantages and benefits involved justify the worthiness of this goal, not all means taken would be considered as sensible and judicial. Since most pressing social problem such as AIDS prevention, poverty,environmental problems still in need of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observation, we need to allocate most of our resources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As a result, even if one way of achieving the breakthrough in out space exploration would be to devote all research staff and available resource to this project, we have to struggle a balance between the worthiness of a goal and the proper way to obtain this goal.

The above statement is welcomed and readily embraced by the new trend of practicality since in a society where personal achievement is highly valued, we look more to ending than means. That is to say, people tend to neglect and forgive their own wrongdoings or others’ wrongdoings in a sense that their goals are goodwill–intending and worthwhile. For one thing, for a personal, a society, or even a nation,even they consider things from a totally isolated or functional perspective, no matter how great achievement they obtain, they are selfish losers with nothing to be accomplished from the phys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 the second place, we observe too many cases where good intention result in total chaos derive not from the dirty tricks they construe but out of the improper means they take. Since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airman Mao, China has undergone a reform in the area of economy, which is to implement planned economy. Mao’s intention is good, and his goal is to realize communalisms in this new country to short its economic gap with the western country in the shortest as possible. But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properness of this means from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oint of view, he threw china into years of economic regression and stillness. Ideas went contrary to our wills and intentions occasionally and thus make the consideration and full analyzes of the means to obtaining goals even pressing.

To sum up, I am against the speaker’s assertion since he neglect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how to evaluate goals. To devote to a worth goal is justifiable and the effort instilled in this process deserve our accolade since it is always this power that push the society forward. But by neglecting the means of how to obtain these goals, we put ourselves in an embarrassing place of functionalists and opportunists. As a result, it is highly resulted to look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figure our where the true value of a goal lies and how to achieve it.

GRE 写作优秀实例:孩子整体和局部的发展

题目:

Society should identify those children who have special talents and abilities and begin training them at an early age so that they can eventually excel in their areas of ability. Otherwise, these talents are likely to remain undeveloped.

社会应该发现那些具有特殊天赋和能力的孩子,并且在年幼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们以便于这些孩子最终可以在他们擅长的领域中出类拔萃。否则这些天才就可能会止步不前。

正文:

I strongly agree with the author on the claim that gifted children should be identified and provided special education. Since such training can help better develop talented individual and greatly benefit the whole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put this proposal into reality as soon as possible.

Both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s have indicated that gifted children would better develop themselves under circumstanc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m.Starting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extraordinary children, teachers from kindergartens and elementary schools have long been reporting their being obsessed with certain “troublesome” kids by their unique behavioral patterns. For example, while the whole class is learning basic arithmetic such as twelve plus thirteen is twenty-five, a math whiz, exercising multiplication on 4-digit numbers without awareness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classroom, may always draw the teacher's attention. So it is very often a headache for the teachers in that to punish this committed kid for not being attentive is so unreasonable. Actually letting him/her to stay in this class is an unreasonable thing itself since what is taught is far behind what is wanted. Hence the solution is to set up a special class or institution for all kids of this kind. I came to know one of these classes in China which mainly aims at academically promising stars. Some thirty talented children of ten years old from elementary schools are enrolled every two years and they will be sent to universities in various majors at the age of fourteen,since they are capable of learning much more and much faster. That is to say ------take the chemistry major as an example ------ some of them will be doing experiments in university chemistry curriculum with ease while others of the same age find it painful to understand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It 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once their potentials are fully developed. Therefore one can see the necessity in providing the talented such institutions as the genuine nourishment they need.

Moreover, these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are capable of preventing some unpleasant consequences. Needless to say without these institutions we will miss the chance to produce numerous experts on various fields, or at least their debuts have to be postponed. More importantly,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hat is indulgence in their field of interest and disregard on others, is a commonplace among gifted children. A young math whiz may find it hard to ask for direction when lost his/her way since he/she is poor at communication. Or a young poet with personality flaws frequently complains for his/her absurd demands not being fulfilled. This problem is particularly conspicuous in that they are unexpectedly superior in one field yet unbearably inferior in another. In this case, gifted children's class can better afford solutions than ordinary ones as their experts on psychology can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se points, while ordinary school teachers tend to overlook such problems. In these classes it is far more convenient to make distinct therapy for individual on his/her own drawbacks, and produce genius with personality well-being and other necessary living skills. Thus the specialized institutions yield experts but not maniacs, which is a very satisfying outcom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establishment of these institutions is beneficial to the society.These kids with special training will generally work at an early age, and therefore produce more wealth for the society. Teenage university graduates can best support this thesis. The society spend less on their education yet gets back more once they get a job. Also it has been found out that people are usually more creative in their youth,as we recall those prominent figures like Goethe, or Mozart, or Einstein. On the behalf of the society it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talented spend his/her youth on research than on education. Therefore we can expect more inventions from them, be they scientific theory or painting masterpiece. Eventually we see how wise it is to invest in the special training programs.

In conclusion, I believe identifi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is necessary for the society. These projects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out hesitation, and the society will find it a strikingly wise decision as the talented make contributions in all aspects of life.

篇10: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一、求职信的第一段说明写信的目的,有些专家认为不宜用分词句子。比如用下面的句子做开头,因为这样的句子被人用得大多,显得陈腐,失去特点。

Replying to your advertisement...

Answering your advertisement...

Believing that there is an opportunity...

Thinking that there is a vacancy in your company...

Having read your ad...

再比较下面三组例句。每一组里面(1)句较差,经过修改后(2)句显得比较恰当。

A:

(1) Replying to your recent advertisement in the Boston Evening Globe, I wish to apply for the position of sales manager.

(2) I am applying for the position of sales manager. I believe my qualifications will meet your exacting requirements.

B:

(1) I believe after reading your advertisement in this morning's Journal that you are offering just the opportunity I am looking for.

(2) Your advertisement in this morning's Journal for an adjustment manager prompted me to apply for this position.

C:

(1) Having read your advertisement in the New York Times for an accountant, I thought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 my application.

(2) In your advertisement for an accountant, you indicated that you require the services of a competent person, with thorough training in the field of cost accounting. Please consider me an applicant for the position. Here are my reasons for believing I am qualified for this work.

二、在提到希望得到的待遇时,可用类似的句子:

I'd prefer not to set a salary, but since you ask, I consider 6,500 a month to be satisfactory.

It's hard for me to say what my salary should be set at, but if pressed I would have to ask for a month as an initial salary.

I don't feel that I should set my own salary, as I am happy enough to have the privilege of working for you. However, I would consider a month satisfactory compensation for my apprenticeship.

三、提起或要求待遇时不要过分谦虚或表示歉意,下列句子不宜使用:

As for salary, I do not know what to say. Would $4,500 a month be too much?

Do you think I would be asking too much if I said 5,000 dollars a month?

You know what my services are worth better than I do. All I want is a living wage.

四、关于求职信的结尾用语,下面也有三组例句。每一组里面(1)句较差,经过修改后(2)句显得比较恰当。

A:

(1)软弱、羞怯的:If you think I can fill the position after you have read my letter, I shall be glad to talk with you.

(2)改写后(较佳):If my qualifications meet your standards, I would be happy to speak with you in person.

B:

(1)怀疑,不妥、不安全的: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let me know immediately, as I'm sure an interview will convince you I'm the man for the job.

(2)改写后:I would like to request an interview. You can reach me by telephone at Beijing 123456 between the hours of 7-9 a.m. and 5:30-9:30p.m. any evening.

C:

(1) 哀求式的句子,不够完整(漏掉面谈时间):I would appreciate the opportunity for an interview. I can be reached by calling Beijing 12345678.

(2) 改写后:May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iscuss this matter further with you? My telephone number is Beijing 12345678. You can reach me between nine and five o'clock during the day.

篇11: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语气问题

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语气问题

过分自信

很多刚从学校毕业的同学,都会犯上一个毛病,就是以为只要考试成绩好,便会是一个称职的职员,其实,不少招聘单位曾再三指出,好职员必须既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亦有多方面的`经验和才干。所以,如果因自己在考试中得到数科优良成绩便沾沾自喜,忽略经验和性格条件,之会使招聘单位觉得他自高自大、思想不成熟。

不够自信

谦虚虽然是美德,可是现代社会里过谦却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大学生应该在信里强调自己的长处,如果你不能避免要在信中提到你的缺点,则尽量轻轻带过。 推理有问题 很多学生为了取悦招聘者,便再三强调自己的学业成绩,保证自己会成为优秀的职员;另一些人则在信中三番四次地提到自己对这行业的兴趣等等,

以上的人都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以为只要有好成绩或有浓厚兴趣,或者有着满腔热诚便可以成为一个理想的职员,而不知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经验亦是很重要的。

语气不庄重

招聘单位大都喜欢看事物比较客观的申请人,所以要尽量避免在求职信上用我觉得、我看、我想等字眼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也忌用我非常希望、我真的喜欢之类的强调语气。

消极的工作态度

有些大学生在信中会写上这类陈腔滥调:若贵公司要求受聘行政人员有能力作决定,并且忠心执行职务,则我自当……。这样会使人觉得你非常被动,做事无主见。现代社会讲求创意与胆识,,求职信这样写是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的。

措辞不当

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数不胜数,有些叫人捧腹大笑(招聘者又何不会觉得好笑呢)。 曾经有学生这样写:你知道有我这类应聘,势必大喜过望。 或者:我(她是女的)特别喜欢陌生人。 再如:这职位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抵挡的引诱。 如果小心撰写的话,这种种不妥当的修辞其实是完全可避免的。

篇12: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五大问题

数据的处理

研究结果应该建立在确凿的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因此论文中的数据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不能有丝毫的虚假。研究人员应该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不能捏造和窜改。虽然在论文中由于篇幅限制、写作格式等原因,而无法全面展示原始数据,但是一旦有其他研究人员对论文中的数据提出疑问,或希望做进一步了解,论文作者应该能够向质疑者、询问者提供原始数据。因此,在论文发表之后,有关的实验记录、原始数据仍然必须继续保留一段时间,一般至少要保存5年,而如果论文结果受到了质疑,就应该无限期地保存原始数据以便接受审核。

如果研究人员没有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却谎称做过,无中生有地编造数据,这就构成了最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之一――捏造数据。如果确实做过某个实验、试验、观察或调查,也获得了一些数据,但是对数据进行了窜改或故意误报,这虽然不像捏造数据那么严重,但是同样是一种不可接受的不端行为。常见的窜改数据行为包括:去掉不利的数据,只保留有利的数据;添加有利的数据;夸大实验重复次数(例如只做过一次实验,却声称是3次重复实验的结果);夸大实验动物或试验患者的数量;对照片记录进行修饰。

近年来人们已习惯用图像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论文插图,因此又出现了窜改数据的新形式。例如,由于原图的阳性结果不清晰,就用图像软件添加结果。如果没有窜改原始数据,只是通过调节对比度等方式让图像更清晰,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添加或删减像素,则是不可以的。

论文的撰写

在撰写论文时,首先要避免剽窃(或抄袭,在本文中,我们对剽窃和抄袭二词的使用不做区分)。剽窃是指在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

许多人对剽窃的认识存在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只有剽窃他人的观点(包括实验数据、结果)才算剽窃,而照抄别人的语句则不算剽窃。例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实验数据是自己做的,那么套用别人论文中的句子来描述实验结果就不算剽窃。也有人认为,只有照抄他人论文的结果、讨论部分才算剽窃,而照抄他人论文的引言部分则不算剽窃。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即使是自己的实验数据,在描述实验结果时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而不能套用他人的语句。引言部分在介绍前人的成果时,也不能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

第二个误区是,只要注明了文献出处,就可以直接照抄他人的语句。在论文的引言或综述文章中介绍他人的成果时,不能照抄他人论文或综述中的表述,而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如果是照抄他人的表述,则必须用引号把照抄的部分引起来,以表示是直接引用。否则的话,即使注明了出处,也会被认为构成文字上的剽窃。虽然对科研论文来说,剽窃文字的严重性比不上剽窃实验数据和结果,但是同样是一种剽窃行为。

在看待剽窃的问题上,也要防止采用过分严格的标准。这需要注意3种情形:一、必须对别人的观点注明出处的一般是指那些比较新颖、比较前沿的观点,如果不做说明就有可能被误会为是论文作者的原创。对于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常识、即使不做说明也不会对提出者的归属产生误会的观点,则可以不注明出处,例如在提及自然选择学说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在提及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没有必要特地注明出自沃森、克里克的论文。二、有可能构成语句方面的剽窃的是那些有特异性、有一定的长度的语句,由不同的人来书写会有不同的表述,不可能独立地碰巧写出雷同的句子。如果语句太短、太常见(例如只有一两句日常用语),或者表述非常格式化,例如对实验材料和方法的描述,不同的人书写的结果都差不多,那么就不存在剽窃的问题。三、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的标准不完全相同。因为科普文章一般是在介绍他人的成果,即使未做明确说明也不会被读者误会为是作者自己的成果,因此没有必要一一注明观点的出处。科普文章必须着重防止的是表述方面的剽窃,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介绍。

在论文中引用他人已经正式发表的成果,无须获得原作者的同意。但是如果要引用他人未正式发表的成果(例如通过私人通信或学术会议的交流而获悉的成果),那么必须征得原作者的书面许可。

在论文注解中应该表明物质利益关系,写明论文工作所获得的资助情况。特别是如果是由某家相关企业资助的研究项目,更不应该隐瞒资金来源。

论文的署名

只有对论文的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才能够做为论文的作者。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对该论文的工作作出了最直接的、最主要的贡献的研究者,一般是指做了论文中的大部分或全部实验的人。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就该论文负责与期刊和外界联系的人,一般是论文课题的领导人,为论文工作确定了总的研究方向,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在理论上或技术上对其他作者进行了具体指导。在多数情况下,通讯作者是第一作者的导师或上司,但是也可以是第一作者的其他合作者或第一作者本人。论文的其他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一部分实质贡献的人,例如参与了部分实验工作。

在确定论文的署名时,要注意不要遗漏了对论文工作作出实质贡献的人,否则就有侵吞他人的学术成果的嫌疑。但是也不要让没有作出实质贡献的人挂名。第一作者的导师、上司或赞助者并不等于天然就是论文的通讯作者,如果他们没有对论文工作进行过具体指导,也不宜担任论文的通讯作者或其他作者。论文的合作者应该是对论文工作作出了实质贡献的人,如果只是曾经对论文工作提出过某些非实质性的建议,或者只是在某方面提供过帮助,例如提供某种实验试剂,允许使用实验仪器,或帮助润色论文的写作,那么也不宜在论文中挂名,而应该在论文的致谢中表示谢意。有的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鼓励投稿者在论文尾注中具体说明各个作者对论文所作的贡献。

论文一般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撰写初稿,然后向共同作者征求意见。论文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是所有的作者一致同意的,如果某个作者有不同意见,他有权利退出署名,撤下与其有关的那部分结果。在论文投稿之前,所有的作者都应该知情并签名表示同意。不应该在某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他列为共同作者。

一篇论文一般只有一名第一作者和一名通讯作者。如果有两个人的贡献确实难以分出主次,可以以注明两人的贡献相等的方式表明该论文有两名第一作者。但是一篇论文有多于两名的第一作者,或有多于一名的通讯作者,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会让人猜疑是为了增加一篇论文在评价工作中的使用价值所做的安排。

论文的署名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如果在论文发表后被发现存在造假、剽窃等问题,共同作者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应该以不知情做为借口,试图推卸一切责任。造假者、剽窃者固然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但是共同作者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不要轻易在自己不了解的论文上署名。

论文的发表

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发布学术成果的正常渠道。重要的学术成果应该拿到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接受国际同行的评议。

一篇论文只能投给一家期刊,只有在确知被退稿后,才能改投其他期刊。许多学术期刊都明文禁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一稿多投浪费了编辑和审稿人的时间,重复发表则占用了期刊宝贵的版面,并且有可能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许多期刊都要求作者全部或部分地把论文的版权转交给期刊)。如果一组数据已经在某篇论文中发表过,就不宜在新的论文中继续做为新数据来使用,否则也会被当成重复发表。如果在新论文中需要用到已发表论文的数据,应该采用引用的方式,注明文献出处。

先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中文论文,再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同一内容的英文论文,这种做法严格来说也是重复发表,但是由于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所以也没有必要深究。但是不宜先发表英文论文,再翻译成中文重复发表。

在论文发表之前,不宜向新闻媒体宣布论文所报告的成果。一些国际学术期刊(例如英国《自然》)都规定不应把论文结果事先透露给新闻媒体,否则有可能导致被退稿。

研究者对未发表的成果拥有特权,有权不让他人了解、使用该成果。期刊编辑、审稿人不能利用职务之便向他人透露或自己使用受审论文提供的新信息。但是研究成果一旦写成论文发表,就失去了特权,他人有权做恰当的引用和进一步了解该成果的细节。国家资助的成果发表后应该与同行共享。

学术履历的撰写

学术履历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人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评价你的受教育经历和学术成就,因此应该只陈述事实,不要自己做主观评价,更不要拔高、捏造学历和成果。

国内习惯于把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提前称为博士,但是在正式介绍和学术履历中,不应该把还未获得博士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写成博士。在履历中应该写明自己获得的各种学位的时间,如果还未获得的,可注明预计获得的时间。

由于美国医学教育属于研究生教育,美国医学院毕业生一般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毕业后可以从事博士后研究,这就导致国内医学院毕业生虽然只有学士、硕士学位,也可以以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名义到美国实验室工作。这是由于中美两国的教育体制不同造成的“误会”。这种特殊的“博士后”不应该因此就在学术履历中声称自己有博士后研究经历,因为很显然,一个没有博士学位的人是不可能做博士后研究的。

在介绍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研究经历时,不应该利用中英表述的差异,通过“翻译技巧”来拔高自己在国外的学术地位和学术成就。例如,不应该把博士后研究人员(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翻译成“研究员”,让人误以为是和国内研究员一样与教授平级的职称;不应该把在国外获得的研究资助称为获“奖”,虽然这类研究资助的名称中有时会用到award一词,但是与由于学术成就而获得的奖励(prize)是不同的。

在论文表中列举自己做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时应该保留论文原有的排名顺序,不应该为了突出自己而改变论文排名顺序。采用黑体字或画线的方式让自己的名字突出则是可以的。如果一篇论文的共同作者人数较多,不能全部列出,那么应该在列出的最后一名作者后面注明etc,让读者清楚地知道后面还有其他作者未列出来。有的人只把作者名字列到自己为止,又不注明etc,让读者误以为他是论文的通讯作者(按惯例通讯作者是最后一名作者),这是一种误导行为。

在论文表中应该只包括发表在经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的论文。不应该把发表在会议增刊上的会议摘要(Poster,Meeting Abstract)也列进去充数。如果要列出会议摘要,应该单独列出,或者清清楚楚地注明属于会议摘要。

在列出发表的学术专著时,应该清楚地写明自己的贡献。如果自己只是专著的主编,应该注明“编”或“Ed.”,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专著的作者。如果自己只是参与写作专著中的某个章节,也应该注明该章节,而不要让读者误以为是整本专著的作者。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学术不端行为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学术的意义是求真,探求真理本来应该是每个学者的崇高职责,诚实也应该是治学的最基本的态度。人类的活动很难找出还有哪一种像学术这样强调真实,学者也因之受到公众的敬仰,甚至被视为社会的良心。如果科学界的声誉由于学术不端行为的频发而受到严重损害,败坏了科学研究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那么必然会阻碍科学的进步,因为做科学研究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的,需要有科研资金的提供,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环境的。

篇13:求职信写作注意什么

求职信写作注意什么

虽然简历非常重要,但求职信也是决定成败的一个因素,下面我们来看看求职信写作注意什么吧!

写求职信的注意事项:

1、为每家公司调整措辞。

不要发适合任何职位的通用求职信。

你要确保信中的语气适合你申请的公司的氛围。

公司在找张扬还是严肃的人?找出招聘要求,调整求职信让它适合每家公司。

2、写具体事例。

你不能在简历上写这些,所以要在求职信上用事例证明你为什么适合这份工作以及为什么想来这家公司。

推销自己的一个好方法是把经历和职位描述联系起来。

列出和公司想招的人才相匹配的技能和经历。

3、求职信要短

不仅要短,一定要引人入胜,记住你只有几秒钟吸引你的读者继续看下去。

在求职信中要重点突出你的背景材料中与未来雇主最有关系的内容。

通常招聘人员对与其企业有关的信息是最敏感的了,所以你要把你与企业和职位之间最重要的信息表达清楚。

言简义赅,切忌面面俱到。

求职信的功用只是为你争取一个参加面试的机会,你不要以为凭一封求职信就可以找到一份你满意的工作,而且这种错误的心态会使你写的求职信罗罗嗦嗦。

招聘人员工作量很大,时间宝贵,求职信过长会使其效度大大降低。

4、切忌过分吹嘘

从求职信中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经历,还有品格。

5、内容要和简历不一样。

不要在求职信里重复简历上的一切。

求职信是你展示亮点和个性的机会。

重复写过的内容只会浪费宝贵的空间。

6、不要提到弱点。

如果没人问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不要急着把它说出来。

求职信不是反思自我的时间,面试被问到弱点时再考虑吧。

7、关注该公司而不是你自己。

尽量表现出你对公司的关心以及你如何想要帮它成长。

别用过多的“我要”,而是体现你对公司会如何有用。

8、严格遵守求职信格式。

求职信一定只能一页,尽量有四个段落。

第一段应该有自我介绍、想申请的职位并且一句话总结喜欢这份工作以及适合的原因。

接下来的两个段落应该写工作需要的技能以及能深入体现自身素质的成就。

如果需要更多细节的话,你甚至可以用些篇幅解释你有多合适,比如为什么想换工作。

最后一段应该简短强调你为什么对这个职位充满期待以及对招聘方花时间看这封求职信的感谢。

你也可以礼貌的让他们知道能随时联系到你。

9、语句无错,前后一致。

一份好的求职信不仅能体现你清晰的思路和良好的表达能力,还能考察出你的.性格特征和职业化程度。

所以一定要注意措辞和语言,写完之后要通读几篇,精雕细琢,切忌有错字、别字、病句及文理欠通顺的现象发生。

否则,就可能使求职信“黯然无光”或是带来更为负面的影响。

一定要反复修改求职信,至少让一个小伙伴检查。

检查语法错误、断句和拼写错误。

确保前后一致。

针对性和个性化让你的求职信从数百封的信件中“脱颖而出”。

不少人事经理反映,现在求职信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千人一面”。

的确,网络给求职提供了更多的方便,但面对着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职位,有的求职者采用了“天女散花”式发求职信的方式,事实上它的命中率很低,结果不仅是“广种薄收”都达不到,而是多以“广种无收”告终。

原因很简单,这种千篇 一律、没有任何针对性的求职信,招聘人员看的太多了。

此时,针对性已成为求职信奏效与否的“生命线”。

另外,个性化也很重要。

有的求职信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词汇,却使人读来觉得亲切、自然、实实在在。

一份标准的求职信内容包括:

写求职信的理由:

从何处得悉招聘信息、你的申请目的、加入企业的原因,你要申请什么职位;

做自我介绍,说明你为什么适合申请的职位,提出你能为未来雇主做些什么,而不是他们为你做什么;

简明突出你的相关实力,即为什么你比别人更适合这个位置;

强调你所受过的培训、你的经历、技能和成就;

结尾段落中提出你的进一步行动请求,这里你可以建议如何进一步联络,留下可以随时联系到你的电话或地址。

当然如果能对阅读者表示感谢,效果会更好,以我们的经验,现在许多公司招聘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招聘人员每天要阅读大量的求职简历,一句关切的问候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篇14:演讲稿写作需要注意哪些

1.政治演讲稿

政治演讲稿,是政治性演讲文稿。它是针对国内外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

政治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论点要鲜明,论据要有力

(2)论证要严密,感情要充沛;

(3)态度要鲜明,语气要肯定。

2.学术演讲稿

学术演讲稿是就某一学科领域中的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向听众表述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传播科学知识的演讲文稿。

学术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

(3)借助直观显示手段。

3.社会生活演讲稿

社会生活演讲稿,是以社会存在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为对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愿望、要求的演讲文稿。

这种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要有时代气息;

(2)要选择和提炼主题;

(3)要生动活泼,声情并茂。

4.课堂演讲稿

可分为两种:一是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使用的;一是学生为培养自己演讲能力写的。

这两种演讲稿的写作有共同的要求:

(1)明确的目的性;

(2)严格的时限性;

(3)内容的充实性;

(4)语言的简明性。

篇15:演讲稿写作需要注意哪些

如果从演讲的'层次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演讲、中级演讲、高级演讲三类。

一般演讲,具有十分明确的、固定的论点,可以即兴演说的形式或插话形式出现,一般是脱离讲稿演讲的。

中级演讲应有结构严密的正文,应包括充分展开的开场白和结尾,并把听众感兴趣的因素包括在内。对技巧有一定的要求。

高级演讲,应该在艺术价值、知识价值、演讲效果等三个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它应提供经过深入研究的论证,并有独到的见解。演讲中对有争议的问题有深刻的洞察力,并表现出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能够感染听众,具有独特的演讲风格。

托福写作:需要注意的四点问题

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四种礼仪问题

求职信的写作问题

美国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韩国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HR管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科技论文写作的注意问题

细节问题应注意简历写作

写英文求职信注意的问题

求职信写作应注意的要素

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精选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求职信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